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教育专业 参考书目索引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2
新世纪教育文库·教师阅读推荐书目100种(2004版)基础篇(30部)1, 《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80年版2, 《学记评注》, 高时良编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3, 《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 《爱弥儿》, (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5, 《大教学论》, (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 《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7, 《教育漫话》, (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8, 《民主主义与教学》, (美)杜威著,王承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9, 《给教师的建议》,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10, 《和教师的谈话》, (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11,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2, 《中国教育史》(修订本), 孙培青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14, 《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5, 《儿童发展》, (美)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6, 《教育社会学》, 吴康宁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7, 《德育新论》, 鲁洁、王逢贤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8, 《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 (美)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著柯森主译,钟启泉审校,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19, 《有效教学方法》, (美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0,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美)杨雷迪斯·D·高尔著,许庆豫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1,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坎贝尔等著,王成全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22, 《终身教育引论》, (法)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年版23,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24, 《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25,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26, 《国际教育新理念》,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27, 《素质教育学习纲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三联书店200年版28,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师范司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9,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0, 《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拓展篇(50部)31, 《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 华东师大、浙江大学教育系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 000年版32, 《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 华东师大、浙江大学教育系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 001年版33, 《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 任仲印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34, 《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 王承绪、赵祥麟编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35, 《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修订版), 陈学恂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36,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7,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论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8, 《中国教育家评传》(精选本), 沈灌群、毛礼锐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9, 《外国教育家评传》(精选本), 赵祥麟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40, 《爱满天下——陶行知文学传记》, 周毅、向明,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41,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 (俄)塔尔塔科夫斯基著,唐其慈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42, 《人的现代化》, (美)英格尔斯著,殷陆君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43, 《自我实现的人》, (美)马斯洛著,徐金声等译, 三联书店1986年版44, 《宽容》, (美)房龙著,迮卫、靳翠微译, 三联书店1985年版45, 《赏识你的学生》, 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46, 《伟大的笨蛋:中外名人的差生生涯》 , 彭歌、陈敬著, 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47, 《顺生论》, 张中行,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8, 《教师人文读本》, 张民生、于漪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49, 《教育哲学通论》, 黄济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50, 《中国的智慧》, 韦政通, 岳麓书社2003年版51, 《西方的智慧》, (英)伯兰特·罗素著,马家驹、贺霖译, 世界知识出版社19 92年版52, 《教育的奇迹》, 朱永新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53, 《发现母亲》, 王东华,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54, 《窗边的小豆豆》, (日)黑柳彻子著,, 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55, 《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 李洪涛,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56, 《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 刘军宁主编, 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57, 《教育的未来》, 温世仁著, 三联书店2001年版58, 《朱兰质量手册》, (美)朱兰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9, 《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 (美)拉里·博西迪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60,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美)奥格·曼狄诺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61, 《更新教育观念报告集》,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2,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叶澜,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63, 《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 朱小蔓,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64,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肖川, 岳麓书社出版2002年版65, 《教师的情感与智慧》, 《教师博览》编辑部,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66, 《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 徐光兴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67,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皮亚杰著, 傅统先译, 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68, 《早期教育与天才》, (日)木村久一著,王传璧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69, 《教育过程》, (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 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70, 《教育的经济价值》, (美)舒尔茨著,曹延亭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71, 《人的教育》, (德)福禄倍尔著,孙祖复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72, 《再论教育目的》, (英)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73, 《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 (瑞士)裴斯泰洛齐著,夏之莲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74, 《学校无分数三部曲》, (苏)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 001年版75, 《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 (美)戴尔·H·申克著,韦小满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76, 《领导学:理论与实践》, (美)彼得•诺思豪斯著,吴荣先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77, 《科学家论教育》, 周川选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78, 《成功智力》, (美)R.J.斯腾伯格著,吴国宏、钱文译, 华东师大出版社199 9年版79, 《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 (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80, 《第五项修炼》, (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 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实践篇(20部)81, 《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 高万祥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2, 《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 窦桂梅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3,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于漪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4, 《帕夫雷什中学》,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85, 《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著, 漓江出版社1995年版86, 《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 四川少儿出版社1998年版87, 《向孩子学习》, 孙云晓主编, 晨光出版社1998年版88, 《向瑞吉欧学习什么》, 屠美如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89, 《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 毛蓓蕾,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90, 《教育诗》, (苏)马卡连柯著, 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91,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 (苏)巴班斯基著,吴文侃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 1年版92,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 (美)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9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理科教师手册》, 左雅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94,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95, 《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 (美)布鲁克菲尔德、普瑞斯基尔著,罗静、褚保堂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96, 《案例教学指南》 , 郑金洲,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97,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 李吉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98, 《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 陈向明,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99, 《青浦教育实验》, 顾泠沅,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00,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钟启泉等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特殊教育专业(本科)阅读书目发布时间:07-10-21 点击率20311.[美]William L. Heward 著,肖非等译,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2.方俊明主编,特殊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黄甫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学程(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朴永新主编,特殊教育词典,华夏出版社,2006;5.韦小满编著,特殊儿童心理评估,华夏出版社,2006;6. 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Bigge & Stump著,吕美娟等译,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 ;7.[美]艾伦.C.奥恩斯坦等著,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8.现代课程论,钟启泉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9.顾明远、梁忠义主编,世界教育大系之特殊教育,吉林教育出版,2000;10.汤盛钦主编,特殊教育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1.张宁生主编,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12. 山口薰、金子健著,特殊教育的展望,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3.许碧勋著,幼儿融合教育,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3;14. Frank G.Bowe著,傅秀媚译,婴幼儿特殊教育——出生到五岁,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15. Paula Kluth著,黄惠姿、林铭泉译,爱上小雨人,心理出版社,2006;16. Linda A. Hodgdon著,陈质采、李碧姿译,促进沟通的视觉策略,心理出版社,2006;17. 张世慧、蓝玮琛著,特殊学生鉴定与评量,心理出版社,2003;18. 海德.卡杜森、查里斯.雪芙尔著,陈志鹏译,游戏治疗101,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19. 华国栋著,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 [美]艾里克.J.马施、大卫.A.沃尔夫著,孟宪璋等译,儿童异常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21. 吴海生、蔡来舟主编,实用语言治疗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22. Waldron, K. A.,Introduction to a Special Education:the inclusive classroom, Delmar Publishers Inc.1996;23. Marc Marschark & Patricia Elizabeth Spencer, Deaf Studies, Language, and Educ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24. Stephen M. Shore, Understanding Autism for DUMMIES, Wiley Publishing, Inc.,2006.[美]安妮·莎莉文著,王智编译.安妮·莎莉文教育手记[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4.[德]卡尔·威特,刘恒新译.卡尔·威特的教育[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看不见的女儿》。
《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及代码:特殊教育导论课程学分与学时:3 分/48 学时(课堂讲授36 学时,实验实践12 学时,自主学习0 学时)先修课程:《特殊教育研究方法》、《普通心理学》等合用专业:特殊教育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一) 课程性质《儿童异常行为矫正》是特殊教育学专业学生自主选修的一门专业方向课。
本课程主要讲述行为矫正的概念、理论基础和行为矫正方法。
综合了学生所习得的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知识,以及学生对特殊教育儿童的认识,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科学,对特殊教育教学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 课程目的通过《儿童异常行为矫正》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特殊儿童异常行为特点;通过理论、案例分析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评估并分析问题行为,并能够根据异常行为的特点科学的设计行为矫正的程序,为学生从事儿童行为问题的防治与矫正工作奠定初步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三 ) 课程任务1. 掌握行为及行为矫正的普通概念;2. 了解行为矫正学的发展简史及其应用领域;3. 掌握行为矫正学的理论依据和基础;4. 了解特殊儿童常见的异常行为及其理论;5. 掌握各类行为矫正技术在特殊儿童行为矫正中的应用策略和普通原则;6. 学会各类特殊儿童行为矫正的方法研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理论讲授第一章行为矫正的基本概念( 3 学时)1 .行为的特征2. 行为及问题行为1. 行为矫正的定义2. 行为矫正基本特点3. 行为矫正与行为治疗的关系第二章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 3 学时)1. 巴普洛夫的经典型条件作用理论2.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3. 认知行为学习理论4.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第三章问题行为的功能评估(6 学时)第四章强化( 3 学时)1. 强化的含义与分类2. 强化物的含义与分类1. 强化的程式及其特点2. 强化原理的原则1. 强化的正例2. 强化的误用第五章惩罚( 3 学时)1. 惩罚与惩罚物的含义2. 惩罚与惩罚物的分类1. 惩罚过程的特点2. 影响惩罚效果的因素1. 惩罚的正例2. 惩罚的误用第六章消退( 6 学时)1. 消退的含义2. 消退的基本类型1. 消退过程的特点2. 影响消退效果的因素1. 消退的正例2. 消退的误用第七章差别强化与刺激控制( 3 学时)1. 行为分化与差别强化2. 刺激辨别与刺激控制1. 差别强化的四种类型2. 差别强化的正用与误用第八章塑造、渐隐与连锁( 6 学时)1. 塑造的含义2. 塑造的使用原则1 .渐隐的含义2.渐隐的使用原则1. 连锁的含义2. 连锁的使用原则第九章代币系统与行为契约( 6 学时)1. 代币系统的含义及特点2. 行为契约的含义及特点1. 代币系统的构成及其使用2. 行为契约的构成及其使用第十章行为维持与自我控制( 3 学时)第十一章临床行为治疗( 2 学时)第十二章认知行为疗法( 2 学时)1. 原理和基本技术2. 基本过程3. 应用程序1. 基本原理2. 基本过程3. 应用技术和程序第十三章示范摹仿疗法( 2 学时)( - )实践教学[实验类型] :验证性[开设类别]:必修[实验目的] :发现问题行描述问题行为。
《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主要内容是研究错牙合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
错牙合畸形是牙、颌、面的生长发育畸形,掌握颅面和口腔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知识,了解错牙合畸形产生的机理以及错牙合畸形与颅、颌、面生长发育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从而理解错牙合畸形的防治对促进青少年颅、颌、面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通过错牙合畸形的防治工作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口腔健康水平,从而一步提高全身的健康水平。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全面系统地学习《口腔正畸学》各章节,熟练掌握牙颌面发育畸形形成的病因、分类及常见错牙合畸形的矫治。
了解各类矫治器及矫治技术、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等。
熟悉颅颌面的生长发育、正畸治疗的生物机械原理等。
了解错牙合畸形的危害、成年人正畸治疗及先进的种植支抗技术等。
在此基础上,通过正畸病例讨论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临床实际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对口腔正畸常见错牙合畸形进行检查诊断及防治,毕业后可独立开展基本的口腔错牙合畸形的预防和简单错牙合畸形的矫治业务,并为进一步学习口腔正畸学课程及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四、教材及参考书(一)教材名称及性质傅民魁编著.《口腔正畸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二)参考书[1]林久祥编著.《口腔正畸学》.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2]罗颂椒编著.《当代实用口腔正畸技术与理论》.第1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3]赵美英、罗颂椒、陈扬熙编著.《牙颌面畸形功能矫形》.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4]Proffit,W.R.编著,傅民魁译.《当代口腔正畸学》.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五、课程考核方式(一)考核方式过程考核:考勤、作业、阶段性测试课终考核(闭卷)(二)成绩评定办法成绩构成:课终考核成绩×60% + 过程考核成绩×40%六、课外学习要求课外学习,要求复习当天授课内容,多了解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专业和技能,学有余力者进一步了解专业的最新动态。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学习指南目录一、课程说明书二、学习方法介绍三、课程重点提示四、实践性教学设施的使用方法五、教学过程说明附录一:重点名词解释附录二:法律、法规汇编附录三:学习资料及参考用书附录四:教学资料1、教学大纲2、授课计划3、实习实训项目4、教案5、习题集一、课程说明书(一)课程性质:《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是我院为了配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搞好社区矫正人才培养工作而设置的一门课程。
这门课程的设置具有前瞻性,符合我国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属于实用型,技能型的法律专业课,是我院刑事执行专业(社区矫正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的学习重点是根据社区矫正工作流程提炼出的各个学习单元,课程核心是社区矫正工作各个阶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共分为十三个学习单元,重点学习单元包括:学习单元三:社区矫正运行机制;单元四:审前社会调查;单元五: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单元六:社区服刑人员的危险评估;单元七: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单元八: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正;单元九:社区服刑人员的个案矫正;单元十: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学习单元十一: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奖惩;学习单元十二:社区服刑人员的帮困扶助;学习单元十三: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的解除和终止。
核心职业能力包括: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及监督管理的能力;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危险性评估及制定评估方案的能力;社区矫正教育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辅导和心理矫治能力;制定社区矫正考核奖惩及个案矫正方案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和要求:本课程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在已经学习了的刑法、刑事诉讼法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从社区矫正工作流程的视角了解我国的社区矫正,通过实务技能的训练和社区实践的不断融合,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社区矫正基本知识,并且通过课程实验实训,基本掌握社区矫正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与技巧,具备社区矫正的实务工作能力并熟悉社区矫正相关法规政策,能够独立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推荐口腔正畸医生必读的10本书对于有志于在口腔正畸领域大展拳脚的童鞋,博览群书是首要的一条。
很多经典的、新颖的书籍值得我们细细品读、细细揣摩。
正畸典籍浩如烟海,下面是几本行家里手的大作,不知投身于正畸领域的你是否已经领略大师风采?当代口腔正畸学(第5版)William R.Proffit等, 王林 (译者) 等人民军医出版社;第5版 (2014年4月1日)本书被誉为口腔正畸学的“圣经”,畅销欧美达30年,被世界上大多数知名口腔院校选作必修教材使用。
本书内容详尽,并配以大量图片,以方便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本书适合口腔正畸专科医生、口腔全科医生的学习、参考之用。
口腔正畸专科教程傅民魁(作者)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2007年1月1日)由我国著名口腔正畸专家傅民魁教授主编,并邀请了国内外30余名正畸专家撰写的《口腔正畸专科教程》全书40余章,共50多万字,近3000幅彩图,包括四大部分内容:口腔正畸基本理论,诊断分析与矫治设计;各种矫治器及矫治技术;各类口腔矫治方法;以及当前正畸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矫治专题。
该书是不少初涉正畸者的启蒙教程。
口腔正畸学:基础、技术与临床陈扬熙(编者)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 (2012年8月1日)本书在总结华西口腔医学院数十年正畸临床教学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适用的流行技术和新理论编写而成。
力求反应当代口腔正畸学的历史、新观念、新技术和新进展。
本书内容深浅兼顾、图文并茂、学以致用,可作为专业口腔正畸医师、研究生、进修生的临床自学指南和培训教材,也可供从事口腔及儿童保健的医务工作者参考。
现代口腔正畸学: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林久祥 (编者), 许天民 (编者)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4版该书本着洋为中用的务实态度,将国际上最新的热点,诸如自锁托槽矫治器、Tip-Edge Plus矫治器及技术、舌侧矫治器及技术、隐形数程化可摘矫治器及技术、种植体支抗等最新技术及进展介绍给大家。
临床口腔正畸生物力学机制解析林新平(编者)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 (2012年11月1日)口腔正畸治疗从初始的诊断设计至矫治结束至保持阶段,均应考虑到生物力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大纲Orthodontics课程编号:学时:40 (理论24 ,见习16)学分:2.5分适用对象:口腔医学专业先修课程:面解剖学、牙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学、口腔病理学、口腔材料学病理、检从而进错牙合基础课,练,畸形及开及开展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论(理论1学时)1.基本内容错牙合畸形的一般概念错牙合畸形表现的多样性及描述方法,个别正常牙合和理想正常牙合的一般概念;国内外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错牙合畸形的局部危害性及全身危害性,错牙合畸形矫治的标准和三个目标,口腔正畸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国内外口腔正畸学发展简况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错牙合畸形的概念、个别正常牙合和理想正常牙合、错牙合畸形的局部危害性、正畸矫治的标准及正畸矫治的3个目标、口腔正畸学与口腔其他学科的关系熟悉:错牙合畸形的一般表现及描述方法、国内外错牙合的患病率、错牙合畸形的几种矫治方法了解:口腔正畸学的基本内容及发展现状、错牙合畸形的全身危害性、几种矫治器、国内外口腔正畸学3.4.1.(1)(2)2.了解:常见遗传性错牙合畸形的表现,个体发育背景、骨骼畸形的病因和机制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及形成机制4.教学建议结合临床病例及影像学资料讲解颅面部的生长发育第三章错牙合畸形的分类(理论2学时)1.基本内容(1)错牙合畸形临床表现形式(2)错牙合的分类:安氏分类法、毛氏分类法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Angle错牙合分类法的具体内容熟悉:Angle理想牙合的基本内容、Angle错牙合分类法的优缺点、毛燮均错牙合分类法的具体内容及应用了解:毛燮均错牙合分类法的优缺点3.4.1.2.一般X线检查了解:家族史对错牙合的影响、庞特指数分析法、牙排列试验分析法、常用软组织测量内容。
计算机X 线头影测量技术、照片检查、正畸矫治与其他因素的关系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数目异常,牙齿形态异常,牙齿结构异常,牙齿萌出异常难点:牙齿遗传性疾病4.教学建议结合影像学资料讲解错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第五章矫治的生物力学及生物学基础(理论2学时)1.基本内容(1)力与牙齿的移动(2)矫治力的种类(3)牙齿移动的种类(牙倾斜移动、牙整体移动、牙齿伸长或压低、牙齿旋转移动、牙转矩移动)(4)矫治过程中的组织改变、颌骨、牙骨质、牙周膜的生物学特性、正畸矫治过程中牙周组织(牙周膜的变化、牙2.3.4.1.治器的常用器械(2)机械性可摘矫治器、机械性可摘矫治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功能装置、固位装置、连接装置、其他装置;常用机械性可摘矫治器的应用与制作、霍利保持器、牙合垫矫治器、导弓矫治器、舌习惯矫治器(3)功能性可摘矫治器、功能性矫治器的特点适应症、分类(简单功能矫治器、肌激动器、功能调节器)、几种常用的功能矫治器(上颌平导及斜导、唇挡、前庭盾、肌激动器、功能调节器、Twin-block矫治器)(4)固定矫治器、方丝弓矫治器方丝弓矫治器的主要组成部分(矫治弓丝、带环、托槽、末端颊面管、其他装置)(5)方丝弓矫治器矫治弓丝弯制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第一、二、三序列弯曲)、方丝弓矫治器常用的各种弹簧曲、临床基本矫治步骤(排齐和整平、关闭拔牙间隙、调整上下颌间关系、牙位和呵合关系的精细调整)(6)直丝弓矫治器、直丝弓矫治器的矫治原理(消除第一、二、三序列弯曲)、直丝弓矫治器的主要组成部分、直丝弓矫治器的临床基本矫治步骤(排齐和整平关闭拔牙间隙)、固定矫治器的操作技术、口内外辅助矫正装置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不同矫治器的优、缺点。
自考监所管理本科《矫正教育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诸论第一章诸论第一节概述一,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
2.对于教育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教育:是指一切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惠东,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
狭义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即按照一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
3.教育起源于劳动(二)教育学1.教育学:是指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学的起源:(1)中国及国外: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由于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教育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做出一定的总结和概括,形成一定的教育思想与主张,并用文字把它记载下来。
中国的《论语》、《孟子》,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伦理学》等都包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
(2)欧洲:①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系统阐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点,对教育的目的、作用、制度内容、原则、途径和方法等都做出了论述,是近代伊布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②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有比较系统的教育学理论体系,并把伦理学、心理学运用于教育学领域,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二,矫正教育与矫正教育学(一)矫正教育1.矫正:是指改正或纠正违法犯罪分子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活动。
2.矫正教育:是指矫正机构已违法犯罪分子为对象,从改造人、挽救人的目的出发,结合生产劳动有计划、有组织、依法实施的转变思想、矫正恶习、灌输知识、培养技能的系统影响活动。
3.矫正教育的特殊性的体现:(1)矫正教育的实施者,是国家的矫正机构(监狱、强制隔离戒毒所、少年教养管理机构、社区矫正机构)(2)矫正教育的对象,是有违法犯罪行为的罪犯、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少年收容教养人员。
矫正教育学专业参考书目索引
1,[俄]马卡连柯著:《论共产主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2,[俄]苏霍姆林斯基著:《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3,力康泰主编:《改造教育学》群众出版社,1985年11版。
4,[美]道格拉斯著:《越轨社会学概论》张宁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高地血著:《管教艺术学》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
6,林东品、黎明正、夏吉先著:《犯罪改造学》群众出版社,1989年版。
7,《欧美日本监狱制度的比较》,刘瑞祥译,中国方正出版社,1989年版。
8,[美]克莱门特·巴特勒斯著:《矫正导论》孙晓雳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9,[美]大卫·杜菲著:《美国矫正政策与实践》,吴宗宪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孙晓雳编译:《美国矫正体系中的罪犯分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改造罪犯的状况(白皮书)》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
13,纪敏主编:《伪满皇帝群臣改造纪实》,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4,[加]鲁辛·摩林编:《论监狱教育》李引等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5,王明迪主编:《个别教育经验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6,夏宗素主编:《罪犯教育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7,潘华仿主编《外国监狱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18,杜雨主编:《监狱教育学》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19,潘国和、罗伯特·麦尔主编:《美国矫正制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0,吴宗宪著:《西方犯罪学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1,司法部劳教局组编:《矫正教育学》群众出版社,1998年版。
22,金源著:《奇缘——一个战犯管理所所长的回忆》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版。
23,兰洁主编:《教育改造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24,[法] 米歇尔·福柯著,刘北城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
25,王明迪、郭建安主编:《岁月铭记——新中国监狱工作50年》法律出版社,2000年7月版。
26,王明迪主编:《罪犯教育概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7,杨显光著:《中国罪犯改造机理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8,夏宗素主编:《矫正教育学》群众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29,郭明著:《学术转型与话语重构---走向监狱学研究的新视域》方正出
版社,2003年2月版。
30,孟庆臣主编:《难忘的历程——劳动教养工作45年》法律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31,王秉中主编:《罪犯教育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32,金生弘著:《规训与教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3,[美]米尔腾伯格尔著:《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胡佩诚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三版。
34,刘强主编:《各国[地区]社区矫正法规选编及评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35,于爱荣主编:《罪犯改造质量评估》,法律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36,叔弓著:《中国改造日本战犯始末》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
37,吴宗宪著:《当代西方监狱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8,金生弘著:《德性与教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9,高莹主编:《矫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40,于爱荣等著:《矫正技术原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版。
41,吴宗宪著:《罪犯改造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
42,张晶著:《走向启蒙——基于监狱、矫正的视角》,法律出版社,2008年1月版。
43. 于爱荣等著:《矫正激励统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1月。
44,高莹主编:《教育矫治手册》法律出版社,2008年5月版。
45,李平沤著:《如歌的教育历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版。
46,《回归心德—-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案例集》,雍舰主编,法律出版社,2010年2月版。
47,《罪犯个案矫正实务》,于爱荣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1月版。
48,《新生从这里开始》北京劳教局编,地质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49,《中国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技术》,吴宗宪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50,《行为矫正技术》昝飞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2月版。
51,《服刑人员个案矫正技术》宋行主编,法律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小说:
1,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
2、黄济人《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
3,柯岩《寻找回来的世界》
4,章柯、张邦友《女子监狱》
5、海狼“监狱故事系列——大狱春梦”
6、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
7、张晶《总矫正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