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诗歌颈联和颔联的对仗也颇工整,给人以纵横开阖而又有构图 节奏的美感。
3.诗人善于思索 ,凭着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科学总结,把风为雨之 先导的自然规律,形象地运用入诗。
李商隐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 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 李杜”。其诗精于用典,色彩瑰丽,寄托遥 深 。因牛李党争,处于夹缝之中的李商隐终 生仕途坎坷。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 创作时间在公元 1181 年至 1192 年间。辛弃疾在 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 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 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九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重点) 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 诗歌主旨。(难点) 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表达的 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素养)
许浑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丹阳(今属江 苏)人,唐代诗人。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 晚年归润州丁卯桥村舍闲居,自编诗集,曰《丁 卯集》。其诗皆近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 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谓“丁卯体”。诗 多写“水”,故有“许浑千首湿”的美名。
辛弃疾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 ,山 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 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 安”。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 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 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 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现存 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