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青歌赛拉开帷幕 首用“评委回避”制度
- 格式:pptx
- 大小:74.51 KB
- 文档页数:21
青歌赛策划方案一、赛事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激发青少年的音乐潜能,提升他们的音乐修养,我们计划举办一场青歌赛,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二、赛事目标。
1. 提升青少年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2. 激发青少年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才华。
3. 促进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三、赛事内容。
1. 参赛对象,青少年学生,不限年级和专业。
2. 参赛形式,个人或团体报名参赛,自备歌曲进行表演。
3. 赛事环节,初赛、复赛、决赛,设置评委打分和观众投票环节。
4. 奖项设置,设立优秀奖、最佳表现奖、最具潜力奖等奖项。
四、赛事宣传。
1. 利用校园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进行宣传,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
2. 邀请知名音乐人士担任评委或表演嘉宾,提升赛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制作海报、宣传册等宣传物料,加强赛事的宣传效果。
五、赛事保障。
1. 赛事场地,选择宽敞明亮的场地进行比赛,确保参赛者和观众的舒适度。
2. 赛事设备,准备专业的音响设备和舞台灯光,提升比赛的专业水准。
3. 赛事安全,确保赛事期间的安全保障措施,保障参赛者和观众的安全。
六、赛事收尾。
1. 对参赛者进行总结和反馈,提供音乐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提升。
2. 对获奖者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他们在音乐道路上继续前行。
3. 对赛事进行总结和评估,为下一届赛事的举办做好准备。
通过以上策划方案,我们将为青少年打造一个展示自己音乐才华的舞台,帮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里茁壮成长。
同时,也将为广大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音乐盛宴,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第十五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实施办法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复同意,第15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将于2013年上半年举办。
本赛事是我国诞生最早、历时最长的一项本土原创的声乐电视赛事。
经过近30年的探索实践,该赛事不仅已成为弘扬民族艺术、普及音乐知识、发现和推出声乐人才、引领和推动我国声乐事业发展繁荣的重要平台,极大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而且已建立起一整套比较成熟的比赛机制和评比办法,其规范性、科学性和公开公平公正性,在业界和电视观众中赢得了较强的社会公信力。
第十五届大赛将继续坚持正确导向和社会责任,坚持专业标准和公平原则,坚持立足原创和不断创新。
在此基础上,组委会经过广泛论证、认真研究,制定出如下实施办法。
一、组队方式由全国31家省级电视台(新疆建设兵团歌手参加新疆电视台选拔)和香港台湾澳门3家电视机构及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百度网等6大网站,组成40支代表队参赛。
网络参赛队采用网上报名、专家专场评选的方式,不进行网上评选。
全国内地所有职业歌手(包括部队和中直艺术院团所属歌手)和非职业歌手均可自愿选择31家省级电视台和上述6家指定网站参加选拔。
港澳台歌手参加本地电视机构选拔。
二、组队要求每支参赛队由9名(组)选手组成,美声、民族、流行等三种唱法各3名(组)。
每种唱法必须男、女选手均有。
参赛歌手年龄限定为18周岁(含18周岁,1995年4月1日以前出生)至35周岁(含35岁,1978年4月1日以后出生)。
不分职业歌手和非职业歌手,不受地域限制。
三、比赛类别三种: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
其中,美声唱法中包括各类重唱;民族唱法中包括对唱、表演唱;流行唱法中包括“组合演唱”和“乐队演唱”。
多人演唱节目人数均限定在8人以内(含8人)。
四、比赛程序比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赛程。
初赛:在各参赛队所在地进行。
由各组队参赛电视台和网站按照组委会统一规定的评选标准,自行主办。
复赛:在中央电视台举行。
青歌赛策划方案1. 引言青歌赛是一年一度的中学生音乐才艺大赛。
以促进中学生音乐才艺的培养和展示为目的,青歌赛已经成功举办多届,得到了广大中学生的热烈参与和好评。
本策划方案将介绍青歌赛的整体框架、赛制安排和相关活动,以及赛事宣传、评审和奖项设置等。
2. 赛事时间青歌赛将于每年的X月举办,整个比赛周期为两个月。
其中,初赛将在第一个月内进行,决赛在第二个月举办。
3. 赛制安排3.1 初赛初赛采取线上报名和线下选拔的方式进行。
参赛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填写报名表格,提交参赛作品的音频或视频文件。
赛事组委会将根据报名作品的质量和数量进行初步筛选,确定进入决赛的选手。
3.2 决赛决赛分为两个阶段,即半决赛和总决赛。
半决赛采取现场表演的形式进行,参赛选手将在规定的时间内展示自己的才艺。
评委将根据选手的表现打分,综合考虑选手的音乐素养、表演技巧和艺术表达等方面进行评判。
半决赛结束后,根据评委评分确定晋级总决赛的选手。
总决赛将在一个较大规模的场馆内举办,参赛选手将进行再次表演。
除了音乐表演外,总决赛还将加入其他形式的才艺展示,如舞蹈、器乐演奏等。
评委根据选手在总决赛的表演表现综合评定最终的冠亚季军,并颁发相应奖项。
4. 相关活动为了更好地丰富青歌赛的内容和互动性,赛事组委会将组织一系列相关活动,包括:4.1 音乐培训班赛事组委会将邀请音乐专家和知名音乐家组织音乐培训班,为参赛选手提供专业的技巧指导和表演训练。
培训班将包括声乐、舞台表演、音乐理论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选手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4.2 演唱会为了给更多的中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赛事组委会将组织青歌赛的演唱会。
演唱会将邀请参赛选手和其他优秀中学生歌手进行演出,展示他们的唱功和艺术魅力。
4.3 音乐论坛组委会还将组织音乐论坛,邀请音乐专家、教育家和业界人士进行演讲和交流。
论坛将对音乐教育、音乐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中学生音乐才艺的发展提供启示和指导。
青歌赛具体方案1. 赛事简介青歌赛是一项面向青少年举办的歌唱比赛,旨在发掘优秀歌手,提升青少年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比赛以歌唱为核心,通过选拔赛、复赛和决赛等环节,选拔出具有潜力和天赋的参赛者,并给予奖励和培养机会。
2. 赛程安排2.1 报名阶段报名阶段是青歌赛的第一步,参赛者需填写报名表格并提交相关资料,如个人简历、演唱曲目等。
报名时间通常为一个月,报名截止后进行资格审查,并公布入选的参赛者名单。
2.2 选拔赛选拔赛是青歌赛的初赛环节,为保证比赛的公正性和公平性,选拔赛通常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环节。
参赛者需要通过线上提交的视频或线下参加地区选拔赛,由专业评委进行评分和选拔。
选拔赛一般设立初赛、复赛和半决赛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根据评委评分和观众投票结果选出一定数量的参赛者晋级。
2.3 决赛决赛是青歌赛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决赛通常在大型演艺场所举行,吸引了众多观众和媒体关注。
决赛的参赛者会对各自精心准备的曲目进行表演,评委会进行打分,观众也有机会进行投票。
评委打分和观众投票的结果将共同决定最终的获胜者。
2.4 颁奖典礼青歌赛的颁奖典礼通常在决赛结束后进行,对冠亚季军和其他获奖选手进行表彰和颁奖。
颁奖典礼是对参赛者努力和付出的最好回馈,也是活动的高潮部分。
3. 评分标准为保证比赛的公正性和公平性,青歌赛设立了严格的评分标准。
评委会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分:•发音准确度:参赛者的发音是否准确、清晰。
•表演技巧:参赛者在舞台上的表现力、舞蹈动作等。
•情感表达:参赛者是否能够准确传达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音乐感知:参赛者对音乐节奏、旋律的把控能力。
•曲目选择:参赛者所选择的歌曲是否适合自己,并且能够突出自己的特点。
评分标准的设立旨在评估参赛者的综合实力,确保评选出的获奖者是最有能力和潜力的。
4. 培训和奖励青歌赛注重对参赛者的培训和奖励。
在选拔赛和决赛过程中,组委会会安排专业的歌唱教练对参赛者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歌唱和表演能力。
青歌赛策划方案一、赛事背景。
青歌赛是为了激发青少年的音乐创作热情,展现他们的音乐才华,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舞台。
本次青歌赛旨在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赛事内容。
1. 参赛对象,全市中小学生。
2. 参赛形式,个人或团体报名参赛,参赛作品需为原创音乐作品。
3. 赛事环节,初赛、复赛、决赛。
4. 评审标准,音乐创作水平、表演技巧、舞台魅力等。
三、赛事流程。
1. 报名阶段,学生个人或团体填写报名表格,提交原创音乐作品的音频或视频资料,并经过初步筛选确定初赛名单。
2. 初赛阶段,初赛采取现场演示形式,评委打分选出复赛名单。
3. 复赛阶段,复赛增加音乐创作讲座、作品改进指导等环节,选拔出决赛选手。
4. 决赛阶段,决赛现场直播,评选出优胜者,并举行颁奖典礼。
四、赛事亮点。
1. 提供音乐创作指导,赛事设置音乐创作讲座、作品改进指导等环节,帮助参赛选手提升音乐创作水平。
2. 融入教育意义,通过赛事,促进中小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的音乐创作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3. 展示舞台,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舞台,激发他们的音乐创作热情,推动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五、赛事宣传。
1. 利用学校资源广泛宣传,鼓励学生踊跃参与。
2.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赛事信息,吸引更多参赛者和观众关注。
3. 邀请知名音乐人士、专家学者担任评委,提升赛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赛事保障。
1. 赛事经费,争取政府支持、企业赞助等多方资金支持,确保赛事顺利举办。
2. 赛事安全,加强赛事安保措施,确保参赛选手和观众的安全。
3. 赛事服务,提供良好的比赛场地、设备和服务,为参赛选手和观众营造良好的赛事氛围。
通过以上策划方案,我们将打造一场具有教育意义、富有创意的青歌赛,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青歌赛策划方案(一)引言概述:青歌赛是一项面向年轻人的歌唱比赛,旨在发掘和培养优秀的青年歌手,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和艺术魅力。
本文将通过梳理青歌赛策划方案的五个关键点,为读者介绍如何成功策划一场精彩的青歌赛。
正文:一、赛事主题和形式1.确定主题,确保与年轻人的音乐追求和审美口味相契合。
2.选择合适的比赛形式,例如选拔赛、复赛和总决赛的设置。
3.设计差异化的评审标准,包括技巧、表演力和创意等方面,以确保比赛公正、公平。
二、参赛规则和资格1.明确参赛者的年龄、性别和音乐风格等资格条件。
2.规定报名截止时间、报名方式和相关费用,并建立报名平台。
3.制定参赛歌曲的要求和限制,鼓励原创作品及多样化音乐风格的展示。
三、评审和奖项设置1.组建专业评审团队,包括音乐专家、歌手和音乐制作人等。
2.明确评审标准和评分系统,确保评审过程公正透明。
3.设置奖项及奖金,如最佳歌手、最佳表演、最佳原创等。
四、场地布置和演出策划1.选择合适的演出场馆,根据人数确定舞台规模和布景设计。
2.考虑舞台灯光和音响设备的设置,以确保演出效果优良。
3.安排专业化的演出策划团队,包括音乐指导师、编舞师和造型师等。
五、宣传和推广1.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包括媒体发布会、线上线下宣传渠道的利用。
2.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吸引更多关注和参与。
3.与相关赞助商合作,争取赞助费用和奖品支持。
总结:青歌赛的策划方案包括赛事主题和形式、参赛规则和资格、评审和奖项设置、场地布置和演出策划以及宣传和推广等五个关键点。
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我们可以打造一场独具魅力的青年歌唱比赛,为年轻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推动音乐文化的发展。
青歌赛策划方案一、赛事简介。
青歌赛是一场面向青少年的歌唱比赛,旨在发掘和培养优秀的青少年歌手,展现他们的才华和魅力。
比赛将通过选拔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最终评选出优胜者。
二、赛事目标。
1. 发掘和培养优秀的青少年歌手,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2. 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和表现能力;3. 倡导健康、积极的音乐文化,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音乐价值观。
三、赛事流程。
1. 报名阶段,参赛者需提交个人资料和演唱视频进行报名,主办方进行初步筛选;2. 选拔赛,初选出的选手进行现场初赛,评委打分选出复赛名单;3. 复赛,复赛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进行,评委打分选出决赛选手;4. 决赛,决赛将在大型音乐厅举行,评选出优胜者并颁发奖项。
四、赛事宣传。
1.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报名宣传,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2. 邀请知名歌手或音乐人作为赛事形象大使,提升赛事知名度;3. 制作宣传片在校园、社区等地播放,扩大赛事影响力。
五、奖项设置。
1. 冠军奖,丰厚的奖金、音乐学习资助等;2. 亚军奖,奖金、音乐培训课程等;3. 季军奖,奖金、音乐相关用品等;4. 优秀奖,音乐学习资助、音乐周边产品等。
六、赛事保障。
1. 确保比赛公平公正,设置专业评委团队;2. 提供专业的音乐设备和舞台布置,保障比赛顺利进行;3. 提供专业的后勤保障和安全保障,确保参赛者和观众安全。
七、赛事收尾。
1. 对获奖选手进行宣传推广,提升他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 总结赛事经验,完善赛事规则和流程,为下一届赛事做好准备;3. 感谢所有支持赛事的合作伙伴和志愿者,为他们颁发感谢证书和奖品。
青歌赛策划方案一、赛事背景。
青歌赛是为了发掘和培养青年歌手的音乐才华,为广大青年提供展示自己歌唱技巧和舞台魅力的机会。
通过比赛,激发青年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的热情,促进中国流行音乐事业的发展。
二、赛事目标。
1. 发掘和培养优秀青年歌手,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2. 丰富青年文化生活,提升青年音乐素养;3. 推动中国流行音乐事业的发展,促进音乐产业的繁荣。
三、赛事形式。
1. 赛事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2. 参赛者需提交录音或视频作品进行初赛,初赛将通过评委评选出复赛选手;3. 复赛将在指定场地进行现场比赛,评选出决赛选手;4. 决赛将在大型音乐厅举行,通过现场表演和评委打分产生最终的获奖选手。
四、赛事流程。
1. 报名阶段,参赛者通过线上平台报名,提交个人资料和作品;2. 初赛阶段,评委对参赛者的作品进行评选,确定复赛名单;3. 复赛阶段,现场比赛,评选出决赛名单;4. 决赛阶段,在大型音乐厅举行决赛,评选出各个奖项的获奖选手。
五、赛事奖项。
1. 最佳人气奖,由观众投票产生,奖励人气最高的选手;2. 最佳表演奖,评选出在舞台表演中最具魅力和实力的选手;3. 最佳创作奖,评选出在音乐创作方面表现突出的选手;4. 冠军奖,评选出整个比赛中表现最出色的选手,奖励丰厚的奖金和合约。
六、赛事宣传。
1.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赛事宣传,吸引更多的参赛者和观众;2. 通过合作媒体进行赛事报道和宣传,提升赛事知名度和影响力;3. 利用明星助阵和宣传,吸引更多关注和支持。
七、赛事保障。
1. 赛事场地、设备和人员保障;2. 专业评委团队和主持人团队保障;3. 参赛者和观众的安全保障;4. 赛事后勤保障,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八、赛事收尾。
1. 对获奖选手进行奖励和宣传,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2. 对赛事进行总结和评估,为下一届赛事做好准备;3. 筹备下一届赛事,继续为青年歌手提供舞台和机会。
青歌赛素质考引争议:歌手素养“讲”出来?连续多日直播的央视第15届青歌赛在规定曲目抽签演唱、评委阵容更加社会化等改革举措得到肯定之余,综合素质考环节却饱受争议。
有人认为“必须考”、“有助于更全面考量歌手”,也有观众认为“冗长”、“枯燥”,甚至有专业人士觉得这样的测试“跑偏题”,迷失了歌赛歌唱性为主的定位。
■正方:考得好,谁说歌手该没文化?■反方:跑题了,歌赛为何变身讲座?歌唱家于丽红说,自己参加青歌赛并摘得民族唱法第一名的1998年,正是央视增加综合素质测试的第一年。
当时“文化考”限于复赛阶段,决赛不设这一环节,“专业真正好的歌手不会因为零点几分掉下来,倒是可进可退的歌手,经常因为0.1或0.2分之差出局”。
她说:“对歌手适当考量文化素质,是一种导向,也能为观众普及一些文化常识或专业背景知识。
”作曲家奚其明力挺初赛阶段设置文化素质考。
他说:“不能让别人觉得我们唱歌的只要天生嗓子好就可以了,一个好的音乐人,一些基本素质还是需要的。
比如搞现代音乐的,就必须懂数学,不然他搞不好现代音乐。
选手唱歌可以有民族风格,也可以保留个人风格,但必须要有专业知识,文学题也应该有,这个能起到一个引导作用。
唱好歌要声情并茂有内涵,这个内涵就是综合素质,不光是音乐素质,还有为人和修养。
音乐是有学问的。
比如说傅聪弹钢琴,同样是肖邦,他就处理得有东方色彩,这就是他的内在素养。
至于具体的题目怎么出,这个要靠网民多出主意。
题目不应刁难选手,主要应该看选手回答问题的方式和准确度,从而推断出他的整体素质,青歌赛和那些电视问答节目不同。
”网友对于青歌赛第一阶段火力最集中之处在于评委的点评。
有网友吐槽——“10道题,一分半钟就答完,但评委的点评却要观众在电视机前听上将近10分钟讲座”、“妹妹爱好声乐,但看完节目却绿了脸,声称受不了这样被‘上课’”、“王立群老师的综合素质点评就算拿到大学选修课上,恐怕也会有一半学生‘抽签’走人”、“我实在怀疑自己是在看歌手大赛,还是在看知识竞赛”……男高音歌唱家周进华说:“青歌赛的综合素质考从目前效果来看是‘跑偏题了’。
青歌赛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
青歌赛是一项旨在发掘和培养青年歌手才华的音乐比赛活动。
通过这样的比赛,可以为青年歌手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同时也可以为观众带来精彩的音乐盛宴。
本次青歌赛旨在激发青年歌手的音乐潜力,推动青年音乐文化的发展。
二、活动内容。
1.选拔赛,通过线上线下的选拔赛,选拔出各个年龄段的优秀歌手,包括青少年组和青年组。
2.复赛,在复赛中,选手将进行更加激烈的角逐,展现自己的音乐实力和舞台魅力。
3.决赛,最终进入决赛的选手将在大型音乐舞台上进行角逐,争夺冠军荣誉。
三、活动流程。
1.选拔赛,线上参赛选手上传自己的演唱视频,由评委进行评选,选出入围选手;线下选拔赛则在各地进行,由专业评委进行现场评审。
2.复赛,入围选手进行现场比赛,由评委打分,选出晋级选手。
3.决赛,最终晋级的选手将在大型音乐舞台上进行决赛比拼,由评委和现场观众进行评选。
四、活动亮点。
1.专业评委团队,邀请知名音乐人、音乐制作人和歌手组成评委团队,为选手提供专业的评审和指导。
2.丰厚奖品,为决赛获奖选手提供丰厚的奖金和音乐合作机会,激励选手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3.现场直播,将活动现场进行直播,吸引更多观众关注,扩大活动影响力。
五、活动目标。
1.发掘和培养青年歌手的音乐才华,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
2.丰富青年群体的文化生活,推动青年音乐文化的发展。
3.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音乐赛事品牌,吸引更多青年参与和关注。
六、活动预算。
活动经费主要包括赛事奖金、评委费用、场地租赁、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支出。
需要进行详细的预算规划,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七、活动落地。
在活动策划完成后,需要进行具体的落地执行工作,包括赛事宣传、赛事组织、现场执行等方面的工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的策划方案,我们希望可以打造一场精彩的青歌赛活动,为青年歌手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为观众带来一场音乐盛宴,同时也为青年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宁夏好声音”央视竞歌喉撰文、摄影/李 薇 陈镛安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是我国诞生最早、历时最长的一项本土原创的声乐电视赛事。
从1984年至今,青歌赛已经成功举办了14届。
2013年,第15届青歌赛在停赛1年后,“再战江湖”,同时,它也迎来了30周岁的生日。
今年的青歌赛在赛制上略作调整,取消了原生态唱法,以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作为比赛内容。
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宁夏歌手也送上了他们独一份的好声音。
本次大赛“宁夏赛区”自2013年2月中旬启动以来,有200多名选手报名参加。
经过激烈比拼,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各选拔出3名选手代表宁夏参加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他们在央视的豪华演播厅里代表宁夏,演绎歌者的光荣与梦想。
在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宁夏赛区”的比赛现场,几位歌者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花儿青年的“花儿梦”22岁的张平来自中国“花儿”的故乡——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
16岁才学习普通话的他毕业于兰州铁道艺术学校,不仅是小有名他们也是“好声音”青歌赛宁夏赛区各组别的前三名与搭档一起演唱“花儿”的张平70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苗家女孩爱唱歌“呗呗,呗哟塞,哎……哆哆…… 苗岭哟好地方好哟……”,耳熟能详的《苗岭飞歌》的原唱阿幼朵,是来自贵州的22岁大三女孩儿雷芳芳的姑姑。
带着对姑姑的崇拜和自己的梦想,雷芳芳穿上自己绣制的衣服和从高中就开始存钱购买的一件件银饰,怀抱着家乡的乐器“芦笙”,勇敢地站在了这个舞台上。
雷芳芳自小喜欢唱歌,并学习声乐。
这次宁夏赛区上她演唱的是原创作品《苗岭之上》。
理想的理想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退伍文艺兵的歌声,让理想深深着迷,在完成了学业后他参军当上了一名文艺兵,用他那独特的嗓音修炼自己、抚慰每一个思念家乡的战友。
退伍后他坚持自己的理想,开了一家音乐主题酒吧,慢慢地他在银川有了名气,本次比赛他凭借对《你是我的眼》《想你的夜》的精彩演绎,让各位评委给出了不错的评语和分数。
青歌赛实施方案一、赛事背景。
青歌赛是一项旨在发掘和培养青年歌手的比赛活动,旨在为广大青年歌手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
此次比赛以“青春、活力、激情”为主题,旨在通过音乐的魅力,传递青年的心声,展现青春的活力和激情。
二、比赛形式。
1.初赛阶段,参赛选手需提交个人音频或视频作品,经过初步筛选后,确定晋级选手。
2.复赛阶段,晋级选手将进行现场比赛,由专业评委进行评分,最终确定决赛选手。
3.决赛阶段,决赛选手将进行现场PK赛,由观众和评委进行评选,产生最终的获奖选手。
三、赛事安排。
1.报名阶段,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报名,提交个人作品及相关资料。
2.初赛筛选,评委对参赛选手的作品进行评审,确定晋级选手名单。
3.复赛选拔,晋级选手进行现场比赛,评委评分产生决赛选手名单。
4.决赛PK,决赛选手进行现场PK赛,最终产生获奖选手。
四、奖项设置。
1.一等奖,奖金10000元,获奖证书,音乐合作机会。
2.二等奖,奖金5000元,获奖证书,音乐培训机会。
3.三等奖,奖金3000元,获奖证书,音乐表演机会。
4.优秀奖,获奖证书,音乐交流机会。
五、赛事宣传。
1.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校园宣传等方式,广泛宣传比赛信息,吸引更多青年歌手的参与。
2.邀请知名歌手、音乐人进行宣传推广,提升比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利用校园演出、音乐节等机会,进行现场宣传,吸引更多观众参与赛事。
六、赛事保障。
1.场地保障,提供比赛所需的场地、设备等保障条件。
2.安全保障,确保比赛期间参赛选手、工作人员和观众的人身安全。
3.秩序保障,保障比赛秩序,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七、总结。
青歌赛作为一项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的活动,将为广大青年歌手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希望通过比赛的举办,能够发掘更多优秀的青年歌手,为音乐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也希望通过青歌赛这一平台,让更多的青年朋友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展现青春的活力和激情。
播音主持基础理论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播音主持工作的根本属性是()A. 新闻性B. 艺术性C. 社会性D. 服务性答案:A解析:播音主持工作的根本属性是新闻性,其首要任务是传播新闻信息。
2. 播音主持语言特点不包括()A. 规范性B. 庄重性C. 娱乐性D. 鼓动性答案:C解析:播音主持语言应具备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等特点,娱乐性不是其主要特点。
3. 普通话是以()为标准音。
A. 北京语音B. 北方语音C. 东北语音D. 华北语音答案:A解析: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4. 播音发声的呼吸方式是()A. 胸式呼吸B. 腹式呼吸C. 胸腹联合式呼吸D. 随意呼吸答案:C解析:胸腹联合式呼吸是播音发声较为科学的呼吸方式。
5. 播音主持的备稿环节不包括()A. 划分层次B. 概括主题C. 观察现场D. 联系背景答案:C解析:观察现场属于现场报道的环节,备稿主要是对文字稿件的准备,不包括观察现场。
6. 播音时,重音的作用是()A. 突出重点B. 增加情感C. 调节节奏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重音可以突出重点、增加情感、调节节奏等。
7. 播音语速的快慢取决于()A. 内容B. 情感C. 听众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播音语速的快慢要综合考虑内容、情感和听众等因素。
8. 播音主持的形象塑造不包括()A. 声音形象B. 外表形象C. 内在气质D. 私人生活答案:D解析:私人生活不属于播音主持形象塑造的范畴。
9. 以下哪种不是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样式()A. 宣读式B. 播报式C. 谈话式D. 吵架式答案:D解析:吵架式不是正规的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样式。
10. 播音时的停连主要依据是()A. 语法B. 情感C. 内容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停连的依据包括语法、情感和内容等。
11. 播音主持的语气不包括()A. 肯定语气B. 疑问语气C. 否定语气D. 冷漠语气答案:D解析:冷漠语气不符合播音主持的要求。
导游大赛评委回避制度
导游大赛评委回避制度
一、背景介绍
为了保证导游大赛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避免评委因个人利益或关系影响评分结果,特制定本回避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回避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导游大赛评委的人员。
三、回避原则
1. 与参赛者存在直接利益关系的人员应当回避;
2. 与参赛者存在亲属关系或其他密切关系的人员应当回避;
3. 与参赛者存在其他利益相关关系的人员应当回避。
四、具体规定
1. 参赛者和评委之间不得私下交流,一切问题需在公开场合提出;
2. 参赛者和评委之间不得有任何形式的礼物或请客行为;
3. 参赛者和评委之间不得有任何形式的约定或承诺;
4. 如有违反以上规定,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或解除评委职务,并承担相应责任。
五、回避程序
1. 当发现自己可能存在回避情况时,应主动向组织单位报告,并说明具体原因;
2. 组织单位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同意回避,并及时通知其他评委;
3. 如评委自行回避,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组织单位报告,并说明具体原因;
4. 组织单位应当及时通知其他评委,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替换。
六、责任追究
1. 对于故意违反回避制度的人员,将取消参赛资格或解除评委职务,并承担相应责任;
2. 如导致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七、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由组织单位负责并征求参赛者和评委的意见。
导游大赛评回避制度导言导游大赛作为一项专业技能竞赛,对于评委的公正性和中立性要求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导游大赛需要建立起评委回避制度。
评委回避制度的目的在于排除评委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和偏见,保障比赛的公正性和高质量评价。
评委回避制度的意义评委回避制度的建立对于导游大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严格的评委回避制度,可以避免评委对某些选手产生偏见或有利益冲突的情况出现,保障比赛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同时,评委回避制度还可以树立竞赛的权威性和信誉度,提升比赛的水平和参与度。
评委回避制度的要求为了确保评委回避制度的有效运行,下面是一些基本要求:1. 事先公示在比赛开始前,评委应当向比赛组委会提交个人信息,包括与选手可能有利益冲突的情况,组委会应当在比赛规则中明确要求评委事先向其报告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或其他可能影响评委公正性的情况。
2. 评委的选择与任命为了保证评委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评委的选择与任命应当经过严格的程序。
比赛组委会应当根据评委的专业背景、经验和声誉进行严格的选拔和筛选。
同时,评委应当签署保密协议,并接受组委会的培训,确保评委能够按照比赛规则进行评判。
3. 制定利益冲突规则比赛组委会应当制定明确的利益冲突规则,阐明评委在评判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可能的利益冲突情况,并明确其评委需要回避的情况。
利益冲突规则应当包括评委与选手、评委与导游行业相关企业或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
4. 任命独立监督机构为了确保评委回避制度的有效实施,比赛组委会应当任命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或委员会,负责监督评委的行为和评判过程。
监督机构或委员会应当有权制约和纠正评委的不当行为,并及时公示监督结果和处理措施。
评委回避制度的实施和监督为了保证评委回避制度的有效实施和监督,以下是具体的安排和步骤:1. 应当倡导公正和道德评委应当秉持公正和道德的原则,确保自身的自律和规范行为。
评委在担任评委的过程中,应当遵守比赛规则,不得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严禁索贿受贿等行为。
电视选秀:为何从火爆到叫停
王彩平
【期刊名称】《新闻前哨》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2007年8月15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通报,以“评委言行举止失态”、“内容格调低下”等原因叫停了重庆卫视的《第一次心动》节目,虽然从2004年《超级女声》拉开中国大陆选秀节目的帷幕开始,关于低俗化的说法就一直没有停息。
但是遭遇停播,以至于出台了晚间黄金时间不得播出选秀节目等一系列限制性的规定还是第一次。
【总页数】3页(P74-76)
【作者】王彩平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北京10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29.23
【相关文献】
1.电视选秀中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基于电视选秀视角 [J], 丁贞权;刘晓君
2."选秀"节目火爆之谜 [J], 李雪
3.选秀电视节目火爆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影响研究 [J], 李舒
4.从《中国好声音》的火爆看我国音乐选秀类节目市场发展动态 [J], 黄兰椿
5.电视选秀莫越过娱乐底线——从《第一次心跳》被叫停说起 [J], 王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