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冈县向日葵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向日葵黑斑病的防治2023-11-11CATALOGUE目录•引言•向日葵黑斑病的症状识别•向日葵黑斑病的病原鉴定•向日葵黑斑病的防治方法•向日葵黑斑病的防治效果评估•结论与展望01引言向日葵黑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向日葵的叶片、茎秆和花盘。
在适宜的条件下,该病可以迅速蔓延,导致向日葵植株枯萎、结实不良或绝收。
背景介绍保障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提高种植效益。
防止病害的传播和扩散,保护生态环境。
防治意义02向日葵黑斑病的症状识别叶面出现水渍状褐色斑点,边缘不明显。
叶片黑斑症状初期斑点逐渐扩大,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颜色加深为黑色或深褐色。
中期病斑逐渐扩大并连成片,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叶片逐渐枯黄。
后期叶柄和茎秆出现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为黑色长条状斑。
初期中期后期病斑扩大并连成片,叶柄和茎秆整体变黑,组织变软并易折断。
病斑进一步扩大,导致叶片枯黄、脱落,甚至导致整株死亡。
03叶柄和茎秆黑斑症状0201花朵上出现小的水渍状褐色斑点,斑点逐渐扩大并变为黑色。
初期病斑扩大并连成片,花朵颜色变深,逐渐枯萎。
中期花朵大量脱落,影响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
后期花朵黑斑症状03向日葵黑斑病的病原鉴定叶片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通常有同心轮纹,中心为灰白色,边缘为褐色的病斑。
病斑上有黑色霉层,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通过气流、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种子带菌。
高温高湿条件容易发病,病菌萌发和侵入需要叶片上有水滴或者水膜存在。
连阴雨、雾霾、多露、结露等天气条件下容易流行和扩散。
病原菌的发病条件04向日葵黑斑病的防治方法选择对黑斑病有较强抗性的向日葵品种,从根本上提高作物的抗病性。
选育抗病品种通过与非寄主植物进行轮作,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降低病害发生风险。
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向日葵的抗病能力。
科学施肥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加强田间管理农业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使用杀菌剂对向日葵种子进行拌种或包衣,消灭病原菌,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
浅析向日葵种植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向日葵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深受人们喜爱。
它的花朵金黄鲜艳,形状如太阳般,寓意着阳光、希望和幸福。
向日葵的种植,既可美化环境,又可获得油料、花卉鲜切花等多种用途。
在向日葵的种植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害虫病害防治、品种选择、施肥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向日葵种植的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向日葵种植的生产效益。
一、害虫病害防治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在向日葵的种植过程中,害虫和病害是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向日葵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最常见的害虫包括蚜虫、螟蛾、毛虫等,常见病害有菌核病、灰霉病等。
这些害虫病害严重危害了向日葵的生长,导致产量减少,甚至死亡。
害虫病害的防治是向日葵种植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对策一:定期喷洒农药在向日葵的生长过程中,定期喷洒农药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选择合适的杀虫剂和杀菌剂,对向日葵进行喷洒,能够有效防治害虫和病害,保障向日葵的健康生长。
在喷洒农药时,要注意按照说明书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施药,避免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以免对向日葵造成伤害。
对策二: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在种植向日葵时,选择抗病虫害品种是防治害虫病害的有效途径。
通过选择抗菌核病、灰霉病等常见病害的抗病品种,能够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防治的难度和成本,保障向日葵的健康生长。
对策三:加强管理措施加强对向日葵的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害虫和病害,也是防治害虫病害的重要措施。
在生长过程中,留意植株的生长状况,发现有害虫及时进行打药处理,发现有病斑及时割除,减少病害扩散。
要注意合理施肥,保证向日葵的生长健康,提高其自身的抵抗力。
向日葵的品种选择是向日葵种植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不同的向日葵品种,各具特点。
在品种选择时,往往会存在以下问题:问题一:品种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向日葵是一种喜光植物,对日照要求较高。
某些地区光照较为充足,而某些地区阳光不足,若选择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进行种植,会导致向日葵生长不良,产量下降。
油葵常见病虫害
油葵
油葵也叫向日葵是我国主要生产油料作物种类之一,拥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油料作物油葵种植过程中也是时长有病虫害发生,需要加强对油葵常见病虫害管理工作。
(1)农药的使用要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安全间隔期。
(2)地下害虫
苗期主要防治地老虎。
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500 ml加水1~2千克,掺入40~50 公斤细沙土,于傍晚撒在幼苗旁。
(3)病害
一是菌核病。
若花盘期降雨偏多,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800 倍液,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 1 次,连喷 2 次。
二是褐斑病。
发病初期打掉底部病叶,带出田间烧毁处理。
喷施
80%A式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或85%三氯异氰脲酸可溶性粉剂1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 1500 倍液,轮换用药,7~10天一次,连喷2~3次。
三是黑斑病。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10天一次,喷施2~3次。
10.适时采收及后续管理
当植株茎秆变黄,叶片大部分枯黄、下垂或脱落,花盘背面变成黄褐色,舌状花瓣干枯脱落,果皮变坚硬时收获。
收获后要及时摊开,将花盘晾晒3~5天后脱粒晒干,防止霉变。
向日葵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范丽娟(黑龙江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哈尔滨150086)摘要:近年来威胁黑龙江省向日葵生产的主要病害是菌核病、黑斑病和褐斑病,其中菌核病危害最为严重。
本文介绍了这三种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发病规律和危害严重性,提出了较为经济适用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向日葵; 主要病害; 发生; 防治.中国分类号:Occurrence and Prevention of Main Diseases of SunflowerFAN Li-juan(Institute of Industrial Crops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tural Sciences,Harbin,150086) Abstract:the main disease of sunflower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Sclerotiorum,altemaria helianthi and septoria helianthi, among them Sclerotiorum is the most serious.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diseases, and the regulation of occurrence as well as how important to prevent these diseases, put forwad to th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m.Key words: sunflower; main diseases; occurrence ; prevention.黑龙江省是我国向日葵主要产区之一,对我国向日葵的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近几年我省大量引进国内外向日葵良种在全省各地种植,给葵农们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向日葵的种植方法与虫害防治如何种植好向日葵?养好向日葵其实很简单,不用太大的盆,不用太多的土,甚至不用太多的照顾。
你也来试试吧!下面是小编为你推荐向日葵种植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向日葵的种植方法一、合理轮作,选好茬口。
向日葵不宜连作,也不宜在低洼易涝地块种植,对前茬选择并不严格,除甜菜和深根系牧草外,其他作物均可作为向日葵的前茬,向日葵的适应性较强,最适宜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PH值6—8的砂壤土或壤质土壤种植为好。
二、选优良种,进行处理。
选择产量高、质量好、品质佳、商品性好、抗叶部斑病、耐菌核病、空瘪率低、发芽率高、发芽势强的优良品种,并进行种子处理,充分发挥“种尽其用,地尽其力”的作用。
三、施足底肥,夯实基础。
向日葵是需肥较多作物,据调查,每形成100千克子实,需从土壤中吸收氮6千克,磷26千克,钾86千克,播种前施足底肥,并做到有机和无机结合,每公顷施入腐熟、发酵的有机肥30至40立方米(最好是灰土粪),施磷酸二铵150—200千克和尿素100—150千克。
施足底肥是夯实向日葵生长发育的基础。
四、抢前抓早,适时早播。
适时早播,可防止或减轻叶部斑病和菌核病的发生,对向日葵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向日葵生育期比较短,播期选择余地比较宽,在5月上、中旬播种,因此油料型品种应适当晚播;食用型品种应适当早播,以防止贪青晚熟而减产。
五、合理密植,有利通风。
向日葵秆高、茎粗,要合理密植,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合作用。
原则是高秆大粒品种,宜稀;矮秆及小粒品种,宜密;油料型品种每公顷保苗25000—30000株,食用型品种18000—20000株为宜。
六、加强中耕,适时追肥。
早疏苗、早定苗,当幼苗长到二对直叶时,进行定苗,出苗到现蕾期,进行2—3次中耕除草,最后一次应深耕培土,防止倒状,但应该注意的是不能伤根。
追肥既要适时,又要合理,向日葵现蕾至开花期,每公顷追尿素150千克,沟施或穴施,盛花期喷施0.2%—0.4%的磷酸二氢钾,看长势而定,追一次或二次。
向日葵锈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作者:哈尔肯·克孜尔来源:《现代农业研究》2017年第03期【摘要】锈病是向日葵上的流行的一中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害一旦严重发生,就会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
笔者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向日葵锈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发病规律和防治技术。
【关键词】向日葵;锈病;防治技术[Abstract] Rust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one of the main diseases on the sunflower, once the disease occurred seriously, will cause the loss of production and quality. After many years of production practice, the writer summarizes the sunflower rust the onset of symptoms, pathogens,occurring regulations and control technology.[Key words] sunflower; rus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1 发病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茎秆、葵盘等,是向日葵上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大流行年份减产40%~80%。
叶片、叶柄、茎秆、葵盘等部位染病后都可形成铁锈般状孢子堆。
叶片染病,初在叶片背面出现褐色小疱是病菌夏孢子堆,表面破裂后散出褐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后病部生出许多黑褐色的小疱,即病菌冬孢子堆,散出黑色粉末,即冬孢子,发生严重的致叶片早期干枯。
2 防治原则应全面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防治原则。
3 病原菌向日葵柄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向日葵是生产食用油的主要原材料,其籽粒中所具有的高聚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人体健康。
向日葵因具有耐旱、抗低温、偏酸性、适应能力强、耐盐碱等优点,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被广泛种植且发展迅速,至今成为我们周边重要的经济作物。
而在种植向日葵期间,列当是经常出现的一种植物,对其生长发育造成很大不良影响,导致向日葵的产量降低,部分情况下甚至会发生绝收,导致种植面积减少,以至于少有人种植。
一、形态特征向日葵列当属双子叶植物,列当科。
茎肉质,直立,主要为单生,部分有分支,一般30cm~40cm 高,部分可达到60cm 左右,全株被白色绒毛,缺叶绿素;无真正的根,存在短须状吸根,能够伸进向日葵的根系中吸取其营养;其花序为穗状且排布紧密,通常一个植株存在30朵左右,最多达82朵:种子细小,初期质地柔软且为黄色,后期则质地坚硬且为黑褐色,种子表面不平整,存在网纹,不规则或规则情况均常见。
二、危害特点在土壤中,当向日葵列当种子与向日葵或其他植物的根系接触时,其在根系的分泌物的刺激下萌发,形成吸根(盘)深入到寄主根部吸收营养。
此外,根系外的部分则会逐渐发育,其膨大部分向下会发展为吸盘,向上形成花茎,每株可产生5万~10万粒种子。
种子细小,轻如灰尘,通常其萌发出土的时间为七月上半段,具有不整齐的特点,开花为无限性的,因此,在气候适宜、尚未冷凉以前,则会持续开花并结果,重茬和低温地发病重。
会造成受害向日葵的植株缺少营养,不仅会降低其籽粒的含油率,同时部分受害严重的植物无法开花结果,甚至会枯萎死亡。
列当的种子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够常年保持在土壤内,最高可达到12年。
其生长时间段,出土后两周左右即可开花,开花后不到一周就能够结子,结子后不到半个月就能够成熟,整个生育期为29天左右。
列当种子在土壤中深度不同,其发芽率也不同,其中发芽率最高为5cm~10cm 位置,因而该深度向日葵根系的受损情况也最为严重,寄生的列当最多。
向日葵的病害虫害及防治药剂推荐北农绿亨技术专家徐金良葵花籽即向日葵,此作物耐旱、耐盐,所以盛产于新疆、甘肃。
2012年12月26日,我公司于甘肃白银地区,开了一场关于向日葵病虫害防治技术交流会。
向日葵,西北地区,以春播为主,主要播种时间是4月份,其生育期一般为85-120天以上。
生育期长短因品种、播期和栽培条件不同而有差异。
向日葵整个生育期分为幼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四个生育时期。
西北地区种植向日葵,因效益高、农户种植习惯,还有土壤、气候特点等因素,造成向日葵连年种植,所以病害特别严重。
主要病害是菌核病和枯、黄萎病,是种植户非常头疼的病害。
向日葵从出苗到现蕾,称为幼苗期。
一般需要35-50天(5-6月份)。
此时期地上部生长迟缓,地下部根系生长较快,很快形成强大根系,是向日葵抗旱能力最强的阶段。
猝倒、立枯病是常发病害,菌核病、褐斑病也会危害幼苗。
现蕾期:从现蕾到开花,一般约需20天左右(6月份),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也是一生中最旺盛的阶段。
开花期:田间有75%植株的舌状花开放,即进入开花期。
一个花盘从舌状花开放至管状花开放完毕,一般需要6-9天(6-7月份)。
这个时期,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
病虫害最重时期。
成熟期:从开花到成熟,春播25-55天,不同品种有差异。
这个时期如果没有留作业带(农户很少有留作业带的),发生病虫害,很难防治。
因为药剂没办法使用。
从上述向日葵生育期规律看,主要发病(防治)阶段是现蕾期和开花期,即5月下旬、6月、7月上旬,错过这个时期,是错过最佳用药时间,往后药也用不下去了。
重点是菌核病,枯、黄萎病。
病害的发生源,主要是土壤带菌,还有种子带菌。
种子处理,是减轻病害发生主要方法之一。
我公司绿亨63%吡·萎·福干粉种衣剂,即可杀菌、又可防虫,可以对葵花籽处理。
甘肃白银地区,应客户要求,即可拌种又可针对发生病害后,进行喷雾,治疗菌核病等病害,故我们推荐的是绿亨2号(80%多·福·锌可湿性粉剂)拌种。
青冈县向日葵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作者:许翠莲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07期
摘要重点介绍了青冈县向日葵的主要病害菌核病、细菌性茎腐病、黄萎病的发病症状、发病因素、病菌来源等,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向日葵病害;发病症状;发病因素;防治措施;黑龙江青冈
中图分类号 S435.6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122-01
青冈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嫩平原腹地,耕地面积17.09万hm2,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适合向日葵生长。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向日葵面积增加,病虫害加重。
现将向日葵菌核病、细菌性茎腐病、黄萎病等主要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菌核病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常见症状有花腐型、叶腐型、茎腐型、根腐型4种,其中盘腐型、根腐型受害最重,俗称烂根和烂头。
病菌以菌核在病残体中、土壤内越冬。
翌年气温回升至5 ℃以上,菌核萌发,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8~10年。
1.1 发病症状
盘腐型,初在花盘背面形成褐色圆形斑,湿度大时长出白色菌丝,最后形成网状黑色菌核,脖茎呈乱麻状最后掉头。
烂根型,幼苗不能出土或虽能出土,但随病斑扩展萎蔫而死;成株期染病,根或茎基部产生褐色病斑,逐渐扩展,变白色,长可达1 m,潮湿时病部长出白色菌丝和鼠粪状菌核。
1.2 发病因素
一是品种抗病性。
目前对菌核具有抗性的品种没有,只有耐菌核病品种。
二是地块。
连作田土壤中菌核积累量大,病害重。
三是温度。
低温利于病害发生。
四是湿度。
春季低温多雨烂根型茎腐重,花期多雨烂头型重。
一般播期在6月上旬。
五是深度。
菌核埋入土中7~10 cm 以上。
1.3 防治措施
在农业防治上,可选用抗病及耐病优良品种,吉林省耐病性好的品种有白葵6号、白葵杂6号、JK518等;合理选地,实行轮作,避开菌源是根本防病措施,与玉米、高粱等禾本科植
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开油菜、绿豆、芝麻等茬口[1];种子包衣,也可用药拌种,可用50%速克灵或40%菌核净,按药剂占种子重量的0.3%拌种。
但无论包衣和拌种防效在60%左右,对烂头型菌核作用不大;调整播期,及时中耕(开花前期增加1次中耕),清除病残株,深翻[2]。
在化学防治上,发病初期喷农利灵、菌核净等。
但田间喷药困难不易操作。
2 细菌性茎腐病
病原细菌寄主范围广,条件适宜时即可引起发病。
病菌多从自然裂口、伤口侵入。
2.1 危害症状
2.1.1 茎杆。
分黑腐和褐腐2种。
黑腐型发病部位水浸状,初为橄榄绿,后变黑色,病部下陷。
病茎变黑,易折断。
褐腐型发病组织湿腐状,褐色,呈髓部变褐腐烂,茎部纵裂,髓部萎缩中空。
发病早的主要是这种类型。
2.1.2 花盘。
发病花盘上的症状分黑腐和褐腐2种,病部初呈水渍状,不规则形,条件适宜时病情迅速扩展,最后整个葵盘组织腐烂崩溃萎缩。
2.2 发病因素
一是寄主抗性。
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二是环境。
雨水多、湿度大,发病重。
三是栽培。
伤口及自然裂口多、连作地发病重。
管理粗放,氮肥施用不当等均可加重发病。
2.3 防治措施
在农业防治上,与禾本科等非寄主作物轮作;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选择地势高燥的地块种植;注意防治害虫,减少伤口。
在化学防治上,可用20%龙克菌悬浮剂600~8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100万U)5 000倍液喷雾[3]。
3 黄萎病
3.1 发病症状
开花前后,叶尖叶肉部分开始褪绿,之后整个叶片的叶肉组织褪绿,叶缘和侧脉之间发黄,后转褐;中位叶虎皮状呈斑驳状,横剖病茎维管束褐变,发病重的植株下部叶片全部干枯死亡,严重的花前即枯死。
3.2 防治措施
在农业防治上,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至少要有3年以上的轮作期;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及时清理田间病残体,减少病源,发病
的茎杆要及时烧毁,以防病害扩散蔓延[4]。
在化学防治上,一是种子处理。
可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5%拌种,或8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2%拌种。
二是灌根。
可用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灌根,用对好的药液500 mL/株。
三是叶面喷施。
发病初期,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进行叶面喷施。
4 参考文献
[1] 潘颖慧,薛丽静,梁秀丽,等.吉林省向日葵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J].现代农业科学,2009(7):183-184.
[2] 马盾,刘忠山,周小云,等.新疆北部向日葵病虫草害发生及综合防治[J].作物杂志,2011(2):94-97.
[3] 杨江.向日葵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13(10):14.
[4] 高宏博,赵清,王冬艳.向日葵几种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3(2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