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5.29 KB
- 文档页数:4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38页的例3。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和验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知识迁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与态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加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掌握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并验算。
2.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教学过程一、复习:1、用竖式计算:719+252= 483+321=(回想一下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
板书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齐读课题。
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湿地的有关知识,知道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今天,老师又收集到了两条湿地的有关信息,据统计(出示例3),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师出示信息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2.出示例3:①仔细阅读,你获取了哪些信息?②解决什么问题?③怎样列式?板书:445+2983.怎样计算?(1)这道题等于多少呢?同学们能自己想办法计算出来吗?请大家试一试。
(2)全班交流方法。
预设1:竖式计算学生介绍计算过程: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个位:5+8=13,在个位写3向十位进1;十位:4+9+1=14,在十位写4向百位进1;百位:4+2+1=7,在百位写7。
4 4 5+ 2 9 87 4 3带领学生回顾过程,并重点提问:问题1 你是从哪一位开始算起的?问题2 十位上4+9=13,怎么会在十位上写4呢?问题3 百位上的7是怎么来的?预设2:口算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来口算。
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2)《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是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的的第二课时内容,是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的延续,在计算方法上是相同的。
这个内容是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是学生学习笔算的一个难点,是小学阶段整数加减法的一个小结点.在教材的安排中还重视了估算的渗透,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1、掌握估算的方法。
(四舍五入法)2、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习惯.三、说教学重、难点: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这节课因为是连续进位,所有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运用无论哪一位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和“不要忘记加进位‘1’”.四、说教法、学法。
这是一节计算课,传统的计算课可能会多一些枯燥,所以现在的教材都是在生活情境中呈现计算,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也使得乏味的计算多了些生动。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的重点,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用动态的图像、对比的色彩将连续进位强调出来,同时也意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主要通过迁移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观察、尝试、交流进行自主学习,获取知识.五、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竖式计算59+73= 83+38= 68+52= 58+94=遵循先估算后计算的原则,然后进行了对比。
(二)、知识迁移,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3:今天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请看屏幕。
(出示例3)某湿地的野生动植物野生植物445野生动物2982、这是已知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的种数,你能根据已知信息提出一个加法数学问题吗?选出加法问题: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列出算式445+298=(这环节设计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提问题能力,还有就是让学生在提问中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和静县第一小学祁丽丽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8页例2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与验算的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用万以内的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和验算。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能结合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教法:引导发现法学法:自主学习、迁移类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1.笔算下列各题。
757+162= 129+36=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现在请在练习本上笔算这两道题,谁愿意上黑板做?2.师:在做这两道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生1:在列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
生2 :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师:为什么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呢?生:因为一个十是十,所以向十位进一,十个十是一百,所以向百位进一。
3.引出课题:看来同学们对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的不错哦,那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
【设计意图】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既可以复习旧知,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和植物吗?老师带你们去欣赏一些我国罕见的湿地动物和植物。
哇,这是哪?对,它是中国十大最美湿地之一,我们的巴音布鲁克湿地。
此时,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课件出示).师:同学们说的可真好,我们一定要做一个保护生态环境的小卫士,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美。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教案小学数学精选教案《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名师教案一、研究目标(一)研究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8页例3及做一做。
例3仍然利用“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主题图引出,教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学生在上节课已经掌握了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以此为基础,教学中要充分放手,让学生把已有经验迁移类推到连续进位的情况,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培养验算惯。
(二)核心能力通过这节课的研究,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获得过程,渗透数学思想。
(三)研究目标1.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理的方法正确、灵活地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精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搜检与验算的气。
(四)研究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会正确地进行笔算和验算。
(五)研究难点根据数据的特点,选取合理的方法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连续进位加法》名师课件、《连续进位加法》课时作业。
2、研究设想(一)课前设想1.复任务先估一估,再笔算下列各题。
1小学数学精选教案238+91.659+306说一说: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二)教室设想1.新课导入①谈话导入我们知道,我国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植物和动物,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这是其中一个湿地的野生动物和植物情况。
(出示信息: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请你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②交流问题学生交流,老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板书: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2.问题探究(1)估一估,大概有多少种?预设1:445+298≈750(种)预设2:445+298≈700(种)450 300.400.300小结:一般是把加数看作与它们比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的数,再口算出它们的和。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范文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范文第【1】篇〗《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今天上了一节《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研讨课,作为一名刚上岗的年轻教师,虽然感到有些紧张,但是能得到那么多老教师的听课指导,真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
为此,我也进行了认真的备课,对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及学情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力求在课堂上能够突出重点,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课后认真进行一下反思很有必要。
一、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处理本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整百整十加整百整十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是以后学习多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又为后面的加减法验算奠定基础。
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是掌握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方法,会正确计算。
难点是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由于学习例1时学生已知道计算的法则,在本课着重解决百位上的数怎么算。
在本节课中,我先复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沟通和运用迁移的方法,教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
在教学中,运用迁移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它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
从而,学生在捕捉联系和发现窍门的“领悟”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经验的迁移与同化,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拓展。
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精神,同时也体验了成功,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巩固练习时设计了让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过程,让学生当小老师讲一讲,从而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根据例题教学后,有的学生能融会贯通,有的学生基本学会的情况,还设计了改错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1)三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1、例2.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能迁移、类推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迁移、类推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在大自然中,住着很多的珍稀的动物,你都知道哪些呢?(生1、生2、生3)除了同学们说的这几种外,在我国湿地还生存着几种珍稀动物。
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第36页主题图和统计表。
提问:1、观察统计图表,你能从中了解到什么信息?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指名回答问题,提出问题)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刚才,同学们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问题,美羊羊和喜羊羊也来到了我们的专场,看一看他给我们带了什么问题?(出示问题)(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动物一共有多少种?(2)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你能根据这两个问题列出正确的算式吗?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271+122=271+31=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看这两个算式,你喜欢哪一个,就以小组为单位选一个算式在小组内合作探究该怎样计算?2、汇报交流。
哪个小组选了第一个算式?小组选代表学生汇报,说说你的算法。
还有哪个小组也选了这道题,但做法和他们不一样的?学生说算法,教师板书相应竖式,并作重点讲解。
3、强调算法算理。
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加起。
4、计算271+31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想出了几种方法解决271+122这道题,通过比较列竖式的方法更简单一些,哪一个小组说一下271+31这道题的做法,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十位上7+3=10,十位上满十在百位上进一,在十位上写0.5、想一想:271+903,怎么样计算?百位上相加满十怎么办?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竖式。
小学数学《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P18例2及相关练习教材分析:“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整百整十加整百整十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以后学习多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又为后面的加减法验算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2.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教学重点:掌握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并总结规律方法。
2.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借助已掌握的知识探究新知。
探究过程一、知识准备同学们,咱们已经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今天老师要考考你们,看看谁是计算小能手。
(课件出示复习题)1.列竖式计算59+77=85+68=87+99=76+84=2.估算38+60599+800900+101二、导学过程跟我的答案一样的举手。
同学们真棒!全都做对了,都是计算高手诶。
所以,我有信心大家一定能学好“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1.估算大家看大屏幕(出示课件: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爬行类376种两栖类284种)师:通过大屏幕你知道了什么?如果我想知道这两种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该怎么列式?谁来说说?师:对,用376+284,大家看看这两个加数,与前面加法中的加数有什么区别?对,都是三位数,而前面学的都是两位数加法。
师:谁能猜猜这道算式的结果大约是多少?哦,对了,还记得前面我们猜想结果时采用的是什么办法吗?对,估算!嗯。
谁说说前面我们是怎样估算的?对,把这些数字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进行计算。
那么,这一题又该怎样估算呢?请各个小组的同学先在一起说说,再自己进行估算。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2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第二课时,这里继续利用主题情境“买鞋”引出计算问题,将加法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有利于对计算意义的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意识的培养。
在上节课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一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迁移,并掌握了基本方法,还尝试了根据情境、数据特点灵活选择运算方法。
因此,本节课可以继续通过方法的迁移进一步学习连续进位加法、尝试不同方法的简算,并在过程中体验验算的重要性、运算方法选择的灵活性。
1/ 7教学目标:1.利用知识迁移,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笔算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经历选择不同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提升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笔算连续进位的加法题,会验算。
教学难点: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三位数加三位数。
学生列竖式计算学生回答问题: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2/ 7学生思考、反馈。
学生口头列式:221+189学生独立计算。
学生回答:我是列竖式计算的,1+9=10,满十向十位进1;2+8+1=11,十位满十,再向百位进1;2+1+1=4。
所以最后答案是410。
学生回答:计算方法还是: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有连续的两次进位,算的时候比较容易错,我们要注意不要忘记连续进位时加上进上来的1。
3/ 7①我是用简算的,221接近200,可以看作200来口算,200加189等于389,但是少加了21,所以最后再加上21,得到最后结果是410。
②我也是用简算的。
189接近200,还可以把189看作200来口算,221加200等于421,但是多加了11,所以最后再减去11,得到最后结果410。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8页例3。
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体验归纳概括的方法与策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独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用万以内的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能结合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迁移类推,探究发现。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36+72= 53+38= 98+45= 654+37=全班笔算,指名板演。
结合板演情况进行点评,请学生说说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同学们算的不错,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法,看看和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教学教科书第38页例3(出示例3)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1)仔细阅读,你获取了那些信息?(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2)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做呢?怎样列式?(板书:445+298=)2.交流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1)这道题等于多少呢?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计算出来吗?请大家试一试。
(2)全班交流方法。
指名汇报生1:列竖式计算。
师问:1、你是从哪一位开始算起的?(从个位)2、十位上4+9=13,怎么会在十位上写4呢?(个位向十位进1,所以十位写4)3、百位上的7是怎么来的?4+2=6加上进上来的1就是7.师小结:在加法计算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小小1,作用大,进位时,别忘掉。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与验算的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用万以内的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和验算。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能结合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1.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分组练习)156+162 204+825 271+297525+7212.集体反馈:计算中应该注意什么?这几道题有什么联系与区别?3.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
【设计意图】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既可以复习旧知,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出示例3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1)仔细阅读,你获取了那些信息?(2)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板书:445+298=)【设计意图】结合书中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获取有用信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交流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1)这道题等于多少呢?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计算出来吗?请大家试一试。
(2)全班交流方法。
预设1:列竖式计算带领学生回顾过程,并重点提问:问题1 你是从哪一位开始算起的?问题2 十位上4+9=13,怎么会在十位上写4呢?问题3 百位上的7是怎么来的?预设2 简便运算的方法【设计意图】连续进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追问及学生介绍计算的过程突破难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设计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例题3,练习八4、5、6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
算。
2、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
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76+84
指名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列算式。
提问: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怎么列算式? 板书:
445+298=
比较:445+298与复习题76+84有什么不同?
小结:前者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后者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
谈话:前面一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和不进位加法,这
节课也同样学习的是三位数加三位数,那么,两者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
今天所学得内容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教学连续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板书课
题)你觉得它的竖式计算方法会是怎样?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2、口算。
提问:在用竖式进行计算之前,请同学们尝试口算一下结果应该是多少? 同
位讨论并全班交流。
汇报过程: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来口算。先计算445+300=745,再
计算745-2=743。
追问:如果是445+243,你还能用刚刚的方法进行口算吗?想一想,在什么
情况下可以选择这种方法进行口算?
3、笔算。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竖式, 提问:
(1)个位上相加是几?(5+8=13)个位上怎么写?(写3,向前一位进1,
为了不遗漏进上的1,在十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
(2)十位上相加是几?(4+9+1=14)为什么要加上1?十位上的数相加后
也满十,该怎么办?(继续向百位进1,在百位上也写一个小一点的1)十位上
应该写几?(3)百位上写几?(2+4+1=7)
4、思考: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需要注意什么?和不进位、进位加法有什么
联系?
5、验算。
师: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算对了?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进行验证呢?(先让学
生探究交流)
生:用验算的方法。
师:可以通过验算来检验得数是否正确。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验算方法。那
么,加法该如何来验算呢? 生: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
老师在黑板上演示验算的过程,提示学生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提问:你们这次计算的得数是多少?与刚才计算的得数相同吗?这说明什么?
如果两次计算的得数不相同,又说明什么?应该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选最后一题讲解计算过程。
2、完成“练习八”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八”第2题。 先估计结果再列式计算。
4、完成“练习八”第9题。
教师先给予学生知道,然后让他们独立完成后,再全班交流并订正。 四、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要注意什
么?
五、作业设计 1、练习八第3-8题. 2、笔算并验算
348+564 457+293 881+139 六、板书设计:
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八7、8、9、10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
算。
2、培养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口算。
43+25= 530+290 = 35+49= 450+280= 45+30=
6+84= 540+360= 380+430= 74+9= 46+24 =
160+470= 450+170= 70+16= 86+5= 190+430=
610+30= 27+73= 320+280= 58+19= 470+160=
400+120= 70+480= 49-28= 74-47= 950-540=
350-260= 67-46= 53-36= 560-380= 460-170=
42-25= 57-28= 820-430= 810-690= 71-38=
720-370= 97-63= 810-160= 310-90= 63-51=
810-460= 650-230= 80-12= 480-150=
二、练习过程
1、笔算376+284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指名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如果要验算,你认为用什么方法?
2、完成P40 7
先算一算,再用铅笔和直尺连一连。
3、完成P40 8
先独立完成第1小题,然后照第1小题完成后两小题。
4、完成P40 9
小组讨论可以怎么走,哪条路近,汇报。
5、引导学生思考完成P40 10
三、作业设计
1、加法运算。
(1)467+354 (2)563+761 (3)158+280 (4)365+918 (5)348+736 (6)
486+734 (7)294+48 (8)57+467 (9)383+274
2、笔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1)527+173 (2)806-428 (3)459+164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