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大苹果产区苹果的对比差异
- 格式:docx
- 大小:317.39 KB
- 文档页数:6
珲春市寒富苹果寒富苹果是沈阳农业大学李怀玉教授用东光×富士杂交选育而成的。
果实短圆锥形,果形端正,全面着鲜艳红色,特别是摘掉果袋经摘叶转果后,果色更美观。
单果均重250克以上,最大果重已达900克,是目前苹果当中单果重最大品种之一。
果肉淡黄色,肉质酥脆,汁多味浓,有香气,品质上耐贮性强。
该品种树冠紧凑,枝条节间短,短枝性状明显,再生能力强,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有腋花芽结果习性。
早果性强,定植后第二年见花,第三年即有产量,第四年株产即可达到20公斤,适应于密植栽培。
抗逆性强,尤其抗寒性明显超过国光等大型果,还有抗蚜虫和早期落叶病,较抗粗皮病。
寒富苹果是珲春市1994年引进以来,经过多年的生产试验,基本上掌握了常规的生产管理,包括病虫害防治、土壤管理、整形修剪、授花授粉、夏季修剪、叶面喷肥、生长调节剂应用等方面的技术管理。
产品外观美丽、酸甜可口、贮藏性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在珲春市面积逐步增加,但是生产管理过程中常常出现果实着色不均匀、果型扁圆、发生苹果红蜘蛛和苹果腐烂病、结果大小年现象严重、口感偏酸、果肉硬度偏高、树势偏弱等现象。
这些现象与品种的特性和气候、土壤条件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外,与生产技术管理也有关系。
一整形修剪方面幼树整形修剪;栽植时要选择优质苗木是早期丰产的关键,一年生苗须根多,侧根长度15㎝的数量达到4个以上外,基部粗度达到1.1厘米以上,树体高度120㎝为好。
定干高度要高一些最低110厘米以上,一年定不了第二年重新定干,力求提高第一层主枝与地面的高度。
整形修剪的树形采用“层式纺锤形结构”。
主枝分层:第1层3~4个主枝,第2层3个主枝,第3层3个主枝,第4层2~3个主枝;层间距1~2层为40~50cm,2-3层为40~45cm,3~4层为35~40cm,主枝开张角度为80~85°,主枝单轴延伸,不留大型侧枝,树干高度;1.2m。
层式纺锤形结构主干高度高,有利于地下管理,层式纺锤形树体层次明显,直接着生永久性主枝,通风透光良好,在主枝上直接结果,品质优良,有利于树势的平衡,是很适合于寒富苹果品种生长结果特性的树形。
苹果调研报告烟台烟台市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作为山东省的经济中心,烟台市以其丰富的农副产品和渔业资源而闻名,而苹果是烟台市农副产品中的重要一环。
本次调研报告将就烟台市苹果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烟台市苹果产业进行评估和展望。
一、现状分析烟台市是中国重要的苹果产区之一,主要种植的苹果品种包括富士苹果、红富士苹果和国光苹果等。
烟台市苹果产业具有以下特点:1. 土地资源丰富:烟台市具有较大的农田面积和良好的自然环境,适宜苹果的生长。
2. 品质优良:烟台市苹果以果形饱满,外观漂亮,口感独特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3. 产量稳定:烟台市苹果产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并稳居中国苹果产量前列。
二、发展趋势1.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苹果消费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高品质的苹果受到追捧。
2. 品牌建设:烟台市应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提升苹果品牌知名度,打造出优质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拓宽市场份额。
3. 技术创新:烟台市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研发投入,提高果树种植的效率和品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推动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影响因素1. 天气因素:烟台市苹果生长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霜冻、干旱等极端天气条件可能对苹果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利影响。
2. 市场竞争:烟台市的苹果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不断提升品质和降低成本,以增强竞争力。
3. 农业政策:政府出台的农业政策对苹果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土地使用、补贴政策等。
四、评估与展望烟台市苹果产业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为了进一步促进烟台市苹果产业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升苹果品质,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2. 注重品牌建设,提高苹果的市场竞争力。
3. 健全农业产业链,加强苹果的销售渠道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
4. 增加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提高苹果的产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烟台市苹果产业在市场需求增长、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陕西种植苹果的地形条件陕西是中国主要的苹果产区之一,其地形条件对苹果种植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从海拔、气候、水源和土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陕西的地形起伏分布广泛,海拔变化较大,这为苹果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陕西地势复杂,处于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地的交界处,海拔从300米到3000米不等。
高海拔地区的气温相对较低,更加适合苹果的种植。
例如,铜川、宝鸡、延安等地的高海拔地区适宜种植寒地苹果,而西安、咸阳等地的中低海拔地区适宜种植温地苹果。
其次,陕西的气候条件对苹果种植有着重要影响。
陕西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气温适宜、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是苹果生长的基本要求之一。
陕西拥有四季明显,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这有利于苹果果实的颜色形成和糖分积累。
同时,区域差异性也较大,东部以陕南为主要产区,气候温暖,适宜种植晚熟品种;西部以陕北为主要产区,气候相对较冷,适宜种植早熟和中熟品种。
第三,陕西拥有丰富的水源资源,这对苹果的生长发育和农业灌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陕西地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上,河流众多。
陕西市场院子清澈的水源可以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满足苹果树的生长需要。
同时,这些河流还为苹果种植区域提供了降温和保湿的作用,有利于苹果的生长和果实的成熟。
最后,陕西的土壤条件对苹果种植具有重要影响。
陕西的土壤以黄土为主,土层深厚,肥力较高,适合苹果的生长。
黄土有良好的保水性和排水性,能够避免根系积水和因频繁的降雨而导致的冻害。
此外,陕西也有部分砂质土壤和壤土,适合种植早熟品种苹果。
综上所述,陕西种植苹果的地形条件主要包括海拔、气候、水源和土壤等方面。
陕西地形起伏大,海拔变化大,气候温凉宜人,拥有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为苹果的种植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
这也使得陕西成为了中国重要的苹果产区之一。
几个国外培育的适宜加工苹果品种介绍几个国外培育的适宜加工苹果品种介绍当前我国苹果汁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原料匮乏,品种单一,质量差;早中熟加工良种少;缺少高酸度品种,能用于苹果加工果汁的数量不足年产量的10%,严重制约了我国苹果加工业的发展。
解决根本问题,主要是选择适合做加工果汁的苹果优良品种,生产出优质果。
国家苹果种质资源圃自建成以来,筛选出许多适宜加工的优良品种,可供生产栽植。
现将一些国外优质苹果加工品种介绍如下。
1 粉红女士澳大利亚以成廉女士和金冠为亲本杂交培育而成的红色晚熟苹果新品种。
果实近圆柱形,平均单果重220g。
果面全面鲜红,果粉多,蜡质层厚,色泽好。
果肉乳白,肉质细、硬,汁多,香气浓,酸味浓而爽口。
含可溶性固形物10%、可滴定酸0.55%。
果实成熟期10月中下旬(陕西渭北)。
适于加工果汁产品。
该品种结果早,丰产,稳产,果实病害少,抗逆性强。
适于在陕西渭北、豫西栽培,也可在黄河故道、西南高地、渤海湾等地栽植。
2 未希日本以千秋×津轻育成。
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200g。
底色黄绿,果面全部着鲜红色,光洁亮丽。
果肉淡黄色,肉质致密、多汁、细脆,酸甜爽口。
含可溶性固形物12.3%、可滴定酸0.45%,品质优:常温下可存放20d左右。
8月上旬果实成熟(陕西渭北)。
适于加工果汁产品。
该品种丰产性好,抗逆性强。
适于在陕西渭北、豫西栽培,也可在黄河故道、西南高地、渤海湾等地栽植。
3 澳洲青苹原产澳大利亚,果实圆锥形或短圆锥形,平均单果重174.7g,大者225g,果实大小整齐。
全面翠绿色,树冠外围果向阳面可有少量褐红色晕。
果面平滑,有光泽,无锈,果皮厚韧。
果肉绿白色,肉质中粗,紧密、硬脆,初采时去皮硬度9.1kg/cm2,汁液较多。
初采时风味酸或很酸,无香气,含可溶性固形物11.8%、可滴定酸0.57%。
在辽宁兴城10月下旬果实成熟。
本品种果实色泽翠绿,极耐贮藏,贮后风味好,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酱等。
国内。外㈠苹 果-一生-产 艉 内乍产情况 一、
发展历史
苹果与柑桔、葡萄、香蕉井称 世界四大水果,全球每年苹果总产 量在5 000万I左右。 苹果原产于欧洲、中亚和我国 新疆西部一带,至今已有4 000余 年的栽培史,在我国栽培种植至少 有2 000多年的历史。公元3世 纪.我国西北地区已经大量栽培苹 果属果树 19世纪中叶以后.国外 大苹果品种引入我国.经过当地群 众的筛选、繁殖、推广.种植已达一 定规模。 苹果在我国古代称“杂”,《广 志》叫“频婆”,《干金-食志》叫“奈 子”.《饮食正要》Il q.‘严波”,《滇南 本草》叫“超凡予”、“天然子”等。 反映我囝古代农业科学成就的《齐 民要术》详细记载r苹果的栽培、 繁殖和加lT技术。 1952年.我国苹果产量只有 11.8万t。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苹果生产经历了 个发展 阶段 l990—1996年快速发展阶 段。6年问,全同苹果种植面积m l63.27万hm (2 449万亩)发展到 298.67万hm。(4 480万亩).年均 增长13.8%:产量由432万t增加 到J 705万t. l997—20o 段。f{1于连续, 分产区出现生 地及时进行_r 宜区和低劣品 到2o01年.仝 到I93_8万hm l996年减少 果生产开始山[ 量的方式转变。 2001年以J 段 各地抓住我 遇,加快推进 促进苹果H{口, 20o3年后。我I 定在l90万hm:
二、种植分布 经过几年 果生产向资源; 好、出口潜力大 域集中.形成了. 土高原两个苹=l} 界优质苹果 产 条件与欧洲、美 区相近.与日本 的优势.尤其足 海拔高、E1温差 质优良 目前. 积、产量分别 90%。另外丽 西南冷凉高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三、产量 l990—2003年,我国苹果产 量年增长率达到16.8%,明显高于 其他水果品种。目前,苹果产量已 连续12年居世界首位,近几年产 量基本稳定在2 000万t左右, 2004年创历史新高,达到2 216 万t。占当年世界苹果总产量的 35.8%(见图1)。 目前,我国苹果采后商品化 处理量占苹果总产量的l%。贮藏 量占苹果总产量的20%,其中,气 调冷藏量占贮藏量的5%。加工能 力占总产量的23%。主要加工品 为浓缩苹果汁。 四、主栽品种 世界苹果品种约8 000个以 上.而经济栽培的品种不过100 多个。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 前.各地栽培的苹果品种有30个 以上。80年代有20个左右,以国 光、金冠、元帅系及红玉等为主, 共占苹果栽培面积的60%以上。 近几年苹果品种结构调整步 伐进一步加快,传统的“红星”、 “秦冠”等品种逐步退出主导地 位。红富士、新红星、乔纳金、嘎拉 等优新品种发展迅速.已占到苹 果栽培面积的75%以上。随着优 良品种和优质生产技术的普及. 我国苹果总体质量有了较大改善 和提高,山东、陕西等产区苹果优 质果率达到50%以上.比1996年 翻了一番(见图2)。 五、苹果在我国农业中的地位 据统计。2000年我国农业总 产值为24 916亿元。其中。总产值 排名前5名的种植业依次为:粮 食作物(3 600亿元),蔬菜(2 800 亿元),水果(1 000亿元),油料作 物(500亿元),棉花(400亿元)。 图1 我国苹果历年产量情况 图2 近年来我国苹果主要品种种植面积结构 苹果产值达380亿元,占水果产值 的40%以上。水果在国内成为继粮 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种植产品, 也日益成为产区农民收入的重要 增长点。 扩大水果出口对于促进水果 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扩大 农业劳动力就业.促进农业素质和 竞争力的提高.带动相关行业的发 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果树种植分布陕西省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农业产区。
陕西的果树种植以苹果、秦岭野果、葡萄等为主,分布广泛且种植面积较大。
首先,陕西省的苹果种植非常盛行。
陕西的气候条件和土壤适宜苹果生长,因此苹果种植在陕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陕西的苹果主要分布在渭河中下游地区,包括西安、咸阳、宝鸡、渭南等地。
其中,黄土高原的渭南市以其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被誉为中国苹果之乡,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此外,陕西省农村地区的小农户也广泛种植苹果树,主要用于自家食用和销售。
其次,陕西省的秦岭野果也是当地重要的果树种植品种之一。
秦岭野果主要指的是山楂、枸杞、野枣等果树。
陕西的秦岭地区地势高,气候凉爽,土壤肥沃,是种植野果的理想地区。
秦岭野果产业在陕西的南部和北部山区均有较广泛的分布。
像勉县、镇安县、宁强县、府谷县等地都有种植野果的规模较大的果园,产量较高,品质优良。
此外,葡萄也是陕西省的重要果树种植品种之一。
陕西的河谷平原地区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适合葡萄的生长。
陕西的葡萄主要分布在洛河、渭河和杨凌区等地。
其中,杨凌农业科技示范区是陕西重要的葡萄种植基地之一,葡萄种植面积较大,质量优良。
陕西的葡萄主要品种有巨峰、玫瑰香、红提等,产量和品质都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总体而言,陕西省的果树种植分布广泛,种植面积较大,主要以苹果、秦岭野果和葡萄为主。
苹果主要集中在渭河中下游地区,秦岭野果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山区,葡萄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地区。
陕西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气候环境,为果树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当地果农带来了经济收益。
2023-2024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9小题每题3分共计27分)1.(.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辽宁、山东的苹果、梨湖南、江西的柑橘广东、海南的芒果、香蕉等这说明我国()A. 全国降水丰富B. 夏季普遍高温热量丰富C. 气候复杂多样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D. 季风气候显著【答案】C【解析】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辽宁、山东的苹果、梨湖南、江西的柑橘广东、海南的芒果、香蕉等这说明我国气候复杂多样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2.(1)蜂农放蜂线路经过的区域()2.(2)蜂农转场过程中奔波于各地有机会品尝各地美食我国食材丰富的气候原因是()A. 主要是我国河流的外流区B. 地形以盆地高原为主C. 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上D. 经过高原山地气候区【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放蜂区域大多数位于东部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 A对放蜂区域的地形中北方主要是平原和高原 B错东线放蜂线路经过的区域位于第三阶梯 C错放蜂路线主要经过我国东部地区属于季风气候【答案】A【解析】受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影响我国各地有丰富多样的美食应时而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炸、或蒸、或酿3.(1)10月份红叶最佳观赏区的九寨沟和香山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3.(2)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界线完全不经过10月份红叶最佳观赏区的是()A. 四川盆地东南丘陵B. 云贵高原黄土高原C.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D. 四川盆地华北平原【答案】D【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寨沟所在的地形区是四川盆地香山所在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故选D【答案】A【解析】(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该线完全不经过10月份红叶最佳观赏区故选A4.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对下图中①②③④处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A. ①为黄土高原B. ②为东北平原C. ③为青藏高原D. ④为塔里木盆地【答案】D【解析】A.喜马拉雅山脉的北部是青藏高原所以①为青藏高原故错误B.太行山脉的东侧是华北平原所以②为华北平原故错误C.大兴安岭的西侧是内蒙古高原所以③为内蒙古高原故错误D.天山山脉的南侧是塔里木盆地所以④为塔里木盆地故正确故选D5.我国通航里程和货运量仅次于长江的是()A. 黄河B. 松花江C. 京杭运河D. 珠江【答案】C【解析】解京杭运河全长1800千米年运输量和通航里程仅次于长江.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 C.6.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第三阶梯的是()A. 青藏高原B. 东北平原C. 四川盆地D. 黄土高原【答案】B【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主要是青藏高原第二阶梯包括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第三阶梯主要是平原和丘陵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等ACD错误B正确故选B7.(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名称叙述正确一组是()7.(2)关于图中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长江塔里木河黄河乌苏里江B. 珠江额尔齐斯河淮河黑龙江C. 珠江塔里木河黄河黑龙江D. 长江塔里木河淮河乌苏里江【答案】C【解析】(1)读图可得①是流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珠江②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里木河③是流经山东省的黄河④是流经黑龙江省的黑龙江故C正确故选C【答案】B【解析】(2)①图中河流是珠江②图中河流是塔里木河③图中河流是黄河④图中河流是黑龙江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注入南海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我国第二长河航运价值不高黑龙江结冰期最长注入太平洋故选B8.省级行政区划“两湖两广两河山”这句话中的“湖”和“河”代指()A. 鄱阳湖和黄河B. 洞庭湖和黄河C. 太湖和淮河D. 青海湖和淮河【答案】B【解析】“两湖两广两河山”其中两湖指湖北和湖南两省以洞庭湖为界命名两河是指河北、河南两省以黄河为界命名故选B.9.(1)材料一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长江干支流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材料二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材料三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长江流域几乎毎年都发生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问题也比较严重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从荆州港码头登上轮船顺江而下查看长江沿岸生态环境和发展建设情况听取长江航运和航道治理等情况汇报下列有关长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9.(2)材料一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长江干支流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材料二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材料三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长江流域几乎毎年都发生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问题也比较严重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从荆州港码头登上轮船顺江而下查看长江沿岸生态环境和发展建设情况听取长江航运和航道治理等情况汇报为解决材料三中的生态问题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A. 我国第一长河B. 巨大的“水能宝库”C. 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D. 航运价值高被称为“黄金水道”【答案】C【解析】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故A叙述正确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的40\% 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故B叙述正确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故C叙述错误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超过7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 左右故D叙述正确依据题意【答案】B【解析】长江上游与中下游面临的生态环境之间有联系原因是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使得中下游泥沙淤积洪涝灾害频繁水污染严重针对长江不同何段的环境问题合理的应对措施是上游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中下游疏浚河道、加固大堤、建水利枢纽工程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0.读中国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地形分布看“长江流域主产区”主要地形区是四川盆地和________(2)影响“甘肃新疆主产区”的形态呈狭长状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3)华南主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东北平原主产区的耕作制度是一年收获________次(4)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农业生产存在差异这样规划所依据的主要自然条件是________【答案】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水源水稻气候【解析】(1)从地形区看长江流域主产区主要位于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2)甘肃新疆主产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绿洲农业指荒漠地区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所以影响”甘肃新疆主产区”的形态呈狭长状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水源(3)华南主产区都位于奏岭--淮河一线以南粮食作物都以水稻为主东北平原在奏岭--淮河以北主产区的耕作制度是一年收获一次(4)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农业生产存在差异南北方纬度位置不同影响了气候这样规划所依据的主要自然条件是气候11.(1)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威海市位于B________(干湿区)其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 干湿区A与B之间的界限大致与________mm等降水量线一致经过我国的________——_______一线11.(2)读图2 可以判断威海市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季11.(3)由材料可知威海市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这容易造成________和________(自然灾害)【答案】(1)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半湿润, 暖温落叶阔叶林, 800, 秦岭, 淮河【解析】(1)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 威海市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B半湿润地区其植被类型主要是暖温落叶阔叶林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 A湿润区与B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答案】(2)温带季风, 夏【解析】(2)威海市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全年大部分降水集中于夏季七八月常有暴雨【答案】(3)夏季风不稳定, 旱灾, 涝灾【解析】(3)威海市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的强弱与雨带进退的“失常” 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12.(1)昆仑山北侧的________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巫山东侧的_________________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12.(2)材料一反映我国地势特征为________ 呈________状分布受地势影响我国许多大河的流向为________ 水能资源在________处十分丰富12.(3)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地形特征对我国人们的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答案】(1)塔里木, 长江中下游【解析】(1)由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昆仑山以北为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巫山东侧是被称为“鱼米之乡”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答案】(2)西高东低, 阶梯, 自西向东, 阶梯交界【解析】(2)根据材料一可知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受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我国的大江大河的流向多为自西向东流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答案】(3)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有利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营和生态旅游业不利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修建难度大多自然灾害不利于发展种植业【解析】(3)根据材料二可知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多种多样的地形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等多种农业经营有利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但是山区面积广大地面崎岖不利于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不便自然灾害多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13.(1)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邻国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隔海相望的国家④________ ⑤________岛屿⑥________ ⑦________濒临海洋⑧________13.(2)按五带的划分我国最南处于_________带大部分领土在_________带【答案】(1)印度, 缅甸, 俄罗斯, 马来西亚, 韩国, 海南岛, 台湾岛, 黄海【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与我国西藏自治区接壤的印度②是缅甸③是俄罗斯都是我国的陆上邻国④是马来西亚⑤是韩国都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⑥是我国第二大岛屿—海南岛⑦是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⑧是位于山东半岛南部的黄海【答案】(2)热, 北温【解析】(2)按五带的划分我国最南处于热带大部分领土在北温带14.(1)“黑河—腾冲线”穿过的主要山脉和河流名称山脉 A________ B________ 河流 C________14.(2)A山脉两侧地理环境差异显著西侧的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_ 人口密度较________(大、小)东侧的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_ 主要干湿地区是________14.(3)图中①、②、③省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排前三位的省区其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________省降水最丰富的是________省兼跨黄河中游和下游的是________ (本题都写省级政区的名称)14.(4)请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分析D省人口稀疏的原因(不少于两点)14.(5)2016年11月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结合材料二说明该政策的实施对淄博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年龄结构两方面将起到什么作用(不少于两点)【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四川:盐源“丑”苹果走向国内外
王秋萍
【期刊名称】《中国果业信息》
【年(卷),期】2024(41)1
【摘要】2023年,四川省盐源县苹果种植面积达2.80万hm^(2),产量59万t,产
值超30亿元,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四川省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的65%和75%,是全国高原地区苹果第一县。
目前,盐源苹果已经走出了大凉山,走向了国内国际大市场。
盐源苹果因“丑”而出名。
盐源苹果基地海拔2 300~2 700 m,产区生态环境兼具中国渤海湾和黄土高原两大苹果优生区的综合优势,属我国乃至世界极为少有的苹
果优生区。
【总页数】1页(P60-60)
【作者】王秋萍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发展苹果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苹果产业综述
2.助
推脱贫攻坚\r盐源大力发展特色苹果产业用优势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r——四
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苹果产业综述3.四川盐源苹果矮砧密植存在的问题及建
议4.自根砧瑞雪苹果在四川盐源的引种表现5.盐源丑苹果:我很丑,但是我很“好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品种富士苹果是日本1939年用国光元帅杂交育成的,1962年正式命名为富士。
1966年在长野县首次发现着色系芽变,从此日本开展了广泛的芽变选种工作,至80年代初已选出了近百个着色好的红色芽变单系,其中果实条红的称着色I系,片红的称为着色II系,我国将其统称为红富士。
由于富士苹果的综合性状超过现有品种,世界各苹果产区竞相发展。
我国1966年引进普通富士,1979年又引进红富士,目前栽培面积已有500多万亩。
从日本引进的20余个品系中,表现较好的有如下几个:(1)长富2:是目前全国栽培数量最多的一个品系。
果形高桩,颜色鲜红(II系),品质极佳。
10月下旬成熟,常温下可贮至翌年5~6月。
(2)秋富1:果实圆形,但较扁,充分着色后全面浓红,属II 系。
果肉含可溶性固形物15~18%,着色、风味、外观均佳,10月下旬成熟。
(3)岩富10:果实圆形,成熟时全面浓红、有条霞、属II系。
可溶性固形物14.7%,10月下旬成熟。
由于生产中品系较乱,各地应注意提纯。
山东烟台已从中选出91-26、91-17、92-58等富士优系,目前正在推广。
(4)青富13:日本青森县选出,条红型。
(5)福岛短:日本福岛选出,片红型。
(6)礼泉短:中国陕西礼泉县选出,片红型。
(7)早生富士:日本秋田县选出,条红型。
(8)红王将:日本从早生富士中选出,条红型。
(9)烟富1号:中国烟台招远市选出,片红型。
(10)寒富:沈阳农业大学以东光x富士杂交育成抗寒优质新品种,果面底色黄绿,阳面片红,全面着红色。
(11)烟富0号:果大色浓,平均单果重270-450克,着色快,表光好,摘袋后5-7天即可全面上色。
八棱海棠根系苗木,长势快目前我国晚熟苹果红富士过剩,中熟偏少,早熟奇缺,极早熟为0,二、栽植区划目前,红富士苹果,作为苹果栽植的主载品种,占苹果栽培总面积的50%以上,几乎个苹果产区均有分布,其中,发展较多的仍然是渤海湾、黄河故道和西北黄土高原三大果区。
甘肃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秦安苹果评价作者:陈建军马明王志平李宽莹来源:《甘肃农业科技》2020年第11期摘要:通过对秦安苹果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果品质量、果实品质以及文化和品牌等的评价表明,秦安苹果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其气候生态条件完全符合我国苹果最适宜区规定指标;产区空气、土壤质量以及水质完全达到我国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苹果生产栽培管理技术水平较高,果园重点病虫害发生种类和年施药次数少,果实质量安全符合绿色果品标准规定值;果实外在品质优异,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高于国家鲜苹果标准规定值。
同时秦安苹果在历史文化底蕴和品牌建设方面也具有显著特色和优势。
关键词:秦安苹果;特色优势;评价中图分类号:S6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0)11-0041-05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0.11.010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young top buds and stem segments of Catharanthus roseus were used as explant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terilization agents and treatment time on the sterilization of explants an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explants on callus indu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p bud of periwinkle was explants, the sterilization effect was better with 75% alcohol for 30 s and 0.1% mercury for 300 s, the contamination rate of the explants was 5.5% and the browning rate was 9.3%. Callus induction medium with MS+3.0 mg/L 6-BA+2.0 mg/L 2, 4-d had a good effect, with an induction rate of 86.6%. The callus was produced in a relatively short time and the rate of callus was 92.6% when the terminal bud was used as explants. The callus was large and dense, with small wart on the surface, and the adventitious bud differentiation ability was expected to be good.Key words:Catharanthus roseus;Explant sterilization;Callus induction;Study甘肃省地处黄土、青藏、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形成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征,因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可供利用的农业气候资源非常丰富,适合种植一些特色作物[1 ]。
[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苹果产业的现状及对策苹果产业是甘肃省在全国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是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一、苹果产业发展的成效(一)优势产区基本形成苹果是甘肃省分布范围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的果树树种,全省14个市、州都有苹果栽培。
20__年全省苹果种植面积369.78万亩、产量164.14万吨、产值29.05亿元,分别占全省水果面积、产量、产值的59.86%、66.15%、71.07%。
主产区平凉、庆阳、天水、陇南4市322.79万亩、产量134.66万吨、产值23.84亿元,分别占全省苹果面积、产量、产值的87.29%、82.04%、82.07%。
农业部确定的18个苹果优势区域重点县306.59万亩、产量125.09万吨、产值22.14亿元,占全省苹果面积、产量、产值的82.91%、76.21%和76.21%。
从产区分布看,位于陇东南黄土高原的平凉、庆阳、天水、陇南(礼县、西和)是甘肃省苹果主产区。
该地域光热资源丰富、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自然隔离条件好、病虫危害轻、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适宜苹果栽培,具备最适宜苹果种植的7项指标。
生产的苹果以着色鲜艳、外形美观、肉质细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口感好、风味佳、耐贮运、营养丰富而畅销国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是农业部划定的苹果优势产区。
这一区域栽培面积大、产业基础好、产量高、品质好、效益显著,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已成为我国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的重点产区。
天水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元帅系苹果生产基地,平凉、庆阳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优质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
20__年苹果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3.27%和5.89%,种植面积由20__年全国第6位,跃升到20__年第3位,仅次于陕西、山东两省。
因新建果园面积大、苹果产量居全国第6位,与第5位相当。
20__年农业部启动实施的第一轮全国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甘肃省静宁、庆城两县进入全国苹果生产重点县。
中国各大苹果产区苹果的对比差异
目前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广泛,在山东、山西、陕西、新疆、甘肃、江苏、河南、河北、四川、云南、辽宁均有种植。
说到苹果,我们都很关心它的品质。
苹果品质指标一般分为感官质量和营养质量。
感官质量评价指标是表现在大小(果径)、形状、色泽(色差值)、
硬度、出汁率这5个方面。
营养质量评价指标是表现在可溶性糖、维生素C、香气成分、微量元素、可滴定酸、糖酸比、淀粉、果胶、pH、可食部分百分率、含水量这11个方面。
我们在此对全国四大主要苹果产区的各个基本环境参数做了简单对比,让大家对苹果有个全面的了解。
上图是对山东烟台栖霞苹果、山西运城临猗苹果、陕西延安洛川苹果、新疆阿克苏苹果这四个地区苹果从年均气温、年日照时间、年均降水量、平均海拔、年均无霜期、昼夜温差、地区纬度、果园面积和年产量做的对比分析。
总结如下:
1、山东烟台栖霞苹果的特点:
果个较大、硬度偏低、皮薄汁多、甜度一般
2、山西运城临猗苹果的特点:
果个适中、硬度适中、皮薄汁多、甜度较高
3、陕西延安洛川苹果的特点:
果个适中、硬度较高、皮厚汁多、甜度一般
4、新疆阿克苏苹果的特点:
果个较大、硬度较高、皮厚汁多、甜度较高
另外,告诉大家两个小知识:
1、影响苹果大小主要因素是日照时间
光照时间长短影响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光照时间越长果个越大。
2、影响苹果甜度主要因素是无霜期和昼夜温差
无霜期越长,越有利于提高产量和糖分积累。
昼夜温度大,白天果树可以很好地进行光合作用累积有机物,呼吸作用进行的很弱,消耗有机物少,使得苹果中有机物(糖分)累积的较多。
当然还有采摘时间早与晚、海拔、土壤、灌溉、施肥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苹果的甜度。
陕西苹果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而陕北山地苹果的迅速崛起,更使陕西苹果独秀于林。
山地苹果品质突出,苹果色泽艳丽、含糖量高、风味浓
郁、耐贮藏。
山地苹果只有中国独有,目前,全国还没有形成像陕西这么大的种植规模。
陕北山地是生产有机苹果的绝佳之地。
据了解,我省农业部门将整合果业、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经营主体等项目,列支专项资金扶持山地苹果发展。
林业部门以第一轮退耕还林及成果巩固
后续产业项目,投资1.95亿元,拟建成标准化苹果示范园39个,投资2000余万元在榆林子洲县进行新一轮退耕还林试点示范。
果业部门组织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并联合扶贫部门实施吕梁山片区国家级连片贫困县(榆林南部7个县属于该片区)扶贫攻坚共建机制,将山地苹果作为产业扶贫
的重点项目予以扶持。
陕北山地苹果,正成为陕西果业加快转型升级的重大抓手和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