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大团中学“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方案(2015.9)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6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四(2)中队活动目标: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和传奇故事。
3. 画出你心中的中秋节。
活动时间:2017年9月25日活动准备:师生通过各种途径寻找中秋节的资料。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习俗、诗歌等)活动地点:四(2)班教室活动过程: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
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
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齐读班会的主题。
(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心里也会喜洋洋、甜滋滋的)二、中秋知识竞猜:1、中秋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我们能正确说出是哪三个节日吗?(春节、端午节、中秋节)2、中秋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我们知道些什么习俗都可以说出来哦,看谁说的多?(拜月娘、赏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饼等等)三、故事引趣:1、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
“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
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嫦娥奔月2、继续介绍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月中玉兔吴刚伐挂树四、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老师问: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队员齐背《静夜思》。
(2)、老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队员发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中秋节我们的节日活动方案(8篇)中秋节我们的节日活动方案篇1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最大意义与主旨是团圆。
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
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民族情感,我校德领组、少先总队决定在中秋节前后,开展月圆人圆主题活动。
一、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5日——9月25日二、活动安排第一阶段:佳节读月——主题阅读1、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晨读。
2、举行一次中秋主题班队会。
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主题班会时间:9月15日第一阶段:佳节忆月——交流展示1、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各班将资料、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照片等经过精心设计,展示在教室布置及黑板报中,少先总队将进行检查评比。
2、各班可以在班内设一面寄情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情义写纸上并贴在墙上。
第二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1、开展一次小小月饼寄深情亲子互动活动。
鼓励学生为父母制作中秋贺卡,帮长辈做家务,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2、开展快乐体验志愿者活动,少先总队向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送月饼,送温暖。
3、将品月饼赏明月中发生的令你最难忘记的一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第三阶段:佳节思月——交流汇报1、回顾自己读、忆、赏月的历程,与亲友、同伴交流分享感悟,感受今天生活的幸福,更期望伟大的祖国在未来更加繁荣、富强。
2、一至六年级各班上交绘画2幅;三至六年级各班上交征文2篇。
9月28日前上交少先总队,届时将进行评奖并在国庆期间展出。
主题教育活动时间:9月23—25日交流汇报。
中秋节我们的节日活动方案篇2 活动背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活动学校主题方案中秋节活动学校主题方案范文(精选5篇)为确保活动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活动方案是从活动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
那么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活动学校主题方案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秋节活动学校主题方案1一、活动理念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最大意义与主旨是“团圆”。
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
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民族情感,我校团委、大队部决定在中秋节前后,开展“月圆人圆”主题活动。
二、活动时间20xx年9月13日——9月28日三、活动安排第一阶段:佳节思月——主题阅读活动内容:1、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晨读。
2、举行一次中秋主题班队会。
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主题班会时间:9月20日周会课,团委、大队部将进行检查。
第二阶段:佳节忆月——交流展示1、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一至六年级各班将资料、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照片等经过精心设计,展示在各教室门前的风采栏。
大队部将进行检查评比。
2、7—9年级学生填写“中秋节庆祝活动”调查问卷并上交。
第三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1、开展一次“小小月饼寄深情”亲子互动活动。
鼓励学生为父母制作中秋贺卡,帮长辈做家务,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2、将“品月饼赏明月”中发生的令你最难忘记的一幕记录下来,三至六年级各班上交征文2—3篇,七至九年级各班上交征文4—5篇。
9月28日前上交至团委、大队部,届时将邀请语文老师进行评奖并展出。
中秋节活动学校主题方案2设计意图: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
初中生中秋节活动方案月色如银团圆乐满初中生中秋节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人们欢聚一堂、庆祝丰收和团圆的日子。
作为中学生,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中秋节的庆祝活动,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二、活动目的1. 增进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班级团结;2.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三、活动内容1. 游园会时间:中秋节当天地点:学校操场活动安排:a) 设立各式各样的摊位,展示中秋节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手工艺品、美食、乐器等。
b) 组织学生自愿参与的互动游戏,如猜灯谜、拔河比赛等,活跃现场氛围。
c) 班级合唱团表演传统中秋节相关歌曲,展示学生的音乐素养。
d) 拍摄中秋节特别节目,录制成班级MV,留作纪念。
2. 制作月饼时间:中秋节前一周地点:学校厨房或班级教室活动安排:a) 学生自愿报名,组成若干个制作月饼的小组。
b) 老师或专业烘焙师傅进行技术指导,学生动手制作传统的月饼。
c) 小组成员互相交流经验,分享制作心得。
d) 制作完成后,可将月饼送给老师或自己班级的同学们,共同品尝中秋佳节的美味。
3. 中秋文化讲座时间:中秋节前一周地点:班级教室或多媒体教室活动安排:a) 邀请学校的中华传统文化专家或老师给学生做中秋文化讲座。
b) 深入浅出地介绍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和节庆活动等。
c) 可准备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并获得乐趣与知识。
d)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使用多媒体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活动预期效果1. 增进了班级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加强了同学们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2. 扩展了同学们的视野,了解了中秋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 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加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五、活动总结通过以上的中秋活动方案,我们可以使中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中秋节的庆祝活动中,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秋节”我们的节日“活动方案范文(通用4篇)中秋节”我们的节日“活动方案范文(通用4篇)为了确保活动有效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活动方案,一份好的活动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
怎样写活动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我们的节日“活动方案范文(通用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节活动方案1为了贯彻落实教育局文件精神,我校计划在中秋节围绕“我们的节日”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认知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发扬爱国主义教育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具体计划:一、活动目的: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为契机,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让学生知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为什么叫中秋节;中秋节民间的传说、民间庆祝方式;了解民族的风俗。
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
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在校园内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使“我们的节日”深入人心,推进学校创建文明学校、文明城市的工作,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二、活动时间:20xx年9月上旬三、活动内容(一)加强宣传1.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进行讲话,宣传。
2.利用主题班队会、校园网开设专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讲述与中秋有关的民间故事。
(二)分阶段活动:第一阶段:中秋吟月——经典诵读1.活动内容:(1)搜集与中秋节相关的知识,并在班内交流,让同学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含义,并从中解读传统节日在生活中的韵味。
(2)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诵读。
第二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活动一:每逢佳节倍思亲----家庭欢度中秋节活动二:共看明月皆如此---以“美好传统节日,多彩民俗风情”为主题制作手抄报活动三:开展文明礼仪我示范宣传活动,学习文明常识,践行文明礼仪规范。
活动四:“快乐体验”活动。
少先队员向社区的孤寡老人和贫困者送米和油,送温暖。
中秋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精选7篇)中秋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精选篇1一、活动目的: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中秋,了解和体验与中秋节相关的民风民俗,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二、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三、活动时间:9月16—25日四、活动内容:(一)佳节思月1、利用周一的国旗下的讲话,以“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为主题进行演讲、宣传活动。
2、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班会。
通过主题班队会,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了解中秋节的风俗和来历,在品月饼、讲故事、唱歌谣、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亲子、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意。
(二)佳节读月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1、作品要求:(1)作品题材为古体诗、现代诗、散文等(2)篇幅:诗词原则上不超过50句,赋、散文原则上不超过800字(3)内容要积极向上,能够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2、朗诵形式:以班级为单位参赛,以集体诵读形式为主,时间不超过4分钟。
3、时间及地点:时间:(注:本活动将与十月份的“爱国”主题结合起来一起开展,因此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地点:另行通知本活动将与十月份的“爱国月”主题结合起来一起开展,因此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4、本次诵读活动按照年级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佳节抒情用自己喜欢的制作形式和材料,自制一张精美的爱心卡,写上一句祝福的话语,送给长辈、老师、同伴、自己最亲的人,传达感恩、祝福之情。
(四)佳节赏月中秋节当晚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将“品月饼赏明月”中发生的令你最难忘记的一幕拍摄并记录下来,上传班级博客分享。
中秋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精选篇2一、活动目的: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文化。
通过开展各年级系列研究活动,锻炼和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增进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与节日的快乐。
初中中秋节活动方案策划案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一直以来受到国人的热爱与重视。
在初中学校里,也应该为学生们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中秋节活动,让他们在这个重要的节日里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和文化底蕴。
本文将介绍一份初中中秋节活动方案策划案,希望对初中学校中秋节活动的策划提供一些参考。
一、活动主题中秋团圆,共铸美好未来。
二、主要活动内容1.文艺汇演在中秋节当天,组织学生展示才艺,包括歌唱、舞蹈、小品等文艺节目。
同学们可以参加团体或个人表演。
为了增加活动乐趣,还可以邀请专业文艺人士担任评委进行评选,以提高学生表演的水平并增加比赛的激烈程度。
2.传统手工艺比赛在中秋节当天,可以安排传统手工艺比赛,如灯笼、剪纸、月饼制作等。
学生可以事先自己准备材料,进行现场制作。
同时,在比赛过程中鼓励交流和合作,以此促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和彼此之间的了解。
3.中秋趣味运动会在中秋节前或当天,组织学生参加趣味运动会,如月饼传递比赛、猜谜语、手舞足蹈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还可以增强团队协作意识,为中秋节增添更多欢乐气氛。
4.中秋晚会在中秋节当天的晚上,组织学生举行晚会,可以进行节目表演、庆祝仪式等活动。
同时,为了凸显中秋节的主题,可以为学生们准备月饼、糖果等小礼物,以表达对学生的关怀和祝福。
三、活动安排1.策划时间:提前一个月开始策划,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2.活动地点:学校体育馆、操场等大型活动场所。
3.活动时间:在中秋节当天,或者中秋节前的周末。
4.参与人员:全校师生均可参加。
五、活动预算1.礼物预算:每名学生预算100元以内的礼物。
2.活动开支:场地租赁、专业评委、礼品采购等开支,预算2500元以内。
六、活动宣传1.活动海报:制作吸引人眼的宣传海报,在校门口、教学楼、宿舍楼等显著位置张贴,吸引学生关注。
2.新媒体宣传:在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平台进行宣传。
3.线上招募:在学校学生社团等官方平台发布活动招募海报,招募志愿者参与活动,并通过社交软件与志愿者保持沟通联系。
初中生中秋节活动方案月圆人团聚中秋欢庆初中生中秋节活动方案月圆人团聚中秋欢庆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是一年中最亮最圆的月亮在天上高悬之时。
为了让初中生在这个特殊的节日中有意义的活动,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系列有趣、富有情趣的中秋节活动方案。
以下是我们为大家精心策划的活动详情:一、传统文化探索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将组织学生参观传统的中秋节文化展览,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传统习俗以及与之相关的诗词、故事等内容。
在活动中,学生们将有机会制作传统的月饼,并了解其中的寓意。
二、中秋美食制作中秋节与月饼不可分割,我们将组织学生参与中秋月饼的制作过程。
学生们将亲手制作各种口味的月饼,如莲蓉、红豆、五仁等,体验传统月饼的制作技艺,感受中秋节独特的风味。
同时,我们鼓励学生们创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月饼制作中加入一些个性化的元素。
三、传统民俗游戏中秋节是一个传统的团圆节日,为了增强同学们的互动和交流,我们将组织一系列传统民俗游戏。
学生们可以参与各种传统游戏,如灯谜猜、捉迷藏、踩高跷等。
通过这些游戏,学生们将能够深入体验中秋节的欢乐氛围,增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社交能力。
四、月下诗会中秋节是中国文人墨客赋诗抒怀的盛大时刻,我们将组织一场月下诗会。
欣赏各位同学在中秋节主题下创作的诗歌作品,并进行分享和交流。
同时,我们还将邀请一些老师和专业诗人为同学们指导写作技巧和赏析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们对于文学创作的兴趣。
五、中秋晚会为了在中秋节当晚给同学们带来难忘的回忆,我们将举办一场盛大的中秋晚会。
晚会将有精彩的表演节目,包括舞蹈、歌曲、小品等,学生们可以积极参与策划和表演。
同时,我们还将举办有奖竞猜活动和抽奖环节,让每位同学都能有机会获得一份中秋节的祝福和礼物。
这个中秋节活动方案旨在通过传统文化的引导和亲身参与,让学生们对中秋节的意义和价值有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团圆和温馨。
中秋节活动方案(10篇)一、实施背景:通过本次活动策划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两天三、活动目的: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准备: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五、中秋节活动安排:第一阶段:活动准备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1、情境导入2、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第一主题:话说中秋1、中秋节的由来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2、举办月饼宴第三主题: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1、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
2、同学们之间交流。
第三阶段:小结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第四阶段:拓展,延伸。
中秋节日活动方案优秀4篇中秋节日活动方案篇一一、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中秋二、活动目的: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为契机,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让学生知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为什么叫中秋节;中秋节民间的传说、民间庆祝方式;了解民族的风俗。
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
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在校园内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使“我们的节日”深入人心,推进学校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三、活动时间:20xx年9月21日—9月27日四、活动内容(一)加强宣传利用主题班队会、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开设专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讲述与中秋有关的民间故事。
(二)具体活动:活动一:佳节诵月——晨诵活动1、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晨读。
利用早操集会时间集体朗诵与主题有关的诗词。
活动二:佳节谈月——主题班会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在报刊、网站上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传说故事、经典文章,了解中秋节的风俗和来历,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或打印下来。
各班举行一次“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在品月饼、谈中秋、猜谜语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伴之间的友谊。
活动三:佳节忆月—实践活动1、三—六年级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剪纸和绘画展览。
要求:统一用A4纸,写明班级和姓名。
2、设计别致、精美的生肖图案。
活动四:佳节赏月——亲子活动中秋节当晚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将“品月饼赏明月”中发生的令你最难忘记的事情带回学校与大家分享。
中秋节是展现亲情的节日,希望同学们传承民族文化,按照要求开展活动。
中秋节日活动方案篇二一、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中秋二、活动目的: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为契机,以“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为主题,让学生知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为什么叫中秋节?中秋节民间的传说、民间庆祝方式;了解民族的风俗。
上海市大团中学“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今年的中秋时间是9月27日,星期日。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最大意义与主旨是“团圆”。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民族情感,我校德育处决定在中秋节前后,开展“月圆人圆”主题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15年9月14日——9月25日 三、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佳节诵月——主题阅读 1.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经典诗文朗诵会。 2.语文老师利用课堂教学关中秋的经典美文,在品读诗词、散文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 第二阶段:佳节忆月——班级展示 1.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各班将资料、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照片等经过精心设计,制作“我们的节日·中秋”手抄报,展示在学习园地中,少先队将进行检查评比。 2.各班可以在班内设一面“寄情”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情义写纸上并贴在学习园地中。 第三阶段:佳节贺月——实践活动 1、由美术老师利用美术课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制作形式和材料,自制一张精美的爱心卡,写上一句祝福的话语,送给长辈、老师、同伴、自己最亲的人,传达感恩、祝福之情。 2、由电脑老师利用信息课指导学生登录“中国文明网”(网址:进行网上中秋寄语活动,把祝福的话语送给自己最亲的人,传达感恩祝福之情。 3、由劳技老师利用劳技课指导学生用废弃的一次性杯子、吸管、绳子、矿泉水瓶子、易拉罐等制作中秋花灯,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喜庆与热闹气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第四阶段:佳节赏月—— 中秋节当晚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将“品月饼赏明月”中发生的令你最难忘记的一幕拍摄并记录下来。 第五阶段:佳节思月——交流汇报 1.回顾自己读、忆、贺月的历程,与亲友、同伴交流分享感悟,感受今天生活的幸福,更期望伟大的祖国在未来更加繁荣、富强。 2.每班交手抄报作品2份、手工爱心卡作品2份、中秋花灯作品2份、摄影作品2份,9月16日前上交德育处,届时将进行评奖并在橱窗展出。 上海市大团中学德育处 2015年9月14日 秋浓了,月圆了,又一个中秋就要到了!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处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称为“中秋”,它仅仅次于春节,是我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是中华瑰宝之一,有着 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圆,中秋节尤为甚。中秋,是一个飘溢亲情的节日;中秋,是一个弥漫团圆的时节。这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这些, 都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 同学们,一定能背诵出许多关于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历史的时空流传至今,正是中秋节的魅力所在。 中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亲情是黑暗中的灯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亮最高,高不过想念。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第二教育资源网 中秋最美是感恩!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亲友一个问候,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饼,这是我们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父母给予的培养。老师们,同 学们,这个中秋,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度过!心怀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们的人,感恩一切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老师们,同学们,中秋最美,美不过一颗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的祝福! 在此,我代表学校,祝老师们、同学们中秋快乐,一切圆满! 最美中秋月 一轮明月静照,天下游子思归,这就是中秋,是达官贵人的中秋,也是平民百姓的中秋,是传承千年的中秋,也岁岁年年不尽相同的中秋。中秋盼月,因为世上还有孤独;中秋赏月,只因人间尚存真情;中秋颂月,那是说明心中仍有牵挂。
每个人心里的中秋都不一样,每个人眼里的明月也有所不同,但所有人心中的明月都是大大的圆圆的明明的亮亮的。只愿我的明月可以稍微暗一些,均出一些余光,去照亮远在千里的故乡,去安抚倚门思念的亲人,去拥抱散落四海的朋友。 只愿我的明月脚步稍微慢一些,不要摇了那棵桂花树,让满世界跟着忐忑不安,不要打扰了嫦娥妹妹的清梦,她在梦中已回到中秋夜的故乡。中秋是最有诗情画意的节日,惆帐也好,欣慰也罢,那孤悬中天的明月,总会圆的让你无可挑剔。
也许,在你眼中,中秋明月就像一滴圆圆的泪,湿润了你的双瞳,那是你思念故乡亲人的刻骨柔情,所有远在异乡的游子,远离母亲的怀抱,独自跋涉在人生的征途,这些年酸甜苦辣的滋味全都尝遍,身后歪歪斜斜深深浅浅的脚印就是饱经风霜的人生轨迹。 中秋夜的明月与游子一样孤独,想起母亲想起童年想起亲人一起其乐融融的场面,难免会热泪盈眶涩然泪下。明月就像一本打开的回忆录,会让你想起点点滴滴的往事,想起母亲为你催眠唱的摇篮曲,想起儿时追蝶捉蜻蜓的趣事,想起家乡门前小河里的玩水嬉戏,想起学校里老师的训斥与勉励等等。
但比明月幸运的是,你有那么多思念和回忆,而明月却没有,你有那么多的亲人和朋友,这一点没有永远是孤独的自己。
也许,在你眼中,中秋明月就像一杯香醇的酒,是久别重逢的喜悦,酒香随着月光而弥漫,团聚的亲人举起杯,饮不尽的馨香和甜蜜。父亲的胡须白了,母亲的皱纹深了,但是掩盖不住他们内心的喜悦和欢笑。小侄子和侄女嬉戏打闹,小外甥亲密的爬进你的怀抱,这些其乐融融的场景,早已让你忘记了回家时奔波的辛劳。 离家时栽下的那盆菊花开的那么灿烂,等着你灌浇,等着来年给你带来更多的微笑,那夸张扭曲的表情,正是你多年心情的写照;当年你从朋友家抱回的小黑狗,已经威武雄壮半人高,久别之后终于认出了你,对月狂吠难掩饰心中的激动和快慰。团圆的美酒不醉人,中秋的明月夜难寐,你是不是也有满腹的话语要对亲人倾诉要对故乡告白?别怕明月偷听,它在酒香的熏陶下早已喝醉。 中秋的明月是一块世上最甜最香最圆的月饼,等着世人分享;中秋的明月是一粒最饱满的秋粮,经过春风夏雨的浇灌更加的丰满,等着人们的收割;中秋的明月是一阕最完美的古词,等着世人唱吟歌颂;中秋明月是一道最美的风景,一年只有一次,只要你加倍珍惜,便会像明月一样让你无缺无憾!
美 术 教 案 课 题 七.闹 花 灯 年级 五年级 课 时 2—2课时 教 者 王 辉 教 材 湘 版 教 材 课型 造型·表现 单位 西十路小学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花灯的历史,以及各类花灯的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掌握制作彩扎花灯的基本方法和要领,感受制作花灯作品的工艺特点。
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花灯的基本构造特点和制作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材料,大胆包扎、装饰花灯。 教学用具 花灯多个,课件、制作材料。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与花灯有关的知识? 2.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制作捆扎花灯骨架,这节课来我们来继续学习制作花灯的更多的方法。 学生回忆、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回忆、复习花灯的发展史与造型工艺等知识,激发起学生学习制作花灯的兴趣。 方法指导: 欣赏启发: 作业实践: 展示评析: 3.揭示课题:七.闹花灯(二)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教材中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思考: 完成了花灯骨架的捆扎之后,还要怎样做才能得到一个漂亮完整的花灯? 教师提问并示范:(出示课件) 1.怎样包扎才又美观又快捷?注意些什么? 2.教师示范包扎灯身。 3.花灯的哪些部位可进行美化装饰?装饰些什么?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怎样装饰更美观? 4.教师示范。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用废弃物制成的花灯成品。(出示课件) 1.提问:这些作品的选材、造型和装饰分别有什么特色,和民间传统花灯作品比较有什么不同? 2.观看制作方法。 3.今天你带来了什么材料,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花灯呢?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并对学生制作上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 1.将学生作品悬挂展示。 2.提问: (1)教室里的花灯展上,你最心仪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2)做花灯时,你遇到了困难吗?明确学习目的 通过看制作示意图,了解花灯包扎、美化装饰的方法。 学生观察、学习掌握花灯制作方法。 学习美化装饰的方法与要求。 在观看学习中了解其它花灯的制作形式。 学生学习掌握不同的制作方法 分析材料,大胆畅谈。 学生分小组动手合作制作一盏花灯。 动手制作,大胆尝试。 展示作品。 师生、生生评价。交流学习心得。 通过观察与自学,掌握花灯制作方法。解决重点。
在观察、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感受力。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同美化、装饰手法的艺术效果。突破难点。
欣赏、感受,拓展学生的眼界。使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激发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