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件开发
- 格式:ppt
- 大小:253.00 KB
- 文档页数:21
浅议网络课程课件制作脚本的编写张德昕[摘要] 以《车站信号自动控制》第三章第十四节“引导信号电路”为例,阐述网路课程课件制作脚本的编写。
[关键词] 车站信号自动控制网络课件制作脚本编写[作者简介]张德昕,男,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
广西柳州,545007如何将图片、文本、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素材有机的组合在一起?这是在进行课件制作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各种素材组织得好,制作出来的多媒体课件就能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如虎添翼,就能将教育信息通过多彩的图、文、声、像、动画等形式,直观、形象、生动地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学生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刺激下,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就能优化教师的教学过程、提高了效率、增强了效果,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并为教师开辟更广阔的创新空间。
要想编制出优秀的课件,课件制作脚本的编写就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下面就结合本人实际开发的《车站信号自动控制》网络课程,谈谈网络课程课件制作脚本的编写。
课件制作脚本,是在课件框架脚本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以《车站信号自动控制》第三章第十四节“引导信号电路”为例进行描述。
在B31401卡中体现了本节所有教学内容及课件中用到的图片、flash动画等的链接,如“图3-35(→ylt31401)”、“电路动作演示(→B31401-16)”,表示鼠标单击“图3-35”、“电路动作演示”后,在新窗口中打开ylt31401、 B31401-16文件。
通过编写规范的课件制作脚本, 可以充分地体现学科专家的教学思想、思考在前一阶段忽略的环节,可以集中优势,分工合作,使教学设计、脚本编写、程序设计等各种人员之间有一个交流的平台,程序设计人员根据制作脚本就能制作出能充分体现学科专家的教学思想的界面漂亮、功能齐全的多媒体课件。
更重要的是它是进行实际设计前的最后一个步骤,是进行设计的直接依据,可以避免设计和制作人员在一起边做边改的方式,对保证软件质量、提高了课件制作的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传热传质学”网络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作者:郑晓峰冯耀勋凌长明贾明生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05期摘要:介绍了“传热传质学”网络教学课件的开发设计方法以及主要组成部分。
该课件主要包括管理员管理、课程教学、师生互动以及在线测试系统四个功能模块,运用此课件可以实现网络教学。
关键词:传热传质学;网络课件;师生互动作者简介:郑晓峰(1977-),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广东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实验师;冯耀勋(1978-),男,湖北黄冈人,广东海洋大学工程学院,讲师。
(广东湛江524088)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2012年度省精品资源课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78-02“传热传质学”、“工程热力学”及“流体力学”是能源动力、化工和建筑环境设备类学科的主干技术基础课,这三门课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的基础,是这些专业的支柱课程,因此学习好这几门课非常重要。
相对于其他两门课,“传热传质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基础课程。
三种传热方式涉及较多的高等数学知识,推导公式及微分方程求解涉及高等数学的三重积分及数理方程,理论性很强。
同时由于传热传质学发展历史较长与实践接触很紧密,应用性很强。
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实践的机会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传热传质学”这门课有很大困难。
当前大部分学校都是采用讲授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形象地表示换热的实际过程,此外这种模式也使学生和教师之间除了在课间的交流外较少有接触,无法实现“传热传质学”教学课堂外的相互交流。
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技术日渐成熟,使这些功能的实现成为可能。
通过网络教学课件的开发,教师即可以在课堂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进行教学,能够形象地展示各种换热设备和换热过程,而且课后学生与教师之间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答疑和批改作业,实现课外的教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