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进展-WLAN、WMAN 、 WWAN
- 格式:ppt
- 大小:3.58 MB
- 文档页数:74
WWAN,即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无线广域网。
WWAN技术可以使电脑或者其他的设备在网络覆盖范围内的任何地方连接到互联网,其速度可以与DSL相媲美。
广域网(W AN)是使用远距离远程通信链路把相距遥远的网络计算机连接起来的网络,它经常由两个或三个小LAN组成。
通常,LAN是通过公用网络连接起来的。
WAN连接地理范围较大,常常是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洲。
其目的是为了让分布较远的各局域网互连,所以它的结构又分为末端系统(两端的用户集合)和通信网络(中间链路)两部分。
通信系统是广域网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用户和市场对于网络通信的要求也变得更高,这时候普通的局域网已经满足不了用户和市场的需要,局域网需要互连互通为用户提供服务。
这股局域网互联的浪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协助开发的ARPAnet。
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局域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迅猛的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通信网络发展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WAN。
主流W AN标准802.20移动宽带无线接入(MBW A),是由IEEE802.16工作组于2002年3月提出的,并为此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这个工作小组于2002年9月独立为IEEE802.20工作组。
802.20是为了实现在高速移动环境下的高速率数据传输,以弥补IEEE802.1x协议族在移动性上的劣势。
802.20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移动性与传输速率相互矛盾的问题,它是一种适用于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规范。
从技术上看,IEEE802.20标准在物理层上,以OFDM和MIMO为核心,充分挖掘时域、频域和空间域的资源,大大提高了系统和频谱效率。
在设计理念上,基于分组数据的纯IP 架构适应突发数据业务的性能优于3G技术,与3.5G(HSDPA、EV-DO)性能相当,在实现和部署成本上也具有较大的优势。
常见无线传感网通信技术简介根据国际上所采用的通信技术种类可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划分为无线广域网(WWAN)、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域网(WPAN)、低速率无线个域网(LR-WPAN)。
以下对各类网络各自常见和常用的通信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1. 无线广域网WWAN无线广域网 WWAN(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s)主要是为了满足超出一个城市范围的信息交流和网际接入需求,让用户可以和在遥远地方的公众或私人网络建立无线连接。
在无线广域网的通信中一般要用到GSM、GPRS、GPS、CDMA 和3G 等通信技术。
2. 无线城域网WMAN在1999 年,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Electronic Engineers,IEEE)设立了IEEE 802.16 工作组,其主要工作是建立和推进全球统一的无线城域网技术标准。
在IEEE 802.16 工作组的努力下,近些年陆续推出了IEEE 802.16、IEEE 802.16a、IEEE802.16b、IEEE 802.16d 等一系列标准。
然而IEEE 主要负责标准的制订,为了使IEEE 802.16 系列技术得到推广,在2001年成立了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接入互通)论坛组织,因而相关无线城域网技术在市场上又被称为“WiMAX 技术”。
WiMAX 技术的物理层和媒质访问控制层(MAC)技术基于IEEE 802.16 标准,可以在5.8 GHz、3.5 GHz 和2.5 GHz 这三个频段上运行。
WiMAX 利用无线发射塔或天线,能提供面向互联网的高速连接。
其接入速率最高达75 Mbps,胜过有线DSL 技术,最大距离可达50km,覆盖半径达1.6km,它可以替代现有的有线和DSL 连接方式,用来提供最后1km 的无线宽带接入。
无线接入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无线接入技术的概念、分类及基本原理;2. 掌握无线局域网(WLAN)的标准、协议及其应用;3. 了解无线城域网(WMAN)和无线广域网(WWAN)的技术特点;4. 掌握无线网络安全知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技能目标:1. 学会配置和优化无线网络设备,提高网络接入效率;2. 能够分析和解决无线网络故障,提升网络维护能力;3. 培养运用无线接入技术进行网络规划和设计的能力;4. 提高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锻炼实际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无线接入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对我国无线网络技术发展的自豪感,提高社会责任感;3. 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4.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实际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技能操作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果。
1. 无线接入技术概述- 了解无线接入技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掌握无线接入技术的分类、特点及应用场景。
2. 无线局域网(WLAN)- 学习IEEE 802.11系列标准及其关键技术;- 了解无线接入点的配置、优化及维护;- 掌握WLAN的安全技术,包括加密、认证等。
3. 无线城域网(WMAN)和无线广域网(WWAN)- 学习WMAN和WWAN的技术特点、应用场景;- 了解3G、4G、5G等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无线接入中的应用。
4. 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 学习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掌握无线网络覆盖、容量、性能等方面的评估和优化;- 了解实际项目中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案例。
5. 无线网络安全- 学习无线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威胁及防护措施;- 掌握无线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和防护策略;- 了解国内外无线网络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
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演变从互联网的问世到现在,宽带接入技术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人们提供了更加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
本文将回顾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演变,并探讨其对现代社会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一、调制解调器时代20世纪80年代,调制解调器(Modem)被广泛应用于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建立。
调制解调器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在传输过程中实现其反向操作。
最初的调制解调器使用电话线连接,速度较慢,仅能达到每秒几千位。
随着技术的发展,调制解调器逐渐升级到56Kbps的速度,并成为早期互联网接入的主要方式。
然而,调制解调器的速度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
二、宽带接入的诞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人们对更快、更稳定的网络连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催生了宽带接入技术的诞生。
在1990年代,一些新兴的宽带接入技术开始出现。
例如,数字用户线(DSL)利用普通电话线提供高速数据传输。
DSL的好处是可以同时实现语音和数据传输,而无需占用电话线路。
同时期,有线电视网络也开始发展起来。
有线电视网络可以利用同轴电缆提供高速数据传输,速度远高于调制解调器。
此外,有线电视网络还可以提供更多的网络服务,如电视节目、电话服务等。
三、光纤的崛起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光纤传输技术成为宽带接入的主要选择。
光纤传输技术利用光的特性将数据传输到目标地点,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大的带宽。
光纤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承载大量的数据,并以光信号的形式进行传输。
与传统的金属导线相比,光纤传输速度更快,抗干扰能力更强。
因此,光纤接入成为目前最流行的宽带接入方式。
随着光纤技术的普及,人们不仅能够享受到高速宽带上网的便利,还能够通过光纤网络观看高清视频、进行视频会议等高带宽应用。
四、无线宽带的突破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无线宽带技术开始崭露头角。
通过无线网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宽带上网的便利。
无线宽带技术主要有Wi-Fi和移动蜂窝网络。
Wi-Fi技术利用无线局域网实现宽带连接,使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可以快速上网。
《无线网络技术》复习题
1. 无线网络技术概述
- 无线网络的定义和特点
- 无线网络的分类
- 无线网络的应用领域
2.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
- WLAN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IEEE 802.11标准族
- WLAN的安全机制
3. 无线广域网(WWAN)技术
- WWAN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3G和4G移动通信技术
- 5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
4. 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技术
- WPAN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蓝牙技术
- ZigBee技术
5. 无线城域网(WMAN)技术
- WMAN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WiMAX技术
- 无线城域网的应用场景
6. 无线网络的接入技术
- 无线接入点(AP)的作用和配置
- 无线路由器的功能和设置
- 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
7. 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
- 无线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 加密技术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
- 无线网络的安全策略和最佳实践
8. 无线网络的性能优化
- 无线网络的信道选择和干扰管理
- 无线网络的带宽管理和流量控制
- 无线网络的故障诊断和性能监控
9. 无线网络的发展趋势
- 新兴无线技术的发展动态
- 物联网(IoT)与无线网络的融合
- 无线网络的未来应用前景
10. 无线网络的案例分析
- 无线网络在企业中的应用案例
- 无线网络在公共区域的应用案例 - 无线网络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案例。
移动无线接入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无线通信需求的增加,移动无线接入技术成为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介绍移动无线接入技术的相关概念、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趋势,并探讨其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概述移动无线接入技术是指通过无线技术实现移动设备与基础网络之间的连接和通信。
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和灵活的通信方式,使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实现无线通信。
移动无线接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手机通信、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
二、发展历程1.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是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诞生的,它采用模拟信号进行通信,主要用于语音通信,通信质量较差,容量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2.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提供更好的通信质量和较高的容量,能够实现短信服务和基本的数据传输。
2G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移动通信的普及和发展。
3.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在2G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和多媒体服务,如视频通话、音频流媒体等。
3G技术的应用使移动无线接入更加快速和便捷。
4.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当前广泛使用的技术标准,它提供了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支持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服务。
4G技术的出现为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当前研究和发展的热点,它将进一步提升传输速度、降低延迟并支持海量设备连接。
5G技术的应用将推动物联网、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三、未来趋势移动无线接入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超高速通信随着5G技术的商用和进一步发展,移动无线接入将实现更高的传输速度,从而支持更多的应用场景和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
2.低延迟通信为了满足对实时通信的需求,移动无线接入技术将以更低的延迟提供服务,例如自动驾驶车辆、远程医疗等对时延要求较高的场景将得到更好的支持。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种接入技术,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代表了宽带接入技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不但建网开通快、维护简单、用户较密时成本低,而且改变了本地电信业务的传统观念。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一般包含无线个人域网(WP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广域网(WWAN)四个大类,它们共同组成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网络架构。
一、无线个人域网1.概述在网络构成上,WPAN位于整个网络链的末端,用于解决同一地点的终端与终端之间的连接,即点到点的短距离连接,如手机和蓝牙耳机之间的无线连接。
WPAN工作在个人操作环境,需要相互通信的装置构成一个网络,而无需任何中央管理装置,可以动态组网,从而实现各个设备间的无线动态连接和实时信息交换。
WPAN在2.4GHz频段,其新的标准将可以支持最高达55Mbit/s的多媒体通信。
目前承担WPAN标准化任务的国际组织主要是IEEE802.15工作组。
2.标准化进程1998年3月,在IEEE802.11无线局域网工作组内成立了一个WPAN研究组。
1999年3月,该研究组扩充为一个专门的工作组,即现在所说的IEEE802.15。
IEEE802.15负责制订WPAN标准,又分为4个任务组(TG)。
TG1也就是IEEE802.15.1,该任务组负责在蓝牙技术1.1版的基础上制订WPAN标准。
IEEE802.15.1于2002年6发布了IEEEstd.802.15.1--2002版。
TG2是解决WPAN与WLAN等其他无线网络之间共存问题的任务组。
目标是使WPAN和WLAN在同时运行的过程中相互干扰最小,保证两者正常运作。
TG3是高速率任务组,为在WPAN实现20Mbit/s以上的传输速率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则。
TG4,也就是IEEE802.15.4,负责低速WPAN标准的制定。
二、无线局域网1.概述WLAN是目前在全球重点应用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之一,用于点对多点的无线连接,解决用户群内部的信息交流和网际接入,如企业网和驻地网。
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划分与有线网络一样,无线网络可根据数据传送距离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它分为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广域网(WWAN)、无线城域网(WMAN)和无线个人网(WPAN)四种不同类型。
1.无线局域网(WLAN)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是计算机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他以无线多址信道作为传输媒介,利用电磁波完成数据交互,实现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
通常被形象的描述为“最后100m”的通信需求。
无线局域网让用户几乎可以从任何地方接入网络,如办公桌、会议室、咖啡厅,或者企业园区或校园中的另外一个办公楼。
同时无线局域网可以为员工提供最大限度的灵活性、生产率、工作效率,大幅度地增强他们与同事、业务伙伴和客户之间的合作。
WLAN采用IEEE 802.11系列标准。
2.无线广域网(WWAN)WWAN(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是指传输范围可跨越国家或不同城市的无线网络,由于其网络覆盖范围大,通常需要特殊的服务提供者来架设及维护整个网络,一般用户只是单纯以终端连线装置来使用无线广域网络。
无线广域网让用户可以通过远程公用网络或专用网络建立无线网络连接。
通过使用由无线服务提供商负责维护的若干天线基站或卫星系统,这些连接可以覆盖广大的地理区域,例如若干城市或者国家(地区)。
WWAN标准由IEEE 802.20和3G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构成。
3.无线城域网(WMAN)WMAN(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通常用于城市范围内的业务点和信息汇聚点间的信息交流和网际接入。
它的有效作用距离要大于WLAN,其有效覆盖区域为2km~10km,最大可达到30km,数据传输速率最快可达70Mbps。
WMAN采用IEEE 802.16标准。
4.无线个人网(WPAN)WPAN(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是指在个人活动范围内所使用的无线网络技术,这类技术的主要用途是让个人使用的资讯装置,如手机、PDA、笔记型计算机等可互相通信,以达到交换数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