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新近系沉积相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5.26 MB
- 文档页数:9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渐新世沉积物源分析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北部,其西部地区的渐新世沉积物源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等地。
这些地区的地质构造、岩石成分和气候环境等因素都对沉积物源的形成和演化产生了影响。
青藏高原是柴达木盆地最重要的沉积物源之一。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最高、最大的高原,其地质构造复杂,包括洛旺错-理塘断裂、昆仑造山带和羌塘北缘等构造单元。
这些构造
单元的巨大强度和多样性贡献了丰富的沉积物源。
由于青藏高原的高地形和寒冷干燥的气候,形成了悬移质和风沙堆积等全球范围内的特有沉积物类型。
塔里木盆地是另一个重要的沉积物来源。
塔里木盆地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盆地之一。
它的地质构造复杂,包括喀喇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和昆仑山脉等。
这些山脉的环境差异和地质构造造就了多样的岩石和沉积物类型,如碎屑岩、火成岩和沉积岩等。
昆仑山是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的另一个主要沉积物来源。
昆仑山是亚洲最大的山脉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造山运动区之一。
昆仑山冰川的频繁扩展和收缩产生的冰川沉积物、山地风化产生的碎屑物和风成沉积物等都是昆仑山成为沉积物源的重要原因。
总的来说,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的渐新世沉积物源非常多样化。
除了上述三个主要的来源外,还有其他的来源,如沙漠和河流
沉积物等。
这些沉积物从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环境中运输和沉积,形成了丰富的地质记录和沉积物特征。
研究这些沉积物源对了解柴达木盆地的演化和青藏高原的成长历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砂岩碎屑组分变化记录的沉积转型事件马雪;伊海生;夏国清【期刊名称】《地质通报》【年(卷),期】2010(29)9【摘要】应用砂岩碎屑成分分析法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干柴沟地区新生代地层进行了系统的物源分析.砂岩组分镜下鉴定和含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砂岩类型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岩屑类型以沉积岩岩屑为主.镜下识别出一些标志性的矿物和岩屑,它们的出现及其含量在剖面垂向上的变化,指示柴达木盆地西部干柴沟地区上干柴沟组与下油砂山组界线附近的沉积物源发生了明显变化,说明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在渐新世与中新世之交约20Ma时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沉积转型事件.这次沉积事件在青藏高原北部其他地区也可以找到一系列踪迹和响应,是探索青藏高原北缘构造隆升历史的一个重要界线.【总页数】10页(P1294-1303)【作者】马雪;伊海生;夏国清【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6;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4.6%P588.21+2.3%P512.2【相关文献】1.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在柴达木盆地中的沉积记录 [J], 关平;简星2.川西中段地区砂岩碎屑组分变化记录的沉积转型事件 [J], 钱利军;张成弓;陈洪德;林良彪;徐胜林;欧莉华;张玺华3.准噶尔盆地南缘新生代沉积物碎屑锆石记录的天山隆升剥蚀过程 [J], 陈熠;方小敏;宋春晖;孟庆泉4.柴达木盆地鱼卡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砂岩碎屑组分特征及其物源构造环境分析[J], 王涛;刘招君;孙平昌;白悦悦;宋朔5.地震剖面记录的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J], 王亚东;张涛;李仕远;郑建京;郭建明;孙国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柴达木盆地新近系沉积特征及演化苏妮娜;金振奎;宋璠;顾军锋;陈英;张卫丹【摘要】综合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剖面、岩心观察以及测井、地震等各种定性及定量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以三级层序为作图单位,编制柴达木盆地新近系各类单因素图件和沉积相图.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新近系沉积经历湖泊面积持续扩大的演化过程,沉积中心总体上有由南向北、由西向东迁移的规律.沉积相的空间展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在阿尔金山西段的山前陡坡带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阿尔金山中段的山前缓坡带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柴北缘及柴东地区主要发育辫状河-洪泛平原沉积体系.【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46)011【总页数】10页(P4155-4164)【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新近系;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定量沉积相;沉积相演化【作者】苏妮娜;金振奎;宋璠;顾军锋;陈英;张卫丹【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储层重点研究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储层重点研究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储层重点研究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储层重点研究室,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12.2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的一个大型内陆山间盆地,四周被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所环绕,为西宽东窄的菱形盆地,盆地总面积为12.1×104 km2,是中国西部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1]。
柴达木盆地基本构造格局可划分为柴西隆起、一里坪坳陷、柴北缘隆起和三湖坳陷共4个一级构造单元,进一步可划分出11个二级构造单元[2−3](图1)。
新近系是柴达木盆地目前最重要的含油气层系之一,剩余资源量丰富,勘探潜力巨大,是我国西部主要油气突破口。
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新近系沉积相初探郭泽清;王宗礼;李雪峰;张林;张绍胜;孔骅【期刊名称】《古地理学报》【年(卷),期】2009(11)3【摘要】在对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录井岩屑描述、测井相分析和岩心观察,确定该区新近系发育冲积扇、河流-泛滥平原、扇三角洲、三角洲、湖泊等沉积相.应用录井和测井资料,编制出了地层厚度、砂岩含量、暗色泥岩含量、红色泥岩含量等值线图等基础图件.在此基础上编制出了上干柴沟组-狮子沟组4幅沉积相平面图.沉积相总体特征以滨浅湖沉积为主,而在研究区周缘则多发育河流泛滥平原、三角洲和扇三角洲沉积.这些图件动态地反映出沉积、沉降中心由西向东逐步迁移的过程.鸭参3井和落参1井区长期发育三角洲沉积,是研究区储集层发育最好的区块,也是下步勘探的重点地区.该研究对沉积相的精细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研究区的油气勘探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总页数】9页(P284-292)【作者】郭泽清;王宗礼;李雪峰;张林;张绍胜;孔骅【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地质所,河北廊坊,065007;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地质所,河北廊坊,065007;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东辛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68;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地质所,河北廊坊,065007;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地质所,河北廊坊,065007;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地质所,河北廊坊,065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12.2【相关文献】1.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新近系油气成藏条件 [J], 姜桂凤;孔红喜;徐子远;侯泽生;蔡云兰;李艳萍2.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及新近系碳酸盐岩沉积相 [J], 张敏;尹成明;寿建峰;陈子炓;张跃中3.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新近系盆地模拟及有利区预测 [J], 冯德浩;刘成林;田继先;太万雪;李培;曾旭;卢振东;郭轩豪4.柴达木盆地中部一里坪—西台吉乃尔地区深层卤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初探 [J], 卢鋆;潘彤;李永寿;李洪普;韩光;苗卫良;张西营5.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凹陷新近纪孢粉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J], 张益铭;黄雷;宋世骏;陈琰;刘池洋;周飞;张麒;吴志雄;类维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然伽马曲线应用于古气候、古环境研究--以柴达木盆地七个泉地区古近-新近纪地层为自然伽马曲线是石油地质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古气候、古环境研究中。
在柴达木盆地七个泉地区的古近-新近纪地层研究中,自然伽马曲线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非海相盆地之一,其基础地质图区域为30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属于缺水干旱区,古近-新近纪时期沉积相比较稳定,具有较好的水文地质和环境记录。
在该地区的古近-新近纪地层研究中,自然伽马曲线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工具。
首先,自然伽马曲线可以反映岩性反差和沉积环境变化。
在柴达木盆地七个泉地区的沉积盆地中,自然伽马曲线显示了反映砂岩、泥岩等岩性的变化,表明沉积环境的变化。
例如,在下地组中,伽马曲线显示了泥质岩、砂质岩交替分布的情况,在研究中发现,这种砂泥交替分布是与湖泊水位的变化有关的。
另外,在福海组和克拉玛依组等地层中,自然伽马曲线反映了岩性反差和沉积环境的变化,加深了我们对于地层的认识和了解。
其次,自然伽马曲线可以反映生物事件。
在柴达木盆地的七个泉地区的研究中,自然伽马曲线揭示了多次生物事件,如地层中突然消失或大量出现某些化石群。
例如,在雅鲁藏布江组中,自然伽马曲线显示有明显的黑色线,这是停滞时间的标志,停滞时间的产生与黑色页岩有关,而黑色页岩所具有的特殊化石(如异歧叶属)则表明了该地层的生物事件。
最后,在古地震和古气候研究中,自然伽马曲线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自然伽马曲线可以提供地震地层学的决策依据,透露了某些地区古地震事件的发生时间和范围。
同时,它也可以反映古气候环境的变化,如地质时间尺度变化导致沉积环境的变化,地球气候的阶段性变化等等。
总之,自然伽马曲线是研究地质过程、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反映地层的岩性、生物事件、古地震以及古气候变化等方面,对于深入研究地质历史、了解地球演化史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上文所述的柴达木盆地七个泉地区的古近-新近纪地层为例进行数据分析。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沉积演化特征惠博;伊海生;夏国清;马雪【期刊名称】《中国地质》【年(卷),期】2011(38)5【摘要】藏北高原的柴达木盆地保存有完整的新生代沉积地层,通过对柴西茫崖凹陷背斜北东翼长尾台剖面详细的野外测量,结合室内薄片鉴定,研究了该剖面岩石组构、沉积构造、沉积相、岩石组合特征,划分了各组基本层序,分析了其旋回特征.最后,系统总结新生代地层的整体沉积演化特征,试图通过这些特征来揭示该地区整个新生代的沉积环境演化.%Qaidam basin in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has preserved intact Cenozoic strata. Based on field survey of the Changweitai section along the northeast limb of the Mangya depression anticlinorium in combination with thin section analysis, the authors studied the lithology, facies and rock combin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n through the basic sequence analysis, the cycl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formation were revealed. Finally, the holistic sedimentary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nozoic strata were summarized, with the purpose of reveal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regional Cenozoic sedimentary environment.【总页数】8页(P1274-1281)【作者】惠博;伊海生;夏国清;马雪【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4.6【相关文献】1.柴达木盆地西部小梁山地区新近纪沉积演化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 [J], 易定红;袁剑英;曹正林;裴明利;田光荣;吴武军;赵凡2.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砂岩碎屑组分变化记录的沉积转型事件 [J], 马雪;伊海生;夏国清3.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新生代演化特征与青藏高原隆升 [J], 王亚东;张涛;迟云平;刘艳蕊;张志高;李仕远;方小敏;张跃中4.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沉积特征及其对阿尔金断裂走滑活动的响应 [J], 柳祖汉;吴根耀;杨孟达;郭泽清;温志峰5.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新生代沉积与构造演化 [J], 方向;张永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纪与新近纪沉积相党玉琪;尹成明;赵东升【期刊名称】《古地理学报》【年(卷),期】2004(6)3【摘要】利用数十口井的电性、岩性及分析化验资料,将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纪与新近纪沉积相划分为七种相和亚相:洪积锥、水下冲积扇、河道和泛滥平原、滨湖、浅湖、较深湖和三角洲.沉积相的空间展布概括起来分为三大带:(1)阿尔金山前西段陡坡带洪积锥-水下冲积扇-扇三角洲-河道和泛滥平原-湖相;(2)阿尔金山前中段陡坡带洪积锥-水下冲积扇-湖相;(3)昆仑山前洪积锥-河道和泛滥平原-三角洲相.沉积相不仅影响着碎屑岩的成分和结构,而且也影响其物性与含油性.由洪积锥到水下冲积扇,到河道和泛滥平原,到三角洲,到湖相,石英和胶结物含量逐渐升高,岩屑和杂基含量逐渐降低,分选及磨圆变好,颗粒的粒级变细.浅层以河道和泛滥平原及三角洲相的物性最好,深层以三角洲相的物性最好,次为冲积扇,湖相最差.碎屑岩的油气富集以河道、泛滥平原和三角洲相最好,滨浅湖相油气富集最差.【总页数】10页(P297-306)【作者】党玉琪;尹成明;赵东升【作者单位】石油大学,北京,102249;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甘肃,敦煌,736202rn;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甘肃,敦煌,736202;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甘肃,敦煌,7362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12.2【相关文献】1.黑龙江七星河含煤盆地古近纪-新近纪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特征 [J], 商晓旭;邵龙义;马立军;野兆瑞;曲延林2.柴达木盆地古近纪-新近纪湖相叠层石与藻礁的沉积组合特征与意义 [J], 温志峰;钟建华;王冠民;李勇;郭泽清;王海侨3.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古近纪—新近纪断裂坡折带与沉积相分布 [J], 施辉;刘震;丁旭光;杨乾政;王标4.柴达木盆地北缘古近纪—新近纪古地理演化 [J], 李凤杰;孟立娜;方朝刚;李磊;林洪5.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纪—新近纪湖相生物礁的发现及意义 [J], 郭泽清;郑得文;刘卫红;钟建华;温志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新近系优质烃源岩特征
王力;金强;林腊梅;刘永昌;张博明
【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
【年(卷),期】2009(029)002
【摘要】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E)-新近系(N)盐湖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偏低,而且非均质性严重,利用有限的岩心岩屑实验室分析资料很难对其作出客观评价.为此综合有机地球化学和测井信息,建立了一套测井评价方法,得到了海量的烃源岩评价参数.分析这些数据后发现:与膏盐或芒硝互层的泥页岩和含膏盐泥页岩有机质丰度高(TOC>1.0%)、类型好,是该区的优质烃源岩;还分析了不同层系优质烃源岩分布规律:其中,E32优质烃源岩是主力生烃灶,其次是E31,而N11和N12中优质烃源岩则不太发育.
【总页数】4页(P23-26)
【作者】王力;金强;林腊梅;刘永昌;张博明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
【相关文献】
1.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与新近系的地震相 [J], 刘伟;闫林;顾家裕;李海东
2.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新近系天然气成藏期次研究 [J], 刘军;刘成林;董清
源;孙平;张林;郭泽清
3.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和新近系油田卤水资源水化学特征及化学演化 [J], 谭红兵;曹成东;李廷伟;樊启顺
4.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及新近系碳酸盐岩沉积相 [J], 张敏;尹成明;寿建峰;陈子炓;张跃中
5.柴达木盆地西部新近系和古近系油田卤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李建森;李廷伟;马海州;彭喜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柴达木盆地古近系沉积相研究苏妮娜;金振奎;宋璠;顾军锋;陈英;张卫丹【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38)003【摘要】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剖面、岩心以及测井、地震等多种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的定量岩相古地理研究方法,以三级层序为单元对柴达木盆地古近系沉积相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古近系发育冲积扇、辫状河、洪泛平原、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和浊积扇7种沉积相类型;受盆地构造演化作用的控制,柴达木盆地古近系沉积经历了水体由浅变深的演化过程;阿尔金山西段的山前陡坡带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浊积扇-湖泊沉积体系,阿尔金山中段的山前缓坡带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柴北缘及柴东地区主要发育辫状河-洪泛平原沉积体系.【总页数】9页(P1-9)【作者】苏妮娜;金振奎;宋璠;顾军锋;陈英;张卫丹【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12.2【相关文献】1.三水盆地古近系布心组沉积相类型及分布特征研究 [J], 陈善斌;甘华军;夏存银;刘斌;张国浩2.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古近系沉积相研究 [J], 邹康3.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古近系路乐河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J], 蒋斌;李凤杰;郑荣才;刘琪;刘殿鹤4.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及新近系碳酸盐岩沉积相 [J], 张敏;尹成明;寿建峰;陈子炓;张跃中5.塔西南山前古近系沉积相分析与研究 [J], 徐斐;陆廷清;马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33卷第3期2021年6月岩性油气藏LITHOLOGIC RESERVOIRSV ol.33No.3Jun.2021收稿日期:2020-06-18;修回日期:2020-09-10;网络发表日期:2020-11-0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咸化湖盆条件下盐类对地层超压的作用机制研究”(编号:41872127)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柴达木盆地建设高原大油气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6E-0102)联合资助作者简介:冯德浩(1997—),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油气成藏与油气资源评价。
地址:(102249)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
Email :******************通信作者:刘成林(1970—),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油气地球化学与资源评价、非常规油气地质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 :*************.cn 。
文章编号:1673-8926(2021)03-0074-11DOI :10.12108/yxyqc.20210307引用:冯德浩,刘成林,田继先,等.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新近系盆地模拟及有利区预测.岩性油气藏,2021,33(3):74-84.Cite :FENG D H ,LIU C L ,TIAN J X ,et al.Basin modeling and favorable play prediction of Neogene in Yiliping area ,Qai-dam Basin.Lithologic Reservoirs ,2021,33(3):74-84.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新近系盆地模拟及有利区预测冯德浩1,2,刘成林1,2,田继先3,太万雪1,2,李培1,2,曾旭3,卢振东1,2,郭轩豪4(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廊坊065007;4.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65)摘要: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新近系天然气资源潜力较大。
一里坪地区石油地质条件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姜桂凤;蔡云兰;袁秀君
【期刊名称】《青海石油》
【年(卷),期】2004(022)002
【摘要】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一直未展开系统的研究评价。
本文主要是对该区的源岩、储层、盖层、圈闭、运聚等成藏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制约油气藏形成的主要因素,进而确定成藏模式和有利的勘探目标。
研究表明,该区源岩条件较为复杂,存在多套不同类型烃源岩,但有机质丰度较低,类型以腐植型为主。
本区储集层物性较差。
根据对构造演化史、沉积史及生烃史分析,确定本区为“多套源岩供给、原生油气藏为主”成藏模式,并确定出碱山、碱石山和红三早三、四号构造为近期勘探的目标。
【总页数】7页(P1-7)
【作者】姜桂凤;蔡云兰;袁秀君
【作者单位】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
【相关文献】
1.哈萨克斯坦楚-萨雷苏盆地热兹卡兹甘地区石油地质特征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J], 黄海平;傅恒
2.金湖凹陷吕家庄地区地震资料重新处理效果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J], 曾梅;宋国良
3.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油气化探特征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J], 王凤国
4.下扬子地区化探特征及其含油气远景评价 [J], 程军
5.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新近系盆地模拟及有利区预测 [J], 冯德浩;刘成林;田继先;太万雪;李培;曾旭;卢振东;郭轩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海柴达木盆地马海凹陷冷湖地区古-新近系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区性质崔庆岗;杜小亮;孟令华;周龙涛【摘要】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马海凹陷沉积物物源的演化过程,以古—新近系泥岩的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测试数据为基础,采用数值对比及判别图解等方法对研究区物源性质、构造背景和古气候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
稀土元素分布配分形式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则较平稳,Eu出现负异常的特征。
V/( V+Ni),Ce/La比值及Ceanom表明古环境处于缺氧环境;构造背景图解La/Yb ∑REE,La/Sc Co/Th,K2O/Na2O SiO2/Al2O3,La Th Sc,Th Sc Zr/10表明马海凹陷冷湖地区泥岩处于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环境;母岩物源复杂,岩性为长英质火山岩和铁镁质岩均可见;古气候指标CAI及Sr/Cu比值反映了源区古气候主要为干热气候或构造活动区,风化程度较弱。
%In order to reveal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Mahai sag in Qaidam basin, taking data of major elements, trace elements and rare elements of Paleogene Neogene mudstone in study area, using the numerical value com⁃parison and the chart identification, the provenance attitude, tectonic setting and palaeoclimate have been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E distributions of mudstones show LREE enrichment, have a flat HREE pattern and a week Eu anomaly. As showed by the numerical of V/(V+Ni),Ce/La and Ceanom, the palaeoclimate in anaerobic environ⁃ment. From the discrimination diagram of La/Yb ∑REE, La/Sc Co/Th, K2 O/Na2 O SiO2/Al2 O3 , La Th Sc、Th ScZr/10, Paleogene Neogene mudstone in Mahai sag in the area are in active continent magin and continental island arc environment. Felsic volcanicrock and femic rock could be seen, provenance parent rock com⁃positionis quite complicated. Chemical Index alteration ( CAI) and the ratio ofSr/Cu indicate that the intensity of chemical weathering is relatively hot and week, and tectonic setting belongs to an active tectonic zone.【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6(032)004【总页数】8页(P32-39)【关键词】古-新近系;地球化学特征;物源分析;马海凹陷;柴达木盆地;青海省【作者】崔庆岗;杜小亮;孟令华;周龙涛【作者单位】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山东泰安 271000;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山东泰安 271000;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山东泰安 271000;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山东泰安 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6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判别环境领域最初主要应用于火山岩,后期扩展到沉积岩,并在构造背景、物源及沉积环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
第38卷第3期2020年6月中 国 锰 业CHINA′SMANGANESEINDUSTRYVol.38No.3 Jun.2020收稿日期:2019-10-29作者简介:张明珠(1975-),男,甘肃甘谷人,工程师,从事盐湖地质及水文地质研究。
E mail:380348574@qq.com。
青海省冷湖镇一里坪锂矿水文地质特征及开采条件研究张明珠,汪青川,刘新胜(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格尔木 816099)摘 要:青海省冷湖镇一里坪锂矿位于柴达木中西部,矿区内主要为湖相沉积。
简要介绍矿区区域概况,并对矿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开采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锂矿;水文地质特征;开采条件中图分类号:TD163.3 文献标识码:B doi:10.14101/j.cnki.issn.1002-4336.2020.03.012 青海省冷湖镇一里坪锂矿位于柴达木中西部,矿区地形平坦,东部及北部为北西向排列的风蚀残丘,南部为湖积平原,近风蚀残丘的边部,地表由风积沙和石盐组成[1 2]。
四周为构造丘陵所包围的相对封闭的小湖盆,在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中属最终排泄区之一。
无地表水分布,为干涸的盐湖,下部盐层中的晶间卤水仍在逐渐浓缩,根据该区已进行的250m深孔所揭露的地质资料来看,未发现淡水,因此除盐层中富含有浓度较大的晶间卤水之外,未有可供的淡水资源。
南北两侧的地下水只能通过地下潜流的形式补给矿区,矿区又为相对独立的次一级水文地质单元[3]。
周围地下水补给是影响矿区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地质构造格局使得矿区地下水处于极其缓慢的迳流状态,并最终消耗于蒸发;与此同时,盐矿物在矿区被逐渐积累富集、矿化度升高,盐类矿物析出最终形成高矿化度的晶间卤水和孔隙卤水,构成了区域特有的水系统特征。
1 矿区水文地质概况1.1 水文地质条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地下水均为卤水。
依据含水介质和钻孔所揭露的地层岩性将矿区地下水划分为化学岩类沉积的晶间水单一类型。
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新近系油气成藏条件姜桂凤;孔红喜;徐子远;侯泽生;蔡云兰;李艳萍【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06(027)005【摘要】通过对一里坪地区的烃源岩、储盖层、圈闭等各项成藏关键因素分析,确定制约新近系油气藏形成的主控乙素.认为,一里坪地区烃源岩主要为N12层段和部分N22层段暗色泥质岩,其有机质丰度相对较低,有机质类型以腐殖型为主,成熟门限为2 800m;储集层主要为粉砂岩,物性偏低;圈闭主要为背斜、断背斜等.据构造演化史、沉积史、生烃史分析,确定新近系烃源岩主要生烃期与圈闭发育史较为匹配,形成"内储式原生油气藏"的成藏模式.确定出碱山和碱石山为近期勘探的目标.【总页数】4页(P552-555)【作者】姜桂凤;孔红喜;徐子远;侯泽生;蔡云兰;李艳萍【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2;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2;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2;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2;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2;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1【相关文献】1.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新近系沉积相初探 [J], 郭泽清;王宗礼;李雪峰;张林;张绍胜;孔骅2.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风化壳与油气成藏 [J], 伍劲;高先志;周伟;张永庶;杨云;由超3.柴西地区古近系—新近系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及目标优选 [J], 田建华;董清源;刘军4.柴西地区古近系—新近系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及目标优选 [J], 田建华;董清源;刘军5.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新近系盆地模拟及有利区预测 [J], 冯德浩;刘成林;田继先;太万雪;李培;曾旭;卢振东;郭轩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古近系路乐河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蒋斌;李凤杰;郑荣才;刘琪;刘殿鹤
【期刊名称】《岩性油气藏》
【年(卷),期】2010(022)001
【摘要】对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古近系路乐河组沉积相进行了分析.共识别出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与湖泊等5种沉积相类型.并对其各自的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岩相古地理研究表明,柴北缘西段发育2种主要的沉积体系组合类型,西北的冷湖-潜西地区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组合,东南部马海-南八仙地区则为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一湖泊沉积体系组合.
【总页数】5页(P48-52)
【作者】蒋斌;李凤杰;郑荣才;刘琪;刘殿鹤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1.3
【相关文献】
1.昆北油田切16井区路乐河组下段沉积相研究 [J], 莫冯阳;牟中海;常琳;由超;徐乐
2.柴达木盆地北缘潜西地区路乐河组末端扇沉积体系分析 [J], 孟万斌;李敏;刘家铎;颉永平;马立协
3.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路乐河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 [J], 付玲;张子亚;付锁堂;宫清顺;黄革萍
4.柴达木盆地古近系路乐河组重矿物特征与物源分析 [J], 付玲;关平;赵为永;王牧;张英;卢静文
5.柴达木盆地北缘平台地区路乐河组沉积环境与成岩流体特征 [J], 杨永恒; 孙国强; 王晔桐; 朱文军; 秦彩虹; 管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