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源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5
6H1定义6H 在设备管理中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的6个源头,即污染源、清扫困难源、故障源、浪费源、缺陷源、危险源。
2污染源污染源即灰尘、油污、废料、加工材料屑的来源。
更深层的污染源还包括有害气体、有毒液体、电磁辐射、光辐射以及噪声方面的污染。
要鼓励员工去寻找、搜集这些污染源的信息。
同时,激励员工自己动手,以合理化建议的形式对这些污染源进行治理。
3清扫困难源清扫困难源是指难以清扫的部位,主要有以下几项:(1)空间狭窄部位:包括没有人工作空间的设备空隙,设备内部深层无法使用清扫工具。
(2)污染频繁部位:连续污染,无法随时清扫,或清扫的劳动强度太大。
(3)危险部位:高空、高温、高气压、高水压、高电压、高辐射以及设备高速运转部分,操作工难以接近的区域等。
4故障源故障源是造成故障的潜在因素。
故障源头很多,主要为以下几项:(1)设备固有故障源、(2)操作不当故障源、(3)维护不当故障源、(4)维修不当故障源、(5)自然劣化故障源。
以上5种不同形式的故障源应该设计不同方式的根除或者解决办法。
首先,通过各种分析方法,逐步了解故障发生的规律和原因,然后采取合理、适当的措施加以避免。
5浪费源广义的浪费源包括制造过多的浪费、存货的浪费、不合格品重修的浪费、动作的浪费、加工过程的浪费、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以及时间的浪费。
在生产现场,有两种活动在进行:“有附加值的”和“没有附加值的”。
(1)无附加价值的事物①制造过多的浪费除了盲目生产、非订单式的计划,企业之所以会制造过多的产品或中间产品,主要是因为管理者担心设备会出故障、会生产出不良品或有其他意外发生。
在准时生产体系中,过多的生产是最严重的浪费,因为它导致原材料、人工、设施、利息、存储空间、搬运以及管理成本的浪费。
②存货的浪费所有的成品、半成品、零件及物料的存货,是不会产生任何附加值的。
相反,存货所占的流动资产,存货需要的仓库、搬运,长时间存货造成变质、报废、在运输中的磕碰损坏,仓储、运输所占有的人工、设备(铲车、货车、堆高机),以及一旦遭受任何天灾(火灾、水灾)所造成的存货损失,都构成了浪费。
TPM知识点汇总1、TPM定义:全员参加的生产性保全活动。
2、TPM特点:全系统、全效率、全员参加。
3、TPM的目标:零事故、零差错、零故障、零浪费、零缺陷、零库存。
4、TPM核心思想:立足于现场,直面现实,改善!改善!再改善!5、TPM两大基础:设备6S管理、全面目视管理。
6、TPM活动的八大支柱:自主保全、专业保全、个别改善、品质保全、初期管理、人才育成、事物改善、环境保全。
7、自主保全五步:初期清扫、六源查找、基准做成、总点检教育、自主管理。
8、六源是指:清扫困难源、危险源、故障源、浪费源、缺陷源、污染源。
9、六源对策方法:杜绝式、消除式、收集式。
10、OPL的定义:附有图片、图文并茂的单页要点教程。
11、总点检教育培训的定义:对设备操作者在设备的自主保全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操作者的现场点检培训,使其更深一层学习和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运作原理,以求对设备进行更加精细的点检,消除潜在问题,使设备恢复到出生状态的日常点检活动。
12、总点检教育培训的作用:(1)、降低设备故障率;(2)、消除设备的微缺陷;(3)、全面提升员工的自主保全能力。
13、开展总点检教育的注意事项: (1)、专业点检人员要按照点检基准书、点检顺序表、日常点检表,对操作工进行现场总点检教育培训。
(2)、培训完毕后,操作工学会如何点检后,应在点检顺序表上签字确认、存档备份,并作为日后责任承担依据(15%)。
(3)、接收培训的操作工为本岗位所有职工,承担培训任务的专业点检人员应有耐心,直至每名操作工真正完全掌握日检内容和方法。
4、TPM的第一阶段是:自主保全;现在推进的是TPM第二阶段:专业保全。
专业保全共分七步:第一步是:设备基础数据收集、备品备件的管理;第二步是:劣化的防止与复原。
第三步是:专业保全基准OPL;第四步是:品质保全。
第五步:初期管理。
第六步:人才育成。
第七步:专业保全的三级评价。
现在公司正在推进的是:专业保全的第六步工作。
六源查找策划书3篇篇一一、项目背景在企业生产和运营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
通过六源查找(污染源、清扫困难源、故障源、浪费源、缺陷源和危险源),可以系统地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质量。
二、目标与意义1. 目标:全面、准确地查找出六源,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
2. 意义: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提高设备可靠性,减少故障停机时间。
提升工作环境质量,保障员工安全。
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实施步骤1. 组建六源查找团队,包括各部门相关人员。
2. 开展培训,使团队成员熟悉六源的概念和查找方法。
3. 进行现场巡查和调研,系统地查找六源。
4. 对查找出的六源进行分类和记录。
5. 针对每个六源制定具体的解决措施和计划。
6. 实施解决措施,并跟踪效果。
四、资源需求1. 人力资源:查找团队成员。
2. 时间资源:合理安排查找和解决问题的时间。
3. 物资资源:必要的检测设备和工具。
五、进度安排[详细列出每个阶段的时间节点和工作内容]六、效果评估1. 设定评估指标,如问题解决率、成本降低幅度等。
2. 定期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策略和措施。
七、沟通与协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信息畅通,协作配合,共同推进六源查找工作。
八、注意事项1. 注重细节,确保查找全面准确。
2.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解决措施。
3.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营造良好氛围。
篇二《六源查找策划书》一、策划背景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和生产流程中,准确快速地查找问题根源至关重要。
通过开展六源查找活动,旨在深入挖掘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各种潜在因素,以实现持续改进和优化。
二、目标设定1. 全面系统地查找工作现场的“六源”(污染源、清扫困难源、故障源、浪费源、缺陷源和危险源)。
2. 提高员工对问题的敏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推动工作场所的整洁化、规范化和安全化。
4. 通过解决六源问题,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实施步骤1. 培训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六源查找相关知识和方法的培训,使员工了解六源的定义、危害及查找技巧。
TPM的寻找和解决“六源”活动新益为5S咨询公司概述:在推进5S活动中,员工将会发现一些问题的“源头”,TPM 将主动引导员工去寻找和解决“六源”,这“六源”是:污染源、清扫困难源、故障源、浪费源、缺陷源和危险源。
1、污染源污染源是指灰尘、油污、废料和加工材料屑的来源。
更深层的污染源还包括有害气体、有毒液体、电磁辐射、光辐射以及噪声方面的污染。
要鼓励员工去寻找、搜集这些污染源的信息,同时激励员工自己动手,以合理化建议的形式对这些污染源进行治理。
污染源的治理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源头控制,另一个方向是防护。
天津奥梯斯电梯公司的机械加工车间,每一台车、铣、钻床都加装了防护挡板,防止了加工的铁屑、油污外溅;车间地面洁净、无油、无尘。
赛格三星的玻璃焙烧炉口加装了挡板,以防止煤尘外喷,这些都属于防护工作。
而加装污水处理、空气净化装置和各种堵漏工作,则属于源头控制。
2、清扫困难源清扫困难源是指难以清扫的部位,包括空间狭窄,没有人工作的空位;设备内部深层无法使用清扫工具的部位;污染频繁,无法随时清扫的部位;高空、高温、设备高速运转部分;操作工难以接近的区域等等。
解决清扫困难源也有两个方向,一是控制源头,使这些难以清扫的部位不被污染,如设备加装防护盖板等;二是设计开发专用的清扫工具,使难以清扫变成容易清扫,如使用长臂毛刷和特殊吸尘装置等等。
TPM的寻找和解决“六源”活动3、故障源故障源是指造成故障的潜在因素。
通过P-M分析方法,逐步了解故障发生的规律和原因,然后采取措施加以避免。
如因为润滑不良造成的故障,就应加强润滑密度,甚至加装自动加油装置来解决;如果是因为温度高、散热差引起的故障,就应加装冷风机或冷却水来解决;如因为粉尘、铁屑污染引起的故障,就要通过防护、除尘方式来解决。
4、浪费源生产现场的浪费是多种多样的,第一类浪费是“开关”方面的浪费,如人走灯还亮,机器仍空转,气泵仍开动,冷气、热风、风扇仍开启等方面的能源浪费.这类浪费要通过“开关”处的提示以及员工良好习惯的养成来解决。
一、六源的定义:
六源包括污染源、清扫困难源、故障源、浪费源、缺陷源、危险源。
1、污染源
污染源即灰尘、油污、废料、加工材料废屑的来源。
更深层的污染源还包括有害气体、有毒液体、电磁辐射、光辐射以及噪声方面的污染。
第一污染源来自设备运行和产品加工过程。
加工出现的污染主要包括加工过程产生的加工碎屑、废料;排出的废水、废渣及报废的化学介质,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汽)等。
另一污染源来自环境。
如沙尘、漂浮物、微生物等。
2、清扫困难源
清扫困难源是指难以清扫的部位。
空间狭窄:包括设备间隙没有人工作空位,设备内部深层无法使用清扫工具。
污染频繁:连续污染,无法随时清扫,或清扫的劳动强度太大。
危险部位:高空、高温、高气压、高水压、高电压、高反射以及设备高速运转部分,操作工难以接近的区域等。
3、故障源
故障源是指造成故障的潜在因素。
故障源头很多,主要有以下几项:
设备固有故障源:指设备先天不足,设计缺陷(结构不合理、强度指标不合理、材料选用不当等)、制造质量缺陷(如加工精度、安装质量等问题)、原材料缺陷(材料夹渣、疵点、微裂纹)等。
操作不当故障源:操作不当故障源主要指员工未按操作规程操作,出现误动作,如按错开关、左右上下混淆等。
另外一类误操作表现为编程失误、参数调整失误、治理失误等。
第三类操作属于掠夺选性的使用设备,如设备负荷太大,超过设计标准,因过载、国容、国量、国速引起的设备损坏。
维护不当故障源:主要指设备缺乏常规的清扫、点检、保养、润滑。
如未及时清除原料淤积、堵塞;未能及时检查调整;未能按照润滑“五定”原则加脂给油等。
维修不当故障源:因为缺乏维修工艺、规范或者维修工艺不合理引起的损坏维修、过维修;或者维修操作失误,如零部件安装错位、紧固不当(太紧、过松)、线头接反、短路、短路等。
自然劣化故障源:主要因为设备性能的自然劣化,如自然磨损、材料老化、硬化和时效变形、开裂、断裂等。
4 、浪费源
生产现场的浪费源是多种多样的。
对于设备而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开关”方面的浪费,如人走灯还亮、机器空转等。
“跑冒滴漏”方面的浪费,主要包括漏水、漏气、漏油、漏电、漏介质等。
“材料的浪费”。
“无用功”方面的浪费,包括无用劳动、无效工序、无效活动等方面。
5、缺陷源
缺陷源即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或加工环节。
表现形式为:
精度劣化引起的质量缺陷。
工艺切换、加工工艺与参数调整不当引起的质量缺陷。
误操作、误动作引起的质量缺陷。
设备故障过程中引起的质量缺陷,如加工过程中的突然停机、设备零件的脱落引起的加工不良等。
原材料缺陷引起的缺陷,如原材料部符合标准、不均匀,有变形、变质现象等。
6、危险源
危险源即潜在的事故发生源。
主要包括:
生产现场环境危险。
生产现场流动吸烟、夏季滤芯清洗室内高温高湿、除尘室粉尘产生、生产现场地面有积水积油、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生产现场光照度不足
设备运行危险源。
设备带病作业、压力容器超压运行、转动部位防护缺失、阀门和管道破裂蒸汽泄漏、砂轮固定不好
人为操作危险源。
长发外露、酒后上岗、登高防护不当、设备运转时维修保养、手指伸入转动设备、相关方监督管理不到位、工具卷入设备、防护品使用不当、工件飞出伤人、高处落物伤人
六源发现与解决表
部门: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