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保护技术与应用思考题(1)
- 格式:pdf
- 大小:249.79 KB
- 文档页数:13
1.立地质量: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它类型植被的生物生产潜力,包括气候因素、土壤因素、生物因素。
2.森林立地类型:是地域上不相连,但立地条件基本相同、立地生产潜力水平基本一致的森林地段的组合3.荒山荒地:没有生长过森林植被,或在多年前森林植被遭破坏,已退化为荒山或荒地植被的造林地4.立地条件:在某一立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的综合。
在一定程度上立地质量和立地条件可以通用5.森林培育阶段: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培育苗木、造林更新到林木郁闭成林、成熟、主伐更新的整个培育过程,是用科学手段营造或更新森林并加以抚育保护的一项建设事业。
6.立地指数法:在有林区,评价造林地立地质量的方法之一,是采用林分基准年龄时上层木所能达到的平均高度作为评定宜林地立地质量的指标(即立地指数法)。
7.林种:是指满足不同造林经营目的的森林种类,通常按照人工林所发挥的效益来划分。
8.林木生长:林木由种子萌发,经过幼苗时期,长成枝叶茂盛、根系发达的林木,这就是林木的生长。
9.林木个体发育:即林木器官、组织或细胞在质上的变化,也就是新增加的部分在形态结构以至生理机能上与原来部分均有明显区别。
在高等植物中,发育是指达到性机能成熟,指林木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质变现象。
10.适地适树:适地适树就是指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
11.生态学特性:是指树种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需求和适应。
12.林学特性:主要是指可以组成森林的密度和形成的结构,从而形成单位面积产量的性质。
13.林分密度:单位面积上林木的株数。
14.林木生长的周期性:在自然条件下,林木生长速率随着昼夜或季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林木生长的周期性。
15.森林潜在生产力: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森林植物群落通过光合作用所能够达到的最高生产力,也可称为气候生产力。
绪论1、解释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
2、林业生态工程的特征。
第1章思考题1、基本概念:截留作用、截留量(林冠截留量)、林冠饱和截留量(林冠水容量)、入渗、稳渗率、超渗产流、蓄满产流、吸持贮水、滞留贮水、水源涵养作用2、影响林冠截留量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林冠截留量?3、影响枯枝落叶层截留量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林冠截留量?4、试说明森林是怎样实现对降雨的三次再分配的?5、影响土壤入渗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土壤入渗过程?6、林地土壤入渗特点?7、林地土壤水分动态?8、森林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对地表径流的调节作用?第2章思考题1、森林的林冠层对降雨动能的影响如何?对溅蚀的影响如何?2、枯枝落叶层对降雨动能的影响如何?对溅蚀的影响如何?3、森林如何实现对水蚀的控制作用?4、林木根系对坡体稳定性的作用如何?是否存在副作用,试分析?5、影响林木根系固土作用的因子有哪些?这些因子如何影响根系的固土作用?第3章思考题1、森林养分生物小循环的概念与过程。
2、森林改良土壤养分的效应。
3、森林改良土壤物理性质的效应。
第4章思考题1、解释森林的调节小气候的概念2、试分析森林如何实现对温度的调节作用?3、试分析森林如何实现对湿度的调节作用?第5章思考题1、基本概念:造林地、立地条件、立地类型、适地适树、乡土树种、林种、混交林、主要树种(伴生树种)、造林密度2、立地组成因子有哪些?3、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4、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5、材木不同部位的生长规律?6、五大林种对造林树种选择有哪些要求?7、混交林中,树种种间关系的作用方式有哪些?8、混交林的使用条件?9、混交方法?10、常见的种植点配置方式?第6章思考题1、基本概念:造林整地、造林地清理、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分殖造林、封山育林2、造林整地的作用3、造林地清理的方法4、全面整地的适用条件5、局部整地的类型与各类型的适用条件6、试比较播种造林和植苗造林的优缺点7、播种造林的方法8、播种造林和植苗造林的季节有何异同9、试说明苗木体内水分平衡对造林成活的重要性10、幼林抚育包括哪些具体措施11、成林管理具体指哪些内容12、封禁方式及适用条件第7章思考题1、规划与设计的关系?2、水土保持林规划设计指什么?3、水土保持林规划设计的内容4、水土保持林规划设计的方法步骤第8章思考题1、基本概念:水源涵养林、平原区防护林、天然林、近自然森林经营、土地复垦2、水源涵养林与水土保持林的异同3、防护林的结构,及其适用条件第9章思考题1、基本概念:水土保持林、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体系2、试述坡面荒地水土保持林的配置3、试述坡面农地水土保持林的配置4、试述土质沟道水土保持林的配置第10章思考题1、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的程序2、可行性研究的任务3、林业生态效益评价第11章思考题1、区域性林业生态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组成。
1题1. 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目标是:A. 提高木材产量B.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C. 增加经济效益D. 促进旅游业发展2. 生态恢复工程中,植被恢复的首要步骤是:A. 土壤改良B. 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C. 清除原有植被D. 建立灌溉系统3. 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层次是: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景观多样性4. 生态廊道的功能不包括:A. 物种迁移B. 能量流动C. 物质循环D. 经济开发5. 森林防火工程中,建立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A. 防止火势蔓延B. 增加观赏价值C. 提高木材质量D. 促进土壤肥力6. 生态足迹的计算主要基于:A. 生物生产力B. 能源消耗C. 水资源利用D. 土地利用7. 森林经营中,间伐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木材产量B. 改善林分结构C. 提高林木品质D. 减少病虫害8. 生态系统服务不包括:A. 水源涵养B. 气候调节C. 文化教育D. 工业生产9. 森林碳汇项目的主要目标是:A.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B. 增加木材产量C. 提高森林覆盖率D. 促进旅游业发展10. 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目的是:A. 保护生态环境B. 增加经济收入C. 提高社会福利D. 促进科技进步11. 森林健康监测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 病虫害监测B. 土壤质量监测C. 林木生长监测D. 市场价格监测12. 生态旅游的特点不包括:A. 环境友好B. 文化体验C. 经济效益D. 大规模开发13. 森林认证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木材质量B. 保护生态环境C. 增加经济效益D. 促进科技进步14. 生态修复工程中,土壤改良的主要方法不包括:A. 施肥B. 翻耕C. 种植D. 化学处理15. 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不包括:A. 可持续利用B. 生态保护C. 经济开发D. 社会稳定16. 生态系统稳定性主要取决于:A. 物种多样性B. 气候条件C. 土壤类型D. 人为干扰17.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方法不包括:A. 生物防治B. 化学防治C. 物理防治D. 经济防治18. 生态工程技术中,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不包括:A. 植被恢复B. 梯田建设C. 水利工程D. 经济开发19. 森林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的主要过程不包括:A. 固氮作用B. 硝化作用C. 反硝化作用D. 经济作用20.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主要目的是:A. 保护生态环境B. 提高经济效益C. 促进社会发展D. 科学研究21. 森林经营中,林分结构优化的主要目标是:A. 提高木材产量B. 改善生态环境C. 增加经济效益D. 促进科技进步22. 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中,植被选择的主要依据不包括:A. 生态适应性B. 经济价值C. 生物多样性D. 社会需求23. 森林防火工程中,防火林带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 防止火势蔓延B. 增加观赏价值C. 提高木材质量D. 促进土壤肥力24. 生态足迹分析的主要目的是:A. 保护生态环境B. 提高经济效益C. 促进社会发展D. 科学研究25. 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措施不包括:A. 合理采伐B. 生态保护C. 经济开发D. 科技进步2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包括:A. 水源涵养B. 气候调节C. 文化教育D. 工业生产27. 森林碳汇项目的主要目标是:A.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B. 增加木材产量C. 提高森林覆盖率D. 促进旅游业发展28. 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目的是:A. 保护生态环境B. 增加经济收入C. 提高社会福利D. 促进科技进步29. 森林健康监测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 病虫害监测B. 土壤质量监测C. 林木生长监测D. 市场价格监测30. 生态旅游的特点不包括:A. 环境友好B. 文化体验C. 经济效益D. 大规模开发31. 森林认证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木材质量B. 保护生态环境C. 增加经济效益D. 促进科技进步32. 生态修复工程中,土壤改良的主要方法不包括:A. 施肥B. 翻耕C. 种植D. 化学处理33. 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不包括:A. 可持续利用B. 生态保护C. 经济开发D. 社会稳定34. 生态系统稳定性主要取决于:A. 物种多样性B. 气候条件C. 土壤类型D. 人为干扰35.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方法不包括:A. 生物防治B. 化学防治C. 物理防治D. 经济防治36. 生态工程技术中,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不包括:A. 植被恢复B. 梯田建设C. 水利工程D. 经济开发37. 森林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的主要过程不包括:A. 固氮作用B. 硝化作用C. 反硝化作用D. 经济作用38.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主要目的是:A. 保护生态环境B. 提高经济效益C. 促进社会发展D. 科学研究39. 森林经营中,林分结构优化的主要目标是:A. 提高木材产量B. 改善生态环境C. 增加经济效益D. 促进科技进步40. 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中,植被选择的主要依据不包括:A. 生态适应性B. 经济价值C. 生物多样性D. 社会需求41. 森林防火工程中,防火林带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 防止火势蔓延B. 增加观赏价值C. 提高木材质量D. 促进土壤肥力42. 生态足迹分析的主要目的是:A. 保护生态环境B. 提高经济效益C. 促进社会发展D. 科学研究43. 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措施不包括:A. 合理采伐B. 生态保护C. 经济开发D. 科技进步4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包括:A. 水源涵养B. 气候调节C. 文化教育D. 工业生产45. 森林碳汇项目的主要目标是:A.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B. 增加木材产量C. 提高森林覆盖率D. 促进旅游业发展46. 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目的是:A. 保护生态环境B. 增加经济收入C. 提高社会福利D. 促进科技进步47. 森林健康监测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 病虫害监测B. 土壤质量监测C. 林木生长监测D. 市场价格监测48. 生态旅游的特点不包括:A. 环境友好B. 文化体验C. 经济效益D. 大规模开发49. 森林认证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木材质量B. 保护生态环境C. 增加经济效益D. 促进科技进步50. 生态修复工程中,土壤改良的主要方法不包括:A. 施肥B. 翻耕C. 种植D. 化学处理51. 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不包括:A. 可持续利用B. 生态保护C. 经济开发D. 社会稳定答案1. B2. A3. A4. D5. A6. D7. B8. D9. A10. A11. D12. D13. B14. D15. D16. A17. D18. D19. D20. A21. B22. D23. C24. A25. C26. D27. A28. A29. D30. D31. B32. D33. D34. A35. D36. D37. D38. A39. B40. D41. C42. A43. C44. D45. A46. A47. D48. D49. B50. D51. D。
森林保护期末复习题导论: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为人类提供了空气净化、水循环、土壤保护等重要生态服务,同时也是无数物种的栖息地。
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全球各地的森林资源正面临严重的威胁。
了解森林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是保护我们共同家园的关键。
现在,让我们来复习一些关于森林保护的重要问题。
一、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1. 请简要描述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和功能。
2. 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么?3. 森林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相比有何特殊之处?二、森林资源的价值和威胁1. 森林有哪些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2. 人类活动对森林资源的威胁主要有哪些?请分别列举并简要解释。
三、森林保护的原则和策略1. 森林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 森林保护的策略和措施有哪些?请简要描述各个策略的适用场景。
3. 请简要介绍森林保护的国际合作机制。
四、森林保护的案例分析1. 请列举一个成功实施森林保护的案例,并简要描述该案例中采取的关键措施。
2. 您认为这个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其他地区的森林保护有何启示?五、未来森林保护的挑战和展望1. 当前全球森林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2. 请简要描述未来森林保护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小结:通过复习以上问题,我们对森林保护的基本原理、策略和案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森林保护变得更加重要。
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保护好森林资源不仅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也将造福我们自己和未来的后代。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森林的保护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以上就是关于森林保护的期末复习题。
希望通过这次复习能够加深对森林保护知识的理解,并为未来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1.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树种被认为是“先锋树种”?A. 松树B. 橡树C. 枫树D. 桦树2. 森林火灾预防中,哪种方法最有效?A. 人工降雨B. 定期修剪C. 建立防火带D. 喷洒化学阻燃剂3. 下列哪项不是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A. 生物防治B. 化学防治C. 物理防治D. 心理防治4. 森林资源调查中,常用的遥感技术是基于哪种原理?A. 声波反射B. 电磁波反射C. 重力感应D. 磁场变化5. 森林碳汇功能主要通过哪种过程实现?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蒸腾作用D. 分解作用6. 下列哪种动物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大?A. 鹿B. 熊C. 狼D. 松鼠7. 森林土壤中,哪种元素对树木生长最为关键?A. 氮B. 磷C. 钾D. 钙8. 森林经营中,哪种方式有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A. 单一树种种植B. 混交林种植C. 定期砍伐D. 化学除草9. 森林砍伐后,哪种措施有助于快速恢复森林?A. 种植草本植物B. 种植灌木C. 种植乔木D. 喷洒除草剂10. 森林防火中,哪种天气条件最容易引发火灾?A. 干燥且风大B. 湿润且无风C. 多云且微风D. 雨后初晴11.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哪种生物防治方法最环保?A. 引入天敌B. 喷洒农药C. 人工捕捉D. 使用化学诱捕器12. 森林资源管理中,哪种技术有助于精确测量树木生长?A. GPS定位B. 激光扫描C. 红外测距D. 超声波探测13.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鸟类对控制害虫数量有重要作用?A. 啄木鸟B. 鸽子C. 麻雀D. 燕子14. 森林土壤改良中,哪种方法最有效?A. 施用化肥B. 种植绿肥C. 机械翻耕D. 化学消毒15. 森林砍伐中,哪种方式对环境影响最小?A. 皆伐B. 择伐C. 渐伐D. 间伐16. 森林防火中,哪种措施有助于减少火灾发生?A. 定期修剪B. 喷洒化学阻燃剂C. 建立防火带D. 人工降雨17.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哪种方法最持久?A. 生物防治B. 化学防治C. 物理防治D. 心理防治18. 森林资源调查中,哪种技术最先进?A. 遥感技术B. 地面调查C. 航空摄影D. 卫星定位19. 森林碳汇功能中,哪种树种的碳汇能力最强?A. 松树B. 橡树C. 枫树D. 桦树20. 下列哪种动物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最小?A. 鹿B. 熊C. 狼D. 松鼠21. 森林土壤中,哪种元素对树木生长最不关键?A. 氮B. 磷C. 钾D. 钙22. 森林经营中,哪种方式有助于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A. 单一树种种植B. 混交林种植C. 定期砍伐D. 化学除草23. 森林砍伐后,哪种措施有助于长期保持森林生态平衡?A. 种植草本植物B. 种植灌木C. 种植乔木D. 喷洒除草剂24. 森林防火中,哪种天气条件最不容易引发火灾?A. 干燥且风大B. 湿润且无风C. 多云且微风D. 雨后初晴25.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哪种生物防治方法最有效?A. 引入天敌B. 喷洒农药C. 人工捕捉D. 使用化学诱捕器26. 森林资源管理中,哪种技术有助于精确测量森林面积?A. GPS定位B. 激光扫描C. 红外测距D. 超声波探测27.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鸟类对控制害虫数量有重要作用?A. 啄木鸟B. 鸽子C. 麻雀D. 燕子28. 森林土壤改良中,哪种方法最有效?A. 施用化肥B. 种植绿肥C. 机械翻耕D. 化学消毒29. 森林砍伐中,哪种方式对环境影响最小?A. 皆伐B. 择伐C. 渐伐D. 间伐30. 森林防火中,哪种措施有助于减少火灾发生?A. 定期修剪B. 喷洒化学阻燃剂C. 建立防火带D. 人工降雨31.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哪种方法最持久?A. 生物防治B. 化学防治C. 物理防治D. 心理防治32. 森林资源调查中,哪种技术最先进?A. 遥感技术B. 地面调查C. 航空摄影D. 卫星定位33. 森林碳汇功能中,哪种树种的碳汇能力最强?A. 松树B. 橡树C. 枫树D. 桦树34. 下列哪种动物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最小?A. 鹿B. 熊C. 狼D. 松鼠35. 森林土壤中,哪种元素对树木生长最不关键?A. 氮B. 磷C. 钾D. 钙36. 森林经营中,哪种方式有助于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A. 单一树种种植B. 混交林种植C. 定期砍伐D. 化学除草37. 森林砍伐后,哪种措施有助于长期保持森林生态平衡?A. 种植草本植物B. 种植灌木C. 种植乔木D. 喷洒除草剂38. 森林防火中,哪种天气条件最不容易引发火灾?A. 干燥且风大B. 湿润且无风C. 多云且微风D. 雨后初晴39.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哪种生物防治方法最有效?A. 引入天敌B. 喷洒农药C. 人工捕捉D. 使用化学诱捕器40. 森林资源管理中,哪种技术有助于精确测量森林面积?A. GPS定位B. 激光扫描C. 红外测距D. 超声波探测41.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鸟类对控制害虫数量有重要作用?A. 啄木鸟B. 鸽子C. 麻雀D. 燕子42. 森林土壤改良中,哪种方法最有效?A. 施用化肥B. 种植绿肥C. 机械翻耕D. 化学消毒43. 森林砍伐中,哪种方式对环境影响最小?A. 皆伐B. 择伐C. 渐伐D. 间伐44. 森林防火中,哪种措施有助于减少火灾发生?A. 定期修剪B. 喷洒化学阻燃剂C. 建立防火带D. 人工降雨45.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哪种方法最持久?A. 生物防治B. 化学防治C. 物理防治D. 心理防治46. 森林资源调查中,哪种技术最先进?A. 遥感技术B. 地面调查C. 航空摄影D. 卫星定位47. 森林碳汇功能中,哪种树种的碳汇能力最强?A. 松树B. 橡树C. 枫树D. 桦树48. 下列哪种动物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最小?A. 鹿B. 熊C. 狼D. 松鼠49. 森林土壤中,哪种元素对树木生长最不关键?A. 氮B. 磷C. 钾D. 钙50. 森林经营中,哪种方式有助于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A. 单一树种种植B. 混交林种植C. 定期砍伐D. 化学除草51. 森林砍伐后,哪种措施有助于长期保持森林生态平衡?A. 种植草本植物B. 种植灌木C. 种植乔木D. 喷洒除草剂52. 森林防火中,哪种天气条件最不容易引发火灾?A. 干燥且风大B. 湿润且无风C. 多云且微风D. 雨后初晴53.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哪种生物防治方法最有效?A. 引入天敌B. 喷洒农药C. 人工捕捉D. 使用化学诱捕器54. 森林资源管理中,哪种技术有助于精确测量森林面积?A. GPS定位B. 激光扫描C. 红外测距D. 超声波探测55.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鸟类对控制害虫数量有重要作用?A. 啄木鸟B. 鸽子C. 麻雀D. 燕子56. 森林土壤改良中,哪种方法最有效?A. 施用化肥B. 种植绿肥C. 机械翻耕D. 化学消毒57. 森林砍伐中,哪种方式对环境影响最小?A. 皆伐B. 择伐C. 渐伐D. 间伐58. 森林防火中,哪种措施有助于减少火灾发生?A. 定期修剪B. 喷洒化学阻燃剂C. 建立防火带D. 人工降雨59.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哪种方法最持久?A. 生物防治B. 化学防治C. 物理防治D. 心理防治60. 森林资源调查中,哪种技术最先进?A. 遥感技术B. 地面调查C. 航空摄影D. 卫星定位1. A2. C3. D4. B5. A6. A7. A8. B9. C10. A11. A12. B13. A14. B15. B16. C17. A18. A19. B20. D21. D22. B23. C24. B25. A26. A27. A28. B29. B30. C31. A32. A33. B34. D35. D36. B37. C38. B39. A40. A41. A42. B43. B44. C45. A46. A47. B48. D50. B51. C52. B53. A54. A55. A56. B57. B58. C59. A60. A。
10级森保复习思考题1 例举我国树木溃疡病病发生的主要科和树种?20科,34个属上百种植物。
危害最重的是:蔷薇科、胡桃科、棕榈科、忍冬科及茶藨子、醋栗、乌饭树、枫树、榆树等。
我国常见受害树木:杨树、柳树、苹果、桃树、核桃、国槐、石榴、雪松等2 简述影响树木溃疡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和防治策略?流行因素:寄主的抗病性(RT值);环境条件;栽培管理苗木带菌、长途运输、假植时间过长、植后不及时浇水、病虫害管理差等都容易导致溃疡病流行。
RT=(树皮鲜重-树皮干重)/树皮鲜重*100% (105℃,24小时)RT值与溃疡病发病率和病斑面积负相关,于树皮内邻苯二酚等酚类含量正相关。
全球气候变化,立地条件恶化溃疡病的防治: 防治关键:通过综合治理措施改善环境条件,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
遵照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和以林业技术措施为主、化学防止为辅的原则,将防并保健及丰产措施溶为一体。
具体措施:1)选用抗病抗逆树种,适地适树;2)避免长途运苗,随起随栽,植前水浸根,保证树体RT值处于较高水平(80%)。
3)植后保水,如施用保水剂、覆盖薄膜。
4)去梢修枝、截干或埋根造林。
5)加强造林后管理,及时清除病死株和枝条,加强病虫害管理。
3 简述叶部病害发生特点,并举例说明清除病原菌越冬场所在病害预防和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发生特点:1.普遍。
总数远远超过枝干、根部病害。
2.病原种类多,以真菌为主。
许多病原还可侵染花器、幼果、嫩枝等。
3.症状类型多。
4.多为复侵染循环病害。
初侵染来源于病落叶上越冬的菌丝体、子实体或休眠体、媒介昆虫、转主寄主、野生寄主等。
5.侵入途径:再侵染来自于发病期的分生孢子或夏孢子等。
潜育期7-15天。
以风、雨、昆虫为主要传播途径。
气流、雨水、昆虫、人为传播等。
4 简述杉木炭疽病发生的特点和防治要点?病菌以菌丝在病组织内越冬。
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
经人工接种试验,在20~27℃潜育期约8~3天。
在自然条件下有潜伏侵染现象,即秋季侵染,至次年春才发病,一般4月初开始发病,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盛期,6月以后停止。
森林保护技术与应用思考题1、以松材线虫病为例说明林业有害生物检疫的主要内容、检疫检验及除害处理技术松材线虫病1、病原线虫纲(Nematoda),垫刃目(Tylenchida),滑刃科(Aphelenchoididae)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Buhrer)Nickle2、分布与寄主江苏、浙江、安徽、广东、湖南、山东、江西、湖北、重庆、贵州80余个市、县松属(Pinus)的树种,主要有日本黑松、欧洲黑松、日本赤松、欧洲赤松、马尾松、纽叶松和长叶松等43种3、危害和重要性侵害木质部,破坏树脂道薄壁细胞和上皮细胞,导致整株枯萎死亡。
在我国多地已造成松林大面积成片枯死,对松林资源,尤其是南方松林、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4、症状特征病程四阶段:①植株外观正常,失水,树脂分泌减少,蒸藤作用下降,嫩枝树皮常见天牛食痕;②针叶开始变色,树脂分泌停止,通常能够观察到天牛侵害和产卵痕迹;③在部分针叶变为黄褐色,萎蔫,通常可见天牛蛀屑;④针叶全部变为黄褐色,病树干枯死亡,但针叶不脱落,树体多有其他次期性害虫栖居。
病叶长时间不脱落,是病害的显著特点。
病树木质部常因蓝变菌的作用而呈蓝灰色,这也是病害的一个特征。
5、病原特征成虫体细长,约1mm,唇区高,缢缩显著。
口针细长,基部略微增厚。
中食道球卵圆形,占体宽的2/3以上。
食道腺细长,叶状,覆盖于肠背面。
排泄孔的开口大致与食道和肠交接处平行。
雌虫尾部亚圆锥形,末端钝圆,少数有微小的尾尖突。
雄虫交合刺大,弓形,喙突显著,远端膨大如盘状。
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尾端为小的卵形交合伞包裹。
6、发生规律松墨天牛化蛹期,蛹室中线虫的分散型3龄幼虫蜕皮变为持久型4龄幼虫。
成虫羽化后,该类幼虫进入天牛气管或附着其体表或前翅内侧等到处。
天牛成虫出木取食当年生或1-2年生嫩枝皮补充营养,所携带的线虫4龄幼虫则由取食伤口侵入,侵入树脂道后脱皮变为成虫,以4-5天一代的速度繁殖,并向其他部位侵害。
森林保护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致病性:病原物使寄主植物致病受害的能力生物性病原: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森林植物检疫: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或法令形式,禁止某些危险的病虫、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对已发生及传入的危险病虫、杂草,采取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生物防治:利用一切生物手段防治病虫害;后口式:口器向后,头部和体躯纵轴成锐角的一种口式恢复营养:有些成虫期很长的昆虫,多次反复进行补充营养,每一次补充营养之后,就有一批卵发育成熟,这种取食,称为恢复营养林木侵染性病害:由生物性病原所引起的具传染性的园林植物病害。
侵染过程:从病原物同寄主接触开始,到寄主呈现症状的整个过程;潜伏侵染:当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由于寄主和环境条件的限制,暂时停止生长活动,寄主植物不表现症状,这称为潜伏侵染。
滞育:主要受光周期的控制,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同种昆虫的大部或全部个体中止发育的现象。
龄期:幼虫两次脱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诱发抗病性:寄主受侵染后所诱导出的限制病菌扩展的特性;孤雌生殖:又称单性生殖,是指卵不经受精,也能发育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二、简答题幼苗立枯病症状的主要类型答:(1)种芽烂型:种芽出土前,病菌侵入,破坏种芽的组织引起腐烂,地面表现缺苗。
(2)茎叶腐烂型:幼苗出土前,病菌侵染,茎叶腐烂。
(3)幼菌猝倒型:幼菌出土后,扎根叶期,茎部未木质化,病菌白根茎侵入,破坏苗颈组织,幼菌迅速倒状,引起典型的猝倒症状。
(4)苗木立枯病:苗木茎部木质化后,病菌难从根茎侵入,而从根部侵染。
根不腐烂,病苗枯死,但不倒状,故称立枯病。
生理病变、组织病变、形态病变的关系答:生理病变是动力,组织病变是基础,形态病变是外在表现。
病原菌致病机制与园林植物的抗病机理答:致病机理:(1)酶的作用;(2)毒素的作用;(3)激素抗病机制:(1)固有抗病性;(2)诱发抗病性全变态昆虫的幼虫类型答:原足型、多足型、寡足型、无足型刺吸式口器结构及危害特点答:(1)除少数蚜虫、螨类等形成虫瘿在植物组织中危害外,多聚集为害树木或花卉的嫩梢、枝、叶、果等部位;(2)成虫或若虫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营养,造成幼叶卷叶、枝叶丛生,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枯死。
森林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森林生态系统中,以下哪项不是森林的主要功能?A. 保持水土B. 调节气候C. 提供木材D. 制造氧气答案:D2. 森林覆盖率是指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百分比,以下哪个国家森林覆盖率最高?A. 中国B. 巴西C. 加拿大D. 俄罗斯答案:C3. 森林火灾是森林保护中的重要问题,以下哪项措施不是预防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A. 建立防火隔离带B. 定期清理枯枝落叶C. 增加森林内的游客数量D. 进行森林火灾应急演练答案:C4. 森林中哪种类型的树木对水土保持作用最大?A. 针叶林B. 阔叶林C. 混交林D. 竹林答案:C5. 森林中的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健康至关重要,以下哪种生物不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A. 鸟类B. 昆虫C. 鱼类D. 哺乳动物答案:C6. 森林中的哪种植物对土壤改良作用最为显著?A. 草本植物B. 灌木C. 藤本植物D. 乔木答案:B7. 森林中的哪种动物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有重要作用?A. 鹿B. 狼C. 鼠类D. 鸟类答案:B8. 森林中的哪种资源对人类社会最为重要?A. 木材B. 药材C. 野生动植物D. 所有资源答案:D9. 森林中的哪种现象对森林健康最为不利?A. 森林更新B. 森林病虫害C. 森林火灾D. 森林采伐答案:B10. 森林中的哪种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不利?A. 科学考察B. 生态旅游C. 非法狩猎D. 森林保护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1.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哪些因素对森林健康有重要影响?B. 土壤C. 人类活动D. 外来物种入侵答案:A、B、C、D12. 森林保护中,以下哪些措施是有效的?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实施森林禁伐政策C. 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D. 推广森林可持续经营答案:A、B、C、D13. 森林中的哪些生物对森林生态系统平衡有重要作用?A. 食草动物B. 食肉动物D. 植物答案:A、B、C、D14. 森林中的哪些活动需要严格管理?A. 森林采伐B. 森林旅游C. 森林科研D. 森林火灾应急答案:A、B、C15. 森林中的哪些资源需要合理利用?A. 木材B. 药材C. 野生动植物D. 水资源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16. 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森林资源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考题1、论述森林经理理论与实践、重点研究的领域有哪些?答:森林经理(森林经营管理)学是林学的主要分支,它是以研究森林区划、调查、评价、森林生长、收获、经营决策和控制调整等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在林业中起到协调生态、技术和经济,制定经营目标、组织经营的重大作用。
本学科发挥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和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开展森林资源与环境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方法研究。
围绕以下7个主要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和实验:①森林多功能经营的模式和技术;②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③森林资源、生态和环境综合监测、评价体系。
④森林模拟技术。
⑤完善森林经理区划和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⑥森林资源和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⑦森林经理与林业发展战略、资产评估、森林认证等相关工作的结合。
重点研究的领域:速生用材林以木材生产为主要目的,安排营林措施要保护地力和减少环境影响。
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多样性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发挥其服务功能。
这中间存在许多过渡类型,每种类型上,保护、生产、服务的关系、比例等在各个不同的时间段都有所侧重,这正是森林经理需要研究的重点。
2、叙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构成。
答: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现实和潜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森林生态的健康及活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过程,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功能的需求,保障和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按照森林的主导功能和作用可分为四个方面:①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社会目标:持续不断地提供多种产品,满足人类存在发展过程中对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多种产品的需要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要目标。
同时还应包括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目标。
②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经济目的:持续提供多种林产品,带动林产工业发展,为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经济贡献;使森林经营者和森林资源管理部门获得持续的经济收益,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保障,不从根本上发送经济条件,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没有基础的;提高相关产业经济效益的目标;提高国家、区域(流域)等不同尺度空间防灾减灾的经济目标。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林木病害的概念。
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遭受有害生物的侵袭或恶劣条件的影响,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被干扰和破坏,细胞、组织、器官和形态特征产生一系列反常变化,甚至引起植株死亡,造成经济、景观或生态上的损失,这种现象称为林木病害2.林木病害发生的原因。
1. 寄主:遭受病原生物侵染的植物称为寄主。
2. 病原(病原物或病原菌):直接导致寄主发病的因素叫做病原。
其中,生物性病原称为病原物;引起病害的真菌和细菌统称为病原菌。
3. 诱因:间接引起寄主发病的因素。
在自然界,每种林木都可能遭受病原物的侵害,但林木会相应地做出防卫性反应。
从病原物开始作用于林木起,到病害停止发展为止,这种侵害与防卫的活动贯穿于林木病害发生的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如果病原物克服了寄主林木的防卫系统,则导致发病;反之,如果林木的反抗力量克服或削弱了病原物的侵袭,病害的进程将停止或减慢,林木仍保持健康状态或发病很轻。
在林木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二者还同时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如果环境条件利于植物而不利于病原,病害过程就会延缓或停止;反之,环境条件如果适合于病原物的生长繁殖,就可能导致林木发病。
3.林木病害症状的类型及各类症状的特点。
1. 类型林木病害的种类多,为了正确地诊断病害,研究其发病规律,可根据病原种类、寄主种类、发病部位或传播方式进行分类。
这里只介绍按病原分类的情况。
1)非侵染性病害,又叫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
由非生物因素病原引起。
这些病原包括不适于林木正常生长发育的温度、光照、水分、空气或营养物质等因素。
2)侵染性病害,又称为传染性病害。
由生物性病原引起,包括真菌、细菌、病毒、植物菌原体、线虫、螨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和寄生锈藻等。
2. 特点非侵染性病害通常成片发生,比较均匀一致,不能传染蔓延,发病植株上无病原物。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通常由点到面,表现出明显的发病中心,能够传染蔓延,在病部可见病原物的营养体或繁殖体。
1.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树种通常被认为是先锋树种?A. 松树B. 橡树C. 桦树D. 枫树2. 森林火灾预警系统中,哪种技术最常用于监测火情?A. 卫星遥感B. 无人机C. 地面巡逻D. 红外线探测3.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常用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A. 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C. 物理防治D. 心理防治4. 森林资源调查中,常用的抽样方法是什么?A. 系统抽样B. 随机抽样C. 分层抽样D. 整群抽样5. 森林碳汇项目中,哪种树种的碳汇能力最强?A. 松树B. 橡树C. 桉树D. 杉树6. 森林抚育中,疏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林分密度B. 改善林分结构C. 减少病虫害D. 增加林木高度7. 森林经营中,哪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A. 施肥B. 灌溉C. 修剪D. 覆盖8. 森林防火中,哪种措施最有效?A. 建立防火带B. 增加巡逻人员C. 使用防火材料D. 加强宣传教育9. 森林资源管理中,哪种技术可以用于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A. GISB. GPSC. RSD. 3S技术10.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对森林的更新起着重要作用?A. 鹿B. 熊C. 鸟类D. 啮齿类动物11.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哪种方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A. 生物防治B. 物理防治C. 化学防治D. 综合防治12. 森林资源评估中,哪种指标可以反映森林的健康状况?A. 林分密度B. 林木高度C. 林木年龄D. 林木病虫害发生率13. 森林经营中,哪种方法可以提高林木的抗逆性?A. 施肥B. 灌溉C. 修剪D. 覆盖14. 森林防火中,哪种措施可以减少火灾的发生?A. 建立防火带B. 增加巡逻人员C. 使用防火材料D. 加强宣传教育15. 森林资源管理中,哪种技术可以用于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A. GISB. GPSC. RSD. 3S技术16.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对森林的更新起着重要作用?A. 鹿B. 熊C. 鸟类D. 啮齿类动物17.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哪种方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A. 生物防治B. 物理防治C. 化学防治D. 综合防治18. 森林资源评估中,哪种指标可以反映森林的健康状况?A. 林分密度B. 林木高度C. 林木年龄D. 林木病虫害发生率19. 森林经营中,哪种方法可以提高林木的抗逆性?A. 施肥B. 灌溉C. 修剪D. 覆盖20. 森林防火中,哪种措施可以减少火灾的发生?A. 建立防火带B. 增加巡逻人员C. 使用防火材料D. 加强宣传教育21. 森林资源管理中,哪种技术可以用于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A. GISB. GPSC. RSD. 3S技术22.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对森林的更新起着重要作用?A. 鹿B. 熊C. 鸟类D. 啮齿类动物23.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哪种方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A. 生物防治B. 物理防治C. 化学防治D. 综合防治24. 森林资源评估中,哪种指标可以反映森林的健康状况?A. 林分密度B. 林木高度C. 林木年龄D. 林木病虫害发生率25. 森林经营中,哪种方法可以提高林木的抗逆性?A. 施肥B. 灌溉C. 修剪D. 覆盖26. 森林防火中,哪种措施可以减少火灾的发生?A. 建立防火带B. 增加巡逻人员C. 使用防火材料D. 加强宣传教育27. 森林资源管理中,哪种技术可以用于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A. GISB. GPSC. RSD. 3S技术28.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对森林的更新起着重要作用?A. 鹿B. 熊C. 鸟类D. 啮齿类动物29.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哪种方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A. 生物防治B. 物理防治C. 化学防治D. 综合防治30. 森林资源评估中,哪种指标可以反映森林的健康状况?A. 林分密度B. 林木高度C. 林木年龄D. 林木病虫害发生率31. 森林经营中,哪种方法可以提高林木的抗逆性?A. 施肥B. 灌溉C. 修剪D. 覆盖32. 森林防火中,哪种措施可以减少火灾的发生?A. 建立防火带B. 增加巡逻人员C. 使用防火材料D. 加强宣传教育33. 森林资源管理中,哪种技术可以用于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A. GISB. GPSC. RSD. 3S技术34.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对森林的更新起着重要作用?A. 鹿B. 熊C. 鸟类D. 啮齿类动物35.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哪种方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A. 生物防治B. 物理防治C. 化学防治D. 综合防治36. 森林资源评估中,哪种指标可以反映森林的健康状况?A. 林分密度B. 林木高度C. 林木年龄D. 林木病虫害发生率37. 森林经营中,哪种方法可以提高林木的抗逆性?A. 施肥B. 灌溉C. 修剪D. 覆盖38. 森林防火中,哪种措施可以减少火灾的发生?A. 建立防火带B. 增加巡逻人员C. 使用防火材料D. 加强宣传教育39. 森林资源管理中,哪种技术可以用于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A. GISB. GPSC. RSD. 3S技术40.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对森林的更新起着重要作用?A. 鹿B. 熊C. 鸟类D. 啮齿类动物41.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哪种方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A. 生物防治B. 物理防治C. 化学防治D. 综合防治42. 森林资源评估中,哪种指标可以反映森林的健康状况?A. 林分密度B. 林木高度C. 林木年龄D. 林木病虫害发生率43. 森林经营中,哪种方法可以提高林木的抗逆性?A. 施肥B. 灌溉C. 修剪D. 覆盖44. 森林防火中,哪种措施可以减少火灾的发生?A. 建立防火带B. 增加巡逻人员C. 使用防火材料D. 加强宣传教育45. 森林资源管理中,哪种技术可以用于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A. GISB. GPSC. RSD. 3S技术46.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对森林的更新起着重要作用?A. 鹿B. 熊C. 鸟类D. 啮齿类动物47.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哪种方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A. 生物防治B. 物理防治C. 化学防治D. 综合防治48. 森林资源评估中,哪种指标可以反映森林的健康状况?A. 林分密度B. 林木高度C. 林木年龄D. 林木病虫害发生率49. 森林经营中,哪种方法可以提高林木的抗逆性?A. 施肥B. 灌溉C. 修剪D. 覆盖50. 森林防火中,哪种措施可以减少火灾的发生?A. 建立防火带B. 增加巡逻人员C. 使用防火材料D. 加强宣传教育51. 森林资源管理中,哪种技术可以用于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A. GISB. GPSC. RSD. 3S技术52.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对森林的更新起着重要作用?A. 鹿B. 熊C. 鸟类D. 啮齿类动物53.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哪种方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A. 生物防治B. 物理防治C. 化学防治D. 综合防治54. 森林资源评估中,哪种指标可以反映森林的健康状况?A. 林分密度B. 林木高度C. 林木年龄D. 林木病虫害发生率55. 森林经营中,哪种方法可以提高林木的抗逆性?A. 施肥B. 灌溉C. 修剪D. 覆盖56. 森林防火中,哪种措施可以减少火灾的发生?A. 建立防火带B. 增加巡逻人员C. 使用防火材料D. 加强宣传教育57. 森林资源管理中,哪种技术可以用于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A. GISB. GPSC. RSD. 3S技术58.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对森林的更新起着重要作用?A. 鹿B. 熊C. 鸟类D. 啮齿类动物59.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哪种方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A. 生物防治B. 物理防治C. 化学防治D. 综合防治60. 森林资源评估中,哪种指标可以反映森林的健康状况?A. 林分密度B. 林木高度C. 林木年龄D. 林木病虫害发生率答案1. A2. A4. A5. C6. B7. A8. A9. D10. C11. A12. D13. A14. D15. D16. C17. A18. D19. A20. D21. D22. C23. A24. D25. A26. D27. D28. C29. A30. D31. A32. D33. D34. C35. A36. D37. A38. D39. D40. C41. A42. D43. A44. D45. D46. C47. A48. D49. A50. D51. D52. C54. D55. A56. D57. D58. C59. A60. D。
1.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树种通常被认为是先锋树种?A. 松树B. 橡树C. 桦树D. 枫树2. 下列哪项不是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A. 自然雷击B. 人为疏忽C. 火山爆发D. 落叶堆积3. 森林土壤中最主要的养分循环过程是?A. 氮循环B. 磷循环C. 碳循环D. 水循环4. 下列哪种措施最有效于防治森林病虫害?A. 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C. 物理防治D. 人工捕捉5. 森林资源管理中,“可持续利用”原则的核心是什么?A. 不砍伐B. 轮伐C. 适度砍伐D. 全面保护6. 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森林遥感监测技术?A. 卫星遥感B. 无人机监测C. 地面调查D. 红外热像仪7. 森林碳汇功能主要通过哪种过程实现?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分解作用D. 蒸发作用8. 下列哪种动物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最大?A. 鹿B. 熊C. 狼D. 鸟类9. 森林防火中,建立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防止火势蔓延B. 提供逃生通道C. 减少可燃物D. 便于灭火10. 森林经营中,“间伐”是指什么?A. 全面砍伐B. 选择性砍伐C. 定期砍伐D. 不砍伐11. 下列哪项不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A. 水源涵养B. 土壤保持C. 城市绿化D. 气候调节12.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的优势是什么?A. 成本低B. 效果持久C. 操作简便D. 无污染13. 森林资源调查中,常用的GIS技术是指什么?A. 地理信息系统B. 全球定位系统C. 遥感技术D. 数据分析系统14.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植物通常具有较强的耐阴性?A. 松树B. 竹子C. 蕨类植物D. 草本植物15. 森林火灾预警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类型是?A. 温度传感器B. 湿度传感器C. 烟雾传感器D. 风速传感器16. 森林资源管理中,“生态补偿”是指什么?A. 经济补偿B. 环境补偿C. 社会补偿D. 政策补偿17.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对种子传播起重要作用?A. 鸟类B. 昆虫C. 哺乳动物D. 爬行动物18. 森林经营中,“天然更新”是指什么?A. 人工种植B. 自然生长C. 定期修剪D. 选择性砍伐19.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植物通常具有较强的抗旱性?A. 松树B. 竹子C. 蕨类植物D. 草本植物20. 森林防火中,常用的灭火方法不包括?A. 水灭火B. 土灭火C. 风灭火D. 化学灭火21. 森林资源管理中,“生态旅游”是指什么?A. 自然观光B. 环境保护C. 生态教育D. 经济开发22.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对土壤肥力有积极影响?A. 鹿B. 熊C. 蚯蚓D. 鸟类23. 森林经营中,“林分结构”是指什么?A. 树木种类B. 树木密度C. 树木高度D. 树木年龄24.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植物通常具有较强的耐寒性?A. 松树B. 竹子C. 蕨类植物D. 草本植物25. 森林防火中,常用的防火措施不包括?A. 建立防火带B. 清理可燃物C. 增加湿度D. 人工降雨26. 森林资源管理中,“生态修复”是指什么?A. 环境恢复B. 经济补偿C. 社会教育D. 政策制定27.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对植物繁殖起重要作用?A. 鸟类B. 昆虫C. 哺乳动物D. 爬行动物28. 森林经营中,“林木生长周期”是指什么?A. 树木种类B. 树木密度C. 树木高度D. 树木年龄29.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植物通常具有较强的耐盐性?A. 松树B. 竹子C. 蕨类植物D. 草本植物30. 森林防火中,常用的防火设备不包括?A. 消防车B. 灭火器C. 水泵D. 风力发电机31. 森林资源管理中,“生态保护”是指什么?A. 环境恢复B. 经济补偿C. 社会教育D. 政策制定32.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对植物传播起重要作用?A. 鸟类B. 昆虫C. 哺乳动物D. 爬行动物33. 森林经营中,“林木更新”是指什么?A. 树木种类B. 树木密度C. 树木高度D. 树木年龄34.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植物通常具有较强的耐湿性?A. 松树B. 竹子C. 蕨类植物D. 草本植物35. 森林防火中,常用的防火技术不包括?A. 建立防火带B. 清理可燃物C. 增加湿度D. 人工降雨36. 森林资源管理中,“生态建设”是指什么?A. 环境恢复B. 经济补偿C. 社会教育D. 政策制定37.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对植物生长起重要作用?A. 鸟类B. 昆虫C. 哺乳动物D. 爬行动物38. 森林经营中,“林木管理”是指什么?A. 树木种类B. 树木密度C. 树木高度D. 树木年龄39.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植物通常具有较强的耐热性?A. 松树B. 竹子C. 蕨类植物D. 草本植物40. 森林防火中,常用的防火措施不包括?A. 建立防火带B. 清理可燃物C. 增加湿度D. 人工降雨41. 森林资源管理中,“生态保护”是指什么?A. 环境恢复B. 经济补偿C. 社会教育D. 政策制定42.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对植物传播起重要作用?A. 鸟类B. 昆虫C. 哺乳动物D. 爬行动物43. 森林经营中,“林木更新”是指什么?A. 树木种类B. 树木密度C. 树木高度D. 树木年龄44.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植物通常具有较强的耐湿性?A. 松树B. 竹子C. 蕨类植物D. 草本植物45. 森林防火中,常用的防火技术不包括?A. 建立防火带B. 清理可燃物C. 增加湿度D. 人工降雨46. 森林资源管理中,“生态建设”是指什么?A. 环境恢复B. 经济补偿C. 社会教育D. 政策制定47.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对植物生长起重要作用?A. 鸟类B. 昆虫C. 哺乳动物D. 爬行动物48. 森林经营中,“林木管理”是指什么?A. 树木种类B. 树木密度C. 树木高度D. 树木年龄49.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植物通常具有较强的耐热性?A. 松树B. 竹子C. 蕨类植物D. 草本植物50. 森林防火中,常用的防火措施不包括?A. 建立防火带B. 清理可燃物C. 增加湿度D. 人工降雨51. 森林资源管理中,“生态保护”是指什么?A. 环境恢复B. 经济补偿C. 社会教育D. 政策制定52.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对植物传播起重要作用?A. 鸟类B. 昆虫C. 哺乳动物D. 爬行动物53. 森林经营中,“林木更新”是指什么?A. 树木种类B. 树木密度C. 树木高度D. 树木年龄54.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植物通常具有较强的耐湿性?A. 松树B. 竹子C. 蕨类植物D. 草本植物55. 森林防火中,常用的防火技术不包括?A. 建立防火带B. 清理可燃物C. 增加湿度D. 人工降雨56. 森林资源管理中,“生态建设”是指什么?A. 环境恢复B. 经济补偿C. 社会教育D. 政策制定57.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对植物生长起重要作用?A. 鸟类B. 昆虫C. 哺乳动物D. 爬行动物答案1. A2. C3. A4. B5. C6. D7. A8. C9. A10. B11. C12. B13. A14. C15. C16. B17. A18. B19. A20. C21. A22. C23. B24. A25. D26. A27. B28. D29. B30. D31. A32. A33. B34. C35. D36. A37. B38. B39. A40. D41. A42. A43. B44. C45. D46. A47. B48. B49. A50. D51. A52. A53. B54. C55. D56. A57. B。
森林保护理论考试题库森林保护理论考试题库涵盖了森林生态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森林资源管理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考试题目:1. 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森林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
生物成分主要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非生物成分包括气候、土壤、水分等。
2. 简述森林保护的重要性。
- 森林保护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具有重要作用。
3. 列举常见的森林病虫害,并简述其防治方法。
- 常见的森林病虫害包括松毛虫、松材线虫、松褐天牛等。
防治方法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综合管理。
4. 森林火灾的成因有哪些?- 森林火灾的成因包括自然因素(如雷击、干旱)和人为因素(如烟蒂丢弃、不当使用火源)。
5. 如何进行森林火灾的预防?- 预防森林火灾的方法包括加强火源管理、提高公众防火意识、建立防火隔离带、定期进行森林清理等。
6. 阐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原则。
- 可持续管理原则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系统健康、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确保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平衡。
7. 简述森林法律在森林保护中的作用。
- 森林法律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规定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措施、违规处罚等内容,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
8. 什么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请列举几种。
-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包括供给服务(如木材、水源)、调节服务(如气候调节、水文调节)、文化服务(如休闲、教育)和支持服务(如土壤形成、生物多样性维持)。
9. 如何评估森林健康状况?- 评估森林健康状况可以通过监测树木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情况、土壤质量、生物多样性等多个指标来进行。
10. 描述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
-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包括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死亡植物和动物残体被分解者分解释放二氧化碳等过程。
森林保护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以下哪种动物对森林的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A. 野猪B. 麻雀C. 野兔D. 蜜蜂答案:D解析:蜜蜂能够传播花粉,促进植物繁殖,对森林的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
2. 森林火灾的主要起因通常不包括()A. 人为纵火B. 雷电C. 火山喷发D. 洪水答案:D解析:洪水一般不会直接导致森林火灾。
3. 以下哪种树木属于针叶树?()A. 杨树B. 柳树C. 松树D. 槐树答案:C解析:松树是常见的针叶树。
4. 森林砍伐可能导致的后果不包括()A. 水土流失B. 气候变暖C. 物种增加D. 土壤沙漠化答案:C解析:森林砍伐会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物种减少而非增加。
5. 森林中常见的害虫有()A. 麻雀B. 七星瓢虫C. 松毛虫D. 蜜蜂答案:C解析:松毛虫是危害森林的常见害虫。
6. 以下哪种措施不利于森林保护?()A. 植树造林B. 过度放牧C. 森林防火D. 防治病虫害答案:B解析:过度放牧会破坏森林植被,不利于森林保护。
7. 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是()A. 动物B. 细菌C. 植物D. 真菌答案:C解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
8. 以下哪种气体不是森林光合作用产生的?()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水蒸气答案:C解析:氮气不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9. 森林对水源的涵养作用主要通过()A. 吸收降水B. 减少蒸发C. 保持土壤水分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森林可以通过吸收降水、减少蒸发和保持土壤水分来涵养水源。
10. 禁止乱砍滥伐是为了保护森林的()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禁止乱砍滥伐可以保护森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11. 以下哪种森林类型分布在寒带地区?()A. 热带雨林B. 常绿阔叶林C. 落叶阔叶林D. 针叶林答案:D解析: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寒带地区。
12. 森林中调节气候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 降低气温B. 增加湿度C. 减少风速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森林可以降低气温、增加湿度、减少风速,从而调节气候。
1.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树种通常是先锋树种?A. 松树B. 橡树C. 枫树D. 桦树2. 森林火灾预防的主要措施是什么?A. 定期修剪B. 人工降雨C. 建立防火带D. 增加巡逻3. 森林资源管理中,“可持续利用”是指什么?A. 无限制地使用资源B. 定期更新资源C. 保持资源数量不变D. 使用资源不超过其再生能力4. 下列哪种病害对松树危害最大?A. 松材线虫病B. 松针锈病C. 松毛虫病D. 松树腐烂病5. 森林土壤改良的主要方法是什么?A. 施肥B. 灌溉C. 深耕D. 覆盖6. 森林采伐后,恢复森林植被的主要方法是什么?A. 自然更新B. 人工种植C. 机械翻耕D. 化学处理7.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对种子传播起重要作用?A. 松鼠B. 鹿C. 鸟类D. 昆虫8. 森林碳汇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个过程中?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分解作用D. 燃烧作用9. 森林防火中,哪种措施最有效?A. 建立瞭望塔B. 使用无人机监测C. 建立防火隔离带D. 增加消防人员10.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成本低B. 效果持久C. 操作简单D. 无污染11. 森林资源调查中,常用的遥感技术是什么?A. 卫星遥感B. 航空摄影C. 地面调查D. 无人机航拍12. 森林生态系统中,水循环的主要过程是什么?A. 蒸发-凝结-降水B. 蒸发-降水-径流C. 蒸发-凝结-径流D. 蒸发-降水-渗透13. 森林土壤中,氮素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大气沉降B. 有机肥料C. 化学肥料D. 生物固氮14. 森林采伐中,哪种采伐方式对森林生态影响最小?A. 皆伐B. 择伐C. 渐伐D. 间伐15.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植物对土壤保持起重要作用?A. 草本植物B. 灌木C. 乔木D. 苔藓16. 森林防火中,哪种物质常用作阻燃剂?A. 水B. 沙土C. 泡沫D. 化学药剂17.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化学防治的主要缺点是什么?A. 成本高B. 效果短暂C. 污染环境D. 操作复杂18. 森林资源管理中,哪种措施有助于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A. 单一树种种植B. 定期采伐C. 混交林种植D. 化学除草19.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对土壤肥力有积极影响?A. 松鼠B. 鹿C. 蚯蚓D. 昆虫20. 森林防火中,哪种措施有助于早期发现火情?A. 建立瞭望塔B. 使用无人机监测C. 建立防火隔离带D. 增加消防人员21.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哪种方法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A. 生物防治B. 化学防治C. 物理防治D. 机械防治22. 森林资源调查中,哪种技术有助于提高调查精度?A. 卫星遥感B. 航空摄影C. 地面调查D. 无人机航拍23. 森林生态系统中,水循环的主要过程是什么?A. 蒸发-凝结-降水B. 蒸发-降水-径流C. 蒸发-凝结-径流D. 蒸发-降水-渗透24. 森林土壤中,氮素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大气沉降B. 有机肥料C. 化学肥料D. 生物固氮25. 森林采伐中,哪种采伐方式对森林生态影响最小?A. 皆伐B. 择伐C. 渐伐D. 间伐26.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植物对土壤保持起重要作用?A. 草本植物B. 灌木C. 乔木D. 苔藓27. 森林防火中,哪种物质常用作阻燃剂?A. 水B. 沙土C. 泡沫D. 化学药剂28.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化学防治的主要缺点是什么?A. 成本高B. 效果短暂C. 污染环境D. 操作复杂29. 森林资源管理中,哪种措施有助于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A. 单一树种种植B. 定期采伐C. 混交林种植D. 化学除草30.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对土壤肥力有积极影响?A. 松鼠B. 鹿C. 蚯蚓D. 昆虫31. 森林防火中,哪种措施有助于早期发现火情?A. 建立瞭望塔B. 使用无人机监测C. 建立防火隔离带D. 增加消防人员32.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哪种方法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A. 生物防治B. 化学防治C. 物理防治D. 机械防治33. 森林资源调查中,哪种技术有助于提高调查精度?A. 卫星遥感B. 航空摄影C. 地面调查D. 无人机航拍34. 森林生态系统中,水循环的主要过程是什么?A. 蒸发-凝结-降水B. 蒸发-降水-径流C. 蒸发-凝结-径流D. 蒸发-降水-渗透35. 森林土壤中,氮素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大气沉降B. 有机肥料C. 化学肥料D. 生物固氮36. 森林采伐中,哪种采伐方式对森林生态影响最小?A. 皆伐B. 择伐C. 渐伐D. 间伐37.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植物对土壤保持起重要作用?A. 草本植物B. 灌木C. 乔木D. 苔藓38. 森林防火中,哪种物质常用作阻燃剂?A. 水B. 沙土C. 泡沫D. 化学药剂39.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化学防治的主要缺点是什么?A. 成本高B. 效果短暂C. 污染环境D. 操作复杂40. 森林资源管理中,哪种措施有助于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A. 单一树种种植B. 定期采伐C. 混交林种植D. 化学除草41.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对土壤肥力有积极影响?A. 松鼠B. 鹿C. 蚯蚓D. 昆虫42. 森林防火中,哪种措施有助于早期发现火情?A. 建立瞭望塔B. 使用无人机监测C. 建立防火隔离带D. 增加消防人员43.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哪种方法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A. 生物防治B. 化学防治C. 物理防治D. 机械防治44. 森林资源调查中,哪种技术有助于提高调查精度?A. 卫星遥感B. 航空摄影C. 地面调查D. 无人机航拍45. 森林生态系统中,水循环的主要过程是什么?A. 蒸发-凝结-降水B. 蒸发-降水-径流C. 蒸发-凝结-径流D. 蒸发-降水-渗透46. 森林土壤中,氮素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大气沉降B. 有机肥料C. 化学肥料D. 生物固氮47. 森林采伐中,哪种采伐方式对森林生态影响最小?A. 皆伐B. 择伐C. 渐伐D. 间伐48.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植物对土壤保持起重要作用?A. 草本植物B. 灌木C. 乔木D. 苔藓49. 森林防火中,哪种物质常用作阻燃剂?A. 水B. 沙土C. 泡沫D. 化学药剂50.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化学防治的主要缺点是什么?A. 成本高B. 效果短暂C. 污染环境D. 操作复杂51. 森林资源管理中,哪种措施有助于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A. 单一树种种植B. 定期采伐C. 混交林种植D. 化学除草52.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对土壤肥力有积极影响?A. 松鼠B. 鹿C. 蚯蚓D. 昆虫53. 森林防火中,哪种措施有助于早期发现火情?A. 建立瞭望塔B. 使用无人机监测C. 建立防火隔离带D. 增加消防人员54.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哪种方法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A. 生物防治B. 化学防治C. 物理防治D. 机械防治55. 森林资源调查中,哪种技术有助于提高调查精度?A. 卫星遥感B. 航空摄影C. 地面调查D. 无人机航拍56. 森林生态系统中,水循环的主要过程是什么?A. 蒸发-凝结-降水B. 蒸发-降水-径流C. 蒸发-凝结-径流D. 蒸发-降水-渗透57. 森林土壤中,氮素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大气沉降B. 有机肥料C. 化学肥料D. 生物固氮58. 森林采伐中,哪种采伐方式对森林生态影响最小?A. 皆伐B. 择伐C. 渐伐D. 间伐59.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植物对土壤保持起重要作用?A. 草本植物B. 灌木C. 乔木D. 苔藓答案:1. A2. C3. D4. A5. A6. B8. A9. C10. D11. A12. B13. A14. B15. D16. C17. C18. C19. C20. A21. A22. D23. B24. A25. B26. D27. C28. C29. C30. C31. A32. A33. D34. B35. A36. B37. D38. C39. C40. C41. C42. A43. A44. D45. B46. A47. B48. D49. C50. C51. C52. C53. A54. A55. D56. B58. B59. D。
1. 森林资源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水土保持B. 空气净化C. 能源生产D. 城市规划2. 下列哪种树种最适合在干旱地区种植?A. 松树B. 桉树C. 橡树D. 杨树3. 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定期清理枯枝落叶B. 建立防火带C. 增加森林巡逻次数D. 大量种植易燃树种4. 森林资源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森林的经济价值B. 确定森林的生态价值C. 统计森林的面积和树种D. 以上都是5.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森林病虫害?A. 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C. 物理防治D. 以上都是6.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核心原则是什么?A. 经济效益最大化B. 生态平衡保护C. 社会效益最大化D. 以上都是7. 森林碳汇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吸收二氧化碳B. 释放氧气C. 保持土壤肥力D. 以上都是8. 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A. 定期轮伐B. 过度采伐C. 生态旅游D. 林下经济9. 森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生产者是?A. 动物B. 植物C. 微生物D. 真菌10. 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依据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森林法B. 环境保护法C. 土地管理法D. 水资源法11. 下列哪种树种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A. 松树B. 桉树C. 橡树D. 杨树12. 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森林培育B. 森林保护C. 森林利用D. 森林销售13.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是指?A. 动物B. 植物C. 微生物D. 真菌14. 森林资源的价值评估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经济价值B. 生态价值C. 社会价值D. 政治价值15.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森林的生物多样性?A. 单一树种种植B. 混交林种植C. 人工林种植D. 以上都不是16. 森林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立法保护B. 技术保护C. 经济保护D. 军事保护17. 森林资源调查的主要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地面调查B. 航空调查C. 卫星调查D. 水下调查18. 森林资源的主要威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森林火灾B. 病虫害C. 气候变化D. 人口减少19. 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木材生产B. 生态旅游C. 林下经济D. 以上都是20. 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水土保持B. 空气净化C. 生物多样性D. 以上都是21. 森林资源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提供就业机会B. 促进经济发展C. 保护文化遗产D. 以上都是22. 森林资源保护的主要目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保护森林生态系统B. 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C. 保护森林经济价值D. 保护森林政治价值23. 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可持续利用B. 生态优先C. 经济优先D. 社会参与24. 森林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木材生产B. 生态旅游C. 林下经济D. 军事训练25. 森林资源的主要保护措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立法保护B. 技术保护C. 经济保护D. 军事保护26. 森林资源的主要调查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地面调查B. 航空调查C. 卫星调查D. 水下调查27. 森林资源的主要威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森林火灾B. 病虫害C. 气候变化D. 人口减少28. 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木材生产B. 生态旅游C. 林下经济D. 以上都是29. 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水土保持B. 空气净化C. 生物多样性D. 以上都是30. 森林资源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提供就业机会B. 促进经济发展C. 保护文化遗产D. 以上都是31. 森林资源保护的主要目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保护森林生态系统B. 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C. 保护森林经济价值D. 保护森林政治价值32. 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可持续利用B. 生态优先C. 经济优先D. 社会参与33. 森林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木材生产B. 生态旅游C. 林下经济D. 军事训练34. 森林资源的主要保护措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立法保护B. 技术保护C. 经济保护D. 军事保护35. 森林资源的主要调查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地面调查B. 航空调查C. 卫星调查D. 水下调查36. 森林资源的主要威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森林火灾B. 病虫害C. 气候变化D. 人口减少37. 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木材生产B. 生态旅游C. 林下经济D. 以上都是38. 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水土保持B. 空气净化C. 生物多样性D. 以上都是39. 森林资源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提供就业机会B. 促进经济发展C. 保护文化遗产D. 以上都是40. 森林资源保护的主要目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保护森林生态系统B. 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C. 保护森林经济价值D. 保护森林政治价值41. 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可持续利用B. 生态优先C. 经济优先D. 社会参与42. 森林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木材生产B. 生态旅游C. 林下经济D. 军事训练43. 森林资源的主要保护措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立法保护B. 技术保护C. 经济保护D. 军事保护44. 森林资源的主要调查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地面调查B. 航空调查C. 卫星调查D. 水下调查45. 森林资源的主要威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森林火灾B. 病虫害C. 气候变化D. 人口减少46. 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木材生产B. 生态旅游C. 林下经济D. 以上都是47. 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水土保持B. 空气净化C. 生物多样性D. 以上都是48. 森林资源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提供就业机会B. 促进经济发展C. 保护文化遗产D. 以上都是49. 森林资源保护的主要目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保护森林生态系统B. 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C. 保护森林经济价值D. 保护森林政治价值50. 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可持续利用B. 生态优先C. 经济优先D. 社会参与51. 森林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木材生产B. 生态旅游C. 林下经济D. 军事训练52. 森林资源的主要保护措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立法保护B. 技术保护C. 经济保护D. 军事保护53. 森林资源的主要调查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地面调查B. 航空调查C. 卫星调查D. 水下调查54. 森林资源的主要威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森林火灾B. 病虫害C. 气候变化D. 人口减少55. 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木材生产B. 生态旅游C. 林下经济D. 以上都是56. 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水土保持B. 空气净化C. 生物多样性D. 以上都是57. 森林资源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提供就业机会B. 促进经济发展C. 保护文化遗产D. 以上都是58. 森林资源保护的主要目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保护森林生态系统B. 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C. 保护森林经济价值D. 保护森林政治价值59. 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可持续利用B. 生态优先C. 经济优先D. 社会参与60. 森林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木材生产B. 生态旅游C. 林下经济D. 军事训练1. D2. A3. D4. D5. D6. B7. D8. B9. B10. D11. C12. D13. C14. D15. B16. D17. D18. D19. D20. D21. D22. D23. C24. D25. D26. D27. D28. D29. D30. D31. D32. C33. D34. D35. D36. D37. D38. D39. D40. D41. C42. D43. D44. D45. D46. D47. D48. D49. D51. D52. D53. D54. D55. D56. D57. D58. D59. C60. D。
森林保护技术与应用思考题1、以松材线虫病为例说明林业有害生物检疫的主要内容、检疫检验及除害处理技术松材线虫病1、病原线虫纲(Nematoda),垫刃目(Tylenchida),滑刃科(Aphelenchoididae)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Buhrer)Nickle2、分布与寄主江苏、浙江、安徽、广东、湖南、山东、江西、湖北、重庆、贵州80余个市、县松属(Pinus)的树种,主要有日本黑松、欧洲黑松、日本赤松、欧洲赤松、马尾松、纽叶松和长叶松等43种3、危害和重要性侵害木质部,破坏树脂道薄壁细胞和上皮细胞,导致整株枯萎死亡。
在我国多地已造成松林大面积成片枯死,对松林资源,尤其是南方松林、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4、症状特征病程四阶段:①植株外观正常,失水,树脂分泌减少,蒸藤作用下降,嫩枝树皮常见天牛食痕;②针叶开始变色,树脂分泌停止,通常能够观察到天牛侵害和产卵痕迹;③在部分针叶变为黄褐色,萎蔫,通常可见天牛蛀屑;④针叶全部变为黄褐色,病树干枯死亡,但针叶不脱落,树体多有其他次期性害虫栖居。
病叶长时间不脱落,是病害的显著特点。
病树木质部常因蓝变菌的作用而呈蓝灰色,这也是病害的一个特征。
5、病原特征成虫体细长,约1mm,唇区高,缢缩显著。
口针细长,基部略微增厚。
中食道球卵圆形,占体宽的2/3以上。
食道腺细长,叶状,覆盖于肠背面。
排泄孔的开口大致与食道和肠交接处平行。
雌虫尾部亚圆锥形,末端钝圆,少数有微小的尾尖突。
雄虫交合刺大,弓形,喙突显著,远端膨大如盘状。
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尾端为小的卵形交合伞包裹。
6、发生规律松墨天牛化蛹期,蛹室中线虫的分散型3龄幼虫蜕皮变为持久型4龄幼虫。
成虫羽化后,该类幼虫进入天牛气管或附着其体表或前翅内侧等到处。
天牛成虫出木取食当年生或1-2年生嫩枝皮补充营养,所携带的线虫4龄幼虫则由取食伤口侵入,侵入树脂道后脱皮变为成虫,以4-5天一代的速度繁殖,并向其他部位侵害。
8-9月,出现分散型3龄幼虫,逐渐向天牛幼虫蛀道移动,最后聚集于天牛蛹室休眠越冬。
7、传播途径远距离传播借助携带线虫的松材原木、薪材、松木包装材料的调运及介体昆虫的人为传播。
8、检疫检验技术(1)直观(接)检验树脂分泌叶色变化天牛活动痕迹(2)解剖检验木质部有无蓝变有无松褐天牛栖居(3)漏斗分离检验贝尔曼漏斗分离法(4)接种检验把分离到的线虫接种到健康木上,观察是否发病,在15-20年生供试松树的树干上砍一深及木质部的伤口,然后夹入脱脂棉,将松材线虫悬液滴于脱脂棉上。
9、除害处理禁止从疫(发生)区调运松材切片及热处理:对感染松材线虫的原木可进行切片处理,切处厚度不超过3mm-10mm,并在80下烘6h后用于做纤维板、胶合板、纸浆等工业原料。
制板及热处理:去皮原木可制成板材,在65以上(木材中心温度)热烘或微波处理2-3h,直至线虫完全死亡。
熏蒸或烧毁:对病区清理的病树伐桩、伐根、枝条及无利用价值的树干,可集中起来,用20g/m3的磷化铝进行帐幕熏蒸。
或者集中烧毁。
2、试述遥感监测森林病虫害的原理、监测的技术方法和监测的主要内容,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原理:受害森林群落的光谱变化是森林病虫害遥感监测的主要依据。
植物的反射光谱曲线具有显著的特征,在大约0.48 µm和0.68 µm 处有两个强烈的叶绿素吸收带,0.52~0.60 µm区间的光谱反射称绿光小反射区,而进入0.75~1.30 µm的近红外区后,则反射率急剧上升,形成极鲜明的反射峰,绿色植物在近红外区域的陡坡效应与叶子叶绿素浓度有直接关系。
换句话说,这种红陡坡的坡度和位置是随叶绿素浓度而变化的。
由于植物种属、生育阶段、养分状况、所处地形部位等因素的不同,上述各波段反射值的具体数据有些差异,但这种光谱曲线的总形状特征都保持一致。
当植物遭受病虫害侵袭时,首先是近红外反射率明显降低,即陡坡效应明显削弱甚至消失,接着绿光区的小反射峰位置逐渐向红光漂移,叶色由绿变黄,变褐,甚至全叶枯死。
如果害虫吞食叶片,绿色生物量减少,同样会导致近红外与绿光区反射率的降低和红光区反射率的升高,从而达到监测森林病虫害的目的。
技术方法:1、影像分类法:主要用于检测病虫害导致树木冠层光谱发生变化。
2、影像差技术:对于病虫害造成的是林冠形态变化,而不是光谱变化时,可以采用影像差值法来进行检测。
3、植被指数及比值法:目前在林业病虫害监测研究中使用较多的植被指数包括归一化植被指数、比值植被指数、差值植被指数、正交植被指数和垂直植被指数等。
比值计算是一种常用的运算增强方法,其通过不同波段的像元亮度值之间的除法运算来生成新的比值图像,突出植被感病后的变化信息。
4、光谱分析技术:从红外波段叶绿素吸收区的反射率低点到近红外波段叶片散射的反射率高点这个过渡区被称之为“红边”区。
“红边”是描述植被色素状态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波段。
5、GIS 技术和数学方法:GIS技术用于建立背景信息库,管理、更新和分析空间数据,提高遥感监测森林病虫害的精度;运用数学方法,如多元线性回归、线性回归、对数回归、统计自相关、图像半方差分析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时间序列分析和格局识别技术等,为遥感监测森林病虫害提供了新的活力。
主要内容:1、森林失叶监测研究:病虫害导致森林失叶是干扰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因子,在大的空间尺度上,利用卫星遥感数据监测和评估病虫害导致的失叶及受损面积对森林的经营和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2、受害程度分类研究:在森林病虫害灾害防灾减灾管理和研究工作中,常常需要对森林病虫害的灾害大小进行比较,这就涉及到受害程度的分级分类,也就是说将受害的森林分为健康、轻度受害、中度受害、重度受害和死亡等不同的程度,以便于为森林的经营管理和病虫害的控制提供依据和帮助,对于林业经营管理和减小灾害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3、森林植被指标研究:森林感染病虫害导致森林失叶和失绿,进一步会影响森林的生物量、植被覆盖度、叶面积指数等指标的变化,也是病虫害监测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4、病虫害的时空格局分布研究:在植物生态学中空间格局分析是一个常用的方法,能用于监测物种的空间格局分布,理解植被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推知重要的生态过程或者是植被种群动态变化。
理解病虫害的空间格局分布及其扩散是理解病虫害动力学的基础,对于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5、病虫害影响景观格局的监测研究:森林遭受病虫害会出现失叶、枯死、林冠变化或者冠下变化,加之人为治理和干扰,从而导致整个森林的景观格局变化。
森林景观格局各项指标是森林生态功能的重要体现,决定着森林的发展方向、抗干扰能力等,因此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6、影响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环境因子监测研究: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常受到许多环境因子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子包括寄主植物分布、气象因素、土壤因素、林分基本特征、地形因素等。
7、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与灾害损失评估决策: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内容包括在灾害发生前预测出病虫害可能发生的地点、时间,在发生过程中预测出病虫害在空间上的发展趋势及可能造成的损失。
展望:(1)数据源及辅助信息的利用方面。
为提高监测精确度,高光谱、高分辨率遥感将会成为森林病虫害监测的有效手段,同时还应考虑如何借助各种地面资料、数据、图形以剔除与灾害无关的干扰因素,尽可能地消除“同谱异物”和“同物异谱”的现象。
应用航天遥感影像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辅以航空遥感资料,提高监测的精度。
(2)基础理论研究。
在叶片和冠层层次上应加强各种病虫害所引起不同树种的光谱变化特征研究,从生态学、病理学等理论上研究病虫害发生的限制因子,在理论基础上为森林病虫害受害程度遥感监测提供支持。
(3)研究的技术与方法。
可以结合不同受害阶段的生理生化指标,如叶绿素、水分、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等,以及林冠形态参数,将这些指标作为遥感监测的参数,参与对灾害点和受灾程度的识别;为了抑制噪声、剔除部分伪信息、突出森林灾害信息,构造适宜的植被指数和波段比值、差值也是有效方法;另外还应将更多数学方法融入病虫害遥感监测研究中来。
(4)研究趋势方面。
开发集监测、预测预报和灾害评估及决策支持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这个系统应该包括遥感子系统、地面子系统和GIS子系统。
遥感子系统进行专题信息提取;地面子系统利用GPS采集地面数据以及灾害发生期利用GPS导航实施灾害治理;GIS子系统提供各类预测、灾害评估模型库,管理各类遥感、森林资源、地形、气候等数据。
3、森林保护技术主要包括哪些技术?试述生物防治的最新进展。
森林保护技术:是预防森林被真菌、昆虫、哺乳动物以及气候因素的损害而采取的防治措施。
涉及森林病虫鼠害监测调查、防治作业,森林植物检疫,农药药效试验,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制定等技术。
沃拉佐夫将森林保护技术分为以下四类:1.林学保护;2.生物学保护:3.化学保护;4.物理保护。
新进展第一,抗虫植物的创新研究。
抗虫植物中有天然的抗虫作物和转基因抗虫植物等,转基因抗虫作物主要是指从植物中提取杀虫基因经生物技术导入到常规作物中选育成的抗虫作物。
由于目前对外源性转基因作物有心理上的惧怕,未来的转基因研究方向应发现和挖掘植物源天然抗性基因。
开发具有拒避功能的抗虫植物也是未来的创新研究主要方向。
第二,植物源农药创新研究。
生物防治植物概念的提出是适应现代农业对有机食品安全的要求。
在有机农作物生产中,各国都有严格的要求,如美国农业部国家有机农业项目(national organic program, NOP)明确规定,有机农作物在整个生产期,病虫害的防治应依赖作物的天然抗性和植物源农药或肥料的使用(如印楝素、除虫菊、鱼藤酮、烟碱等产品),但不能使用合成化学肥料和农药。
日本和中国也有类似的标准。
因此具有杀虫作用的植物,将成为植物源农药未来的研究热点。
第三,特定显花植物和载体植物系统的创新研究。
近年来,由于设施农业的发展,大面积绿色温室的使用,研究创新的经济实用型的载体植物系统已经成为生物防治植物的一大亮点,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已先后成功开发防治不同害虫的载体植物系统。
用特定显花植物开发载体植物系统有可以成为未来载体植物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最后,在现代有机农作物生产中,各种生物防治植物,包括抗性植物、诱集植物或拒避植物(或者说植物源农药)、载体植物系统等集成,组装成综合应用技术也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4、试述应用生物导弹防治害虫的技术原理及其技术特点。
技术原理:生物导弹技术把卵寄生蜂和病毒组配在一起,以卵寄生蜂为制导工具,以昆虫病毒为弹药,防治害虫的一种“生物武器”。
病毒__弹头、弹药寄生蜂__导弹制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