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安徽卫生专业副主任医师(药师、护师、技师)资格申报评审条件|晋升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17
副主任护师技师药师职称)评审申报条件和论文要求
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护理学、临床医学相关专业;
2.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满10年或者在护理管理岗位工作满5年;
3.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表现优秀,具备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4.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无违法违纪记录;
5.参加过相关护理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果。
技师药师的评审申报条件:
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药学、医药工程相关专业;
2.在医疗机构从事技术服务工作满8年或者在技术服务管理岗位工作
满5年;
3.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能够熟练掌握医疗器械和药品的使
用和管理;
4.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无违法违纪记录;
5.参加过相关药学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果。
1.论文必须是在相关领域做出的原创性研究,具备学术价值和实用性;
2.论文内容应与申请人所从事的工作相关,并体现申请人在该领域的
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3.论文应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创新性,能够反映出申请人在该领域的
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5.论文应有明确的结构和逻辑,描述清晰,语言流畅,技术术语使用
准确;
总之,副主任护师、技师药师的评审申报条件和论文要求都对申请人
的学历背景、工作经验、学术能力和职业素养有一定的要求。
申请人需要
满足相关条件,同时认真撰写符合要求的论文,才有机会获得副主任护师、技师药师职称。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开展2013年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理论考试工作的通知正文:----------------------------------------------------------------------------------------------------------------------------------------------------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开展2013年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理论考试工作的通知(卫人秘〔2013〕392号)各市卫生局、省直各单位:根据人社部、原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人发〔2000〕114号)文件精神,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采取考试和评审相结合的办法取得。
为保证理论考试的公平公正,经与省人社厅协商决定2013年安徽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理论考试委托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才中心命题组卷,采用人机对话方式进行,考试拟定于2013年8月22-25日进行。
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考试人员范围拟于2013年申报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人员。
二、免试人员范围(一)2011年、2012年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理论考试合格人员。
(二)考试当日正在执行援藏、援疆、援外、因公出访任务的人员。
三、考试时间、地点2013年8月22-25日,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合肥市芙蓉西路2号)。
具体考试时间、地点、试室安排见考生个人准考证。
四、考试效用考后2周公布合格人员名单。
考试合格人员方可申报2013年度安徽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理论考试合格2年有效(含评审当年)。
五、考试内容(一)考试范围1.专业知识(本专业理论知识、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2.学科新进展(本专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3.专业实践能力(本专业常见病、疑难病例的诊治/常规任务、应急情况的分析处理)。
(二)考试专业开考专业87个,具体专业目录附后。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开展2012年度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法规类别】卫生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卫人秘[2012]451号【发布部门】安徽省卫生厅【发布日期】2012.07.05【实施日期】2012.07.0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开展2012年度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卫人秘〔2012〕451号)各市卫生局、人社局,广德、宿松县卫生局、人社局,省直有关单位:经省人社厅同意,现就2012年度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2012年申报评审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仍按皖卫人〔2006〕93号文件标准条件执行。
城市基层卫生机构和农村卫生单位卫生技术人员申报晋升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分别按皖卫人〔2006〕94号、皖卫人〔2004〕22号文件标准条件执行。
二、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安徽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皖办发〔2008〕17号)精神,实行评聘一致的单位要根据省人社厅审批的岗位设置方案,在核准的岗位职数限额内开展评聘工作,按照规定的结构比例,严格按岗申报和聘任,严禁超岗位职数推荐评审。
三、凡申报晋升卫生系列高级技术资格者均须参加由省卫生厅统一组织的专业理论考试(2010、2011年理论考试成绩合格3年有效、考试当日正在执行援外、援藏、援疆、因公出国任务者免考),理论考试合格人员方可参加评审。
理论考试采用人机对话方式进行,考试定于2012年8月24-26日进行,具体报名细则见附件。
四、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从2010年起,城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必须到农村或城市社区服务一年以上(任期内执行援外、援藏、援疆、援川任务人员免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五、申报人员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的时间计算,均截止至2012年12月31日。
安徽卫生系列评审要求一、基本条件。
1. 学历和资历。
你要是想评初级职称呢,那大专学历的话,得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满3年才能申报;本科学历就比较占便宜,工作满1年就有资格申报啦。
这就像跑步比赛,学历高的起跑点就靠前些呢。
中级职称就要求更高喽。
如果是大专学历,得先取得初级职称后,工作满6年才能申报;本科学历取得初级职称后工作满4年才行;硕士学历取得初级职称后工作满2年就可以冲一冲了。
就好像升级打怪,每升一级都得积累足够的经验值。
2. 职业道德。
你得是个品德高尚的白衣天使。
不能有违规违纪行为,要是被发现收受红包、回扣啥的,那评审可就直接凉凉了。
这就好比是游戏里的红线,踩不得。
必须遵守医德规范,对患者要有爱心、耐心,尊重患者权益,要是被患者投诉而且查证属实是你的错,那也会影响评审的。
3. 继续教育。
在安徽搞卫生的,可不能停止学习哦。
得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就像手机要不断更新软件一样。
每年都得完成一定的学分,这些学分包括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
公需科目是一些通用的知识,像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之类的;专业科目就是和你的医疗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
如果学分没修够,评审的时候就像少了几块拼图,不完整可不行。
二、业绩成果方面。
1. 医疗工作业绩。
如果你是临床医生,那你的诊疗水平得过关。
比如说治愈率、好转率这些数据得拿得出手。
要是你治疗的患者老是好不了,那肯定不行。
而且要能够正确处理一些疑难病症,要是遇到个稍微复杂点的病就手忙脚乱,转上级医院,那在评审中就不占优势了。
手术医生的话,手术成功率也是个重要指标。
不能老是在手术台上出岔子,要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太高,那评审的时候就像身上有污点一样。
还得能开展一些新技术、新项目,这就像游戏里解锁新技能一样,有创新才能加分。
护理人员呢,得有良好的护理质量。
患者的满意度得高,要是患者总抱怨护理不到位,比如打针老打不好,翻身不及时之类的,那评审就悬了。
而且在护理管理方面,如果能提出一些好的改进措施,提高护理效率,那也是个加分项。
2011年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医生评职称晋升的政策安徽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1][1](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我省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促进卫生机构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根据国家和我省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卫生工作实际和岗位要求,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安徽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名称为主任医(药、护、技)师和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第三条对符合本规定申报条件的人员,通过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表明其具备承担相应岗位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四条对在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等条件限制,破格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章适用范围第五条本标准条件适用于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卫生机构中已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并从事与执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资格类别相同的医疗、预防、药学、护理、医技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或劳务合同仍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的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在皖工作1年以上的省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第六条已取得非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符合本标准条件的,可根据工作需要申报评审卫生系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三章基本条件第七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热爱本专业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第八条积极承担医疗、卫生、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团结协作,学风端正,任期内年度考核或任职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
第九条取得国家卫生部、人事部颁发的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
第四章申报条件第十条学历资历条件(一)主任医(药、护、技)师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二)副主任医(药、护、技)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主治(管)医(药、护、技)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安徽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试行)(皖卫人秘〔2014〕358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我省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建立以临床实践能力、公共卫生服务技能、岗位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导向,更切合医疗卫生工作实际、更科学客观反映医疗卫生人员实际岗位工作能力和业绩水平的评价机制。
坚持分类指导,强化临床导向,突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强化防病治病能力导向,相对淡化科研和论文要求,引导医疗卫生人员钻研业务,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促进卫生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和实际工作水平的提高。
根据国家和我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卫生工作实际和岗位要求,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安徽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名称为主任医(药、护、技)师和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第三条对符合本规定条件的人员,通过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四条对在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等条件限制,直接申报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章适用范围第五条本标准条件适用于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卫生机构中已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并从事与执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资格类别相同的医疗、公共卫生、妇幼保健、药学、护理、医技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仍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的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在皖工作1年以上的省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民营医疗卫生机构适用本条件。
第六条已取得非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符合本标准条件的,可根据工作需要申报评审卫生系列同级别专业技术资格。
第三章基本条件第七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热爱本专业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第八条积极承担医疗、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团结协作,学风端正,任期内年度考核或任职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
第九条申报评审医疗、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护理等专业的人员应取得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并按要求注册。
第⼀条 为统⼀卫⽣技术⼈员的职务名称,加强晋升⼯作的管理,充分调动卫⽣技术⼈员的积极性,加速建设⼜红⼜专的卫⽣技术队伍,为创造我国统⼀的新医学新药学,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特制订本条例。
第⼆条 卫⽣技术⼈员根据业务性质,分为四类:⼀、医疗防疫⼈员(含中医、西医,卫⽣防疫,寄⽣⾍、地⽅病防治,⼯业卫⽣,妇幼保健等)的技术职称为: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主管)医师、医师(住院医师)、医⼠(助产⼠)、卫⽣防疫员(妇幼保健员)。
⼆、药剂⼈员(含中药、西药)的技术职称为: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主管药师、药师、药剂⼠、药剂员。
三、护理⼈员的技术职称为: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护师、护⼠、护理员。
四、其他技术⼈员(含检验、理疗、病理、⼝腔、同位素、放射、营养、⽣物制品⽣产等)的技术职称为:主任技师、副主任技师、主管技师、技师、技⼠、见习员。
第三条 各类卫⽣技术⼈员的政治思想条件: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努⼒学习马列主义、⽑泽东思想,不断提⾼政治觉悟,做到⼜红⼜专,全⼼全意为⼈民服务,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贡献⼒量。
第四条 具备第三条和下列条件者可晋升为主任医师、主任药师、主任技师、主任护师:1.精通本科(本专业,下同)理论,掌握国内外本科技术发展情况,并能吸取最新科研成就应⽤于实际⼯作(中医药专业须精通中医药理论,对经典医著有所研究);2.有丰富的临床或技术⼯作经验,能熟练地掌握本科技术操作,解决本科复杂疑难问题。
能熟练地掌握⼀门以上外国语(中医、中药⼈员暂不作为必备条件),并有较⾼⽔平的科学论⽂或著作;3.善于指导本科全⾯业务,能为医疗、教学和科研培养出⾼级⼈材;第五条 具备第三条和下列条件者可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副主任药师、副主任技师、副主任护师:1.通晓本科理论,了解国内外本科技术发展情况,并能吸取最新科研成就⽤于实际⼯作(中医药专业须通晓中医药理论,熟悉经典医著);2.有丰富的临床或技术⼯作经验,能熟练地掌握本科技术操作,解决本科复杂疑难问题。
2012年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副主任医师、副主任护师、技师、药师)申报评审政策及论文要求注:本文档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当地主管部门一.主任医(药、护、技)师1、在全国发行的医学专业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价值和较高水平的论文3篇以上。
2、在省级以上正式出版独著或合著(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10万字)的本专业有学术价值的著作或译著1部。
注:职称论文写作和快发请联系学苑论文发表中心,,QQ869862058,可录用后付费。
二.副主任医(药、护、技)师条件1、在全国发行的医学专业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价值与水平的论文2篇以上。
2、在省级以上正式出版独著或合著(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5万字)的本专业有学术价值的著作或译著1部。
注:职称论文写作和快发请联系学苑论文发表中心,,QQ869862058,可录用后付费。
关于印发《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试行)》的通知各市卫生局、人事局,省直有关单位:现将修订的《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在试行过程中有何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省人事厅省卫生厅二OO六年六月二十七日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我省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促进卫生机构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根据国家和我省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卫生工作实际和岗位要求,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名称为主任医(药、护、技)师和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第三条对符合本规定申报条件的人员,通过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表明其具备承担相应岗位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四条对在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等条件限制,破格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关于印发《安徽省药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试行)》的通知皖食药监人[2006]263号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事局,省直有关单位:现将修订的《安徽省药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在试行过程中有何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二○○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安徽省药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全省药学专业高级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鼓励多出人才、多出成果,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药学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促进全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和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国家和我省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药学专业特点,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药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名称为主任(中)药师、副主任(中)药师。
第三条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通过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表明其具备相应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四条对在药学专业技术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等条件限制,破格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章适用范围第五条本标准条件适用于全省在药品生产(含研发)、经营、使用、检验等药学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专业人员,以及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仍从事药学专业技术工作的离退休专业人员和在皖工作1年以上的省外专业技术人员。
第六条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符合本标准条件的,可根据工作需要申报评审药学专业技术资格。
第三章基本条件第七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团结协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第八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努力进取,任期内年度考核或任期考核达到合格等次。
第四章申报条件第九条学历资历条件(一)主任(中)药师具有药学及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取得副主任(中)药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二)副主任(中)药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获得药学及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后,取得主管(中)药师资格后或执业药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2、获得药学及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取得主管(中)药师资格后或执业药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3、获得药学或相关专业专科毕业后,从事药学工作满20年,取得主管(中)药师资格或执业药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7年。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我省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建立以临床实践能力、公共卫生服务技能、岗位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导向,更切合医疗卫生工作实际、更科学客观反映医疗卫生人员实际岗位工作能力和业绩水平的评价机制。
坚持分类指导,强化临床导向,突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强化防病治病能力导向,相对淡化科研和论文要求,引导医疗卫生人员钻研业务,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促进卫生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和实际工作水平的提高。
根据国家和我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卫生工作实际和岗位要求,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安徽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名称为主任医(药、护、技)师和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第三条对符合本规定条件的人员,通过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四条对在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等条件限制,直接申报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章适用范围第五条本标准条件适用于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卫生机构中已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并从事与执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资格类别相同的医疗、公共卫生、妇幼保健、药学、护理、医技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仍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的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在皖工作1年以上的省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民营医疗卫生机构适用本条件。
第六条已取得非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符合本标准条件的,可根据工作需要申报评审卫生系列同级别专业技术资格。
第三章基本条件第七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热爱本专业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第八条积极承担医疗、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团结协作,学风端正,任期内年度考核或任职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
第九条申报评审医疗、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护理等专业的人员应取得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并按要求注册。
在卫生系列二级学科范围内转专业晋升的人员,除必须符合正常晋升任职年限外,须在拟晋升岗位工作满3年;跨二级学科转专业晋升的人员,转岗满一年后参加同一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评审,取得拟晋升专业同一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满3年方可继续申报晋升,其任职时间的计算可按转专业前后实际受聘担任相应职务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累加计算,如拟晋升专业有执业资格要求,还需提供该专业3个年度的执业注册记录。
2011年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医生评职称晋升的政策安徽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1][1](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我省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促进卫生机构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根据国家和我省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卫生工作实际和岗位要求,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安徽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名称为主任医(药、护、技)师和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第三条对符合本规定申报条件的人员,通过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表明其具备承担相应岗位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四条对在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等条件限制,破格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章适用范围第五条本标准条件适用于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卫生机构中已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并从事与执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资格类别相同的医疗、预防、药学、护理、医技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或劳务合同仍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的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在皖工作1年以上的省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第六条已取得非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符合本标准条件的,可根据工作需要申报评审卫生系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三章基本条件第七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热爱本专业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第八条积极承担医疗、卫生、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团结协作,学风端正,任期内年度考核或任职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
第九条取得国家卫生部、人事部颁发的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
第四章申报条件第十条学历资历条件(一)主任医(药、护、技)师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二)副主任医(药、护、技)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主治(管)医(药、护、技)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2)获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后,取得主治(管)医(药、护、技)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3)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含符合省卫生厅、省人事局卫人〔1992〕206号文件规定的中医药师承人员)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0年,取得主管医(药、技)师资格满7年。
(4)获得护理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护理工作满15年,取得主管护师资格满7年。
第十一条外语(医古文)、计算机、继续教育条件(一)按照规定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省组织的医古文)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或符合有关免试条件。
(二)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取得安徽省人事厅统一印发的《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合格证书》。
第五章能力业绩条件第十二条主任医(药、护、技)师条件具备下列五项条件:(一)专业理论要求在全面掌握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规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临床技术,并有所专长。
熟悉相关学科的新进展,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
(二)技术能力要求具有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以及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除熟练掌握本专业理论与技术外,还应对本专业某一方面有较深的造诣,能熟练并正确地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或重大技术难题,对本专业工作具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医疗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任职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具体要求:(1)内科系统:具有全面承担、指导本专业各项业务工作的能力,并在本专业范围内有专长和特长。
具有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能熟练正确地抢救危急重症,并能主持、指导本专业复杂疑难病症的诊治及技术难题攻关,承担院内、外会诊,主管或主治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任期内平均每年系统诊治病人100-150例,主持、指导危急重症的抢救和疑难病症的处理平均每年不少于10例。
(2)外科系统:具有深厚、扎实的基础理论,有全面承担、指导本专业各项业务工作的能力,并在本专业范围内有专长和特长。
能独立完成或指导下级医师完成本专业大型、复杂疑难手术或急症急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广博的学识和较强的应变能力,能独立完成较困难的、复杂的院内外会诊。
任期内作为术者或指导完成大、中型手术或复杂疑难病症抢救平均每年不少于150台(例)次,其中作为术者完成大型手术平均每年不少于10例。
(3)中医:全面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及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进展。
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进行辩证论治,对本专科领域内较复杂的疾病、危急重症和较疑难的病症有较深的理解,并能正确的诊断和熟练地处理;熟练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医学临床知识及技能,在中医临床某一方面有所特长和专长,能承担院内外会诊。
具有较强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管理能力。
内科系统(含内科、儿科、妇科、针灸科、推拿科、皮肤科):主管或负责主治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任期内每年系统诊治病人100-150例,主持或指导本专业危急重症的抢救和疑难病症的处理平均每年不少于10例。
外科系统(含外科、眼科、骨伤科、耳鼻喉科、肛肠科):熟悉本专业手术指征,并在手术前、后能运用中医中药进行辩证论治。
主管或负责主治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任期内平均每年系统诊治病人不少于100例,其中,主持较疑难病症的处理平均每年不少于10例,在县及县以下基层卫生机构工作的分别不少于5例、3例。
或在任期内作为术者平均每年完成手术不少于100例,其中完成大、中型手术平均每年不于10例。
(4)预防医学:在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对本专业某一方面有深入研究。
从事公共卫生的人员能指导或制定公共卫生中长期规划并组织实施和评价,指导下级医师进行公共卫生有关业务技术方案的设计及数据的收集、处理;能正确处理复杂的、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能引进开发新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从事疾病控制的人员能组织制定本地区本专业范围内的疾病控制工作计划,具有组织实施、评价和总结的能力。
能组织开展疾病预测并作出重点疾病的预测预报;能掌握和解决流行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技术难点,对常见的疾病防治、计划免疫、紧急疫情、不明原因的群体病能提出处理原则和防治方案。
具有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重大疫情、食物中毒或有害毒物泄漏等)的现场调查和紧急处理能力。
妇幼保健人员具有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地区本专业某一方面发展长期和中期规划能力,能完成本专业计划制定、督导和评价全过程的组织工作;能独立设计专题监测、调查、干预工作,具有独立解决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能掌握本地区生殖健康、妇女儿童健康的状况、变化趋势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任期内完成较高水平的相关专题报告平均每年不少于2份。
(5)药学: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本专业的学术规范和规章制度,熟悉药事法规,根据所从事岗位特点,精通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能熟练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
从事医院药学(调剂及药事管理)的人员要全面掌握药剂科各项日常工作的操作规程与技术;具备指导下级药师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具有药物评价能力。
掌握药物发展动态。
对新药临床应用具有推荐和指导能力对临床用药能提出合理性建议。
从事医院药学(制剂与药检)的人员要全面掌握医院制剂技术和设计原理;具有组织、指导下级药师解决制剂生产过程中疑难问题的能力;具备参与建立和维护医院制剂生产质量保证体系的经验,具备新制剂研制能力。
从事临床药学的人员要全面掌握所用药品的特点;能独立设计临床药物治疗方案;全面掌握血液浓度监测和主要疾病诊断治疗指标,有效地指导临床科室合理用药;具备组织下级药师开展合理用药咨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物治疗方案设计的能力。
对新药及药品有一定的分析评价能力,能开展药物利用及安全性研究。
中药人员还应全面系统掌握中药的加工炮制、制剂和配方等各种技术操作,并在某一方面有所特长和专长,能掌握500种以上中药的性味、功能、鉴别、质量检查、配伍禁忌等全面技术。
药检人员应熟练掌握本专业检验仪器的性能、使用与维护,能指导下级人员进行药物光谱、色谱分析、测试。
任期内完成高水平的专题报告平均每年不少于4份。
(6)护理:全面掌握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科知识,精通护理学某一专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并有所专长。
在本专科护理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高深的造诣;能正确、熟练地组织、指导护理及配合医生抢救危重病人。
具有较高的解决护理工作中复杂疑难问题的综合能力,能承担院内外的护理会诊。
能全面负责管理范围日常工作的质量监督、控制。
任期内主持护理查房和护理疑难病案讨论或组织参与危重、疑难病人护理计划的制定及实施工作平均每年不少于10次。
(7)医技类:熟练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动态,具有发展、提高本专业所必需的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在本专业某一领域具有较高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能熟练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对本专业的临床工作具有全面的领导、组织、管理能力。
从事诊断工作的,能及时吸收最新技术应用于本专业,积极参与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工作并承担院内外会诊。
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能为临床在检验学方面提供咨询服务特别在实验选择、结果解释上提出指导性意见,为临床合理解释试验结果提供正确的信息。
从事影像工作的人员能熟练、正确解决各系统疑难、复杂病例的影像诊断问题。
任期内出具高水平的诊断报告不少于2500份,其中疑难病症不少于5%,完成高质量的专题报告平均每年不少于10份。
从事技术操作的,能指导下级掌握本专业仪器设备的原理、性能、使用及其保养和维护,能分析其结果及其误差原因,能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疑难问题。
任期内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2500例,其中解决本专业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不少于5%,完成高质量的质量控制、保养维护专题报告平均每年不少于10份。
(三)科研水平要求具有跟踪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能撰写高水平的综述;并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的设计、组织和总结能力;具有主持和指导下级卫生技术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四)论文、著作要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在全国发行的医学专业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价值和较高水平的论文3篇以上。
2、在省级以上出版社正式出版独著或合著(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10万字)的本专业有学术价值的著作或译著1部。
(五)带教能力要求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人才的能力,其中,对下级卫生技术人员及进修人员的病案、专题、诊断报告等能进行指导与修改,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每年为下级卫生技术人员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下级卫生技术人员和进修人员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