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墙
- 格式:ppt
- 大小:8.97 MB
- 文档页数:22
四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1课门窗墙》苏少版一、引言《门窗墙》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了解门窗与墙的构成和组合方式,对建筑的造型和美感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本课作为美术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美学能力,拓展学生的视觉艺术知识和审美素质。
同时,本课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
二、分析1. 教材内容本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门窗和墙的构造,了解它们之间的搭配和组合方式,进而懂得建筑物的构造与美感。
同时,本课还强调了色彩与造型的搭配,培养学生对色彩和造型的感受与体验。
2. 教学目标本课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建筑构造,第二部分是色彩搭配。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门窗和墙的构造和组合方式,能够对建筑物的形体有一定了解。
2.培养学生的色彩感,了解不同颜色之间的搭配方法。
3.提高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3. 学情分析本课适用于三年级学生,对于学生来说,门窗和墙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建筑元素。
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对建筑的外观、色彩和形态有一定的感知和了解。
此外,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色彩与造型有了初步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4.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门窗和墙的构造与搭配、不同色彩的搭配方法;教学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理解建筑的造型和美感,并通过作品表达出来。
三、教学设计1. 教学过程1.教师介绍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
2.通过资料和实物的展示,让学生对门窗和墙的构造有一定的了解。
3.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感受建筑造型的美感。
4.整理彩纸,让学生制作门窗和墙的造型,并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颜色搭配。
5.学生讲解、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讨论各种造型与搭配方式的美感与不同之处。
2. 课时分配本课程共开展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分为教学介绍和建筑构造部分的讲解和展示,总时长为40分钟。
第二课时分为造型与搭配制作和作品讲解展示讨论,总时长为50分钟。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1门窗墙苏少版 (3)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门窗墙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美术语言表现门窗墙的细节,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内容1. 门窗墙的基本结构:讲解门窗墙的基本组成部分,如门框、窗框、墙面等。
2. 美术语言在门窗墙绘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线条、色彩、明暗等美术语言在门窗墙绘画中的运用。
3. 创新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创作一幅门窗墙的绘画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门窗墙的基本结构,美术语言在绘画中的应用。
2. 难点:如何运用美术语言表现门窗墙的细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门窗墙的实物图片,美术作品示例,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门窗墙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门窗墙的基本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讲解门窗墙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实例讲解美术语言在门窗墙绘画中的应用。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创作一幅门窗墙的绘画作品。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1门窗墙苏少版 (3)2. 内容:门窗墙的基本结构,美术语言在绘画中的应用,创新实践。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创作一幅门窗墙的绘画作品。
2. 作业要求:运用所学的美术语言,表现门窗墙的细节,作品富有创意。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能够掌握门窗墙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美术语言进行绘画。
2. 改进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重点细节:美术语言在门窗墙绘画中的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美术语言在门窗墙绘画中的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能否成功表现门窗墙细节的关键。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过什么样的门?(生答)师:老师看出来同学们对门还是比较了解的,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早上要出家门、进校门,考大学的时候要“鲤鱼跃龙门”……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板书:门二、欣赏探究了解认知1. 了解传统之中国的门师:门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呢,关于门的秘密就在这扇门里面(教具),让我们打开这扇传统之门,在欣赏图片的同时,请思考这些门的造型与色彩的特点。
师生共同探讨、交流。
2. 了解传统之外国的门师:不同的地方就会有不同风格的建筑,而不同风格的建筑就会有不一样的门!让我们一起欣赏国外经典建筑中的门。
师:印度古代神庙门,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神秘的、压抑的……)师:有一种图腾崇拜的感觉,是吗?所以说,门的设计一定要为整个建筑服务,突出它的功能性与美感,这也是现代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理念。
(点击课件)3. 现代建筑的门师:埃及公园大门,它的整体造型像什么?(小丑的脸,窗户像是它的眼睛,门好像是它的嘴巴)师:看到小丑,你会联想到什么?(马戏表演,让我们感到快乐)师:说得非常好,你们喜欢公园吗?公园是一个让同学们高兴的地方,它的门设计成小丑裂开笑的嘴巴,是不是在向我们传递快乐?师:设计师的构思真是巧妙,再来看看它的色彩?(鲜艳,颜色很多……)师:那它给你的感觉是热闹还是安静?(热闹)师:好的,根据我们的探讨,你觉得设计门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构思新颖、造型与色彩设计巧妙、实用性与装饰性突出)三、学生练习解决难点通过分析典型图片,师生共同找寻设计“门”的方法1. 构思——首先确定门的功能,然后决定你的造型。
用足教材备好课。
教材是一个非常好的教授蓝本,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型资料,在教学中可以选择、补充和拓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通过本课《门窗墙之门》着重引导学生对“门”的学习,一方面,减少了教学容量,对学习内容有更加深入的探讨与认知,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对“窗”“墙”展开创造性学习。
以下无说明时,一般是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通用。
1.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3h。
2.歌舞录像厅、夜总会、放映厅、卡拉OK厅设在一二三层意外的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平米,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不低于1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疏散门为乙级防火门。
3.相邻的两座建筑物,当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屋顶不设置天窗、屋顶称重构建及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h,且较低的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间距不低于3.5m。
4.相邻2座建筑物,当较低一座的耐火极限不低于二级,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时防火间距不小于3.5m。
5.锅炉房、变压器室、柴油发电机房应采用2h不燃烧体墙和1.5h不燃烧体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
当必须在隔墙上开设门窗时为甲级防火门窗。
6.消防控制室、固定灭火系统的设备室、消防水泵房、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等,应采用2h墙和1.5h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
丁戊类厂房的通风机房应采用1h的隔墙和0.5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
当必须在隔墙上开设门窗时为乙级防火门窗。
7.变压器室之间、变压器室与配电室之间应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墙隔开。
住宅以外的厨房用2h墙。
8.剧院舞台与观众厅之间的隔墙3h;舞台上部与观众厅闷顶之间、放映室、卷片室与其他1.5h,灯光操作时和可燃物储藏室与其他隔墙之间2h。
9.手术室、歌舞娱乐、婴幼儿老人用房与其他场所之间2h墙,1h楼板,乙级防火门。
10.办公室、休息室不应设在甲乙类厂房内,与厂房毗邻建造时,采用3h的不燃烧体防爆墙和独立出口。
丙类厂房和丙丁类仓库中的办公室、休息室,2.5h墙1h楼板与厂方隔开,并至少设一个独立安全出口。
隔墙上开乙级防火门。
11.厂方中设丙类仓库,防火墙和1.5h楼板隔开;设丁、戊类仓库时,2.5h墙1h楼板。
12.住宅与非住宅部分之间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燃烧体墙和1.5h的不燃烧体楼板隔开。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门窗墙|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门窗墙的基本结构和设计原理,能够运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法,创作出具有创意的门窗墙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对生活中艺术元素的关注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门窗墙的结构与功能:介绍门窗墙的基本组成部分,如门框、窗框、墙体等,以及它们在建筑中的作用。
2. 设计原理:讲解色彩、形状、材质等在设计门窗墙时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元素进行创作。
3. 创意实践:学生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门窗墙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掌握门窗墙的基本结构和设计原理,能够运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创作。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绘画工具、手工制作材料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风格的门窗墙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对这些作品的感受。
2. 新授:讲解门窗墙的结构与功能,以及设计原理。
通过实物模型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和建议。
板书设计1.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门窗墙2. 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
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设计一幅具有创意的门窗墙作品。
2. 小组作业:学生分组,共同设计一个具有创意的门窗墙模型。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门窗墙的基本结构和设计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创作。
2.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
3. 改进措施:针对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发挥创意。
11 门窗墙——门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注重人文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时代所涉及的不同风格的门窗墙,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手法进行设计表现,将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所感,所想进行有个性的表达。
因为本课的教授内容容量较大,所以在课时安排上,第一课时中将教学的重心放在“门”,设定的学习主题为《门窗墙——门》。
以绘画、想象、设计为表现手段。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探究欲望强烈,已经初步具备运用线条、形状、色彩造型元素表现所感、所想的能力,创造、想象的能力也开始发展起来。
思维从以具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观察门,通过图片资料,了解门的不同风格、造型。
理解门的结构,标识性和装饰性。
技能目标:通过想象,运用绘画的方式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门。
能够体现门的风格、功能。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对建筑正确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验不同的门,大胆想象,以绘画的形式表现不同场合的门。
教学难点:门的造型新颖,构思奇特,构图饱满,并能够突出门的标识性和装饰性。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道具图片范画等学生准备:勾线笔上色工具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出示一个制作的房屋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份礼物,它是什么呀?生:房子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房子少了什么呀?生:门师:门的功能是什么呢生:进出防盗师:门对我们的生活重不重要呀?生:重要师:你们想不想来设计一扇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门板书课题二、欣赏探究了解认知1.欣赏古今中外的门师:门无处不在,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门,有些门小朋友们肯定没见过。
下面让我们进入门博物馆看一看。
(PPT出示古今中外门图片)根据图片作简短介绍2.初次体验师:小朋友们看了这么多门有没有一点灵感呢,下面请你们以最快的速度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一扇你生活中印象深刻的门。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门窗墙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以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出具有门窗墙特点的绘画作品。
3. 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门窗墙的基本结构和特点2. 门窗墙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3. 创作具有门窗墙特点的绘画作品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门窗墙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学会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作品。
难点:如何把握门窗墙的结构和比例,以及如何在作品中表现出门窗墙的立体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门窗墙,提问:你们知道门窗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Step 2: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门窗墙的图片,讲解门窗墙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引导学生了解门窗墙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Step 3:示范(10分钟)1. 教师现场示范创作一幅门窗墙绘画作品。
2. 讲解示范过程中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的方法。
Step 4:学生创作(1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具有门窗墙特点的绘画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Step 5: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板书设计:门窗墙1. 基本结构2. 特点3. 作用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门窗墙,并用所学知识绘制一幅门窗墙绘画作品。
2. 写下自己在家创作的过程和心得,下次上课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门窗墙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以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了门窗墙的重要性。
在创作环节,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出具有门窗墙特点的绘画作品。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课程教材:《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门窗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门窗墙的绘画作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门窗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门窗墙的绘画技巧3. 创作一幅门窗墙的绘画作品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门窗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基本的绘画技巧。
难点:如何将门窗墙的绘画技巧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绘画教材、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风格的门窗墙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门窗墙的特点和美感。
二、基本概念和特点(10分钟)1. 教师讲解门窗墙的基本概念,包括门、窗、墙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中的作品,分析门窗墙的特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绘画技巧(10分钟)1. 教师示范门窗墙的绘画技巧,包括线条、颜色、构图等方面。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四、创作实践(1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独立创作一幅门窗墙的绘画作品。
2. 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
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验。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板书设计:门窗墙基本概念特点绘画技巧线条颜色构图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门窗墙的绘画作品,要求体现个性和创造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门窗墙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门窗墙的特点和美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在基本概念和特点的讲解中,学生对门窗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创作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