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与病原菌鉴定
- 格式:pdf
- 大小:217.87 KB
- 文档页数:4
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4期植物保护学摘要为有效防控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用杀菌剂1号处理西瓜、甜瓜种子,采用嫁接育苗以及田间试验评价的方式,测定了西瓜、甜瓜嫁接苗果斑病的发生率、田间产量等指标。
结果表明,使用杀菌剂1号处理的种子,后期未发现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西瓜、甜瓜幼苗在发病率、减少用药量、产量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技术种子消毒处理对照组。
可见,杀菌剂1号可有效防控果斑病的发生,对西瓜、甜瓜嫁接苗的生产、减少农药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西瓜;甜瓜;果斑病;杀菌剂;防控技术中图分类号S43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0)04-0091-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xperiment on Control of Watermelon and Melon Fruit Spot with Fungicide No.1WANG Peng-cheng 1ZHANG Jian 1TIAN Hong-mei 1WANG Jia-jia 2TAO Zhen 1GU Jiang-tao 3WANG Tao 3WANG Ming-xia 1(1Institute of Horticulture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efei Anhui 230031;2Soil and Fertilizer Research Institute ,Anhui Academy ofAgricultural Sciences ;3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Agro-products Safety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bstrac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incidence of bacterial fruit spot disease in watermelon and melon ,watermelon and melon seeds were treated with fungicide No.1,grafting seedlings and field test evaluation was used to measure indexes including the incidence of fruit spot disease and field output of grafted seedlings and so 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eds treated with fungicide No.1had no bacterial fruit spot disease in the later stage ,watermelon and melon seedlings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seed disinfection with conventional technique )in terms of morbidity ,redu-ction in dosage and yield.It can be seen that the fungicide No.1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fruit spot disease ,and has a good promotion effect on the production of watermelon and melon grafted seedlings and reducing the amount of pesticides.Key words watermelon ;melon ;fruit spot disease ;fungicide ;control technology杀菌剂1号防控西瓜和甜瓜果斑病试验王朋成1张建1田红梅1王家嘉2陶珍1顾江涛3汪涛3王明霞1(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西瓜和甜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1],其品质优良,口感良好,深受消费者喜爱。
甜瓜靶斑病病原菌鉴定甜瓜靶斑病是甜瓜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会导致果实损伤,影响甜瓜的品质和产量。
本文通过实验,对甜瓜靶斑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
一、材料和方法实验中使用的甜瓜样品来自河北省唐山市某甜瓜种植基地,其中有患有病害的甜瓜果实和叶片样品。
实验的鉴定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病原菌分离:从患有病害的甜瓜果实和叶片样品中,分别取出1g样品,加入9ml的蒸馏水,经过30分钟的搅拌,制备样品浆液。
然后,逐渐稀释,取稀释液中的0.1ml,接种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放置于28℃,经过48小时左右,派生出单一的细菌菌落。
2.病原菌鉴定:通过对分离出来的菌落进行病原菌的鉴定。
采用生理生化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检测,包括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DNA测序分析等。
3.病原菌鉴定结果:通过对分离出来的菌落的特性和分子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病原菌鉴定结果。
二、结果和讨论通过实验,我们从患病甜瓜果实和叶片样品中成功分离出细菌菌落。
然后通过对菌落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基因测序等进行鉴定,确定甜瓜靶斑病病原菌为茄科细菌属(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
茄科细菌属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和植物体内的细菌属,在农业生产中常见致病菌,如黄瓜细菌性斑点病、茄子青枯病等。
茄科细菌属会产生寒冷活性酶,能够在低温环境下生长繁殖。
在甜瓜生产中,它可以通过种子、土壤、水源等途径传播,引起甜瓜靶斑病。
通过对甜瓜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可以有效控制甜瓜靶斑病的发生,从而提高甜瓜的品质和产量。
在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选择抗病品种、做好田间管理、使用合适的化学农药等。
春雷霉素和农用硫酸链霉素对西瓜嫁接苗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效作者:黄金艳李文信何毅覃斯华李天艳洪日新樊学军来源:《中国瓜菜》2010年第06期摘要:利用春雷霉素和农用硫酸链霉素2种杀菌剂对嫁接前西瓜接穗材料进行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2种杀菌剂均可以降低西瓜嫁接苗细菌性果斑病发病率,而单一使用农用硫酸链霉素和春雷霉素进行处理以春雷霉素防治效果最好,可作为防治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首选药剂。
试验中未用药的对照发病率均达到100%:各处理在不出现药害情况下,用400倍农用硫酸链霉素+400倍春雷霉素浸种,嫁接前以500倍农用硫酸链霉素+600倍春雷霉素喷淋防效较好。
发病率分别为11.05%和8.39%;同前浸种催芽后再用2000倍农用硫酸链霉素+600倍春雷霉素嫁接前淋药效果最好,600倍和800倍春雷霉素于嫁接前淋药效果次之,发病率分别为3.67%、4.82%和5.38%,三者差异不大。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从节约成本考虑,可先用400倍农用硫酸链霉素+400倍春雷霉素浸种催芽,再用800倍春雷霉素于嫁接前淋药防治为好。
关键词:西瓜嫁接苗;细菌性果斑病;春雷霉素;农用硫酸链霉素;防效细菌性果斑病(简称BFB)是造成西瓜减产甚至大面积绝收的主要病害之一。
该病最早于1969年由Crall和Schenck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现,我国1985年发现并开始报道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和危害。
至目前为止,在北京、陕西、河北、山西、黑龙江、新疆、海南、台湾、内蒙古、吉林、河南、福建和广西等省区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危害。
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
采用大棚西瓜嫁接育苗,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该病侵染造成嫁接苗毁灭性死亡,仅2009年海南省文昌市昌洒镇符诗允西瓜育苗场的103个棚西瓜嫁接苗无一幸免,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0万元。
为了解决西瓜嫁接育苗细菌性果斑病危害的防治难题,笔者于2009年对春雷霉素、10%硫酸链霉素、农用硫酸链霉素等10多种杀菌剂进行筛选。
2023-11-07•西瓜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杀菌剂的种类和特点•杀菌剂的施用方法目录•施用杀菌剂的注意事项•西瓜种植技术及管理措施•常见问题解答01西瓜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西瓜蔓枯病症状识别01西瓜蔓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西瓜的茎蔓和叶片。
感染后,茎蔓出现油渍状褪色斑,随后变成黑褐色,叶片上出现黄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枯死。
发生规律02蔓枯病主要通过伤口和气孔侵入,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植株生长衰弱等情况下易发生。
防治方法03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合理密植,增加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叶和病蔓,减少传染源。
使用药剂防治,如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
症状识别西瓜疫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西瓜的根、茎和果实。
根部受害,出现水渍状褐色斑,随后变黑枯死;茎部受害,出现溃疡状凹陷病斑;果实受害,出现褐色凹陷病斑,果肉腐烂。
西瓜疫病发生规律疫病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传播,高温高湿、多雨季节易发生。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避免连作,使用药剂防治,如铜制剂、农用链霉素等。
西瓜炭疽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西瓜的叶片和果实。
叶片受害,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果实受害,出现凹陷的褐色病斑,严重时果肉腐烂。
症状识别炭疽病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植株生长衰弱等情况下易发生。
发生规律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合理密植,增加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果,减少传染源。
使用药剂防治,如咪鲜胺、吡唑醚菌酯等。
防治方法西瓜炭疽病西瓜枯萎病症状识别西瓜枯萎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西瓜的根和茎。
根部受害,出现水渍状褐色斑,随后变黑枯死;茎部受害,出现溃疡状凹陷病斑。
发生规律枯萎病主要通过土壤传播,连作地块、排水不良、土壤黏重等情况易发生。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避免连作,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使用药剂防治,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
同时注意与其他作物轮作,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
02杀菌剂的种类和特点特点保护性杀菌剂主要在作物发病前施用,以保护作物免受病原菌侵染,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病原菌的生长发育或抑制病原菌的繁殖,从而达到避免或减轻病害的目的。
CATALOGUE目录•甜瓜细菌性角斑病概述•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的传播途径•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的诊断方法•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方法•甜瓜细菌性角斑病对甜瓜产量的影响•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研究进展定义症状定义和症状分布危害分布和危害病原菌•病原菌:该病的病原菌为Pseudomonassyringae pv. lachrymans,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
0102种子带菌播速度会加快。
昆虫也是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的传播途径之一。
一些昆虫如蚜虫、粉虱等在吸食甜瓜汁液时,会将病菌带入植株内,导致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昆虫传播是田间病害扩散的主要途径之一。
农事操作传播农事操作过程中,如整枝、摘叶等,如果使用了未经消毒的工具或手接触了病株后未清洗干净,再接触其他植株,都会造成病害的传播。
农事操作不当或缺乏消毒措施,也会加速病害的扩散。
观察症状了解流行条件田间诊断将病叶或病茎的样本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和形态特征,以确定其种类。
实验室诊断细菌培养显微镜检查鉴别诊断与其他病害的鉴别与其他细菌病害的鉴别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030201预防为主合理用药交替使用选用生物制剂通过培养和施用有益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传播。
以菌治菌生物多样性防控生物防治中度发病显著影响甜瓜产量,同时果实品质和卖相也明显下降,导致经济损失。
轻度发病对甜瓜产量影响较小,但果实品质和卖相受到一定影响。
重度发病严重降低甜瓜产量,甚至可能绝收,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能够显著降低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病程度,从而保障甜瓜的产量和质量。
无效防治如果防治效果不佳,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严重影响甜瓜的产量和质量。
有效防治VS病原菌鉴定与分类病原菌鉴定病原菌分类生长条件传播途径侵染过程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抗病基因挖掘抗病性评价育种研究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一、西瓜病害的综合防治1 、西瓜枯萎病:症状特征:病斑黄白色,长圆形水浸状,茎基部先发病,逐渐上下扩展,茎基部缢缩,节间也发生常有琥珀状胶状物流出,病株叶片自下而上枯萎,最后全株死亡。
纵剖病茎,维管束变黄褐色,这是田间识别的主要依据。
发病条件:病菌可长期在土中存活,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均有利此病的发生。
综合防治:(1 )嫁接:选择瓠瓜、南瓜做砧木,采用劈接法嫁接能有效防止枯萎病的发生,其中南瓜做砧木嫁接抗枯萎病的能力最强。
(2 )轮作:轮作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一般要求与非瓜类作物实物6-7 年轮作,尢以禾笨作物为好,西瓜间作大蒜可减轻枯萎病的发生。
(3 )土壤消毒:定植时用50%多菌灵,40%五氯硝基苯粉剂1 公斤加细土100 公斤,每穴撒药100-150 克。
(4)药剂防治:70%甲托200 倍或农抗120 稀释100-150 倍,10% 双效灵、抗枯灵500 倍,在发病初期灌根,每株250 毫升,7-10 天浇一次,连浇3-4 次。
2、西瓜炭疽病:病状特征:此病可危害西瓜的叶、蔓和果实,尤以果为害重,果实上的病斑先为淡绿色,逐渐变为褐色或紫色圆斑,有凹陷轮纹。
发病条件:连作、湿度大有利此病的发生。
综合防治:(1 )温汤浸种,55 ℃恒温水浸种15 分钟或60% 防霉宝600 倍液浸种30 分钟。
(2)发病初期,摘除底部老叶,然后喷75% 百菌清600-700 倍或50% 炭疽福美300-500 倍或25%施保克乳油3000 倍、50%利可得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喷雾,每隔7-10 天喷一次,连喷3-4 次。
3、西瓜白粉病:症状特征:俗称"白毛" 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叶正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粉斑,以后逐渐扩大连片成白粉斑,恰似一层白粉,最后许多病斑连接在一起,布满叶面,叶片渐枯黄发脆。
发病条件:病菌以闭壳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高温、相对湿度大易发病。
综合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彻底清理田间杂草。
46张西瓜病害大全高清图谱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
西瓜脐腐病
西瓜黑斑病
西瓜斑点病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
西瓜叶枯病
西瓜粘菌病
西瓜褐色腐败病
西瓜白粉病图一
西瓜白粉病图二
西瓜斑点病(叶斑病)图一
西瓜病毒病图二
西瓜根结线虫病
西瓜褐色腐败病图一
西瓜黑斑病症状图二
西瓜疫病
西瓜疫病
西瓜枯萎病症状图一
西瓜枯萎病症状图二
西瓜立枯病症状
西瓜蔓枯病症状图一
西瓜蔓枯病症状图二
西瓜蔓枯病症状图三
西瓜蔓枯病症状图四
西瓜瓶颈病
西瓜脐腐病图一
西瓜脐腐病图二
西瓜炭疽病症状图一
西瓜炭疽病症状图二
西瓜炭疽病症状图三
西瓜猝倒病
西瓜疫病图谱图一
西瓜疫病图谱图二
西瓜疫病图谱图三
西瓜叶枯病症状图谱图一
西瓜叶枯病症状图谱图二。
西瓜枯萎病抗性鉴定技术方案西瓜枯萎病是一种危害西瓜生产的病害,严重影响西瓜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提高西瓜的抗病能力,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西瓜枯萎病抗性鉴定技术的研发。
本文将介绍一种关于西瓜枯萎病抗性鉴定技术方案,以帮助农民和研究人员更好地选择抗病品种,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
一、西瓜枯萎病概述西瓜枯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通过土壤和种子传播。
病原菌侵染植株后,会引起植株的病症,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叶片黄化、枯萎,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严重影响西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目前,西瓜枯萎病对西瓜的危害较大,给西瓜的生产和种植业带来了严重损失。
二、西瓜枯萎病抗性鉴定技术1. 选择病原菌株首先需要从不同的产地和病害严重程度较高的田间土壤中分离出西瓜枯萎病的病原菌株。
通过分离病原菌株,可以获得不同侵染力和毒性的菌株,为后续的鉴定和筛选提供了样品来源。
2. 筛选西瓜材料从不同地区采集不同种类的西瓜样品,针对西瓜的成活率和病害程度进行评估。
筛选出具有不同抗性的西瓜材料作为实验材料,为后续的鉴定提供了试验样品。
3. 菌源接种将所选的不同病原菌株接种到西瓜材料中,观察其叶片的病症表现,包括叶片的黄化、枯萎情况。
通过观察病症的表现,判断不同西瓜材料的抗性情况,筛选出抗病性较强的西瓜品种。
4. 抗性评定根据菌源接种后的实验结果,对西瓜材料的抗性进行评定。
将试验材料分为不同的抗性等级,包括高抗、中抗和易感等级,为后续的选育和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5. 田间验证在病害发生较为严重的西瓜种植区进行田间验证试验,验证不同抗病品种的抗性情况。
通过田间验证,可以评估不同品种的抗病能力,为农民和种植户选择抗病品种提供依据。
三、技术方案的应用价值西瓜枯萎病抗性鉴定技术方案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西瓜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发生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 为农民和种植户选择抗病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提高了西瓜的种植效益和经济效益。
3. 为西瓜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西瓜产业的健康发展。
西瓜主要病害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赵卫星;常高正;徐小利;李晓慧;杨帆【摘要】综述了西瓜生产中主要病害的为害症状、发病规律以及抗病种质资源的筛选和利用,并对我国西瓜抗病育种的发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西瓜病害的综合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年(卷),期】2010(022)007【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西瓜;病害;抗病育种【作者】赵卫星;常高正;徐小利;李晓慧;杨帆【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51西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年栽培面积达170万hm2,居世界第一位[1]。
近年来,随着西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规模化栽培基地逐渐形成。
但连续的重茬和粗放管理,导致西瓜多种病害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西瓜产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病害的防治已成为我国西瓜生产的关键环节。
以下就西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及其症状、发病规律以及国内外抗病遗传育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西瓜病害的综合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1 西瓜的主要病害及其发生规律1.1 苗期病害西瓜苗期的主要病害有猝倒病和立枯病,这类病害在我国各地的西瓜种植区均有发生,且多发生于育苗期,可引起幼苗萎蔫,严重时可导致幼苗成片死亡[2](表1)。
因此,该类病害在西瓜育苗生产中的为害是致命的。
猝倒病是由瓜果腐霉菌侵染所致,该菌属鞭毛菌亚门腐霉属(Pythium aphanidermatum)真菌,该病菌在幼苗生长衰弱或其幼茎尚未木栓化时侵入为害[3],在保护地育苗期发生最为常见,育苗栽培年限越长的温室发病越重。
特别是在气温低、土壤湿度大时发病更严重,可造成烂种、烂芽及幼苗猝倒,该病约占幼苗死亡率80%左右,是苗期的毁灭性病害。
春雷霉素和农用硫酸链霉素对西瓜嫁接苗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效黄金艳;李文信;何毅;覃斯华;李天艳;洪日新;樊学军【摘要】利用春雷霉素和农用硫酸链霉素2种杀菌剂对嫁接前西瓜接穗材料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种杀菌剂均可以降低西瓜嫁接苗细菌性果斑病发病率,而单一使用农用硫酸链霉素和春雷霉素进行处理以春雷霉素防治效果最好,可作为防治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首选药剂.试验中未用药的对照发病率均达到100%:各处理在不出现药害情况下,用400倍农用硫酸链霉素+400倍春雷霉素浸种,嫁接前以500倍农用硫酸链霉素+600倍春雷霉素喷淋防效较好,发病率分别为11.05%和8.39%:同前浸种催芽后再用2000倍农用硫酸链霉素+600倍春雷霉素嫁接前淋药效果最好,600倍和800倍春雷霉素于嫁接前淋药效果次之,发病率分别为3.67%、4.82%和5.38%,三者差异不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从节约成本考虑,可先用400倍农用硫酸链霉素+400倍春雷霉素浸种催芽,再用800倍春雷霉索于嫁接前淋药防治为好.【期刊名称】《中国瓜菜》【年(卷),期】2010(023)006【总页数】4页(P29-32)【关键词】西瓜嫁接苗;细菌性果斑病;春雷霉素;农用硫酸链霉素;防效【作者】黄金艳;李文信;何毅;覃斯华;李天艳;洪日新;樊学军【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南宁,5300071;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南宁,530007【正文语种】中文细菌性果斑病(简称BFB)是造成西瓜减产甚至大面积绝收的主要病害之一。
浙江省甘薯上发现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洪纤纤;吴秀芹;罗金燕;王艳丽;孙国仓;安千里;邱文;李斌【摘要】通过对浙江宁海县疑似甘薯茎腐病等检疫性病害的调查,在甘薯病株上分离纯化获得能够引起烟草过敏反应的4株分离物,通过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反应、16S rRNA序列分析以及致病性测定等细菌学测定,将这4株菌株都鉴定为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原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序列同源性高达99.00%~100.00%.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为我国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务必引起高度重视,以保障浙江重要经济作物西甜瓜产业的健康发展.【期刊名称】《浙江农业学报》【年(卷),期】2019(031)007【总页数】7页(P1112-1118)【关键词】甘薯;西瓜噬酸菌;西瓜果斑病;鉴定;检疫【作者】洪纤纤;吴秀芹;罗金燕;王艳丽;孙国仓;安千里;邱文;李斌【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病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58;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病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58;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20110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病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58;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病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58;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病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311细菌性果斑病是当前危害瓜类作物的重要毁灭性检疫病害,其病原物为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原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1]。
西瓜染上病害怎么办?西瓜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西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夏季水果,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有着很好的种植价值。
而在西瓜的种植过程中,常常会感染上一些疾病,如靶斑病、霜霉病、病毒病等,将严重影响到西瓜种植的产量和品质,当引起重视。
那么,西瓜染上病害怎么办?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西瓜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一、西瓜靶斑病西瓜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
初期在叶面出现褐色圆形轮纹斑,扩大后呈圆形或近圆形的大型病斑,灰褐色至黑褐色,具明显的深浅相间的轮纹,中央有1个白色至灰白色的小斑点,整个病斑酷似射击靶;潮湿时,病斑表面着生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相互汇合,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导致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及时摘除中下部病斑较多的叶片,减少病原菌数量,加强管理,避免大水漫灌,注意通风排湿,增强光照,适时轮作。
同时,还可选用抗病品种。
卫星系列西瓜和拿比特、早春红玉等微型西瓜品种搞病性较强。
与非瓜类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
田间管理。
加强通风透光,控制瓜棚温湿度。
还可按奥力克——叶佳500倍液稀释喷施,7天用药1次。
二、西瓜霜霉病西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一般先从基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步向上部叶片发展;发病初期叶片上先呈现黄绿色斑点,病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黄褐色不规则多角形病斑,潮湿环境下,在病斑背面有黑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连片,全叶呈黄褐色干枯,易破碎,全田叶片一片枯黄,像被火烧烤过一样。
该病具有发病快,枯死快的特点。
防治方法:定植时严格淘汰病苗。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
施足基肥,生长期不要过多地追施氮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植株发病常与其体内“碳氮比”失调有关,加强叶片营养,可提高抗病力,按尿素:葡萄糖(或门糖):水=0.5-l:l:100的比例配制溶液,3-5天喷1次,连喷4次,防治效果很好。
三、西瓜病毒病西瓜病毒病,俗称小叶病、花叶病,全国各地区均有发生,北方瓜区以花叶型病毒病为主,南方瓜区蕨叶型病毒病发生较普遍,尤以秋西瓜受害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