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为什么这么难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难点分析1. 引言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在追求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难点。
本文将探讨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所面临的难点。
2. 主要问题2.1 缺乏跨学科合作在现代社会,许多重大挑战需要不同领域专家共同努力来解决。
然而,由于学科间壁垒严重、互相沟通不畅等原因,跨学科合作变得困难。
这导致了知识孤立和局限性思维,对于复杂问题无法提供全面有效的解决方案。
2.2 资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包括研究人员工资、实验设备购置、试验验证等费用。
然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对于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并不充分。
这限制了研究者们在深入探索领域前沿、进行高风险高回报研究等方面的能力。
2.3 市场化需求导向科技创新往往受到市场化需求的驱动,以应对迅速变化的市场竞争。
这使得科技创新更加倾向于满足当前商业利益或解决短期问题,而忽视了长期有益并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研究方向。
这也可能阻碍了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发展。
2.4 缺乏人才队伍科技创新需要拥有高素质、富有激情和跨领域背景的人才队伍。
然而,由于机制不完善、薪酬体系不合理等原因,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成为一大挑战。
此外,女性在科技领域仍面临诸多困难和偏见,他们参与到创新过程中比例较低。
3. 难点分析3.1 多学科合作障碍跨学科合作需要克服多种困难:如学术语言差异、组织结构差别、权责界定问题等。
解决这些困难需要建立相互尊重和高效沟通的机制,并提供相关培训,培养具备多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
3.2 资金管理与分配在有限的资源下,科研项目选择和资金分配成为重要问题。
需要建立公平、透明、高效的评审和决策机制,并对优秀创新项目给予更多资源支持。
同时,政府与企业合作投入资金也是一种可行方式。
3.3 激励体系改革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需要改革激励体系。
除了提供良好薪酬待遇外,还可以通过设立奖项、提供卓越工作环境等方式来激励创新者。
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范管理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进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根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和《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共享服务平台)是我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后备力量和有益补充,是围绕四川特色优势产业和学科等发展需要,开展科技基础资源汇交和集成、挖掘与分析、管理与利用,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支撑和条件保障的公益性、专业化、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第三条共享服务平台主要依托在川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骨干企业等单位建设,分为基础条件类平台、统筹服务类平台两个类型。
基础条件类平台主要是指利用科学数据、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等科技资源,面向社会提供科研基础条件支撑和共享服务的数据库或资源库;统筹服务类平台主要是面向全省科研及管理人员建设的,围绕科技管理、基地运行、科技政策与信息公开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保障性平台。
第四条共享服务平台运行管理遵循合理布局、整合共享、分级分类、动态调整的基本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加强能力建设,规范管理运行,促进开放共享和服务。
第五条共享服务平台的科技资源,除保密要求和特殊规定外,一般均应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省级财政科技资金通过后补助方式对共享服务平台的运行维护和共享服务给予必要的支持。
按照“基地+人才+项目+任务”的原则,鼓励各类科技计划支持共享服务平台发展。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六条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科技厅)是共享服务平台的宏观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1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关于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与发展的方针政策;2.研究制定共享服务平台建设、运行、管理和维护政策规范等;3.负责共享服务平台组建、运行、调整、撤销等;指导开展共享服务平台绩效考核和评估等工作,并根据考评情况予以后补助支持;4.指导有关部门、市州科技管理部门开展平台工作。
2013年第2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3No.2收稿日期:2012-04-24,修回日期:2012-07-11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建设”(2011E60004);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分析测试技术专题知识库研究人才培养项目”(2010F20012)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3.02.007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自身特征与开放共享———基于浙江大型科学仪器资源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郭鹰1,吴晓玲2,何世伟2(1.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杭州310007;2.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06)摘要:采用2010年浙江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收集的大型科学仪器统计数据,运用回归模型对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自身特征对开放共享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设备自身的一些主要特征对其开放共享会造成影响,这些特征包括设备价值、购置时期、经费来源、运行情况和使用效率。
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促进大型科学仪器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开放共享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自身特征;开放共享;影响中图分类号:F062.3;G258.9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3)02-0024-04Characteristics and Shar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Resource —Empirical Analysis on Large Instrument Equipment Survey in Zhejiang ProvinceGUO Ying 1,WU Xiaoling 2,HE Shiwei 2(1.Zhejia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Hangzhou 310007,China ;2.Zhejia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Hangzhou 310006,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uses the large scientific instruments statistical data collected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sur-vey in Zhejiang in 2010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 effect of large scientific instrument on sharing by the regression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some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quipment itself have affection on sharing.These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the value of equipment ,the purchase period ,the funding sources ,the operation and the use of efficiency.On this basis ,the paper recommends the further promotion of large scientific instruments sharing policy.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sharing ;influence1引言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作为重要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科研工作和实验教学的必须手段和重要物质条件[1],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使用单位或使用人)在不同时间段使用同一台/套为本单位所有或为其他单位所有的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研究的行为。
科技成果转化的困难和问题科技成果转化的困难和问题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过程,是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践中,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本文将从政策、市场、人才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政策方面1.1 缺乏支持政策在我国,虽然有一些政策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但在具体实施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有些地方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给予的财政资金不足,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有些地方对于创新型企业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够明确,导致企业无法享受到相关优惠。
1.2 政策执行效率低除了缺乏支持政策外,政策执行效率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性,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解或者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此外,由于审批流程繁琐、周期长等原因,很多企业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时遇到了困难。
二、市场方面2.1 市场需求不足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市场的支持,如果市场需求不足,那么科技成果转化将会受到影响。
目前我国一些高新技术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不够大,很多企业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时遇到了困难。
2.2 技术风险大由于科技成果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例如,某项新技术可能在实验室中表现良好,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人才方面3.1 人才流失问题我国拥有众多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往往选择去海外发展。
这导致我国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时缺乏核心人才。
3.2 人才结构不合理除了缺乏核心人才外,人才结构也是一个问题。
在我国一些企业中,虽然有很多技术人员,但缺乏市场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这导致科技成果无法转化为实际应用。
四、结论综上所述,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政策、市场、人才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制定更为明确的政策;同时,也需要企业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最后,还需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中来。
科技开放共享的申论大作文《科技开放共享:创造更美好的现在与未来》在这个时代,科技就像一个巨大无比的哆啦A梦口袋,里面装满了各种奇妙的东西。
而科技开放共享,就是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伸进这个口袋拿点好东西出来。
我就遇到这么一件事。
咱小区门口有个共享充电桩。
以前,大家的电动车充电那叫一个乱,有从自家窗户扯根电线下来充电的,既不安全又不雅观。
后来有了这个共享充电桩,就方便多了。
它的原理咱不太懂,估计是电的高科技啥的,但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不管是住哪栋楼的居民,只要把车停在那,扫码就能充电。
这充电桩可不是某些人私人独占的,不管你是上班族还是大爷大妈接送孩子的三轮车,都能用。
从这小小的共享充电桩就能看出来科技开放共享的好处了。
首先,它能提高资源利用率。
不然,每家都搞一个自己的充电桩,那得浪费多少电插口和电线之类的资源啊。
而且,这就像是大家一起凑钱买一个好东西然后轮流使用一样。
对于那些小家庭来说,装一个自己的充电桩成本太高,共享的就省钱又方便。
往大了说,科技开放共享在很多领域都是这样。
比如说一些科学研究的数据,如果各个国家的科研团队之间能够开放共享,那研究速度得多快啊。
不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小团队闷头研究,而是大家把好的成果放出来,别人可以接着研究或者得到启发。
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往上加,最后能搭出一个特了不起的建筑来。
而不是一个人慢慢磨一块积木,磨了好久还不一定能把整个建筑搞好。
科技开放共享,让生活更美好也让这个世界在发展的路上跑得更快更稳。
这种共享,就像是在大家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合作与互助的种子,我们只要好好呵护它,就能收获一个充满奇妙科技和和谐人际关系的美好未来。
《拥抱科技开放共享:从单车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一提到科技开放共享,我首先就想到共享单车。
那真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比北方人冬天吃的乱炖还包容。
我曾经有一次特别深刻的体验。
那天和朋友约好了去一个小众的文创集市。
我家离那儿说近不近,说远不远,打车觉得浪费钱,走路又有点远。
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杨剑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04期摘要:根据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工程几年来建设实施的现状,分析项目在实施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继续推进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科技文献资源现状突出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a)-0250-02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是一项持续建设工作,继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在国家“十二五”的科技发展规划中又重点提出了“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目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基本建成满足科技创新需求的资源和条件支撑体系”的战略思想,特别是2012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胡锦涛主席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的6点意见中强调“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因此,紧密结合宁夏“十二五”科技创新活动需求,稳定持续开展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仍是新时期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为了更好地推进下一步的工作,分析探讨宁夏科技文献共享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现阶段推进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1 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现状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工程作为宁夏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08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
初步构建了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银川服务站的各类资源为核心,以科技基础文献资源、科技管理资源、本地化特色文献资源为主体的宁夏科技文献资源体系,有效整合区内现有存量科技文献资源,基于科技文献资源的合作共建机制调控增量资源,构建具有地区特色的科技文献资源体系,通过镜像、网络包库、馆际互借等多种形式,已建立起各类基础文献型数据库43个,资源总量达到16亿(篇)条,其中镜像数据库达到17个,镜像资源存贮空间达到了16T,构建了以草业、枸杞、马铃薯、压砂瓜、清真牛羊肉、沙产业、羊绒、新材料、红枣等16个本地特色专题文献数据库,现已上传各类文献资源2万多篇。
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和突破在科技领域,每年都会涌现出大量的新科技成果,这些成果包括新材料、新技术、新装置等等,这些成果不仅有助于科学研究的进展,也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
但是,科技成果落地却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科技成果转化之所以难以落地,主要是因为存在着以下几个难点:技术难度大、市场风险高、资金难以落地等等。
但是,只要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就能成功地打破这些难点,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一、技术难度大科技成果能够转化成实际产品或系统,首先要看其技术是否可行。
一些技术创新并不足够成熟,还需要进一步的研发和实验,才能够被实际应用在市场中。
技术创新不仅考验着科学家的研究能力,也考验着企业家的实践能力。
许多科学家在研发新技术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技术问题,这些问题可能需要进行多年的研发,才能够得到一个实际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技术难度大的问题,需要加大科研投入。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科研经费、鼓励创新等方式来支持科学家们进行科研工作。
企业也可以通过合作、成立研究机构等方式来加速技术创新。
此外,加强多学科合作,打破学术门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众创、众包、众筹模式,共同形成推动技术创新的氛围,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
二、市场风险高科技成果一旦落地,会面临市场的试水,这就需要科技成果在市场上有着较强的竞争力。
市场风险高可能导致市场的全面失败和投资的损失,这在早期科技成果转化中非常普遍,也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二个难点。
为了降低市场风险,必须开展全方位的市场调研。
科技成果落地前,应先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的需求、竞争情况和可能的反应等。
针对市场需求,科技成果要有合理的市场价格。
此外,推动企业家的市场营销和运作能力,打造更优秀的市场营销团队,合理的销售策略和扎实的市场推广计划,控制企业的推广成本,将市场上的风险降到最低。
三、资金难以落地科技成果转化的另一个难点,是资金难以落地。
科技成果需要资金来支持,否则无法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实践。
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资源共享机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作者:张海燕倪明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1年第19期摘要:江苏省于2012年启动实施高效协同创新计划,按照“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择优支持”的原则,坚持以急需和一流为导向、以协同推进为核心、以创新发展为方向、以产学研结合为主线,引导组织高校与国内外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平台紧密合作,建设人才、学科和科研三位一体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支撑创新型省份和人力资源强省建设。
选取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的资源共享机制为研究侧重点,从围绕构成资源的五大要素出发,发现协同创新中心资源共享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经验,寻找出有利于提高本土化协同创新中心资源共享机制运行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资源共享机制;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127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19-0117-03一、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资源共享机制的现状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设立了领导小组,成员由各协同方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共同研究解决协同创新计划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整合资源,开放共享,积极协同,扎实推进了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开放资源共享的实施。
此外,省教育厅与省知识产权局联合致力于提升协同创新中心知识产权管理和专利信息运用的能力和水平,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合理选择知识共享的方法,让各协同体达到知识协同,为资源共享打下了基础。
牵头高校成立由学校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级校外协同方委派人员组成管理委员会,督促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资源共享机制的健全,确保中心正常运行和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省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根据协同创新中心的类型不同给予动态支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制定了《江苏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细化收入和支出的预算,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为资源共享所需的资本提供了保障。
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08.12.10•【文号】国科发计[2008]722号•【施行日期】2008.12.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工作的通知(国科发计〔2008〕722号)各平台建设项目牵头部门、主管部门,各承担单位:2005年以来,科技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和《“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精神,启动实施了一批平台建设项目/子项目。
几年来,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以下简称“科技资源”)整合和共享初显成效,公共科技资源开放服务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对国家自主创新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发挥平台建设项目/子项目的作用,充分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益,现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如下要求:一、按照“整合为主线,共享为核心,边建设边运行”的原则,各平台建设项目/子项目承担单位应在充分整合相关资源的基础上,尽快开展运行服务,全面实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支撑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宗旨。
二、各平台建设项目/子项目承担单位应尽快向社会公布科技资源状况、开放运行模式、共享使用制度等相关信息,采取多种方式扩大服务范围和领域,拓展开放共享服务功能。
三、各平台建设项目/子项目承担单位应结合科技资源运行服务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科技资源整合共享机制,提高科技资源整合的广度和深度,扩大科技资源覆盖面,进一步增强平台的物质基础。
四、各平台建设项目/子项目承担单位应按照科技资源信息汇交机制,尽快将相关科技资源信息统一汇交到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门户系统(以下简称“平台门户”),并接受平台门户对平台建设项目/子项目共享服务的监控和评估。
加强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工作建议一、背景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作为协调和整合科技资源的机构,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发展的迅猛,科技资源的多样化和分散化趋势不断加强,科技资源统筹中心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的作用,下面就加强其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二、建议1. 深化科技资源整合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应加强与各类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促进科技资源的互通互联。
加强与国际科技组织的交流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科技资源,提升本国科技水平。
2. 完善科技资源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科技资源管理制度,明确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的职责和权力,并加强对科技资源的监管和服务,确保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公平分配。
3. 加强科技资源整合评台建设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应建设一体化的科技资源整合评台,整合各类科技资源信息和服务,提供便捷的科技资源查询和交流评台,为科研人员和企业提供多元化的科技资源支持。
4. 增强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的专业化团队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管理,提升其科技服务和支撑能力,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
5. 完善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的政策支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应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政策倾斜,为其提供政策保障和资源支持,促进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6. 建立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的评价机制建立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的绩效评价体系,定期对其工作进行评估和衡量,发挥激励和指导作用,推动其持续改进和提升。
三、结语加强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的工作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只有加强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科技资源共享,为我国科技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希望上述建议能够为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他们直接关系到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大局,对于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起到关键作用。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为什么这么难?
在2009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强调要开放共享科技资源和科研平台。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是科技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为了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各级政府、科研院所都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建设一流的基础条件、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列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对科技条件资源共享做出了法律规定。
尽管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工作取的一定的进展,但开放共享的效果不显著,重复浪费现象仍然存在,为什么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这么难呢?
首先是观念问题。
开放共享的观念还未被我们大多数的单位或科研人员普遍接受,抱“不求所用,但求所有”意识的大有人在,更有人认为共享就意味着免费,自己得不偿失,甚至会培养出竞争对手。
其次是体制问题。
由于管理体制的限制,利用公共投入建设的科技条件资源分别隶属于不同部
门或者不同地方, 同一领域的资源也分别被不同
的部门所管理,科技条件资源的使用也主要限于各自部门或单位内部,各类科技计划产生的项目数据和实物资源散落在单位和个人手里。
第三是机制问题。
一是由于科研项目预算支出中人员费用占的比例较少,科研经费的支出只能通过购买硬件设备这一主要渠道,再加上对于科研经费的节约并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
因此,许多科研项目组为了花完项目经费,便不考虑项目实际需求和社会上现有存量而采购大量的仪器设备,缺乏主动寻求共享的积极性。
二是对于科技资源的产权界定不清,如何共享的利益平衡机制不健全,参与共享各方责、权、利不明,导致社会提供共享服务的积极性不足。
第四是管理原因。
我国许多科技条件资源拥有单位已开展了资源服务工作,但没有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资源共享服务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对平台的宣传还远不够,用户导向意识不足,社会对平台的认知度不高,无法充分发挥平台服务社会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