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484.50 KB
- 文档页数:12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之金刚石石墨和C60(备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附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1.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答案】B【解析】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正确;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错误;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正确;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正确。
故选B。
2.炭雕(主要成分木炭)是一种集观赏、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炭雕是质轻透明的固体B.炭雕摆放要远离火种C.炭雕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D.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的甲醛等有害气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炭雕主要成分木炭;故常温下有稳定性、吸附作用、可燃性。
考点:碳的性质3.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②化学性质相似,完全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③物理性质相似,硬度大④是同一种物质⑤用途有所不同⑥都是黑色固体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④⑥D.①②④⑤【答案】A【解析】【详解】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化学性质相似,完全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但是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似,不是同一种物质,金刚石是无色的,由于物理性质不同,所以用途有所不同。
故选A。
4.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絮凝剂可使悬浮物沉淀B.过滤池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C.活性炭的吸附性是化学性质D.投药的目的是消毒杀菌【答案】C【解析】【详解】A. 絮凝剂可使悬浮物沉淀,此选项正确;B. 过滤池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此选项正确;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所以吸附性是活性炭的物理性质,此选项错误;D. 投药的目的是消毒杀菌,此选项正确。
备战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综合题附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C.物理性质相同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碳原子以不同的排列方式,构成了金刚石、石墨和C60等物质.不正确.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正确.C、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不完全相同,例如通常情况下都是固体,但是颜色不相同.不正确.D、石墨和金刚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不正确.故选B.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点评:碳元素有金钢石、石墨、无定形碳等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由于结构不同,即原子排列不同,彼此间物理性质有差异;但由于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所以化学性质相似.2.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将氧化铜还原为铜B.二氧化碳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答案】B【解析】【详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将氧化铜还原为铜,而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不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故错误;B、CO2的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而导致酸雨的气体主要为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故正确;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则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错误;D、碳在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发生了物理作用的摩擦让碳分散导致字迹模糊,故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单质的是()A.钢B.液氧C.金刚石D.C70【答案】A【解析】【详解】A.钢的主要成分是铁,含有碳等杂质,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B.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B不正确;C.金刚石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不正确;D.C70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D不正确。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之金刚石石墨和C60(备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1.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答案】A【解析】【分析】碳和氧化铜在较高的温度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详解】A、给酒精灯加网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正确;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黑色固体粉末逐渐变红,由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变为铜单质,错误;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还原性,作还原剂,错误;D、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再停止加热,这样可以起到防倒吸的作用,反之试管内温度变小,气压变低,会倒吸,错误。
故选A。
2.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②化学性质相似,完全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③物理性质相似,硬度大④是同一种物质⑤用途有所不同⑥都是黑色固体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④⑥D.①②④⑤【答案】A【解析】【详解】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化学性质相似,完全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但是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似,不是同一种物质,金刚石是无色的,由于物理性质不同,所以用途有所不同。
故选A。
3.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遭遇森林火灾,应迅速顺风逃生B.室内用煤炉取暖,应防止煤气中毒C.家中煤气泄露,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久未开启的菜窖,不可冒然进入【答案】A【解析】【详解】A、遭遇森林火灾,应向逆风方向逃生,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B、煤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注意通风顺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煤气泄露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燃气的浓度,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久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较高,不能供给呼吸,因此不能冒然进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经典压轴题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1.有关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图示关系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生成二氧化碳的量不应该从0点开始;B选项剩余固体的质量不能为0;C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可知,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考点:碳单质的性质2.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A B C 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证明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CO2证明CO2密度大于空气证明通入的气体是CO2证明CO2能灭火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向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倒入水,能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是不能证明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CO2,故A达不到目的;B、向烧杯中燃着的阶梯蜡烛倾倒二氧化碳,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B能达到目的;C、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通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C能达到目的;D、将盐酸倒入小苏打中,盐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蜡烛熄灭,证明二氧化碳能灭火,故D能达到目的。
故选A。
3.空气中含量最多,又可以作为焊接金属的保护气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答案】B【解析】【详解】A、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物质,能与空气中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不能做保护气,故A不正确;B、氮气在空气中含量较多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常作为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故B正确;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仅占0.03%,题目中该气体在空气中含量较多,故C不正确;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很少,题目中该气体在空气中含量较多,故D不正确。
故选B。
4.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碳纳米管主要是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数层到数十层的同轴圆管,它们的微观结构如图所示。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经典综合题附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1.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四种物质的质地都很软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C.这四种物质都可作润滑剂D.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答案】D【解析】【分析】四种物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这四种物质的结构是不相同的,是由于从图示可以看出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详解】A、这四种物质中金刚石是最硬的物质,故A错误;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是不相同,故B错误;C、这四种物质中只有石墨很软,可作润滑剂,故C错误;D、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这四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其化学性质相似,完全燃烧产物为CO2,故D正确。
故选D2.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A.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B.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可在煤炉上放一大壶水C.易燃物和易爆物存放时要紧密堆积,减少和氧气的授触面积D.电线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再用水灭火【答案】D【解析】A. 可燃性气体泄漏,不能使用电器,错误;B. 一氧化碳难溶解于水,错误;C. 易燃物和易爆物存放时要注意通风,错误;D. 电线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再用水灭火,正确。
故选D。
3.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②化学性质相似,完全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③物理性质相似,硬度大④是同一种物质⑤用途有所不同⑥都是黑色固体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④⑥D.①②④⑤【解析】【详解】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化学性质相似,完全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但是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似,不是同一种物质,金刚石是无色的,由于物理性质不同,所以用途有所不同。
故选A。
4.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遭遇森林火灾,应迅速顺风逃生B.室内用煤炉取暖,应防止煤气中毒C.家中煤气泄露,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久未开启的菜窖,不可冒然进入【答案】A【解析】【详解】A、遭遇森林火灾,应向逆风方向逃生,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B、煤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注意通风顺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煤气泄露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燃气的浓度,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久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较高,不能供给呼吸,因此不能冒然进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中考化学压轴题之金刚石石墨和C60(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B.电解水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D.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附着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电解水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为正极会产生氧气;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故选D.考点:实验现象2.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A B C 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证明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CO2证明CO2密度大于空气证明通入的气体是CO2证明CO2能灭火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向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倒入水,能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是不能证明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CO2,故A达不到目的;B、向烧杯中燃着的阶梯蜡烛倾倒二氧化碳,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B能达到目的;C、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通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C能达到D、将盐酸倒入小苏打中,盐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蜡烛熄灭,证明二氧化碳能灭火,故D能达到目的。
故选A。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氧气用于动植物的呼吸B.盐酸用于除铁锈C.木炭用作燃料D.活性炭用于除去水中异味【答案】D【解析】【详解】A、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氧气用于动植物的呼吸,是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盐酸能和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木炭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此选项符合题意。
中考化学压轴题之金刚石石墨和C60(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B.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C.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答案】B【解析】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性质不同,故A错误;B、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故B正确;C、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碳酸钠,属于盐,故C错误;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点睛∶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
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2.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A.含碳量:生铁>钢B.硬度:纯铁>生铁C.pH:食盐水>石灰水D.熔点:青铜>纯铜【答案】A【解析】【分析】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
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详解】A、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含碳量生铁>钢,故A正确;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硬度:纯铁<生铁,故B不正确;C、食盐水显中性,pH等于7,石灰水显碱性,pH大于7,pH:食盐水<石灰水,故C不正确;D、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熔点:青铜<纯铜,故D不正确。
故选A。
3.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CO2不能燃烧B.CO2不支持燃烧C.CO2密度比空气大D.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答案】D【解析】【分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燃烧。
【详解】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燃烧,本实验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故选D。
2020-2021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1.下列对图中所示各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一氧化碳的反应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B.乙实验:向下迅速压活塞,乙醚棉球燃烧,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丙实验:手影的形成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丁实验: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甲实验: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与一氧化碳不反应,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考点:化学实验的探究。
2.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液氧和氧气B.CO和CO2C.金刚石和石墨D.冰和干冰【答案】C【解析】【分析】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详解】A、液氧和氧气是同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A不正确;B、CO和CO2是化合物,不是单质,则不是同素异形体,故B不正确;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C正确;D、冰是固体的水,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都是化合物,不是同素异形体,故D不正确。
故选C。
3.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碳纳米管主要是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数层到数十层的同轴圆管,它们的微观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元素只能组成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两种单质B.碳纳米管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C.构成石墨烯的原子间有一定间隔D.构成碳纳米管的原子不再运动【答案】C【解析】【分析】A、碳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B、碳纳米管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并不是不能反应;C、原子之间都有间隔;D、原子始终在不断运动。
【详解】A、碳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例如金刚石、石墨、碳60等,选项A不正确;B、碳纳米管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并不是不能反应,选项B不正确;C、原子之间都有间隔,选项C正确;D、原子始终在不断运动,选项D不正确。
备战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 1.下列生活经验中,不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钙治疗胃酸过多 B.用硫酸钡作胃部 X 光检查时服用的“钡
餐” C.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D.用铅笔芯的粉末使锁的开启变得更灵活
【答案】A 【解析】 A、胃酸过多可用碱性药品来中和,例如胃舒平主要成分就是氢氧化铝,但不能用具有腐蚀性的强碱,例如氢氧化钙等,故A错误;B、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胃酸,所以用硫酸钡作胃部X光检查时可服用的“钡餐”,故B正确;C、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而食醋中就有醋酸,所以食醋能除去水瓶中的水垢,故C正确;D、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粘土的混合物,石墨具有润滑性,所以铅笔芯的粉末能使锁的开启变得更灵活,故D正确。故选A。点睛:通过学习化学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在清洗一些不溶于水的物质时,要考虑用一种物质和它反应,再进行清洗。
2.下列图示中物质的用途与相应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
A.金属的导热性 B.燃气的可燃性
C.氧气的氧化性 D.干冰的升华
【答案】A 【解析】 【详解】 A、作导线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良好,故A不正确;
B、可以作燃料是利用了燃气的可燃性,故B正确;
C、潜水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属于氧气的氧化性,故C正确;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故D正确。故选A。
3.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 A.含碳量:生铁>钢 B.硬度:纯铁>生铁 C.pH:食盐水>石灰水 D.熔点:青铜>纯铜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详解】 A、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含碳量生铁
>钢,故A正确; 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硬度:纯铁<生铁,故B不正确;
C、食盐水显中性,pH等于7,石灰水显碱性,pH大于7,pH:食盐水<石灰水,故C不
正确; D、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熔点:青铜<纯铜,故D不正确。故选A。
4.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碳纳米管主要是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数层到数十层的同轴圆管,它们的微观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元素只能组成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两种单质
B.碳纳米管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C.构成石墨烯的原子间有一定间隔
D.构成碳纳米管的原子不再运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A、碳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
B、碳纳米管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并不是不能反应;
C、原子之间都有间隔;
D、原子始终在不断运动。
【详解】 A、碳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例如金刚石、石墨、碳60等,选项A不正确;
B、碳纳米管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并不是不能反应,选项B不正确;
C、原子之间都有间隔,选项C正确;
D、原子始终在不断运动,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5.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或应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CH4 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
B.CO2 作为气体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C.N2 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防腐作用
D.CO 有毒且无色无味,使用燃气时要注意室内通风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从化合反应的定义、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方面分析。 【详解】 A、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
碳和水,生成物有两种,,故符合题意; B、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故不符
合题意;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且无毒,故可以用于食品包装袋防腐;故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有毒,且无色无味,人中毒不易觉察,故要注意室内通风,故不符合题意;
【点睛】 1、根据化合反应的概念分析;2、依据二氧化碳的作用分析;3、食品防腐的气体要求无毒
和化学性质稳定;4、根据一氧化碳的毒性分析。
6.属于活性炭物理性质的是( ) A.稳定性 B.吸附性 C.还原性 D.可燃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活性炭的稳定性、还原性和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其化学性质;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其物理性质。 故选B。
7.吸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相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A.CO2 B.N2 C.O2 D.CO 【答案】D 【解析】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尼古丁等,其中一氧化碳有毒,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死亡。故选D。 8.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用来吸附毒气的物质是( ) A.炭黑 B.活性炭 C.金刚石 D.石墨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色素和有毒的物质,常常用来吸附有毒的物质。故活性炭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活性炭的性质,只有掌握了活性炭的性质才能确定活性炭的用途。
9.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60表示一个C60分子
B.H2CO3中C的化合价为+2价
C.一氧化碳可冶炼金属,因其具有氧化性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 A、C60表示一个C60分子,故A正确;
B、H2CO3中C的化合价为+4价,故B不正确;
C、一氧化碳可冶炼金属,因其具有还原性,故C不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它们原子排列的方式不同,故D不正确。
故选A。
10.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冰和干冰 B.CO和CO₂ C.镁条和镁粉 D.氧气和臭氧
【答案】D 【解析】 A、冰和干冰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错误;B、CO和CO2都是化合
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错误;C、镁条和镁粉是同一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错误;D、氧气与臭氧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正确。故选D。 点睛: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 11.化学反应C+H2O高温 H2+CO中的还原剂是 A.C B.H2O C.H2 D.CO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在反应物中C的化合价是0价,生成物中是+2价,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H2O中H元素的化合价是+1,生成物中是0价,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故选A 考点:还原剂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天然气用作燃料
C.液氮用作冷冻剂 D.银用于制作导线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液氮用于冷冻麻醉,是利用了液氮温度低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银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银具有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3.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C.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几率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