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常见细菌性病害
- 格式:ppt
- 大小:28.44 MB
- 文档页数:65
常见蔬菜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蔬菜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蔬菜病虫害的存在给蔬菜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了解常见蔬菜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对于种植蔬菜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蔬菜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1. 蔬菜病害的识别与防治1.1 蔬菜霉菌病蔬菜霉菌病是蔬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其症状包括叶片出现黄斑、褐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萎、死亡。
为了防治蔬菜霉菌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防止水分积聚,保持蔬菜底部的干燥;合理施肥,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定期清除受害叶片,防止病菌扩散。
1.2 蔬菜细菌性病害蔬菜细菌性病害的症状包括叶片出现黄斑、水渍、溃烂等,植株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为了预防蔬菜细菌性病害,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流动农业灌溉系统;使用有机肥料;展开轮作;对于有病叶片进行及时清除。
1.3 蔬菜真菌病害蔬菜真菌病害是蔬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其症状包括叶片出现黄斑、白粉状物质、腐烂等。
为了预防蔬菜真菌病害,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加强管理,保持蔬菜生长环境的适宜;增施高效有机肥料,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定期对蔬菜进行清洗,去除病斑。
2. 蔬菜虫害的识别与防治2.1 蔬菜食叶害虫蔬菜食叶害虫寄生在蔬菜叶片上,以蔬菜叶片为食。
常见的蔬菜食叶害虫有白粉虱、菜青虫等。
为了防治蔬菜食叶害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黄色粘虫板进行监测和收集害虫;定期进行除草,减少虫害的滋生地;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喷洒;安装昆虫灯,吸引和捕捉害虫。
2.2 落地害虫落地害虫主要寄生在蔬菜的土壤中,常见的有地老虎等。
为了预防落地害虫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留意土壤湿度,保持适宜的湿度;加强蔬菜地的翻耕,破坏虫卵的寄生环境;使用生物防治剂,如昆虫螨等;定期对蔬菜地进行农药喷洒。
以上介绍了一些常见的蔬菜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们。
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蔬菜的生长和产量。
常见的细菌性病害以及防治药剂根据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农药登记管理信息汇编》和《农药电子手册》等资料查询,我们搜索到在菜豆、黄瓜、水稻等主要农作物上的细菌性病害主要有:细菌性斑点病、细菌性穿孔病、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茎基腐病、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疫病和细菌性条纹病等7种。
在注册登记防治细菌性病害的有效农药成分中,单剂主要有如下产品:1、噻菌铜(龙克菌),国内仅有浙江龙湾化工独家登记并生产原药,农药制剂正式登记证号为PD,在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时,按照500—600倍稀释喷雾或者灌根,是防治蔬菜(白菜、黄瓜)、果树(柑橘、桃树、猕猴桃)、果类(西瓜、甜瓜)和水稻等农作物细菌性病害的新型理想药剂。
2、噻枯唑(叶枯唑),目前国内有45家企业51个登记证件。
浙江龙湾化工日产95%叶枯唑原药3吨,农药制剂(叶青双)正式登记证号为PD85153—8,对水稻500倍稀释喷雾,对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有效。
由于在水稻上登记时间超过20多年,水稻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抗药性,叶枯唑防治效果在不断地下降。
由于登记企业过多,市场竞争无序,价格非常混乱,其已处于没落状态。
3、氢氧化铜,国内有52家企业73个登记证件,但在水稻上未曾登记,在经济作物如蔬菜(黄瓜、辣椒和西瓜)、果树(柑橘、葡萄和荔枝)和烟草登记广泛,是常见的防治蔬菜细菌性病害的无机铜制剂。
在花期和幼果期比较敏感,不可与酸性农药混用,宜单独喷洒。
与春雷霉素的混剂对苹果、葡萄、大豆和藕等作物的嫩叶敏感,因此一定要注意浓度,宜在下午4点后喷药。
由于登记企业比较多,价格悬殊大,真假难辩,市场也极其混乱。
4、乙蒜素,国内有39家企业54个登记证件,登记作物广泛,对细菌和真菌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也是比较常见的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
5、春雷霉素,国内有28企业登记54个农药证件,登记作物广泛,在果树、蔬菜和水稻上均有应用,杀菌谱比较广泛,对细菌、真菌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叶菜常见病虫害高清图谱叶菜类包括:上海青、油麦菜、生菜、大白菜、菠菜、甘蓝、芹菜等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灰霉病、菌核病、黑腐病、黑斑病、干烧心、斑枯病等。
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跳甲、斑潜蝇等。
一、霜霉病该病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病害,所有的十字花科蔬菜均可受害。
其主要寄主有大白菜、青菜、甘蓝、油菜、菜花、萝卜等。
发病症状:霜霉病从苗期的包心期或种株开花到结荚期均易发病危害。
苗期发病子叶或嫩茎变黄后枯死。
真叶发病多始于下部叶背,初生水浸状淡黄色周缘不明显的斑,水浸状持续较长时间后,病部在湿度较大时,长出白霉。
一般品种先在叶面出现淡绿色斑点,逐渐变成黄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不整形或多角形。
花梗受害,有的稍弯曲,有的畸形肿胀,扭曲似龙头,种荚染病长出白色稀疏霉层严重受害的种荚细小变曲,结实少或不结实。
发病条件:主要发病条件是土质粘重、地势低洼,阴雨连绵,浇水过多,空气湿度、土壤湿度较大,植株间距较小,通风透气性较差,缺少光照,中耕除草不及时,氮肥过量等因素都会引起霜霉病的高发。
适宜发病的温度为16-20℃,相对湿度高于70%,连续阴雨天气或结露时间长,该病易流行。
防治技术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2、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浇水均匀适量降低田间湿度,对已发病的田块可先摘除部分病叶集中处理,减少病原菌并增加通气性。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及时间苗,剔除病弱苗,增加抗病性。
3、尽量挣取在发病的早期立即全田喷药,并把叶面和叶背都全面喷雾。
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40%的百菌清烟剂,也可以选择49%可湿性粉剂烯酰·锰锌、72%可湿性粉剂霜脲·锰锌、每升722克的霜霉威盐酸盐水剂、每升250克嘧菌酯悬浮剂等药剂进行喷雾,或者使用非农药特效杀菌剂霜立健,间隔7-10天,连续2-3次。
二、软腐病白菜软腐病是十字花科蔬菜三大病害之一,所有十字花科蔬菜均可受害。
发病症状:软腐病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均易发病,尤以包心期发病较重。
蔬菜细菌病害分类
蔬菜细菌病害可以根据发病部位和症状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蔬菜细菌病害及其分类:
1.叶部病害:
(1)细菌性斑点病:在叶片上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斑点,周围
有黄色晕圈。
(2)细菌性角斑病:在叶片上形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边缘有
黄色晕圈,后期病斑上常有菌脓溢出。
2.茎部病害:
(1)细菌性软腐病:在茎部形成水渍状病斑,后期病斑软化、腐烂,
有臭味。
3.根部病害:
(1)细菌性溃疡病:在根部形成溃疡状病斑,表面有菌脓溢出。
(2)细菌性萎蔫病:在根部形成褐色或黑色病斑,导致植株萎蔫。
4.果实病害:
(1)细菌性果实腐烂病:在果实上形成水渍状病斑,后期病斑软化、
腐烂。
(2)细菌性疮痂病:在果实上形成木栓化疮痂状病斑。
以上分类仅包括一些常见的蔬菜细菌病害,实际上蔬菜细菌病害的种类繁多,具体症状和分类需要根据病原菌种类和发病部位来确定。
(一)黄瓜一. 霜霉病疫病: 1.烯酰吗啉 2. 霜脲锰锌 3.菌霜杰 4.甲霜灵锰锌二. 细菌性角斑病.叶枯病:1.中生菌素 2. 春雷霉素 3.噻唑锌三. 白粉病黑星病:1. 乙嘧酚 2. 3.醚菌酯4. 新秀戊唑醇5. 白粉速净6. 斑星杰四. 炭疽病叶斑病:1. 苯醚甲环唑 2. 克菌杰 3.醚菌酯五蔓枯病枯萎病根腐病:1. 枯草芽孢杆菌 2. 青枯立克4. 中生菌素5.络氨铜灌根六. 灰霉病菌核病:1. 嘧霉胺 2. 丁子香酚 3. 统防统治4. 异菌脲5.腐霉利6. 烟酰胺(二)西瓜甜瓜茭瓜一. 炭疽病.叶斑病:1.苯醚甲环唑 2. 克菌杰 3.斑星杰4. 醚菌酯5. 新秀戊唑醇6.乙嘧酚二. 蔓枯病枯萎病:1. 克菌杰 2. 青枯立克 3. 枯草芽孢4. 中生菌素(上述产品喷雾或者少兑水拌成糊状涂抹病部)6. 络氨铜灌根三. 细菌性叶枯病.软腐病果腐病:1.中生菌素 2. 春雷霉素 3.噻唑锌四. 疫病霜霉病:1.烯酰吗啉 2. 霜脲锰锌 3.菌霜杰 4.甲霜灵锰锌五.病毒病:1. 菌毒清.吗啉胍 2. 氮苷.吗啉胍 3. 吗啉胍.乙酸铜(三)番茄辣椒茄子一. 晚疫病: 1.烯酰吗啉 2. 霜脲锰锌 3.菌霜杰 4. 甲霜灵锰锌二.早疫病: 1. 苯醚甲环唑 2. 戊唑醇 3.醚菌酯三. 灰霉病菌核病: 1. 嘧霉胺 2. 丁子香酚 3. 统防统治4. 异菌脲5.腐霉利6. 烟酰胺四. 叶霉病: 1. 春雷霉素 2. 新秀戊唑醇 3. 异菌脲五病毒病: 1. 菌毒清.吗啉胍 2. 氮苷.吗啉胍 3. 吗啉胍.乙酸铜六. 青枯病溃疡病茎基腐黄萎病枯萎病:1. 中生菌素2. 青枯立克3. 枯草芽孢杆菌4.春雷霉素5.络氨铜灌根七. 细菌性叶斑病疮痂病:1.中生菌素 2. 春雷霉素 3.噻唑锌(四)菜豆芸豆一. 锈病炭疽叶斑病:1. 苯醚甲环唑 2.斑星杰 3. 新秀戊唑醇4. 乙嘧酚5. 克菌杰6. 醚菌酯二.细菌性疫病:1. 中生菌素 2 噻唑锌三.花叶病毒病:1. 菌毒清.吗啉胍 2. 氮苷.吗啉胍 3. 吗啉胍.乙酸铜四.枯萎病根腐病茎基腐:1.中生菌素 2.青枯立克4. 枯草芽孢杆菌5.络氨铜灌根(五)大葱大蒜韭菜一.霜霉病疫病:1.烯酰吗啉 2. 霜脲锰锌 3.菌霜杰 4.甲霜灵锰锌二.锈病叶斑病:1. 苯醚甲环唑 2. 新秀戊唑醇 3. 乙嘧酚 4.斑星杰三. 灰霉病: 1. 嘧霉胺 2. 丁子香酚 3. 统防统治4. 异菌脲5.腐霉利6. 烟酰胺四. 细菌性软腐病: 1.中生菌素 2. 春雷霉素 3.噻唑锌(六)芹菜一.叶斑病斑枯病: 1. 苯醚甲环唑 2.克菌杰 3. 新秀戊唑醇4. 斑星杰二细菌性软腐病:1. 中生菌素 2.春雷霉素 3.噻唑锌(七)白菜大头菜一.霜霉病: 1.烯酰吗啉 2. 霜脲锰锌 3.菌霜杰 4. 甲霜灵锰锌二.细菌性叶斑病软腐病: 1.中生菌素 2. 春雷霉素 3.噻唑锌三.炭疽病叶斑病:1. 苯醚甲环唑 2.克菌杰 3. 新秀戊唑醇4. 斑星杰四.枯萎病: 1. 中生菌素 2. 恶霉灵 4.枯草芽孢杆菌5.络氨铜灌根(八)大姜一.炭疽病叶斑病:1. 苯醚甲环唑 2 克菌杰 3. 新秀戊唑醇4. 斑星杰5. 醚菌酯二.细菌性软腐病茎基腐病姜瘟:1. 中生菌素 2. 青枯立克3. 枯草芽孢杆菌4.春雷霉素5.噻唑锌6.络氨铜灌根三. 病毒病:1. 菌毒清.吗啉胍 2. 氮苷.吗啉胍 3. 吗啉胍.乙酸铜(九)苗期病害一.猝倒病立枯病茎基腐: 1. 恶霉灵 2. 中生菌素3.枯草芽孢杆菌4. 青枯立克5. 络氨铜灌根(十)常见虫害一. 蚜虫蓟马白粉虱:1. 烯啶虫胺 2. 剑神二. 跳甲(小蹦虫):1. 跳打 2.霹雳刀三.斑潜蝇葱蝇红蜘蛛:1. 玄杀阿维菌素 2. 阿维.杀单四菜青虫夜蛾豆荚螟姜螟:1. 冰锋剑 2.百杰3. 挫敌4. 甲维盐.高氯5. 凯钻6. 欧品7. 玄杀阿维菌素8. 阿维.杀单五.根结线虫: 1. 卫根 2. 阿维菌素五.蛞蝓蜗牛: 1. 秘达常用叶面肥:黄药师。
大白菜细菌性病害及其防治方法【大白菜种植】大白菜细菌性病害有哪些,怎么防治?【专家解答】大白菜细菌性病害主要有叶斑病和黑斑病,具体危害与防治方法如下:1、大白菜细菌性叶斑病危害症状与防治方法危害症状:多在苗期发病,主要危害叶片。
发病初期,叶背生水渍状小点,后叶面出现黄褐色圆形或不定形坏死斑,边缘色较深,呈油渍状,可连合为大斑块。
干燥时病斑质脆,易开裂;湿度大时手摸有黏感;严重时病斑密布,致叶片干枯。
常与细菌性角斑病混合发生。
防治方法:①实行轮作;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合理灌水,雨后及时排水;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增强苗势;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原体。
②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药剂防治:农用硫酸链霉素;噻菌酮,或氯溴异氰尿酸。
2、大白菜细菌性黑斑病危害症状与防治方法危害特征: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茎和种荚。
叶片发病:初期产生暗绿色水浸状小斑点,逐渐变为浅黑色至黑褐色,可沿叶脉发展,后期病斑中央颜色较深且油光发亮,多个病斑连成不规则形大斑;严重时叶脉变成褐色,叶片扭曲变形、变黄脱落。
茎和种荚发病:常产生深褐色不规则条斑。
防治方法:①合理密植,合理灌水,雨后及时排水,保持田间通透性;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增强苗势;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原体。
②种子可选用以下药剂处理:琥胶肥酸铜或农用硫酸链霉素或中生菌素。
③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药剂防治:农用硫酸链霉素;噻菌酮,或氯溴异氰尿酸。
【本人点评】大白菜是最常见的一种蔬菜,它的病虫害种类有很多的,其中细菌性病害也是很重要的一块,大白菜细菌性病害主要有叶斑病和黑斑病,上文本人就为您介绍了这两种病害的危害症状以及解决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蔬菜细菌性病害频发,原因是什么?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我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
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
下面就和青瓜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细菌性病害是蔬菜上常发的一类病害,然而,近几年来细菌性病害似乎有泛滥的趋势,而且菜农对于细菌性病害的防治越来越束手无策。
那么蔬菜细菌性病害频发,原因是什么?1、是否保护好了这些“口”植株的任何部位都存在许多“口子”,如气孔等自然孔口,还有一些因摩擦、整枝打杈、自然脱落、害虫咬噬等造成的伤口,这些“口子”都是细菌侵染的通道。
伤口出现,体液(即营养物)外渗,这便给细菌提供了绝佳的繁殖和侵染条件,保护不住这些伤口,便阻挡不了细菌的蔓延。
2、是否控制好了湿度细菌性病害的发生,需要有一定的湿度,即在有水滴、水膜及高空气湿度等覆盖或充润伤口时才能侵入。
在生产中,大量存在着作物吐水、棚膜滴水、高湿结露的情况,这些都会令植株体表出现水膜或水滴,一旦伤口被水膜浸润,细菌便会迅速侵染。
3、用的药剂是否合理目前,用于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有很多种,如抗生素类、有机(无机)铜制剂类、枯草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等。
很多菜农连续用药,同种药剂连用多次,让细菌快速产生抗药性,也难怪很多细菌性病害打不住。
另外,不同的药剂作用机理不一样,如抗生素类药剂,具有内吸性,可被吸收后杀灭植株体内的细菌,如铜制剂,利用铜离子的强氧化性使细菌菌体溶解,如生物类农药,以菌抑菌预防细菌侵染。
在预防时可用生物类农药,或用铜制剂进行保护,在治疗时,可用抗生素加铜制剂进行内外同杀。
提醒大家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想了解更多农药使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到进行咨询!。
蔬菜贮藏病害:大白菜细菌软腐病
本病是世界性病害,不但田间危害严重,贮藏期间可造成更大损失,有时甚至全窖的菜腐烂。
本病除危害大白菜等十字花科作物外,还危害马铃薯、番茄、黄瓜、莴苣等多种蔬菜。
1.症状主要受害部位是叶柄和菜心。
发病从伤口处开始,初期病部呈浸润半透明状,后期病部扩大,发展为明显的水渍状,表皮下陷,上有污白色细菌溢脓。
病部组织除维管束外全部软腐,并具恶臭。
2.病原菌为欧氏杆菌属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carotovora)。
3.发病规律大白菜贮藏期腐烂的主要菌源,是大白菜体内潜伏的软腐细菌。
通过入窖时造成的伤口侵入。
贮藏期间的冷害冻伤,也是病原细菌侵入的重要门户。
4.防治入窖前必须先除去病叶,并曝晒1d,使外叶萎蔫减少细菌入侵可能。
贮窖应事先用1:40倍福尔马林等药剂消毒。
如有条件,应调节窖内温度至2~5℃。
大窖最好有通风窗,以利调节窖内温度,并在入窖1~2个月内,每隔10~15d翻菜1次,剔除病菜。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