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三版》第5章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72
第一篇导言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复习题1.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面临的重要权衡取舍的例子。
答:①大学毕业后,面临着是否继续深造的选择,选择继续上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就意味着在今后三年中放弃参加工作、赚工资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②在学习内容上也面临着很重要的权衡取舍,如果学习《经济学》,就要减少学习英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时间;③对于不多的生活费的分配同样面临权衡取舍,要多买书,就要减少在吃饭、买衣服等其他方面的开支。
2.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答: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在看电影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例如:看书、打零工。
3.水是生活必需的。
一杯水的边际利益是大还是小呢?答:这要看这杯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喝,如果这是一个人五分钟内喝下的第五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很小,有可能为负;如果这是一个极度干渴的人喝下的第一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将会极大。
4.为什么决策者应该考虑激励?答:因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他们的政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5.为什么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像竞赛一样有赢家和输家呢?答:因为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从中享有更多的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通过贸易使每个国家可供消费的物质财富增加,经济状况变得更好。
因此,各个贸易国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经济合作伙伴。
在公平的贸易中是“双赢”或者“多赢”的结果。
6.市场中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做什么呢?答: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商品价格,价格反映商品自身的价值和社会成本,市场中的企业和家庭在作出买卖决策时都要关注价格。
因此,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行为的(社会)收益和成本。
从而,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千百万个体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社会福利趋向最大化。
7.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答: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和市场势力。
第五篇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十三章生产成本复习题1.企业总收益、利润和总成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企业利润=总收益-总成本2.举出一个会计师不算作成本的机会成本的例子。
为什么会计师不考虑这种成本?答:企业家花时间和精力经营管理企业,他的机会成本是从事其他工作所能赚到的工资。
这种机会成本会计师不记作成本。
因为会计师分析经营活动的依据是货币的流人和流出,隐性机会成本不引起企业的货币流动。
因此,会计师不衡量它。
3.什么是边际产量,如果边际产量递减,这意味着什么?答:边际产量是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
如果出现边际产量递减,则意味着该企业的生产设备已经得到充分利用,只有增加工人才能生产更多的产品。
但新工人不得不在拥挤的条件下工作,而且可能不得不等待使用设备。
4.画出表示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的生产函数。
画出相关的总成本曲线。
(在这两种情况下,要确定标出数轴。
)解释你所画出的两个曲线的形状。
答:生产函数表示雇佣的工人数量和生产量之间的关系。
随着工人数量增加,生产函数变得增加,生产函数变得平坦,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
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边际成本递增,随着产量增加,总成本曲线变得较为陡峭。
图13-1 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的生产函数图13-2 总成本曲线5.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定义。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总成本是指企业购买生产投入支付的量。
平均总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
边际成本指额外-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
平均总成本=总成本/产量边际成本=总成本变动量/产量变动量6.画出一个典型企业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总成本曲线。
解释为什么这些曲线的形状是这样,以及为什么在某处相交。
答:图13-3 典型企业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总成本典型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呈U型。
因为企业在刚开始时,生产能力有剩余,增加一单位的投入量,边际产量会高于前一单位的投入,这样就出现一段边际成本下降。
生产能力全部被利用之后,再增加边际投入,就会出现边际产量递减,边际成本递增。
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复习题1.给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下定义。
答: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需求收入弹性,是指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
2.列出并解释本章中所谈论的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四个因素。
答:需求的价格弹性取决于许多形成个人欲望的经济、社会和心理因素。
通常,需求价格弹性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1)相似替代品的可获得性。
有相似替代品的物品往往富有需求弹性,因为消费者从这种物品转向其他物品较为容易。
(2)必需品与奢侈品。
必需品倾向于需求缺乏弹性,奢侈品倾向于需求富有弹性。
(3)市场的定义。
范围小的市场的需求弹性往大于范围大的市场,因为范围小的市场上的物品更容易找到相近的替代品。
(4)时间框架。
物品往往随着时间变长而需求更富有弹性,因为在长期中人们有充分的时间来改变自己的消费嗜好和消费结构。
4.如果弹性大于1,需求是富有弹性还是缺乏弹性?如果弹性等于零,需求是完全有弹性还是完全无弹性?答:弹性大于1,需求富有弹性。
弹性等于零,需求完全无弹性。
5.在一个供求图上标明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和生产者得到的总收益。
答:如图,供给与需求曲线的交点是均衡点,均衡点所对应的价格P是均衡价格,所对应的数量Q是均衡数量。
P·Q,即阴影部分是生产者得到的总收益。
6.如果需求是富有弹性的,价格上升会如何改变总收益?解释原因。
答:如果需求是富有弹性的,价格上升会使总收益减少。
因为需求富有弹性,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减少的如此之多,以至于大到抵消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收益,即需求量下降的比例大于价格上升的比例。
7.如果一种物品需求收入弹性小于零,我们把这种物品称为什么?答:需求收入弹性小于零的物品,我们称为低档物品。
8.如何计算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什么?答:供给价格弹性=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它是衡量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9.毕加索油画的供给价格弹性是多大?答:毕加索油画的供给价格弹性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