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三姐妹——解读家庭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8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蒋介石日记中的宋氏三姐妹:称宋美龄母性很浓
导语:由于独特的身世、特殊的姻亲关系,宋氏三姐妹与蒋介石的关系也较特殊。
蒋介石心目中的宋氏三姐妹是怎样的呢?作者从蒋介石日记入手,给我们
由于独特的身世、特殊的姻亲关系,宋氏三姐妹与蒋介石的关系也较特殊。
蒋介石心目中的宋氏三姐妹是怎样的呢?作者从蒋介石日记入手,给我们解读了蒋介石与宋氏三姐妹的关系:蒋介石对宋美龄依恋,对宋霭龄信任,对宋庆龄却有些疏远。
以下为原文:
宋氏三姐妹都受过很好的教育,无论是孙夫人宋庆龄、蒋夫人宋美龄还是孔夫人宋霭龄,她们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社会舆论关注。
因为独特的身世、特殊的姻亲关系,姐妹三人与蒋介石的关系也比较特殊。
胡佛研究所蒋介石日记的公布,使人们可以从他的内心独白中窥探出他与宋氏姐妹的关系。
蒋介石称宋美龄身上凝结了浓厚的母性
蒋介石日记中有关于宋美龄的大篇幅记载。
从婚后不久的日记中可以看出,蒋介石对宋美龄的才情、胆略与智慧非常欣赏、敬重,某些文字中甚至透露出,他对宋美龄超乎一般地依恋。
1930年12月4日,他在日记中写道:“自我有智识以来,凡欲出门之时,必恋恋不肯舍弃我母,到16岁时,必待我母严责痛击而后出门,及至二十余岁犹如此也。
此天性使然,不能遽改。
近三年来凡欲出门时,此心沉闷惨淡,必不愿与妻乐别者,岂少年恋母之性犹未脱耶,余诚不知所以然也。
”
1936年12月发生的西安事变,是蒋介石刻骨难忘的经历。
后来宋美龄前往西安救助他,在见到宋美龄的那一刻,蒋介石禁不住号啕大哭,这在日记记述中,他毫不掩饰。
在危急关头宋美龄表现出来的勇
生活常识分享。
读书报告:《宋氏三姐妹》简介:本次读书报告以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的个人成长为主线,又以她们婚姻为重点,着重描写三姐妹的鲜明个性、个人情感历程与姐妹间的深情,深刻地表现了政治分野使她们分离,但亲情又割不断血浓于水的这一“人间真情永在”的主题。
在阅读中,我们思考很多,也收获很多。
宋霭龄:回旋舞的舞者摘要:陈廷一的《宋氏三姐妹》是图书馆里专门介绍三姐妹的书籍中最厚的一本,内容详实,文笔优美。
以三姐妹的情感经历为主线,介绍了三姐妹的一生以及对中国的贡献。
本篇读书报告着重介绍关于宋霭龄的一生以及对她的看法。
关键词:性格金钱权力与孔联姻宋家皇朝宋霭龄简介:(1889—1973),生于上海。
1904赴美国留学,入佐治亚州梅肯市卫斯理女子学院。
1910年毕业后回国。
1912年任孙中山秘书。
“二次革命”失败后与父亲宋嘉树去日本,仍任孙秘书。
1914年9月与孔祥熙结婚。
婚前介绍妹妹宋庆龄接替自己的秘书工作,孙表示同意。
1915随丈夫回故里省亲,帮助丈夫主持铭贤学校事务。
1927年支持蒋介石“清党”反共,促成蒋宋联姻。
1929年参加孙中山奉安大典。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支持蒋“剿共”。
抗日战争时期与庆龄、美龄共同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支持中国工业合作社,参与组织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创办全国儿童福利会,担任香港伤兵之友协会会长。
1947年去美国。
1973年10月19日在纽约病故。
一、性格宋霭龄是宋氏三姐妹中的老大、最早留学美国的新女性之一,也是中国当时最富有的女实业家。
因为是长女的关系,又受到父亲影响较大,所以霭龄有着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做出了许多男人都没有能力做到的事。
这一点有些像康有为的女儿康同璧,同是留美女性,胆识过人、敢想敢说。
所以在看完《宋氏三姐妹》(陈廷一\罗比.尤恩森)《往事并不如烟》以及电影《宋家皇朝》之后,我很敬佩她们这类人的这种性格。
宋氏三姐妹中,就长相而言,庆龄美龄相似;就性格而言,美龄霭龄相似,而宋庆龄则比较文静、温柔。
《宋氏三姐妹》读后感无意间读到这本书,《宋氏三姐妹》,记录了这三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女性。
这本书记叙了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的个人成长,展示了她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的个性,以及在婚姻选择上“一个爱钱,一个爱国,一个爱权”的特点,同时以中国革命为背景,表现三姐妹的深情,但又在信仰上矛盾,政治的分歧抵不过血浓于水的亲情。
整本书,没有繁冗的文字,确生动的还原出,那个时代,一个宋家三姐妹的故事。
三姐妹出身于一个传奇的家庭,父亲拥有传奇的人生经历以及母亲良好的家庭修养,给了三姐妹一个自由的成长氛围。
宋霭龄在学生时代,就是个聪明、大胆的女子。
在她去美求学途中,因为一系列原因,使其遭受海关扣押,后来,她向老罗斯福总统用坚定而温和的语气表示抗议是说道。
对一个来自中国的14岁的小女孩,却拒她于大门之外,甚至把她监禁三到四个礼拜,这样的做法绝对不是待客之道,在中国也绝对不会发生。
她懂得察言观色,在美国学习期间,总是给人羞怯的感觉,然而,掩藏在温文面孔下的,是将一切收入眼底的睿智与聪慧。
这就是真正的宋霭龄,这样的她,成为了一位在金融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妇女,一个宋家幕后真正的设计者。
宋庆龄聪敏好学,思想活跃,经常参加学校的活动。
听到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热情欢呼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
她热爱她的祖国,更加因对孙中山先生的崇拜,不顾家庭的阻挠,终于与当时还在流亡海外的孙中山先生结成革命伴侣。
她的一生都贡献给了自己的祖国,成为一代国母。
宋美龄,则是一个永远张扬的美丽女子,从小,父亲的疼爱,以及美貌,使这位原本就家境优越的小姐,更加展示自信魅力。
当她到达美国学校是,对着校长说了一句“我不会在这里呆上很久的,不喜欢这里”,然而,这里成了她展示的舞台,她穿旗袍,展示中国女性的特点,同时,她在美国良好的人脉,为后来为中国争取到美国的支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宋美龄一生传奇,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同时,除了一口流利的英语,还会六国语言。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宋氏三姐妹简介篇一:宋氏三姐妹简介介绍宋氏三姐妹宋氏三姐妹照片宋氏三姐妹简介介绍宋氏三姐妹宋蔼龄、宋美龄、宋庆龄是中国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姐妹组合。
宋氏三姐妹的父亲是宋耀如,母亲是倪桂珍。
母亲倪桂珍则出身上海,其中倪桂珍这一只母系祖先目前可以追溯到明末大学士徐光启。
宋美龄父亲宋嘉树,又名宋耀如,宋耀如初期并不姓宋,而是姓韩,名教准。
宋庆龄祖父韩鸿翼是个农民,韩教准(宋嘉树)是其次子。
韩鸿翼夫人为王氏。
由于家境贫寒,韩教准12岁时就飘洋过海,到美国找堂舅父谋生,韩教准舅父姓宋,是旅居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经营丝茶生意的侨商,他没有儿子。
韩教准就被舅父收为养子,从此改姓宋,名嘉树,别名耀如。
宋嘉树在美国加入基督教,取英文名字查理·琼斯·宋(CHARLES JONES SONG)。
韩改宋后,才逐渐发迹成为影响海内外的“宋氏族”。
宋蔼龄与宋庆龄大姐宋蔼龄,1889年7月15日生于上海;1914年在日本与孔祥熙结为夫妇;1973年10月19日在美国纽约去世。
宋霭龄(1889年7月15日-1973年10月19日),孔祥熙夫人,原籍文昌(今属海南),生于上海。
抗日战争时期与庆龄、美龄共同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支持中国工业合作社,参与组织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创办全国儿童福利会,担任香港伤兵之友协会会长。
1973年10月19日在纽约病故。
人物影响宋霭龄在宋家王朝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她首先成为孙中山的秘书,后才有介绍妹妹庆龄接替工作,而宋美龄与蒋介石的婚事,在宋家的一片反对声中,正是由于宋霭龄的竭力支持与撮合,得以“玉”成其事,因而蒋宋联姻,以致给民国历史添了不可忽视的一笔。
宋庆龄照片二姐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1915年和孙中山结婚;1981年5月1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5月29日在北京逝世。
宋氏三姐妹成功的秘密在20世纪的中国,出了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的宋氏家族,可以说是这个世纪最辉煌的家族。
‚宋氏三姐妹‛,是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姐妹组合:宋庆龄成为国母,爱国爱民,万民景仰;宋美龄嫁给蒋介石,权势显赫,呼风唤雨;宋蔼龄联姻孔祥熙,善于积财,富甲天下。
她们对20世纪的中国拥有不可思议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因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宋氏三姐妹‛从她们出生的时代开始,就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她们不仅仅像杰出的男性政治家一样参与甚至主导国家政治,而且创造了无数女性解放的‚中国第一‛,为推动妇女解放作出了卓越的开创性贡献。
‚宋氏三姐妹‛成长的秘密,多半个世纪以来始终是人们兴趣浓厚的话题。
人们毫无疑问地把目光投向她们那位‚不平凡的父亲‛宋耀如。
宋耀如在美国留学、生活了8年,从语言到生活方式乃至思想性格无不受到美国文化的熏陶。
回到中国的宋耀如,在诸多生活细节上他仍保留着美式习惯和审美情趣。
英语成为他惯说的语言,常常不加思索即脱口而出。
他虹口的住宅是仿照19世纪美国南方的建筑式样建造的,里面的布置和摆设是中西合璧的,既有配置红木桌及立式小凳的中式客厅,也有摆设钢琴、扶手椅和沙发的西式客厅。
他的饮食习惯也是西式的,宋夫人于是成了一名出色的西餐厨师。
他的孩子们从小就熟悉西餐,女儿们还从母亲那里学习到一些美式烹调的奇特花样。
因此,宋家女儿们出生伊始,就生活在一个从语言、居家摆设到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都中西合璧的家庭环境中。
尤为可贵的是,宋耀如具有远见卓识,有着充满苦涩的生活经历,深受基督教教义和美国民主精神熏陶,具有朴素的爱国情感,准备‚有意识地以‘不计毁誉,务必占先’的精神培养子女们应具有崇高理想、不畏艰险和热爱祖国的意志‛。
这为女儿们准备了一个崇尚平等、自由、独立、创新、坚忍、爱国的思想大熔炉,让女儿们从坠地之始就享有男女平等、个性自由、独立自主的权利。
尽管宋家的家庭日常生活由母亲倪桂珍主持,但相对于母亲的严厉、固执和循章办事,父亲的亲切、热诚和随和更受孩子们的欢迎。
宋耀如家庭教育的具体做法宋氏家族以“宋氏三才女”而闻名于世,她们的三兄弟同样不同程度地闻名于民国政坛,特别是大哥宋子文,他是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财政部长,他在中国的财界、政界、外交界都发挥过相当的作用。
对于一个家族说,六个子女中有四个成为一度影响中国政坛的风云人物,这是非常少见的。
而他们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呢?其实,他们是在民主、平等、富裕的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的,并且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而这离不开宋耀如所独创的现代型“斯巴达—基督教”的教育模式,在充分发展孩子们的美好个性的同时,训练他们成为具有基督教精神的斯巴达勇士,而其子女日后的发展,则充分证明这一模式的成功。
首先,宋耀如夫妇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宋耀如不仅是个成功的商人,而且也是个能干的父亲。
他在支持孙中山革命事业之余,在虹口的东恒路买了一块面积不小的地皮,他亲自设计并建造了一栋中西合璧的新式楼房。
房屋的正方向有一条小河,河上架有一座小桥。
四周筑有一围不高的石墙,墙外即是绿色的田野,孩子们经常翻出石墙,到附近的农民的田野玩耍,使他们亲近大自然,认识劳动,接触周围的农民。
很特别的是宋耀如在房屋后开辟了一个菜园,自己种植蔬菜,让孩子们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在这所中西结合的建筑里,留下了宋氏兄妹孩童时代无限的快乐。
在那个动荡混乱的时代,宋家仿佛是个世外桃源,优裕的物质生活使孩子们心中有一种安全感。
同时,由于夫人倪桂珍完全按照清教徒禁欲主义的规范生活,当孩子们还在襁褓之中时就带他们做祷告,使孩子们从小就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为他们幼小的心灵找到一片安宁的乐土。
而有秩序的和谐的带有诗情画意的坏境,则培养了他们优雅的气质和洒脱的风度。
其次,宋耀如为了把子女培养成林肯、华盛顿式的伟大人物,在充分施展孩子们美好天性的同时,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了各种技能的训练。
自从孩子牙牙学语起,宋耀如夫妇对他们进行了中、英文的训练,宋耀如常对孩子们说学习英文是为了开阔视野,从而睁开眼睛看世界,也为留学国外长知识学本领。
宋氏三姐妹名字的由来
“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是中国现代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三位女性。
其实她们三姐妹最初的名字并非“霭龄”、“庆龄”、“美龄”,而是“爱琳”、“庆琳”、“美琳”。
说起三姐妹名字的由来,这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她们三姐妹的父亲名叫宋耀如,青年时代曾留学美国。
他对为解放黑奴而作出突出贡献的美国总统林肯一向非常崇拜,认为是他拯救了美国,使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他希望中国也能出现这样的伟大人物,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
于是,他就给三个女儿分别取名为
“爱琳”、“庆琳”、“美琳”,因为“琳”和“林”同音。
1904年春的一天,爱琳陪父亲一起去拜访97岁的沈毓桂。
沈老曾任《万国公报》主笔,是一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学者。
交谈中,他见爱琳风华正茂、气质不凡,便询问她叫什么名字。
当这位老学者得知她叫“爱琳”后,便捋着胡须微笑着说道:“爱琳是洋人的名字,我们中国人嘛,还是应该取有中国特色的名字。
”
宋耀如听后,感到很有道理,便请沈老给女儿再起一个名字。
沈老略作沉吟,说:“女性的名字应该文雅一些,我看不如就叫‘霭龄’吧。
又‘霭’和‘蔼’是相通的,司马如不是还在《长门赋》说:‘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霜。
’苏轼亦有诗云:‘湖上萧萧疏雨过,山头霭霭暮云横。
’”宋耀如听了沈老的一番解释,觉得此名改得好,便欣然同意。
于是“宋爱琳”改为“宋霭龄”,其他两姐妹的名字也随之改为“宋庆龄”与“宋美龄”。
(据《文史春秋》)。
(转)“宋氏三姐妹”PK“独孤三皇后”提到“宋氏三姐妹”,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三姐妹可不得了,真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
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是20世纪中国最著名、最显耀的姐妹组合。
宋庆龄嫁给国父孙中山,成为国母,爱国爱民,万民景仰;宋美龄嫁给蒋介石,权势显赫,呼风唤雨;宋蔼龄联姻孔祥熙,善于积财,富甲天下。
她们对20世纪的中国拥有不可思议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因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如果想从中外历史的长河中再找出和“宋氏三姐妹”一样蜚声天下、流芳百世的姐妹组合,那非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的“独孤三皇后”莫属。
你如果不了解独孤家族的历史,你一定会认为我在吹牛。
如果你耐心看完我下面的论述,我相信你一定会改变自己的看法。
下面,我让“宋氏三姐妹”与“独孤三皇后”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空间里PK一下,胜负你自己判断。
一、父亲PK“宋氏三姐妹”的父亲是宋嘉树,字耀如,百度名片作如下描述:“宋耀如是革命先辈中一位杰出的先锋战士。
他为了支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不惜倾尽家产,而且积极投身到伟大的民主革命洪流之中,为辛亥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被称为"宋氏家族第一人",他鲜明的个性熏陶和培养了宋氏三姐妹及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三兄弟。
”“独孤三皇后”的父亲独孤信,百度名片作如下描述:“战功卓著,威震四方的三朝国丈——独孤信。
中国历史上第一老丈人。
鲜卑望族,本名独孤如愿,西魏、北周大将。
北朝武川镇(今内蒙武川西南)人,祖籍云中(今山西大同)。
史称"美容仪,善骑射"。
少年时代喜爱修饰,讲究穿戴,故在军营之中享有"独孤郎"之美称。
后因治绩突出,"信著遐迩",被西魏权臣宇文泰赐名为信。
他是西魏威震四方的一代名将,因战功卓著,拔至宰辅,其声名远播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历史上有三位独孤皇后,北周明敬皇后,隋文献皇后,唐元贞皇后。
电影和历史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看完《宋家王朝》,感慨还是蛮多的!
遥远的东方有三个姐妹,一个爱钱,一个爱国,一个爱权。
她们是权利的缔造者,是财富的主宰者,拥有至高的社会地位。
他们就是宋氏三姐妹。
最近,我发现很多人都有一种民国情结,张爱玲、陆小曼、林徽因、徐志摩、张学良、赵四小姐、宋庆龄等纷纷进入公众的视野。
前几日,我也有幸参观了宋庆龄故居。
这座小别墅是建国以后共产党送给宋庆龄的。
小楼是上下两层,大约700多平,有人说大,有人说小,与北京的故居相比,确实小了些,但在上海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又恰好在徐汇区,能有这么大的房子也实属不易。
据说当时很多共产党建国元老争着想要此屋,后来听说房子赠给了宋庆龄,便也无话可说。
因为她是最有资格做这栋房子的主人。
谈起宋庆龄,大家很多会想到宋氏三姐妹或者宋氏家族。
而我,首先是想到的确是这个家族的缔造者——宋嘉树,也就是他们的父亲。
宋嘉树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传教士,是一个有胆识有魄力的男人,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企业家。
学贯中西的教育背景以及社会打拼经历让他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贫穷是最大的疾病”。
所以在之后对孩子的教育中,他也是敢为天下先,他要把女儿们培养成新时代的独立女性。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从孩提时代起,宋嘉树和倪桂珍(近代教育家徐光启的后裔)就对孩子进行中英文双语训练,宋嘉树常对孩子们说,学好英文是为了更好地睁开眼睛看世
界,同时中文一定要好,他坚信未来的杰出人物一定是学贯中西的。
在那个年代采用这样先进教育方法的家庭的可谓凤毛麟角。
倪桂珍喜爱弹钢琴,宋嘉树喜欢引吭高歌,于是周末举办家庭晚会成了宋家的惯例。
宋蔼龄继承了父亲的唱歌,并拉得一手小提琴,宋庆龄则继承了母亲弹得一手好钢琴,妹妹宋美龄则学会了跳舞画画,这也为日后三姐妹的社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正是这样的家庭环境,宗教、田园、钢琴、英语和民主精神,使这个带有基督教严格生活秩序的家庭较当时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相比较,多了些和谐、欢乐、诗情画意。
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宋嘉树会带着孩子去雨中受淋,雪中跳舞,野外徒步,一起禁食。
正是这种常人难以理解的怪诞行为,逐渐磨炼出了孩子们日后积极进取、坚韧不拔、勇于创新、敢于接受挑战的精神和信念。
少年时代,三姐妹便被父亲送到美国读书,宋蔼龄是当时中国第一位赴美留学的女子。
1905年,随姨父温秉忠出席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白宫举行的宴会。
就这样,宋霭龄成了宋氏家族与美国历届总统接触和交往中会见美国总统的第一个人。
在宴会上,罗斯福总统问这个16岁的中国姑娘觉得美国怎么样。
宋霭龄说:“美国是个非常美丽的国家,我在这里很快活。
但是,你们为什么说美国是个自由的国家呢?”随后迅速把自己在旧金山被扣的遭遇简略地叙述了一遍。
“如果说美国真是那么自由的话,为什么要把一个中国姑娘拒之门外呢?我们决不会这样对待到中国去的客人。
”罗斯福大感意外,喃喃地说自己感到很遗憾,然后就转向了下一个客人。
第
二天,华盛顿的报纸报道了这件事。
宋霭龄学成归国时,在她启程的前一日,在《梅肯电讯报》上刊发了大半版称赞她的文章,甚至预言:“宋小姐将会成为中国领袖的夫人。
”回国后,由于成绩优异、精通五国语言,在父亲的推荐下,便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直至嫁给孔祥熙。
伟大的历史总是在一系列的偶然中缔造。
宋嘉树与孙中山是至交,是革命的拥护者,孙先生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之后流亡日本,宋嘉树举家追随至日本。
在日本,宋嘉树遇到了孔祥熙,一番交谈后,宋嘉树认定这是自己未来女婿的不二人选。
在宋蔼龄看来,她一直等待着的就是像孔祥熙这样实际有经营头脑却又能驾驭的男人。
而孔祥熙也正需要像宋蔼龄这样一位有胆识有见识的女子相助。
于是两人便结为夫妻。
婚后宋蔼龄此去秘书一职,全力辅佐丈夫。
而秘书一职就落给了即将毕业归国的宋庆龄身上。
这段忘年恋曾一度让宋嘉树与孙中山断绝往来,与宋庆龄断绝父女关系。
在宋庆龄的病榻前曾有人问过她是否后悔当初的抉择,她说如果重新来过,她还是会作出这样的决定。
她与先生相差27岁,两家交情深深,孩子之间也是玩得很好,这在当时不被理解也是情有可原。
相处十年后,先生辞世,留给宋庆龄的仅有一座朋友赠送先生的房子和书籍。
对于宋庆龄来讲,先生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是尚未完成的革命以及建设新中国的宏愿。
多少人为了这个愿望丧命,又有多少人活在敌人的恐吓中。
宋庆龄曾多次被恐吓过,但是没有人真正敢动她,因为她特殊的身份与地位。
她是孙先生的夫人,是宋氏家族的二小姐,是宋美龄的姐姐。
钱钟书先生曾将婚姻比作“围城”,在这里,我将“名门望族”比作围城,外面的
人拼了命的向往里进,只有里面的人最清楚这里的痛楚。
小时候如此亲近的三姐妹,谁能想到会演变成今天这样?美龄的婚礼庆龄没有参加,同样庆龄的葬礼美龄也没有到场。
宋美龄可谓是集权利、智慧、财富与美丽于一身的女人,这个上流社会的佼佼者,在大姐联姻山西首富、二姐嫁于先生之后,自是着手物色适合人选。
此时富家子弟名流大亨纷纷向宋小姐表示爱慕之情,而她却不为所动,直到遇到蒋介石——一个已有三个妻室的男人。
宋美龄曾说过,“如果不能嫁给真正喜欢的人,就嫁给名利。
”那么她嫁给蒋介石究竟是因为喜欢还是因为名利?宋美龄的婚姻是姐夫孙中山促成、大姐宋蔼龄一手策划的,自古权钱不分家,宋蔼龄深知此理,在扫除重重障碍后,宋美龄嫁给了蒋介石,至此,宋蔼龄成为了蒋宋孔三大家族的大姐,一跃成为当时中国实际权力最大的女人。
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三个家族发生内部摩擦,闹得不可开交时,只有她这个大姐可以出面仲裁解决。
她平日深居简出,不像宋美龄那样喜欢出头露面。
可是她的势力,直接可以影响国家大事,连蒋介石遇事也让她三分。
用宋庆龄的话说“倘若大姐是个男人,委员长恐怕早就死了,她在15年前就会统治中国。
”宋蔼龄的掠夺性远不止这些,1942年发生在民国最大的贪污案就是最好的证据。
在宋蔼龄的操作下,利用孔祥熙财政部长的职位,半年内5000万美金公债被鲸吞完毕。
在1944年,把5000万美金公债换算成美元是6亿2千5百万美元,兑换成法币是125亿法币。
1973年,宋蔼龄在美国逝世。
《纽约时报》在她死时形容她:“这个世界上一个令人感兴趣的、掠夺成性的居民昨天在一片缄默的气氛中辞世了。
这
是一位在金融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妇女,是世界上少有的靠自己的精明手段敛财的最有钱的妇女,是介绍宋美龄和蒋介石结婚的媒人,是宋家神话的创造者,是使宋家王朝掌权的设计者。
”
继宋庆龄之后,宋美龄成为了第一夫人。
这也是最为欧美人所熟知的来自中国的“第一夫人”。
蒋介石是一个很有军事才能的人,但在社交和外交方面十分欠缺,这点正好由夫人为之弥补。
所以在蒋介石的是生命里,宋美龄不仅是他的夫人,更是他的左膀右臂,是他与西方国家进行交流的桥梁,是他一次次化解危机的武器。
1936年的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时在南京的宋美龄心急如焚,听到消息后,先稳住南京政府,随后搭乘专机飞往重庆,解救被软禁的蒋介石,这件事让蒋介石很是感动,同时也明白了自己不能没有宋美龄。
抗战的胜利也于这位第一夫人息息相关。
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登上美国国会,发表了一场近20分钟的演讲,成为第一位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的中国人,并在美国刮起“宋美龄旋风”。
宋美龄长达7个月的巡回演讲,为中国筹得的5亿美元借款以及大量军事物资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说,这笔巨额借款,不仅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对华借款的规模,甚至也超过了历次对华借款的总和。
1943年3月1日的《时代》周刊以宋美龄单独作为封面人物,封面上说:“蒋夫人——她和中国懂得何谓坚忍。
”那是她生命的高峰时期。
1949年8月16日,美国艺术家协会公布了一条消息。
宋美龄当选为“全世界十大美人”之一,并且名列榜首。
晚年的宋美龄离开了政坛,移
居到了美国,开始了平淡的生活,阅读书报、画画、写毛笔字是宋美龄主要消遣。
宋美龄最爱国画,加之很有绘画天赋,学的时间不长,就已卓然有成了。
零零散散的描述了这个影响中国走势的大家族。
我一直认为家族的繁荣,离不开这个家族的传统以及家庭教育。
不管是看宋氏家族、曾国藩、还是我们所熟知的林徽因、梁思成、张爱玲,这些人的成功都离不开自小的家庭教育。
记得之前在某篇文章上看过一句话“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之处就在于对家长的教育。
”这句话我表示很赞同,父母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为其形成了左右其一生的价值观。
父母的眼界影响了孩子的眼界,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格局。
不管我们今天是已为父母还是即将要加入这个行列,我都希望大家能有所感悟!
2015年1月6日
随笔
的宣传努力——据说有25万美国人听过她的演说——使得美国朝野和公众相信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相信蒋委员长确是为自由与日本毒龙奋战的圣乔治,从而为中国争取到更多的美援。
宋美龄作为“第一夫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以至于对蒋介石不屑一顾的宋庆龄说:“没有美龄,蒋介石现在会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