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调配差错原因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浅析我院门诊处方调配差错原因及防范措施【摘要】目的:了解门诊处方调配差错情况,提出防范措施。
方法:根据调剂室处方调查,结合我院门诊窗口发药工作经验,对易造成药品调剂差错原因做出分析。
结论:杜绝门诊处方调配差错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门诊处方调配;差错;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47-01门诊药房是医院面向社会和患者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医院提供药物诊疗服务的关键环节,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形象和患者的健康。
因此,对门诊处方调配差错情况进行分析,有利于防止差错事故发生,提高服务质量。
现将差错类型和产生因素分析如下。
一、调剂差错类型1、药品品种调剂差错:药品调剂时未仔细核对药品名称,造成药品品种差错,如脉血康胶囊和痛血康胶囊名称非常接近,容易混淆,应仔细核对。
2、药品剂型差错:药名相同但药品剂型不同,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不认真审方就容易出现差错,如硝酸咪康唑栓容易看成硝酸咪康唑乳膏,头孢克肟有三种不同剂型分别为胶囊、分散片、颗粒,调配时应认真核对。
3、药品规格、剂量差错:药品名称相同,但规格、产地不同,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10mg商品名(益富清)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15mg商品名(派瑞松),奥美肠拉唑溶胶囊10mg和奥美肠拉唑溶胶囊40mg,这几种药品通用名相同但规格不同,不认真审核就会发生差错。
4、用法及用量差错:有些药物发给患者时若交待不清,可能造成患者误用或用法不当而影响疗效,如地奥司明片的用法比较特殊,每日两次服药应交代是午餐和晚餐时服用;康复新液可作为口服制剂和外用制剂,应交待是作为哪种途径用途。
5、药品数量差错:同一处方中由于药品种类繁多,或者某种药品应发数量较多,容易造成少发或多发。
6、进口药与国产药调剂差错:同种药品,国外或国内厂家生产的经常会混淆,如甲钴胺片的进口药与国产药就容易发错。
二、产生药品调剂差错因素1、药师因素:门诊药房工作强度大,特别是上午10-12点高峰期,药师在调配过程中若责任心不强,由于速度过快或过于疲劳,就容易发生药品调剂差错。
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目的:最大限度降低医院药剂科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提高药房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方法:对2009年6月-2011年6月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登记本》出现的药品调配差错件数及差错项目进行归类分析,针对各原因提出具体防范措施。
结果:通过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和规范调剂规程,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培养人员素质,最大限度的预防差错发生,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关键词】门诊药房;调配差错;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535-01调配差错是指药师根据医师的处方为患者提供药品时出现的差错,如药品品种差错、剂量剂型差错、数量差错、错发他人药品等。
由于药品是用来预防、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调配差错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身心损害,也损害了医院的名誉和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所以笔者对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登记本》出现的药品调配差错原因进行归类分析。
1 常见差错类型1.1 电子处方差错这类差错有患者姓名错误,药品名称、用法用量错误。
这类差错是由于医师操作失误造成的,只要医师认真审核处方,大部分可以避免。
1.2 药品错误这类错误比较多见,有药品名称相似造成的差错,如地巴唑片和他巴唑片、消心痛和消炎痛等,药品名称仅一字之差,药师容易凭影响调配出错;外包装相似或相近的药品容易混淆,如辉瑞的头孢哌酮钠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立普妥和络活喜,诺华公司的代文和洛丁新及得理多等;药名相同剂型和规格也相同,厂家和价格不同,这类有国产和进口之分如头孢哌酮1g/支、头孢曲松钠1g/支、头孢他啶1g/支;药名、剂型、厂家都相同只有规格不同的有血栓通150mg/支和250mg/支,诺和龙1mg/片和2mg/片;药品名称相同,剂型不同如消炎痛片和消炎痛栓,布洛芬缓释胶囊和布洛芬乳膏,双黄连口服液和双黄连软胶囊;单一制剂和复方制剂,如厄贝沙坦和厄贝沙坦氢氯噻氢,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
目的了解执行《处方管理方法》(以下简称《办法》)以来的门诊处方书写质量。
探讨促进书写质量的措施。
方法共取本单位2007年度9~11月共8170张处方进行了分析。
结果不符合书写要求的处方1031张,占处方总数12.62%。
其中有些处方同时有多处不合格。
结论处方合格率不高,处方质量有待提高。
单位对处方的格式、正规书写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有力的监督措施;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医德法制观念淡薄;药师专业知识不足,审方不严。
【关键词】处方管理办法;书写质量;调查分析2007年5月1日起施行的《处方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1]。
处方书写质量与确保药房配方正确无误、病人用药安全有效、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然而处方书写的不正规,是长期存在而又较为普遍的问题。
现对执行《办法》以来本单位2007年9~11 月门诊处方进行了书写质量的统计分析。
1材料与方法共取处方8170张,进行11个方面的分析。
2结果2.1不合格处方的类型见表1。
表1不合格处方的类型2.2处方书写不合格的主要表现2.2.1处方前记缺项或错误这类处方所占比例较大为7.50%,常见有漏写门诊号、科别,年龄和性别填反,误写病人姓名,致使收费处不能准确录入病人资料。
临床诊断不明或漏写诊断常使药师审方工作流于形式。
2.2.2药物名称不规范药物名称未使用规定的通用名;错字、别字、随意自创,如“辛伐他丁”、“先锋必”等;采用化学分子式代替较普遍,如“KCl”代替“氯化钾”,“NaHCO3”代替“碳酸氢钠”;任意缩写或中文、拉丁文混写,如“低分子右旋糖酐”写成“低右”、“复方降压片”写成“Co降压片”等都是不正确的。
2.2.3无药物剂型,规格、数量不具体例如:西咪替丁0.6(注射剂?片剂?胶囊?),奥美拉唑胶囊20mg×2瓶(数量?),清开灵口服液2盒(多少支?);含量、剂量书写有误的例如:硝酸甘油片写成0.5,地西泮注射液10mg写成10ml等对这类错误处方,若调配者稍有疏忽或按方配发,势必出现严重错误、甚至事故。
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常见的差错及解决对策在中药饮片调剂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这些错误的出现不仅会对患者治疗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医院的声誉。
为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增强患者对医院就诊的满意度,分析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不仅可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还能够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文就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的常见差错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其中产生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对中药饮片的调剂有所帮助。
标签:中药饮片;常见差错;解决对策在医院各项工作实施的过程中,中药调剂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中药调剂不仅要按照中医医师的处方要求来做,还要做出正确的调配。
中药调剂工作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由此可见,中药调剂人员对临床治疗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医院的医疗水平是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依据治疗效果来评价的。
因此,为了避免中药调剂过程中出现错误,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减少中药调剂中的错误,不仅有助于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还能够提升医院的治疗水平。
1 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的常见差错在中药饮片调剂的过程中,有一些常见的差错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这些常见差错如果不避免的话,将会造成直接性的严重后果。
笔者认为中药饮片调剂中的常见差错有以下几点。
1.1 调配操作不当中药饮片调剂工作总体而言属于一项专业性与技术性集为一体的工作。
调剂人员在调剂的过程中如果有操作不当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但是在实际工作操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个别中药调剂人员在调剂的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调剂的流程规范操作[1]。
例如,在调剂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处方药品的顺序进行调配,将本应隔开放置的药品混合在一起。
这样的工作将有可能给复核工作增加难度,同时还会出现漏配与重配、错配的现象。
另外对于一些需要捣碎、去头足或者是去皮等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的饮片,或者是需要先煎、后下、烊服等中药饮片,需要遵照医嘱进行处理的,没有按照医生的嘱咐实行常规的处理操作,例如阿胶、火麻仁、苦龙骨、杏仁、蜈蚣、薄荷、珍珠母等。
处方调配差错的防范与处理 一、处方调配差错的防范 (一)处方差错的表现 处方差错的内容包括:①药品名称出现差错;②药品调剂或剂量差错;③药品与其适应证不符;④剂型或给药途径差错;⑤给药时间差错;⑥疗程差错;⑦药物配伍有禁忌;⑧药品标识差错如贴错瓶签、错写药袋及其他。
(二)出现差错的原因 引起处方差错的因素有:①调配工作时精神不集中或业务不熟练;②选择药品错误;③处方辨认不清;④缩写不规范;⑤药品名称相似;⑥药品外观相似;⑦分装;⑧稀释;⑨标签;⑩其他。
(三)差错的防范和处理 1在调配处方过程中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医疗单位有关医疗行为的各项规定 2?严格执行有关处方调配各项管理及工作制度,熟知工作程序及工作职责 3?建立“差错、行为过失或事故”登记(时间、地点、差错或事故内容与性质、原因、后果、处理结果及责任人等),对差错及时处理,严重者及时报告。
4.建立首问负责制。
无论所发生的差错是否与己有关,第一个接到患者询问、投诉的药师必须负责接待患者或其家属,就有关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并立即处理或向上级药师报告 5.为减少和预防差错的发生,需遵守下列规则。
二、调配差错的应对原则和报告制度 1. 报告制度 所有调配差错必须及时向部门负责人报告 2.差错的处理应遵循下列步骤。
(1)建立本单位的差错处理预案。
(2)当患者或护士反映药品差错时,必须立即核对相关的处方和药品;如果是发错了药品或发错患者,药师应立即按照本单位的差错预案迅速处理并上报部门负责人。
(3)根据差错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采取救助措施,如请相关的医师帮助救治或治疗,到病房或患者家中更换药品,致歉、随访,取得谅解。
(4)若遇到患者自己用药不当、请求帮助,应积极提供救助指导,并提供用药教育。
3.调配差错的调查 进行彻底的调查并向药房主任或药店经理提交一份“药品调配差错报告”,报告应涵盖以下内容。
(1)差错的事实。
(2)发现差错的经过。
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分析及应对措施【摘要】目的:探讨我院门诊西药房2021年度调剂差错情况及应对措施。
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4个季度我院门诊西药房登记在册的调剂差错共76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差错的类型、原因,并整理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结果:我院2021年度门诊西药房差错共76例,其中内差21例,占比28% 。
外差55例,占比72%。
差错类型主要分为药品有一品双规、药品位置相近、药品包装相似、漏发多发、其他情况五大类。
结论:门诊西药房的差错分析是避免差错再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可通过优化工作环境、完善药品管理制度、以及在岗职工专业能力培训等避免相同差错的再发生,降低门诊西药房的差错率,保障患者的安全用药。
【关键词】门诊西药房;差错分析;应对措施调剂差错是指药品在调剂、使用期间出现差错,导致患者产生和治疗目的不相关的的伤害或损失,耽误治疗时机,甚至造成病情加重[1]。
医院门诊药房发药是医疗机构进行服务至关重要的环节,多数医院的门诊药房取药患者众多,且药品种类繁杂,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调剂差错事件,发药差错问题所造成的风险事件也正是造成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引起各医疗机构的重视。
药师作为审方的第一负责人,在调剂差错发生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通过整理我院每个季度的差错分析统计,可知差错的类型主要有5类,在总结差错的同时也总结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差错的再发生,可以明显提高医院处方质量,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用药。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门诊药房从2021年1月—2021年12月登记在册的76例调剂差错,对发药差错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差错的类型以及发生的概率,并对其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1.2方法建立分析调查小组对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门诊西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处方进行统计学分析,针对其制定、完善相关的解决方案。
2 结果我院2021年度门诊西药房差错共76例,共分为四个季度,其中第一季度差20例、第二季度差错登记16 例、第三季度差错登记21例、第四季度差错登记19例,分析可知各季度差错无明显区别,详情可见图1。
中药房饮片调配的常见差错及中药处方点评干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房饮片调配的常见差错及中药处方点评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12月期间的中药房饮片调配处方1384张(对照组),2019年1月-12月期间实施了中药处方点评干预后的中药房饮片调配处方1384张(观察组),对两组的处方调配错误发生率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处方调配错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房饮片调配处方中经常出现的差错有脚注标注不规范、组方结构不合理等,中药处方点评干预措施的有效实施,能够降低处方调配错误发生率,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房饮片调配;常见差错;中药处方点评;处方调配错误发生率[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mmon errors in thepreparation of decoction pieces in Chinese pharmacy and theintervention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Methods 1384 prescriptions for decoction piec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oom (control group)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and 1384 prescriptions for decoction piec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oom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CM prescription review intervention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The incidence of prescription allocation err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formulation err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common errors in theformulation of decoction piec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oominclude nonstandard footnote marking and unreasonable formula structur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comment intervention measures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rescription formulation errors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 preparation of decoction piec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oom; Common errors; Comment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 Prescription dispensing error rate中药房的主要职能是直接对中药饮片进行管理和调配,主要工作为对中药饮片处方进行审查、划价、调配,最后经过审核,把药品发放给患者,这些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各种问题,会直接影响到药品的效果以及患者的安全,常见的风险事件为耽误病情甚至给患者造成严重的损伤【1-3】。
处方调配差错原因及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门诊调剂差错情况,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03~2007年50例门诊处方调配差错情况及产生的后果。结果:门诊处方差错原因主要有三
大类型:医师处方书写不规范导致调剂差错14例,占28%;因药品名称、包装相似导致的差错
19例,占38%;药师审核把关不严导致的差错17例,占34%。结论:杜绝门诊处方调配差错是长
期的工作,应加强防范意识。
【关键词】 门诊;处方调配;差错;防范措施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rrors made in prescription distribution for the
outpatients and explore possible improvements in its quality.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ze was made on the 50 cases of mistaken prescription distribution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during the years of 2003~2007. Results: There were three major causes leading to
the faults: among all the 50 cases, 14 cases (28%) resulted from the physicians nonstandard
handwriting; 19cases (38%) from miscarrying out the dispensing regulation; 17 cases (34%) from
negligence in examing of the prescriptions. Conclusions: It requires longterm effort to get rid
of the errors in prescription distribution in the outpatient clinic and so an awareness against
the error should be stressed on among the pharmacists.
[Key words] Outpatient clinic; Prescription distribution; Errors; Preventive measures
由于儿童专科医院门诊药房具有处方量大、药品种类繁多的特点,如何避免处方调配差错,
是每一位药剂人员最值得研讨的问题。门诊取药是患者就医过程的最后一环,是医院面对病
人的重要窗口之一,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形象和声誉。笔者调查分析近五年来
我院门诊药房处方调配的差错案例,以引起注意,加强防范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
来源于我院药剂科的差错记录。
方法
整理2003~2007年五年来门诊差错处方共50例,分类整理后进行相关类型的数据统计分
析。依据《处方管理办法》[1]对门诊处方调配差错进行分类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近五年来各类门诊处方差错类型如表1所示。
医师处方书写不规范
2.1.1 处方前记不全 处方前记包括科别、患者姓名、性别、门诊号或住院号、就诊时间、
患者年龄、临床诊断等,但在我院的门诊处方上有一部分内容医师填写不全。有些项目如年
龄,临床诊断不填写,药师对医师用药的合理性不能作出正确判断;有些项目不填写,虽不影响
用药,但给患者取药带来不便,增加医患矛盾。如我院的磺棕合剂根据年龄分为不同编号,处方
时编号应与年龄相符。表1 2003~2007年门诊处方差错
剂型、规格、浓度缺乏 如双氧水不同浓度用作不同用途,而不写清浓度的处方很常见。
药名不规范 有些医师图方便将药品名称不规范缩写,如地塞米松简写成地米等。
用法不正确或不清楚 把每日1次用量的药物误用为每日3次,需作皮试的药物,处方上
交代不清楚等。
处方涂改未签名或字迹潦草 因医师处方字迹潦草,将“再奇”写得模糊不清,规格也写成
“再克”的规格,药师和收费人员都误看成“再克”发出,当病人拿到药后到医师处询服用方法时,
才发现差错,及时纠正,未造成事故。
因药品名称、包装相似导致的差错
药名接近、药品包装相似都易造成差错。如将“丽珠得乐”误发为“丽珠星”,将“薄荷油滴鼻
液”误发为“酚甘油滴耳液”,将“卡舒宁”误发为“申捷”等。另外,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的交代
及药袋书写或粘贴标签时产生的差错也较多。
药师审核把关不严导致的差错
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
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
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1]。如医师将磺棕2号误写
为磺棕6号,发药人没注意核对患儿年龄,将药发出,患儿服药3天后发现,来院检查小便正常,
并请肾病专家详细给病人家长解释,得以安抚。
药师工作状态不佳导致差错产生由于门诊药房工作强度大,特别是上午10~12点是门诊
处方调配差错的高峰期(占40%),由于调配人员调配速度加快或过于紧张也可能造成差错的
产生。
3 讨论
建议医院采用电子处方
我院门急诊应实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医生直接输入处方,药师通过后台配药系统接受
收费系统的患者处方信息并审核处方,准确调配药品;发药窗口的药师则使用前台发药系统及
患者就诊磁卡读取处方信息并发出药品。利用计算机的网络功能,实现处方无纸化,一方面有
效地规范了医师处方,避免医师处方书写错误或不规范(如不正确的药物剂量、剂型、数量、
用药途径、浓度、用药次数、用药次序、字迹潦草、简写、小数点不明确,用字母、药名的
前缀或后缀来代替药名等)[2]。
实行双人复核制度,对照清单
药房采用前后台配发药模式,使处方的双重复核达到100%;药师调配和发药使用不同的界
面,接受的处方信息也不完全相同,可以减轻药师视觉疲劳和心理依赖,减少复核过程中的连
环差错,前台药剂人员复核处方后对照清单发给病人,大大提高了发药的准确率[2]。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药师应严格遵守《处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
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
诊断。处方若不清楚时应积极与开方医师联系。在发药时要呼叫病人姓名,按医嘱写好用法、
用量,字迹清晰,交代注意事项(冷藏、避光、饭前或饭后),同时发药时“唱药”也是防治差错的
一项措施。创造药房良好工作环境,上岗时必须着工作服,佩带工作证,不擅离职守,不做与岗位
工作无关的事情。实行奖惩制度,对造成差错的人员因当时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惩罚,引以为戒,
对长时间无差错的人员给予奖励,以表勉励。良好的工作素质及工作习惯的培养有赖于良好
的工作制度。
药品上架的科学性
药品摆放整齐合理,井然有序,不把药品外包装相似的药品摆放在一起,实行分类摆放,有利
于药剂人员集中精力的调配处方,避免药剂人员因外观相似而疏忽大意,造成差错[3]。对于药
名接近、药品包装相似、有特殊用法用量的药品放置“特别注意”、“温馨提示”的醒目标示牌,
有助于减少配方中的差错事故。
药剂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水平
全面熟悉每一种药品,耐心指导病人用药,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才
能在繁忙的工作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现处方中的问题,减少调配差错。
药剂人员应保持精力充沛,思想集中
门诊应实行轮换调配制,减少因长时间重复工作可能产生的差错。调配岗位人员应树立良
好的工作作风和责任心,集中精力进行调配工作。若药剂人员生活中有不良情绪或精神状况
不佳,应积极调整,必要时可请其他药剂人员代班或换班,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防止差错事
故的发生。
防止处方调配差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是药剂人员必须时时提高警惕的重要日常工
作。它的发生不是单一的某方面,而是医院各个环节的综合表现,对于涉及儿童健康生命大事
的职业,每一位药学专业技术人员都应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
心,杜绝一切差错发生,真心实意为病人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处方管理办法[S]. 2007.
[2] 陈 晨, 张晓乐, 李 燕, 等. 综合性防范措施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及其隐患的实践
[J]. 中国药房, 2005, 16(19): 14651467.
[3] 费海燕. 处方差错的分析与对策[J]. 时珍国医国药, 2005, 16(9): 9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