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针灸学复习第十七单元:足厥阴肝经、穴
- 格式:doc
- 大小:2.36 KB
- 文档页数:2
朱燕中足厥阴肝经的五腧穴详细解析(收藏版)《灵枢·本输第二》:“肝出于大敦,大敦者,足大趾之端,及三毛之中也,为井木;溜于行间,行间,足大趾间也,为荥;注于太冲,太冲,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为俞;行于中封,中封,内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则宛,使和则通,摇足而得之,为经;入于曲泉,曲泉,辅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为合。
足厥阴也。
”【大敦】足厥阴肝经第1个穴,位于人体大敦穴位于足大指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释字:大者,《说文解字》:“天大,地大,人亦大。
故大象人形。
”敦者,《说文解字》:“怒也。
诋也。
一曰谁何也。
皆责问之意。
毛曰。
敦厚也。
”大敦穴,五腧穴的井穴,五行属木,其性从酸味,其用为收精敛气。
大敦者,大怒也,怒是肝的情志,经云:“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本穴性从酸味,主收敛木之精气,可以治疗因肝气郁滞,气郁化火,阴虚肝阳不藏而上亢,表现在情志上的发怒。
同时肝气郁而化火,伤阴,阴虚生血热,肝血不藏,血热不归经而出现出血的症状。
大敦还可以收敛止血,用于各种出血症状,例如,崩漏,月经量过大,经期时间过长,月经点滴不尽等症状。
【行间】足厥阴肝经第2个穴,位于在足背侧,当第1、第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0.5寸赤白肉际处。
释字:行者,《说文解字》:“人之步趋也。
”《韵会》:“从彳,左步。
从亍,右步也。
左右步俱举,而后为行者也。
”《尔雅·释宫》:“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
”间者,《说文解字》:“隙也。
”《礼·乐记》:“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
”行间穴,五腧穴的荥穴,五行属火,其性从苦味,其用为苦坚藏精。
行间者,行与天地之间。
含义有二,第一,行者为动,肝筋的功能特点。
第二,天地之间阴阳之气相互转化而使之平衡。
此穴是清肝经之热的要穴,藏精清热从其根,常与胆经侠溪相配伍,主治因肝郁而化火生热,或者肝阳上亢所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
行间还有收藏肝精以保护肝之阴精,以及清肝凉血的作用。
足厥阴肝经速记口诀(值得收藏)一十四穴厥阴肝,大敦行间太冲连。
中封蠡沟中都接,膝关曲泉阴包观。
五里阴廉急脉近,章门期门肋下间。
大敦(井):大趾腓侧找大敦,趾甲跟角一分停。
疝气遗尿癫痫症,月经不调五淋行。
行间(荥):肝经荥穴记行间,趾蹼后方赤白间。
中风失眠和晕眩,胸胁疼痛月经欢。
太冲(输):第一跖间后太冲,镇静镇痛镇肝风。
头痛咽痛胁肋痛,癫痫黄疸妇科攻。
中封(经):商丘解溪连线中,遗精常常选中封。
小便不利内踝肿,直刺八分显轻松。
蠡沟(络):踝尖五寸寻蠡沟,专治阴痒睾丸休。
阴挺阳强小腹痛,小便不利经带收。
中都(郄):踝尖上七中都留,腹胀腹痛针下投,泄泻崩漏一起治,消炎止痛郄穴求。
膝关:膝膑肿痛膝关攻,阴陵泉后一寸空。
可针可灸膝关暖,下肢痿痹历节风。
曲泉(合):股骨内髁后曲泉,产后疼痛妇科寒。
阴挺阴痒经带症,遗精阳痿实难言。
阴包:股骨髁上四寸敲,大腿内侧是阴包。
月经不调梦遗尿,小便不利也可调。
足五里:五里冲下三寸量,小便不通人发狂,少腹胀痛四肢倦,直刺八分面和祥。
阴廉:冲下两寸是阴廉,下肢孪急委中添。
月经不调腹疼痛,针刺艾灸也当然。
急脉:气冲外下腹股沟,动脉搏动急脉溜。
少腹疼痛阴茎痛,配上大敦阳痿抽。
章门:脾经之募,八会穴之一,为脏之会,交会之一,为足厥阴经与足少阳经的交会穴。
十一肋间侧腹边,章门游离取下端。
胸胁胀痛胃肠病,黄疸痞块疳积安。
期门(募):乳头直下六肋间,胃脘疼痛呕吐酸。
胸胁胀满肠胃病,疟疾奔豚咳嗽安。
足厥阴肝经【歌诀】大敦拇趾外甲角,行间纹端趾缝寻。
太冲关节后凹陷,踝前筋内取中封,。
踝上五寸蠡沟穴,中都踝上七寸擒,。
膝关阴陵后一寸,曲泉屈膝横纹上,。
阴包膝上方四寸,五里气冲下三寸。
阴廉气二动脉中,急脉阴旁二五分。
季肋下缘章门穴,乳下二肋寻期门。
足厥阴肝经---循行及14腧穴的功效肝经循行时间为晚上上1-3点,五行属木,五方在东,四季为春,与胆相表里,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嗅为臊,肝主筋,在末为爪甲,在味为酸,其志为怒,其色苍(青),这是肝在五行同类的一些情况,临床里碰到这类情况都需要从中医的肝上来考虑和解决。
自古有肝肾同源之说,尤其是女性,因为肝主血,属阴,女性大部分生理功能,及情绪的变化和肝阴肝血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内经称肝为将军之官,认为肝有指挥人体免疫系统,抵御病邪的功能,我们知道肝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解毒,当肝出现问题时,人容易疲劳,食欲低下,脸色萎黄,精神状态不振,焦躁或抑郁,缺乏控制力和决断力,免疫力低下。
肝经的主线自足大趾内侧趾甲边大敦开始,到腹前的期门穴止,共计14穴,另外几条支络很重要,一是络绕阴器,二是络乳头,三是络头顶及目,四是环绕唇内。
主要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肝胆病症,眼病及其循行路线上的各种症状。
春天,是肝木生发之时,如果有人冬天没有养好肾经和肝阴,到了春天阳气生发,肝阴不足,就会导致肝火过旺(阴不能制阳),出现颠顶痛,眼红干涩,口苦,咳嗽(即所谓的肝咳,木旺侮肺金),食欲下降(木旺乘脾土)等症,如果冬天没有养到阳而受了寒,那现在就是肝木需要生发的时候生发不起来,这个人就容易春困,低烧,精神萎靡等症。
肝经的循行时间是晚上1-3点,所以常在1-3点醒,而且醒后又睡不着的朋友,一定要注意肝部的问题,经常熬夜,白天睡觉晚上干活的人,生肝病的可能性大。
脸黄的问题,按中医理论,脸色病态的黄可以因肝而起也可以因脾而起,因肝引起的色黄,是因为肝犯脾而致的黄,偏青黄,因脾病直接引起的黄,大多为土黄,不过这个不大好区别,主要还是通过其它症状来区别,比如因肝所致的脸色发黄,一般会兼有右胁胀闷或呕逆(这就是老感觉胃气往上冲出现一种想呕吐的症状),口苦等症,而因脾胃引起的脸色发黄,没有这种症状。
西医治疗某些肝病,若碰到有人同时脾肿大,就会把脾割掉,西医说不出理由,但中医能给出理由,就是脾实侮肝,土实反侮肝,西医只知道脾肿了治肝不好治,就把脾拿掉,但如果是中医来治,就知道,脾实可以泄其子泄其肺,另外母能令子虚,也就是强心脏,这样脾实的症状就能很快缓解。
一文弄懂足厥阴肝经14个穴位位置图人体穴位图足厥阴肝经分布于人体足大趾、下肢内侧、胸腹部,循行14个穴位,首穴为大敦,末穴为期门。
其中有12个穴位在足部及下肢内侧,其余2个穴位则分布在腹部和胸部。
【经络循行】足厥阴肝经起始于足大趾内侧趾甲边缘,经足内踝、下肢内侧向上,绕阴器过小腹,触胃属肝络胆,上行抵于肋骨边缘。
【主治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病症:月经不调,白带过多,遗精,遗尿,排尿困难。
神志病:癫痫,失眠。
经脉循行处不适:下肢麻木,胁痛。
其他:乳腺炎,青光眼,呕吐,腹泻。
足阙阴肝经与肝、胆、胃、肺、膈、眼、头、咽喉等身体器官都有关系,其气血在丑时最旺,也就是凌晨的1~3时,这时人体的阴气开始下降,阳气开始上升,所以应该安静地休息,以顺应自然。
休息不好,肝经气血不畅会引起腰痛不能伸、面色晦暗、咽干、目赤肿痛、胸闷、腹泻、呕吐、遗尿、小便不利、疝气或腹痛等病症。
1精确取穴: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主治疾病:疝气、遗尿、癃闭、月经不调、崩漏、阴挺、癫痫。
2精确取穴:在足背侧,第1、第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疾病:1 中风、癫痫、头痛、目眩。
2 月经不调、黄疸。
3精确取穴:在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主治疾病:1 月经不调、带下、遗尿。
2 头痛、眩晕。
4精确取穴:在足背侧,足内踝前,商丘穴与解溪穴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主治疾病:1 下肢痿痹、足踝肿痛。
2 腹痛、疝气、遗精、小便不利。
5精确取穴: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主治疾病:1 足胫疼痛。
2 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小便不利、疝气、睾丸肿痛。
6精确取穴: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主治疾病:1 胁痛、下肢痿痹。
2 疝气、痛经、崩漏、恶露不尽。
3 腹痛、泄泻。
7精确取穴: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上髁的后下方,阴陵泉穴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
主治疾病:膝股疼痛、下肢痿痹。
8精确取穴:在膝内侧,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第十七单元足少阳胆经、月俞穴一、A11、“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者,是以下哪条经脉()A.足少阴肾经B.足少阳胆经C.手阳明大肠经D.手少阳三焦经E.手太阳小肠经2、针刺环跳穴的最佳体位是()A.坐位B.站位C.仰卧位D.俯卧位E.侧卧位3、胆的募穴归属于以下哪条经脉()A.任脉B.足少阳胆经C.足阳明胃经D.足厥阴肝经E.足少阴肾经二、B1、A.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褂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B.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C.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D.外踝高点上4寸,腓骨前缘E.外踝高点上5寸,腓骨前缘<1>>丘墟穴的定位是()A.B.C.D.E.<2>、悬钟穴的定位是()A.B.C.D.E.2、A.手太阳、足少阳、手少阳经B.手阳明、足太阳、足少阳经C.手太阴、手阳明、足少阳经D.手少阴、足厥阴、足少阴经E.手太阴、足厥阴、手太阳经<1>、以上哪组经脉皆通于耳()<2>、以上哪组经脉皆与肺相联系()答案部分一、A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中医助理-足少阳胆经、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IoOO92043,点击提问】【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中医助理•足少阳胆经、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IOOO92042,点击提问】【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单元测试-足少阳胆经、腌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IOOO92038,点击提问】二、B【答疑编号IOOO92050,点击提问】<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单元测试•足少阳胆经、月俞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IOoO92052,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单元测试-足少阳胆经、腌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IOoo92054,点击提问】【答疑编号IOOO92045,点击提问】<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单元测试•足少阳胆经、胸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IOOO92047,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单元测试•足少阳胆经、腌穴”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IOoO92048,点击提问】。
第十七单元足厥阴肝经、穴
一、经脉循行《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颠。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习题】下列何经循行“环阴器” A.足太阴脾经 B.足阳明胃经 C.足太阳膀胱经考试用书D.足厥阴肝经 E.足少阳胆经
『正确答案』D
下列何经循行到达巅顶 A.手少阴心经 B.足少阴肾经 C.手厥阴心包经 D.足厥阴肝经 E.手太阴肺经
[答疑编号501073170102]
『正确答案』D
肝经在循行中,未与以下何脏腑发生联系 A.肝 B.胆 C.肺 D.胃 E.心[答疑编号501073170103]
『正确答案』E
肝经在循行中,未与以下何处发生联系 A.喉咙 B.唇内 C.耳中 D.目系E.颊部
[答疑编号501073170104]
『正确答案』C
二、主治概要肝、胆、脾、胃病证,妇科、少腹、前阴病证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1.行间(LR 2)荥穴【定位】足背,当第l、2趾间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主治】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痛、青盲、口歪等肝经风热病证;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阴中痛、疝气;遗尿、癃闭、五淋等泌尿系病证;胸胁满痛。
2.太冲(LR 3)输穴;原穴【定位】足背,第l、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主治】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眼歪斜、咽痛等肝经风热病证;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黄疸、胁痛、腹胀、呕逆等肝胃病证;遗尿、癃闭;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习题】太冲穴的定位是 A.足背,当第1、2趾间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B.足背,当第2、3趾间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C.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D.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E.内踝前1寸,胫骨前肌腱内缘凹陷中[答疑编号501073170105]
『正确答案』C
3.期门(LR l4)肝之募穴【定位】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胸胁胀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等肝胃病证;奔豚气;乳痈。
【习题】期门的定位是: A.乳头直下,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B.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C.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D.第11肋游离端下际 E.侧腰部,第12肋游离端下际处
[答疑编号501073170106]
『正确答案』B
下列哪组腧穴被称为“四关”穴 A.内关、外关 B.合谷、太冲 C.曲池、足三
里 D.外关、阳陵泉 E .尺泽、委中[答疑编号501073170107]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