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2测量不确定度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03.00 KB
- 文档页数:10
硫化氢气体检测仪示值误差检测结果不确定度分析硫化氢气体检测仪示值误差检测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摘要:本文结合实际检测工作,根据JJG695-2003《硫化氢气体检测仪》检定规程、JJF1059-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硫化氢气体检测仪进行了分析与评定,其结果对硫化氢气体检测仪的检定与校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硫化氢气体检测仪不确定度分析一、概述1.1测量依据JJG695-2003《硫化氢气体检测仪》检定规程1.2环境条件:温度:0℃~40℃,相对湿度:≤85%RH1.3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浓度值的相对不确定度2%,包含因子k=21.4被测对象:硫化氢气体检测仪,量程:(0~100)×10-6mol/mol。
最大允许示值误差:±5×10-6mol/mol。
1.5测量过程:通入一定浓度的标准气体,平衡后读取被测仪器的示值,重复测量三次,三次的算术平均值与标准气体实际值的差值为硫化氢气体检测仪的绝对误差。
三次测量的算数平均值与标准气体实际值的差值除以该标准气体实际值后乘以100%为硫化氢气体检测仪的相对误差。
二、测量模型(1)其中:――示值误差;――显示值的算术平均值;――标准气体浓度值。
三、标准不确定度评定1.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输入量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仪器测量的不重复性,可以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
采用A类方法进行评定。
对一台量程为(0~100)×10-6mol/mol的仪器进行检测,仪器的报警浓度值为35×10-6mol/mol,依据规程用浓度为75.0×10-6mol/mol,56.9×10-6mol/mol,24.0×10-6mol/mol的硫化氢标准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对仪器进行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如表1所示。
表1 仪器各点测量列值(×10-6mol/mol)标准气体浓度值示值1 示值2 示值3 示值4 示值5 示值624 23 24 24 24 24 2456.9 57 57 57 56 57 5775.0 75 76 75 75 75 76由表1、根据公式(2)(3)计算得到各点算术平均值及单次实验标准差(2)(3)具体见表2表2:测量列平均值及单次实验标准差计量结果(×10-6mol/mol)标准气体浓度值()测量列平均值()单次实验标准差(s)24.0 23.8 0.456.9 56.8 0.475.0 75.2 0.4合并样本标准差:实际测量情况,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三次,以三次测量算术平均值为测量结果则可得到则= =0.23×10-6mol/mol= =0.23×10-6mol/mol= =0.23×10-6mol/mol2.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输入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气体浓度的不确定度,可根据证书给出的定值不确定度来评定,因此应采用B类方法进行评定。
现代农业含量测定不确定度报告
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
其使用价值越
+0.00022=0.012
校准碘液测定样品时,其他还原物质消耗碘
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同2.2.1,其
mL,其不确定
+(0.21×2.1×10-4×43√)2=
表1样品中二氧化硫含量
(rep )=
S(S)
(n √×S ⎺)= 1.1(6√×36)
=0.0125
2.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 r (S)=
μ2r (V A )+μ2r (V B )+μ2r (M W )+μ2r (V I 2
)+μ2
r (rep)
√
=0.0644苏云金杆菌毒素抗虫基因导入栽培棉花、
地弥补了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率不足,
难度大的不足。
结束语
近年来,在作物抗虫育种方面我国已获取了显著
的研究成效,而借助基因工程获取抗虫性强、
宽等的转基因作物势必成为作物抗虫育种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验,强化基因工程在作物抗虫育种中的有效应用,
极促进该项事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娜拉胡,郎志宏及在芸薹属作物上的应用1-7.
[2]徐鸿林,翟红利(上接第71页)
现代农业
.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XXXX技术有限公司二氧化硫检测仪检定/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编制:审核:批准:2020年06月06日检定/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一、概述1、预评估对象:二氧化硫检测报警仪32928(北京科力赛克SK511)2、检定方法:《JJG 551-2003 二氧化硫气体检测仪》3、检定项目:示值误差4、检定环境:温度24℃;湿度50%RH5、检定用计量标准器:二、测量模型示值误差测量模型:式中: 被测量 i E r ---- 示值误差,%FS ;输入变量1 j C -----测量值的算式平均值,umol/mol ; 输入变量2 s C ----气体标准物质浓度,umol/mol 。
常数R -----量程四、被测量最佳估计值被测量最佳估计值389.4umol/mol 。
五、不确定度分量 5.1不确定度分量()j c u5.1.1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11%100sj i r ⨯-=RC C E日常实际测量次数n=35.1.2数字式仪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12由于测量设备为数字式仪器,测量时仪器显示的最小单位为1umol/mol ,其分辨力半宽为0.5umol/mol 。
假定以矩形分布估计,于是所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由于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 12=0.29umol/mol ,小于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 11=3.0umol/mol ,因此,选用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可忽略不计。
5.1.3 不确定度分量合成u (c j )j5.2不确定度分量u (c s )5.2.1设备校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21 气体标准物质的校准证书给出,校准点在397umol/mol 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 rel =2%,k =3,即U =7.94umol/mol ,k =3。
于是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 21=U/k=2.65umol/mol 5.2.2设备检定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22流量计已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
库仑滴定法测煤中全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1 被测对象满足GB/T 214-2007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的试样。
2 引用文件GB/T 214-2007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JJF 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CNAS/GL 06:2006 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CSM 01 01 01 00-2006 化学成分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导则3 原理煤样在催化剂作用下,于空气流中燃烧分解,煤中硫生成硫氧化物,其中二氧化硫被碘化钾溶液吸收,以电解碘化钾溶液所产生的碘进行滴定,根据电解所消耗的电量计算煤中全硫的含量。
4 方法和测量参数简述煤在1150摄氏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在空气中燃烧分解,其中各种形态硫均被氧化和分解为二氧化硫和少量的三氧化硫(统称硫氧化物),以电解碘化钾-溴化钾溶液生成的碘和溴(称电生碘和电生溴)来氧化滴定二氧化硫,根据电生碘和电生溴所消耗的电量(库仑为安培·秒即: A·s)由库仑积分仪积分,并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在电极上产生lg当量任何物质,需用电量96500C)给出硫质量(mg),由仪器显示直接读出全硫的含量。
分析使用的仪器为:长沙开元仪器有限公司5E-8S/A II型煤中全硫测定仪赛多利斯BSA224S型电子天平:分辨力:0.0001g 最大允差:0.0002g5 被测量与输入量的函数关系(数学模型)由于该试验是通过称取一定量的煤样,放在快速智能定硫仪中测试,然后在仪器上直接显示煤中全硫的含量,故该方法的数学模型为:tad S %=%1001⨯mm 式中tad S -----空气干燥煤样中全硫含量,%;ml ------库伦积分器显示值,mg;m ------煤样质量,mg 。
6 不确定度的来源根据函数关系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分量:数字显示装置分辨力、测量结果的重复性、试样称量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及标准物质标定仪器引入的不确定度。
7 不确定度分量评定7.1 试验方法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定电位电解法测定烟气中二氧化硫的不确定度的评定依据HJ/T 57-2000《固定污染源排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对锅炉排气中二氧化硫进行监测。
按照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对锅炉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通过对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和量化评估,计算得到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1.测定方法HJ/T 57-2000 《固定污染源排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2.数学模型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由烟气分析仪直接读数,烟气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以经空气过剩系数折算后的浓度表示,数学模型如下:8.1C C SX α⨯=式中:C – 折合合理空气过剩系数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mg/m 3);X C -- 仪器显示烟气二氧化硫浓度(mg/m 3);S α-- 实测空气过剩系数; 1.8—合理空气过剩系数。
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22)()(CC (⎪⎪⎭⎫ ⎝⎛+⎪⎪⎭⎫ ⎝⎛=S S x x u C C u u αα)3.不确定度来源与分析进行锅炉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测定,使用的仪器为青岛崂应生产的自动烟尘(气)测定仪 3012H 。
测试仪器的校准及校准所使用的标准气体以及测试仪器的示值误差等都会在测量中由于系统效应引人不确定度分量。
另外,锅炉燃烧状况和仪器的稳定性,以及分析操作人员操作的随意性等随机效应导致的测量不重复性也会产生测量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来源如图1所示。
图1 不确定度来源因果图4 测量标准不确定度评定4.1随机效应导致的标准不确定度以2010年至2012年锅炉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监督抽查报告为基础。
每个年度随意选择了样本各30个。
其中,二氧化硫排放浓度<100mg/m 3的样本10个;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101 mg/m 3~200 mg/m 3的样本10个;二氧化硫排放浓度>200 mg/m 3的样本10个。
锅炉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的标准不确定度,通过实测样本测量列,采用A 类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酸碱滴定法测定食品中二氧化硫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黄凤娇(汕头市检验检测中心,广东汕头 515000)摘 要:二氧化硫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主要用来对食品进行漂白、防腐和抗氧化,若不在合理范围内使用,易导致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进而危害身体健康。
本文主要对酸碱滴定法测定食品中的二氧化硫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不确定度分量来自样品测量的重复性、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样品称量。
对二氧化硫含量不确定度影响最大的是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过程,其次是样品的重复性测量过程。
结果表明,无花果蜜饯样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结果为(64.77±1.68)mg·kg-1,k=2。
关键词:测量不确定度;二氧化硫含量;食品;酸碱滴定法;测量重复性Uncertainty Assessment of Sulfur Dioxide Content in Food byAcid-Base TitrationHUANG Fengjiao(Shantou Ci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Shantou 515000, China)Abstract: Sulfur dioxide is a kind of food additive, mainly used in food processing for food bleaching, anticorrosion, and antioxidant, but if the food additive is not used within a reasonable scope, it will cause the sulfur dioxide residue in the food to exceed the standard, harm to health. The uncertainty components are derived from the repeatability of the sample measurements, the sodium hydroxide standard solution concentration, the volume of the consumed sodium hydroxide standard solution, and the sample weighing. The biggest influence on the uncertainty of sulfur dioxide content is the titration process of sodium hydroxide standard solution, followed by the repetitive measurement process of the samp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lfur dioxide in fig preserves was (64.77±1.68) mg·kg-1, k=2.Keywords: measure uncertainty; sulfur dioxide content; food; acid-base titration; measurement reproducibility二氧化硫是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在食品加工中作为漂白剂、防腐剂、抗氧化剂。
硫化氢气体测报仪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分析作者:姜红姣田海东张翼飞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9年第07期摘要依据检定规程JJG695-2003《硫化氢气体检测仪》[1]对硫化氢气体测报仪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关键词标准气体;重复性;相对不确定度概述(1)测量依据:JJG695-2003《硫化氢气体检测仪检定规程》。
(2)测量方法:比较法。
(3)测量环境:环境温度20℃±2℃,相对湿度(4)测量标准:1 建立数学模型及不确定度来源分析1.1 数学模型式中:——被校仪器的示值误差;——被校仪器示值的算数平均值;——通入仪器气体标准物质的浓度值灵敏系数;。
1.2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本台硫化氢气体测报仪,测量前首先在空气中进行零点校准,然后使用24.3ppm的硫化氢标准气体进行量程校准。
测量时,流量控制器的流量为1.0L/min,通入标准物质后约20s时,进行读数。
本文以该测报氮气中硫化氢的25ppm测量点为例进行评定,其他测量点类同。
(1)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主要是被测对象的测量重复性,可以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用A类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选择浓度为25ppm的空气中硫化氢标准物质,进行10次独立测量。
以相同的方法得到另外两个测量点的相对标准偏差。
在每个测量点,再进行3次独立测量。
本次实验以3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则 =0.73%.(2)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u2的评定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气体定值不确定度,按B类进行评定。
依据氮气中硫化氢标准物质证书给出浓度值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Urel=1.5%,包含因子k=2,则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el /k =0.75%。
(3)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u3的评定由被校仪器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该测量仪器的分辨力为1ppm,满量程200ppm,取其半宽0.5ppm,按均匀分布考虑,包含因子为k=,则在25ppm测量点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1.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2](1)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如下:(2)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各输入量之间不存在可考虑的相关性,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按下式:=得出:在25ppm浓度的测量点时, =1.56%(3)相对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本文中给出的扩展不确定度是由标准不确定度乘以置信概率约为95%时的包含因子,取k=2:Urel= =2×1.56%=3.12%,取3.2%(4)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该硫化氢气体检测报警器测量点为10.0ppm时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Urel =6.0%,k=2;测量点为25.0ppm时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Urel =3.2%,k=2;测量点为40.0ppm时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Urel =2.9%,k=2。
二氧化硫气体检测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1、概述1.1测量依据:JJG551-2003《二氧化硫气体检测仪检定规程》1.2测试环境条件:环境温度:0~40℃(波动≤5℃)相对湿度:≤85%RH大气压:(86-106)kPa周围环境无影响校准的干扰气体1.3测量标准:标准气体、浓度为满量程的20%;50%;80%。
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为3%。
1.4被测对象及主要性能二氧化硫气体检测仪最大允许误差为±5%μmol/mol1.5测量过程:在规定的测量条件下,用规定浓度的标准气体测量检测仪,在相同条件下连续测量3次的算术平均值(C j )与标准气体浓度值(C s ),则(C j - C s )/R ×100%为检测仪的示值误差。
以下是以满量程为0~100μmol/mol 的二氧化硫气体检测仪测量结果进行的不确定度评定。
2、数学模型:100%j s ri C C E f R -=⨯+∆式中:C j ——测量值的3次算数平均值;C s —— 标准气体浓度值;E ri ——报警器的示值误差;R ——量程Δf ——数字显示仪表分辨力引入误差3.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3.1输入量j C 的标准不确定度()j u C输入量j C 用A 类不确定来评定,度根据工作经验在50%点的重复性误差最大,测量10次得到数据如下:50、50、51、51、50、51、50、50、50、51(μmol/mol )则单次测量标准不确定度s =μmol/mol()j uC =0.31μmol/mol3. 2数字显示仪表分辨力引入不确定度()u f ∆数显仪表分辨力引起的误差为±0.5μmol/mol ,为均匀分布()u f ∆=35.0=0.29μmol/mol用相对误差来表示()u f ∆= 0.29/R=0.29%3.3输入量s C 的标准不确定度()s u C根据标准物质证书中的信息,标准气体的总不确定度为3%,取k P =3则标准不确定度为()3%100 1.03s u C =⨯=μmol/mol4.合成不确定度4.1灵敏系数 由数学模型100%j s ri C C E f R -=⨯+∆ 灵敏系数c(C j )=C ∂∆∂C =1/Rc(C s )= 0C ∂∆∂C =-1/R c(Δf)=1u(x)=u c (E ri )= ()()%1.1()C ()Cj ()Cj (2s 22222=+∆∆+)s C u c f u f c u c5.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取k=2()%2.2E i r =⨯=c rel u k U6.测量不确定度报告与表示:二氧化硫气体检测仪在20%点的示值误差的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2%2.2==k U rel按上述方法对50%点的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2%2.2==k U rel按上述方法对80%点的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2%2.2==k U rel。
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量不确定度1 检测依据:按 HJ 482-2009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操作进行试验。
2 过程描述:2.1 校准曲线的绘制准确移取1.00µg/mL 的二氧化硫标准溶液0、0.50、1.00、2.00、5.00、8.00、10.00于10mL 第一组比色管中,再分别准确加入甲醛缓冲吸收液若干,使溶液总体积为10.00mL ,再分别加入0.5mL 氨磺酸钠溶液(6.0g/L )和0.5mL 氢氧化钠溶液(1.5mol/L )混匀;在第二组的10mL 比色管中加入1.00mLPRA 溶液(0.050g/100mL );将含有二氧化硫标准溶液的第一组比色管内的溶液迅速倒入第二组比色管中,立即加盖混匀后放置于25℃水浴锅中显色15min 。
在577nm 处,用10mm 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
以空白校正后各管吸光度为纵坐标,以二氧化硫质量数为横坐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校准曲线的回归方程。
2.2 样品的测试用内装10ml 甲醛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0.5L/min 流量连续采样60min ,带回实验室后将吸收管中的样品溶液移入10mL 比色管中,用甲醛吸收液洗涤吸收管,转移洗涤液至比色管中并用甲醛吸收液定容,以下步骤同校准曲线的绘制。
3 建立数学模型ats V V V ⨯=m ρ ()b a A A --=0m V S =L T P ⨯⨯t S S P T ⨯ ρ:空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浓度,mg/m 3; m :由标线求出的质量数,µg ; :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0A :试剂空白的吸光度;a :校准曲线的截距;b :校准曲线的斜率;s V :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L ; t V :样品溶液的总体积,mL ;AV:测定时的体积,mL;L:采样时流量,L/min;at:采样时间,min;P:采样时大气压,KPa;T:采样温度,K;Ts:标准状态下温度,273K;Ps:标准状态下大气压,101.325KPa。
无组织排放中二氧化硫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高云【摘要】本文的目的是对无组织排放中二氧化硫测量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对二氧化硫的测定选择甲醛缓冲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抽取样品后按照GBZ/T160.33-2004对其进行十次重复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实验结果表明,无组织排放中二氧化硫测量结构分析,其含量为(0.808±0.213)μg,/ml,k为2,p为95%,相对标准扩展不确定度为2× 1.50%=3.0%.在实验中得出以下结论,在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测量不确定分析中,发现采样体积、标准物质不确定度、实验总体误差等均是主要的因素.【期刊名称】《资源节约与环保》【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1页(P89)【关键词】二氧化硫;测量不确定度;无组织排放【作者】高云【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广东梅州514071【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情况也越来越严重,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也在不断升高,二氧化硫能对人体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中毒较轻者可发生肺水肿,较重者则会出现窒息,无组织二氧化硫排放对环境污染较严重,因此准确测定二氧化硫的含量非常重要[1]。
但是在二氧化硫含量测量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多以必须要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测量不确定度不仅可以体现试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而且还可以反映出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
1.1 分析方法对二氧化硫的测定选择甲醛缓冲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让甲醛缓冲液吸收二氧化硫,形成稳定的羟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之后在样品溶液中加氢氧化钠分解化合物,释放出副玫瑰苯胺甲醛和二氧化硫,形成紫色化合物,以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2]。
按照测定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为:在该公式中,C为二氧化硫的浓度;A表示样品溶液的吸光度;A0表示试剂空白溶液吸光度;V1为样品溶液的体积;Va为在浓度测定过程中选择的样品溶液体积;Vs为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b表示回归方程的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