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质资源库详细内容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19.72 KB
- 文档页数:3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国内外研究综述引言随着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保护和利用林木种质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和评价是对国内外林木种质资源进行系统研究和科学评估的过程。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探讨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和评价的方法、意义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方法1.1 野外实地调查野外实地调查是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的主要方法之一。
调查人员在林区进行实地观察和采集样本,通过对树木的外部特征、生长环境等进行测定和记录,获得种质资源的基本信息。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调查,进一步了解林木种质资源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1.2 山地无人机遥感调查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利用山地无人机进行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成为一种重要的方法。
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并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提取树木的生长状态、叶片指数等关键数据。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精确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调查大面积的林木种质资源。
二、林木种质资源评价方法2.1 遗传多样性评价遗传多样性评价是对林木种质资源进行基因水平的评估。
通过采集样本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可以确定不同层次上的遗传多样性,例如基因型频率、杂合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不同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和遗传变异状况,为有效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2 经济性状评价经济性状评价是对林木种质资源进行经济价值的评估。
通过对样本进行生物学和生态学观测,可以获取林木的生长速度、木材品质等经济性状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有效评价种质资源的经济潜力,为林木选育和经济价值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三、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的意义3.1 保护珍稀物种通过对林木种质资源的调查和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和保护珍稀物种。
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珍稀物种的灭绝和匮乏。
3.2 指导林木选育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和评价结果能够为林木选育提供重要的指导。
根据评价结果,选择具有优良遗传特性和经济性状的种质资源,进行育种和改良,提高林木的抗逆能力和经济效益。
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巧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是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任务。
通过有效的技巧和方法,可以收集到丰富的种质资源,并确保其保存长久,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基础。
本文将就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技巧进行探讨。
一、林木种质资源收集技巧在进行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时,需要遵循一些技巧以确保所收集到的资源具有高质量和广泛的代表性。
1. 选择适当的地点选择适当的地点是种质资源收集的首要步骤。
应选择环境条件适宜、代表性强的地区。
例如,对于高海拔地区的树木,可以选择海拔较高的山地进行收集,以保证所得样本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2. 多样性与代表性收集的种质资源应尽可能包含多样性和代表性。
正常情况下,针对每个物种,应收集不少于30个个体的样本。
同时应选择不同地理位置的种群进行收集,以充分体现物种的遗传差异。
3. 收集样本的标本信息在收集样本的同时,还要准确记录相关的标本信息,如物种名称、地理位置、海拔、样本编号等。
这些信息是研究和利用种质资源时的重要依据,也方便进行后期的数据库建设和信息管理。
4. 收集样本的处理和保存收集的样本在野外获取后应及时处理和保存。
对于小样本,如叶片、花粉等,可以直接用干燥剂进行保存;对于较大的样本,如枝条、种子等,可以进行简单的冷冻保存或酒精浸泡保存。
确保样本的干燥程度和保存环境的稳定性,以防止样本发生腐烂和变质。
二、林木种质资源保存技巧种质资源的保存是确保其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的关键步骤。
通过一些技巧和方法,可以确保种质资源的保存质量和保存寿命。
1. 建立种质资源库建立种质资源库是保存种质资源的必要手段。
种质资源库应设立在环境条件稳定、温度适宜的地方,以保证保存的样本不受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记录样本信息和保存情况,方便进行管理和查询。
2. 保存环境的调控种质资源保存的环境条件需要进行精确调控。
一般情况下,应控制保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以确保保存样本的稳定性和活力。
国家林业局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通知正文:----------------------------------------------------------------------------------------------------------------------------------------------------国家林业局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通知林场发〔2016〕15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中国林科院:林木种质资源是林木良种选育的原始材料,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2〕5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9号)和国家林业局《全国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存利用规划(2014—2025年)》,对重要乡土树种、珍贵树种、经济树种、沙生植物、名特花卉的种质资源进行重点收集、保护、研究、利用,在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推荐和有关科研单位自行申报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我局确定了第二批86处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名单见附件),现予以公布。
各地林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管理办法》(林场发〔2016〕4号)的有关要求,加强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建设与管理。
要科学制定保护利用规划,建立完备的档案;要不断更新和补充新的种质材料;要确保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正常运转和资源安全,将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成为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基地、林木良种的选育研发中心、科学研究的合作交流平台和科普教育的展示窗口,为实现我国林木种质资源科学保护和评价利用作出更大贡献。
特此通知。
附件:第二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名单国家林业局2016年10月27日附件第二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名单(共86处)北京市(3处)北京市海棠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中国林科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华北地区代表性植物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国际竹藤中心竹类与花卉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河北省(3处)洪崖山国有林场管理局蒙古栎、栓皮栎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丰宁县邓栅子国有林场白榆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绿化树种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山西省(2处)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石膏山林场白皮松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杨树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内蒙古自治区(4处)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沙柳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克什克腾旗沙地云杉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库布其濒危和沙生植物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沙棘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辽宁省(3处)喀左县山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大连市旅顺口区黑松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阜新市五角枫、蒙古栎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吉林省(2处)长白县山楂海棠、朝鲜崖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集安市刺楸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黑龙江省(2处)黑河市浆果经济树种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宾县大泉子林场硬阔树种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上海市(3处)上海市唇形科植物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上海市桃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上海市蔷薇属植物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江苏省(4处)南京市溧水区桂花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扬州市海棠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常州市油用牡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无锡市红豆杉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浙江省(4处)诸暨市香榧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安吉县龙山林场无患子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临安市天目山林场山核桃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山茶、木兰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安徽省(1处)广德县竹类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福建省(1处)惠安县赤湖国有防护林场木麻黄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江西省(4处)省林木育种中心苦楝、南酸枣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省林科院竹类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南酸枣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亚热带林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山东省(5处)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暖温带珍稀树种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枣庄市石榴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淄博市柿树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滨海抗逆树种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河南省(3处)洛阳市牡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国家林业局泡桐中心北方主要名优经济树种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商丘市刺槐、榆树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湖北省(2处)京山县虎爪山林场枫香、皂荚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竹溪县双竹林场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湖南省(2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油桐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省林业种苗中心红花檵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广东省(3处)肇庆市大南山林场红锥、香樟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乐昌市龙山林场木兰科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古巴加勒比松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广西壮族自治区(2处)广西林科院主要珍贵树种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热带与南亚热带珍贵树种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海南省(1处)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试验站热带珍贵树种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重庆市(1处)永川区桢楠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四川省(3处)德昌县核桃、山核桃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青川县天池林场毛叶山桐子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西昌市油橄榄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贵州省(3处)三都县珍贵阔叶树种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赤水市竹类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云南省(4处)腾冲市腾冲红花油茶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珍贵树种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瑞丽市石斛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柚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西藏自治区(1处)拉萨市高寒地区乡土树种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陕西省(4处)榆林市沙生植物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清涧县红枣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镇安县七叶树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桥山林业局油松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甘肃省(3处)兰州市紫斑牡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静宁县苹果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陇南市油橄榄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青海省(2处)西宁市湟水林场杨树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西宁市丁香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宁夏回族自治区(2处)银川市枸杞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银川市植物园沙生植物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处)英吉沙县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特克斯县野生果树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中国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处)阿里河林业局西伯利亚红松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中国吉林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处)红石林业局水曲柳、胡桃楸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总公司(1处)金山屯林业局红皮云杉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2处)新林林业局西伯利亚红松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呼中林业局钻天柳、偃松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处)石河子文冠果、榛子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第九师一六一团野生巴旦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结束——。
种质资源库在作物种子资源保存的作用种质资源对于人类是生产发展最根本的的物质基础,并且有着战略资源作用。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品种大量的推广以及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原因,作物遗传资源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而且数量巨大。
许多国家种植的地方特有作物和品种也正在被外来作物和新品种替代或丧失,结果是地方特有资源多样性减少,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是容易导致病虫等自然灾害的暴发而造成农业损失。
与国外情况相同,我国作物遗传资源多样性的破坏和丧失也异常严重。
为此,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从战略高度来重视作物遗传资源多样性的收集保存。
托普云农种质资源库对于作物的种子收藏保存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首先重视保存设施的建设和资源的收集保存。
建立国家作物种质保存利用的完善体系,致力于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建设种质资源库。
随着种质贮存时间的延长和数量的剧增,种质保存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有报道指出,种质在低温库贮藏并不是万事大吉,一些种质贮藏不到,其发芽率就下降至10%以下。
还有报道称,原贮存样品更新后,多达50%的原种质样品已丧失。
因此,在强调种质保存的基础上,种质库安全保存技术,无性繁殖作物的原位保存和超低温长期保存技术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
托普云农种质资源保存主要有原地保存、异地保存和设施保存3种方式。
设施保存的场所又称林木种质资源库或林木种子标准样品库,英文意译为”种质银行“,是当前最有效、最安全的保存方式,它包括种子低温保存、超低温保存及种质离体保存等方法。
种质库保存以种子为主体的作物种质资源及其近缘野生植物,这些材料可随时提供给科研、教学及育种单位研究利用及其国际交换。
林木种质资源库在接纳到种子后,需对种子进行清选、生活力检测、干燥脱水等入库保存前处理,然后密封包装存入-18℃冷库。
托普云农已为广大科研院校、教育及育种单位研发建设的林木种质资源库,助力种质资源保存工作。
一、托普云农种质资源库库体要求:1.库体五面采用聚氨酯双面彩钢保温板(厚度100mm)。
林木种质资源与强化良种基地建设与管理林木种质资源是具有高度遗传多样性和优异经济性状的林木遗传材料,是林木良种选育和种植生产的重要基础。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林木种质资源逐渐缩减和质量下降,保护和利用林木种质资源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
强化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是保护和利用林木种质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旨在保证良种的选育和推广,促进林木种质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一、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林木种质资源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保障水土保持等生态系统服务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林木种质资源也是林木良种选育和生产的关键基础,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强,林木种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保护和利用林木种质资源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
保护林木种质资源,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加强资源调查和监测、建立林木种质资源库、强化生态保护和庇护、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等。
资源调查和监测是保护林木种质资源的基础,通过调查和监测来了解林木种质资源的数量、分布、遗传特性等信息,为制定保护和利用政策提供基础数据。
建立林木种质资源库是保障林木种质资源完整性的重要措施,通过建立种质资源库来保存林木遗传材料,提高其存活率和利用价值。
生态保护和庇护也是保护林木种质资源的重要手段,通过生态保护和庇护来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保障林木生长和繁殖。
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是保障林木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通过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规范林木种质资源的利用方式和保护。
利用林木种质资源,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包括选育良种、推广种植、增加品种多样性等。
选育良种是利用林木种质资源的核心内容,通过选育良种来提高林木的生长速率、抗病虫害能力、木材质量等经济性状,为林木生产提供更好的基础。
推广种植是利用林木种质资源的重要途径,通过推广种植来实现林木种质资源的应用,为林业生产和木材加工提供更好的质量和数量保障。
大、工作强度相对较高、并且在地形复杂的环境下调查结果受到较大影响。
近几年来来随着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在实际林地病虫害的整治得以应用,使得大范围监测植被病虫害成为可能。
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直接搭载可见光相机等设备,对目标林区的病虫害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从而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治理。
2.4能够监测火灾的发生林区火灾也是目前森林保护的重要问题。
因为火灾防范工作相对较难做到,一旦发生产生的硬性也是巨大的,并且救援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因为林区火灾和其他的灾害相比,其范围广、面积大、损害也是十分严重的。
但是由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产生,在防范森林火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无人机体积小,行动灵活,能够实时监测森林火灾的发生。
而对于卫星遥感监测来说,其因为受到时间分辨率和遥感空间分辨率的影响。
并且卫星过境时间比较固定,获取影像时间较长,对初期的小火灾较难发现,很难实现对目标林区的动态监测。
3结语综上,无人机遥感技术与传统林监测方法不同,新技术拥有多种传统技术达不到的优势,比如影像获取易、分辨率高、灵活度高、容易操控、等特点,能够替代传统林业遥感的影像获取高成本、重复性较低、天气影响大的弊端,是对林业遥感技术的有效提升,在林业监测活动中有广阔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1]徐誉远,胡爽,王本洋.无人机遥感在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中的应用动态[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7,(1):97-101.[2]路宽,佘振维,王圣先.无人机遥感在森林资源监测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34):355-356.[3]张园,陶萍,梁世祥,梁万里.无人机遥感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5,31(3):49-53.收稿日期:2019-2-16林木种质资源种类及保护利用对策朱开远(钦州市钦北区自然资源局广西钦州535000)摘要:虽然IBPGR(International Board for Plant Genetic Resources)已经推荐了林木种质资源库的设计指南,但由于林木种质资源库是一个复杂的,多学科的综合工程,并且我国在环保绿化方面的发展还不完善,在储存、管理和领导一些林木种质资源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等待我们去改善。
杉木种质资源库营建技术规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描述:杉木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杉木种质资源,提高杉木的遗传育种水平和综合利用效益,建设一个科学规范的杉木种质资源库至关重要。
杉木种质资源库是指集中存放、管理和保护各类杉木种质资源的专门机构或场所。
它是我国相关林业科研和生产单位的重要支撑平台,为杉木育种、种子繁育与选育等工作提供了基础条件。
杉木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杉木种质资源的采集与收集、鉴定与评价、分类与分区、贮藏与管理等。
通过对这些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和有序实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保存杉木种质资源,为我国杉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围绕杉木种质资源库的营建技术规程展开论述,从概述、建设原则、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目的在于为相关科研和生产单位提供可操作性的参考,促进我国杉木种质资源库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推动杉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介绍了杉木种质资源库营建技术规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杉木种质资源库的意义和建设原则两个部分。
在杉木种质资源库的意义部分,我们将探讨杉木种质资源库对于杉木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和研究的重要性,阐述其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动杉木育种和促进杉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在杉木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原则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杉木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原则,包括选址原则、建筑设计原则、设施设备原则等内容,为杉木种质资源库的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和操作规范。
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杉木种质资源库营建技术规程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前景。
通过以上三个部分的编写,本文将全面阐述杉木种质资源库营建技术规程的相关内容,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杉木种质资源库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设计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设计一、引言林木种质资源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不断增加,人类对林木种质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林木种质资源,必须制定科学的设计方案,实施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二、种质资源保护目标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目标可以分为遗传物质的保存和物种多样性的维护两个方面。
遗传物质的保存旨在保留种质资源的丰富性,为未来的利用提供多样的遗传基础。
物种多样性的维护则是保护各个物种的存续和繁衍,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保护目标的设定需要充分考虑各个物种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的需求。
三、种质资源保护的方法1. 保护区域的设立为了保护和保存重要的林木种质资源,需要设立专门的保护区域。
保护区域可以根据物种的生态需求和分布范围划分,包括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等。
在保护区域内,可以禁止砍伐、采集和捕捉等破坏性行为,确保物种的安全和繁衍。
2. 持续的监测和调查为了了解种质资源的变化和分布情况,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调查工作。
通过采集样本和记录数据,可以对各个物种的数量和分布范围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和调查工作应该与各级保护机构密切合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种子库和基因库的建设为了长期保存种质资源,可以建设种子库和基因库。
种子库主要用于保存植物种子,通过低温和干燥的环境条件,延长种子的保存时间。
基因库则主要用于保存林木的遗传物质,包括DNA、RNA和细胞等。
种子库和基因库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保存条件和技术手段,确保保存效果和后续利用的可行性。
四、种质资源利用的方法1. 遗传改良通过遗传改良,可以提高林木种质资源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遗传改良的方法包括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等。
通过选择育种,可以选择具有良好性状的母本和父本进行交配,获得可育的后代。
杂交育种则是利用亲本的优点,进行杂交并选择优良后代。
林木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营建技术规程一、引言种质资源是林木遗传改良和种植业发展的基础,其保存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动林木良种选育和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林木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的建设是保护和利用林木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对林木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的营建技术规程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异地保存库的意义1.保护林木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可以避免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对种质资源的损失,确保其长期保存。
2.促进良种选育:异地保存库为良种选育提供了优质的种质资源,为林木品种改良和优化提供了基础。
3.推动种植业发展:异地保存库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林木种质资源,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4.促进科学研究:异地保存库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和探索的平台,推动林木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的发展。
三、异地保存库的建设流程1. 确定保存库的位置•选择地理条件适宜的地区,如气候、土壤等条件符合保存库需求。
•考虑交通便利性,确保种质资源的采集、储存和利用的便捷性。
•考虑环境安全性,避免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对保存库的影响。
2. 设计保存库的建筑和设施•建筑设计要符合保存库的功能需求,包括种质资源的储存、管理和利用等环节。
•设施设计要考虑保存库的环境控制需求,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的控制。
•设施要具备防火、防盗等安全性能,确保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
3. 确定保存库的管理和操作规程•制定保存库的管理制度,包括种质资源的采集、储存、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规定。
•建立保存库的信息管理系统,对种质资源的信息进行录入、查询和更新等操作。
•确定保存库的操作规程,包括种质资源的采集、储存、检测和出库等操作流程。
4. 建立保存库的人员队伍•配备专业的保存库管理人员,具备种质资源管理和操作技术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建立保存库的培训机制,对保存库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升其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建立保存库的科研团队,开展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推动林木遗传改良和种植业发展。
种质资源,你了解多少作者:宋自力来源:《林业与生态》2015年第05期种质在物种繁衍过程中,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种质资源在自然演变过程中,能在一定环境作用下,通过世代演替传递给后代,并发育为具有各种性状生物的可遗传的物质资源的总称。
林木种质资源指林木遗传多样性资源,是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遗传材料。
广义的林木种质资源,应包括一个地区所有野生树种资源,即在植被构建(构成)、生态保护、植被恢复中有一定作用的野生树种资源。
林木种质资源形态包括植株、苗、果实、籽粒、根、茎、叶、芽、花、花粉、组织、细胞和DNA、DNA片段及基因等。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主要是掌握林木种质资源现状与动态,建立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为制定种质资源长期保护与利用规划,实现林木种质资源的科学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类型按保存地分为原地保存、异地保存,按保存资源分为专项保存、综合保存。
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由国家林业局根据需要建立和收集保存具有重要价值或者珍贵的林木种质资源场所。
湖南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现状全省已建立3个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其中2个异地保存专项库,1个异地综合保存库,包括油茶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异地保存专项库、杨树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异地保存专项库、北亚热带南部林木种质资源异地综合保存库(湖南)湖南规划新建92个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其中异地保存专项库2个,即油桐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异地保存专项库、竹类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异地保存专项库;原地保存库90个,主要保存珙桐、水青树、香果树、白辛树、银鹊树、水青冈(属)、山茶(属)(以红花类观赏种、油料种为主,如大红花山茶、多齿红山茶、西南红山茶、浙江红山茶、油茶等)、四照花(属)、灯台树、光皮树、鹅掌楸、杜鹃(属)、香樟、银杉、资源冷杉、油杉(属)、铁杉(属)、黄杉、金钱松、优质硬木(赤皮青冈、钩栗、小叶红豆、黄檀)等树种。
林木育种中的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林木育种是提高林木产量、质量以及抗逆性等性状的重要手段,而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是林木育种的基础。
种质资源是指包含在林木遗传多样性中的所有遗传信息,包括种内遗传变异和种间遗传差异。
在我国,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种质资源的收集种质资源的收集是林木育种工作的首要任务,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
种质资源的收集应遵循以下原则:1.广泛收集:在收集种质资源时,应尽可能地覆盖我国现有的林木遗传资源,包括野生种、栽培种以及珍稀濒危种。
2.重点收集:根据林木育种的目标,有针对性地收集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例如,针对抗病、抗旱、抗寒等抗逆性强的性状,应优先收集相关种质资源。
3.科学收集:在收集种质资源时,应采用科学的方法,确保所收集的个体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和遗传多样性。
4.依法收集:在收集种质资源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野生种质资源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种质资源的保存种质资源的保存是为了确保收集到的遗传资源长期稳定地保存下去,以便于育种学家进行遗传研究和育种工作。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主要包括原地保存和异地保存:1.原地保存:是指在自然分布区或栽培区域内,对具有遗传价值的个体进行保护,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遗传资源原地保存基地等。
2.异地保存:是指将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转移到基因库、植物园、树木园等场所进行保存。
异地保存具有以下优点:•避免了因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的遗传资源丧失;•便于进行遗传资源的调查、研究和利用;•有利于提高遗传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林木育种提供丰富的遗传材料。
种质资源的利用种质资源的利用是林木育种工作的核心,通过对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种质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遗传资源评价:对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等方面的评价,了解其性状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等特点。
在生物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种质资源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
这些重要的遗传资源主要有野生植物、农作物、林木、畜禽、微生物等,它们既是发展种业的种源,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制定合理的种质资源保护策略,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通过低温干燥技术建立的种子库来保存野生植物种质资源,被认为是当前性价比较高的迁地保护策略。
托普云农科技作为一家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商,可定制各类种质资源库,并可提供种质资源仪器、种质资源管理系统软件,以及施工、设计等服务。
以下是相关内容的详细介绍:一、种质资源仪器包含种质资源检测的所有仪器,包括种子保存入库前处理、DNA保存、离体种质资源保存、种子萌发等需要用到的仪器。
每个环节配备的仪器会有不同。
1、种子保存:入库前处理功能包括:接纳登记、清选、重蒸、种子图像采集室、水分检测、分样、包装分类的功能。
配置仪器:种子风选机、净度台、相机、各种型号种子保存罐,标签打印机、铝箔袋封口机。
2、种子保存:种子前处理检测功能包括:检测种子性状(计量干粒重、大小、粒型)、水分显微成像、X光室。
配置仪器:数字化X光机、考种仪、分样型数粒仪、种子千粒重仪、水分仪、可拍照体视显微镜,电子天平、烘箱、光照培养箱。
3、DNA保存:分子实验功能包括:种质资源分子遗传监定,种了生理检测、DNA种质资源提取与保存。
配置仪器:PCR仪、移液器、冷冻高速离心机、基因分析仪、高通量组织研磨仪、核酸提取仪,凝胶成像系统,超纯水系统、电泳仪和电泳槽、制冰机、灭菌锅、液氮存储罐、超低温冰箱、超净工作台、冰箱、pH仪(酸度计)、加热磁力搅拌器。
4、离体种质资源保存功能包括:植物离体材料(如试管苗、块根、块茎、花粉等)的保存。
配置仪器:-196度液氮罐、超净工作台,灭菌锅、超纯水系统、pH仪、磁力搅拌器、烘箱、水浴锅、电子天平、程序降温仪。
5、种子萌发功能包括:种质资源再萌发实验。
国家种质资源库的库体要求百山祖冷杉现仅存3株,松科常绿乔木,濒危种,国家1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种。
百山祖冷杉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残遗植物,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唯一残存至今的冷杉属植物。
1987年,国际物种生存保护委员会将百山祖冷杉公布为世界上最受严重威胁的12个濒危物种之一。
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它往往存在于特定品种之中。
如古老的地方品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重要的遗传材料以及野生近缘植物,都属于种质资源的范围。
在自然界,所有生物都表现自身的遗传现象,它是生命延结缓和种族繁延的保证。
农谚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就是对遗传现象生动的描述。
豆和瓜的繁衍就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地球上约有100万种动物、30万种植物和很多微生物,那里面蕴藏着丰富多样的基因资源,只要发掘和利用其中的一小部分,就足以为培育农畜新品种开辟广阔天地。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已经将世界上大部分植物有用的基因收集起来,贮存在一个“仓库”中,这个仓库就称之为“基因库”,通俗的名称叫“种质库”。
用以保存种质资源,库内有先进的保温隔湿的结构和空调仪器,常年保持着低温干燥环境,减缓种子新陈代谢,延长种子寿命,使种子在几乃至近百年仍不丧失原有的遗传性和发芽能力。
有了这个基因库,科学家索取任何育种材料都会得心应手,可以直接应用于杂交育种工作,培育所需的有用的新品种或新物种。
迄今为止,全世界已建成各类种质库500多座,收藏种质资源180多万份。
其中,禾谷类120万份,豆类35万份,根茎类8万份,饲料类20万份。
美国80年代建起了科罗拉多州科林斯堡种质库,收藏种质20多万份。
而位于于北京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种质资源库,收藏种质33万多份,是世界最大的种质资源库。
国家种质库是全国作物种质资源长期保存与研究中心。
该库于1986年10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落成,隶属于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国家种质库的总建筑面积为3200平方米,由试验区、种子入库前处理操作区、保存区三部分组成。
树木种质资源名词解释1. 引言树木种质资源是指植物中用于研究和利用的遗传资源,它包括树木的各种性状和基因组成。
这些资源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良农林业品种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树木种质资源相关的名词进行解释,包括遗传多样性、基因组学、基因库、栽培种、野生种等。
2. 名词解释2.1 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指在自然界或人工选择过程中,个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差异。
树木作为高等植物,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表现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分子水平上。
遗传多样性是保持物种适应力和适应环境变化的基础,也是育种改良和资源利用的重要依据。
2.2 基因组学基因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基因组结构、功能及其表达调控的科学领域。
在树木研究中,基因组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树木的基因组大小、染色体结构、基因定位和功能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基因组学研究,可以揭示树木的遗传特征和进化历程,为树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3 基因库基因库是指收集、保存和管理遗传资源的机构或设施。
在树木种质资源保护中,建立基因库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基因库可以收集不同地理区域、生态类型和物种的树木样品,并进行鉴定、分类和保存。
通过建立基因库,可以保护树木种质资源免受自然灾害、人类活动和生物入侵等威胁。
2.4 栽培种栽培种是指经过人工选择和繁育,适应特定环境条件并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品种。
在树木研究中,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如高产量、耐逆性等)的个体进行人工交配和选育,培育出适应不同用途和环境条件的栽培种。
栽培种对于农林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产量、改良品质和增加抗病虫害能力。
2.5 野生种野生种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和繁殖的植物个体。
野生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适应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在树木种质资源保护中,野生种是重要的资源来源,可以通过采集和保存野生种的种子、组织样品等,为后续的研究和利用提供材料基础。
3. 结论树木种质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改良农林业品种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浅析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林木的基因物质,是林木的遗传基础和遗传变异源。
保护和开发林木种质资源对于促进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保护和开发两个方面对林木种质资源进行分析。
保护林木种质资源是保障林木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
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主要包括采集、保存、分类和鉴定等工作。
采集种质资源时需要确定采集地点和采集时间,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并采取合理的采集方法,确保采集到的种质资源具有代表性和多样性。
保存种质资源则需要建立起适当的保存制度,如冷藏、冷冻或种子保存等,以确保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利用。
分类和鉴定种质资源可以通过形态鉴定、生理性状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法进行,以准确了解种质资源的特性和遗传背景。
开发林木种质资源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开发林木种质资源可以通过传统育种和遗传工程等方法进行。
传统育种主要是通过选择优良种质资源进行人工授粉,加速优质品种的培育与选择。
遗传工程则是通过基因编辑和基因转化等技术手段,改良或引入林木种质资源中的有益基因,提高抗逆性、品质和产量等性状。
还可以开展林木种质资源的遗传改良研究,通过杂交等手段培育出适应不同环境的次优种质资源,以满足不同地区的林业需求。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的信息管理和数据共享也是保护和开发的重要环节。
建立林木种质资源的数据库和信息平台,收集、整理和共享种质资源的相关信息,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科研合作水平。
加强国际间的种质资源交流和合作,可以扩大资源的基因库和提高种质资源的利用水平。
保护和开发林木种质资源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采集、保存、分类和鉴定等手段,保护林木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
通过传统育种和遗传工程等手段,开发林木种质资源的优良性状和遗传背景。
加强信息管理和数据共享,提高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科研合作水平。
这样可以不断优化和丰富林木种质资源,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木种质资源库详细内容介绍
林木种质资源库是为了保护林木种质资源而建立的,林木种质资源是林木良种选育的原始材料,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遗传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而国家级和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是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基地、林木良种的选育研发中心、科学研究的合作交流平台、良种示范和科普教育的展示窗口,对各省乃至全国实现林木种质资源科学保护和评价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对于林木种质资源库的相关内容做以详细介绍。
建立林木种质资源库应具备的条件:
2016年,为加强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和管理,保护好林木种质资源,根据新修订的《种子法》,国家林业局制定了《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管理办法》。
其中,《办法》规定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应具备如下条件:
(一)收集、保存的林木种质资源具有多样性和代表性,具有重要生产或科研价值,知识产权明确。
(二)具备一定保存规模和发展潜力。
1、异地保存种质资源库规模应当根据保存的种质份数综合决定,但面积原则上不小于15公顷。
2、具有特殊保护利用价值的种质资源保存库(圃)或种子及其他离体材料的设施保存库规模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三)土地权属清楚,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的保护管理基础。
(四)生产基础设施健全,符合林木种质资源保存需要。
(五)管理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合理,具备与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六)管理规范,制度健全,档案资料齐全且保存完整。
(七)与科研、教学单位长期合作,有技术力量较强的科技支撑单位和专家。
(八)有能够保障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所需的经费。
而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加强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和管理,保护好林木种质资源,托普云农可以提供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解决方案和专业的种子检验实验室全套仪器(发芽仪器、净度仪器、纯度仪器、千粒重等仪器),实现从图纸到林木种质资源库建立的全过程服务。
TPZY系列林木种质资源库相关内容具体如下:
林木种质资源库仪器特点:
●库体:采用定制聚氨酯库体板合围搭建,聚氨酯板厚度≥100mm
●库门:开启方式为外单开启,确保内部开启优先
●密封处理:采用特制的耐高低温材料对库体衔接处进行无缝密封处理
●隔离系统:进出口处安装风幕隔离系统,防止内外气流交换节约能耗
●通风系统:设置合理的内部循环通风系统,对库房进行温度控制,使得库房内送风均匀,不会出现局部区域温度偏差大
●采用≥5.7寸彩色触摸屏,所有的参数显示和设定均可在触摸屏上进行,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制冷的运行模式,可在触摸屏上直接设置温度,湿度,时间,模式等参数,具有实时温湿度,历史温湿度数据曲线,设备运行状态显示,故障图形代码显示等专用功能
●各档程序参数长期记忆,系统意外断电后可以自动恢复运行,并且不影响原来参数的设定,可按原有的设置继续运行,充分保证试验工作的连续性
林木种质资源库智能控制功能:
●系统所有功能模块都集中在一个云平台,含web端及APP端
●可远程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监管、视频监管、数据查看、远程控制等功能,实现无人值守管理
●状态监管:可远程实时查看各库内的情况、各设备的运行状态
●数据监管:可实现7X24小时不间断数据记录、存储,可按天、周、月查看历史数据,温湿度数据、不同库数据都可同一坐标轴显示
●远程报警:具有超温报警、异常报警功能,可设定温度、湿度报警上下限值,数据异常、突然断电时可自动发出报警信号
●远程控制(选配):可选择机组的运行模式(保持模式、循环模式)、温湿度值,系统根据设定值自动控制压缩机系统进行调节,紧急情况下可远程关机
●视频监管(选配):高清摄像头,可在线查看每个库内的实时视频,可在线影音交流,语音对讲,视频与库内的数据同一软件界面显示
林木种质资源库技术参数:
设计面积:10-200平方,按需求定制
控制程序:多时段
人机界面:5.7寸工业用彩色触摸屏
显示内容:当前时间、温度、湿度及记录曲线
灭菌方式:紫外线灯
温控范围:中期库-5℃~10℃,长期库-10℃~10℃,波动度:±1.5℃控湿范围:50~65%,波动度:±7%RH
压缩机组:双压缩机组(可选配)
电源:50Hz,380V三相四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