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巫婆求仙记》PPT课件人教部编版1
- 格式:ppt
- 大小:7.27 MB
- 文档页数:13
龙源期刊网
小巫婆求仙记
作者:
来源:《开心阅读与写作》2013年第08期
名著小标签
作者:美国儿童小说家柯尼斯伯格,她的作品极具想象力和幽默感,本书是她的处女作。
故事早知道
伊丽莎白是在上学路上第一次遇见詹妮佛的,看起来詹妮佛只是一个有点奇怪的女孩,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可出乎伊丽莎白预料的是,詹妮佛竟然是个巫婆!于是,伊丽莎白很“荣幸”地被詹妮佛选为徒弟,经过一系列奇怪而又痛苦的训练,伊丽莎白终于有资格利用咒语来制造“飞行油膏”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之际,伊丽莎白的不忍心让她失去了做巫婆的资格,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唯一的朋友——詹妮佛。
就在伊丽莎白为此伤心的时候,詹妮佛又出现了,她们坦诚相见,恢复了友谊,成了一对好朋友。
看点别错过
1.詹妮佛真的是一名巫婆吗?
实际上,詹妮佛只是詹妮佛,她是温室管理员的女儿,她不是个善于言辞和表现自己的女孩,所以在交朋友的问题上显得有些“迟钝”,也许正是孤独给詹妮佛带来了灵感,她把自己幻想成了一个可爱的、拥有魔法的“巫婆”,也许这样,和伊丽莎白交起朋友来会方便许多。
2.伊丽莎白和詹妮佛是为了什么发生争执因而分道扬镳的?
制作“飞行油膏”时需要一项配料,那就是一只叫喜来助的青蛙,在制作“飞行油膏”的最后时刻,伊丽莎白不忍心伤害喜来助,所以“飞行油膏”制作失败,詹妮佛也不愿意再理伊丽莎白。
3.真正的魔法是什么?
最后,詹妮佛放弃了幻想中“巫婆”的身份,亲自去拜访了伊丽莎白,两个好朋友终于可以开怀大笑。
真正的魔法,是来自友谊的力量。
就如书中所说的:伊丽莎白就是伊丽莎白,詹妮佛就是詹妮佛,她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美国女作家E.L.柯尼斯伯格曾经创造过一个奇迹,处女作《小巫婆求仙记》和《天使雕像》获得了同一年的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提名和大奖。
也就是说,这一年的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几乎被她一个人包揽了。
这两本书都是她自己画的插图。
特别是前一本,还透露了一个小小的秘密。
《小巫婆求仙记》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叫伊丽莎白的小女孩,上学路上,碰到了坐在树枝上的另外一个小女孩,她说她叫詹妮佛,是个女巫。
这让伊丽莎白崇拜得不行,于是,新搬来、还一个好朋友也没有的伊丽莎白,就成了女巫的徒弟,跟詹妮佛学魔法。
作为徒弟,伊丽莎白付出的代价可真不小,有的星期自己要每天吃一个生鸡蛋,却要孝敬师父一个熟鸡蛋;有的星期自已要每天吃一个生洋葱,却要孝敬师父一个生的胡萝卜。
可是,在正式开熬一种可以让人飞翔的飞行油膏那天,为了不让詹妮佛把小青蛙当配料扔进锅里,伊丽莎白冲上去抓住了她的手,结果,小青蛙一蹦一蹦地逃走了。
“伊丽莎白,你被开除了!”詹妮佛生气了,伊丽莎白哭着跑回了家。
妈妈问她跟谁吵架了。
“詹妮彭 懿佛。
”“谁是詹妮佛?”“一个老巫婆!”呵呵,两个小女孩就这样闹僵了。
后来有一天,当伊丽莎白站在自家阳台上,看到原野上有一个温室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时,突然明白过来了,原来詹妮佛说她住在一个一年四季都不会下雨的地方,就是这个温室啊。
她说她爸爸是一个植物学巫师,其实就是温室看守人啊。
怪不得她冬天也抓得到青蛙,她根本不是女巫,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
这时,门铃响了,你当然知道来的是谁了。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冒充巫婆了。
伊丽莎白就是伊丽莎白,詹妮佛就是詹妮佛,两个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这本书在叙述上也极有特色。
虽然它是以第一人称“我”来讲故事的,可是这个“我”,有时是回首往事讲故事的“我”,例如开头的第一句话I first met Jennifer on my way to school (我是在上学路上第一次遇见詹妮佛的)”,有时却又是故事进行中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