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护理常规
1.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等。
定
期观察与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
2.患者卧床休息:患者由于肺动脉高压,会出现气促、乏力等症状,
需进行适当休息,以减轻身体的负荷。
必要时可卧床休息,提供足够的睡眠。
3.注意营养支持: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调整饮食,提供适当的营
养支持,保证患者身体的营养需求。
推荐患者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
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4.给氧治疗:患者往往会出现缺氧的症状,因此需要给予氧气治疗。
可以通过鼻导管或面罩进行给氧,让患者吸入高浓度的氧气,以提高血氧
饱和度。
5.药物治疗: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降压药物、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
排水药物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定期评
估疗效。
6.防治并发症:肺动脉高压容易出现右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7.心理疏导: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抑郁
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应提供支持和安慰,并引导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以增强患者的心理抗压能力。
总之,对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护理常规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卧
床休息、营养支持、给氧治疗、药物治疗、防治并发症以及心理疏导等。
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疼痛和不适症状。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护理查房导言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少见但具有挑战性的疾病,需及时有效的护理和管理。
护理查房是护士团队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环节,下面将探讨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护理查房中应注意的事项。
患者信息在进行护理查房前,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入院日期、诊断情况,以及当前治疗方案和病情变化情况等。
生命体征监测PAH患者在病情恶化时,常伴有心率增快、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在护理查房过程中要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等,以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症状评估患者的症状是了解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护理查房时要询问患者有无胸痛、气促、乏力等症状,以及相关不适感觉的程度,及时记录症状变化,保持与医生沟通。
药物治疗PAH患者常需长期药物治疗,包括扩血管药物、利尿剂等,护理查房时要核实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药物种类、剂量、频率等,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可能带来的影响。
营养支持由于PAH患者常伴有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情况,护理查房时要关注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保证其营养需求的满足,必要时进行营养支持。
安全措施PAH患者因病情特殊,容易发生心衰等并发症,护理查房时要注意患者的安全,保持患者环境的整洁和安静,防止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交流沟通护理查房时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和处理,建立互信关系,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结语护理查房是护理团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提供个性化护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
在护理查房中,护士需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和干预措施,密切配合医疗团队,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请注意,此文档仅供参考,具体护理措施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进行调整。
对于患者护理的细节和问题,应当及时与医生和护理主管进行讨论。
肺动脉高压的护理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不太常见但却相当棘手的疾病,对于患者来说,做好护理工作那可是至关重要。
先来说说什么是肺动脉高压吧。
这就好比咱们身体里的一条“管道”出了问题,肺动脉里的压力太高啦,这会让心脏和肺都很辛苦。
想象一下,心脏就像一个小泵,本来正常工作就能把血液泵到肺里去获取氧气,可现在因为肺动脉压力高,这个小泵就得费更大的劲儿,时间长了能不累坏嘛!我之前遇到过一位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叫小李。
小李是个挺年轻的姑娘,本来应该是青春活力四射的,却被这个病折磨得没了精神。
记得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脸色苍白,说话都有点喘。
小李跟我说,她以前特别喜欢逛街,可现在走几步路就觉得累得不行。
那对于肺动脉高压患者,护理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首先是日常活动。
得劝患者悠着点,不能过度劳累。
就像小李,以前总是逞强,觉得自己还能像以前一样活蹦乱跳,结果病情反而加重了。
所以得让他们知道,适当的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比如可以散散步,但得控制好时间和速度,感觉有点累了就赶紧停下来歇歇。
再说说饮食吧。
这方面也不能马虎。
得少吃盐,因为盐吃多了会让身体留住水分,增加心脏的负担。
还有那些油腻的、辛辣的食物也得少吃,尽量多吃点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我记得有一次,小李偷偷吃了一包辣条,结果当天晚上就觉得不舒服,可把她给后悔坏了。
然后是按时服药。
这可是关键的一环。
有些患者觉得症状稍微好点了就自己停药,这可不行!得像监督小孩子写作业一样,盯着他们按时按量吃药。
而且要定期去复查,看看药物的效果怎么样,需不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护理也不能少。
肺动脉高压患者往往心里压力很大,容易焦虑、抑郁。
这时候就得像朋友一样跟他们多聊聊,让他们知道这病虽然难治,但不是没希望。
小李就曾经因为觉得自己的病好不了,大哭了一场。
后来经过我们耐心地开导,她才慢慢又有了信心。
还有就是预防感染。
患者的抵抗力比较弱,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容易生病。
所以要注意保暖,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一、护理措施
1.维持患者正常的呼吸功能 (1)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呼吸方式、发绀情况,监测患者的血气情况,特别是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
因肺动脉高压患者呼吸频率增加,易发生过度换气,使二氧化碳分压下降,发生呼吸性碱中毒。
(2)改善缺氧状况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持续吸氧。
氧疗,可提高血氧饱和度,纠正低氧血症,改善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
指导有效的呼吸,控制呼吸频率,深呼吸缓呼气,必要时改用面罩吸氧,保持氧饱和度90%以上。
(3)满足患者生活需要经常巡视病人,减少不必要的言语和活动,保持排便通畅,减少肌体耗氧量。
(4)治疗和护理集中进行减少患者搬运,外出检查时使用轮椅或平车,备好充足氧气,必要时专人陪同,途中注意生命体征变化。
(5)危重患者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病人心率、心律,如有异常给予对症处理,并备好急救物品。
2.预防晕厥发生,以防止发生意外 (1)晚期肺动脉高压患者不同程度地伴有右心功能改变。
活动耐力降低,轻微活动即可出现气促及喘憋症状,所以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一般活动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限,以免加重病情。
(2)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用血管扩张剂时由于药物作用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易发生晕厥,特别是在服药后1~2小时最易发生。
所以应嘱患者在服药2小时内卧床休息,服药2小时后起床时要先坐床上几分钟,无任何不适感觉再缓慢下床活动,必要时加用床档。
服药前后注意监测患者血压。
(3)肺动脉高压患者通常血压均偏低,晕厥是其常见并发症,嘱患者活动要适量,减少弯腰程度,避免长期站立,尽量坐位休息,及时发现晕厥先兆,如头痛、头晕、面色苍白、出汗。
一旦出现眩晕、黑矇,应立即采用坐位或卧位休息。
3.预防窒息的发生及时发现有咯血倾向时备好吸引器、止血药物,如垂体后叶素、氨甲苯酸、维生素K等。
咯血时注意患者体位,以半坐位头偏向一侧为宜。
二、药物治疗观察及护理
药物治疗目的:阻抑肺血管重塑,降低肺血管阻力,减轻肺动脉压力,改善心功能,增加心排血量,延长生存时间及质量。
1.常用药物及方法 (1)钙离子拮抗剂代表药:合心爽,适用于急性药物试验中有血管舒张反应者,仅有少数患者经长期服用有效。
(2)吸入一氧化氮 NO是内皮舒张因子的活性成分,是吸人性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
NO能与血红蛋白迅速结合,然后失去活性,吸入使用时则不会扩张体循环血管。
吸入N0可用于围手术期肺动脉高压和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3)
内皮素拮抗剂代表药:波生坦。
肺动脉高压的血浆内皮素水平升高-收缩血管,促增殖。
内皮素作用于两种受体:内皮素-A受体,血管收缩、平滑肌生长;内皮素-β受体,产生一氧化氮、血管舒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代表药:西地那非,是强力的选择性肺血管扩张药,保持甚至改善肺通气/灌注比和氧合。
(5)依前列醇及其类似物依前列醇(PGI2)是花生四烯酸代谢的生理产物,主要由血管内皮合成,它扩张肺血管,抑制肺血管重塑。
在肺动脉高压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有雾化剂(万他维)。
(6)抗凝药物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小内动脉常有原位血栓形成,应用抗凝治疗可减少原位血栓。
代表药:华法林。
应用时要注意监测INR的变化,调整药物用量,以免发生出血。
一般INR保持在2~3。
(7)氧疗(血氧饱和度小于90%时,每日吸氧14~16小时)可扩张肺血管,改善整体器官功能,改善呼吸困难。
2.应用万他维雾化吸入注意事项 (1)药物要保存于冰箱内。
(2)用法万他维10μg加生理盐水至2ml,6~9 次/日。
(3)注意观察血压变化,用药前及用药后均测血压。
(4)晕厥在吸入万他维患者中更常见,所以注意吸药期间不要下床活动,采取坐位或半坐位。
(5)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头痛、潮热、咳嗽、腹泻、恶心等。
(6)因其价格昂贵,配制时要准确,不能浪费。
三、特殊检查右心导管的护理
1.右心导管检查的目的 (1)测定肺动脉压力、肺毛细血管楔压、计算肺动脉血管阻力和心排血量。
(2)明确肺动脉高压原因(特别是明确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
(3)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前检查和评估。
(4)进行急性肺血管药物反应试验。
2.术前准备 (1)给予术前宣教。
告知患者目的、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2)备皮,做碘过敏试验,术前日睡前酌情给予镇静剂。
(3)正在接受抗凝药患者,应提前停用或减量,INR 不大于1. 5。
(4)建立静脉通道。
抗菌药物在穿刺前~2小时给药一次,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可手术中给予第二剂。
3.术后护理 (1)患者返回病房,如穿刺股静脉,局部沙袋压迫2~4小时,同时有动脉穿刺者沙袋压迫4~6小时,卧床12小时;如穿刺颈静脉,局部不用压迫,不必严格卧床。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及杂音情况。
(3)心电监测24小时。
(4)如行肺动脉造影,可酌情给予补液,示心功能状态给予利尿剂,以尽快排出对比剂,并留取尿标本。
残留对
比剂可使肺动脉压增高,加重心衰。
(5)根据心功能状况对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血压偏低、心率增快、尿量是否正常,并及时倾听病人主诉,给予对症处理。
4.急性肺血管反应性试验肺动脉高压患者如有可能在确定长期应用血管扩张药,以肺血管对药物的反应情况选择用药种类。
(1)是否存在肺血管收缩。
(2)是否存在固定的肺血管结构改变。
(3)预后判定。
(4)评估应用血管扩张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