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派诗歌(精)
- 格式:ppt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14
象征主义诗歌作品十首题记:读象征派是学习,写象征派是一种娱乐。
写不娱乐并行,人生之充实也。
诗不在于写了什么,而在于什么才是你要说的。
请说出你未说的,那隐藏在时间暗面的真实。
*题记象征主义诗歌作品十首一【LED灯】一片光中找到你骨感的美人竟瘦心了用竹篱搭建的半壁诗行采着你的亮,行走的路很近夜收下你会弯曲的光线拉着我的眼行走直到白天离开倦了时要倚你的温情来照亮一片水域二【广场】是节日的灯点亮了一串烟光广场的语声烤炽着七月的蒸夏庭前舞台上魅惑的音乐戒者是夜来到你的梦窗用心花织就的生的丝雨色彩被何样笛声侵扰了夜唱在弯弯曲曲的心事里许是那舞动身影里的忘我把心窗装扮出一首歌在你梦着的时候热爱你的爱还记得月下的一首诗你我都远了花朵才有了一片泉壤三【灰尘】从灰烬里走过的我的心在你的笑里划了一刀做成骨头用滴落的血让死神吸去到树上长成叶子中间的花朵——你四【名字】手心里发着光的星星我的名字夜总是输光他的美我在它的眼睛里怀念土地把生养的故事写在天空手心远了祖国远了我流下泪洗我的名字发白五【漂流瓶】盛装着水的透明了心的从石头里跑出来——的瓶子飘入海里瀑布般落下——的季节清凉的叶子问我远了倦了歇了的心还有多久到来六【裙子】昨日一场风卷起了我的裙我发现快乐藏进了花心轻舞时,我一不小心丢失了一串梦里的爱情如我聆听大海的秘密弹奏浪花的手舞蹈着波涛的恋情裙掀起的风轻触礁石的思想问于朵会为它织霞吗七【水粉】混合你来修饰我花的影子的水粉光落下的片片诗定是你五彩的花瓣我藏进你花瓣的颜色骑一辆摩登时代的自行车很旧式所有相遇的情景远了又远只有你才有它花季的语言你看见了诗吗在你衣装上微小的珠串它们阳光下的闪烁我的诗便是编织于上八【夏的睫毛】很远了寒水的夏的睫毛长长话语细微心事里的一丝缠绵离走了春时的惆怅目光忧郁的心结挽留住夜什么呢一捧水拍打出凉爽亲密如唤情人到来的殷切若雨般骄傲了树、花和你的言语九【珍珠链】项颈上串着的紫色珠链是昨日里拾掇的不眠一滴珠光里的幽语将大海送进了谁的夜高贵的花朵昨日落了几瓣矫阳里戴一顶紫英的草帽珍藏的梦声在庭院静悄我俯身拾起草花的笑十【装饰】风装饰了春夏雨装饰了画帘一只蝴蝶装饰了思念你的红装饰了谁海用贝壳装饰沙滩礁石用浪声装饰海涛的岸海用它自己装饰地球可你看到的大海失却了什么呢。
波德莱尔的诗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
作为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鼻祖和现代主义诗歌先驱,波德莱尔身上充溢着一种大胆的反叛精神。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尊他为“最初的洞察者,诗人中的王者,真正的神”。
波德莱尔认为:在每个人身上,时刻都有两种要求,一种趋向上帝,一种向往撒旦。
对上帝的祈求或是对灵性的祈求是向上的愿望,对撒旦的祈求或是对兽行的祈求是堕落的快乐。
《但未满足》奇异的诗神,棕色如同一个个长夜,混合着麝香和哈瓦那烟叶的芬芳,某道巫术的作品,热带草原的浮士德,肋部如黑木的女巫,漆黑午夜的孩子,我酷爱“坚贞”、鸦片及“长夜”,你灵药般的嘴里爱情正神气活现;当我的欲望向着你进发如沙漠旅队,你的眼睛就是雨水池,我的烦恼在渴饮。
这两只黑色大眼是你灵魂的气窗,哦,无情的魔鬼!少喷些火焰吧;我不是斯堤刻斯河,不能拥抱你九次,唉,我也不能啊,放荡的悍妇,粉碎你的勇气,将你带入绝境,在你的地狱之床上变成普鲁塞庇娜!《头发》哦,浓密的毛发翻卷到脖子上!哦,发卷!哦,满是慵懒的芳香!销魂啊!沉睡于你的头发里为了让今晚幽暗的寝房充满这回忆,我要将它像手帕一样在空气中挥舞。
无精打采的亚洲,烈日炎炎的非洲,整个遥远的世界几乎已无所存焉,却活在你的深处,你这芬芳的森林!就像别人的精神悠游于音乐之上,哦,爱人!我的精神在你的芳香里畅游。
我将去那树和人都元气充足的所在,他们在气候的炎热中久久地痴迷;粗壮的发辫,权当将我托举的波涛!黑木般的大海容纳着一个炫目的梦境那儿有船帆、桨手、舰旗和桅杆:一个喧闹的港口,我的灵魂大口畅饮着芳香、声响和色彩;一艘艘船滑行在黄金和闪光织物中,张开宽大的臂弯拥抱晴空的荣光晴空中颤动着永恒的热量。
我要将我那钟爱于迷醉的头颅,潜入这层层封闭的黑色海洋;而我敏锐的精神得到船摇的轻抚,将再度找到你,哦,丰饶的懒散!这馥郁的闲暇,无穷无尽的摇荡!蓝色的头发,是黑暗拱起的顶蓬,带给我浑圆又寥廓的湛蓝天空;在这弯曲的灯芯那细细绒毛的边缘,我狂热地陶醉于混合的香味,那是椰子油、麝香和柏油的气味。
象征派诗歌1. 象征派诗歌的起源与意义1.1 象征派诗歌的定义1.2 象征派诗歌对于文学的贡献2. 象征派诗歌的典型代表2.1 马拉美2.2 蒙德里安2.3 雅克·德里达3. 象征派诗歌的主要特点3.1 感官体验的象征3.2 色彩的象征意义3.3 抽象与现实的结合4. 象征派诗歌影响的扩散与影响4.1 二十世纪詩歌運動4.2 音樂與繪畫上的影響4.3 象征派诗歌对当代文化的影响5. 结语笔者所编写的文章旨在探讨象征派诗歌的起源、意义、典型代表、特点以及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象征派诗歌的艺术魅力,并认识到它对于文学和当代文化的重要性。
1. 象征派诗歌的起源与意义1.1 象征派诗歌的定义象征派诗歌是一种追求表达感官体验、感受与抽象结合的诗歌形式。
它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对于象征主义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象征派诗歌在表达主题和情感时,常常使用象征性的比喻、隐喻和意象,以传达更加深刻而隐晦的含义。
1.2 象征派诗歌对于文学的贡献象征派诗歌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表达方式,将抽象思维和感官体验相结合,以表现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它不仅深化了诗歌的意义,丰富了人类对于艺术的理解,还对于后续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2. 象征派诗歌的典型代表2.1 马拉美法国诗人马拉美是象征派诗歌的先驱和重要代表。
他的诗歌作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花与恶》等,以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人类存在的困境和追求自由的欲望,颠覆了传统诗歌的表达方式,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2 蒙德里安荷兰画家蒙德里安也是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抽象艺术作品中,运用了几何形状和颜色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于现实和理性的反思,强调了内心感受和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
2.3 雅克·德里达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通过对象征派诗歌进行思考和解构,对诗歌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早期象征派诗歌与李金发的诗歌创作一、“纯诗”概念的提出20年代中期以李金发和创造社后期三诗人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崛起于中国诗坛。
他们都倾向于法国象征派,都受着法国现代派诗人波特莱尔、马拉美等的影响。
1、“纯诗”:诗歌观念的变化从“表达”功能转向“表现”功能。
对胡适“作诗如作文”的置疑。
(1)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要求“诗与散文的纯粹的分界”。
诗的领域是“纯粹的表现的世界”;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强调“暗示”与“朦胧”。
(2)王独清《再谭诗》:突出“感觉”的因素,强调“色”“音”的交错。
(3)早期象征派:将“诗的贵族化”发展到极端。
提倡诗要用暗示,反对直接说明,认为诗越不明白越好。
主张“用诗的思考法去想,用诗的文章构成法去表现”。
东西方诗歌“沟通”理想。
其诗歌观念和表现的“内转”是受西方象征派诗人的影响,也是向传统诗词的靠拢。
二、李金发的象征诗歌李金发的第一部诗集《微雨》于1925年11月由北新书局出版。
后又出版了《为幸福而歌》(1926年11月,商务)和《食客与凶年》(1927年5月,北新)两部诗集。
李金发的诗歌特点:内容上——多是伤春悲秋,哀风叹雨,充满消极厌*世,抑郁凄凉的愁苦情绪和颓废色彩。
表现手法上——大量运用象征、暗示、通感、隐喻、联想、寄托等手法,打破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学准则,营造出具有朦胧和神秘色彩的氛围和情境。
“远取譬”与“省略法”的思维、构思和表现手法。
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感官呈像常用省略法。
《弃妇》联类不穷的自由联想,暗示的力量,选用文言词语的陌生化效果。
作者: 袁可嘉
出版物刊名: 外国文学研究
页码: 92-99页
主题词: 后象征主义;象征主义诗歌;波德莱尔;现代派文学;八十年代;音乐性;现代文学;文学体裁;浪漫主义;象征派诗
摘要: <正> 一、概述在欧美现代派文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派别当推象征主义诗歌。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中叶的坡和波德莱尔的创作和理论。
1886年,“象征主义”这个称谓首先在法国出现,这股思潮在1910-1925年间扩及欧美各国,世称“后象征主义”,由此确立为现代派文学的一个核心分支,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渗透到各种文学体裁。
大致以本世纪初为起点的后象征主义是划分西方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界线。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在法国正式打出旗号的象征主义是对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
李金发象征主义诗歌【篇一:李金发象征主义诗歌】本文从李金发的创作入手,评论了李金发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和作认为李金发引进和创作的象征主义诗歌在诗歌形式和诗歌意象方面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李金发象征主义诗歌历史地位一提起李金发的名字, 许多人并不陌生, 因为他总是和一个诗歌流派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个诗歌流派在20年代中后期风靡一时, 虽然它不属于诗歌发展的主流, 但它断断续续地影响了中国新诗坛70余年, 迄今诗坛上最前卫的现代诗派, 仍能从它那儿追溯到或明或暗的承接关系, 它就是象征诗派, 而象征诗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便是李金发。
象征主义并非中国产舶来品0,李金发则是介绍它到中国诗里来的正因为如此,当年名不见经传的20 余岁的李金发名噪一时, 尽管从他成名起批评便伴随着他, 而他的诗作虽多名作却极少, 但是, 他在现代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他对中国新诗发展的贡献, 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价值。
象征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 其先驱者是查理#波特莱尔charlesbaudelaire, 1821) 1967) 他以其诗集5恶之花6 和文学理论著作 5美学探奇6、5浪漫派艺术6, 从创作实践到理论倡导, 充分阐示了象征主义诗歌的主要特征: 在题材上, 他一反浪漫派末流歌咏风花雪月的陈词滥调, 把艺术的视野转向城市生活的喧嚣丑恶和现代人们内心的苦闷颓废。
他说: 在我看来,把恶之美提炼出来是有趣的。
0 在艺术方法上,他打破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传统的直抒胸臆和客观白描等艺术手段, 主张用有声有色的具体物象来暗示显现内心的微妙世界。
他认为人的内心活动与外在事物之间存在契合与感应的关系, 自然界的气象万千和草木风云都是可以向人们发出感应气息的象征的森林0。
波特莱尔的这些艺术原则,后来就成了象征主义诗歌流派以及整个现代诗派的基本倾向和艺术手法。
到19 世纪80年代, 象征主义作为一个新崛起的诗派正式形成, 代表人物是保尔#魏尔伦paulverlaine, 1844) 1896) (arthurrimbauol, 1854) 1891) 和史推方#马拉美 stphane mallrm 1842)1898) 。
李金发象征主义诗歌【篇一:李金发象征主义诗歌】本文从李金发的创作入手,评论了李金发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和作认为李金发引进和创作的象征主义诗歌在诗歌形式和诗歌意象方面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李金发象征主义诗歌历史地位一提起李金发的名字, 许多人并不陌生, 因为他总是和一个诗歌流派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个诗歌流派在20年代中后期风靡一时, 虽然它不属于诗歌发展的主流, 但它断断续续地影响了中国新诗坛70余年, 迄今诗坛上最前卫的现代诗派, 仍能从它那儿追溯到或明或暗的承接关系, 它就是象征诗派, 而象征诗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便是李金发。
象征主义并非中国产舶来品0,李金发则是介绍它到中国诗里来的正因为如此,当年名不见经传的20 余岁的李金发名噪一时, 尽管从他成名起批评便伴随着他, 而他的诗作虽多名作却极少, 但是, 他在现代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他对中国新诗发展的贡献, 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价值。
象征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 其先驱者是查理#波特莱尔charlesbaudelaire, 1821) 1967) 他以其诗集5恶之花6 和文学理论著作 5美学探奇6、5浪漫派艺术6, 从创作实践到理论倡导, 充分阐示了象征主义诗歌的主要特征: 在题材上, 他一反浪漫派末流歌咏风花雪月的陈词滥调, 把艺术的视野转向城市生活的喧嚣丑恶和现代人们内心的苦闷颓废。
他说: 在我看来,把恶之美提炼出来是有趣的。
0 在艺术方法上,他打破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传统的直抒胸臆和客观白描等艺术手段, 主张用有声有色的具体物象来暗示显现内心的微妙世界。
他认为人的内心活动与外在事物之间存在契合与感应的关系, 自然界的气象万千和草木风云都是可以向人们发出感应气息的象征的森林0。
波特莱尔的这些艺术原则,后来就成了象征主义诗歌流派以及整个现代诗派的基本倾向和艺术手法。
到19 世纪80年代, 象征主义作为一个新崛起的诗派正式形成, 代表人物是保尔#魏尔伦paulverlaine, 1844) 1896) (arthurrimbauol, 1854) 1891) 和史推方#马拉美 stphane mallrm 1842)1898) 。
中国象征诗派一、主要代表人物1、李金发(1900-1976):广东梅县人,出生于富商家庭,但生活节俭,使他自幼体弱多病,严父的管束让他觉得生活乏味,母爱无瑕顾及众多的子女,“我的童年是在无生趣中过去的。
”----性情孤辟抑郁。
①1919年11月,“男儿当志在四方”,赴法学雕塑,巴黎美院,节俭清苦。
孤独寂寞“没有女朋友,没有中外诸色人的交际,没有物质的享受…所谓花都的纸醉金迷,于我没有份,我是门外汉”。
除雕塑之外,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象征派诗歌,视魏尔伦、波德莱尔为“名誉老师”,对《恶之花》手不释卷。
性格气质上的孤僻抑郁,对人世的悲观认识,游子的凄苦、孤单,弱国子民的自卑、愤懑,进步书籍使他觉得人类社会罪恶太多,但没有反抗。
改造社会的朋友圈子,遂沉醉于愤世嫉谷、颓废感伤的象征派诗作中。
②1920年开始写诗,直到1925年回国后才出版。
回国后为生计而奔波,诗兴其少,所作之诗“已非当年气概”作品:《微雨》现实风雨之下作者悲哀的呻吟。
《食客与凶年》是游学德国柏林期间所写。
当时一战德国经济极为困难,此这谓“凶年”,而他们却是一群“享受低价马克之福”的游人,被李自嘲为“凶年的食客”。
共100首,几乎作一首,感叹时光、生命之易逝,歌吟感情、希望之幻来。
《为幸福而歌》可说是李与德国画家之女履妲浪漫之恋的情感记录。
人生观忽然改变,遇事乐观,诗作一扫颓废绝望的调子,而充满爱的絮语和幸福的憧憬。
其他作品:《阿育王》、《弃妇》、《琴的哀》、《有感》、《时之表现》、《有感》、《琴的哀》。
爱情诗:李金发,《微雨》中大约一半《为幸福---》最多,他最喜欢歌唱女性和爱情。
他认为“能够崇拜女性美的人,是有生命统一之快感的;能够崇拜女性美的社会就是较进化的社会。
”他将诗分为哲理诗、爱情诗和革命诗,“但我结果还是愿永久作爱情诗,因为女性美,是可永久歌咏而不倦的。
”多表现对女性的新生和对纯洁爱情的期待、陶醉与痛苦,写尽了爱情的魅力、温柔、细腻、清新、健康,但仍然笼罩着悲观颓废的阴影。
法国象征派诗歌特色象征派(Symbolisme)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在诗歌创作中独具特色。
它不仅是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反叛,更是对客观现实的深刻思考与超越。
象征派诗歌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开启了现代诗歌的新篇章。
本文将通过象征派诗歌的起源、核心思想、主要特征及代表诗人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象征派的起源象征派兴起于19世纪80年代,尤其是在法国,作为对普遍流行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的一种反动。
文艺复兴以来,现实主义旨在通过准确描绘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真实反映社会,是一种客观主义的表现。
而自然主义则进一步强调科学方法及环境对人性的影响,试图通过详细的描述揭示人性和社会的本质。
然而,这些流派往往忽视了人类内心深处情感世界和复杂性。
面对这样的局面,一些创新型的诗人开始寻求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希望能够探索更深层次的人性与情感。
他们相信,艺术不应该仅仅限于表面的描述,而要向读者传达更为丰富的情感与想象。
该思潮促成了象征派的诞生,并且在《艺术即生命》的理念指导下逐渐发展壮大。
二、象征派的核心思想象征派诗人的核心思想强调“内心体验”和“主观感受”,认为诗歌应当是一种情感和意象的传达,而非简单的叙述事件。
对于他们来说,语言不仅是描述工具,更是传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媒介。
象征派诗人致力于利用模糊和暗示的方法,通过象征手法来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从而实现一种“心灵之间”的交流。
同时,象征派也反对单一或简单的理解,他们更希望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意象,可以在不同文化、心理背景下产生各自独特的理解。
这种模糊性不仅展示了个人内心感受的复杂性,也为诗歌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吸引力,这在后世文学中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三、象征派诗歌的主要特征1. 意象丰富而含蓄在象征派诗歌中,意象使用频繁且相当丰富。
例如,对自然景观、日常生活琐事及梦境等元素进行高度抽象和富有寓意的描绘。
这种含蓄而富有多重含义的表达方式,不仅增加了诗词的韵味,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解读空间。
李金发象征派诗歌的内容
李金发是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创作的诗歌主题广泛,涵盖了自然、爱情、生命、历史等多个方面。
但可以说,他的诗歌基调都是深邃而且抽象的,重在探索人类文化精神与自然的联系,强调万物互联、宇宙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具体表现在他的诗歌中,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以自然为源头和灵感来源,描绘自然之美,如《水墨天成》诗中“一只鸟,激扬知了声,又翻滚几重碧水潭,月映葉花,
半含芙蓉”;
2. 通过自然的构成因素进行象征,如《地带有一朵丁香花》诗中用“花开”表现出“生命的生长和坚韧;
3. 将具象的景物转化为抒情的符号,如《雨吟》诗中“叩开了
沉默的面门/弃我入绿绸钟声”;
4. 突破儒学禁锢束缚,强调现代感和自由意识,例如《此刻心》诗中“此时此刻阶下有人/咀嚼生活如此平凡/无热情、无血液/
便只留下孤独和悲欢”;
5. 关注本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对人道主义的价值影响,《黄河诗歌》诗中“狭窄古蹊,密椽参差/从此,黄河就是中华/人之本,土之魂”。
象征派诗歌名词解释一、定义象征派诗歌是19世纪末起源于法国的一种诗歌流派,后流行于欧美各国。
它强调用象征的手法来暗示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而不是直接去描述或表达。
象征派诗人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世界”才是真的、美的。
他们试图通过象征的意象,构建起一个超现实的艺术世界,以表达内心深处复杂、微妙且难以言传的情感体验。
二、主要特点(一)象征手法的运用1. 意象象征2. 整体象征(二)音乐性1. 韵律象征派诗歌注重韵律的独特性,常常采用复杂的韵律形式。
不像传统诗歌韵律那样规则、整齐,而是更追求一种与情感表达相契合的韵律节奏。
例如,通过长短句的交错、不规则的押韵等方式,营造出一种灵动、变幻的音乐感。
2. 节奏其节奏往往是舒缓、朦胧的,与象征派诗歌所表达的含蓄情感相呼应。
这种节奏能够引导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放慢速度,深入体会诗歌中微妙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
(三)神秘主义色彩1. 暗示性象征派诗歌充满暗示性,诗人不会直白地表达思想情感,而是通过意象、象征等手段暗示读者去领悟。
读者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去挖掘诗歌背后隐藏的意义。
2. 超自然元素常常引入超自然的元素,如神话、梦境、幻觉等。
这些元素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性,使诗歌超越了现实世界的局限,进入到一个充满奇幻和未知的精神领域。
例如,马拉美在诗歌创作中常常运用梦幻般的情境,让读者在似真似幻的境界中感受诗歌的独特魅力。
三、代表诗人及作品(一)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 简介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先驱。
他的诗歌打破了传统诗歌的美学观念,直面现代都市生活中的丑恶、病态现象。
(二)保尔·魏尔伦(Paul Verlaine)1. 简介法国象征派诗人。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又充满忧伤,善于捕捉瞬间的情感和微妙的感觉。
(三)斯蒂芬·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1. 简介法国象征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人中的诗人”。
“纯诗”与早期象征派诗歌(四)1、“纯诗”:诗歌观念的变化2、早期象征派苍白的钟声苍白的钟声衰腐的朦胧疏散玲珑荒凉的蒙蒙的谷中——衰草千重万重——听永远的荒唐的古钟听千声万声古钟飘散在水波之皎皎古钟飘散在灰绿的白杨之梢古钟飘散在风声之萧萧——月影逍遥逍遥——古钟飘散在白云之飘飘一缕一缕的腥香水滨枯草荒径的近旁——先年的悲哀永久的憧憬新觞——听一声一声的荒凉从古钟飘荡飘荡不知哪里朦胧之乡古钟消散人丝动的游烟古钟寂蛰入睡水的微波潺潺古钟寂蛰入淡淡的远远的云山古钟飘流入茫茫四海之间——暝暝的先年永远的欢乐辛酸软软的古钟飞荡随月光之波软软的古钟绪绪的人带带之银河——呀远远的古钟反响古乡之歌渺渺的古钟反映出故乡之歌远远的古钟入苍茫之乡无何听残朽的古钟在灰黄的谷中入无限之茫茫散淡玲珑枯叶衰草随呆呆之北风听千声万声——朦胧朦胧——荒唐茫茫败废的永远的故乡之钟声听黄昏之深谷中1926年1月2日东海道上穆木天落花我愿透着寂静的朦胧薄淡的浮纱,细听着淅淅的细雨寂寂的在檐上激打,遥对着远远吹来的空虚中的嘘叹的声音,意识着一片一片的坠下的轻轻的白色的落花。
落花掩住了藓苔幽径石块沉沙。
落花吹送来白色的幽梦到寂静的人家。
落花倚着细雨的纤纤的柔腕虚虚的落下。
落花印在我们唇上接吻的余香啊!不要惊醒了她!啊!不要惊醒了她,不要惊醒了落花!任她孤独的飘荡!飘荡,飘荡,飘荡在我们的心头,眼里,歌唱着,到处是人生的故家。
啊,到底哪里是人生的故家?啊,寂寂的听着落花,妹妹你愿意罢我们永久的透着朦胧的浮纱,细细的深尝着白色的落花深深的坠下,你弱弱的倾依着我的胳膊,细细的听歌唱着她,“不要忘了山巅,水涯,到处是你们的故乡,到处你们是落花。
”1925年6月9日穆木天《我从Cafe中出来》王独清我从Cafe中出来,身上添了中酒的疲乏,我不知道向哪一处走去,才是我底暂时的住家……啊,冷静的街衢,黄昏,细雨!我从Cafe中出来,在带着醉无言地独走,我底心内感着一种,要失了故园的浪人底哀愁……啊,冷静的街衢,黄昏,细雨!弃妇李金发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遂割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