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全产业链构建及创新要素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16.50 KB
- 文档页数:9
2023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三5月模拟考地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呼北高速(见下图)是连接内蒙古呼和浩特到广西北海的一条高速公路,沿途经过6个省区,全长约2628千米,采用分段建设的模式,已于2020年12月实现全线贯通。
完成1、2题。
1.呼北高速公路分段建设的好处是A.节约建设成本B.降低建设难度C.提高交通通达度D.加快建设速度2.呼北高速公路建成后可以A.完善我国高速铁路网B.显著缓解航空运输压力C.促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D.方便沿海地区人们出行山东省海岸线长漫长,拥有众多海湾,海岸2/3以上为基岩质海岸。
近年来山东省立足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完成3、4题。
3.甲乙两处海岸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对应正确的是A.甲—淤泥质海岸—滩涂养殖B.甲—基岩质海岸—建设港口C.乙—淤泥质海岸—种植红树林D.乙—基岩质海岸一开辟盐田4.青岛市在发展蓝色经济过程中,最常见的海洋灾害是A.海啸B.洋流C.台风D.风暴潮2016年某创新科技企业落户浙江德清地理信息小镇,该企业秉承深耕农业的理念,将无人机与卫星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等相结合,推动农业智慧化发展与革新。
据此完成5、6题。
5.该企业选择落户浙江德清的主要原因有①获得相关技术支撑②集中处理废弃物③降低运输成本④促进新产品研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6.该企业在服务农业时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正确的是A.利用RS实现农作物精准水肥管理B.运用BDS为农户提供农作物长势信息C.运用GIS进行农田大数据管理D.运用VR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下图为全球海陆分布及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完成7、8题。
7.图中四地中存在海沟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对图中四海域的特征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海区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盐度最大B.②海区存在上升补偿流,形成著名渔场C.③海区纬度最低,太阳辐射强,水温最高D.④海区位于大洋中部,海水深度最大图甲示意青藏铁路沱沱河附近区域的地形图,图中的沙障主要由铺在地上的石方格、栅栏等障蔽物建成,图乙表示图甲所示区域的气候要素变化图。
易炼红在湖州调研:以永不满足的精神和追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升级版Yi Lianhong Inspects Huzhou: Forging Top-ranking Business Environment Through Enterprising Spirit文|翁浩浩 图|胡元勇On April 14, Yi Lianhong, secretary of Zhejiang P rovinci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onducted a survey on the promo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Wuxing District of Huzhou, Deqing County and Changxing County. He emphasized that we should forge top-ranking business environment for the beauty of ecology,the beauty of development and the beauty of endeavor.1. 4月14日,省委书记易炼红赴湖州市吴兴区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考察了解常态化抓好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及惠企政策精准直达等情况1大兴调查研究,是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
4月14日,省委书记易炼红在湖州吴兴区、德清县、长兴县调研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精神,结合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以永不满足的精神和追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升级版,构筑环境新优势,激1. 4月14日,省委书记易炼红赴湖州市德清县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考察了解未来工厂建设及惠企政策落实情况1活发展新动能,增强社会新活力,让“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看见的不仅是生态之美,更是发展之美、奋进之美。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浙江又一个“大招”王翀【期刊名称】《《决策》》【年(卷),期】2019(000)008【总页数】4页(P50-53)【作者】王翀【作者单位】园区在线咨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未来几年,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将成为特色小镇之后,浙江又一大“热词”,而且很可能将向全国复制推广。
近年来,浙江在创新发展方面颇有建树,特色小镇、最多跑一次、亩均论英雄等开创的先进做法都受到了国家层面认可,并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继这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做法后,浙江当下正在干的一件全省范围内的大事,是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2019年6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台州召开全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现场推进会,省委书记、省长出席发表讲话。
结合此前浙江省提出的“2022年之前建成300个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目标,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将成为特色小镇之后,浙江又一大“热词”,而且很可能将向全国复制推广。
块状经济困境的倒逼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2017年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明确的工作任务。
浙江为什么要提出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呢?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的块状经济分化现象日益明显。
一方面,传统中小微企业普遍采取低技术、低成本的发展模式,人才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创新意愿不强;而且这些企业多处于价值链底端,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以及用工、用地、环保等成本的增加,企业发展日益艰难;另一方面,大城市的虹吸效应还在加剧,许多优质企业都把总部迁移到杭州、宁波这样的大城市。
而一些当地原有优势产业,如纺织、印染、化工等,也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被强制清退。
在这样的背景下,少数区域通过与周边城市融合,成为城市经济的有机部分;或是通过中心镇建设、小城市培育,初步构筑起商贸科技等功能优势;但绝大部分则陷入转型升级困境,活力受损严重。
如何整合创新资源要素,营造高层次的产业创新生态,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事实上,浙江这几年在“双创”上做了许多尝试。
构建十联动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经验探索作者:暂无来源:《信息化建设》 2020年第5期近年来浙江建立了“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人工智能创业创新生态系统,统筹推进人工智能高能级产业建设浙江省立足数字经济基础优势,积极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通过出台引领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打造高能级产业平台、培育多场景应用需求、争创国家创新试点示范等多措并举,突出浙江系统平台建设和应用内容开发优势,建立了“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人工智能创业创新生态系统。
政府引导鼓励产业发展浙江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通过确立“总体要求+发展规划+专项政策”的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浙江省“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浙江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浙江省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关于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在核心基础理论和技术瓶颈突破、产业化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示范应用推广、高端人才引培等方面明确了发展方向和路径。
积极打造高能级支撑载体近年来浙江省统筹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建立了“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人工智能创业创新生态系统,统筹推进人工智能高能级产业建设。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G60科创走廊、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均把人工智能产业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杭州未来科技城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萧山机器人小镇、青山湖科技城微纳制造小镇等特色小镇加快建设,正在推进绍兴集成电路、紫金港数字信息、北仑集成电路、嘉兴南湖微电子、嘉善智能传感等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相关的“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
争创国家创新试点示范杭州列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2019年10月,杭州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国家批复的新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发挥在引领浙江数字化转型、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德清城南最新规划
杭德轻轨拍板,杭德同城晋级2.0时代,消息传来,令德清满城振奋。
而对于德清城南来说,更为可喜的是杭德轻轨可能在城南设站——“地信小镇站”,高铁将德清与杭州的距离拉近,而杭德轻轨,则省去了来去高铁站的接驳时间,一站直驳杭德双城,国际都会生活圈现已到来!
自去年12月联合国地理信息大会以来,德清城南便以接连的规划落地、持续的高新产业导入与蓬勃的发展势头,一再刷新德清城市影响力,城南以门户地利,接驳杭德同城发展先机,晋升德清潜力热区,未来升值空间无可比拟!
盛会城南心,悦居山湖间。
由阳光城、德信、赛丽三强携手打造的丽园,傲立德清宜居板块——城南正心,借势地信经济效应,在科创产业领先际遇下,以城南宜居区正心之姿,兼得凤栖湖、塔山双重湖山景观,迎接杭德同城时代下,迎接高端人才荟萃。
此外,丽园周边3公里缤纷都会配套,一站式满足全家庭生活日常需求。
买城南,看丽园,建筑面积约98-138㎡城市新贵住区,以“高附享空间、多开间朝南、全生活要素、盛装交付”等复合价值,领创拥繁花、享繁华的新型人居时代。
据悉,丽园即将开盘,首推少量珍席,认筹即享缤纷好礼,机会难得,错过难遇!。
第23讲工业地域考点精练一工业地域的形成[2022·河北衡水中学四调]下图为“浙江省信息经济、金融、高端设备制造和健康产业等四类特色小镇分布示意图”。
2018年11月27~29日,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在地理信息特色小镇德清举行。
据此完成1~2题。
1.多家地理信息企业入驻德清产业园,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 )A.节约运输成本B.降低能源消耗C.缓解务工人员就业压力D.提升产业层次2.德清小镇的潜力在于对“地理信息+”的拓展,未来可以利用的领域有( )①基于5G通信的无人驾驶技术②城市土地利用、交通等智慧管理平台③历史经典特色小镇的选定④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的调控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022·山东德州市期末]舟山群岛港湾众多、航道纵横,是中国难得的天然深水良港。
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首个国家级群岛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2017年3月,美国波音公司的首个海外工厂正式落户舟山群岛新区的舟山航空产业园,该产业园以“一园两区”的方式协同布局(下图)。
其中,飞机制造园区位于朱家尖岛,用于飞机完工总装、交付试飞、航空运营、科研培训等产业,拥有10多条航线的舟山民航机场也分布在该园区;零部件制造园区则位于舟山本岛北部的舟山经济开发区,用于航空零部件配套制造产业,与之生产相关企业将在此集聚。
据此完成3~4题。
3.“西安航空基地”是我国首个国家级航空基地,与西安相比,影响波音公司工厂选址舟山的优势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交通C.科技 D.政策4.舟山航空产业园规划为“一园两区”的主要原因是( )A.舟山群岛岛屿众多,地价较低B.舟山本岛北部工业基础较差,只适合发展零配件制造产业C.朱家尖岛空气质量好,环境优美,适合飞机研发D.航空产业占地面积大,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2022·陕西省榆林市模拟]当今“华为5G通信”凭借高科技优势,以不可阻挡的强势,以超乎想象的领先速度加速到来,全球领先运营商正加速5G商用部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全产业链构建及创新要素分析 作者:陈文伟 严华丽 来源:《时代金融》2020年第11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摘要:本文首先对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简要分析,重点研究小镇地理信息产业如何打造全产业链,构建产业链闭环结构;其次分析地理信息小镇发展如何融合创新要素,将特色创新要素与全产业链闭环结构相融合,形成创新组合体系,具体将从生产要素的组合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空间布局创新三个方面来展开。最后,针对小镇全产业链构建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为其他省市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理信息 全产业链 创新要素 一、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产业发展概述 作为首批进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德清地理信息小镇[1],着力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创新示范区,促进德清核心产业以及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小镇坚持高标准招商引资,高质量引进地信企业与相关海内外人才,建设宜居宜业的特色先行区。目前已有百余家地理信息相关企业,除了地信企业,还有金融、三产服务等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一条地理信息完备的产业生态链,包括最初的数据取得,并经过处理、分析,应用于生产、服务等方面,通过加快地理信息核心产业发展,融合创新功能要素叠加,结合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等多方面建设,将 “产、城、人、文”四方融合,从而突破传统产业园区建设的局限,打造以地理信息核心产业为主导,多功能要素融合发展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德清地理信息小镇消费者交互式全产业链闭环结构 小镇培育地理信息特色产业,应用全产业链思维,培育消费者交互式全产业链体系,形成规模优势。如图1所示,通过四个中间环节,将地理信息核心产业从芯片研发到信息服务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闭环结构,消费者通过亲身体验或反馈机制促进芯片研发、产品开发、软件研制三个环节,并与信息服务环节交互,参与产品设计和生产、交付,形成供需平衡一体化发展,构成消费者交互式的新型全产业生态链[3]。
(一)芯片研发 通过奖学金、人才交流协会组织等推进人才引进,为德清地理信息产业芯片研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在引进国内外各方面人才的同时,小镇也吸引了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如中国四大北斗芯片厂商——中科微电子企业等,小镇可借助其先进的技术优势,进行产品研发。
(二)装备制造 小镇地理信息产业装备制造基础坚实。一核两翼协同互动,相互配合,着力夯实小镇地理信息产业的装备制造基础。地理信息核心产业园,主要包括地理信息产业相关企业和研发中心,着力打造跨越崛起的先行区,其功能是地理信息产业的主要空间载体;左翼的北斗导航装备制造园服务于“一核”,主要包括北斗基地全国“一张网”建设方——千寻位置、农业植保机的引领者——极飞地理等企业;右翼指的是临杭工业区南部的遥感测绘装备制造园,主要包括中科院遥感所、全产业链商业航天遥感卫星企业——长光卫星等企业。
(三)生产开发与研制 德清地理信息技术在芯片研发、装备制造、数据生产三个环节之后通过开发新产品来拓展领域,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小镇产城融合。在智慧生活方面,企业根据用户的需求,成功研发出德清跑步节APP、推出爬山趣户外徒步运动导航软件;在智慧交通方面,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对动态和静态交通进行智能化治理,打造可查询拥堵路段的便民服务APP,设立智慧运管信息指挥中心,建立公众信息服务体系。
(四)信息服務 地理小镇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整合地信产业相关产品与信息技术优势,建设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大数据体系,致力于为政府决策、应急管理以及社会公益做出贡献,为政府、企业、公众提供丰富的地理信息应用服务与便利,以满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需求。
(五)消费者交互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过APP、网络平台等构建,将消费者与芯片研发、产品开发以及软件研制建立联系,形成消费者反馈机制,加强消费者体验渠道开发与利用,例如地理信息展馆、VR技术融合莫干山生态以及地信产业园区开放等等,实现消费者需求,形成供需平衡一体化发展,促进最终地理信息产品以及服务质量水平的提升。最后将消费者反馈信息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共享,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效率。
三、德清地理信息小镇融合创新要素发展研究 (一)生产要素创新 德清地理小镇以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为主,融合多种业态,整合多种生产要素投入,如资本、人力、技术、信息等,通过政策、技术、人力要素的创新,利用政府、社会、企业三方合力,形成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组合,创造出生产要素融合全产业链的创新组合体系,如图2所示。
对于政府、社会、企业形成的三位一体组合具体表现方式来说,在政府方面,完善各类投资风险的分担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维护地理信息相关产品开发与设计,改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环境,加强政府扶持力度,推动高级地理信息IT等研发工程技术人才的成长与流动。社会方面,构建创新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加大地理信息知识产权保护与科研投入。企业方面,利用资本市场进行重组并购,提升企业价值和实力,可进行强强联合或大企吞并小企,促进地理信息产品服务创新,如图3所示[4]。
(二)商业模式创新 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以地信产业为核心,产业跨界发展、注重优化内部生态,同时,积极和外部生态对接和融合,延伸到其他产业,加强不同产业的沟通与交流,优势互补,互通有无,进而提升全产业链的整体运作效率,创新出效率高、成本较低的地理信息+的新型商业模式。
通过互联网技术,搭建地理信息产业商业交流平台,优化商业合作,重塑商业文明,不仅可以更好地分享与利用各方资源,加快信息流动,促进技术进步,为全球各地的地信产业提供建议与帮助,也可以帮助德清自身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帮助全产业链实现自我净化与良性循环。
为促进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小镇不断推动招商工作,做到精准招商、坚持推介招商、贯彻以商引商,进一步推动地理信息产业集群式发展;通过协调发展理念联合产业链相关企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从而推动全产业链的不断前进,激发并放大创造性,创新社会价值[5]。
(三)空间布局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优化空间布局,以实现小镇产城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功能要素多元化叠加,创新的产业机构服务于新型城市建设,实现产业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城市建设反推助力产业升级,以多样化合理空间布局来创造新型产城融合发展生态系统。
三个不同的主要功能区构成了小镇的复合空间布局体系,分别为人才区,产业区以及综合区,共同协调发展,融合创新发展元素。产业发展方面,产业区通过制造产业生态圈加强产业集聚,完善产业结构,吸引相关人才流入。培养人才方面,人才区加大高端人才引进,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区优化发展,增强地信产业集聚。综合创新方面,以人为本,为人才区产业区打造完备配套设施,统筹城市公共服务管理,融合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产业区人才区一体化发展,推进三区的良性循环复合发展体系。
人才区、产业区、综合区三区的具体功能的实现途径如下阐述,如表1所示[6]。 1.人才区。首先,德清县积极建设创新人才团队,吸引具有专业背景的高层次研究人才,围绕县域中心,打造德清新型智库,为德清高效发展做好人才储备,促进德清未来地理信息的发展。
其次,小镇加强平台建设,为创业人才打造地信梦工场,群集智慧与灵感,依托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园的丰富资源,帮助创客实现创业理想。通过整合自身优势,打造地理信息平台,吸引国内外人才,打造地理信息人才洼地。
另外,还有云计算中心、微软淡竹科技园,给德清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 德清地信小镇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乾元企业德成立的“科研生产联合体”,深化科技成果转化,由此促进了乾元与上海大都市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德清的进一步发展,深化德清产学研合作,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的联系。
2.产业区。产业区布局围绕地理信息产业生产制造展开,通过培育核心产业、衍生产业以及配套产业的,打造三圈融合的创新产业生态圈,如图4所示。
小镇的核心产业,主要指装备制造业,包括GIS产业、航空、卫星等方面。GIS龙头企业有超图软件;卫星产业方面,主要引进企业中科微电子,并有全国首个民营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雷达卫星地面接收站投入运行,另外,“德清一号”遥感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航空遥感产业吸引了北京国遥、山东正元、中科院遥感所、长光卫星等知名企业;测绘产业的企业有南方测绘、极飞地理等。
小镇不断发挥核心产业的优势,通过核心产业的发展带动衍生产业发展,地理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农业,推进小镇打造智慧农业。另外在日常生活,如交通、定位等方面,通过结合新型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城市建设来打造智慧城市。主要入驻企业为正元公司,通过远程监测,服务于地下网管,操控远程机器人对网管做清理。
配套产业通过协同效应,带动衍生产业和核心产业协调发展。地理小镇承办全国各类大型会展,依托联合国德清论坛辐射优势,融合周边莫干山等优美生态环境,将科技与自然相交融,打造“城—山—湖”旅游生态会展一体化中心。
3.综合区。德清不同于其他小镇的先天优势在于优美的自然环境,坐拥莫干山,自然资源丰富。后天资源方面,加大三产服务、金融公司的吸引入驻,整合地信小镇的平台优势,为企业融资服务创造优越条件,同时完善在公共服务方面如交通、居住、休闲等方面的服务与政策,助推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一体化融合发展。同时给科研人员提供更宜居的居住环境,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改善创业环境,构建城市新区域,以城促产、宜居宜业,德清科技新城拥有超高标准配置的高速网络服务,双变电所,双回路供电,很好保障了地理小镇产业平台运行高峰所需。
地理小镇为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县,筹建智能生态城,建成综合智能区,例如集人工智能应用展示、办公、路演、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小镇客厅。另外,地理信息产业结合农业、交通、教育等领域,发展新型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促进产城融合、产业创新转型升级,叠加复合功能要素,助力新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7]。
四、德清地理信息小镇打造全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产业集聚度较低,核心企业较少 产业集聚度是小镇发展特色产业,产业园产业集中程度的主要指标。德清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截止目前,全县两千多家企业,年收入超亿元企业不足200家,50亿以上兩家,德清地理信息小镇超大型企业大型企业较少,缺乏带头引领作用的标杆企业。德清整体工业发展较为宽泛,地信产业集聚度不够高,重点不够明确,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产业优势未能有效集聚,资金、人才、科技、信息等“横向”要素聚集效应较弱,阻碍了地理信息产业的进一步集聚,不利于全产业链闭环结构的建设与巩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