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破伤风的诊治_蒋桂林
- 格式:pdf
- 大小:68.25 KB
- 文档页数:1
外伤后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指南(2019 年版)外伤后破伤风是非新生儿破伤风的主要类型。
为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做好外伤后破伤风的预防控制工作,尤其是外伤后的预防处置,降低破伤风发病率及病死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参考《2017 年世界卫生组织破伤风立场文件》,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制定了本指南。
一、破伤风免疫制剂破伤风主动免疫制剂为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etanus toxoid-containing vaccine,TTCV)。
TTCV包括吸附破伤风疫苗(Tetanus vaccine,adsorbed,TT)、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iphtheria and tetanus combined vaccine, adsorbed, DT)以及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iphtheria, tetanus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 adsorbed, DTaP)等。
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包含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equine anti-tetanusF(ab')2, F(ab')2] 和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Human tetanusimmunoglobulin,HTIG)。
其中F(ab')2是在原有使用马血清生产 TAT 工艺的基础上,经加用柱色谱法纯化工序降低 IgG 等大分子蛋白的含量、提高有效成分抗体片段F(ab')的相对含量,2使之安全性较TAT 得到较大提高。
在 HTIG 难以获得时,应当优,其次选择 TAT。
先选择F(ab')2二、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处置的基本流程外伤后进行伤口处置和合理使用破伤风免疫制剂对预防破伤风感染至关重要。
外伤后伤口处置按照外科诊疗常规要求,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基本流程如下:(一)根据伤口的情况进行分类在接诊外伤患者时,应当获取患者完整病史,包括受伤的环境和受伤的过程,对伤口进行分类。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皮试液配制方法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皮试液是用于皮内注射的一种免疫球蛋白制剂,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
正确的配制方法对于保证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皮试液的配制方法,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准备所需原料和器材。
配制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皮试液需要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生理盐水、注射器、消毒酒精等。
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标准,器材的清洁消毒。
其次,进行配制操作。
首先,将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取出,放置在无菌工作台上。
然后,用生理盐水按照一定比例将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稀释,使其达到适合皮内注射的浓度。
在稀释的过程中需要轻轻摇晃容器,使得免疫球蛋白充分溶解。
接着,用注射器将配制好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皮试液抽取到注射器中,确保操作过程无菌。
最后,进行质量控制和包装。
配制好的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皮试液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外观检查、浓度检测等。
确保配制出的药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然后,将配制好的皮试液装入无菌注射器中,并进行包装,标注好相关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配制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皮试液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无菌操作要求,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另外,在配制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接触到免疫球蛋白引起感染或过敏反应。
总之,正确的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皮试液配制方法对于保证药品质量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介绍的配制方法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确保配制出高质量的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皮试液,为临床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犊牛破伤风的诊断与治疗犊牛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犊牛体内。
以下是对犊牛破伤风的诊断和治疗的详细介绍:诊断:1. 临床症状:犊牛破伤风病初期常出现食欲减退、嗜睡、发热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犊牛会出现肌肉僵硬和痉挛,尤其是面部、颈部和四肢。
犊牛也可能出现瞪眼、流口水、大汗淋漓等症状。
2. 疫苗接种史:通过了解犊牛的疫苗接种史,可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犊牛破伤风的可能性。
破伤风疫苗对预防犊牛破伤风至关重要。
3. 实验室检测:从病死犊牛的组织样本中分离病原菌是确诊犊牛破伤风的关键。
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进一步确认疾病的存在。
治疗:1. 清洁伤口:对有破损的皮肤或黏膜部位进行清洁是犊牛破伤风治疗的第一步。
可以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彻底清洁伤口并消毒。
2. 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犊牛破伤风的常用药物。
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可以根据犊牛的体重和临床症状确定剂量。
3. 特殊治疗:犊牛破伤风的痉挛可以通过深冻冷疗法进行缓解。
该方法使用液氮或冰的冷却效果来减轻肌肉痉挛。
4. 支持治疗:病情严重的犊牛可能需要进行支持治疗,如静脉补液以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5. 预防病原菌扩散:对于犊牛破伤风,特别是在养殖场或集群环境中,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非常重要,以防止病原菌传播给其他动物。
犊牛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病,如果不得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犊牛的死亡。
养殖人员应保持警觉,定期检查犊牛的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合理的疫苗接种和兽医的监督,也是预防犊牛破伤风的重要措施。
猪破伤风治疗方法
猪破伤风是由一种名为猪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novyi)引起的疾病,常见于猪、马等动物。
其特点是毒素能使肌肉剧烈收缩甚至坏死,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
若发现动物出现充气、呼吸急促、烧热、心跳加快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注射和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
1.抗毒素治疗:可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或多种抗体。
2.手术治疗:对于患者出现了病灶,如瘤块、溃疡等,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处理。
3.支持疗法: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营养支持及保持呼吸通畅等措施。
4.预防性疗法:可使用猪破伤风疫苗进行预防以及加强免疫力。
总之,猪破伤风疾病发现后应及时就医,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同时还应注意预防和口腔卫生,减少病原体侵入人体的机会。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产品优势介绍上海赛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于抗毒素、抗血清制品生产研发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要产品为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抗蛇毒血清系列、抗狂犬病血清。
在抗毒素、抗血清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是国内该系列产品线最全的企业。
尤其是抗蛇毒血清系列产品为国内独家生产,是治疗毒蛇咬伤中毒的特效急救药物,每年救治大量蛇伤病人。
破伤风是由创伤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其病源为破伤风棱菌。
该病治疗较为困难,病死率高达20%至50%。
目前预防和治疗破伤风最有效的方法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和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
TAT系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所制得的抗毒素免疫球蛋白,属于抗血清类(生物制品)药物,由于其提取工艺(胃酶消化法)简单,不仅效价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至今临床使用仍普遍反映阳性反应率高达30%以上;TAT高阳性率的问题至今仍然是困扰广大使用者的一大难题,不但具有潜在的危险,也为部分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医疗负担(脱敏注射:耗费90-120分钟和增加4次注射费用)。
虽然由于药典标准的提高至使部分生产企业生产能力下降,临床使用仍普遍反映阳性率偏高。
可见传统的TAT,无论从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必要探索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也多次要求各生产厂家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制品质量。
另一种产品是属于人血制品的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则直接从人血浆中提取,具有几乎无过敏,不需做皮试的优势,尤其适合对TAT过敏的患者。
由于血液市场供应紧张,作为用特种血浆为原料的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其产量更是极其有限的,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仅满足不到1%的市场需求),而且产量极其不稳定,供应链存在较大风险。
价格昂贵,只能满足较少数高端人群和特殊人群的需求。
同时还存在同源性感染的风险。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是我公司改进了原生产工艺,将现代柱层析纯化技术应用于抗毒素生产制备,研发的传统破伤风抗毒素的升级换代产品,产)的应品质量大幅提高,目前为国内独家生产。
家畜破伤风的治疗
王国仁
【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年(卷),期】2016(032)001
【摘要】1997年~2007年期间,我们先后共收治大家畜125头,其中马40匹,牛
44头,驴25头。
过去我们采用传统的方法:如用破伤风血清、硫酸镁、乌洛托品、磺胺类、青霉素、千金散、乌蛇散、菊花玖等治愈率较差,治愈85头,治愈率85%(马32匹、牛28头、骡10匹、驴15头)。
自2008年起,为了提高本病治愈率,我们采用各种方法治疗,结果发现总要的滕玖和天麻散交替使用并配合氯丙嗪,精制
酒精静注,破伤风血清等疗效较好。
【总页数】1页(P212)
【作者】王国仁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甘南747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家畜破伤风的中西医治疗与预防 [J], 段莹莹;
2.家畜破伤风的临床症状与治疗方法 [J], 张永泉;
3.家畜破伤风醋灸、中西药结合治疗法 [J], 安桂香
4.家畜破伤风的临床症状与治疗方法 [J], 张永泉
5.中医治疗家畜破伤风 [J], 张世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场常见马病及治疗体会作者:张杰彭娟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7年第08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马匹也由原来的运输作用向娱乐休闲等多功能发展,在当前众多城市开设的高档马会与赛马场,都是名流富商的聚集地,他们在马场养马、骑马、赛马,享受着休闲的生活方式。
随着马场饲养的马匹数量越来越多,所引发的马病种类也逐渐增多,为提升马场对马病的防治水平,故以此作为研究重点,写下笔者在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马场;常见马病;治疗随着马场中所饲养的马匹种类与数量逐渐增多,相应马病的复杂程度也进一步加剧,为确保马匹的安全,保障马场的经济效益,要针对马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予以防治。
笔者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对当前马场常见的马病及其具体治疗措施进行分析。
1 马破伤风及其治疗破伤风杆菌极易导致伤口感染,会对创伤组织造成严重损害,并伴有出血、异物等症状,同时还会带来刺伤、挫伤等感染。
患破伤风的病马会呈木马姿势,在治疗过程中要针对病情状况采取相应的方法,可首先对创伤口进行消毒,再进行破伤风血清注射,而当患病马肌肉出现痉挛时可注射25%硫酸镁溶液。
马破伤风病的潜伏期通常在1-2周,发病初期的马会表现为进食缓慢,张口困难,牙关紧闭现象,并且肌肉逐渐痉挛,瞳孔放大,全身关节弯曲困难,出现运动技能障碍而导致极易摔倒,而摔倒之后无法重新站立,最终停止呼吸,窒息死亡[1]。
由于破伤风杆菌存在与土壤粪便当中,当马出现外部损伤时,便容易感染破伤风病,并不是由患病马匹直接传染给健康马匹,所以在进行外科手术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进行严格的消毒,确保饲养环境的干燥清洁,为避免马匹治疗过程中出现摔倒还可将其吊起。
采用易消化或半流食食物进行饲养,及时清除创口化脓以及坏死组织,适当使用抗菌素,同时要在皮下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控制病原感染。
2 马螨虫病及其治疗在马场中,马匹出现螨虫病非常普遍,患螨虫病的马匹主要症状表现为眼睑周边、额头部、鼻部、嘴唇、肘部以及四肢远端会出现掉毛、秃斑,并且有非常明显的界限,皮肤呈轻微红斑、脱屑,同时略显粗糙、龟裂,但并无瘙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