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运动学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

1.康复治疗是综合的、协调地应用各种专科治疗手段,促进功能的恢复、改善或重建。(P1)

2.人体运动学研究人体活动的运动规律,如人体或人体特定部位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P1)

3.人体运动学的基本形式、规律及其生理意义的总结:人体运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形式;人体运动是多系统协调工作机制,需要呼吸运动和血液运动的支持;人体运动时,肌肉温度升高,温度升高会加速神经信号的传导,提高神经感受器的灵敏度,使神经肌肉间的协调作用得到增强。(P1)

4.制动:至人体局部或者全身保持固定或者活动被限制,常用于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的保护性治疗,以减少体力消耗或脏器功能损害,稳定病情,帮助疾病恢复。(P2)

★对身体的影响:①制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很大,②局部制动对肌肉和骨关节系统的影响很大,③导致呼吸功能下降,④易产生尿路结石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反复发作,⑤使皮肤产生萎缩和压疮,⑥导致代谢和内分泌障碍。★对心理的影响: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和神经质,或出现感情淡漠、退缩、易怒、攻击行为等,严重者具有异样的触觉、运动觉、幻视与幻听。认知能力下降,判断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记忆力、协调力、精神运动能力、警觉性等均有障碍。

5. 人体重心的位置:人体重心一般在身体正中面上第三骶椎上缘前方7cm处。(P12)

6.在所考察的截面某一点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结构内某一点受载时所发生的变形,称为应变。(P13)

7. 始发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双目平视,双足并立,足尖向前,双上肢下垂于体侧,掌心贴于体侧。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双目平视,双足并立,足尖向前,双上肢下垂于体侧,掌心向前于躯干两侧。(P14)

8.人体关节的运动形式:①屈曲与伸展,②内收与外展,③内旋与外旋。(P15)

9.杠杆原理在康复医学中的运用:主要起到省力、获得速度、防止损伤的作用。(P17)

10.能量代谢的生物学意义:磷酸原功能系统、糖酵解功能系统、有氧代谢功能系统。(P19)

11.梅脱:能量代谢当量,每公斤体重从事1分钟活动,消耗3.5ml的氧,其运动强度为1MET。用公式表示为:

1MET=3.5mlO2/(kg·min)。(P20)

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运动学

1.骨重建过程:①休止期,②激活期,③吸收期,④转换期,⑤形成期。(P26)

2.骨的力学功能:支撑功能、杠杆功能、保护功能。(P27)

3.骨的生理功能:钙、磷贮存功能,物质代谢功能,造血功能,免疫功能。(P28)

4.骨的载荷:①拉伸载荷,②压缩载荷,③弯曲载荷,④剪切载荷,⑤扭转载荷,⑥复合载荷。(P29)

5.肌肉周围结缔组织:肌膜、肌腱、韧带。(P41)

6.肌肉的类型及特性:红肌纤维、白肌纤维。红肌纤维对刺激产生较缓的收缩反应,也称为慢肌;白肌纤维对刺激常产生快速的收缩反应,也称为快肌。红肌能承受长时间的连续运动;白肌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爆发力,但随后极易陷入疲劳。(P41)

7.肌肉的运动形式:肌肉的运动是肌肉的内力与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肌肉运动产生两种基本的运动形式:静力性运动和动力性运动。(P42)

8.肌肉的功能:肌肉是人体运动的发动机,产生运动是肌肉的基本功能。此外,肌肉还具有支撑骨、维持姿势、保护身体和产热的功能。(P43)

9.肌肉的功能状态的指标:肌肉的收缩必须具有完好的神经支配,一个前角细胞,它的轴突和轴突分支,以及它们所支配的肌肉纤维群,合起来称为肌肉的运动单位。(P43)

10.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①肌肉的生理横断面,②肌肉的初长度,③肌肉的募集,④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

⑤杠杆效率。(P44)

11.多关节肌:跨过一个关节的肌肉叫做单关节及,如肱肌。跨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的肌肉叫做多关节肌,如股直肌。

12. 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多关节肌作为原动肌工作时,其肌力充分作用于一个关节后,就不能再充分作用于其他关节,这种现象叫做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其实质是肌力不足)。(P45)

13.多关节肌“被动不足”:多关节肌作为对抗肌出现时,已在一个关节处被拉长后,在其他的关节处再不能被拉长的现象,叫做多关节肌“被动不足”(其实质是肌肉伸展不足)。(P45)

14.超量恢复原理:运动过后在休息中,物质消耗得到补充,生理功能也逐渐得到恢复。在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后,会出现一个超量恢复阶段,即肌肉各项生理指标继续上升并超过运动前的水平。(P50)

15.肩袖肌群:包括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P55)

16.肩肱节律:在正常的肩关节,盂肱关节外展和肩胛胸壁关节(肩胸关节)上旋之间存在有运动节律和时间顺序。当外展、前屈继续进行时,肩胸关节开始参与并与肩肱关节活动成1:2的比例活动。(P69)

17.肘关节: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上尺桡关节组成。(P70)

18.对掌运动:拇指向掌心、拇指尖与其余4个指尖掌侧面相接触的运动。(P87)

19.腕的稳定性:腕关节中近侧关节的腕中关节的存在形成了双铰链的系统,能提供其固有的稳定性。(P88)

20.有力握是手指在三个关节弯曲时进行的有力的动作,物体握在手指和手掌间;精细握包括在一个精确控制方式中拇指和手指屈肌之间对小物体的控制。(P98)

21.脊柱的主要功能:①保护功能,②承载功能,③运动功能,④全身运动协调控制功能(P101)

22.脊柱的功能单位:又称为脊柱的运动节段,它包括相邻的两个脊柱及其之间的链接结构。脊柱功能单位是脊柱节段运动的基本结构单位,影响脊柱整体运动功能。(P102)

23.椎间盘的结构:由髓核、纤维环、软骨板三部分组成。(P102)

24.椎间盘的结构:承载并分散负荷,同时能制约过多的活动。(P103)

25.脊柱的主要韧带: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椎间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横突间韧带、黄韧带、关节突关节囊韧带。前纵韧带有助于对抗脊柱的过度后伸;后纵韧带可以防止椎间盘向后脱出,保护脊髓免受椎间盘突出物的压迫;椎间韧带保护脊柱免于过度屈曲。(P104)

26.脊柱的稳定机制:指承受内在及外在负荷的情况下,组成脊柱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移保持在正常生理范围内,不会引起神经的损害。(P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