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直属单位分布
- 格式:xls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科协信息中心中国科协信息中心是中国科协所属的财政补助事业单位。
中心的业务范围是:承担中国科协计算机网络平台的规划、建设和维护;承担中国科协网、中国科协网上事务管理系统以及中国科协重点应用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承担科协系统信息资料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承担科协保密工作的技术支持和防护任务;承担中国科协声像资料的采集和档案库的建设维护等业务。
中国科协信息中心设有综合处、管理处、信息处、影像处、应用处、网络处6个内设机构。
➢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是中国科协所属的财政补助事业单位,作为研究机构,中心围绕“三服务一加强”工作定位,以科技工作者和科协工作为重点对象开展理论研究,为中国科协事业发展服务。
发展研究中心的业务范围包括:开展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和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状况研究;开展科协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状况调查,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和诉求;组织科技工作者围绕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建言献策、决策咨询等活动,推动国家级科技思想库建设;组织开展科技政策、科协基层组织建设、科技社团发展、科技人物成长规律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推动高校科协和科研院所科协组织发展;开展女性科技工作者相关研究等。
发展研究中心设有办公室、人事处、调查研究室、科技政策研究室、科技社团研究室和女性科技工作者研究室等6个内设机构。
➢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是中国科协所属的财政补助事业单位,中心围绕“三服务一加强”工作定位,密切联系和服务全国学会。
学会服务中心的业务范围包括:接受委托,承担全国学会年检形式审查、全国学会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动态维护、学术活动组织、科技人才交流与服务、科技人才奖项评选、科协系统干部培训等工作;负责科协主管的全国学会党建工作;组织全国学会开展决策咨询活动和相关调查统计等。
学会服务中心设有学会服务工作处、学术活动组织处等10个内设处室,并代管办事机构挂靠在中国科协的9个全国学会。
附件1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理事候选人名额分配表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老科协与所在省中国老科协直属企事业单位老科协分配表二.中国老科协所属分会和在京直属企事业单位老科协分配表附件2中国老科协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登记表年月日附件3中国老科协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推荐表年月日附件4中国老科协团体单位近五年工作和组织情况统计表注:1.每项工作可选报有影响的典型事例一件,文字不超过2000字;2.所填各项应包括所属各级各类老科协的内容;3.开展四技服务主要指为企业服务。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 逊风骚。
亠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 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 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 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 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 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 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 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及发展趋势分析张娟【摘要】采用动态、静态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农业科学院69本科技期刊2013年-2015年总体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进行定量评价.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2013年-2015年版)为数据来源,选取4个核心定量指标对中国农业科学院69本农业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期刊中,有6本期刊是农业学科领域的佼佼者.基金论文比、他引比和总被引频次均为正增长;影响因子有波动,但总体呈稳步增长趋势,增幅明显.40本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其中16本期刊的综合评价总分排名位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前25%.经过3年的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期刊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优势期刊还不够,缺乏国际一流期刊.【期刊名称】《农业图书情报学刊》【年(卷),期】2018(030)011【总页数】4页(P131-134)【关键词】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评价;学术影响力;发展趋势【作者】张娟【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编辑部,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01 引言中国农业科学院是中央级综合性农业科研院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及直属机构共主办、承办69本科技期刊,是全国农业科研、教学单位中,期刊数量最多、涵盖领域最广、综合实力最强的单位,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经过10年左右的建设,把中国农业科学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
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在“十三五”期间,全面提高期刊办刊水平,提升期刊学术和行业影响力,打造农业领域世界一流期刊和优势期刊。
农业类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已有多篇报道[1-5],但目前尚没有文献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技期刊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进行综合的定量分析和评价。
笔者以CNKI 为数据来源,通过静态和动态学术指标对69本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发展趋势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以期为农业科研管理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科学院大学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第一所研究生院,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
2012年6月,教育部批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4年,国科大开始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
截至2017年12月,国科大有专任教师3000余名,其中两院院士15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60人;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有在岗研究生指导教师10170名,其中两院院士238人,博士生导师6000余名。
截至2017年12月,国科大有在学本科生1447名;在学研究生4.7万名,其中博士生占52%,博士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理学博士生占全国三分之一;在学外国留学生1571人,来自91个国家,其中外国博士生1011人,外国博士生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院校巡礼 Institutions Parade国科大以“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为办学理念,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包括所、院、台、中心等,以下简称“培养单位”)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
学校由京内四个校区(玉泉路、中关村、奥运村、雁栖湖)、京外五个教育基地(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兰州)和分布在全国的116个培养单位组成。
近年来,国科大不断深化科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和组织建设,与各培养单位“共建、共治、共享、共赢”。
截至2017年,除7个校部学院(系)外,还依托京内外高水平培养单位,相继成立了38个科教融合学院,其中京内23个,京外15个。
国科大是中国科学院“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任务的重要承担者,是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战略使命的重要依托。
学校的核心使命是利用科教融合平台,遴选中国科学院最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供给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为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第一部分江西省农科院概况一、部门主要职责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是省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正厅级),是全省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主要职责是:(1)积极开展全省农牧业生产中重大的关键性科学技术问题的应用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开发研究以及宏观农业研究,提高我省农业科学技术水平;(2)发挥多专业、多学科、综合性的优势,组织承担国家和省重大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课题,接受横向委托的重大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课题,组织全省农业科研协作;(3)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开发工作,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为振兴江西经济作贡献;(4)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5)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科技合作、农业科技咨询和决策工作。
二、部门基本情况2018年江西省农科院共有预算单位1个,包括江西省农科院本级,编制人数小计750人,其中:全部补助事业编制人数750人,实有人数小计1011人,其中:在职人数小计605人,包括全部补助事业在职人数605人,离休人数小计6人,退休人数小计376人,退职人员10人,遗属人数14人,在校学生543人,其中:小学生357人,初中生186人。
第二部分江西省农科院2018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一、2018年部门预算收支情况说明(一)收入预算情况2018年江西省农科院收入预算总额为34169.09万元,较上年减少11858.5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12530.4万元,较上年预算安排增加143.3万元;事业收入3973.57万元,较上年预算安排减少3374.17万元;国库集中支付网上结转6218.12万元,较上年预算安排减少10904.94万元;财政资金结转结余4482万元,较上年预算安排增加减少220.8万元;其它资金结转结余6965万元。
较上年预算安排增加2498.03万元。
(二)支出预算情况2018年江西省农科院支出预算总额为34169.09万元,其中:按支出项目类别划分:基本支出12759.09万元,较上年预算安排减少988.61万元,包括:工资福利支出10618.29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2035.8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05万元。
黑龙江省农委直属单位名单
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省政府农村能源办公室、种子局、农业企业管理站、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土肥管理站、植检植保站、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蚕蜂技术指导总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农业物资仪器供应站、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渔业船舶检验站、农机安全监理总站、农药管理检定站、水产物资供应站、湖泊渔业试验站、鲟鳇鱼大马哈鱼放流站、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中心、农科教结合培训中心、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农业经济技术信息中心、农业系统宣传中心、齐齐哈尔农业机械化学校、机电工程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三所办(农村社会发展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所、农业区划研究所)、特产鱼类研究所、渔业经济研究所、水田机械化研究所、嫩江水产研究所、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研究所、畜牧机械化研究所、农业机械运用研究所、农业机械维修研究所、蚕业研究所、农民负担检查所、农业综合试验示范中心(马铃薯原种场)、园艺示范场、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种子世界》杂志社、海南农作物种子繁育中心、种子公司、农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农工商公司、农丰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参会人员回执单
姓名性别民族单位及职务手机。
中国科学院在各地的分院、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在我国工学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化学物理、材料科学、数学、环境生态学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科学院成立于建国初期,响应国家号召,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研究分院,截止2016年已有分院12所,分别为北京分院、沈阳分院、长春分院、上海分院、南京分院、武汉分院、广州分院、成都分院、昆明分院、西安分院、兰州分院、新疆分院;下设包括微生物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武汉岩土力学研究、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兰州物化所在内的研究单位114个,涉及理工、基础化学物理、数学、微生物、生态等各个学科领域。
中国科学院拥有2所直属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所共建高校(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上海科技大学)、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10多个野外观测台站。
中国科学院的组织架构图中国科学院院士数据据2016年1月中科院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有院士777人,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48人,化学部131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3人,地学部127人,信息技术科学部90人,技术科学部138人;此外中国科学院还拥有外籍院士82人。
截至2016,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地分布在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380人,上海市92人,江苏省42人,辽宁省21人,湖北省21人,陕西省18人,香港特别行政区18人,安徽省16人,以上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有院士608人,占全体院士的83%;院士性别比例男性占94%,女性占6%。
中科院2017度的科研项目2017年,中国科学院下属植物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多个研究单位的“大气辐射特性自动检测仪”、“地表反射自动观测高精度辐射计”、“多角度地表光学反射特性自动观测仪”、“高精度太阳辐射计”、“太阳直射自校准辐照度仪”、“光学遥感卫星智能化高精度地面定标系统”数十个科研项目,通过了我国第一家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的评价会。
山西省农科院及各研究所、研究中心、试验站分布图
无
【期刊名称】《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是山西省政府直属的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
全院下设21个专业研究所、5个研究中心、3个试验站,颁在全省9个地市。
全院在职职工2721人,专业技术人员1706人,其中:研究员158人,副研究员357人,助理研究员821人,初级职称368人。
【总页数】0页(P18)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4
【相关文献】
1.山西省农科院及各研究所、研究中心、试验站分布图 [J],
2.农机农艺融合做大做强山西省谷子产业——专访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张喜文书记 [J], 赵菁;武慧军
3.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科技成果介绍 [J],
4.福建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果蔬)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福建工作站 [J],
5.山西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山西省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部68个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站 台站名称 依托单位 1 农业部公主岭黑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2 农业部迁西燕山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 3 农业部洛阳旱地农业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 4 农业部广州热带南亚热带果树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5 农业部长白山野生生物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 6 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7 农业部杭州茶树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 8 农业部寿阳旱地农业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 9 农业部曲周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大学 10 农业部公主岭寒地果树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11 农业部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 12 农业部杭州水稻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13 农业部鄂尔多斯沙地草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 14 农业部小汤山精准农业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中心 15 农业部广州赤红壤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16 农业部祁阳红壤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 17 农业部昌平潮褐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 18 农业部镇江桑树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 19 农业部杨凌黄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 农业部黄渤海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21 农业部珠江中下游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22 农业部苏州水稻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23 农业部重庆紫色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西南农业大学 24 农业部泰安温带果树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25 农业部郑州潮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26 农业部儋州热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27 农业部张北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河北农业大学 28 农业部资阳长江上游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9 农业部呼和浩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大学 30 农业部沽源草地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大学 31 农业部乌鲁木齐干旱绿洲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新疆农业科学院 32 农业部蒙城砂姜黑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33 农业部商丘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 34 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35 农业部沅江麻类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 36 农业部德州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 37 农业部安仁有害生物防治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38 农业部会川马铃薯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39 农业部廊坊有害生物防治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 40 农业部黑龙江流域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41 农业部东海暨长江口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42 农业部兴城北方落叶果树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 43 农业部寿光环渤海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44 农业部武昌花生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 45 农业部镇原黄土旱塬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46 农业部南昌红黄壤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47 农业部新疆果树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新疆农业科学院 48 农业部徐州甘薯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 49 农业部兰州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 50 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51 农业部昌平畜禽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 52 农业部沙尔泌牧草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 53 农业部广州有害生物防治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54 农业部衡水潮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55 农业部望城红壤水稻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56 农业部福安茶树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57 农业部哈尔滨黑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58 农业部武汉黄棕壤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59 农业部吴桥农业水资源及其高效利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大学 60 农业部北京渔业资源与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61 农业部太白小麦条锈病菌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2 农业部张掖绿洲灌区农业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63 农业部新乡矮败小麦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 64 农业部大理农业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监所 65 农业部玉树高寒草原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 66 农业部锡林浩特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 67 农业部章古台沙地种质资源优化及生态环境修复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辽宁风沙地改良利用所 68 农业部鄱阳湖区红壤耕地质量与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2023年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院校近年来,随着新农业技术和新农业模式的不断出现和发展,设施农业逐渐成为了农业发展的一个热点和重点领域,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前来学习和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选择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考研院校,以下将介绍几所权威高校的情况。
1.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也是我国教育部“985工程”、211工程、农学类,以及“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一。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农学一级学科下属,学生在该专业中将学习和掌握改良作物品质、节水、抗逆适应等领域的高级技术和理论。
2.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也是我国“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
华南农业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植物保护学院,下设研究方向有设施农业生态与资源利用、设施农业自动化与控制、设施农业防灾减灾与抗风险等。
3.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我国农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也是土地资源类、生态环境类、“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园艺学院下属,学生在该专业中将学习和掌握现代设施农业技术、种植处理技术、设施农业生态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4.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位于北京市,是我国农业领域最大的科研机构之一,也是我国农业科学的顶尖智库之一。
该研究所设立了生产力发展与节约用地研究室、施肥技术和农业资源研究室、环境与农业遥感研究室等课题组,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学习和研究平台。
综上所述,以上这些院校都是国内比较优秀的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拥有一流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学生可以在这些院校中获取到最前沿的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科研和实践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重点学科一览表注:清华大学数据含“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一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重点学科9个,重点“培育”学科1个。
985、211、56研究生院、中央直属高校名单985工程高校名单一期名单:(34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二期名单:(4所)中国农业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11工程高校名单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石油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副部级高校(31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国56所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一、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基金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农业科技期刊学术不端防范与应对”。
作者简介:杨鑫浩,李云霞,孙雷心,林鉴非,赵伶俐,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编辑部。
期刊零被引论文情况及分析——以《中国农业科学》为例杨鑫浩,李云霞,孙雷心,林鉴非,赵伶俐摘 要 为了摸清期刊零被引论文的情况和特征。
文章以《中国农业科学》为数据来源,依托中国知网检索2011—2015年的零被引论文,统计和分析论文的外部特征(学科、类型、下载情况、作者、单位和基金项目)和内部特征(讨论、参考文献以及审稿意见),并从期刊编辑的角度,提出具体措施,为减少期刊零被引论文提供思路。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零被引论文;外部特征;内部特征;措施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0)272-0031-05零被引论文是指一个时间窗口内未得到引用的论文,是低被引论文的一种极端形式。
前人研究认为,科技期刊论文的引用分布存在“80/20定律”,即期刊80%的引用来自20%的论文,基于此理论,高被引论文的价值备受瞩目,学者对其研究也更加积极[1]。
但是,随着网络数字化,“长尾理论”认为传统的二八定律会被打破,代表科技期刊长尾部分的低被引文献和零被引文献可能与头部高被引文献贡献相当,因此研究期刊零被引论文也是很有必要的[1-2]。
国外的论文零被引研究起步较早,20世纪50年代,Garfield 就开始关注论文零被引现象;70年代Garfield 和Ghosh 发表了若干篇零被引启发性文献;90年代Hamilton 展示了零被引文章所占的大致比例,将零被引的研究从定性分析引向了定量分析;同时期,Rousseau 通过数学模型来描述零被引现象,开启了数字建模定量分析的研究阶段[3-4]。
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最早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罗式胜和武夷山两位学者发表了3篇零被引方面的启示性文献,但均未引起国内学者关注,10年间未有相关研究出现,一直到2006年,国内学者的才开始重新关注零被引论文研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