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变学基础知识总结
- 格式:ppt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18
流体的流变学和流变性流体的流变学是研究流体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和流动行为的科学。
流变性描述了流体在受力时的响应特性,其对于工程学、材料科学、地质学和生物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流体的流变学基础知识、流变性的分类与特征,以及流变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流体的流变学基础知识流体的流变学基础知识包括黏度、剪切应力、剪切速率等概念。
黏度是衡量流体内部黏滞阻力大小的物理量,它描述了流体的黏稠程度。
通常用希氏粘度(Pa·s)或毫希氏粘度(mPa·s)来表示。
剪切应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切应力,即流体在受力作用下沿垂直于受力方向发生的变形力。
用帕斯卡(Pa)来表示。
剪切速率是指流体内各层之间相对运动的速率,它是剪切应力引起的流体变形速率。
通常用秒的倒数(s-1)来表示。
二、流变性的分类与特征根据流体的流变性质,流体可以分为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
牛顿流体是指其黏度对剪切应力的变化不敏感,黏度保持不变。
一般来说,水、气体等低粘度液体都是牛顿流体。
非牛顿流体则是指其黏度随剪切应力的变化而变化。
非牛顿流体的流变性质较为复杂,主要分为塑性流体、剪切稀化流体和剪切增稠流体等。
塑性流体是指在一定的剪切应力下才会发生塑性变形的流体,如面膜、牙膏等。
剪切稀化流体是指其黏度随剪切应力的增加而减小的流体,如可可粉、淀粉水等。
剪切增稠流体则是指其黏度随剪切应力的增加而增大的流体,如颜料、油漆等。
非牛顿流体常常表现出流变学特征,如屈服应力、流变模量、渗透率等。
这些特征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流体在不同应力下的行为,并且对于流体的使用和加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流变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 工程学领域:流变学在工程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在涂料工业中,对涂料黏度和流动性的研究可以优化工艺流程和涂料性能。
再如在食品工业中,流变学可以帮助研究食品的质地、流动性和纹理,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指导。
2. 材料科学领域:流变学对材料的研究和评价也具有重要意义。
第十四章流变学基础第一节概述一、流变学的基本概念(一)流变学研究内容流变学—Rheology 来源于希腊的Rheos=Sream(流动)词语,是Bingham 和Crawford为了表示液体的流动和固体的变形现象而提出来的概念。
流变学主要是研究物质的变形和流动的一门科学。
对某一物体外加压力时,其内部各部分的形状和体积发生变化,即所谓的变形。
对固体施加外力,固体内部存在一种与外力相对抗的内力使固体保持原状。
此时在单位面积上存在的内力称为内应力(stress)。
对于外部应力而产生的固体的变形,当去除其应力时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elasticity)。
把这种可逆性变形称为弹性变形(elastic deformation),而非可逆性变形称为塑形变形(plastic deformation)。
流动是液体和气体的主要性质之一,流动的难易程度与流体本身的粘性(viscosity)有关,因此流动也可视为一种非可逆性变形过程。
实际上,多数物质对外力表现为弹性和粘性双重特性,称为粘弹性物质。
(二)剪切应力与剪切速度观察河道中流水,水流方向一致,但水流速度不同,中心处的水流最快,越靠近河岸的水流越慢。
因此在流速不太快时可以将流动着的液体视为互相平行移动的液层,叫层流,如图14-1。
由于各层的速度不同,便形成速度梯度du/dy,或称剪切速度。
这反映流体流动的特征。
由于流动阻力便产生速度梯度,流动较慢的液层阻滞着流动较快液层的运动。
使各液层间产生相对运动的外力叫剪切力,在单位液层面积(A)上所需施加的这种力称为剪切应力,简称剪切力(shearing force),单位为N·m-2,以S 表示。
剪切速度(rate of shear),单位为s-1,以D 表示。
剪切应力与剪切速度是表征体系流变性质的两个基本参数。
二、流变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流变学在药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应用流变学理论对乳剂、混悬剂、半固体制剂等的剂型设计、处方组成以及制备、质量控制等进行评价。
聚合物流变学知识点总结一、聚合物的结构1. 聚合物的结构聚合物是由大量重复单体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它的结构可以分为线性聚合物、支化聚合物和交联聚合物三种类型。
线性聚合物是由单一的链状分子组成,支化聚合物是具有分支结构的聚合物,而交联聚合物则是由互相交联的聚合物链构成的。
2. 聚合物的结构对流变性质的影响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对其流变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线性聚合物的流变行为往往比较简单,而支化聚合物和交联聚合物因为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而表现出更加复杂的流变行为。
3. 聚合物的分子量聚合物的分子量也是影响其流变性质的重要因素。
分子量越高,聚合物越倾向于呈现出固态的性质,例如高分子量的聚合物会表现出较高的粘度和内聚力。
4. 聚合物的形状聚合物的形状对其流变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球形分子的聚合物在流动状态下会表现出不同于线性分子的流变行为。
二、聚合物的流变性质1. 聚合物的黏度聚合物的黏度是其在流动状态下对外部应变的抵抗力,是衡量聚合物流变性质的重要指标。
由于聚合物的复杂分子结构和内聚力,其黏度通常会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呈现出剪切稀化的特性。
2. 聚合物的弹性聚合物的弹性是指其在受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能力。
在流变学中,弹性通常用弹性模量来描述,高分子链的可延展性和排列状态会影响聚合物的弹性模量。
3. 聚合物的流变型态聚合物在流变过程中可能会呈现出多种类型的流变行为,包括牛顿型流体、剪切稀化型流体、剪切增稠型流体等。
4. 聚合物的剪切稀化和剪切增稠在流变过程中,聚合物通常会表现出剪切稀化和剪切增稠的特性。
剪切稀化是指在剪切应力作用下,聚合物的黏度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减小;而剪切增稠则是指聚合物的黏度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
三、流变学测试方法1. 平行板流变仪平行板流变仪是用于测定聚合物流变性质的常用实验仪器,它通过施加不同频率和幅值的应力来测量聚合物的黏度和弹性等性质。
2. 旋转流变仪旋转流变仪是另一种常用的流变学测试设备,它通过旋转圆盘或圆柱的方式来施加剪切应力,测量聚合物的流变性质。
《临床血液流变学》P5第二章流变学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流变学、生物流变学及类血液流变学一、流变学流变学(rheology)一词中的rheo起源于希腊语,有流动之意。
远在公元前5世纪,人们就流传着希腊哲学家Heraclitus的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一切在流,一切在变”。
流变学一词由此而来。
然而,流变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则是20世纪20年代的事情,当时,由于橡胶、塑料、油漆、润滑剂以及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对上述原材料的研究。
因为这些物质都包含有流动和复杂变形的结构,这些物质所具有的运动现象,很难用经典的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的方法来分析,为此,研究这类物质的流动与变形,必须紧密结合这些物质的结构和物理、化学属性,美国的物理化学家Bingham 在对油漆、糊状粘土、印刷油墨、润滑剂以及某些食品作了大量的研究后,认为这些物质都包含有使其能够复杂变形和流动的结构,其运动方式远较一般弹性体的变形和一般液体的流动复杂。
同时还指出,这些物质的复杂变形发生在流动过程中,并对其流动产生重大影响,在他的倡议下,美国于1928年成立了流变学会,并把研究物质流动和变形的科学称为流变学。
与流体力学、弹性力学、材料力学相比,流变学有2个突出的不同特点:其一,流变学研究的重点不仅限于物质的粘性运动和弹性变形,而是兼有这2种物理属性,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由这2种物理属性结合而成的物质的新的物理属性,即粘弹性和塑弹性。
其二,流变学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不仅从宏观角度去探讨物质的力学性质和行为,而且还从微观的角度去揭示物质内部结构及其理化性质与其宏观力学和运动的关系。
由此可见,流变学又可以看作是物体的力学与构成物体的物质化学互相渗透的科学,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流变学又被定义为有关物体的力学性质和力学行为的物理化学。
物质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变形或运动,是物质的普遍特性,不论是液体的流动,弹性体的变形或者是更为复杂的塑性、粘弹性以及塑弹性,均属于物质流变性的表现方式。
名词解释•流变学:研究材料流动及变形规律的科学。
•假塑性流体:指无屈服应力,并具有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减小的流动特性的流体。
•韦森堡效应&爬杆现象&包轴现象:当圆棒插入容器中的高分子液体中旋转时,没有因惯性作用而甩向容器壁附近,反而环绕在旋转棒附近,出现沿棒向上爬的“爬杆”现象。
•巴拉斯效应&挤出胀大&弹性记忆效应:指高分子被强迫挤出口模时,挤出物尺寸要大于口模尺寸,截面形状也发生变化的现象。
•法向应力效应:聚合物材料在口模流动中,由于自身的黏弹特性,大分子链的剪切或拉伸取向导致其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产生法向应力效应。
•松弛时间:是指物体受力变形,外力解除后材料恢复正常状态所需的时间。
•表观粘度:非牛顿型流体流动时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的比值。
•*入口校正:对于粘弹性流体,当从料筒进入毛细管时,由于存在一个很大的入口压力损失,因此需要通过测压力差来计算压力梯度时所进行的校正。
•本构方程:描述应力分量与形变分量或形变速率分量之间关系的方程,是描述一大类材料所遵循的与材料结构属性相关的力学响应规律的方程. 反映流变过程中材料本身的结构特性。
•*粘流活化能:E定义为每摩尔运动单元所需要的能量,它表征粘度对温度的依赖性,E越大,粘度对温度的依赖性越强,温度升高,其粘度下降得越多。
•*第二光滑挤出区:当剪切速率继续增大时,熔体在模壁附近会出现“全滑动”,这时会得到表面光滑的挤出物,这一区域称为第二光滑挤出区。
•*第一法向应力差:沿流动(受力)向的应力与垂直于流向(法向)的应力之差。
•*触变性流体:在恒温和恒定的切变速率下,粘度随时间递减的流体。
•*震凝性流体:在恒温和恒定的切变速率下,粘度随时间递增的流体。
•*平衡转矩:胶料混炼时,转矩随物料的不断均化最终达到的平衡值。
•拉伸粘度:拉伸应力与拉伸应变速率之比,表示流体对拉伸流动的阻力。
•*宾汉流体: 与牛顿型流体的流动曲线均为直线,但它不通过原点,只有当剪切应力超过一定屈服应力值之后才开始塑性流动。
一、粘度和稠度的概念首先这里要解释一下粘聚性和粘结力,这说的就是粘度和稠度,所谓粘度,就是物质内摩擦力的总和,是流动阻力的一种量度,是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比,因此也叫粘度系数。
但是这个名称有待商榷,原因马上会提到。
而稠度,是物质本身所处状态的描述,两者并不一样,比如有的东西很稠,但是不粘,但针对流动讲,两者绝大多数情况下,要表达的意思基本是一致的。
有关粘度还要说明一些。
二、流变学的基本知识流变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流动和形变的科学,最早由bingham提出,可用于研究所有物质,当然不包括经典的胡克弹性固体和牛顿粘性液体,因为牛顿流体力学中将粘性看作是简单的线性规律,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他假定剪切应力剪切速率之间是线性的关系,当然,至今很多的流变学研究还是使用线性框架,流变学中提出了几个不同牛顿流体的模型,其中最为半固态流体广泛使用的,就是宾汉姆模型,它用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两个参数来表征材料的流变性质,宾汉姆模型只是在牛顿流体粘度的表达式里面加了一个屈服应力的值,这个屈服应力就是指流体流动之初时的内摩擦力,符合宾汉姆模型的物体在屈服应力值之下,是固态的,仅表现一定的弹性变形,当应力值大于屈服应力,物体就变现为牛顿流体连续流动,而这时的应力值与剪切速率的比例,称为塑性粘度,它和表观粘度是不一样的,表观粘度就是粘度。
我们再来介绍一下非牛顿流体粘度的变化情况,事实上,真实材料的粘度受到剪切速率,温度,压力和剪切时间的影响极大,他并不是一个系数,而是剪切速率的一个函数,因此,粘度又叫做剪切粘度或者剪切依赖性粘度。
剪切变稀是一种比较普通的情况,也称暂时粘度降或假型性,当然也有剪切增稠,对于剪切变稀的材料,表示粘度随剪切应力变化曲线,当剪切速率很高时,粘度又趋于不变。
这也被称为触变性。
有关这些参数的测试方法,虽然已经多非常多的研究成果,但是至今还是没有一个完备的检测水泥基材料流变性能的试验方法,而对于流变性能的表征,这点上也还在争论之中,现今对于混凝土流变学的研究还比较少,对于流变性能的表征方法也还不成型,这也阻碍了粘度调节剂的普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