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第18课《一棵小桃树》同步练习(II )卷
- 格式:doc
- 大小:344.50 KB
- 文档页数:11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一颗小桃树》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_课《一颗小桃树》课文原文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
是我太爱怜它吗?是我爱怜得无所谓了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怪缘故儿,只是常常自个儿忏悔,自个儿安慰,说:我是该给它写点什么了呢。
今天的黄昏,雨下得这般儿地大,使我也有些吃惊了。
早晨起来,就淅淅沥沥的,我还高兴地说:春雨贵如油;今年来得这么早!一边让雨湿着我的头发,一边吟些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甚至想去田野悠悠地踏青呢。
那雨却下得大了,全不是春的温柔,一直下了一个整天。
我深深闭了柴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儿在风雨里哆嗦。
纤纤的生灵儿,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
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
可怜它年纪儿太小了,可怜它才开了第一次花儿!我再也不忍看了,我千般儿万般儿地无奈何。
唉,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矜持的我,原来也是个孱头儿。
好多年前的秋天了,我们还是孩子。
奶奶从集市上回来,带给了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
我们都认真起来,全含了桃核爬上床去。
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想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肯甘心不做,就爬起来,将桃核儿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蓄着我的梦。
秋天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冬天,孩子自孩子的快活,我竟将它忘却了。
一个春天的早晨,奶奶扫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第18课《一棵小桃树》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9题;共22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 坠落(zhuì)归省(xǐng) 迸发(bìng)熠熠生辉(yì)B . 霎眼(shà)呜咽(yàn)浩淼(miǎo)谆谆教导zhūC . 雕镂(lòu)积攒(zǎn)踌躇(chú)窘迫不安(jiǒng)D . 瑕疵(cì)诠释(quán)家眷(juàn)咬文嚼字(jiáo)2. (2分)句中有错别字的是()。
A . 靠着警卫员的扶持,周副主席在担架上半坐起来。
B . 他费了好大劲,才把身躯往担驾边上移开了些。
C . 不知是由于疲累还是怎的,他倚在警卫员的肩头,仰起了头,眼里浮上了异常的严肃的神情。
D . 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3. (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选择简单、宁静生活的人,无意追逐物质层面的________,只在精神的高地兀自风雅。
他们选择简单、宁静,不是远避尘世,而是远避________。
他们不愿在众人面前________,只愿低调平和行事。
他们的生活是单调的,但单调得干净、纯粹。
A . 奢华喧闹发扬B . 繁华喧嚣发扬C . 繁华喧闹张扬D . 奢华喧嚣张扬4. (2分) (2017八上·夏津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7年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
B . 全国人民支援灾区的事实充分证明:人间有情,大爱无疆。
C . 在节能环保型的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进一步增强。
D . 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次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
知识点一、作者简介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
他的小说描写新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西北农村的变革,格调清新隽永,明丽自然。
代表作品有《废都》《满月儿》《秦腔》《白夜》等。
二、故事背景1976年,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
作家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
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中成长的真实历程。
文章最后小桃树所孕育所保留的那一个花苞,不仅是“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更是青年一代胸怀大志、奋起直追、报效祖国的象征。
三、理解词义1.踏青:清明前后到郊外去游玩散步。
2.楚楚:娇弱柔美。
3.矜持:拘谨,拘束。
4.孱头:称呼软弱无能的人。
5.垂垂暮老: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
6.傲慢:形容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四、课文结构第一部分(①):引文,交代“我”写小桃树的缘由,表达“我”对小桃树的深情。
第二部分(②):眼前的情景,写开花的小桃树经受风雨磨难,抒发一种怜悯、痛心、惋惜、自责、无可奈何的复杂情感。
第三部分(③—⑧):回忆小桃树艰难曲折的生长过程。
第四部分(9-14):描绘眼前的小桃树与风雨搏斗的情形。
五、问题归纳1.如何理解“只是常常自个儿忏悔,自个儿安慰”这句话的内涵?本题运用句子含义理解“三抓一联系”法。
“我”常想写,却一直没写,所以感到内疚,要忏悔;现在“该给它写”了,所以感到安慰。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开头句(段)作用分析法。
内容上,暗示“我的小桃树”有特殊的经历、特殊的含义,以点明写作这篇文章的缘由。
写法上,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作者是怎样写眼前大雨中的小桃树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将小桃树在风雨中受难的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一个“瘦”字用得十分恰当。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第18课《一棵小桃树》同步练习(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9题;共22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但要教(jiāo)学生如何读书,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
B . 省委领导强调,对农民工除按期给(jǐ)付工资外,还要给他们以更多关怀。
C . 人类的嫉(jì)妒心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它能使人毁灭,使一个集体瓦解。
D . 提倡助人为乐,多为(wèi)他人着想,是亲和邻里关系、建设文明社区的基础。
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祈祷督学B . 思量墙璧C . 惨白阻塞D . 戒尺溜冰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然而,即使是那些被称之为明星的企业,它们也有走麦城的时候。
B . 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
C . 从事这项科研,年轻的专家责无旁贷地成为主力。
D . 某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对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朝汽车撞,总会没事的。
4. (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李琳生日那天收到了许多朋友送来的礼物。
B . 通过“道德教育”培训,使同学们的道德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
C . 练武术跟练舞蹈,完全是截然不同的。
D .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日”,当天的《时报》报道了一些义务献血者的动人事迹。
5.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规范的一项是()A . “最主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B . 初夏时节,广安街头到处都摆着水果,琵琶啊、樱桃啊、桃子啊…走到哪里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C . 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不会在追求理想的路上迷失方向。
D . 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东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6. (2分)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议论为线索来结构全文的,全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B . 《邓稼先》一文是作者带着传统意识、全球视野、历史眼光、民族感情而写作成的。
C . 《社戏》是描写作者幼时一段看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念的心情。
D .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这生命和力量,是由东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的。
7. (2分)选出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A . 天上的云像一片白色的羽毛。
B . 南广河迈着轻盈的步子,向长江走来。
C .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 .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8. (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⑤在这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A . ②④①③⑤B . ①③④⑤②C . ②④⑤③①D . ①④⑤③②9. (6分)下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他虽然正在血气方刚的年纪,却很沉得住气,从来不曾好勇斗狠。
B . 真所谓祸不单行,他不小心跌了一跤,偏偏正巧摔到前面的大水坑里。
C . 灰白的月亮在云层中时隐时现,使得安娜时而在黑暗中行走,时而在月光下前进。
D . 青年人都想干一番丰功伟绩的事业。
然而,事业的成功需要理想的航标,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需要意志做武器,给我们开拓前进的道路。
二、综合题 (共1题;共10分)10. (10分)2017年4月23日、恰逢第22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书香校园”活动。
(1)为宣传本次活动,请你仿照示例,采用对偶句式,拟一条简洁、富有感染力的标语。
示例:读高雅书,做高尚人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在手机的时代,指尖上的世界里,尤其是学生、上班族,他们走个路、坐个车、吃个饭、聊个天,几乎手机不离手;有了这种莫名其妙的被强迫的惯性,他们热衷用手机来看电子书,上百万字的书转化成了几兆,拷贝进手机里轻松得很,读起来也轻松得跟没读一样。
材料二:书籍所承载的知识和思想信息,远远超出图片影像的有限范围。
好的书籍给人的精神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更是图片影像所无法企及的。
多少个世纪积累下来的印刷文本,它的价值和蕴含的智慧,不是技术化的影像能够承载的。
处于思想成长期的青年学子,多闻一闻油墨香,多从好的书籍中汲取精神营养,一定会比沉迷于读图快感的人多一份思想的力量。
(3)请你任选一位学生的发言,提一条读书建议。
(不超过60 字,注意语言得体)甲同学:面对茫茫书海眼花缭乱,心里够烦的,不想去读。
乙同学:现在太忙,做习题上补习班都来不及,没时间读。
丙同学:我读过很多书,但是读过就忘,找不到好方法。
三、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6分)11. (15分)根据课文《太空一日》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2)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
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12. (21分)阅读《我眼中的老龙湾》,完成下列题目。
我眼中的老龙湾①老龙湾,因传说有神龙潜居其间而得名。
它是由成千上万个泉眼,从特殊的地下岩层结构里喷出的泉水汇成的。
老龙湾的泉眼,千姿百态,恣意涌流。
主泉“铸剑池”的泉水,从石罅中咕嘟嘟地冒涌,势如龙喷蛟吐,声似滚雷走鼓。
“濯马泉”水深盈丈,晶明透亮,能映出晴霞的纯洁,朗月的光华,即使有指甲般大的螃蟹从石隙爬出,人们也能瞧个清晰。
②老龙湾的灵性源于汩汩喷涌的泉水。
这里的水温常年都是18摄氏度,并富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使得投生在这湖中、湖畔及山下的方千生物,都能尽性而畅快地生长。
浪花里有音乐的银钟,碧波下有奔驰的生灵,湖岸边有绿色的挥洒,山崖上有生命的翔舞……这是老龙湾给我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
③老龙湾的南岸,有一片天然淡竹林,无论身个儿、竹节和叶片,都比江南的淡竹挺拔、粗壮、肥厚了许多。
它们那活生生、热辣辣的生命激情,就像“铸剑池”的水一样涌出,难以遏控。
它们的每一叶片,都像用桐油刚洗过一样,不见一丝儿枯黄。
那每一杆竹体,都像特大号的绿笛一样,一齐昂首高吟着生命的“解放曲”。
④老龙湾北岸矗立着若干株树身挺拔的垂柳,它们仿佛忘却了自身应有的婀娜多姿的框范,每一枝条,每一纤维,每一叶脉,都一反矜持、拘谨和彬彬有礼的常态,张扬着生的自由,活的畅快。
松柏、洋槐、法桐和楸树等各种树木,在老龙湾畔的各个角落里也都放胆尽性地生长着。
那高耸的法桐,作为来自浪漫之国的树种,在这泉水恒温的清凉世界里,仿佛忘却了自己的国籍,异化成山东大汉般的豪烈、刚劲。
土生土长的楸树,更不示弱,它们无不高大英武,试与法桐一争高低……⑤这里山崖上、路径边的花草,也都找到了它们惬意生存的乐土。
二月的迎春、连翘,三月的紫槿、榆叶梅,五月的洋槐,六月的榴花,都以清泉孕育着的生命律动,形成了一种不可名状的空灵与和谐。
你刚织出金色的云,它又腾起紫色的雾;你才托起白色的雪,它又绽开火红的霞……它们次第灿烂着这片水湾,最大限度地彰显出泉的清韵,花的秀逸。
⑥老龙湾也是百鸟最能展现生命底气和元气的城邦。
它们或戏耍于湖面,像陀螺一样打转;或抖翅于柳梢,忽忽闪动着翅羽;或停栖于枝丫,卿卿我我,无所顾忌地谈情说爱;或在竹林里大展歌喉,唱得山花入神,唱得小草大醉……一切都飘逸着力与美的风姿。
⑦老龙湾古称熏冶湖,本是寂寞天地的寂寞伴侣,自打它偶尔被人类发现之后,这里便激起了一次次感叹的狂潮。
春秋末期,冶炼巨匠欧冶子,在老龙湾的主泉旁淬火铸成了一批“龙泉”宝剑,主泉便有了“铸剑池”的大名。
“濯马泉”则得名于战国时无盐娘娘曾在此洗过战马。
在《水经注》中对老龙湾多有生花妙笔的郦道元,少年时曾多次跟随时任青州刺史的父亲出游老龙湾。
宋代范仲淹、富弼等名相硕儒,也曾常常陶醉于这里的湖光山色,流连忘返。
此后老龙湾逐渐成为历代名士弃官归隐的私家园林,作为他们回归自然、纵情山水的心灵栖息地。
现在,作为山东省的风景名胜区,老龙湾已经自然地成为人们怡情养性的好去处。
⑧穿越了时光的隧道、历史的风尘仍然美丽的老龙湾,仿佛在向我诠释着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在这里,一切生命都在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里,无不以最本色的生存状态,作为自己生命的最高境界。
(取材于李存葆的同名散文)(1)根据第③-⑥段内容,概括老龙湾自然景物所展现的主要特点以及带给人的感受,补全下列表格。
(2)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文章第②段的作用。
(3)文章第⑧段中写道“一切生命都在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里,无不以最本色的生存状态,作为自己生命的最高境界”,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不超过150个字)13.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田野上的白发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
先是两鬓,后采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
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
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
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
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
母亲在田埂上蹒珊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
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
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
我叫丁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丁下采,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
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
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
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
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
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珊而行。
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
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谊享一事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