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悲歌——《白鹿原》中女性形象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01.50 KB
- 文档页数:9
浅析《白鹿原》中女性的悲剧命运《白鹿原》是中华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从一个地方的生活展开,描绘了一个家族中各个人物的悲剧命运。
其中,女性所承受的命运最为辛酸。
一、女性家族地位低下在小说中,女性的家族地位普遍较低,他们拥有的财产和权力往往要优先分配给男性。
女性的社会地位处于弱势,在家庭和社会的角色被期待为妻子、母亲和家务劳动者等低头受屈的职位。
比如,富家出身的二姐就被寄予了太多的旧社会家庭压力和束缚,她被父亲几乎视为财产一般而不是人,即便是她出去读书却被母亲斥责说影响家族的利益,且夫家妈妈如令其示弱不够健康自动退出。
二、被迫婚姻,感情不幸福婚姻是女性命运的重要因素。
小说中,女性往往面对着被迫婚姻的命运,为了家族的利益或者是被迫嫁给家族早就规定好的对象,而不是她们真正热爱的男人。
如二姐,就是暗恋上萧十一郎的,却被迫与大嫂家的二哥定亲。
另外,如长孙满子,在年龄较小时就被定下了婚约,而她的父亲则将她嫁给年龄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之后便是生命中的一段没有爱的婚姻。
同样,玲珑公主也被迫婚姻,另一方面亦有相思之苦。
三、被迫接受封建礼仪在小说中,女性家庭角色被要求地非常明显。
她们需要遵循传统封建礼节,要对长辈恭敬,对丈夫服从,不能表现出自己的想法与意愿。
这种约束使得女性无法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并使得她们的生命受到了限制。
即使是生了病也不被允许表露真情,不能对医生说自己的真实情况等。
四、很多女性沦为牺牲品小说中,许多女性都沦为了家族、社会以及男性意志的牺牲品,她们在生活中遭受着极大的痛苦和折磨。
比如,何艳秋,在生下瘫痪的儿子后便一蹶不振,不但深感自己的不幸,也理解了自己的处境,毅然将儿子扔进水坑。
此外,也有一些女性遭受了家庭和外界的贫困和苦难,她们的生活遭受了巨大的压力。
综上,小说中女性的悲剧命运展现在各个方面,大多源于传统封建观念、社会制度的束缚以及男权和社会的不公。
但是,小说描绘的女性并不是退缩以屈服的,他们在命运的反复中不断努力,为自己活出一条养育和坚毅抗争的道路。
《白鹿原》中的三个女性形象分析陈鹏(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聊城252000)摘要:《白鹿原》被誉为一部“民族的秘史”,展现了上个世纪渭河平原五十多年的变迁历史。
小说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有以白灵为代表的革命知识女性;有不甘于命运的安排,用身体反抗封建礼教,最后以悲剧收场的田小娥;有被丈夫抛弃,却不得不顶着“贞操牌坊”守活寡过日子的鹿冷氏。
这三位女性是当时社会背景下广大女性的缩影,笔者将从这三类人物性格特点入手,分析她们悲剧命运的原因。
关键词:白鹿原;白灵;田小娥;鹿冷氏;封建礼教;悲剧命运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153(2018)05-0046-04收稿日期:2018-08-04作者简介:陈鹏(1992-),女,聊城大学文学院2017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1]4,《白鹿原》所带给我们的厚重感正好符合巴尔扎克的这句话。
白鹿原是传统文化、封建礼教的缩影之地,而作为弱势群体存在的女性,不可避免地成了社会的牺牲品。
当时的白鹿原正处于新旧文明交替的时期,一部分人因为接受了新思想的熏陶,女性意识逐步觉醒,向往自由,主动地追求事业和爱情,向吃人的礼教发起反抗,以白灵为代表;还有一部分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做出了前卫的行为,触碰到了封建礼教,贞操道德这根“高压线”,被一些封建制度的卫道士们抨击,以田小娥为代表;还有一部分人在新旧文明的夹缝里艰难生存,被丈夫抛弃,虽然已经有了反抗的意识,但被贞操道德观念所绑架,将自己困在牢笼里,最终导致心灵扭曲,彻底灭亡,以鹿冷氏为代表。
笔者将对导致这三种女性悲剧命运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烈士之殇,白鹿精灵———白灵白鹿精灵是白鹿原上精神和灵魂的象征,是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孕育的精灵。
白灵是白鹿精灵的化身,但是白灵并没有成为传统思想的维护者,而是向封建礼教发起了反抗,她的反抗显示了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白灵开启了白鹿原女性生活新的一页,她向往个性自由,追求平等解放,为处于闭塞环境中的人们带来启蒙和希望,就像曾经白鹿“所过之处,万木繁荣,禾苗茁壮,五谷丰登”[1],但是白灵思想上的启蒙远远比白鹿物质上的给予更有价值。
《白鹿原》女性悲剧分析
《白鹿原》是中国知名作家陈忠实所著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写实小说的典范
之作。
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期间的陕北一个偏远的小村庄为背景,通过多个家族之间的争斗、纷争和恩怨,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现实与历史。
在小说中,许多女
性的命运和悲剧也得到了描写。
首先,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几乎都受到了严重的社会、家庭压迫和限制。
其中,被描述
最为深刻的是贺兰家族的女性。
贺兰家的女性在婚姻中,要么被逼婚,要么被拐骗,甚至
无法选择自己的配偶。
如贺兰大嫂,在年幼时被家人卖给了富家子弟;贺兰二嫂虽嫁给了
世家,却被丈夫虐待,在打击中失去了声音和自由。
其次,小说中很多女性都被男性欺骗、背叛。
比如,李子龙的妻子清香,因为一时的
感性冲动爱上了白嘉轩,却被白嘉轩抛弃;贺兰大嫂爱上了贺兰十四夫,却不得不放弃自
己的爱情;叶尔青为了寻爱心切,被骗进嫁妆门;张光亮的妻妾争宠,也成为了他权力斗
争的牺牲品。
最后,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多在生儿育女、家务劳动中度过一生,没有自由和自主的权利。
即使像叶尔青这样有文化的女性,最终也只能被婚姻束缚。
她虽然懂得了人生的真相,努力摆脱封建观念和夫权思想,但她依然无法改变她丈夫对她的掌控和限制。
综上所述,小说《白鹿原》中女性的悲剧主要体现在社会、家庭的压迫和限制,男性
的欺骗、背叛以及自身权利和自由的缺失。
这正是小说所描绘的农村社会的现实和历史,
也是对女性解放和婚姻自由权的深刻反思。
《白鹿原》中的女性反叛《白鹿原》是中国知名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之一,以其宏大的历史背景、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社会意义而著称。
在小说中,女性形象经常以坚强、反叛、甚至悲惨的形象出现,她们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展现出了强烈的反叛精神。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白鹿原》中的女性反叛,揭示了封建社会下女性生存状态和自我价值的追求。
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多以质朴、勤劳、聪明的形象出现。
她们虽然身处封建社会的压迫和束缚之中,却并不甘心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以各自的方式展现出反抗和反叛的态度。
比如颜如桃,她在男权社会中以自己的智慧和机智成功地保护了自己的家庭,并最终改变了家族的命运。
草妹、玉儿、麦穗等女性角色也在不同程度上展现出了对封建礼教的反叛。
她们不愿束缚于传统的婚姻和家庭,积极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独立,展现出了坚定的反叛精神。
小说中的女性在封建社会的镇压下,依然保持了自己的尊严和独立意识。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被剥夺了自由和权利,她们的地位通常是低下的,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在面对压迫和不公时,并没有选择沉默和顺从,而是以各自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反抗和反叛。
比如草妹对封建礼教的反抗,颜如桃对父权的反抗,她们都表现出了坚定的独立意识和尊严,为自己的生活和尊严而奋斗。
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在反抗压迫的也展现出了对爱情和家庭的渴望。
尽管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女性依然对爱情和家庭抱有美好的憧憬和渴望。
《白鹿原》中的女性角色虽然在生活中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但她们并没有放弃对爱情和家庭的追求。
比如草妹为了自己的爱情和家庭不惜一切代价,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幸福。
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女性角色的这种坚持和追求表现出了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对自己幸福的追求。
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在反叛的过程中,也遭受了悲惨的命运和惨痛的折磨。
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女性角色经常遭受各种不公和欺凌,她们的反叛往往会导致家庭的破裂和命运的颠沛流离。
比如麦穗在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时,经历了无尽的痛苦和折磨,最终丧失了自己的生命。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本科毕业论文(2016届)题目浅析《白鹿原》中田小娥的人物形象系别人文社科系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 2012级学生姓名聂院霞指导教师顾建新2016年05月10日目录摘要 (I)关键词 (I)一、人性的压抑和爱的追求 (1)(一)人性本能的压抑 (1)1、被众人奴役的奴隶 (1)2、被禁锢压抑的性欲 (1)3、被亲情抛弃的女子 (2)(二)对爱的执着追求 (2)1、对爱渴望 (2)2、为爱受苦 (2)二、畸形的反抗和生命的欲望 (3)(一)任性无知的反抗 (3)1、通奸鹿子霖 (3)2、构陷白孝文 (3)(二)强烈的生命欲望 (4)1、追求物质保障 (4)2、争取社会地位 (4)三、生命的陨落和不屈的挣扎 (4)(一)无息中生命的陨落 (4)1、鹿三的报复 (4)2、村民的唾弃 (5)(二)不屈命运的挣扎 (5)1、冤魂的诉说 (5)2、畸形的报复 (6)四、田小娥悲剧产生的原因 (6)(一)社会原因 (6)1、男权社会的围剿 (6)2、封建社会的残害 (7)(二)个性原因 (7)1、逆来顺受的依附 (7)2、善与恶的交织 (7)注释 (9)参考文献 (9)谢辞 (10)摘要《白鹿原》是陈忠实的代表作。
作品具有划时代意义,叙述了清朝末年至建国初期五十年间的神奇史诗。
其中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特别是塑造了具有典型意义的田小娥。
本文分析了她在压抑中反叛挣扎的人生遭遇,阐释了造成她悲剧命运的时代、社会和个人性格上的原因以及对当代女性的警示。
关键词:白鹿原田小娥人物形象《白鹿原》鸿篇巨制了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其中,《白鹿原》中的女性演奏了一曲在奋斗中挣扎、在挣扎中毁灭的悲歌,给人以心灵震撼。
白鹿原的女性作为男权社会里的一个弱势群体,往往被桎梏在封建伦理制度与社会政治斗争的枷锁之中。
在这个男权至上的封建宗法社会里,他们处于社会边缘地位,永远摆脱不了被侮辱、被损害、被毁灭的悲惨的命运。
1《白鹿原》中三类女性形象的文化内涵——尹季《白鹿原》叙述了清朝末年至建国初期渭河平原约五十年变迁的神奇史诗,展现了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在这个自足的白鹿原世界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生动的、性格各异的女人,她们与其中的男人们一道共同构建了一个极具传统家族文化内涵的“关中世界”。
本文试图通过对作品中三类女性形象的分析,来解读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与思考。
一、传统家族文化的践行者形象《白鹿原》作品中有着一群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的女性,这一类女性有着中华民族传统妇女的共同美德:善良、勤劳、坚靭,但她们言行举止遵循“三从四德”的严格规范。
最有代表性的形象是吴仙草、白赵氏、朱白氏一类女性。
吴仙草的婚姻是典型的“父母之命”式的包办婚姻。
她的父亲——吴长贵对白嘉轩说的“你把五女引去吧”这样一句话,把自己心爱的女儿送给了正在寻找第七房妻子的白嘉轩。
尽管白嘉轩己经死了六房老婆,尽管别人说“白嘉轩‘命硬’那东西上头长着个有毒汁的倒钩,把女人的心肺肝花全都捣得稀烂,铁打的女人己经不起捣腾”,但作为一个从小受封建思想熏陶的女子,吴仙草还是带着法师为她预备的六个驱鬼除邪的小棒槌走进了白鹿原,开始了她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吴仙草的灵巧、温柔、娴淑,给白家“古老悠远”的生活节奏中注入新鲜活泼的气氛。
在新婚之夜,她看到了丈夫的无奈,听到了丈夫温和的话语,勇敢地,义无反顾地突破了那个禁忌,说道“哪怕我明早起来就死了也心甘”。
在她的心里,丈夫就是天,就是地,自己责任就是要让他高兴,让他满意,哪怕付出生命作为代价也是应该的。
虽然吴仙草是个山里人,却自幼受到山里上流家庭严格的家教,待人接物十分得体。
并不像一般的山里穷家小户的女子那样缺规矩少教养,而且她生来心灵手巧,什么东西一学就会,这就得到了白赵氏的器重,初步确立了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当然,作为一个女人,吴仙草知道为白家传宗接代,生下几个活泼健康的儿女才是自己最重要任务。
浅析小说《白鹿原》中田小娥的悲剧形象邢宵瑜【摘 要】田小娥是《白鹿原》众多女性中最引人注目,最悲剧的形象之一。
她不仅是封建礼教和男权至上观念压迫下的受虐者和牺牲者,更是这个社会的叛逆者。
笔者从三个方面对她的形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白鹿原》 田小娥 悲剧形象一、传统观念操控下的受虐者田小娥是《白鹿原》众多女性人物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位。
她既不属于过去,也不幻想于未来,她将全部的生命,热情,活力全部投射于现在拥有的生活中。
她拥有传统女性的朴实,温柔,善良,天真,也有新型女性的独立追求和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精神。
田小娥是一个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女性形象,她不同于小说的正面女性白灵的独立、自由,也不同于鹿冷氏的怯懦,她有她自身的幼稚,但更多是对传统宗法文化,男权社会的反抗嘲讽。
小说中田小娥的出场是温柔美妙的,是以一个男人的眼光描写的“小女人正在窗前梳理头发,黑油油的头发从肩头拢到胸前,像一条闪光的黑缎。
小女人举着木梳从头顶拢梳的时候,宽看的衣袖就捋起肩胛处,露出粉白雪亮的胳膊。
”①读者看到这里一定会想到,这是一个正当青春的美丽的姑娘,正应当享受父母兄长的轻怜蜜爱。
而事实上她却被自己的亲生父亲——破落的秀才出卖给将军寨的一个在年龄可以做她爷爷的郭举人做小妾,其目的不是为了结婚生娃,而是充当郭举人延年益寿“泡枣”的工具。
在她的婚姻生活里,从没享受到来自丈夫的疼爱,家庭的温暖,没有得到过幸福和尊重,反而处处充斥着轻贱,性发泄。
同时在郭家还要受到大夫人的压迫和羞辱:倒尿,洗衣服,做饭,收拾家务,还会受到长工们的调笑和羞辱。
田小娥非常明白自己的处境,她不仅仅需要活下去,更要有爱有人疼的生活下去。
在遇到黑娃的时候,黑娃勤劳朴实,倔强有担当,完全符合她心中的完美男人形象,于是二人之间的爱情以一种毁天灭地的气势展开而来。
我想遇到黑娃应该是她悲苦一生中最幸运的时候,也是这一辈子为数不多的甜蜜所在。
但是他们二人之间的情谊不能被白鹿原上的人接受,整个原上已是流言纷纷,众口铄金,不能得到公婆的承认,更不必说进入祠堂跪拜祖宗。
2018.No19摘 要 《白鹿原》是中国家族小说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作品,站在20世纪的背景下,《白鹿原》的故事既映照了过去,又投射了未来。
作为一部作品来说,家族往往映照着一个社会的形态。
《白鹿原》中几个大家族中的状态就十分鲜活地展示着当时的社会,在家族之中女性的地位,也同样反映着社会中女性的处境。
关键词 文本细读 《白鹿原》 女性形象0 引言今天来分析《白鹿原》一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目的不是为了去批判男权社会下女性的困苦,而是为了通过一种生存状态透视一个社会中的整体结构。
女性主义研究已经发展了近一个世纪,其成果在今天的大众认知中已经基本有了相应的普及。
而究竟为什么这些现象会出现,以及这些现象出现时人们在意识之下所潜藏的认识根基是什么,依旧值得我们去深究。
这不单对女性的解放和发展有意义,更对我们整个现代社会中的人的生存和发展有意义。
1 《白鹿原》中女性形象的主要类型1.1 男权社会的牺牲品男权社会的牺牲品在传统中国社会和描绘传统中国社会家族的小说中是一种常见的女性形象。
这种女性受着三从四德的女德教育成长,在成长过程中已经被纳入进了男权话语的体系之中,从根本上,她们已经消除了对于男性的反抗意识。
而同时,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还出现了一个十分讽刺的事情,那就是追求进步的男青年首先要革命就要革掉自己家的命。
于是各种进步革命的男青年从自己的婚姻入手,以各种方式冷落着传统婚姻中自己的妻子。
鹿冷氏和卢兆鹏成亲以后,鹿冷氏就一直受到卢兆鹏的冷落,这样的事情一直持续到卢兆鹏决心与封建家庭割裂。
鹿冷氏在家中彻底没有了话语权。
虽然卢兆鹏已经自己一脚跨出了封建家庭,可是鹿冷氏却被留在了那里。
她是那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可是一切封建社会的罪过却要加到她的身上。
由此,她就彻头彻尾地被男权社会牺牲掉了。
1.2 男权社会的自觉拥护者传统社会中很多女性不仅是在男权话语之下被压迫,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形成之后,男权话语需要一个女性作为男性话语的传播者和拥护者,在社会结构中执行某种功能,白赵氏就是其中之一。
论《百年孤独》与《白鹿原》中女性悲剧的趋同性第一篇:论《百年孤独》与《白鹿原》中女性悲剧的趋同性摘要:同为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著作《百年孤独》和《白鹿原》,叙述了东西方大地上诡秘繁杂的家族传奇史,深刻揭露现实社会中的矛盾和冲突。
而其中带有神秘色彩的女性作为家族的延续者,无一例外都逃脱不了悲剧命运。
本文试从情欲与道德、孤独对女性的影响以及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三方面简要分析两部作品女性悲剧的类同。
关键词:情欲道德孤独反抗悲剧《百年孤独》描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坎坷离奇的遭遇以及小镇马孔多一百多年的风云变幻史,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同时也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女性形象。
勤劳坚韧的家族支撑者乌苏娜、原欲旺盛的族外人庇拉?特内拉、纯洁自由的俏姑娘雷麦苔丝……这些被“魔幻”笼罩的女性,在追寻“自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孤独闯荡。
而秉承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传统体系所构建的《白鹿原》,以“六嫁六丧”开篇,甚至在父亲白秉德死后不久,白嘉轩依然迎娶了他的第七个女人。
可见,在整个白鹿原的宗族统治中,作为纯粹的传宗接代的工具,女人的性命不值一提。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女性无一例外成为宗法统治和男性的附属品。
一、情欲与道德的悖论雷蓓卡,作为居住在马孔多唯一一个受过外来文明影响、来自异乡“身世不明”的女性,注定是一个孤独的局外人。
正如乌苏拉所说的那样:“这姑娘血管里流着的不是布恩迪亚的血,而是陌生人的血,陌生人的骸骨甚至还在坟墓里发出咔嚓咔嚓的响声。
”{1}她与富有教养的来自意大利的技师皮埃特罗?克雷斯庇情投意合。
面对情敌阿玛兰塔的万般阻挠,导致婚期一推再推,她也从未想过放弃与退缩,而是对意中人说“你啥时候愿意,咱们可以离开这儿”。
皮埃特罗?克雷斯庇虽富有欧洲人的生活气息,却固守着马孔多小镇道德的界限,懦弱妥协、一味求全,更别说打破道德的桎梏满足雷蓓卡的原罪需求。
就在这时,“冒险家”霍塞?阿卡蒂奥,也是她的哥哥,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狂野与自由深深吸引了她。
〔摘要〕《白鹿原》被誉为一部民族的秘史,作者在书中塑造了一大批生活在白鹿原的女性,有传统的女性吴仙草、有反抗现实的田小娥以及革命叛逆的者白灵等等,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里传统道德“杀人不见血”的本质,以及女性在这个社会中的不幸命运,在她们身上可以看到女性不幸的根源,她们身上承受着优秀与腐朽,新与旧的交替和碰撞,同时这些女性角色的命运也吸引我们对女性解放的强烈关注。
〔关键字〕白鹿原;女性形象;美学;影响On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White Deer"Abstract: "White Deer" known as the Secret History of a nation, the authors in the book have shaped a large number of women living in White Deer Plain the traditional female Wu immortality, against the reality of the Sexual Resistance and Cultural and revolutionary rebellion by Bai Lingetc., in them we see the unfortunate fate of the feudal society, traditional morality "kill without spilling blood" nature, as well as women in this society, women can see the root of misfortune in their body, they bear excellent and decadent,alternately and collision of old and new, while the fate of these women's roles also attracted a strong focus on women's liberation.Keyword :Bai Lu Yuan; female image; aesthetics; impact目录摘要 (1)Abstract (1)目录 (2)引言 (3)一、白鹿原中女性人物形象概览 (3)(一)吴仙草:男权社会的悲哀顺从者,传统家庭的幸福内人 (3)(二)田小娥:出走的中国娜拉,白鹿原伤风败俗的女人 (4)(三)白灵:不正经的革命者,自由恋爱的幸福女人 (4)二、女性形象悲惨命运的原因 (5)(一)以封建礼教为标准的男权社会 (5)(二)女性的性格因素 (6)(三)宿命式的天灾 (7)三、女性形象的审美价值 (8)(一)吴仙草:传统的女性美 (8)(二)白灵、田小娥:反叛精神与个性张扬 (8)(三)保守与张扬的和谐 (9)四、女性形象对《白鹿原》主题的揭示 (10)五、结束语 (11)参考文献 (11)引言陈忠实的《白鹿原》叙述了清朝末年至建国初期渭河平原上约六十年的变迁史,描写了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制权而争斗不已的故事。
浅谈《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作者:刘梦可来源:《神州·中旬刊》2018年第12期摘要:《白鹿原》以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的恩怨纠葛为主线,描述了他们曲折的人生轨迹,展现了清末到解放初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陕西关北平原上的乡土社会生活画卷,以及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同时,也塑造了白鹿村许多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
著作中的女性主要分为传统守旧者和冲破传统束缚的叛逆者两类,分别以朱白氏、吴仙草和白灵、田小娥为代表。
其中,白灵、田小娥的形象,又以其不同的成长环境、对传统礼教不同方式的抗争深入人心。
本文以这两位女性角色为例,分析书中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白鹿原;女性;形象中国经历了数千年男权统治的封建制度,男权思想早已固化,在以往的数千年中,女性大多以男权附属者的形象而存在。
《白鹿原》中有太多对男权绝对服从或始终维护男权的守旧女性,如秋月、仙草,如朱白氏等,还有许多并没有名氏的女性,在这个男权社会中慢慢的被磨灭自己的生存价值。
而田小娥、白灵等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叛逆反抗、勇于冲破礼法牢笼的形象,却给读者们带来巨大的心灵冲击。
1田小娥的扭曲和叛逆田小娥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从小便被诗书礼经熏陶,再加上模样姣好,本性的朴实、善良,原本应该拥有美好的人生。
而这一切却被爱财的父亲破坏了,便成了田小娥一生悲剧的开始。
父母为了钱财而将她作为一件“物品”卖给足以当她爷爷的郭举人做小妾,虽然表面上似乎风光无限,而实质上,却是对自己身体没有任何主导权的“性奴”一般的存在。
从中国传统观念来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但作为田小娥,内心又对这样的生存方式极为不甘,所以,才会做出用尿液泡郭举人的“枣子”的行为。
当黑娃出现时,又燃起了她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求,却也开始了真正的灾难。
她勇于反抗,但局限于所处的男权社会的环境,这种反抗又是不彻底的,甚至可能会导致更大的灾难。
与黑娃的私情败露后,田小娥被休,被人们唾骂伤风败俗,声名狼藉。
解读《白鹿原》中田小娥的艺术形象【摘要】《白鹿原》中的田小娥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她在小说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本文通过解读田小娥的家族背景和成长经历,探讨她的艺术形象是如何被塑造的。
分析她的性格特点、对爱情的态度和感情经历,以及在家族纷争中的表现,揭示她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和反思。
田小娥的形象在小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给读者以启示和影响。
她的坚毅、善良和勇敢让人印象深刻,是小说中的一匹闪亮的白鹿,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活力和情感。
田小娥的形象无疑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引发人们对家族、爱情和社会的思考。
【关键词】田小娥, 白鹿原, 艺术形象, 家族背景, 成长经历, 性格特点, 爱情态度, 社会现实, 家族纷争, 启示, 影响, 深刻印象1. 引言1.1 田小娥作为《白鹿原》中一个重要的人物田小娥作为《白鹿原》中一个重要的人物,是整部小说中的核心角色之一。
她代表着封建社会中普通农村妇女的形象,同时又具有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的思想。
在小说中,田小娥经历了家族的崩溃、爱情的挫折以及社会的变迁,展现出了她坚忍不拔的品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作为白鹿村田家的女儿,田小娥承载着家族的荣誉和责任,她在家族纷争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果断的决断,成为家族的中流砥柱。
田小娥对爱情的执着和对社会现实的理解也使她成为小说中一个令人难忘的形象。
她的形象不仅体现了当时农村妇女的艰辛生活,更代表着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力量和勇气。
通过解读田小娥的艺术形象,可以更好地理解《白鹿原》这部作品所表达的人性与生存的价值观。
1.2 田小娥的形象在小说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田小娥作为《白鹿原》中一个重要的人物,她的形象在小说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田小娥是一个具有独特魅力和坚强意志的女性形象,她在困境中展现出的不屈不挠的品质深深吸引着读者。
在家族纷争和社会变迁的背景下,田小娥的形象承载着家族的命运和情感纠葛,她的种种遭遇和抉择都对家族命运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田小娥是一个对爱情执着而又痴迷的人物,她在与草地的爱情中经历了种种磨难和挫折,最终选择了牺牲自己的幸福来维护家族的利益,这种冲突和矛盾使得她的形象更加丰满和深刻。
女权主义的歧路——以《白鹿原》为解读【引言】“女权主义”一词在19世纪80年代首次出现在英文当中,旨在支持男女的法律平等和政治权利。
与之相结合的是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使女性在短短的二百年里获得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解放,可是女权主义者在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是否对它的破坏性有深刻地了解呢?【关键词】女权主义《白鹿原》女性形象分析正文一、《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白鹿原》是陈忠实谨慎的创作道路上最亮丽的风景,自出版以来,它就以丰富的地域文化与艺术特色吸引了无数专家学者的目光。
与之相关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女性形象分析,艺术技艺,传统文化以及作者创作历程等几个方面。
在这部作品中,可以很清晰的发现,在故事发生的广阔空间内,只有男权社会与男权话语,而作为社会构成的另一半—女性,则被隐藏在了男性形象后,甚至成为了一种附属的不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样强烈的反差,势必凸显研究它的必要性。
在很多研究者笔下的女性形象可以分为这么三类:1.封建道德的维护者吴仙草、白赵式、朱白氏等;2.封建道德的牺牲者,鹿兆鹏媳妇;3.封建道德的反叛者,田小娥。
当我们重新审视这样的分类,可以明显体会到其中的结果论倾向,似乎以这样的批判标准,在这部作品中的女性只有封建道德的肯定者与否定者两类。
二、田小娥的形象辨析研究者在把握田小娥的主观意志时是否充分的进入她的思想观念内部,对其有悖于传统伦理的诸多行为有充分的体会:这是否建立在她自愿反抗的主观前提下?如果不是,那么更加令人信服的观点则是:她的行为是完全建立在她已有的局限观念中的,她是以其悲剧的命运展示了在封建社会中女性生活的残酷,而不是与其斗争的残酷。
她的行为并没有很大的破坏性,而且就她自身的叛逆行为,更多可以说是个人生活的有悖伦理性。
如果假设她是具有传统道德的反抗者形象的,那么可能会得出一些矛盾。
第一,作为一个逆流者,她在与黑娃的对话中:“我看咱俩偷空跑了,跑到远远的地方,哪怕讨吃要喝我都不嫌,只要有你兄弟日夜跟我在一搭……”这里可以体现她的叛逆性,不顾自己婚姻,不过自己的家庭,毅然要与黑娃私奔,而这里的反叛性却是建立在一种畸形心理结构下对原始欲望的追求,那这就是支持她反叛的内在原因吗?可是之后的与鹿子霖和白孝文的淫乱确不是以完全的主观意志在支持她性索取的,一个没有贯穿的性欲解放自然无法作为她反抗的理由,这就解释了她的这种行为只是一种以性换取生存的方法,这是建立在生存上的一种手段,将这作为她反抗传统道德的动力是一个极大错误。
宜顺论文网www.13Lw.com 女性悲歌——《白鹿原》中女性形象分析 摘 要 陈忠实的《白鹿原》以其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揭示,构成了新时期文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作品中重点描述了传统社会中的几大类女性,不管她们有着怎样不同的性格和家庭背景,她们最后的结局都十分悲惨。本文将着重分析作品中三类女性的形象,从中挖掘出造成其悲剧结局的原因,对其进行反思总结。 关键词: 女性 分析 悲剧 因素 宜顺论文网www.13Lw.com 1
正文目录 一、《白鹿原》中的女性悲剧形象 ………………………………………… 3 (一)传统观念操控下的的践行者 …………………………………………3 (二)传统文化毒害中的牺牲者 ……………………………………………3 (三)传统社会的叛逆者 ………………………………………………………5 二、《白鹿原》中女性悲剧形成的原因 ……………………………………5 (一)欲望因素 ………………………………………………………………5 (二)政治因素 ………………………………………………………………6 (三)传统文化因素 …………………………………………………………6 三、思想启示 ………………………………………………………………8 参考文献 ……………………………………………………………………9 宜顺论文网www.13Lw.com 2
女性悲歌——《白鹿原》中女性形象分析 《白鹿原》是一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为背景的长篇历史小说,它以白鹿原白鹿两大家族三代子孙间的斗争来真实地展现从清末民初到20世纪40年代末近50年间中国农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剧烈冲突。作品中塑造了在传统宗法制度浸润下的众多男性形象,比如白嘉轩、鹿子霖等,而这部作品中所推出的众多与男人共筑世界的女性形象也同样风姿绰约,备受关注。 《白鹿原》中这一群女性形象血肉丰满、个性鲜明,有“贤妻良母型”的吴仙草,有“叛逆淫荡”型的田小娥,有“敢想不敢行动”的鹿冷氏,更有“聪明反叛”的先进人士白灵。然而,这几位女性形象不论是性格还是家庭背景或是生活背景如何不同,她们得到的结局都几乎称得上是“厄运”。本文主要从欲望因素、政治因素、传统文化因素这三个方面来对《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剖析,分析她们的悲剧命运。 一、《白鹿原》中的女性悲剧形象 (一)传统观念操控下的的践行者 吴仙草是白嘉轩的第七房妻子,是盘龙镇中药材收购店掌柜吴长贵的三女儿。按照常理来讲,作为盘龙镇四大富户之一的吴长贵是不可能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一个传说“命硬连续克死六房女人,而且那东西上头长着一个有毒汁的倒钩,能把女人的心肺肝花全都捣得稀烂,铁打的女人也招架不住1”的白嘉轩。而吴长贵能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女儿当做礼物送给白嘉轩就是为了报恩,报答白东家当年的知遇之恩。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聪明、漂亮、能干的宝贝女儿许给了白嘉轩。吴仙草的婚姻是典型的传统父母包办式婚姻,对于自己的婚姻,吴仙草没有自主发言表决权,任凭父母安排。对于丈夫的要求,她是绝对服从的,将丈夫视为“天”。一个从小就接受传统思想熏陶的女子,深深知道为夫家传宗接代是自己一生当中最紧要的事情。吴仙草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女子。她一生为白家生育过8次,这就达到了当初白嘉轩进山找女人时的要求“只要能给我们白家传宗接代就行了”2。在白家的心目中,媳妇只不过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已。婆婆对吴仙草呵护疼爱,让她掌管家里的大小事情是因为她的“三从四德”和言听计从;白嘉轩对吴仙草体贴温柔,是因为她完成了白家最大的心愿——传宗接代。可是她在白家没有说话的权利,没有一丁点作为白家女主人的地位,就连临死前想见自己女儿一面的要求也在白嘉轩的欺骗中草草了结。 (二)传统文化毒害中的牺牲者 1、田小娥
1 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第11页
2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第39页 宜顺论文网www.13Lw.com 3
田小娥,是《白鹿原》中最具悲剧性的女性。因为传统的包办婚姻,她听从父母的话嫁给一个大自己几十岁的老头子做侍妾。在夫家,她受尽屈辱,活得没有尊严。在郭家,田小娥的生活没有盼头,黑娃的出现无疑是给她的生活重燃了希望,她的内心迫切地希望跟黑娃两个人“偷空跑了,跑到远远的地方,哪怕讨吃要喝我都不嫌,只要有你兄弟日夜跟我在一搭”3。当田小娥和黑娃的私情败露之后,田小娥的父亲想尽办法希望将这个伤风败俗、丢尽自家脸面的女儿尽快打发出门,就像迫切希望铲除庭院里的一泡臭屎一样4。所以田秀才不仅不要彩礼,反而是要倒贴,并且要求女儿从此以后不准再上门5。表面来看,田小娥嫁给了真心喜欢自己的男人,看似结束了悲惨的命运。可当时的传统文化根本就容不下这样一个女子的堕落,世俗的眼光也绝对不容许这样的女子能够正常幸福的生活下去。当黑娃将田小娥带回家的时候,他的父亲根本就不承认田小娥的这个儿媳妇,黑娃无奈,只能带着田小娥住进了一孔窑洞。而田小娥并没有对恶劣的环境抱怨,只是对黑娃说:“只要有你……我吃糠咽菜都情愿。”6但上苍并没有垂怜这命运多舛的女子,当农运活动失败,国共分裂后,田小娥一下子失去了精神依靠,生活迷茫。她想帮助自己的男人,帮他求情,田小娥能用自己的姿色为黑娃求情,而田小娥也因为姿色落入了鹿子霖挖好的坑里,成为禽兽发泄欲望的免费道具。更可悲的是田小娥在不知不觉中成了白鹿两个家族明争暗斗的一粒棋子,变成了任由鹿子霖利用摆布而且毫无思想的傀儡。田小娥主动色诱白孝文。最终,她的生命由鹿三——她名义上的公爹用刀结束了。屈死的小蛾灵魂附体于鹿三,发出了控诉:“我到白鹿村惹了谁了?我没偷旁人一朵棉花,没扯旁人一把麦穗柴禾,我没骂过一个长辈人,也没搡戳过一个娃娃,白鹿村为啥容不得我住下?我不好,我不干净,说到底,我是个婊子。可黑娃不嫌弃我,我跟黑娃过日月。村子里住不成,我跟黑娃搬到村外烂窑里住。族长不准俺进祠堂,俺也就不敢去了,咋么还不容让俺呢?大呀,俺进你屋你不认,俺出你屋没拿一把米也没分一根蒿子棒儿,你昨么着还要拿梭镖子捅俺一刀?大呀,你好狠心……”7这是对以白嘉轩为代表的宗法制度的猛烈抨击。 2、鹿冷氏(鹿兆鹏媳妇 ) 在传统社会中,成年男子都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将父母中意的姑娘娶回家的,但鹿兆鹏是一个典型的先进思想青年代表。鹿兆鹏在父亲的强迫之下与冷先生的女儿结婚,但是呆了几天就离家了,并决定从此以后不回家、鹿兆鹏用实际的强硬行动来抗议父母的专制,从而导致鹿冷氏长期遭受冷遇。鹿冷氏开始过着白鹿原社会上默认的生活方式:心如止水,守活寡。因为她是个传统的女人,满脑子的贞节是不会让她产生与人偷情或者提出离婚然后改嫁这种荒唐的想
3 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第130页
4 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第135页
5 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第135页
6 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第157页
7 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第434页 宜顺论文网www.13Lw.com 4
法。而欲望是最本质的,也是让人无法控制的,作为一个有基本生理需求的年轻少妇,她渴望性,她在欲望和理性之间苦苦地挣扎着。作为一个传统社会的传统女性,她鄙视田小娥的行为,看不起这个婊子;而作为一个普通的女性,她有着最生理性的七情六欲。“她原先看见觉得恶心,现在竟然忌妒起那个婊子来了,她大概和黑娃在那孔破窑里夜夜都在发羊癫疯似的颤抖。”8传统思想操控下的鹿冷氏不断否定和斥责自己的欲望,却无法扼杀脑海中炽热的欲望。最终她的理智闸门被冲破,超出了她的心理承受范围,得了令人难以启齿的淫疯病。最后,疯疯癫癫的鹿冷氏消逝在了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人关心这个事情,只是当一阵风吹过,替白鹿原尽快地吹散了这桩令人难堪的丑事。鹿冷氏是死在盲目的传统礼教之下的冤魂。 (三)传统社会的叛逆者 白灵是整部作品中一个理想人物。首先,她是宗法制度的叛逆者。白灵年轻貌美,有文化、有理想、有信念。没有受到传统思想束缚的白灵流露出了叛逆的性格,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白灵的反抗范围也随之扩大了。她用一张字条“你们难道非要娶我革你们的命?”9擅自做主推掉了父亲为她定下的亲事。在婚姻问题上,白灵绝不含糊。在鹿兆海劝白灵和自己一起退出各自的党派时,白灵拒绝了,并且决绝的和鹿兆海分手,她相信真正的爱人是能在心理层面上保持默契的,即使是青梅竹马的恋人,也是断然不会接受的。其次,她是现实世界的反抗者。白灵认为进步社会,男女平等,男人能做的事情,女人同样也能做。所以她积极投身于革命,配合组织,处决叛徒;组织学生运动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国共第一次合作,白灵投奔了“国”,鹿兆海选择了“共”,两人的政治方向产生了分歧。在国共分裂之后,国民党的“抓住了甚至连审问的手续也不走就塞进枯井”10的残忍行径,让白灵在大是大非面前重新选择了共产党,日子虽然清贫,但是只要与国民党毫无牵连就可以了。为了保护组织,白灵和鹿兆鹏假扮夫妻,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两人产生了真感情,成了真夫妻。白灵深爱着鹿兆鹏,爱他的才智,爱他的政治理想,爱他的宽广胸怀。即便白灵最后被极左路线迫害致死,但是在爱情上她显然是胜利者。 二、《白鹿原》中女性悲剧形成的原因 (一)欲望因素 性是人类强烈的原始本能。田小娥和鹿冷氏作为一个女性,身体里有着最原始的对性爱的渴求,从而迸发出来的魅惑、妖艳激起了男性内心深处的欲望。本是最原始最符合生理需求的举动在不经意间对男权社会的秩序和伦理道德构成了一种破坏性的力量。久而久之,身体的叛逆和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变成了女性觉悟的武器,排除了一切理性和道德上的束缚,狂欢的肉体打破着一切禁忌。田小娥面对欲望,打破禁忌,却得不到周围人的理解,命运多舛,最终走向灭亡;
8 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第148页
9 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第191页
10 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第5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