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中央银行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66
案例 1 :美联储简介20 世纪以前美国政治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对中央集权的恐惧。
这不仅仅体现在宪法的制约与平衡上,也体现在对各州权利的保护上。
对中央集权的恐惧,是造成美国人对建立中央银行抱有敌意态度的原因之一。
除此以外,传统的美国人对于金融业一向持怀疑态度,而中央银行又正好是金融业的最突出代表,美国公众对中央银行的公开敌视,使得早先旨在建立一个中央银行以管辖银行体系的尝试,先后两次归于失败:1811 年,美国第一银行被解散,1832 年美国第二银行延长经营许可证期限的要求遭到否决。
随后,因其许可证期满在1836 年停业。
1836 年美国第二银行停业后,由于不存在能够向银行体系提供准备金并使之避免银行业恐慌的最后贷款人,这便给美国金融市场带来了麻烦,19 世纪和20 世纪早期,全国性的银行恐慌已成为有规律的事情。
1837 年、1857 年、1873 年、1884 年、1893 年和1907 年,都曾爆发过银行恐慌,1907 年银行恐慌造成的如此广泛的银行倒闭和存款人的大量损失,终于使美国公众相信需要有一个中央银行来防止再度发生恐慌了。
不过,美国公众基于对银行和中央银行的敌视态度,对建立类似英格兰银行的单一制中央银行,还是大力反对的。
他们一方面担心华尔街的金融业(包括最大的公司和银行)可能操纵这样一个机构从而对整个经济加以控制;另一方面,也担心联邦政府利用中央银行过多干预私人银行的事务。
所以,在中央银行应该是一家私人银行还是一个政府机构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由于争论激烈,只能妥协。
依据美国传统,国会便把一整套精心设计的带有制约和平衡特点的制度,写入了1913 年的联邦储备法,从而创立了拥有12 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联邦储备体系。
当初建立联邦储备系统,首先是为了防止银行恐慌并促进商业繁荣;其次才是充当政府的银行。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金融世界的中心,联邦储备系统已成为一个能够影响世界货币结构的独立的巨大力量。
第七章中央银行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一、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条件中央银行是为了适应货币金融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产生的,主要有:(1)银行券(货币)的统一发行部分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不能兑现;银行券的区域流通(2)票据清算处理票据增多,银行间债权债务关系复杂,要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清算中心。
(3)最后贷款人银行会遇到临时性的资金不足,同时融资渠道有限。
(4)金融管理金融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很高的风险。
在银行业发展初期,没有专门发行银行券的银行,许多商业银行除了经营一般的存放款业务以外,都从事银行券的发行。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许多小的商业银行都能发行银行券的办法有很大缺点:小的商业银行信用能力不强,他们分散地发行银行券,如果爆发经济危机或银行经营不善,从而引起银行券不能兑现,无法保证银行券的信誉及其流通的稳定引致信用危机;同时,许多小的商业银行信用活动的领域受到限制,他们发行的银行券只能在国内有限的地区流通,这就给生产和流通造成了很多因难,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统一市场的形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因此,在客观上要求有—个资力雄厚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权成的集中货币发行的银行。
随着信用经济的发展,银行业务不断扩大,银行每天收受票据的数量日益增多,各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化了,由各个银行自行轧差进行当日结清已发生困难。
这样,不仅异地结算矛盾很大,即使是同城结算也有问题。
因此,在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全社会统一而有权威、公下的清算中心,这只能由中央银行来办理。
1773年英国伦敦成立的票据交换所。
在每个营业日,各银行的收款人员都聚集到票据交换所,将本行收到的应收票据送交相应的付款行,并接受其他行送来的本行应付票据,计算其差额后与票据交换所的总结算员办理净额的款项支付。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自然演进型由一般的商业银行演变而成,如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