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后主能“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希望后主能“亲贤臣,远小人”,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国家“兴隆”总
之,作者希望蜀国能够有一个清明的政局,成为“北定中原”强大稳定 的后方。
谢谢大家 诸 葛 亮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教学课件PPT模板
<爱莲说捕蛇者说>
铭
<陋室铭>
记
<小石潭记>
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段) 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第二部分(6、7段) 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8、9段) 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
出师表 诸 葛 亮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教学课件PPT模板
1岁: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15岁:诸葛亮和弟妹移居隆中。
27岁: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旋即出山辅助刘
备。
28岁:诸葛亮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参与赤壁之战获胜。
41岁:刘备登基,建立蜀国。诸葛亮任丞相。
阅读第三、四、五段,思考:
作者提出的第三条建议是什么? 这三段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诸葛亮在文中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
提出了三条建议。
• 广开言路。“诚宜开张圣听”; • 严明赏罚。“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
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 希望后主能“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也”
2、第1段提到“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有什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