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景洪市第三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28.00 KB
- 文档页数:5
景洪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8页,共8页。
全卷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答卷前,务必就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号和座次号等信息正确填写在指定位置。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是()。
①社会发生巨变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④儒家思想形成正统地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老子是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它的主要思想不包括( )3、A、“道”即万物B、“无为而治”C、祸福相依D、养“浩然正气”4、儒学开始定于一尊与哪两个人物有关()5、A、孔子和孟子B、秦始皇和李斯C、汉武帝和董仲舒D、“二程”和朱熹4、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A.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 B.汉武帝创设太学 C.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 D.明朝八股取士5、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其进步意义是()A.反对君主专制B.反对私有制C.倡导民主自由D.反对中央集权6、2013年7月16日清华大学4000多名研究生在校体育馆上了“最后一课”,校长陈吉宁的临行叮嘱聚焦于两个字:良知。
良知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是社会道德的底线,就是要知耻、知愧、知恩。
我国古代有位思想家提出要“致良知”、“知行合一”。
该思想家是()A.孔子B.朱熹C.王阳明D.王夫之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B.宋词是宋代文学的标志C.元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D.明清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繁盛时期8、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
”依据古代科技史知识判断,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创造了领先世界的先进文明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C、西方近代科学吸收和借鉴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D、阿拉伯人、法兰克人照搬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9、引发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共25题;共50分)1. (2分)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其根本原因是()A . 自然环境不同B . 使用工具不同C . 生活习惯不同D . 思想意识不同2. (2分) (2020高二上·河南月考) 以“大汉”“皇汉”“圣汉”“强汉”自称的汉代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绝不介怀:”这反映出汉代()A . 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B . 具有鲜明的文化自信力C . 发达的农耕文明D . 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3. (2分) (2018高二上·汽开区月考) 下列关于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正确的是()A . 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楷书B . 甲骨文→篆书→金文→隶书→楷书C .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隶书D .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4. (2分) (2018高二上·长安期末) 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
你应帮他选择()A . “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 .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 . 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 . 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5. (2分) (2018高一上·温州期中) 康有为在《拟免跪拜诏》中说:“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这一演变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 礼仪规范不断完善B . 等级制度趋于森严C . 专制政治走向极端D . 丞相权力逐渐削弱6. (2分)“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
云南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
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
这段文字主要是为了论证下列哪一制度存在的合理性?()A.分封制B.宗法制C.嫡长子继承制D.一夫一妻制2.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3.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国古代君权加强、相权削弱的是()A.州刺史的设立B.分封制的创设C.三省六部制的完善D.行省制度的创立4.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
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
"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6.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B.《民报》刊登孙中山就任正式大总统的消息C.总统府上空五色旗迎风飘扬D.孙中山签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7.某班一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需要收集相关的历史史料。
小组长列出了主要研究的大事,这一罗列引起了争议,请帮他选择正确的事件()①太平天国运动②国民大革命运动③中共的诞生④维新变法⑤五四运动⑥辛亥革命A.①②③B.①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⑤8.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那样悲剧的重演,主要在于()A.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B.防止教条主义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D.彻底批判封建主义思想9.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A.标志中美两国20多年的对抗关系结束B.标志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促成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D.表明中美两国结成反苏统一战线10.在2010年1月12日发生的海地大地震中,中国八名维和警察以身殉职。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7高一上·浠水月考) 西周建国以后开分封诸侯国,共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到春秋战国时期,大部分诸侯国国君谥号都称“公”甚至称“王”。
这一现象反映出()A . 政治分封等级制度森严B . 社会嫡庶差异明显C . 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D . 礼崩乐坏有助社会转型2. (2分) (2016高一上·浙江期中) “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 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 . 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 . 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 . 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3. (2分)秦朝发动70余万人历经几十年,建造了秦始皇陵。
秦朝能够完成这一浩大工程的主要原因是()A .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B . 分封制的推行C . 郡县制的推行D . 统一文字4. (2分) (2019高二下·蛟河期中) 《皇明大政记》载:“人尝谓辅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
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
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者,谯让随之矣。
众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史料中的“辅臣”是指()A . 三司使B . 御史大夫C . 内阁大学士D . 军机大臣5. (2分) (2017高一上·宝坻期中) 某学者说:“……这种考试制度(科举制)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开和平等的。
”该制度创立于()A . 汉朝B . 隋朝C . 唐朝D . 宋朝6. (2分) (2015高一上·襄阳期中) 在伯利克里统治时代,23岁的雅典公民萨克尼娶了18岁的玛雅丽。
云南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宗法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以血缘关系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B.确立于夏商时代C.它用来确定贵族的等级,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D.其基本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2.为了改变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分割宰相的权力,以,北宋设:()便于皇帝总揽大权①参知政事;②三司使;③通判;④枢密使;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伯利克里说:“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的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指:()A.全体成年国民B.所有的成年男子C.祖籍本帮的成年男子D.祖籍本邦拥有财产的成年男子4.罗马法又被称之为“万民法”它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A.罗马共和国公民B.一切公民C.仅限于奴隶主D.一切自由民5.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A.《十二铜表法》的发表B.万民法的颁布C.公民法的颁布D.民法大全的颁布6.“议会除了不能是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是一个男人变成女人外.他能够做倒一切”这表明()①议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②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③议会出现独裁专制;④体现了资产阶级对权力的追求。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获利最大的是()A.君主B.公民C.工业资产阶级D.农民8.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最终确立的标志是()A.《人权宣言》的发表B.1791年法国宪法C.《拿破仑法典》颁布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9.法兰西共和国政体确立的深远意义在于()A.杜绝复辟势力B.推翻封建帝制C.确立民主政治D.促进工业资本主义发展10.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皇帝具有的权利是()①是国家的元首和军队的统帅;②召集和解散议会;③任命帝国首相;④议会通过法案经皇帝批准才能生效;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11.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得直接目的是:()A.损害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B.削弱清政府军队的战斗力C.破坏政府的禁烟法D.扭转对华贸易逆差12.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从根本上取决于()A.交战双方的指导方针B.军事装备的优劣C.国民素质的优劣D.社会制度的进步与落后13.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侵略特征的是:()①:割香港岛;②:赔款;③:五口通商;④:协定关税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14.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生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云南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C.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D.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2.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佛教的广泛传播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3.马克思《资本论》:“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力。
”但在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却得不到国家政权的帮助,这主要表现在( )①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②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③商品经济发展渐趋迟滞④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4.“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克郎”。
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B.农业合作化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5.“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70亿公斤;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
”这则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凤阳县粮食产量的逐年提高B.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地调动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D.改变了凤阳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6.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当时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也用一种另类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以下几条标语,你认为哪一条最能表现他们的感情( )A.“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B.“感谢哥伦布将光明带给我们”C.“新大陆的伟大发现者”D.“哥仑布给我们带来贫困”7.严冬季节,一个煤矿工人家庭的母子有这样一段对话:子:“家里为什么不生火?”母:“因为我们买不起煤。
景洪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8页,共8页。
全卷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答卷前,务必就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号和座次号等信息正确填写在指定位置。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948年在起草《世界人权宣言》过程中,中国代表张彭春提议将孔子的一个主张翻译成“conscience”放进宣言之中,并写入了宣言的第一条“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
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
”与“conscience”对应的孔子观点是( )A.礼B.义C.忠D.仁2、在编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说的台词应当是()A.仁者爱人,克己复礼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制天命而用之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 )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墨家思想D.道家思想4、促进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最重要原因是()A.社会大变革B.经济的发展C.政治剧变D.统治阶级的提倡5、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本质上的共同点是()A.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B.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C.为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提供理论依据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6、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7、朱熹与陆九渊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开心学之体系,由于二人称名于同一时期,且学术观点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二人争论不休。
那么他们最大的分歧是()A.朱熹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陆九渊强调“心”是宇宙的本源B.“天理”是不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C.是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D.是否进行内心反省,以致良知8、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四句流传千古、至今不衰的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2015-2016学年景洪市第三中学上学期期末听力考试试卷高一英语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答案写在卷子后面答题卡上)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1. What does the man say about the TV drama?A. It’s too long.B. It’s not interesting.C. There are lots of ads.2. When will Bob get to Amy’s house?A. At 11:20.B. At 10:20.C. At 10:00.3. What kind of music does the man like?A. Jazz.B. Rock.C. Opera.4.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go?A. To the seaside.B. To a playground.C. To a swimming pool.5. How old is the woman now?A. Sixteen years old.B. Fifteen years old.C. Eleven years old.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A. Work hard.B. Go to Ireland.C. Pay for the woman’s vacation.7.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her trip last year?A. It cost a lot.B. It wasn’t fun enough.C. It made her tired.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共25题;共50分)1. (2分) 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 . 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C .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D . 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2. (2分) (2019高一上·长春期中) 《通志》载:“汉郡国每岁贡士,皆拜为郎。
分居三署,储才待诏,无有常职。
”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A . 世官制B . 察举制C . 科举制D . 九品中正制3. (2分) (2020高三上·四川月考) 繁荣的唐代传奇,大多由科考士人创作,分神怪、爱情、历史、侠义诸类,描写了各种世态,生活气息浓厚,主人公有社会上层的,也有下层的。
这反映出当时()A . 开放且丰富的社会风貌B . 士人多需文为生C . 现实主义文学风格流行D . 传奇为科考内容4. (2分) (2015高二上·余江期中)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
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科技成就是()A . 造纸术B . 火药C . 印刷术D . 指南针5. (2分) (2018高一上·惠来月考) 政治制度文明之魂为“有衡”。
“有衡”首先表现为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
下列史实体现上述思想的是()A . 汉代分封同姓王B . 唐朝三省并立C . 元代推行行省制D . 清朝设军机处6. (2分) (2019高一下·上海期中)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确的是()A .B .C .D .7. (2分) (2017高一下·昭阳期中) 北宋时期,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出现了新现象。
昆明三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考试用时: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以下有关表述错误的有( )A.这一制度开始于隋朝 B.是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产物C.它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 D.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很多朝代都有影响2.监察制度的存在,使中央权力不断得到加强。
下列官职或机构不具有监察职权的是()A.御史大夫B.通判C.廷尉D.军机处3.人才的选拔与官吏的任命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巩固,历史上选官和用官制度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下列选官和用官制度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科举制②世官制③察举制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②③①4. 某学校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想了解云南省的省份名称的来历。
研究发现,它在古代隶属于“云南行省”。
“行省”这个行政设置,最早应该出现在()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5.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6.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这一变化表明()A.皇权日益加强 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C.皇权代替相权 D.皇权与相权协调7.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都是()A.为扭转贸易的逆差 B.为打开中国市场C.为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D.为掠夺中国财富8.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C.反割台斗争 D.义和团运动9.抗战以来中国方面取得的最大军事胜利是()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大捷 C.淞沪会战 D.枣宜会战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C.国民政府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D.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11.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在彭德怀指挥下,中共领导人民在华北给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的一次军事行动是()A.百团大战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武汉会战12.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A.实行全民族抗战 B.战争的正义性C.国际反法西斯力量配合 D.正确的战略战术13.丘逢甲《春愁》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景洪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6页,共6页。
全卷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就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号和座次号等信息正确填涂在机读卡或答题卡指定位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填涂在机读卡或第II卷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庭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2、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
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3、秦朝政府的一位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那么,这个政府高官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4、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
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科举制度体现的“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A、公平竞争B、以文治国C、分科考试D、以法治国5、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6、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
到了秦朝,由于赢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
这主要说明了A、中央集权B、规范法度C、君权神授D、皇权至上7、《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C、列强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8、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确立大国地位的起点”。
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B、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C、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巨大9、兴起于广西桂平的太平天国运动,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的共同特点是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脱离了社会现实,属于空想C、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10、“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A、彻底摧毁了封建统治的基础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1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12、1951年12月25日我国成立玉树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下辖玉树县(结古镇)等六县。
它直接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多党合作的制度D、完全自治的制度13、有人说在中英香港问题的谈判中,撒切尔夫人碰上邓小平是“铁娘子碰到了钢铁公司”。
撒切尔夫人也回忆说:“我们是同一个不肯让步,而且在实力上又远远超过我们的大国打交道。
”由此可见,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根本条件是A、中国政府坚定的立场B、世界潮流的推动C、邓小平高超的外交水平D、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14、“振甫先生致力于两岸关系凡一十四年,夙慕屈平词赋,常怀国家统一,私志公义,每与道涵相契。
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
”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二共识”指的是A、和平统一祖国 B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一国两制”原则 D、加强两岸合作交流15、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其中“存异”主要是指保留各国的A、风俗习惯B、宗教信仰C、社会制度D、文化传统16、20世纪70年代使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美苏争霸出现苏攻美守的态势B、西欧、日本成为美国的有力竞争对手C、广大亚非拉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17、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在古希腊知道自己是自由的“这部分人”是指A、妇女B、外邦人C、奴隶D、成年男性公民18、亚里士多德认为雅典平民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平民群众必须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
该特征可概括为A、主权在民B、人人平等C、自由主义D、分权制衡19、“光荣革命”是英国议会邀请荷兰威廉三世继承王位的一场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
这里的“邀请”实质说明了A、威廉不具备继承资格B、资产阶级对新贵族的妥协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英国权力中心由国王转向了议会20、独立后的美国用联邦制代替邦联制的目的是A、扩大各州州长的权力B、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C、调和大州与小州的矛盾D、割断与英国的联系21、保罗·肯尼迪说,统一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
他所说的德国是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国家B、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工业国C、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帝国D、有封建军事色彩的资本主义国家22、“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这名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
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小到最低的程度。
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使人弃恶从善B、实行两党制C、地方和中央相互牵制D、确保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3、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俄德的议会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俄德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A、资本主义国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B、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D、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24、《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A、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的B、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C、广泛汲取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25、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
下列符合“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建立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十月革命的胜利26、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
”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27、“杜鲁门主义”出台后,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
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A、表明了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B、实质是“马歇尔计划”C、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28、1951年4月,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这意味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启动。
西欧国家开始走向联合的根本目的是A、增强西欧经济实力B、摆脱美国的控制C、加强自身政治安全D、恢复欧洲霸主地位29、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
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
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
”这表明A、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B、美国已沦为次要国家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30、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
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
这种变化表明A、主权国家或国家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B、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得到了普遍支持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国际社会很大的遏制D、国际政治经济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
……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材料二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材料三《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
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
”——《太平御览》材料四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亲族,例应回避。
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
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清史稿·选举志》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实行了什么制度?(4分)(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傅畅为何能“至于上品”?与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有何共同特点?(4分)(3)、综合材料一到材料四,分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有何变化?(8分)(4)、综合上述材料,从君主专制的角度分析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影响。
(4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688年7月30日,议会两党的7位政治要人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率军队前来英国,帮助捍卫英国人的自由,威廉乘“新教之风”登陆英伦后,詹姆士二世逃走。
英国仅以换了一个国王的代价写成了革命。
——唐晋《大国崛起》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立宪君主制。
新政体兼有民主制(议会下院)、贵族制(议会上院)和君主制(国王)三大要素……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后来随着“内阁制”的形成,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化作一种由主要大臣组成的内阁会议的集体领导权,其负责对象也由原来的国王转变为议会。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材料一所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4分)(2)、材料二出自什么重要文献?依据材料二说明它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8分)(3)、依据材料三,简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