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欧-北非帝国历史演变图
- 格式:xlsx
- 大小:90.57 KB
- 文档页数:47
世界历史地图公元1000年前世界历史地图公元1000年前公元前2700-公元前2600年间(三皇五帝时代)公元前2200--公元前2100年前后(三皇五帝时代)古埃及发生了分裂,阿卡德人进占苏美尔城邦建立的阿卡德王国正在后期,快要崩溃(2191年崩溃),印度河流域文明继续阿卡林,中国则是虞舜时期。
公元前2100-公元前1900年左右(夏朝)中国出现了夏王朝,印度河流域文明继续在徜徉着,中亚出现了安德罗诺沃文化,苏美尔人赶走了之前打败阿卡的人的野蛮人库提人,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并且非常自豪♂的宣称自己是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四方之王。
亚述人在公元前2006年脱离了乌尔第三王朝的统治,重新出现在巴比伦新月地带的北方。
赫梯人从高加索(翻山或者绕个大圈子从巴尔干方向)来,在小亚细亚冒出了光头。
古埃及的11王朝进入尾声(公元前2050年上埃及灭掉了下埃及),从古王国岁月迈向中王国岁月。
公元前1800-公元前1600年间(夏朝)克里特/米诺斯文明展露(克里特文明据说在公元前3000年就开始了,1700-1450年间是繁荣期)。
汉莫拉比上线并完成了法典和统一成就,光荣下线。
夏朝进入末期。
沙姆希-阿达德一世(亚述王)虽然扩大了领土,但随着他在公元前17世纪死去,亚述再次臣服于汉莫拉比的巴比伦第一王朝。
赫梯人在(公元前1600年的)5年后即将进入巴比伦并灭掉古巴比伦第一王朝。
古埃及在中王国时期进入了上游的努比亚,狂夺金子和石头,加速了金字塔的建设,并修建了大公墙,班图人进军刚果河流域达到了高峰。
公元前1500-公元前1300年间(商朝)夏朝被商朝取代(公元前1556年)。
亚述被驯服马匹的胡里安人的米坦尼所统治。
埃及进入新王国后在图特摩斯三世的带领下冲出非洲,走向叙利亚,和北方的赫梯人在叙利亚开始了对峙。
加喜特人从伊朗西部的山区占据了古巴比伦,史称巴比伦第三王朝。
印度河方面一支雅利安人从伊朗-阿富汗高原南下,进入印度。
通过地图了解欧洲古今版图变迁:欧洲也有4000年的持续发展历史一,希腊时代欧洲最早的人类是达马尼斯人,尼安德特人等,不过这些人都不是现代欧洲人的祖先,他们后来都灭绝了。
欧洲最早出现的晚期智人是地中海民族,其个子比较矮,头颅比较长,皮黑比较偏黑,和古埃及人比较类似。
希腊历史学家称之为“长颅人”或者“皮拉斯齐人”。
大约在前2000年,皮拉斯齐人创造了克里特文明,也就是“米诺斯王国”。
这是欧洲文明的开端。
接着,印欧人开始大规模迁徙到欧洲。
印欧人形成了里海一带,其中一部分向西迁徙,成为了现代大部分欧洲人的祖先。
他们主要分为斯拉夫人、凯尔特人(高卢人)、日耳曼人等。
大约在前2500年,印欧人中的一支伊奥尼亚人、阿卡亚人等渡过多瑙河,侵入了希腊半岛。
前1900年,他们受到克里特文明的影响,建立了迈锡尼文明,使用线形文字B。
大约在前1450年迈锡尼征服了克里特文明。
前1300年,迈锡尼王朝分裂。
大约在前1190年,迈锡尼城邦兴起对外的侵略活动,不仅发动了“特洛伊战争”,还入侵埃及(被埃及人称为海上民族)。
大约在前1100年,另外一支印欧人——多利安人入侵,他们攻占了伯罗奔尼撒半岛,毁灭了迈锡尼王朝。
此后,希腊进入了“黑暗时代”。
经过300年的黑暗,多利安人建立了斯巴达、科林斯等城邦,过去的爱奥尼亚人建立了雅典、米利都等城邦。
希腊进入了城邦时代。
各个城邦都不断对外进行殖民活动,在地中海周边建立了大约400个殖民地。
后来希腊击败了波斯的入侵,走向了繁荣,特别是雅典的民主辉煌一时。
不过,伯罗奔尼撒战争导致希腊城邦走向衰落。
希腊城邦走向了衰落,而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开始强大起来。
马其顿王国大约在前700年建立,属于希腊民族,不过长期以来经济文化十分落后,被称为“蛮族”。
阿基劳斯时期,迁都沿海城市培拉,进行了希腊化改革,走向了强盛。
腓力二世期间,继续推动了改革,并建立了强大的马其顿方阵。
前338年,腓力二世统一了希腊城邦。
【图解】地中海沿岸的千年争霸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如果把中国和印度称作东方文明,把西亚和欧洲称作西方文明,我们便可以发现:东方文明中的中国几乎是独立发展的,印度则不断受到来自中亚、西亚、欧洲的入侵和殖民;西方文明中西亚和欧洲的历史,便是一部在地中海沿岸的争霸史。
地中海横亘在亚、欧、非三大洲之间,犹如一片巨大的水槽,而其沿岸则是文明升起的地方。
地中海沿岸的文明在地中海的东岸,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两河文明,两河文明的东边则是赫赫有名的波斯文明。
在地中海的南岸,是古埃及和迦太基文明。
在地中海的北岸,从西向东分别有四大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
除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和葡萄牙)外,其他三个半岛依次产生了赫梯文明、爱琴文明、古罗马文明。
以上构争霸地中海的主角,也是本文水边的故事(也可以叫“水浒传”)的主角。
1、埃及帝国大战赫梯帝国埃及与赫梯埃及帝国与赫梯的战争是迄今有和约传世的最古老的战争,是为了争夺叙利亚地区的霸权而进行的延续数十年的战争。
这场战争中的关键性战役是卡迭石之战,此战是古代军事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战之一,战后缔结的《埃及赫梯和约》是历史上保留至今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国际军事条约文书。
公元前1269年,战争结束后,赫梯国王将长女嫁给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为妻,双方成为同盟关系。
2、亚述帝国灭埃及公元前935年,亚述帝国崛起,并在公元前8世纪灭掉了衰落的赫梯帝国。
亚述帝国公元前746年,提格拉·帕拉萨即位,史称提格拉·帕拉萨三世。
提格拉·帕拉萨三世是亚述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国王,他改组了军队,实行募乒制,将常备军分为战车兵、骑兵、重装步兵、轻装步兵、攻城兵、锱重兵以及工兵等专门兵种,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优良的军事体制,随即开始对外扩张。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亚述诸王先后征服了小亚细亚东部、叙利亚、腓尼基、以色列和巴比伦,并摧毁了乌拉尔图强国,并又侵入阿拉伯半岛,征服埃及,毁灭埃兰,在西亚历史上第一次把居住在西亚和北非的各族结合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建立起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帝国。
世界历史上37个大帝国的面积、人口、GDP分项及综合排名世界历史上37个大帝国的面积、人口、GDP分项及综合排名一、世界历史上37个大帝国的基本情况根据世界历史上所有国家的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延续时间、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的影响和地区代表性等,选择了35个帝国,再加上20世纪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作为参照。
其基本情况如下:国家帝国时代起止年份极盛时统治范围统治核心地区古埃及帝国前1567-前1085年北非、西亚埃及赫梯帝国前1450-前1200年西亚土耳其亚述帝国前935-前605年西亚、北非伊拉克波斯帝国前550-前330年西亚、中亚、北非、东南欧伊朗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前305年东南欧、西亚、北非、中亚、南亚希腊孔雀帝国前324-前185年南亚印度秦帝国前230-前206年东亚中国安息帝国前247-226年西亚伊朗、伊拉克汉帝国前202-220年东亚中国罗马帝国前27-476年欧洲、北非、西亚的地中海沿岸意大利贵霜帝国16-233年中亚、南亚中亚、印度晋帝国265-420年东亚中国笈多帝国320-540年南亚印度拜占庭帝国395-1453年南欧、西亚、北非希腊、土耳其隋帝国581-618年东亚中国萨珊波斯帝国226-650年西亚、中亚、北非伊朗、伊拉克唐帝国618-907年东亚、中亚中国阿拉伯帝国632-1258年西亚、中亚、南亚、北非、南欧阿拉伯查理曼帝国768-843年西欧法国、德国宋帝国960-1276年东亚中国蒙古帝国1206-1368年东亚、中亚、西亚、东欧蒙古、中国满者伯夷帝国1293-1500年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帖木儿帝国1370-1507年中亚、西亚乌兹别克斯坦明帝国1368-1644年东亚中国印加帝国1438-1533年南美秘鲁桑海帝国1464-1591年西非马里葡萄牙帝国1510-1822年西欧、南美、非洲和印度洋沿海葡萄牙、巴西西班牙帝国1521-1826年西欧、北美、南美、非洲、东南亚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年西欧、中欧德国奥斯曼帝国1299-1922年西亚、北非、东南欧土耳其莫卧儿帝国1526-1857年南亚印度清帝国1644-1911年东亚中国俄罗斯帝国1721-1917年东欧、中亚、北亚俄罗斯英帝国1607-1947年遍布五大洲英国、印度法兰西帝国1605-1940年西欧、非洲、东南亚法国苏维埃联邦1917-1991年东欧、中亚、北亚俄罗斯美利坚合众国1776年- 北美美国二、37个大帝国极盛时期的面积排名各大帝国的面积指的是有效控制的面积,包括本土、殖民地和实际上已丧失独立性的保护国,但不包括那些仍保持独立性,只是象征性地称臣纳贡的属国和保护国。
世界历史上10个地跨三大洲的帝国1.波斯帝国(前558-前334年)波斯帝国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
经过居鲁士及其子冈底斯两代国王的经营,波斯成为史上首个地跨三大洲(亚非欧)的帝国,全盛时期领土东起印度河平原及帕米尔高原,南抵埃及、利比亚,西至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达高加索和咸海。
大图模式希波战争极大的损耗了波斯的国力,帝国由盛转衰,到大流士三世时期,更是出现地方总督拥兵割据的局面。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进攻波斯帝国,大流士三世兵败溃逃,后为巴克特里亚总督所害,帝国遂亡。
2.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亚历山大帝国相当于中国的战国中期,由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所建,又称马其顿帝国。
在短短13年时间里,亚历山大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东自费尔干纳盆地、西高加索及印度河平原,南抵巴尔干半岛,包括希腊和马其顿,北从中亚细亚南部、里海和黑海起,南达印度洋和非洲北部,并据有埃及。
大图模式然而帝国骤兴骤亡,随着亚历山大的暴卒,很快陷入激烈的内战中,最终分裂为四个希腊化的国家:马其顿、色雷斯、塞琉西和埃及。
3.罗马帝国(前27-1453年)罗马帝国相当于中国西汉到明朝时期。
在屋大维缔造帝国之时,罗马已成为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在图拉真时代(公元98年-117年)更是达到版图的顶峰。
帝国疆域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包北非诸国,西起西班牙、大不列颠,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整个地中海都成为帝国的内湖,总面积大约590万平方公里。
大图模式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其中西罗马帝国亡于476年,此后欧洲进入长达近1000年的中世纪黑暗期。
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疆域极盛时亦地跨欧亚非三大洲,1453年亡于奥斯曼帝国。
4.阿拉伯帝国(632-1258年)阿拉伯帝国相当于中国唐朝至南宋时期。
阿拉伯帝国起自阿拉伯半岛,信仰伊斯兰教,短短时间内便由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扩张成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极盛时疆域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抵大西洋沿岸,北达高加索山脉、里海以及法国南部,南至阿拉伯海与撒哈拉沙漠,国土面积达1340万平方公里。
第20讲中古时期的亚洲、非洲和美洲一、中古时期的亚洲1.阿拉伯帝国(1)建立政权①背景:位于阿拉伯半岛,多部落并存,相互混战。
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②创建: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权,势力范围逐渐扩大。
到他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2)创建帝国:7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3)鼎盛时期①政治:政治稳定,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以掌管财政和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
②经济: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
帝国境内有很多城市,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③文化: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
他们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知识拓展阿拉伯文化的特点阿拉伯人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取亚非古国文明的营养,融汇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精华,创造了兼容东西方文明的阿拉伯文化。
形成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继承吸收、兼收并蓄、交流发展、开拓创新等特点。
2.奥斯曼帝国的兴起(1)兴起①13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在小亚细亚发展起来,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逐步征服小亚细亚。
②14世纪中期,跨过今黑海海峡向欧洲进军,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
③1453年,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④到16世纪后期,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2)鼎盛: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
3.中古南亚与东亚的国家国家兴起概况南亚笈多帝国4世纪初,兴起于恒河中游直接控制地区主要为恒河中下游;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得到统治阶级支持,以后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德里苏丹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东亚日本646年“大化改新”,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改革,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幕府统治: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武士成为将军的家臣10世纪,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随着新土地的开垦,贵族、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形成庄园;武士集团的重要性日益增强12世纪末,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17世纪建立的德川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御外来影响朝鲜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①高丽王朝: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
用地图理清中国各王朝与中亚、西亚欧洲各王朝的关系…(一)作者| 叶山Shan Ye来源| 历史教师王汉周00这是一个很长的引这是个dynamic的大坑,充满时间/空间变量(233),我也并不是研究历史的(虽然当年只差一点就可以拿历史的minor),只能和大家以娱乐的心态来复习一下亚洲史。
特别说明:相关内容我很多是在美国学的,部分内容很可能和国内教的不一样。
因此这篇答案只负责提供宏观概念,理清时间和空间主线。
细节上的事情,请大家自己取舍,以专业书籍为准。
这些内容基本都是复制整理自我以前写过的东西或者上课的笔记,各种攒出来的,proof read了一遍,但可能还有不通顺的地方,请告诉我。
这是个容易引起骂战的大坑。
鉴于此,这个坑我只填到清朝前期,其中,详细的只填到蒙古帝国之前。
上图中是可能会经常用到的地名的大致位置。
要想搞清楚中国文明和亚洲其它文明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关注这几个地区:为啥呢?看图里的那条红红的丝绸之路。
从地形上看,中原地区实际上是比较封闭的,四周有高原、沙漠、大草原等等。
之所以我们自己不觉得封闭,是因为我们的地盘足够大,古代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过得也不错,因此一般人也没想着要走出去。
这条汉朝形成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和西域、中亚、西亚甚至欧洲之间沟通的最重要的纽带。
要没有它,中国就会一直宅在东亚。
要找中国和中亚西亚的关系,就得沿着它找线索。
丝路的沿线,又属这五个区域最重要。
古代文明的发展,得靠自然环境。
要产生先进文明,这里就不能太冷、不能太热、地形要平、土壤要肥沃、水源要充沛、灾害要少,风别太大,雨别太多...总之,条件挺苛刻的。
别看亚洲的面积那么大,刨去了沙漠、高寒等坑货地区,剩下的也就不多了:因此,那五个区域基本就是联系中国和欧洲两地历史的线索:A-中原地区,或者说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也就是美国人所谓的China proper。
这个就不多说了。
B-西域,也就是今天的新疆。
新疆有一堆沙漠,但也有河谷绿洲(比如塔里木河沿岸),古代就有很多城邦国家。
中世纪各个时代的欧洲地图公元1年的欧洲地图经过长期的无数的战争,古老的地中海世界诸国,接连被新兴的罗马灭亡,整个地中海,空前绝后地成为一个统一国家的内湖========================================由于地中海气候的恶劣,农业耕种的错误,地力的过度消耗,罗马国力的衰弱,政局的混乱,帝国西部出现了普遍的衰退,公民权的贬值,对雇佣军的依赖,也在缓慢腐蚀着帝国,在戴克里先时代甚至更早,帝国的中心已经悄然向东迁移,那里依然富裕,戴克里先同时对基督徒和共和制的残余进行残酷的打压,基督徒遭到严重迫害,元老院权利进一步被架空,皇帝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但皇帝的努力并未完全成功,元老院虽然一蹶不振,但基督徒仍在发展壮大,到君士坦丁时期,基督徒横跨罗马所有阶级,不断从东向西扩散,最终君士坦丁宣布基督教合法,并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国教,君士坦丁大帝,另一有巨大影响的行动,就是在拜占庭的城址上,建立第二罗马,也就是后来的君士坦丁堡。
============================================分崩离析的帝国,终于于395年正式分LIE,此时西部帝国已经逐渐崩溃,不具备抵抗蛮族的能力,大土地主和基督教早已毁掉了罗马的财政,公民权的贬值,元老院地位的下降,也已经毁掉了罗马过去引以为傲的精神,教义争端毁掉了罗马的团结,长期腐化的生活,对雇佣军的依赖,也在毁掉罗马的军事力量,阿德里安防御体系最终终于崩溃,法兰克占领了北部高卢,西哥特人占领了西班牙和阿奎丹,汪达尔人占领了北非,罗马城也惨遭劫掠,西部帝国在蛮族的入侵下风雨飘摇,不过,影响后世至今的将宗教和世界帝国结合起来的世界社会学说也已建立。
得益于东部对君主制的适应,得益于东部气候条件的优越,得益于东部的富裕,东罗马帝国得以维持繁荣,尽管同样也受到萨珊波斯和蛮族的一定冲击。
===============================================西罗马终究灭亡了,权柄又交回东罗马皇帝的手里,意大利被东哥特人占据,东哥特在意大利维持着温和的统治,但由于宗教和民族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当地权贵的充分支持,法兰克人皈依了基督教,并接受罗马的册封,哥特人和汪达尔人仍旧信仰阿利乌斯教派,507年,法兰克人夙愿得偿,通过战争,击败西哥特,获得了阿奎丹地区,东罗马帝国则在抵御波斯的入侵,并为收复失地作准备。
地图看历史·欧洲的千年中世纪欧陆风云,千年激荡,有学者说,想要掌握欧洲历史,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一是年表,二是地图。
今天我们为历史、地理的爱好者们,带来了优质的欧陆版块历史变迁地图。
在西方的历史时代上,中世纪给人的印象,是一个纷繁复杂,甚至有些混乱的时代,奢望之旅将为您详细展示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这段时期欧洲版图变迁,挑选每一百年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为您解读地图、梳理历史。
时间节点:公元500年随着西罗马帝国的慢性死亡,曾经生活在罗马帝国境内的部落纷纷独立,逐渐成长为独立国家,其中以法兰克人、哥特人、盎格鲁-萨克逊人、汪达尔人最具有代表性。
在西欧霸权真空的时代,这些由蛮荒发展而来的新生国家,正在学习如何统治一个国家、一方百姓。
基督教也成为了主流信仰。
得益于政权的稳定性等诸多有利因素,拜占庭(即东罗马帝国)掌握了地中海世界的话语权。
在拜占庭的东方,萨珊波斯(即第二波斯帝国)正以光复第一波斯帝国的盛景为目标,与拜占庭在新月沃地展开捉对厮杀。
当时,这两个大国都没有注意到,在阿拉伯沙漠深处,悄悄生根发芽的伊斯兰教。
时间节点:公元600年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拜占庭帝国的版图空前辽阔,那是因为一对著名的君臣——查士丁尼大帝与一代名将贝利撒留,他们一个是千古一帝,一个是千年一遇的将才,他们君臣一心,几乎光复大半个曾经的罗马帝国。
在拜占庭的攻势下,北非的汪达尔王国消失,东哥特王国在贝利撒留的征讨下奄奄一息,拜占庭帝国进入了鼎盛时期。
特别值得提醒大家留意的是,英国在此时进入七国时代,他们分别是:肯特萨塞克斯(南撒克逊)威塞克斯(西撒克逊)埃塞克斯(东撒克逊)诺森布里亚东盎格利亚麦西亚时间节点:公元700年非常明显的,世界再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阿拉伯帝国迅速崛起,取代萨珊波斯和拜占庭成为新的东方和北非的霸主。
巴伐利亚、意大利、保加利亚等小国也渐渐活跃起来。
拜占庭渐渐衰微,法兰克王国成为欧洲新的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