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医学会风湿病分会2017年第十四次年会日程
- 格式:pdf
- 大小:205.28 KB
- 文档页数:11
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18届学术年会纪要蒋慧;李粲;李梦涛;赵岩【期刊名称】《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年(卷),期】2018(012)006【摘要】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18届学术年会于2018年11月16日至17日在京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延续了以往“学术、创新、务实、和谐”的理念,聚焦风湿学术前沿,关注焦点难点话题,邀请了国内外近50名专家学者进行精彩演讲。
来自全国各地近3 000名风湿病专科医生参加了此次会议并进行交流,充分展示了北京风湿学界包容、开放、团结的学术氛围。
【总页数】4页(P669-672)【作者】蒋慧;李粲;李梦涛;赵岩【作者单位】100730 北京,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100730 北京,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100730 北京,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100730 北京,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十二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年会纪要 [J], 郭新奎;王维林;白玉作;董倩;郑珊;吴荣德;吴烨明;莫绪明;郭源;高亚2.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诊治的“协和经验”——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张烜教授谈CTD-ILD最新诊疗进展 [J], 苏暄3.2011年华东六省一市风湿病学学术年会暨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学术会议纪要 [J], 薛静;吴华香4.江西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五次学术年会暨全国风湿病进展学习班在九江举办[J], 赵菊红5.江西省第三次风湿病学学术会议暨江西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成立大会在昌召开[J], 赵菊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会 议 手 册“长征之路”第二届中国肺循环学术年会第一届中法肺循环高峰论坛中国肺栓塞医师俱乐部成立大会2010年3月25日-28日长征之路会议组织成员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承办单位 同济大学医学院法国巴黎十一大学组委会名单大会主席: 胡大一教授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胡盛寿教授 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学会主任委员 徐国彤教授 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 Gerald Simonneau教授 法国政府医学政策顾问 Marc Humbert教授 法国巴黎十一大学医学院副院长 Lewis Rubin教授 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医学中心教授学术委员会主席:霍勇教授、葛均波教授、沈卫锋教授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席:杨跃进教授、吕树铮教授、马长生教授学术委员会:方唯一教授、魏盟教授、何奔教授、方全教授、杨新春教授组织委员会主席:高文教授、王乐民教授组织委员会联合主席: 黄岚教授,荆志成教授、李新立教授、郑杨教授、 潘曙明教授、吴炳祥教授、余再新教授、潘磊教授、 王勇教授中国肺栓塞医师俱乐部主 席: 胡大一教授副主席:王乐民教授、黄岚教授、荆志成教授、潘曙明教授会议主要内容及日程安排2010年3月26日上午 8:10 - 11:35时间 内容 讲者8:10-8:40 欢迎词及介绍裴钢教授 同济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Gerald Simonneau教授 法国巴黎十一大学教授胡大一教授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席主席:陈灏珠院士 胡大一教授 徐国彤教授 高文教授8:40-9:10 特别荣誉演讲:肺高压的负担——从一个少见疾病发展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Marc Humbert教授 巴黎十一大学9:10-9:30 肺高压的临床分类更新 Gerald Simonneau教授 法国Clamart9:30-9:50 肺动脉高压的注册登记,流行病学及生存数据 荆志成教授 上海市肺科医院9:50-10:00 自由问答主席:霍勇教授 杨跃进教授 吕树铮教授 方全教授10:05-10:25 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物学Anh Tuan Dinh-Xuan 巴黎笛卡尔大学教授,欧洲呼吸病杂志主编10:25-10:45 肺动脉高压的病理学分类 Peter Dorfmuller博士 法国Marie Lannelongue医院10:45-11:05 超声心动图评价肺高压及右心衰竭 张运院士 山东齐鲁医院11:05-11:25 先天性心脏病:来自肺高压的挑战 胡盛寿教授 北京阜外医院院长11:25-11:35 自由问答12:00-1:15 勃林格殷格翰卫星会中国肺栓塞医师俱乐部成立大会主席: 胡大一教授 王乐民教授讲者: 荆志成教授 黄岚教授下午 1:30 - 6:00时间 内容 讲者主席: 葛均波教授 沈卫峰教授 邓伟吾教授 陈义汉教授1:30-1:50 肺血管病的影像学 戴汝平教授 北京阜外医院1:50-2:10 肺动脉高压的遗传学 Florent Soubrier教授 法国巴黎2:10-2:30 右心导管及血流动力学评价 蒋鑫博士 上海市肺科医院2:30-2:50 肺高压的生物标记物 Adam Torbicki教授 波兰华沙2:50-3:00 自由问答时间 内容 讲者主席: 吴天一院士 张运院士 朱鲜阳教授 马依彤教授3:05-3:25 肺功能与心肺功能运动试验(CPET) Eli Gabbay教授 澳大利亚3:25-3:55 法舒地尔在肺动脉高压患者急性血流动力学中的作用张锐博士 上海市肺科医院3:55-4:15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 曾小峰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4:15-4:35 肺高压的药物治疗 Lewis Rubin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医学中心4:35-4:45 自由问答主席: 李新立教授 魏盟教授 方唯一教授4:50-5:10 左心疾病相关肺静脉高压 余再新教授 湖南湘雅医院5:10-5:30 门静脉高压相关性肺高压 Olivier Sitbon教授 法国5:30-5:50 肺静脉闭塞病 Marc Humber教授 法国5:50-6:00 自由问答6:30-8:30 卫星会:爱可泰隆之夜——新的治疗时代,更好的预后主席:荆志成教授 Marc Humbert教授讲者: Lewis Rubin教授 Olivier Sitbon教授2010年3月27日上午 8:10 - 11:35时间 内容 讲者主席: 刘中民教授 陆慰萱教授 徐凯峰教授 潘磊教授8:30-8:50 慢性肺疾病相关肺高压 Eli Gabbay教授 澳大利亚8:50-9:10 高原性肺高压 吴天一院士 青海高原医学研究所9:10-9:30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历史及研究进展 Chang-Bin Qiu博士 Actelion研究中心9:30-9:50 肺高压患者肺移植治疗 Philip Dartevelle教授 法国Marie Lannelongue医院9:50-10:00 自由问答时间 内容 讲者主席:李为民教授 钱菊英教授 何奔教授 徐亚伟教授10:05-10:25 依洛前列素治疗儿童肺高压 Maurice Beghetti教授 瑞士日内瓦10:25-10:45 伐地那非治疗肺高压 徐希奇博士 上海市肺科医院10:45-11:05 Riociguat: 治疗肺高压的新药 Adam Torbicki教授 波兰华沙11:05-11:35 未来肺高压的新治疗方法 Marc Humbert教授 法国Clamart 11:35-11:45 自由问答12:30-1:15 爱德华卫星会:右心导管技术——心脏病学领域一个古老但是很重要的技术方法主席:陈灏珠院士 荆志成教授 李建平教授 钱菊英教授讲者:陈灏珠院士:右心导管术:心脏病学侵入性检查的起点吕树铮教授: 著名介入心脏病学专家谈右心导管检查蒋鑫博士: 右心导管检查的操作路径和血流动力学概念下午 1:30 - 5:00时间 内容 讲者静脉血栓栓塞症,急性肺栓塞主席:于波教授 陆国平教授 李觉教授1:30-1:55 VTE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Gerald Simonneau教授 法国Clamart1:55-2:20 肺栓塞中的D-D二聚体及生化标记物Olivier Sanchez 巴黎笛卡尔大学乔治蓬皮杜医院肺栓塞中心2:20-2:45 肺动脉造影 吴炳祥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45-2:55 自由问答主席: 王乐民教授 吴炳祥教授 余再新教授 朱明军教授3:00-3:25 肺栓塞的诊断流程 Adam Torbicki教授 波兰华沙3:25-3:50 VTE的抗凝治疗:传统治疗及新型药物治疗Olivier Sanchez 笛卡尔大学乔治蓬皮杜医院肺栓塞中心3:50-4:15 肺栓塞的溶栓治疗 潘曙明教授 上海新华医院4:15-4:40 VTE的预防 Eli Gabbay教授 澳大利亚4:40-5:00 自由问答6:00-8:00 拜耳卫星会主席:讲者:2010年3月28日上午 8:10 - 11:35时间 内容 讲者主席:周新教授 张玉顺教授 潘曙明教授8:30-8:50 CTEPH的危险因素及病理学 Marc Humbert教授 法国Clamart 8:50-9:10 CTEPH的诊断及治疗策略 Gerald Simonneau教授 法国Clamart 9:10-9:30 CTEPH的药物治疗 Lewis Rubin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医学中心9:30-9:40 自由问答主席:郑杨教授 姚桦教授 杜志民教授9:50-10:20 TBD TBD 10:20-10:40 急慢性肺栓塞的介入治疗 荆志成教授 上海市肺科医院10:40-11:00 肺栓塞及CTEPH的外科治疗 Philip Dartevelle教授 法国Marie Lannelongue医院11:00-11:10 自由问答主席: 陈延军教授 张承宗教授 沈节艳教授11:10-11:20 病例报道1:PVOD一例 左祥荣博士 江苏省人民医院 11:20-11:30 病例报道2:中枢性低通气综合症相关肺高压 王勇教授 北京世纪坛医院11:30-11:40 病例报道3:法舒地尔在肺高压治疗中的经验杨振文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1:40-11:50 病例报道4:急性肺栓塞的导管溶栓经验 伍海安教授 黑龙江省人民医院 会议结束致词徐国彤教授 高文教授 荆志成教授 Marc Humbert教授会议注册及报到指南一, 会务费标准参会标准 会务费 会务费包含服务内容 可选增值服务 可选服务收费高级住宿会员 1500 3晚四星级标准间双人住宿 四星级标准间 600会议期间全部工作餐 单人住宿会议论文集等学术资料全程同声翻译服务(中英文双语)标准住宿会员 1200 3晚三星级标准间双人住宿 三星级标准间 400会议期间全部工作餐 单人住宿会议论文集等学术资料全程同声翻译服务(中英文双语)本市会员 600 会议期间全部工作餐会议论文集等学术资料全程同声翻译服务(中英文双语)二,注册方式1,网络注册:2,邮件注册: 将注册表填写完成后,发送到:longmarch2010@3,传真注册: 填写好附件一的报名表,传真至010-********4,电话注册: 拨打010-********转21,有专人接待电话注册注册信息提交后,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审核您的注册信息,确认有空余席位后,将由专人与您联系确认席位,并向您发送注册号。
北京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年会计划一、会议概述京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年会旨在促进风湿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在风湿病防治中的应用与创新。
本次年会将聚焦于风湿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医药在风湿病中的作用与研究进展等议题,并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同时举办相关展览和合作机构发布会等活动。
二、时间与地点1.时间:2022年5月20日至22日2.地点: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三、会议主题1.风湿病的诊断与治疗2.中医药在风湿病中的应用3.风湿病研究进展与新技术4.风湿病康复与护理四、会议议程安排第一天(2022年5月20日)8:00-9:00会议注册与签到9:00-9:30开幕式9:30-10:30主题演讲:风湿病的诊断与治疗10:30-11:00茶歇与展览参观11:00-12:30分论坛讨论:常见风湿病的诊断与治疗经验分享12:30-14:00午餐休息与展览参观14:00-15:30主题演讲:中医药在风湿病中的应用与研究15:30-16:00茶歇与展览参观16:00-17:30分论坛讨论: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临床实践与进展18:30-20:30晚宴与文艺演出第二天(2022年5月21日)8:30-10:30主题演讲:风湿病研究进展与新技术10:30-11:00茶歇与展览参观11:00-12:30分论坛讨论:风湿病新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挑战与前景12:30-14:00午餐休息与展览参观14:00-15:30主题演讲:风湿病康复与护理15:30-16:00茶歇与展览参观16:00-17:30分论坛讨论:风湿病康复与护理中的中西医结合模式18:30-20:30集体观看文艺演出或文化交流活动第三天(2022年5月22日)9:00-10:30主题演讲:风湿病的预防与健康管理10:30-11:00茶歇与展览参观11:00-12:30分论坛讨论:风湿病预防与健康管理的实践与创新12:30-14:00午餐休息与展览参观14:00-15:30闭幕式暨颁奖典礼15:30-16:00茶歇与展览参观16:00-17:30合作机构发布会17:30-18:00会议总结五、其他相关活动1.专题展览:风湿病临床治疗与研究成果展示2.合作机构发布会:与相关合作单位共同发布风湿病研究成果与合作项目3.交流交友活动:组织参会代表间的交流与交友,加强学术合作与联系。
痛风病的国内外认识及治疗进展与思考作者:黄晶杨婷王雨张冰来源:《世界中医药》2021年第01期摘要痛风病是指与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密切相关的进展性代谢疾病,已成为我国第二大类代谢疾病。
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痛风相关疾病的指南和专家共识以及中医对痛风病的认识,对痛风病的中西医认识进展进行综述。
以及基于对痛风病的认识,总结中西医治疗痛风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痛风病的诊疗及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痛风病;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痛风性关节炎;认识;治疗Progress and Thinking on the Treatment of Gout Disease at Home and AbroadHUANG Jing,YANG Ting,WANG Yu,ZHANG Bing(Schoo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2488,China)Abstract Gout disease is a progressive metabolism disease,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hyperuricemia and urate crystal deposition.It has become the second largest metabolism disease in China.In this paper,the guidelines and expert consensus on gout-related diseas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gout diseas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are classified and summarized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And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gout diseas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gout disease,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iagnosis,treatment and research of gout disease.Keywords Gout disease; Hyperuricemia; Urate deposition; Gouty arthritis; Understanding; Treatment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01.001痛风病是指与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密切相关的进展性代谢疾病。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组成名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组成名单主任委员:栗占国前任主任委员:张奉春候任主任委员:曾小峰副主任委员:黄烽、孙凌云、邹和建、鲍春德秘书长:王国春副秘书长:苏茵学术秘书:穆荣、张学武委员名单:学会职务姓名单位常务委员黄慈波卫生部北京医院常务委员赵岩北京协和医院常务委员张烜北京协和医院常务委员李小峰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常务委员肖卫国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常务委员毕黎琦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风湿免疫科常务委员张志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常务委员徐沪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常务委员吴华香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常务委员李兴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常务委员左晓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常务委员古洁若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常务委员张晓广东省人民医院常务委员刘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常务委员朱平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常务委员武丽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委员(兼秘书王国春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长)委员(兼副秘书苏茵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长)委员伍沪生北京积水潭医院委员李彩凤北京儿童医院委员郑毅北京朝阳医院委员李晓霞北京宣武医院委员齐文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委员巩路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委员李振彬河北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委员李洪斌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委员王晓菲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委员李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委员杨程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委员赵东宝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委员何东仪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委员姜林娣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委员张缪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委员王美美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委员林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委员徐建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委员厉小梅安徽省立医院委员林玲泉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委员李忆农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委员王友莲江西省人民医院委员王吉波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委员邵凤民河南省人民医院委员刘升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委员褚爱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委员胡绍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委员陈进伟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委员陶怡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委员杨岫岩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委员赵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委员詹锋海南省人民医院委员方勇飞重庆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委员袁国华四川南充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委员周彬四川省人民医院委员李龙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委员李芹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委员何岚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委员王轶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委员李占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委员宫怡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委员李彩萍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一附院。
扶持头部,另一手用五指指腹由其前发际处拿捏至枕部,反 复操作,用拇指和食指揉捏两侧耳廓,往返操作、将双手食指按住外耳道,震颤。
②五音疗法:根据五行对应关系,“角应 肝”相应关系辨证施乐。
角属木音,具有生长、萌生、爽朗之 意。
肝顺需木气练达,可疏泄肝胆,促进人体之气的升发调畅。
如:《胡笳十八拍》《泉水叮咚响》《梦里水乡》。
为患者实施经络推拿时同时施乐每日1次,每次30 min 。
两组均连 续用药1个月。
2.2疗效标准依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疗效标准⑷。
2.3观察指标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进行评估,评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⑺。
2)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 ):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HAMA 量表对2组患者焦虑状况进行评估,HAMA 涉及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等14个反映焦虑症状的项目,评分越高,焦虑状态越严重⑸。
2.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 0进行数据学处理,计量资料以(7±s )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行干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3.1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治愈好转未愈总有效对照组301(3.3)22(73.3)7(23.3)23(76.7)观察组304(13.3)23(76.7)3(10.0)27(90. 0)#注:与对照组比较,#?<0.05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HAMA 评分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 、HAMA 评分比较(7±s,分)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F <0. 05 ;与对照组比较,#F <0. 05组别时间PSQI HAMA 对照组治疗前16. 25 ±3. 2816. 86 ±4. 52(30 例)治疗后9. 01 ±1.39*6. 02 ±2. 13*观察组治疗前16. 53 ±3.3117.38 土 4. 49(30 例)治疗后4. 69 ±1.43;5. 78 ±1.99;4讨论失眠属于传统中医学“不寐”或“不得卧” “目不瞑”等 范畴。
第1篇2023年,我国风湿病分会紧紧围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工作部署,紧密围绕风湿病学科的发展,积极开展各项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和科普宣传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现将2023年度风湿病分会工作总结如下:一、学术交流1. 学术年会:成功举办山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学医师分会2023年度学术年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为广大风湿病从业人员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2. 病例竞赛:孝感市医学会风湿病分会举办2023年度第4次会议,开展风湿免疫疾病病例竞赛,提高临床医生诊疗水平和病例规范管理。
二、科研合作1. 联合开展科研项目:与国内外高校、医院合作,开展风湿病相关科研项目,推动学科发展。
2. 人才培养:举办风湿病相关学术研讨会、培训班,提高风湿病专业人员的科研能力和临床诊疗水平。
三、人才培养1. 学术交流:组织风湿病专业人员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拓宽视野,提升学术水平。
2. 培训班:举办风湿病相关培训班,提高风湿病专业人员的诊疗水平。
四、科普宣传1. 举办风湿病科普讲座:邀请风湿病专家为公众讲解风湿病知识,提高公众对风湿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 制作科普宣传资料:制作风湿病科普宣传手册、海报等,广泛宣传风湿病知识。
五、总结与展望2023年,风湿病分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以下工作:1. 深化学术交流,提高风湿病专业人员的学术水平。
2. 加强科研合作,推动风湿病学科发展。
3.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风湿病专业人员的诊疗水平。
4. 深化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风湿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5. 积极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工作部署,为我国风湿病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2023年风湿病分会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我们深知,风湿病事业任重道远。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实现我国风湿病事业的繁荣发展而不懈奋斗。
第2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风湿病分会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一、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X光片显示关节间隙明显狭窄伸直消失,严重疼痛伴功能障碍)(ICD-10:M06.991)行全膝关节置换术(ICD-9:81.5400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慢性病程,手关节等多关节发病,膝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逐渐加重;伴明显晨僵、关节肿胀等。
2.体格检查:患膝疼痛、活动受限,可伴有屈曲挛缩畸形、外翻畸形、或关节融合等。
3.辅助检查:类风湿因子、类风湿5项等化验指标以及X 线检查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膝骨关节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2.膝骨关节炎病变终末期。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对于术前畸形严重患者(屈曲挛缩大于45°,或关节僵直甚至融合等),为术后康复锻炼需要,可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06.991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编码。
2.膝关节病变终末期,关节间隙明显狭窄甚至消失。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有改善患膝疼痛及活动度的要求。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术前完成功能量表(KSS评分);(2)血常规、血型(ABO 血型+Rh因子)、尿常规、便常规+潜血、血沉、CRP;(3)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4)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5)手术部位X线检查:患膝负重正侧位、髌骨轴位、下肢全长片;(6)腰椎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类风湿5项、免疫8项、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颈动脉超声等。
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情况介绍
佚名
【期刊名称】《浙江医学》
【年(卷),期】2011(33)10
【摘要】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于2008年5月正式成立,是年轻而富有朝气的专科分会,目前吴华香教授任首届主任委员,共有副主任委员5人,委员39人,秘书2人。
分会组成人员学历高、年龄低,是一支具备良好发展势头的专业队伍。
【总页数】1页(P1495-1495)
【关键词】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主任委员;组成人员;专业队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6
【相关文献】
1.2011年华东六省一市风湿病学学术年会暨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学术会议纪要 [J], 薛静;吴华香
2.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兔业分会第二届会员情况介绍 [J],
3.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浙江医学杂志社朗生医药联合举办“帕夫林杯”优秀论文征集评选活动 [J],
4.浙江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介绍 [J],
5.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介绍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术会议通知模板精选你还在烦恼着如何写学术会议通知吗?没关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学术会议通知模板精选,供大家阅读参考。
学术会议通知模板精选1" 上海国际学术研讨会"(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 将于XX 年1 月9 日-11 日在上海扬子江万丽大酒店( renaissance yangtze shanghai hotel )召开。
著名专家陈顺乐教授担任会议主席。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会议安排大会演讲、壁报及卫星会议。
届时将有10 余名国际著名的风湿病学专家(见附页)作精彩学术报告。
近400 位国内外红斑狼疮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医师和学者参加。
相信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将促进红斑狼疮国内外研究经验的交流,进一步推动我国风湿病学事业的发展。
会议采用大会演讲(附中文摘要)和壁报交流的形式,欢迎积极参会和投稿。
稿件(包括中英文摘要)寄往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风湿病学科黄文群医师收,邮编XX01 。
截止日期:XX 年9 月30 日。
录用稿件将另行通知。
会议注册费600 元( XX 年12 月30 日前),会议当天注册800 元。
请将回执寄往上海医学会会务部史伟云老师,上海北京西路1623 号,邮编:XX41 ,电话:021-****** 。
上海红斑狼疮国际学术研讨会秘书处上海山东中路145号,XX01电话、传真:***********学术会议通知模板精选2为了让更多烧伤及创面处理专科医务人员提高创面处理的临床技能,掌握最新的创面修复知识,交流临床经验。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第九医院烧伤整形科定于xxx4年4月29日—5月1日举办"烧伤及各种慢性创面治疗新进展研讨会暨微粒皮在烧伤肉芽创面及各种慢性创面的应用学习班"。
㊃专题㊃基金项目:2018年北京市科技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路氏八段锦与普瑞巴林治疗纤维肌痛症的疗效比较研究(Z 181100001718153)通信作者:焦娟,E m a i l :j i a o .ju a n @h o t m a i l .c o m 纤维肌痛综合征诊治进展焦 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病科,北京100053) 摘 要:纤维肌痛综合征,也称纤维肌痛症,是较为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好发于40岁以上女性人群,以全身弥漫性疼痛为主要特征,常伴有疲劳㊁睡眠障碍㊁情绪紊乱和认知功能障碍等多种非特异性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㊂在我国,纤维肌痛综合征 鲜为人知 ,在医疗界和人民大众中得不到足够的认识,患者在多个科室之间辗转求治,往往导致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延迟,加大了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㊂本文对本病的历版诊断/分类标准和最新治疗管理方法及其推荐意见予以介绍和解读,以期促进我国纤维肌痛综合征诊治水平的提高㊂关键词:纤维肌痛;慢性疼痛;女性中图分类号:R 6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9)04-0293-06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9.04.001T h e o v e r v i e wo f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f i b r o m y a l g i a s yn d r o m e J i a o J u a n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 h e u m a t o l o g y ,G u a n g 'a n m e n H o s p i t a l ,C h i n e s eA c a d e m y o f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 ,B e i j i n g 100053,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J i a oJ u a n ,E m a i l :j i a o .ju a n @h o t m a i l .c o m A B S T R A C T :F i b r o m y a l g i as y n d r o m e ,a l s ok n o w na s f i b r o m y a l g i a ,i sav e r y co mm o nr h e u m a t i cd i s e a s e ,w h i c h m a i n l y o c c u r s i n w o m e no v e r40y e a r s .A st h e m a i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t h ed i f f u s e p a i na c r o s st h e w h o l eb o d y of t e n a c c o m p a n i e db y f a t ig u e ,s l e e p d i s o r d e r s ,m o o d d i s o r d e r sa n dc o g n i t i ei m p a i r m e n t ,a n d o th e rn o n s pe c if i cc l i n i c a l s y m p t o m s ,s e r i o u s l y a f f e c t i ng th e p a ti e n t s 'p h y s i c a l a n d m e n t a lh e a l t h .I nC h i n a ,f i b r o m y a l g i as yn d r o m e i sa l i t t l e k n o w n d i s e a s ea n di s g e n e r a l l y n o tw e l lu n d e r s t o o db y t h e m e d i c a l c o mm u n i t y an dt h e g e n e r a l p u b l i c .I no r d e r t o i m p r o v e t h e l e v e l o f d i a g n o s i s 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o f f i b r o m y a l g i a s y n d r o m e i nC h i n a ,t h i s a r t i c l e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A m e r i c a n C o l l e g e o fR h e u m a t o l o g y R e s e a r c hC r i t e r i a o f f i b r o m y a l g i a s y n d r o m e a n d t h e l a t e s tm a n a ge m e n tm e t h o d s .K E Y W O R D S :f i b r o m y a lg i a ;ch r o ni c p a i n ;f e m i n i n i ty焦娟,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青年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免疫病分会常务理事,海协会风疫专业纤维肌痛综合征中西医研究学组常务委员㊂曾于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纤维肌痛综合征研究组做访问学者,回国后先后主持了多项纤维肌痛综合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英文S C I 收录论文7篇,多次参加国际学术大会,做大会交流㊂纤维肌痛综合征,也称纤维肌痛症,是以全身弥漫性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㊂本病较为常见,好发于40岁以上女性人群[1],按照199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发布的分类标准,男女比例约为1ʒ7[2],欧美国家患病率为2%~8%[1-3],我国香港地区约为1%[4],大陆和台湾地区尚缺乏流行病学报道㊂有研究发现,随年龄增长,本病患病率也随之越高,50~60岁女性中患病率高达8%[5]㊂发病机制方面,目前仍然不清,主流观点认为 中枢敏化 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6]㊂西方医学界对本病的认知经历了400余年的漫长过程㊂最早在1592年就出现了对本病的描述,当时被称为肌肉风湿症[7];此后一直到1904年才首次应用纤维组织炎来命名本病,假设本病病理变化是结缔组织的炎症[8];但在此后的70年间,组织活检未能证实结缔组织的炎症变化[9],因此,在1976年,美国H e n c h 教授提出以纤维肌痛综合征来代替纤维组织炎[9];1977年,开展了关于本病压痛点的临床试验[10];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将本病划分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并于1990年发布了第一版分类标准,特定部位压痛阳性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11]㊂虽然距第一版分类标准的颁布已经过去近30年,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仍然面临着巨大㊃392㊃‘临床荟萃“ 2019年4月20日第34卷第4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A pr i l 20,2019,V o l 34,N o .4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的挑战㊂据国外报道,患者常需耗时2年以上㊁平均就诊于3.7个医生才能被正确诊断,有的患者甚至用了10年的时间才得以确诊[12]㊂这种得不到正确诊断的情况,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患者就诊次数的大幅增加[13],同时在不同科室和医生的辗转求诊过程中,医疗费用可观,常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㊂据国外医疗保险数据分析,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的医疗花费达罹患其他疾病患者的3倍之多[14]㊂纤维肌痛综合征作为一种 鲜为人知 的疾病,在我国医疗界和大众中普遍得不到足够的认识㊂有报道显示,我国本病的首诊误诊率高达87%[15]㊂由于本病症状谱多样㊁又没有特异的实验室指标,同时一定比例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导致内科医生㊁甚至风湿病专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存在误区㊂中华医学会2010年第15届全国风湿病学术年会调查显示,约30%的医生认为本病应归属于心理或精神问题,仅有1/5参与调查的医生曾经治疗过本病患者[16]㊂2016年,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20次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上对中医风湿专科医生的调查显示,仍有20%的医生不清楚本病如何诊断[17]㊂由此可推测,我国医生尤其是风湿病专科医生对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低认知水平,是本病漏诊㊁误诊和误治的重要原因之一㊂国际上近年来对本病的认识也发展迅速㊂在本病的诊断/分类标准方面,相继有3版标准出台㊂首先,在2010年,为了避免压痛点检测的不便㊁降低本病诊断的难度,同时提高对疼痛以外的核心症状的重视,美国风湿病学会发布了纤维肌痛综合征诊断标准㊂新版标准取消了压痛点的检测,取而代之的是评估疼痛弥漫程度的 弥漫疼痛指数 和主要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 症状严重性量表 [18]㊂此后,W o l f e 等[19-20]学者分别于2011年和2016年对此版诊断标准进行了两次修订,主要简化了躯体症状数量评分,并对躯体疼痛部位进行了5个区域的划分㊂在本病的管理治疗方面,欧盟㊁加拿大㊁德国和以色列先后颁布了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管理推荐[21-22]㊂目前最新的管理指南是2016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制定的修订版纤维肌痛综合征治疗管理指南,对当前应用于纤维肌痛综合征治疗的每一种药物/非药物疗法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并附有推荐级别,其中文译文已于2017年12月在纸媒 医学参考报风湿免疫频道 上发表[23],对新版指南的解读也于2018年1月发表在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4]㊂目前,国内已有学者为推进我国纤维肌痛综合征诊治和研究水平的提高而努力㊂依托于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等学术组织的支持,于近年多次举办纤维肌痛综合征高级研修班和论坛,邀请了国内外专家系统地讲授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治及其研究方向和方法㊂本病以疼痛为主要症状,而其他的常见症状,如疲劳㊁睡眠障碍㊁情绪紊乱和认知功能障碍等,虽然并不像疼痛症状那样出现在每一位患者身上,但却严重影响着本病的诊断㊁治疗和预后㊂因此,在诊疗过程中,应特别重视本病的症状多样性和疾病复杂性㊂1纤维肌痛综合征核心临床表现弥漫性躯体疼痛 见于所有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最核心 的症状㊂这种躯体疼痛必须同时具有弥漫性(ȡ11/18个压痛点或ȡ4/ 5个疼痛区域)和慢性(持续3个月以上)的特点㊂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疼痛并非单纯的肌肉疼痛㊁神经性疼痛或抑郁症的躯体症状,常有许多患者,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患者出现机械性腰背痛,即腰背劳累后疼痛加重,和(或)伴有四肢内侧或外侧肌肉疼痛㊂本病除了全身弥漫性关节肌肉疼痛症状外,常伴有多种非特异性症状[25]㊂那么,在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众多临床表现中,哪一种或几种是它的核心表现,和本病最相关呢?曾有国外学者将本病的核心症状进行梳理,按照发生率高低依次为:弥漫性疼痛100%㊁睡眠障碍90%㊁疲劳80%㊁外周压痛点70%㊁肠易激惹症状30%~50%㊁膀胱易激惹症状12%;此外,本病常见临床症状还有认知障碍㊁头痛㊁晨僵㊁寒冷不耐受和心悸胸痛[26],而本病伴抑郁的发生率为20%~40%,在患者一生中抑郁的发生率为58%~ 71%[26]㊂2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断/分类标准沿革应用时间最长㊁临床医生较为熟悉的本病诊断标准是美国风湿病学会1990年版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分类标准[11]㊂在这一标准中有两个条件:①持续3个月以上的全身性疼痛;②18个压痛点中至少有11个部位疼痛㊂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者,可诊断为纤维肌痛综合征㊂继发于各种风湿病,如骨关节炎㊁类风湿关节炎㊁强直性脊柱炎㊁系统性红斑狼疮㊁白塞综合征等,及非风湿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㊁恶性肿瘤等,则诊断为继发性纤维肌痛症㊂这版标准中提到全身性疼痛和压痛点的概念㊂全身性疼痛即分布于躯体两侧㊁上下部及中轴,包括颈项㊁前胸㊁后背或腰部等部位的广泛性疼痛㊂压痛点是采用拇指按压(按压力约为4k g/c m2,使得检查者拇指指甲变白,恒定压力几秒钟)特定部位,这18㊃492㊃‘临床荟萃“2019年4月20日第34卷第4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A p r i l20,2019,V o l34,N o.4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个(9对)压痛点的部位是:枕骨下肌肉附着点处两侧㊁两侧斜方肌上缘中点㊁第5~7颈椎横突间隙前面的两侧㊁两侧肩胛棘上方近内侧缘的起始部㊁两侧肱骨外上髁远端2c m处㊁两侧第2肋骨与软骨交界处的外上缘㊁两侧臀部外上象限,臀肌前皱襞处㊁两侧大转子后方㊁两侧膝内侧脂肪垫关节皱褶线的内侧;同时还要使用相同方法按压前额中部㊁前臂中部㊁手指中节指骨㊁膝关节内外侧等部位,以排除 伪痛 ㊂由于1990年版标准中压痛点检测的不便,为了降低本病诊断的难度,同时提高对疼痛以外的核心症状的重视,美国风湿病学会于2010年发布了新版纤维肌痛综合征诊断标准,以 弥漫疼痛指数 和 症状严重性量表 来界定患者疼痛的普遍性和非特异症状的多寡以及严重程度,而取消了压痛点的检测[18]㊂在这一版标准中,弥漫疼痛指数将全身划分为19个部位,计算过去1周内出现疼痛的部位总个数,总分为19分,部位包括:左右颌部,左右肩胛带区,左右上臂,左右前臂,左右髋部(臀区,大转子),左右大腿,左右小腿以及颈部,背部,腰部,胸部和腹部㊂症状严重性量表总分12分,评价疲劳㊁睡醒后仍觉困乏㊁认知症状这3大核心症状在过去1周内的严重程度;同时还对本病其他躯体症状出现的数量进行计分,包括肌肉疼痛㊁肠激惹综合征㊁乏力/疲劳㊁思维或记忆问题㊁肌无力㊁头痛㊁腹痛/痉挛㊁麻木㊁头晕㊁失眠㊁抑郁㊁便秘㊁上腹痛㊁恶心㊁紧张㊁胸痛㊁视物不清㊁发热㊁腹泻㊁口干㊁瘙痒㊁喘鸣㊁R a y n a u d s现象㊁风团㊁耳鸣㊁呕吐㊁烧心㊁口腔溃疡㊁味觉改变㊁抽搐㊁眼干㊁憋气㊁食欲丧失㊁皮疹㊁光过敏㊁听力障碍㊁易出现瘀斑㊁脱发㊁排尿次数增多㊁排尿疼痛及膀胱痉挛共41种㊂患者如果符合下列3个条件,则满足纤维肌痛综合征诊断标准:①弥漫疼痛指数ȡ7和症状严重性量表评分ȡ5或弥漫疼痛指数3~6和症状严重性量表评分ȡ9,②症状出现并维持相当的水平至少3个月,③患者没有用其他可以解释疼痛的疾病㊂这一版标准中的41种非特异临床症状数目繁多,给临床应用带来了困难㊂2011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发布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自评量表,即将2010版中弥漫疼痛指数和症状严重性量表的标准转为患者自评,并将2010版中的41项非特异症状简化为头痛㊁下腹部疼痛或绞痛㊁心情压抑和(或)忧郁3项,以帮助医生进行判断[19]㊂患者通过单页自评问卷对全身骨骼肌肉疼痛部位以及疲乏㊁睡眠障碍㊁认知障碍㊁相关躯体症状进行诊前自评㊂2010/2011版标准仍需除外其他引起疼痛的疾病,这就有可能造成漏诊,如一些风湿性疾病患者同时合并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情况,对累及多部位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还易造成误诊,因而,这版标准常作为2010年版医生评价诊断分类标准的补充,不推荐独立用于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诊断㊂为更好地区分纤维肌痛综合征与局部疼痛综合征,2016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再次发布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修订诊断标准[20],将弥漫疼痛指数中的19个部位划分为5个区域,并要求5个区域内至少4个区域出现疼痛,并将诊断标准的第一条中 弥漫疼痛指数3~6 调整为 弥漫疼痛指数4~6 ;同时指出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断与其他疾病的诊断无关,并不排除其他临床重要疾病的存在㊂2016版修订标准综合了1990年分类标准㊁2010/2011年诊断标准的优点,以疼痛涉及的 区域 替代疼痛 部位 ,简化躯体症状类型,明确评价方式,并且不再排除其他临床重要疾病的存在㊂在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断/分类标准的不断修订中可以看出:①本病的疼痛一定是全身性的,5个区域内至少4个区域出现疼痛(不包括颌部㊁胸部㊁腹部);②疼痛及疲乏㊁睡眠障碍等症状一定是慢性的,要求持续在相同水平至少3个月以上;③仅有疼痛症状和压痛点并不充分,一定要关注本病的6大核心症状:疼痛㊁压痛㊁睡眠障碍㊁疲劳㊁患者躯体功能下降和精神情感的异常,以及患者对自身症状严重程度的评价;④本病诊断无需排除其他临床重要疾病的存在㊂3目前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新版欧洲抗风湿联盟纤维肌痛综合征治疗管理推荐意见“是在对涉及纤维肌痛症治疗的药物以及非药物疗法的系统评价以及M e t a分析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见表1)[24]㊂评估的主要疗效指标包括疼痛㊁疲劳㊁睡眠质量和日常功能,采用评估㊁发展和评价系统对目前用于治疗本病的每一种药物以及非药物治疗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并且提供了推荐等级;形成推荐等级时,主要考虑了非药物或药物疗法所涉及的临床试验数量㊁患者数量㊁涵盖的症状种类㊁文献的质量以及疗效的可信度㊁不良反应以及治疗费用等因素㊂推荐治疗方法的力度包含:强推荐㊁弱推荐㊁弱反对和强反对㊂表中 强推荐 意味着,应向所有或几乎所有的患者推荐该项治疗㊂ 弱推荐 意味着应向大多数人推荐该项治疗㊂所有成员将对推荐治疗的认同程度进行评分, 0 代表完全不同意, 10 代表完全同意㊂因此指南中对各项推荐治㊃592㊃‘临床荟萃“2019年4月20日第34卷第4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A p r i l20,2019,V o l34,N o.4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疗的最后认同度(0~100%)反映了委员会成员对评分在7及7以上治疗手段的表决结果,例如,对于有氧和力量锻炼,100%的成员对其评分都是ȡ7,所以认同度为100%一致[23]㊂表12016年欧洲抗风湿联盟给出的纤维肌痛综合征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的10条意见建议证据等级分级推荐强度一致性(%)首要原则最佳管理要求及时诊断㊂全面了解纤维肌痛症需要综合评估疼痛㊁功能㊁社会心理状况㊂其异常的疼痛进程和其他伴发的特征使得纤维肌痛症应当被视为一种复杂且具有多样性的疾病㊂总之,纤维肌痛症的管理需要以渐进的方法进行㊂ⅣD100纤维肌痛症的管理旨在提高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平衡益处和治疗风险,治疗是根据疼痛强度㊁功能㊁相关特征(如抑郁)㊁疲劳㊁睡眠障碍和患者意愿以及合并症,结合非药物和药物治疗的多学科方法与患者共同制定的㊂最初的管理应集中在非药物治疗㊂ⅣD100具体建议非药物治疗有氧和力量性锻炼I a A强100认知行为治疗I a A弱100多元治疗I a A弱93已确定的物理治疗:针灸或水疗I a A弱93冥想运动治疗(气功㊁瑜伽㊁太极)和基于注意力的减压治疗I a A弱71~73药物治疗阿米替林(小剂量)I a A弱100度洛西汀或米那普仑I a A弱100曲马多I b A弱100普瑞巴林I a A弱94环苯扎林I a A弱75 3.1纤维肌痛综合征的首要治疗原则目前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治疗应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诊断要及时,具体治疗方案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在医生与患者共同决定的基础上制定㊂首先是患者教育,即向患者提供疾病的具体介绍,并且对患者的疼痛㊁体能和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估㊂治疗方面,基于实用性㊁费用㊁安全性和患者意愿等考虑,首先推荐采用非药物治疗(锻炼);如果无效,进一步的治疗则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以下治疗方法:心理治疗(用于伴有情绪障碍或对应对措施无效的患者),药物治疗(用于有严重疼痛或睡眠障碍的患者),以及(或)多元化康复治疗(用于严重失能的患者),疾病的诊疗流程见图1[23-24]㊂3.2纤维肌痛综合征的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方面,考虑到锻炼在疼痛㊁体能和健康方面的效果以及其实用性㊁相对低花费㊁没有安全隐患方面的优势,目前首选锻炼,包括有氧锻炼与力量训练,都可以改善疼痛和提高躯体功能[23-24]㊂其次推荐[23-24]:①针灸,作为标准治疗的辅助治疗,可以使患者得到改善30%疼痛的受益,电针也可以改善疼痛和疲乏;②认知行为治疗,在缓解疼痛和改善失能方面有疗效,并且效果持续较长时间;③水疗法/温泉疗法,中位数为4小时的水疗(时间范围200~300分钟)有改善疼痛的作用,并且可以维持较长时间(中位数:14周),水疗法和温泉疗法具有相类似的效果;④冥想运动,包括太极㊁瑜伽㊁气功和身体觉醒疗法,总治疗时间为12~24小时,对睡眠和疲劳有改善,其中部分疗效可以长期维持;⑤关注力/心身治疗,关注力引导的减压疗法可以在治疗后立即改善疼痛症状;⑥多元治疗,在治疗后立即减轻疼痛和疲劳,但效果短暂㊂如上述非药物治疗方法无明显疗效时,根据患者需求,可以建议予以个体化治疗[23-24]㊂心理治疗(弱推荐)可考虑用于伴有情绪障碍或对应对措施无效的患者;认知行为治疗能中度㊁长期地减轻疼痛㊁改善失能状态和情绪障碍;多元化的康复项目可用于严重失能的患者,与单一的治疗相比,多元化的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短期改善症状㊂由于患者数量少㊁试验规模小㊁对照措施不当㊁试验质量低下,甚至研究结果并不一致㊁缺乏足够证据来评估疗效和安全性等原因,不推荐使用的非药物疗法有生物反馈㊁辣椒素㊁催眠疗法㊁按摩㊁S-腺苷基蛋氨酸㊁整脊疗法㊁意象引导疗法和顺势疗法,以及电热和光疗㊁植物热疗法㊁音乐治疗,记日记或讲故事和静态磁疗法[23-24]㊂3.3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药物治疗本病的药物治疗应当在严重疼痛(建议应用度洛西汀㊁普瑞巴林㊁曲马多)或睡眠障碍(建议应用阿米替林㊁环苯扎林㊁普瑞巴林)的患者中考虑应用,推荐使用的药物有[23-24]:①阿米替林,低剂量服用可以改善疼痛[疼痛程度可以下降30%的需要治疗人数(N N T)为3.54]㊁睡眠质量,并在改善疲乏方面有轻度疗效㊂②抗惊厥药普瑞巴林,具有改善疼痛的效果(疼痛程度可以下降30%的N N T为9),并在改善疲乏㊁睡眠质量方面有轻微疗效,在改善躯体功能方面没有疗效㊂③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度洛西汀和米那普伦,度洛西汀在减轻疼痛方面有效,并有轻度改善睡眠和改善躯体功能的疗效,但在改善疲乏方面无效;米那普伦可以减轻疼痛,并对疲乏㊁躯体功能有轻度疗效,对改善睡眠质量无效;④曲马多,弱阿片样药物,可以改善疼痛程度;⑤环苯扎林,对疼痛的治疗无效,在治疗12周后有改善睡眠的轻微疗效㊂㊃692㊃‘临床荟萃“2019年4月20日第34卷第4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A p r i l20,2019,V o l34,N o.4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图1 纤维肌痛综合征诊疗流程鉴于缺乏疗效㊁安全问题和所基于临床研究的样本量及质量问题,不建议使用以下药物治疗本病,包括[23-24]: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在改善疼痛上有中等疗效,在改善疲乏和睡眠方面无效,但有报道发生危及生命的相互作用;②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阻断剂,对于疼痛㊁睡眠有中等程度的效果,但是对于疲乏无效㊂③非甾体抗炎药,并未显示出治疗作用;④生长激素,有缓解疼痛作用,在改善躯体功能方面没有见到满意疗效,而药物安全性方面仍需考虑(发生睡眠障碍,腕管综合征);⑤羟丁酸钠,对于疼痛程度,睡眠问题和疲乏症状仅有轻微疗效㊂由于样本量小等问题,目前建议抗惊厥药加巴喷丁仅在本病的研究中使用㊂由于缺乏糖皮质激素㊁强阿片类㊁大麻酚类和抗精神病药物有效性的临床证据,目前不建议使用,尤其是强阿片类和糖皮质激素这两种存在高风险的不良反应和成瘾性的药物㊂随着近年纤维肌痛综合征多个版本的修订诊断标准的出台,使得本病的诊断易于广大医护人员的掌握,有利于本病的及时诊断和正确诊断㊂在本病的治疗中,一定要注重因人而治,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条件开展非药物治疗和选择药物进行治疗㊂非药物治疗为目前的一线治疗,应向所有初诊的患者推荐,当无明显效果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要进行个性化治疗,其中可能包括药物治疗㊂目前国外学者尝试了众多的非药物和药物方法㊃792㊃‘临床荟萃“ 2019年4月20日第34卷第4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A pr i l 20,2019,V o l 34,N o .4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来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㊂众多周知,中医药复方治疗在缓解本病多种非特异症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笔者尝试应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本病,包括中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中国养生气功八段锦和针灸),使很多患者的躯体疼痛得以减轻,甚至缓解,前期进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初步证实我国养生气功八段锦具有缓解本病疼痛㊁减轻睡眠障碍㊁疲乏和抑郁情绪的作用[27]㊂然而,治疗领域仍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在同等条件下,患者应如何选择不同的非药物疗法非药物和药物联合疗法的联合是否比单一治疗更有效?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是否有能预测治疗应答与否的特征?当纤维肌痛综合征与炎症性关节炎合并时,该如何治疗?这些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密切相关的问题都值得我国学者进一步研究㊂参考文献:[1] R u s uC,G e eM E,L a g a c eC,e t a l.C h r o n i c f a t i g u e s y n d r o m ea n df ib r o m y a l g i a i nC a n a d a:p r e v a l e nc ea n da s s o c i a t i o n sw i t hs i xh e a l t hs t a t u si n d i c a t o r s[J].H e a l t h P r o m o tC h r o n i c D i sP r e vC a n,2015,35(1):3-11.[2] W o l f eF,R o s s K,A n d e r s o nJ,e ta l.T h e p r e v a l e n c e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f i b r o m y a l g i ai nt h e g e n e r a l p o p u l a t i o n[J].A r t h r i t i sR h e u m,1995,38(1):19-28.[3] Q u e i r o zL P.W o r l d w i d e E p i d e m i o l o g y o fF i b r o m y a l g i a[J].C u r rP a i nH e a d a c h eR e p,2013,17(8):356.[4]S c u d d s R A,L i KM,S c u d d s R J.T h e P r e v a l e n c e o fF i b r o m y a l g i a S y n d r o m e i nC h i n e s e P e o p l e i nH o n g K o n g[J].JM u s c u l o s k e l e t P a i n,2006,14(2):3-11.[5] C a m p o sR P,V췍z q u e zR o d ríg u e zM I.H e a l t h-r e l a t e d q u a l i t y o fl i f ei n w o m e n w i t hf i b r o m y a l g i a:c l i n i c a la n d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f a c t o r sa s s o c i a t e d[J].C l i n R h e u m a t o l,2012,31(2):347-355.[6] C l a u w D J.F i b r o m y a l g i a:ac l i n i c a l r e v i e w[J].J a m a,2014,311(15):1547-1555.[7] R u h m a n W.T h e e a r l i e s t b o o k o n r h e u m a t i s m[J].B r iJr h e u m a t o l,1940,2:140-162.[8] G o w e r s WR.A L e c t u r e O n L u m b a g o:I t s L e s s o n s A n dA n a l o g u e s[J].B r iM e d J,1904,1(2246):117-121.[9] N o a u t h o r s l i s t e d.T w e n t y-s e c o n d r h e u m a t i s mr e v i e w.R e v i e wo f t h eA m e r i c a na n dE n g l i s h l i t e r a t u r e f o r t h e y e a r s1973a n d1974[J].A r t h r i t i sR h e u m,1976,19(6S U P P L):973-1223.[10] Y u n u sM,M a s iA T,C a l a b r oJ J,e t a l.P r i m a r y f i b r o m y a l g i a(f i b r o s i t i s):c l i n i c a l s t u d y o f50p a t i e n t sw i t hm a t c h e dn o r m a lc o n t r o l s[J].S e m i nA r t h r i t i sR h e u m,1981,11(1):151-171.[11] W o l f eF,S m y t h e H A,Y u n u s M B,e ta l.T h e A m e r i c a nc o l l e g e o fr h e u m a t o l o g y1990c r i t e r i af o r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f i b r o m y a lg i a.R e p o r t o f th em u l ti c e n t e r c r i t e r i a c o mm i t t e e[J].A r t h r i t i sR h e u m,1990,33(2):160-172.[12] D i F r a n c oM,I a n n u c c e l l i C,B a z z i c h i L,e t a l.M i s d i a g n o s i s i nf i b r o m y a lg i a:a m u l t i c e n t r es t u d y[J].C l i n E x p Rh e u m a t o l,2011,29(6S u p p l69):S104-S108.[13] H u g h e sG,M a r t i n e z C,M y o n E,e ta l.T h ei m p a c to fad i a g n o s i s o ff i b r o m y a l g i a o n he a l t h c a r e r e s o u r c e u s e b yp r i m a r y c a r e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U K:a no b s e r v a t i o n a l s t u d y b a s e do n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J].A r t h r i t i sR h e u m,2010,54(1):177-183.[14] B e r g e r A,D u k e s E,M a r t i n S,e t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h e a l t h c a r e c o s t s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f i b r o m y a l g i as y n d r o m e[J].I n t JC l i nP r a c t,2007,61(9):1498-1508.[15]尉国师,周海核,唐力.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113例临床误诊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12):1845-1846.[16] M uR,L iC,Z h uJ X,e ta l.N a t i o n a l s u r v e y o fk n o w l e d g e,a t t i t u d e a n d p r a c t i c e o f f ib r o m y a l g i a a m o n g r h e u m a t o l o g i s t s i nC h i n a[J].I n t JR h e u mD i s,2013,16(3):258-263.[17]焦娟,张柔曼,姜泉.中医风湿专科医生对纤维肌痛症认知水平的调查[J].中医杂志,2017,58(20):1740-1742.[18] W o l f eF,C l a u w D J,F i t z c h a r l e s MA,e ta l.T h e A m e r i c a nC o l l e g eo f R h e u m a t o l o g y p r e l i m i n a r y d i a g n o s t i cc r i t e r i af o rf i b r o m y a lg i a a n d m e a s u r e m e n t o f s y m p t o m s e v e r i t y[J].A r t h r i t i sC a r eR e s(H o b o k e n),2010,62(5):600-610.[19] W o l f eF,C l a u w D J,F i t z c h a r l e s MA,e ta l.F i b r o m y a l g i ac r i t e r i aa nd se v e r i t y s c a l e sf o r c l i n i c a la n d e p i d e m i o l og i c a ls t u d i e s:a m o d i f i c a t i o n o ft h e A C R p r e l i m i n a r y d i a g n o s t i cc r i t e r i a f o r f i b r o m y a l g i a[J].JR h e u m a t o l,2011,38(6):1113-1122.[20] W o l f eF,C l a u w D J,F i t z c h a r l e sMA,e t a l.2016R e v i s i o n s t ot h e2010/2011f i b r o m y a l g i a d i a g n o s t i c c r i t e r i a[J].S e m i nA r t h r i t i sR h e u m,2016,46(3):319-329.[21] A l c췍n t a r a M o n t e r o A,S췍n c h e z C a r n e r e r o C I.[E U L A Rr e v i s e d 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s f o r t h em a n a g e m e n t o f f i b r o m y a l g i a][J].S e m e r g e n,2017,43(6):472-473.[22] A b l i nJ,F i t z c h a r l e s MA,B u s k i l a D,e ta l.T r e a t m e n to ff i b r o m y a lg i as y n d r o m e: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so fr e c e n te v i d e n c e-b a s e di n t e r d i sc i p l i n a r y g u ide l i n e s w i t h s p e c i a le m p h a s i s o nc o m p l e m e n t a r y a nd a l te r n a t i v e t h e r a p i e s[J].E v i d B a s e dC o m p l e m e n tA l t e r n a tM e d,2013,2013:485272.[23]焦娟,贾园,吴庆军,等(译).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纤维肌痛症治疗管理指南(2017年修订版)[N].医学参考报风湿免疫频道, 2017-12-16.[24]焦娟,贾园,吴庆军,等.解读2017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纤维肌痛治疗管理建议[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8,22(1): 67-70.[25] Häu s e rW,A b l i n J,F i t z c h a r l e sM-A,e t a l.F i b r o m y a l g i a[J].N a tR e vD i sP r i m e r s,2015,1:15022.[26] M e a s e P,A r n o l d L M,C h o y E H,e t a l.f i b r o m y a l g i as y n d r o m em o d u l ea tOM E R A C T9:d o m a i nc o n s t r u c t[J].JR h e u m a t o l,2009,36(10):2318-2329.[27]J i a o J,R u s s e l l I J,W a n g W,e t a l.B a-D u a n-J i n a l l e v i a t e s p a i na n d f ib r o m y a l g i a-r e l a t e d s y m p t o m s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f i b r o m y a lg i a:r e s u l t s o f a r a n d o m i s e d 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J].C l i nE x p R h e u m a t o l,2019F e b15.[E p u ba h e a do f p r i n t]收稿日期:2019-03-19编辑:王秋红㊃892㊃‘临床荟萃“2019年4月20日第34卷第4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A p r i l20,2019,V o l34,N o.4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疗效观察熊明慧,熊 聃,付 吉,胡 乔,葛丽君摘要 目的:探讨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 A )病人应用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的效果㊂方法:选取2020年2月 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1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采用P E N S 3.1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将随机数字卡装入密封信封中,随机开启,将奇数纳入对照组,偶数纳入观察组,每组60例㊂两组均采用西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两组均持续护理12周㊂对比两组临床症状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㊂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关节肿胀指数㊁关节压痛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 Q O L I -74)中的躯体㊁心理㊁物质生活㊁社会功能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㊂结论: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能够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临床症状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㊂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中医定向透药;生活质量K e yw o r d s r h e u m a t o i d a r t h r i t i s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n u r s i n g ;m o x i b u s t i o n o n t h e m e r i d i a n o f t h e g o v e r n o r ;t a r g e t e d p e n e t r a t i o n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q u a l i t y of l i f e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4.06.027 类风湿性关节炎(R A )是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具有病情反复㊁持续发作等特点,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僵硬㊁功能障碍等多种不良预后[1-2]㊂当前临床通常采用西药治疗该病,以非甾体消炎药㊁慢作用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较为常见,具有一定疗效,但仍难以满足病人的康复需求,应在此基础上联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㊂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中的痹症范畴,多认为其发生原因与机体正气不足㊁卫外不固有关,另感湿㊁寒及热之邪等,导致关节㊁肌肉及经络出现痹阻[3-4]㊂中医特色护理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强调结合疾病特点开展辨证施护,进而达到改善其机体健康状态的目的㊂督脉隔物灸与中医定向透药均属于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㊂本研究旨在探讨两种中医护理技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内容如下㊂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2月 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P E N S 3.1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将随机数字卡装入密封信封中,随机开启,将奇数纳入对照组,偶数纳入观察组,每组60例㊂观察组女34例,男26例;病程(11.33ʃ2.23)基金项目 宜春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3Z D J H 2895㊂作者简介 熊明慧,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330800,高安市中医院;熊聃㊁付吉㊁胡乔㊁葛丽君单位:330800,高安市中医院㊂引用信息 熊明慧,熊聃,付吉,等.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疗效观察[J ].全科护理,2024,22(6):1110-1112.年;年龄(55.42ʃ4.52)岁;病情严重程度:重度15例,中度21例,轻度24例;身高(165.25ʃ4.63)c m ;体重(61.25ʃ4.35)k g;受教育年限(9.05ʃ1.26)年㊂对照组女35例,男25例;病程(11.36ʃ2.25)年;年龄(55.46ʃ4.50)岁;病情严重程度:轻度25例,中度21例,重度14例;身高(165.31ʃ4.66)c m ;体重(61.22ʃ4.32)k g ;受教育年限(8.93ʃ1.23)年㊂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㊂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220701A )㊂1.2 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5]中诊断,以小关节疼痛㊁肿胀㊁晨僵等症状为主要表现㊂2)中医诊断标准:符合2017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对风寒湿阻证的诊断标准,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痛有定处,晨僵屈伸不利,遇寒则痛剧,局部畏寒怕冷㊂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沉紧㊂1.3 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均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意识清楚,具备正常的沟通能力;病人㊁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同意㊂2)排除标准:合并传染性疾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㊂1.4 干预方法两组均采用西药治疗㊂1.4.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㊂常规宣教,嘱病人积极配合;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评估病人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缓解其负性情绪;同时向病人宣教相关注意事项,包括饮食㊁起居等,持续护理12周㊂1.4.2 观察组㊃0111㊃C H I N E S E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M a r c h 2024V o l .22N o .6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㊂1.4.2.1 督脉隔物灸结合病人风寒湿阻证型,选取大椎穴㊁腰俞穴;协助病人取俯卧位,露出背部,对病人大椎穴至腰俞穴部位使用乙醇进行消毒,使用温姜汁沿大椎穴涂抹至腰部,采用附子㊁细辛及丁香等药物制成的灸粉,沿棘突撒成线状,并将桑皮纸覆盖其上,将姜泥敷成梯形,高2.5c m ,宽3c m ,随后将橄榄状艾柱置于姜泥上,点燃艾柱前中后部分,待其自然燃尽,铺上艾柱继续进行艾灸,灸3壮㊂艾灸结束后,去除姜泥㊁桑皮纸㊁灸粉等,并使用温热毛巾擦净,艾灸期间禁止洗澡或背部受凉,避免进食生冷㊁辛辣㊁肥甘厚味等食物㊂每周1次,持续12周㊂1.4.2.2 中医定向透药1)处方:结合病人证型选用川乌㊁草乌㊁羌活㊁独活㊁桂枝㊁细辛㊁青风藤等多味中药,加水煎煮至100m L 汤药备用㊂2)定向透药方法:协助病人取仰卧体位,充分暴露疼痛部位,分别将2块清洁纱布置于煎煮好的汤药中,浸湿后敷于病人疼痛部位,使用一次性治疗巾覆盖纱布后固定,连接电子脉冲仪,调节频率为3000~5000H z ,输出电流为35~45m A ,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宜,每次30m i n ,每天1次,持续12周㊂1.5 观察指标1)临床症状:对比两组护理前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包括关节肿胀指数㊁关节压痛指数及晨僵时间㊂其中关节肿胀㊁压痛指数评分按照由轻到重的程度,采用0~10分评分法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明病人肿胀㊁压痛程度越重㊂2)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 Q O L I -74)[7]进行评估,包含躯体㊁心理㊁物质生活㊁社会功能方面,共74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 i k e r t 5级评分法,各方面均采用百分制评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生活质量越高㊂分别于护理前后评定㊂3)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 S N S )[8]评价,满分95分,得分ȡ77分为 非常满意 ㊁57~76分为 满意 ㊁ɤ56分为不满意 ㊂于病人出院前进行评定㊂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 P S 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ʃ标准差(x ʃs )表示,采用t 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表1 两组临床症状比较(x ʃs )组别例数 关节肿胀指数(分)护理前护理后关节压痛指数(分)护理前护理后晨僵时间(m i n )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606.22ʃ1.265.17ʃ1.147.60ʃ1.785.85ʃ1.566.25ʃ1.054.51ʃ0.92观察组606.25ʃ1.303.38ʃ1.057.63ʃ1.824.12ʃ1.256.33ʃ1.083.23ʃ0.82t 值-0.1288.946-0.091 6.704-0.411 8.045P0.898<0.0010.927<0.0010.682<0.001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x ʃs )单位:分组别例数 躯体 护理前护理后心理 护理前护理后物质生活 护理前护理后社会功能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6065.63ʃ5.1772.75ʃ5.3366.27ʃ5.2570.65ʃ5.6065.24ʃ4.7171.79ʃ5.7767.75ʃ5.7272.78ʃ6.14观察组6066.20ʃ5.2580.82ʃ5.4266.32ʃ5.2280.87ʃ6.1165.33ʃ4.8081.89ʃ7.2467.43ʃ5.3883.86ʃ6.75t 值-0.599-8.223-0.052-9.552-0.104-8.4510.316-4.312P0.550<0.0010.958<0.0010.928<0.0010.753<0.001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单位:例(%)组别例数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对照组6024(40.00)28(46.67)8(13.33)52(86.67)观察组6034(56.67)24(40.00)2(3.33) 58(96.67) 注:两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χ2=3.927,P =0.048㊂3 讨论3.1 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可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临床症状当前临床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尚无根治方法,西医以药物治疗为主,但长期用药存在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受限,这就要求临床应加强护理干预[9-10]㊂中医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归属于 痹病 范畴,认为机体正气亏虚,外邪入侵,复感风寒湿,气血痹阻不行,关节闭涩,外邪留滞筋骨关节,久之筋骨失养,故见关节僵硬㊁肿痛㊁筋挛肉卷㊁活动障碍,即为痹症[11-12]㊂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分型以寒湿阻络证居多,其寒湿气重,经络受阻,阳气亏虚,故有体倦恶风[13-14]㊂临床干预应以扶正祛邪,温经通络㊁养阴益气㊁祛寒除湿等为主㊂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关节肿胀指数㊁关节压痛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针对类风湿性㊃1111㊃全科护理2024年3月第22卷第6期关节炎病人应用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的效果较好,有利于促进其临床症状恢复㊂分析其原因在于,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总督一身阳气,为阳脉之海,灸督脉有祛风除湿㊁通经活络㊁温阳散寒等作用[15-16]㊂督脉隔物灸属于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之一,是在督脉的脊柱段上施以 隔药灸 ,能够调节人体阴阳平衡㊂本研究将督脉隔物灸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中,将温阳通络的药粉洒于督脉,在姜泥上行间接施灸,利用增强药物㊁姜及艾叶的温通作用,疏通人体气血,达到温通经络㊁祛寒除湿等功效㊂中医定向透药又称为离子导入技术,是在定向透药仪的导引下,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从皮肤定向推送至组织病灶部位[17-18]㊂将其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中,利用直流电对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电离,并随电流作用在皮肤下形成离子堆,透过皮肤黏膜快速渗透入人体,进而达到促进病情康复的目的㊂同时,采用川乌㊁草乌㊁羌活㊁独活等中药制成导入液,川乌㊁草乌祛风除湿㊁温经止痛,羌活解表散寒㊁祛风胜湿㊁止痛,独活祛风除湿㊁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㊁温经止痛之效,可调和经络㊁促使气血通行,缓解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酸痛㊁关节屈伸不利㊁手足麻木等症㊂余孟英等[19]的研究表明,中医定向透药能够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临床症状恢复,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进一步说明中医定向透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优越性㊂3.2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可改善生活质量㊁提升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应用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的效果较好,有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㊂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中,可起到祛寒除湿㊁温经通络㊁补充人体阳气㊁调畅气机㊁平衡阴阳等作用,且两种护理技术均具有较好的应用安全性,有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㊂龚燕花等[20]的研究表明,以督脉灸为主的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明显提升慢性乙肝病人的生活质量,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进一步说明督脉灸的应用效果,但当前临床尚缺乏督脉灸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中的相关研究,临床应不断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㊂4小结综上所述,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能够加快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临床症状恢复,提升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㊂但本研究中样本总量较少,仅为120例,存在一定局限,后续研究中应增加纳入样本量,以深入分析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远期预后中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加可靠的指导㊂参考文献:[1]郭云柯,陆燕,纪伟.独活寄生汤联合中药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对MM P-3㊁R A N K L㊁O P G水平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2):25-28.[2]刘洪波,靖春颖,韩平.重组人Ⅱ型T N F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风湿骨痛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9,34(4):358-361;376.[3]金妙娟,杜红卫,王柳青,等.正念身体扫描法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17):1616-1620.[4]顾玉彪,郑林,肖涟波,等.中医药预防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39(9):1050-1055.[5]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4):265-270.[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47-48.[7]李凌江,杨德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J].临床荟萃,2009,24(9):763.[8]牛洪艳,倪静玉,张玲,等.护理满意度量表在临床住院病人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3):287-290. [9] B E A Z L E Y-L O N G N.D o n e u r o n a l m i c r o v a s c u l a r a c t i v a t i o n a n dr e s u l t a n t d y s f u n c t i o n i n r h e u m a t o i d a r t h r i t i s c o n t r i b u t e t o c h r o n i c p a i n[J].N e u r a l R e g e n e r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2019,14(1):79-81.[10] Y A N G Y P,HU S S A I N N,Z HA N G L,e t a l.K a d s u r a c o c c i n e a:ar i c h s o u r c e o f s t r u c t u r a l l y d i v e r s e a n d b i o l o g i c a l l y i m p o r t a n tc o m p o u nd s[J].C h i ne s e H e r b a l M e d i c i n e s,2020,12(3):214-223.[11]杨帆,许超,俞烨晨,等.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㊁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24):4641-4645. [12]姜小帆,曹雯,陈芳,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伴焦虑㊁抑郁状态的分布情况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16(9):1569-1572.[13]刘丽敏,秦理.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免疫功能㊁凝血功能指标的关系[J].辽宁中医杂志,2023,50(2):84-87. [14]王学刚,邓建锋,崔彦如,等.火针结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22,39(7):65-69. [15]邱曼丽,黄馨云,吴琦,等.基于秦氏督脉理论针刺治疗冻结肩对肩关节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21,38(9):61-64.[16]冯雪.督脉针刺结合改良胸椎正骨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21):3023-3026. [17]孙国丽,金瑛,胡雪蓉.耳穴压豆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疼痛的干预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6):1010-1013.[18]蒋黎明,于小明,吴绪波,等.肌肉能量技术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1,55(6):58-60.[19]余孟英,王金莲,陈路,等.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康复护理措施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四川中医,2021,39(5):207-210.[20]龚燕花,姚晓泉.以督脉灸为主的中医特色护理对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医药导报,2022,28(8):101-103.(收稿日期:2023-08-03;修回日期:2024-03-17)(本文编辑蒋尔丹)㊃2111㊃C H I N E S E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M a r c h2024V o l.22N o.6。
・416・・诊治指南・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史堡丛堡遁堂盘查垫!Q笙§旦箜!垒鲞筮鱼塑£丛9』丛些坚望!!!,jⅡ!!垫!立,yQi!!生,丛Q:§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最常见的关节疾病。
是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
本病的发生与衰老、肥胖、炎症、创伤、关节过度使用、代谢障碍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OA在中年以后多发,女性多于男性。
本病在4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0%一17%,60岁以上为50%,而在75岁以上人群则高达80%。
该病有一定的致残率。
本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OA和继发性OA。
前者是指原因不明的OA,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一定关系,多见于中老年人;后者是指继发于关节外伤、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病、炎性关节病、地方性关节病、其他骨关节.病等。
有时很难鉴别原发性OA和继发性OA。
问诊和体格检查可以帮助判断病因。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继发性OA的诊断。
本病按照是否伴有临床症状分为症状性OA和放射学OA。
前者伴有明显的OA临床症状,而后者无临床症状只有x线OA表现。
l临床表现1.1常见症状和体征本病好发于膝、髋、手(远端指间关节、第一腕掌关节)、足(第一跖趾关节、足跟)、脊柱(颈椎及腰椎)等负重或活动较多的关节。
1.1.1关节疼痛及压痛:本病最常见的表现是关节局部的疼痛和压痛。
负重关节及双手最易受累。
一般早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
休息时好转,活动后加重.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持续性疼痛。
或导致活动受限。
关节局部可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为明显。
疼痛在阴冷、潮湿和雨天会加蕈。
1.1.2关节肿大:早期为关节周围的局限性肿胀,随病情进展可有关节弥漫性肿胀、滑囊增厚或伴关节积液。
后期町在关节部位触及骨赘。
1.1.3晨偶:患者可出现晨起或关节静止一段时问后偶硬感,活动后可缓解。
本病的晨僵时间一般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0.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