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2011统计年鉴)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5
2011年南陵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2011年末,全县总人口5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2万,人口自然增长率0.7‰。
辖8个镇,20个居委会和157个村委会,行政区域面积1264平方公里。
201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257205万元,比上年增长15.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7131万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761748万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值268326万元,增长7.6%。
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7.6:59.0:23.4调整为18.1:60.6:21.3。
全年实现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现价)399779万元,增长21.6%。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7839公顷,油料种植面积6211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867公顷。
粮食产量402751吨,比上年减产1.3 %;油料产量14195吨,减产5.9%;棉花产量2000吨,减产5.9%;蔬菜产量121356吨,减产10.2%;肉类产量43134吨,增产4.1%;水产品产量31109吨,增长0.3%。
当年完成造林面积567公顷。
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33万吨,农村用电量3.77亿千瓦时。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37537万元,比上年增长21.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9915万元,增长22.9%。
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27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2户,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9户。
开发区已引进企业227家,其中当年入园26家,2011年区内企业实现工业产值950134万元,比上年增长45.7%,经营收入931341万元,实现税收2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8312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2%。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4211万元,比上年增长16.2%。
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2家,完成总产值3907281万元,比上年增长37.2%,。
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1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66.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36.1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12.5万平方米。
2011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2.02.10•【字号】•【施行日期】2012.0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11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无锡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无锡调查队2012年2月10日)2011年是宏观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一年。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的各项决策部署,团结一致,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实现了“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
一、综合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80.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达到10.74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到1.7万美元。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22.9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728.1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029.05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8:54.2:44.0,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迅猛发展。
全市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型显示、节能环保、微电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营业收入5394.8亿元,比上年增长27.0%。
其中物联网产业增长25.8%、新能源产业增长28.5%、新材料和新型显示产业增长31.8%、节能环保产业增长17.7%、微电子产业增长15.1%、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增长18.5%、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增长33.2%、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增长23.6%。
就业和再就业扎实推进。
全市年末城镇新增就业12.8万人,净增就业9.38万人,各类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9.67万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44万人。
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7%。
民营经济继续稳步壮大。
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征集2011版《通化年鉴》所需资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1.03.16•【字号】通市政办函〔2011〕4号•【施行日期】2011.03.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征集2011版《通化年鉴》所需资料的通知通市政办函〔2011〕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通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驻通国省属企事业单位:为全面反映2010年度全市各项事业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市政府决定编辑出版2011版《通化年鉴》。
现将文字和图片资料征集工作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文字资料要以本系统、本单位2010年工作总结为参考,重点记述基本情况和新经验、新成果,要突出重点工作和创新工作。
二、文字资料要用精炼、规范的现代语体文,以条目的形式记述。
条目内容构成要素及主要数据要有连续性和可比性。
三、各地、各部门的文字资料(附电子稿)要经主要领导审阅、撰稿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5月30日前报送到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年鉴科(市政府侧门档案局5楼)。
四、《通化年鉴》图片是我市上一年度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形象反映。
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要将图片彩页作为展示、宣传、记录自己和推介经验的一条重要媒介,认真做好图片筛选工作。
五、此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紧,各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此项工作。
联系人:刘连刚崔万宝梁继续徐勇联系电话:5081805 3212905 5081804 3590680电子信箱:****************.cn附件:1.《通化年鉴》目录及撰稿分工2.2010年副县级以上实职领导干部统计表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〇一一年三月十六日附件1《通化年鉴》目录及撰稿分工第一部分特载一、全委会报告(市委办)二、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办)第二部分专辑一、通化市2010年环境状况公报(市环保局)第三部分大事记(市地方志办)第四部分市情综述一、自然概况(市地方志办)二、国民经济发展概况(市统计局)三、社会事业发展概况(市统计局)四、人民生活发展概况(国家统计局通化调查队)第五部分政治一、中国共产党通化市委员会(一)重要会议(市委办)(二)重要活动(市委办)(三)办公室工作(市委办)(四)组织工作(市委组织部)(五)宣传工作(市委宣传部)(六)统战工作(市委统战部)(七)政策研究(市委政研室)(八)农村工作(市委农办)(九)老干部工作(市老干部局)(十)关心下一代工作(市关工委)(十一)党校教育(市委党校)(十二)党史研究(市委党史研究室)(十三)档案工作(市档案局)(十四)保密工作(市保密局)(十五)直属机关党建工作(市直机关党工委)(十六)编制工作(市委编办)(十七)精神文明建设(市文明办)二、通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及各工作委员会情况(市人大办公室)三、通化市人民政府(一)重要会议及活动(市政府办)(二)办公室工作(市政府办)(三)人事工作(市人社局)(四)民政工作(市民政局)(五)应急管理(市政府应急办)(六)信访工作(市信访局)(七)外事工作(市外事办)(八)民族工作(市民委)(九)地方志工作(市地方志办)(十)通化市驻外办事(联络)处工作(市政府办)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化市委员会及各工作委员会情况(市政协办)五、中国共产党通化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局(市纪委办公室)六、民主党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工商联、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科协、文联、社科联、侨联、残联)第六部分法制一、政府法制(市法制办)二、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法院)三、通化市人民检察院(市检察院)四、通化市公安局(市公安局)五、通化市司法局(市司法局)六、政法工作(市政法委)第七部分军事一、通化军分区(军分区司令部)二、武警部队通化支队(武警支队)三、边防检查(边防武警支队)四、消防工作(消防支队)五、人民防空(市人防办)第八部分经济调节与监管一、发展计划(市发改委)二、经济体制改革概况(市工信局)三、中小企业发展概况(市工信局)四、行政审批(市政务公开协调办)五、财政(市财政局)六、国家税务(市国税局)七、地方税务(市地税局)八、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九、物价(市物价局)十、土地矿藏资源管理(市国土资源局)十一、工商行政管理(市工商局)十二、审计(市审计局)十三、统计工作及乡镇经济主要指标排序表(市统计局) 十四、质量技术监督(市质监局)十五、集安海关(集安海关)十六、出入境检验检疫(市检验检疫局)十七、食品药品监督(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十八、安全监督管理(市安监局)第九部分经济一、农业(市农委)二、农机(市农委)三、牧业(市农委)四、林业(市林业局)五、水利(市水利局)六、渔业(市水利局)七、水文(市水文局)八、工业(一)综述(市工信局)(二)轻工医药食品工业(市工信局)(三)通化钢铁股份公司(通化钢铁股份公司)(四)冶金机械工业(市工信局)(五)二轻工业(市工信局)(六)电力工业(通化供电公司、二道江发电公司、云峰发电厂)(七)地质矿产业(通化地勘院、六0六队)九、建设规化(一)城市规划(市规划局)(二)城乡建设(市城建局)(三)建筑业(市城建局)(四)房地产业(市公用局)十、公用事业(市公用局)十一、环境保护(市环保局)十二、交通·邮政(一)铁路(沈阳铁路局通化车务段)(二)公路(市交通运输局)(三)交通征管(市交通规费管理局)(四)邮政(市邮政局)十三、信息产业(一)综述(市工信局)(二)电信(电信公司)(三)移动(移动通信)(四)联通(联通公司)(五)铁通(铁通公司)十四、金融(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通化监管分局(银监局通化分局)(二)中国人民银行通化市中心支行(人民银行)(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通化市分行(农业发展银行)(四)中国工商银行通化分行(工商银行)(五)中国建设银行通化分行(建设银行)(六)中国银行通化分行(中国银行)(七)中国交通银行通化市支行(交通银行)(八)中国农业银行通化市分行(农业银行)(九)吉林人银通化分行(吉林银行)(十)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通化办事处(农村信用社)十五、保险(一)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通化市分公司(人民财产保险)(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通化分公司(人寿保险)(三)太保财险通化中心支公司(太保财险)(四)太保寿险通化中心支公司(太保寿险)(五)平安财险通化中心支公司(平安财险)(六)平安寿险通化中心支公司(平安寿险)(七)大地财险通化中心支公司(大地财险)(八)安华农险通化中心支公司(安华农险) 十六、商贸(一)商务(市商务局)(二)经济技术合作(市经合局)(三)供销合作(市供销社)(四)物资(市商务局)(五)石油销售(中石油通化销售分公司)(六)石油配送(通化石油配送中心)(七)粮食购销(市粮食局)(八)盐加工销售(盐业公司)(九)烟草经营(烟草公司)十七、旅游(市旅游局)第十部分科教一、科学技术(一)科学技术(市科技局)(二)地震工作(市地震局)(三)气象工作(市气象局)(四)信息技术(市工信局)二、教育(一)综述(市教育局)(二)基础教育(市教育局)(三)农村教育(市教育局)(四)民办教育(市教育局)(五)民族教育(市教育局)(六)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市教育局)(七)职业与成人教育(市教育局)(八)高等教育(市教育局)(九)通化师范学院(通化师范学院)(十)师资队伍建设和教研工作(市教育局)(十一)中、高考录取分数线及前三名榜(市教育局) 第十一部分文卫体一、文化(市文体局)(一)戏剧创作(二)戏剧演出(三)电影管理(四)文化市场管理(五)图书管理(六)群众文化(七)文物管理(八)书画创作二、新闻出版(一)通化日报(通化日报社)(二)英语辅导报社(英语辅导报社)(三)广播电视(市广电局)三、卫生(一)综述(市卫生局)(二)医政管理(市卫生局)(三)爱国卫生(市爱卫会)(四)卫生监督(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五)疾病控制(市卫生局)(六)地方病防治(市卫生局)(七)妇幼保健(市卫生局)四、体育(市文体局)(一)综述(二)竞技体育(三)群众体育(四)竞技体育成绩表第十二部分社会生活一、计划生育(市人口计生委)二、老龄工作(市老龄委)四、劳动就业(市人社局)五、社会保险(市社保局)六、市长热线(市政府办)第十三部分县(市、区)概况和开发区一、县(市、区)概况〔各县(市、区)地方志办〕二、通化经济开发区建设(通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第十四部分表彰奖励一、市级以上劳动模范、五一奖章获得者(市总工会)二、市级以上有贡献的专家(市科技局、市人社局)三、市级以上妇女先进集体和个人(市妇联)四、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及个人(市文明办)五、市以上先进团组织及个人(团市委)六、英雄人物(市委办)第十五部分文件规定(市地方志办)第十六部分附录一、组织机构及领导干部名单(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市委组织部及各所在部门)(一)中国共产党通化市委员会(市委办)(二)通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市人大)(三)通化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化市委员会(市政协办公室)(五)中国共产党通化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市纪委办公室)(六)民主党派(各民主党派)(七)群众团体(各人民团体)(八)通化军分区(通化军分区)(九)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法院)(十)通化市人民检察院(市检察院)(十一)县(市、区)(市委组织部)(十二)国省属企事业单位(各相关单位)二、通化市行政区划统计表(市民政局)三、通化市少数民族乡镇名单(市民政局)四、交通指南(市地方志办)五、旅游指南(市旅游局)六、邮政指南(市邮政局)附件22010年副县级以上实职领导干部统计表部门及单位名称:注:此表详细填写后与年鉴稿一同报送。
12011年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外部环境和多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推进国民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展、跨越式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一、综 合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80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7.5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325.7亿元,增长22.0%;第三产业增加值259.2亿元,增长11.5%。
三次产业结构比27.1:40.6:32.3。
人均GDP 达14970元(折合2317美元)。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68.4万人,比上年增加13.3万人。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171.1万人,比上年减少1.5万人;第二产业95.4万人,比上年增加10.2万人;第三产业101.9万人,比上年增加4.6万人。
在岗职工20.94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40.3万人,比上年减少4.3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4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9万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44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5.94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以内。
二、农二、农 业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85.73亿元,比上年增长4.9%。
其中,种植业产值210.02亿元,增长6.6%;林业产值13.85亿元,增长2.9%;畜牧业产值143.03亿元,增长2.4%;渔业产值7.93亿元,增长3.4%;农林牧渔服务业10.89亿元,增长9.4%。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94.2千公顷,千公顷,比上年增加比上年增加7.1千公顷,千公顷,增长增长0.9%;棉花种植面积24.37千公顷,减少2千公顷,下降7.6%;油料种植面积60.12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80千公顷,下降4.5%;蔬菜种植面积67.43千公顷,增加2.62千公顷,增长4.0%。
2011年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目录•前言•项目资助方案•项目评审标准•申报材料•申报流程•前言为了进一步推动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研究成果的转化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制定本申报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2011年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并提供了详细的申报流程和所需的申报材料参考。
项目资助方案1.资助对象: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新成立不满2年的科技型企业;已成立2年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技术孵化器企业。
2.资助范围:重点资助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国际合作、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及院士专家工作站、高层次人才引进等5大类项目。
3.资助标准:所有项目经过专家评审,根据评审结果确定资助金额,最高资助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项目评审标准1.科技含量:产品的创新性、技术含量、学术新意。
2.影响市场:项目的市场潜力、技术的成熟度和发展前景。
3.团队实力:项目团队的组成、人员素质、研发实力、管理经验、稳定性等。
4.高成长:项目具有高成长性、高风险性、高效益性、高规模性等。
申报材料1.项目总申报书。
2.团队简介,包括团队组成、主要成员和技术优势等。
3.项目计划书,包括研究内容、技术路线、预期成果、经费预算等。
4.企业实力介绍,包括企业组织架构、技术设备、研发实力、经济效益等情况描述。
5.已经取得的科技成果,包括专利、论文、研究报告等。
申报流程1.了解项目资助方案、项目评审标准和申报材料要求,并准备好相关申报材料。
2.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所在地的科技局或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局递交申请表格和材料。
3.科技局将组织专家和代表进行项目审核与培训,同时也将组织专家进行科技创新指导,为的是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4.审批通过的项目实施单位便可按计划进行项目实施,签订项目合同并获得资助。
本文档提供了2011年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需要注意申报材料的准备、流程和申报评审标准。
芜湖市2011年第一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芜湖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王晟 2011-03-302011年第一季度,我市场改进了统计方法,精简了在一个季度周期以内重复进场招聘的单位提供的岗位数,(因为我市场从周一到周六每天都举行招聘集市,有许多用人单位一次连续预订几天之内的招聘会,而提供的岗位完全相同,以致许多用人需求被重复统计)。
因此,从表面数字看,我市场本季度的供求情况相比去年第四季度有较大幅度的回落。
实际上只是减少了被重复统计的岗位数量,供求整体形势并未发生多大变化,总体状况仍然是供大于求,部分行业、企业和岗位始终人才难觅,结构性招工难、用工荒的形势依然严峻。
一、供求总体情况2010年底以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人社部《关于开展2011年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专项活动的通知》(人社部函[2010]32号)精神,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在做好每周六次的固定集市招聘的基础上,我们积极举行了多场专场招聘会:春节前夕我中心与市残联共同举办了“芜湖市2010年残疾人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今年2月11日(周五)举办“春风行动”—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3月4日(周五)举行了“庆三八·送岗位”妇女就业专场招聘会;3月11日(周五)“承接转移,才聚江城”—芜湖市2011年高校毕业生春季公益招聘会。
全力引导特色人才与行业的对接。
同时,我们还经常放弃部分休息日,为某些急需用工企业举行了“周日特色专场招聘会”。
如2月20(周日)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有限公司专场招聘会;3月13日(周日)和3月20日(周日)两次为芜湖欧亚达家居市场管理有限公司举行了特色专场招聘会,每场有300人入场应聘,80多人达成就业意向,招聘效果显著。
我市场尽最大努力发挥了配置人才的基础性作用。
第一季度我市用人单位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各类岗位共有84932个,进入市场的求职者有75268人,求人倍率为1.13,总体状况仍然是供大于求。
(见表1)。
二、用工需求情况1、第二、三产业需求旺盛,其中第三产业需求占主导地位去年年底以来,我市陆续崛起了多家大型超市和星级酒店,如:上海大润发、欧尚超市、博兰泽餐饮大酒店、升辉西方财富大酒店等大型企业。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1年,经开区围绕建设现代产业新城目标,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创新工作思路,狠抓工作落实,经济运行形势良好,招商引资进展积极,规划建设推进顺利,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初步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33.0亿元,同比增长20.0%(按可比价计算)。
1、招商引资。
全年工商注册企业485家,同比增长35.9%;全年实际利用内资180.5亿元,同比增长14.6%;实际利用外资4.57亿美元,同比增长22.8%。
新引进加拿大麦格纳、日本富士通、美国伟士通、德国本特勒、韩国浦项和法国法雷奥等6家境外世界500强项目,引进广州毅昌股份等10家国内上市公司项目;累计有24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和45家国内上市公司来区投资。
总投资350亿元的东旭液晶玻璃显示基板、总投资150亿元的中世国际物流、总投资71.5亿元的人本集团产学研创造园、总投资36.2亿元的奇瑞瑞源国际投资、总投资30亿元的彩虹润宝电子科技、总投资20亿元的联友触控、总投资10亿元的明星包装、总投资8亿元的康卫生物、总投资6亿元的毅昌科技、总投资6亿元的中鼎实业、总投资5亿元的和天医院管理、总投资5亿元的鸿鹄担保、总投资4亿元的宏远精密注塑、总投资3亿元的盈特电器、总投资2980万美元的信义电子玻璃、总投资2900
万美元的乐荣电器、总投资1880万美元的法雷奥汽车照明等一批重大项目得到落实,实现注册。
全年工商注册企业中总投资亿元以上企业达58家,总投资达801.6亿元。
一批外资项目扩大投资,中达电子增资1.5亿美元、信义光伏增资1亿美元、耐世特凌云增资3000万美元、长信科技增资1910万美元、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增资1677万美元、三颐半导体增资1360万美元、瑞祥工业增资1100万美元、德尔科技增资1000万美元。
全年外资增资项目23个,增资4.98亿美元。
美的制冷、美的日电、美安投资、美的压缩机、小天鹅、信义光伏等区域或全国性营销和研发总部先后落户。
2、工业生产。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39.5亿元,同比增长3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1625.7亿元,同比增长31.8%。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99.2亿元,同比增长24.6%(按可比价计算)。
年末实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6家,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61家;家用电器产业42家;新材料产业29家。
全年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和家用电器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分别为491.4亿元、259.5亿元和41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8.2%和65.0%。
全年装备制造、光伏光电、生物工程和电子信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为9.6亿元、64.1亿元、1.6亿元和32.8亿元。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等价能源消费量75.3万吨标煤,万元增加
值能耗下降6.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销水平总体良好,产销率98.2%。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1268亿元和4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8%和下降1.7%;148家实现盈利,盈利面为75.5%。
3、进出口贸易。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9.7亿美元,同比增长63.5%,其中出口总额19.8亿美元,同比增长87.2%,进口总额9.9亿美元,同比增长30.4%。
均再创历史新高。
奇瑞公司全年累计出口整车及KD件16万辆,实现出口额11亿美元,连续9年蝉联国内乘用车出口第一。
机电产品实现进出口总额25.7亿美元,其中出口18.5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实现进出口总额5.8亿美元,其中出口2.4亿美元。
4、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11.6亿元,同比增长22.4%。
全年累计施工房屋面积711.9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366.4万平方米,累计竣工房屋面积205.7万平方米。
三安光电二期、德豪润达二期、信义电子玻璃、德尔智能家电、奥托自动化设备、毅昌科技、长信触摸屏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三安光电一期、德豪润达一期、美芝精密一期、美的厨卫、美的洗涤、美的精品、美智空调、信义光伏玻璃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全年共有投资项目170个,其中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155
个,另有单纯设备购置项目3个,房地产开发项目12个。
全年新开工项目96个,竣工项目80个。
全年战略新性产业项目共33个,完成投资62.3亿元,同比增长60.2%。
其中光伏光电项目9个,完成投资52.5亿元;电子信息产业3个,完成投资5.6亿元;生物医药项目5个,完成投资1.4亿元;装备制造项目16个,完成投资2.8亿元。
5、高新技术。
全年新增7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94家,实有76家。
实现总产值1065.7亿元。
累计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5个,其中国家级7个。
全年专利申请2641件,其中发明专利966件。
累计拥有6个国家级名牌产品和25个省级名牌产品。
累计拥有4件中国驰名商标和21件省著名商标。
荣获“安徽省创新型园区”称号,成为“安徽省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安徽省铜及铜材加工专业商标品牌基地”。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商标品牌骨干企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内部开展的科技经费投入达26.9亿元,其中R&D支出14.3亿元。
奇瑞汽车科技活动人员7514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1.7亿元;美的制冷科技活动人员310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2.7亿元;鑫科材料科技活动人员573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1亿元;海螺型材科技活动人员85人,科技活
动经费支出0.9亿元;精诚铜业科技活动人员512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0.9亿元。
6、民生工程。
全年累计投入10776.3万元全面完成30项民生工程。
全年征收社会保险基金约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
各项惠民资金均采用“一卡通”拨付,发放家电下乡补助资金78.9万元,在全市兑付率评比中位居第一位。
提前完成“三重”校舍加固和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任务。
万春小学新建、万春中学附属工程、33中扩建、东梁小学一期等项目均按计划顺利竣工或推进中。
切实加强医疗服务监管,落实市第三医疗集团向社区延伸工作。
新建成龙山街道大圣社区卫生服务站。
万春街道张镇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规范化建设。
以基层基础工作、流动人口计生服务为重点,全面开展开发区人口计生工作。
加大文化市场管理,严格落实文化娱乐市场行政审批制度。
创新公租房建设和运营模式,引入企业参与公租房建设。
万春新苑三期安置房、龙山新苑廉租房、万春新苑蓝领公寓建设按计划顺利推进,城北和城东公租房项目开始施工。
截止目前,已经建成安置房26万平方米,公租房8.3万平方米,正在招标的安置房160万平方米,正在建设的公租房4.1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