第三章-物理化学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67
中级工第三章物理化学法一.基本内容与要求1.格栅与筛网筛网的功能、常见类型及特点、维护管理2.沉淀与隔油隔油的功能与原理、隔油池的常见类型、隔油池的运行管理3.气浮(1)散气气浮法的原理、类型及特点(2)电解气浮法的原理、类型及特点4.吸附吸附的影响因素、吸附装置的运行操作及维护5.消毒(1)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2)液氯消毒设备及运行管理二.学时和教学环节的安排课堂教学12学时,现场教学14学时,实验8学时(讲课2学时+实验6学时),合计34学时。
(教学大纲)第三章物理化学法(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格栅设置位置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泵房集水井的进口处;B.沉砂池出口处;C.曝气池的进口处;D.泵房的出口处。
2.下列关于过栅流速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过栅流速太大,容易把需要截留下来的软性栅渣冲走;B.过栅流速太小,污水中粒径较大的粒状物质有可能在栅前渠道内沉积;C.过栅流速过低时,应通过减小投入工作的格栅台数,使过栅流速提升到所要求的范围内;D.过栅流速过高时,应通过减小投入工作的格栅台数,使过栅流速降低到所要求的范围内。
3.中格栅栅距的大小是()。
A.80mm~100mm;B.50mm~80 mm;C.10mm~40 mm;D.3mm~10mm,,4.下列关于筛网功能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截留废水中的砂砾;B.截留废水中的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C.截留废水中的溶解性大分子有机物;D.截留废水中细小的悬浮物。
5.下列关于水量调节池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保持必要的调节池容积并使出水均匀即可;B.当进水管埋得较深而废水量又较大时,调节池与泵站吸水井合建较为经济;C.当进水管埋得较浅而废水量又不大时,调节池与泵站吸水井合建较为经济;D.为保证出水均匀,可采用水泵抽吸或浮子排水等方式。
6.下列关于曝气式水质调节池应用场合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废水中含有有害的挥发物或溶解气体时不宜选用曝气式水质调节池;B.废水中的还原性污染物能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有害物质时不宜选用曝气式水质调节池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沉淀物或有毒挥发物时不宜选用曝气式水质调节池;D.曝气式水质调节池适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
1、1mol 理想气体从300K ,100kPa 下等压加热到600K ,求此过程的Q 、W 、ΔU 、ΔH 、ΔS 、ΔA 、ΔG 。
已知此理想气体300K 时的S m =150.0J·K -1·mol -1,C p ,m =30.0J·K -1·mol -1。
解:等压,W =-p (V 2-V 1) = nR (T 1-T 2) =1×8.314×(300-600) = -2494.2J△U = nC V ,m (T 2-T 1) =1×(30.00-8.314)×(600-300) = 6506J△H = nC p ,m (T 2-T 1) =1×30.00×(600-300)= 9000JQ p = △H = 9000J△S = nC p ,m ln(T 2/T 1) =1×30.00×ln(600/300) = 20.79J·K -1·mol -1由 S m (600K)=S m (300K)+ △S =(150.0+20.79) =170.79J·K -1·mol -1△(TS) =n (T 2S m.2-T 1S m.1) =1×(600×170.79-300×150.0)=57474J △G =△H -△(TS) =9000-57474=-48474J2、1mol 理想气体始态为27℃、1MPa ,令其反抗恒定的外压0.2MPa 膨胀到体积为原来的5倍,压力与外压相同。
试计算此过程的Q 、W 、ΔU 、ΔH 、ΔS 、ΔA 、ΔG 。
已知理想气体的恒容摩尔热容为12.471 J·mol -1·K -1解: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12212p V p V T T = 得 12300.15T T K ==此过程为等温过程 0U H ∆=∆=21()e W p V V =-- 111111()(5)0.80.85p V V pV nRT =--=-=-()0.818.314300.15=-⨯⨯⨯ 1996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1996Q U W J =∆-= 21ln()S nR V V ∆= 18.314ln(51)=⨯⨯ 113.38J K -=⋅G H T S ∆=∆-∆ 0300.1513.38=-⨯4016J =-3、在298.15K 时,将1mol O 2从101.325kPa 等温可逆压缩到6.0×101.325kPa ,求Q , W , ∆U ,∆H ,∆A ,∆S 体系,∆S 隔离。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3.1 卡诺热机在的高温热源和的低温热源间工作。
求(1)热机效率;(2)当向环境作功时,系统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及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
解:卡诺热机的效率为根据定义3.2 卡诺热机在的高温热源和的低温热源间工作,求:(1)热机效率;(2)当从高温热源吸热时,系统对环境作的功及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解:(1) 由卡诺循环的热机效率得出(2)3.3 卡诺热机在的高温热源和的低温热源间工作,求(1)热机效率;(2)当向低温热源放热时,系统从高温热源吸热及对环境所作的功。
解:(1)(2)3.4 试说明:在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间工作的不可逆热机与卡诺机联合操作时,若令卡诺热机得到的功r W 等于不可逆热机作出的功-W 。
假设不可逆热机的热机效率大于卡诺热机效率,其结果必然是有热量从低温热源流向高温热源,而违反势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说法。
证: (反证法) 设 r ir ηη> 不可逆热机从高温热源吸热,向低温热源放热,对环境作功则逆向卡诺热机从环境得功从低温热源吸热向高温热源放热则若使逆向卡诺热机向高温热源放出的热不可逆热机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相等,即总的结果是:得自单一低温热源的热,变成了环境作功,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说法,同样也就违背了克劳修斯说法。
3.5 高温热源温度,低温热源温度,今有120KJ 的热直接从高温热源传给低温热源,求此过程。
解:将热源看作无限大,因此,传热过程对热源来说是可逆过程3.6 不同的热机中作于的高温热源及的低温热源之间。
求下列三种情况下,当热机从高温热源吸热时,两热源的总熵变。
(1)可逆热机效率。
(2)不可逆热机效率。
(3)不可逆热机效率。
解:设热机向低温热源放热,根据热机效率的定义因此,上面三种过程的总熵变分别为。
3.7 已知水的比定压热容。
今有1 kg,10℃的水经下列三种不同过程加热成100 ℃的水,求过程的。
(1)系统与100℃的热源接触。
(2)系统先与55℃的热源接触至热平衡,再与100℃的热源接触。
1物理化学第三章课后思考题一、选择题1. 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的反应达到平衡 A(g) + B(g) =C(g) 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则平衡将 ( )(A) 向右移动(B) 向左移动(C) 不移动(D) 无法确定2. 在 298 K 时,气相反应H 2+I 2=2HI 的Δr G m $=-16 778 J ⋅mol -1,则反应的平衡常数 K p $为: ( )(A) 2.0×1012 (B) 5.91×106 (C) 873 (D) 18.94. 已知反应 2NH 3= N 2+ 3H 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 (1/2) N 2+(3/2) H 2= NH 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A) 4(B) 0.5(C) 2(D) 15. Ag 2O 分解可用下面两个计量方程之一表示,其相应的平衡常数也一并列出:Ag O s Ag s O g 22212()()()→+ K P ()1 2422Ag O s Ag s O g ()()()→+ K p()2 设气相为理想气体,且已知反应是吸热的,试判断下列结论哪个是正确的: ( )(A )K K P ()()2112= (B )K K p p ()()21= (C )K p ()2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O 2气的平衡压力与计量方程的写法无关6. Ag 2O 分解可用下列两个反应方程之一表示,其相应的平衡常数也一并列出 I. Ag 2O (s) 2Ag (s) + (1/2) O 2 (g) K p (Ⅰ) II. 2Ag 2O (s) 4Ag (s) + O 2 (g) K p (Ⅱ)设气相为理想气体,而且已知反应是吸热的,试问下列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 K p (Ⅱ) = K p (Ⅱ)(B) K p (Ⅰ) = K p 2(Ⅱ)(C) O 2 气的平衡压力与计量方程的写法无关(D) K p (Ⅰ) 随温度降低而减小7. 某低压下的气相反应,在 T =200 K 时K p =8.314×102 Pa ,则K c /mol·cm -3是:( )(A) 5×102 (B) 14×106 (C) 14×103 (D) 0.58.理想气体反应CO g H g CH OH g ()()()+=223的r m ΔG $与温度T 的关系为:-1r m /J mol 2166052.92G ∆⋅=-+$(T /K),若使在标准状态下的反应向右进行,则应控制反应的温度: ( )(A )必须高于409.3 K (B )必须低于409.3 K(C )必须等于409.3 K (D )必须低于409.3 °C二、填空题9 在温度为2000 K 时,理想气体反应CO g O g CO g ()()()+=1222的-1r m 45817J mol G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p = ()kPa -12。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1.试确定在22H ()I (g)g+2HI(g)的平衡系统中的组分数。
(1)反应前只有HI ;(2)反应前有等物质的量的2H 和2I ;(3)反应前有任意量的2H 、2I 及HI 。
解(1)1113'=−−=−−=R R S K (2)1113=−−=K (3)2013=−−=K 4.环己烷在其正常沸点为80.75℃时的气化热为1358J g −⋅。
在此温度是液体和蒸气的密度分别为0.7199和0.00293g cm −⋅。
(1)计算在沸点时d d p/T 的近似值(仅考虑液体体积);(2)估计在50.510Pa ×时的沸点;(3)欲使环己烷在25℃沸腾,应将压力减压到多少?解(1)根据克拉贝龙方程:6vap m,B m m 31d 358841011d [(g)(l)]353.75840.00290.71992.9510Pa K H p T T V V −⎡⎤⎢⎥∆××⎢⎥==−⎛⎞⎢⎥××−⎜⎟⎢⎥⎝⎠⎣⎦=×⋅若忽略液体体积:6vap m,B 31m d 35884102.9310Pa K 1d (g)353.75840.0029H p T TV −⎡⎤∆⎢⎥××≈==×⋅⎢⎥⎢⎥××⎣⎦(2)由克克方程:vap m,B 211255211ln R 0.5103588411ln 108.314353.75H p p T T T ∆⎛⎞=−⎜⎟⎝⎠⎛⎞××=−⎜⎟⎝⎠解得:2331.29KT =(3)将5211298K,353.75K,10Pa T T p ===代入克克方程得:42 1.4810Pa p =×。
5.溴苯Br H C 56的正常沸点为156.15℃,试计算在373K 时溴苯的蒸气压?与实验值Pa 1088.14×比较并解释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