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课件浏阳河课件3湘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9.70 MB
- 文档页数:9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演唱)浏阳河》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浏阳河》,能与同学进行对唱。
并主动收集不同演奏(唱)形式的《浏阳河》进行听赏。
2、能认真听赏《洞庭鱼米乡》体验湖南高强山歌的韵味。
3、听赏《斑鸠调》《看灯》,感受江西民间小调的特点。
2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内容选取了湖南和江西两省富有地域色彩的音乐作品。
首先编排了湖南地区家喻户晓的歌曲《浏阳河》和《洞庭鱼米乡》,分别以演唱和听赏两种形式呈现。
随后,编排了江西地区的民歌《斑鸠调》和乐曲《看灯》,前者要求听赏与跟唱,后者以听赏的形式为主。
3重点难点1、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浏阳河》。
2、聆听和表现江西民歌《斑鸠调》《看灯》。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浏阳河(一)情景导入师:在湖南这篇红土地上有条著名的河流,它的名字家喻户晓,老师用歌声来告诉大家。
(二)学习《浏阳河》1、观赏浏阳河的风景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浏阳河(展示浏阳河图片,背景音乐响起《浏阳河》的旋律)。
浏阳河全长两百多公里,流域面积三千二百平方公里,流经浏阳市、长沙县的共四十多个乡镇。
浏阳河十曲九弯,清波荡漾。
两岸青山翠枝,紫霞丹花。
2、聆听、感受(1)师:说起《浏阳河》这首歌,大家应该熟悉,谁能常常其中的一两句。
(2)师弹奏《浏阳河》旋律,生随琴画旋律线,说说旋律的线条有什么特点。
(3)师弹奏《浏阳河》旋律,生听听旋律共有几句。
3、演唱、体验(1)学生划拍唱谱、自主学习(2)随琴跟唱歌词两遍(3)找找歌曲中出现休止符的几处地方,说说应该怎样去表现。
(4)跟琴再唱两遍,第一遍注意休止符的停拍,第二遍注意演唱的连贯性和抒情性。
4、联系多种演唱形式(1)请学生仔细观察第一、二段的歌词各有什么特点。
(2)对唱。
(3)聆听歌唱家李谷一演唱的《浏阳河》,听听歌曲中男几个字是用方言唱的。
(河huo、路l ou、个gou、出qu)5、拓展、延伸[image] (1)请学生播放自己收集到的与民歌《浏阳河》同名的合唱曲、钢琴曲、古筝曲等。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六年级下册《(演唱)浏阳河》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浏阳河》
[教学目标]:
1、能熟练演唱《浏阳河》的一二两段,并引导学生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现。
2、通过学唱《浏阳河》与欣赏新民歌《又唱浏阳河》,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情绪体验,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
能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来深情演绎湖南民歌《浏阳河》。
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师:我们中国拥有无以数计的江河湖海,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一方的人和歌,今天老师会带大家跟随音乐一起走入一条十曲九弯、碧波荡漾的河流,请欣赏一首音乐,听完后说说他们的演唱或演奏形式分别是什么?这条河流名叫什么?(欣赏男声独唱)
听一听:聆听乐曲,注意乐曲的速度变化和情绪变化。
说一说:乐曲根据情绪和速度的变化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生:……
师:你觉得这段旋律给你带来什么感受?生:抒情、舒展、流畅、亲切、歌颂地……
二、歌曲新授——创造表现小知识:
(一)歌曲创作背景作词:徐叔华
作曲:朱立奇、唐璧光
《浏阳河》根据湖南民歌旋律创作于1951年。
自创作以来,广为流传,分别有多位演唱家,如蒋大为,李谷一,宋祖英等,以不同方式及风格进行演绎。
(二)歌词(见课件)。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六年级下册《(演唱)浏阳河》优质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演唱《浏阳河》
教学目标:
1.能熟练演唱《浏阳河》的一二两段,并引导学生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现。
2.通过学唱《浏阳河》与欣赏新民歌《又唱浏阳河》,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情绪体验,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来深情演绎湖南民歌《浏阳河》。
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师:我们中国拥有无以数计的江河湖海,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一方的人和歌,今天老师会带大家跟随音乐一起走入一条十曲九弯、碧波荡漾的河流,请欣赏同一首曲子的不同表现形式,听完后说说他们的演唱或演奏形式分别是什么?这条河流名叫什么?(欣赏男声独唱,钢琴独奏,古筝独奏)生:……师:你觉得这段旋律给你带来什么感受?生:抒情、舒展、流畅……
二、歌曲新授——创造表现
1.师:(评价)不同的表现形式,却都在传唱着相同的旋律,他们在歌唱着他们的母亲河,也歌唱着从浏阳河边走出的伟人毛主席。
该怎样唱?
(4)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和清晰的吐字)
(5)师:评价,能否将第二段歌词填进去唱一唱。
最后一句翻高八度演唱,很多民歌都采用这种方式来结束,
(尝试唱最后一句的乐谱,最后一句作为结束句就象一叶小舟穿行在浏阳河上渐行渐远的感觉。
渐弱渐慢)将词填进去唱一唱,提醒学生在延长音后轻换一口气。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六年级下册《(演唱)浏阳河》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古筝独奏,钢琴独奏。
2、通过欣赏新民歌《浏阳河》,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情绪体验,爱国思乡的情怀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在通过学生自主演绎歌曲之后,让学生多元化了解同一乐思在不同音乐作品中产生的不同风格和音乐感觉。
教学重、难点:
1、能记住古筝音色特点,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找到同一乐思在不同歌曲的运用,提高音乐感受力。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情境法、对比法、探讨法、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中国拥有无以数计的江河湖海,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一方人和歌,今天老师会带大家跟随音乐一起走入一条十曲九弯、碧波荡漾的河流,请欣赏同一首曲子的不同表现形式,听完后说说他们的演唱或演奏形式分别是什么?这条河流名叫什么?欣赏男声独唱、钢琴独奏、古筝独奏。
生:回答。
师:你觉得这段旋律情绪给你带来什么感受?生:抒情、舒展、流畅。
二、歌曲新授。
1、师:不同的表现形式,却都在传唱着相同的旋律,他们在歌唱着他们的母亲河,也歌唱着从浏阳河边走出的伟人毛主席。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浏阳河畔的乐声,欣赏乐曲。
2、随乐曲哼唱。
(1)摇着船桨荡舟在浏阳河上,似乎能感受到浪头一波一波的涌动。
同学们,那我们哼唱的声音是不是也能来找一找这一推一收的感觉。
师示范一两句。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课《浏阳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浏阳河》是一首湘剧传统唱腔歌曲,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课选取了这首歌曲作为教学内容。
歌曲以叙述故事的方式,描绘了浏阳河畔的美景和人们的生活情景,歌词朴实、生动,旋律优美、抒情,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湘剧音乐的特点,感受湖南地方文化的魅力,同时培养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湘剧音乐和地方文化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知识的普及。
此外,学生对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还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湘剧音乐的特点,感受湖南地方文化的魅力。
2.能够熟练地演唱《浏阳河》,并对歌曲进行简单的赏析。
3.培养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湘剧音乐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调和演唱技巧。
3.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湘剧音乐的特点、歌曲的背景和情感内涵。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个人演唱,教师点评指导。
4.互动法:学生之间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演唱经验。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浏阳河》的曲谱、歌词、湘剧音乐特点的图片和视频等。
2.教学器材:钢琴、音响设备、话筒等。
3.作业材料:歌曲《浏阳河》的练习曲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浏阳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湘剧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浏阳河》的曲谱,讲解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和歌词内容。
同时,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