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导师联系方式
- 格式:xls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12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院本部教师招聘启事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年(卷),期】2007(27)9
【总页数】1页(P7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
【相关文献】
1.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硕导许晨:
终端直通互联情 [J], 萧斌
2.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硕导许晨:终端直通互联情 [J], 萧斌
3.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硕导王剑晓:面向国家能源革命立志投身科研事业 [J], 王永梅
4.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武昕:让互联网与能源碰撞出火花[J], 张静怡;杨雪
5.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64卢斌先男副教授电工理论与新技术1、现代电磁测量技术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65张慧媛女副教授电工理论与新技术1、电网络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66齐磊男讲师电工理论与新技术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2、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67杨慧娜女讲师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磁场与电磁兼容68张粒子女教授博导电力经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经济分析3、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69麻秀范女副教授电力经济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市场70舒隽男副教授电力经济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市场71王雁凌女副教授电力经济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市场72郑华男副教授电力经济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市场73葛炬女讲师电力经济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经济分析74毛安家男讲师电力经济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市场75郝建红女教授博导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1、非线性系统及混沌应用技术2、高功率微波及强辐射技术3、电磁场理论及应用76梁光胜男副教授电路与系统1、系统芯片设计及应用2、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77孙建平男副教授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78文亚凤女副教授电路与系统1、功率电子学及应用2、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79高雪莲女讲师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80李守荣女讲师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81孙凤杰男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1、电力系统通信2、语音与图像处理82唐良瑞男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1、语音与图像处理2、电力系统通信83仇英辉男副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1、电力系统通信2、传输网技术84梁明男副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1、无线通信2、现代传感与测量技术85刘文霞女副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1、电力系统通信2、传输网技术86卢文冰男副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1、电力系统通信2、现代传感与测量技术87马永红男副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传输网技术88祁兵男副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1、电力系统通信2、无线通信89孙毅男副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1、电力系统通信2、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90吴润泽女讲师通信与信息系统1、通信网络管理2、传输网技术91许刚男教授博导信号与信息处理1、语音与图像处理2、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92李月乔女副教授信号与信息处理1、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2、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93孙中伟男副教授信号与信息处理1、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2、实时信号与信息处理94翟明岳男副教授信号与信息处理1、实时信号与信息处理2、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95赵莲清女副教授信号与信息处理1、现代电子系统2、现代传感与测量技术96廖斌男讲师信号与信息处理1、语音与图像处理2、实时信号与信息处理。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1页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专业与导师资料——信息系 Kaoyan id geyinglee 2005-8-26 11:08 信息工程系
一、简介 信息工程系的前身是通信工程系,成立于1984年,1991年正式成立信息工程系,2003年成立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现有“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是省级重点学科;一个“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程硕士授权点;三个本科专业,即:“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以及成人教育“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目前设有通信教研室、电子信息教研室、现代电子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实验室、通信实验室、电子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现代电子实践教学基地,以及信息技术研究所。 信息工程系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掌握通信与电子信息技术前沿科学技术,且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45人,其中教师33人,有教授、副教授14人。在科学研究中,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光纤通信与传感、信息系统与信息集成、语音与图像处理、毫米波与微波通信、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电力系统通信和信息网络安全等。目前,公开发表论文达到年均6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的论文年均5篇,科研经费年均达到300多万元。承担过国家“863”科研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七五”重点科研项目以及多项部级科研项目,有四项科研项目通过部级以上科研鉴定,科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2页 研成果均具有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技术水平和国内领先技术水平。信息工程系在“十五”发展期间,将加大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及教学改革力度,为信息系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专业介绍 1、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现代化专业。其理论基础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数字信号理论。涉及信息的获取、传输、记录和处理等全过程。覆盖了通信、雷达、导航、遥测、遥控、遥感和电子对抗等工程领域。本学科又与电子科学、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研究领域相互交叉。 该专业学生应在通信与信息系统方面具有坚实、深厚的理论基础,深入了解国内外通信与信息系统方面的新技术和发展动向,系统、熟练地掌握现代通信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造性地进行理论与新技术的研究能力,具有独立地研究、分析与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毕业后可在电力系统、信息产业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制造、运行维护、管理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该专业在电力通信网网络管理、信息处理与信息系统、光纤传感、微波毫米波通信、图像处理、电力线通信、多媒体通信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获得过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近几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年均40多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机构收录的论文占到十分之一。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3页 “十五”期间,该专业将重点开展全光通信系统、电力线通信、无线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同时发展通信与信息系统中具有创新价值的理论。进一步引进和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青年人才,使学科成为国内领先的学科。 该专业设有8个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简介如下: (1) 通信网络管理 通信网络管理是指对通信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以实现网络运行所要求的有效性、可靠性、开放性、综合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根本目标,使通信网络最大效益地发挥其功能,为运行商和用户提供优良的服务。 该研究方向拟开展的科研和研究课题包括: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管理及其体系结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智能化网络管理技术;通信网络的资源管理;TMN网管技术。 (2) 光纤通信与传感 主要从事先进的光纤通信与传感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分析,其具体内容包括:下一代光网络技术;光纤传输与交换应用技术分析;高速光器件技术研究和分析;光纤通信与传感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和应用。 (3) 毫米波、微波通信 主要研究微波电路CAA与CAD,包括微波非线性电路、微波小信号放大器,微波功率放大器、微波混频器、微波振荡器的分析与研究,以及相应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研究与开发。无人值守微波站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导师列表(保定)华北电力大学硕士生导师列表(一)专业学位指导教师信息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专业排名高考网(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二级专业学科指导教师信息1、电力信息分析与处理;2、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3、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4、电力经济分析;5、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6、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7、分布式电源技术;8、电力系统继电保护;9、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10、分布式电源系统、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11、高压直流输电与柔性输配电技术;12、新型功率变换技术2华北电力大学硕士生导师列表42013高考报志愿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网友介绍总结我是从保定校区毕业的,同时也是保定人,一楼的观点,说实话,我有些不赞同。
我赞同二楼的观点。
6年前我报考保定华电时,这边还算是主校区,北京校区不如保定校区出名。
但是这种情况最近几年有所改变,北京校区基本已经全方位的超越保定校区了。
而且北京校区地处首都,虽说快到郊区了,但也毕竟是首都。
在以后找工作时,北京院校还是比较有优势的,这点你从报考大学时大家都想报北京也能够看得出。
工科女生找工作的确会被歧视,这点毋庸置疑,没办法,干不了体力活,而且国家规定了很多种危险作业是不适合女生的,这是一部分原因吧。
再说说专业的问题。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是华电的最好专业,NO.1,这点没的说。
就业情况也是最好的,对口单位是供电局,不行也能去其他地方,选择面比较宽。
热动就业情况也不错,但是真的不适合女生,因为热动毕业生大部分都是去了电厂,而电厂是最歧视女生的单位。
自动化和经管就业率不如上述的两个专业,但是就业面虽比不上电气,却要优于热动,有办法的话可以稍微争取下供电局。
考虑到你是女生,如果真想报华电的话,我给你一个选择专业的参考顺序: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经管->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
最后一个问题,关系。
这东西你也明白,的确是非常好的助力,有当然好,如果没有,也不必担心,华电很多女生一样找得到工作。
华电考研复试班-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系控制工程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大学。
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征程。
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
学校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
2003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现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
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千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近1万人。
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
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系主要以电力系统发电侧为行业背景,从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设有大学最早的学科和专业。
现拥有:“自动化”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两个本科生专业;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电力生产全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一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电力生产过程仿真与优化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教学研究室,一个本科生实验中心,多个教学和科研团队。
具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在校生1300余人。
我们秉承“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的理念,近年来以“博士化、工程化、国际化”为目标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自动化系拥有一支勇于创新、团结和谐的教职工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5名,其中高级职称占73%,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80%,40%以上教师具有赴美、加、英、澳、俄、日等国从事访问学者及科学研究的经历,大部分教师长期从事电力系统生产领域的科研工作,具有扎实的实践经验和工程技术基础。
研究室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博士5人。
主要人员有:王璋奇教授、葛永庆教授、安利强副教授、段巍副教授、张新春博士、江文强博士、杨文刚讲师、周邢银讲师及在读博士生和硕士生。
研究室的宗旨是:以人才培养为基础,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依托行业、服务社会、促进科技进步。
结合电力生产和地方经济发展,开展科学研究活动,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研究领域:主要研究电力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机械及相关设备的设计、安全运行、检修维护等问题。
具体的研究方向有:火电厂热力设备强度与寿命评估、有限元分析与数字化设计、输电线路工程、风力发电机优化设计及运行监测技术。
输电线路工程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输电线路设计、施工、运行状态监测、安全评价问题。
目前研究的问题有:
导线覆冰机理及脱冰方法;杆塔动特性;导线舞动;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输电线路安全性评价。
该研究方向先后承担的研究项目:国网电力建设研究院项目3项,淮北供电公司项目2项,保定市科技攻关计划、吉林送变电公司、安徽送变电公司项目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