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ARM学习笔记
- 格式:docx
- 大小:32.26 KB
- 文档页数:6
《STM32Cube高效开发教程》读书笔记目录一、前言 (2)1.1 书籍简介 (3)1.2 编写目的 (4)二、STM32Cube概述 (5)2.1 STM32Cube的意义 (6)2.2 STM32Cube的主要特点 (7)三、安装与配置 (9)3.1 STM32Cube的安装 (10)3.2 开发环境的配置 (11)四、创建项目 (12)4.1 新建项目 (13)4.2 项目设置 (14)五、HAL库介绍 (15)5.1 HAL库简介 (16)5.2 HAL库的主要组件 (18)六、STM32最小系统 (19)6.1 STM32最小系统的组成 (21)6.2 STM32最小系统的应用 (22)七、GPIO操作 (24)7.1 GPIO的基本概念 (25)7.2 GPIO的操作方法 (26)八、中断系统 (28)8.1 中断的基本概念 (29)8.2 中断的处理过程 (31)九、定时器 (33)9.1 定时器的功能介绍 (34)9.2 定时器的操作方法 (36)十五、文件系统 (37)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手机到自动驾驶汽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STM32作为一款广泛应用的微控制器系列,以其高性能、低功耗和丰富的外设资源赢得了广大开发者的青睐。
为了帮助开发者更好地掌握STM32系列微控制器的开发技巧,提升开发效率,我们特别推出了《STM32Cube 高效开发教程》。
本书以STM32Cube为核心,通过生动的实例和详细的讲解,全面介绍了STM32系列微控制器的开发过程。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开发者,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STM32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其编程方法和调试技巧,从而更加高效地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STM32系列微控制器将继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STM32F4 DSP库学习笔记9-DSP库函数中IIR滤波器的实现和效果我们来实际操作STM32F4 DSP库的IIR滤波器。
与IIR滤波器函数有关的源文件如下图所示:STM32F4 DSP库中采用biquad作为一个单元。
一个biquad是2阶,n个biquad串联之后就是n阶滤波器。
基本的单元结构如下所示:我们可以求出一个biquad的差分函数形式是:y[n] = b0 * x[n] + b1 * x[n-1] + b2 * x[n-2] - a1 * y[n-1] - a2 * y[n-2]Matlab里的计算就是按照上面的式子计算的,但是STM32F4 DSP库里的系数a1,a2是取反的。
下面就介绍如何使用MATLAB设计IIR滤波器。
举个例子,我们要设计一个采样率为1kHz,4阶,截止频率100Hz的巴特沃斯滤波器。
首先和设计FIR滤波器一样,首先在MATLAB命令窗口输入fdatool,调出滤波器设计窗口按照方框所示设置好参数:点击Design Filter:注意红框里面是直接II型,我们要把他改为直接I型。
点击Edit->Convert Structure,选择I型:转化好后,点击File-Export,第一项选择Coefficient File(ASCII):第一项选择好以后,第二项选择Decimal:点击Export,保存后生成如下文件:系数对应如下:1 2 1 1 -1.3209134308194264 0.63273879288527657b0 b1 b2 a0 a1 a21 2 1 1 -1.0485995763626117 0.29614035756166951b0 b1 b2 a0 a1 a2实际使用ARM官方的IIR函数调用的时候要将a1和a2取反。
把a0去掉Scale Values表示每个biquad的增益系数。
所以最后用STM32计算后,要乘以这两个系数。
51⼊门笔记-(2)常见单⽚机的种类与简介常见单⽚机种类与简介单⽚机从当初的4位发展到8位、32位,甚⾄更⾼,到现在可以说种类繁多⽽且齐全,数量庞⼤,在不同的领域主流的单⽚机有不同,很多设计开发有时候要⾯临很多选择。
下⾯介绍⼏种常⽤的单⽚机:1、51系列单⽚机stc的51单⽚机51单⽚机最初是由Intel始创的8004单⽚机开始,这是8位的单⽚机,特点是:寄存器少,。
很多功能需要外部扩展,像AD转换、PWM专门输出信号等、I/O⼝输出能⼒不强、运⾏速度慢、抗⼲扰能⼒差、功耗⾼、不具备⾃编程能⼒。
但是它的外围电路相对简单,上⼿容易,适合⼊门级,很多⾼校单⽚机都是以51单⽚机教学为主,在⼯业测控系统应⽤很⼴泛。
⽬前⽣产51单⽚机的⼚家有:英特尔、艾德梅尔、西门⼦、华邦以及国产的宏晶等。
2、AVR系列单⽚机arduino nano开发板,芯⽚为avr单⽚机AVR单⽚机是由Atmel公司最初提出,也是8位单⽚机,后来也有16位的,但是与51不⼀样,它内部指令⼤⼤简化,同时内部结构精简,因此速度更快,功能更加强⼤,驱动能⼒⽐51的强,功耗也很低,抗⼲扰能⼒更强,内部有强劲的Flash程序存储器,烧录快捷⽅便,内部集成多种频率的RC振荡器、PWM输出、AD转换、看门狗、上电⾃动复位等功能。
AVR单⽚机有三种系列:1、tiny AVR,这种主要被⽤于需要性能不是很⾼、效率低下以及在⼩封装中使⽤2、mega AVR,这种主要是针对需要加额外外围电路设计的理想选择,⾃编程能⼒强3、Xmega AVR,这种主要是在⾼集成度和低功耗使⽤AVR单⽚机主要应⽤在打印机、空调、电表等控制电路板当中。
3、STM8系列stm8开发板STM8系列是意法半导体公司⽣产的8位的单⽚机。
该型号单⽚机分为STM8A、STM8S、STM8L三个系列。
从2008年STM8发布⾄今已有13年,截⽌到2018年底累计出货量已经超过40亿⽚。
4、STM32系列单⽚机stm32芯⽚STM32系列单⽚机是有ST公司推出的,表⽰ARM Cortex-M内核的32位微控制器,这个芯⽚功能就更强⼤了,光是学习起来就有厚厚的⼀本书,这还不包括实际操作实践,从事软件开发的⼯程师,特别是设计⼤型系统对这个芯⽚⼀定不陌⽣。
IAR for AVR 学习笔记IAR FOR AVR 学习笔记在AVR编程一直是C,从ICC->GCC->IAR IAR是一个唯一自己选择的.ICC由于入门容易所以选择了开始,GCC因为不要钱,所以后来就用了它.随着对GCC的不断认识,缺点不断显露,开始对IAR产生了兴趣.IAR在51,AVR,ARM的C上都是非常优秀的,它针对不同的单片机都有不同的C版本.唯一一点遗憾的是IAR的价格是个人和小公司难以承受的.当然网上有很多破解,现在的最新版4.20A也有了破解.IAR FOR AVR相关信息:破解方法:ID号注意一定要大写,不然注册将会失败 ,另外并不是每个号都是能用的了,要多试几次.如果注册成功后,编译就会通过.不然就报\没有可的证书\错误. 注意点:如何输出HEX文件?在配置文件后面加入以下代码,便可输出HEX文件,A90文件与HEX文件一样,SLISP都能识别.// Output File-Ointel-extended,(XDATA)=.eep //产生eeprom文件 -Ointel-extended,(CODE)=.A90 //产生烧写文件 -Ointel-extended,(CODE)=.hex //产生烧写文件中断向量的使用IAR中定义中断函数的格式是 ///////////////////////////////// #pragma vector=中断向量__interrupt void 中断服务程序(void) {//中断处理程序 }/////////////////////////////////////中断的初始化要另外加入代码,可在主程序内加入。
如下是各个中断函数的定义。
//中断定义#include#pragma vector=INT0_vect__interrupt void INT0_Server(void) { }#pragma vector=INT1_vect__interrupt void INT1_Server(void) { }#pragma vector=TIMER2_COMP_vect__interrupt void TIMER2_COMP_Server(void) { } #pragma vector=TIMER2_OVF_vect__interrupt void TIMER2_OVF_Server(void) { } #pragma vector=TIMER1_CAPT_vect__interrupt void TIMER1_CAPT_Server(void) { } #pragma vector=TIMER1_COMPA_vect__interrupt void TIMER1_COMPA_Server(void) { } #pragma vector=TIMER1_COMPB_vect__interrupt void TIMER1_COMPB_Server(void) { } #pragma vector=TIMER1_OVF_vect__interrupt void TIMER1_OVF_Server(void) { } #pragma vector=TIMER0_OVF_vect__interrupt void TIMER0_OVF_Server(void) { } #pragma vector=SPI_STC_vect__interrupt void SPI_STC_Server(void) { }#pragma vector=USART_RXC_vect__interrupt void USART_RXC_Server(void) { } #pragma vector=USART_UDRE_vect__interrupt void USART_UDRE_Server(void) { } #pragma vector=USART_TXC_vect__interrupt void USART_TXC_Server(void) { } #pragma vector=ADC_vect__interrupt void ADC_Server(void) { }#pragma vector=EE_RDY_vect__interrupt void EE_RDY_Server(void) { }#pragma vector=ANA_COMP_vect__interrupt void ANA_COMP_Server(void) { }#pragma vector=TWI_vect__interrupt void TWI_Server(void) { }#pragma vector=INT2_vect__interrupt void INT2_Server(void) { }#pragma vector=TIMER0_COMP_vect__interrupt void TIMER0_COMP_Server(void) { }#pragma vector=SPM_RDY_vect__interrupt void SPM_RDY_Server(void) { }如何把常数字符串定义在flash 空间?法一:unsigned char __flash temptab[] = {1,2,3,4,5}; 法二:__flashunsigned char temptab[] = {1,2,3,4,5}; 法三:#pragma type_attribute=__flash unsigned char temptab[]={1,2,3,4,5};法四:const unsigned char temptab[]={1,2,3,4,5};注:第三种方式用#pragma说明后,下面的定义的变量将都在FLASH空间了,用于定义一批FLASH变量,但实际上一般只能作为常量使用了.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ARM开发板使用手册PHILIP LPC2132ARM7TDMI第一章介绍LPC2132开发板是专门为arm 初学者开发的实验板,用户可以做基础的arm实验,也可以做基于ucos-ii的操作系统实验。
本系统的实验源代码全部开放,用户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产品,减少重复劳动。
由于LPC2132体积很小,并且功能强大,因此特别适合需要复杂智能控制的场合,其运行速度高于早期的80486计算机,而体积只有指甲大。
我们已经将LPC2132产品成功应用在干扰比较强的工业场合,经过6个月的运行,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因此我们特别推荐这一款开发板作为ARM初学者入门。
由于此款开发板体积很小,非常适合直接应用在工业以及民用智能控制器的场合。
LPC2132 CPU介绍LPC2131/2132/2138 是基于一个支持实时仿真和跟踪的16/32 位ARM7TDMI-STM CPU,并带有32kB、64kB 和512kB 嵌入的高速Flash 存储器。
128 位宽度的存储器接口和独特的加速结构使32 位代码能够在最大时钟速率下运行。
对代码规模有严格控制的应用可使用16 位Thumb 模式将代码规模降低超过30%,而性能的损失却很小。
较小的封装和很低的功耗使LPC2131/2132/2138 特别适用于访问控制和POS 机等小型应用中;由于内置了宽范围的串行通信接口和8/16/32kB 的片内SRAM,它们也非常适合于通信网关、协议转换器、软件modem、语音识别、低端成像,为这些应用提供大规模的缓冲区和强大的处理功能。
多个32 位定时器、1个或2 个10 位8 路的ADC、10 位DAC、PWM 通道、47 个GPIO 以及多达9 个边沿或电平触发的外部中断使它们特别适用于工业控制应用以及医疗系统。
主要特性●●16/32 位ARM7TDMI-S 核,超小LQFP64 封装。
●●8/16/32kB 的片内静态RAM 和32/64/512kB 的片内Flash 程序存储器。
IAR EWARM5.20学习笔记(基于LPC2132)---从零起步--在proteus中仿真运行(幻磁帝国原创)一:创建一个最简洁的工程模板目的:IARM EW ARM5.20编程入门,学会怎么用EWARM5.20版来创建自己的工程。
1.1新建一个空的工程文件夹,这里起名为MyEWARMstartup1.2新建EW ARM工程创建一个空的EW ARM工程:点击OK,选择刚才新建的文件夹,工程取名为MyEWARMsartatup,保存。
这样一个空的新的工程文件就建好了。
1.3拷贝IAR EW ARM安装目录下例程中的启动文件本例用的是LPC2132,顾找到软件安装目录下的LPC213x的例程进去找到config文件夹,这个文件夹中装的就是LPC2132的启动文件可以看到这个文件加下面有四个文件Flash.icf Flash.mac RAM.icf 和ram.mac。
暂且不用理会这几个文件的具体内容,只要知道它是启动文件就可以了。
拷贝config 文件夹,复制到先前建立的工程文件夹MyEWARMstartup中。
到此,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1.4工程设置右键点击workspace中的工程名,选择Options,对工程进行相关设置。
再Generral options中选择具体的ARM型号,这里选择LPC2132第二个要设置的选项是Output Converter,即输出文件的设置,这里设置如下,生成hex文件,文件的目录可以直接加到hex文件名前面的。
如:D:\ MyEWARMsartatup.hex接下来就是至关重要的启动代码的链接设置了,打开Linker选项如下,congfig选项卡中默认是没有勾选Override default的。
这时候就要用到先前我们拷贝的config文件夹中的东东了,也就是启动文件了。
勾选Override default,点击后面的选择链接,将路径选择到: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MyEWARMstartup\config\RAM.icf 如果想在Flash中运行就选择FLASH.icf 最后一个设置:本人是在proteus中仿真调试的,所以这里选择的是simulator方式,启动后运行到main函数。
STM32学前班教程之一:选择他的理由经过几天的学习,基本掌握了STM32的调试环境和一些基本知识。
想拿出来与大家共享,笨教程本着最大限度简化删减STM32入门的过程的思想,会把我的整个入门前的工作推荐给大家。
就算是给网上的众多教程、笔记的一种补充吧,所以叫学前班教程。
其中涉及产品一律隐去来源和品牌,以防广告之嫌。
全部汉字内容为个人笔记。
所有相关参考资料也全部列出。
:lol教程会分几篇,因为太长啦。
今天先来说说为什么是它——我选择STM32的原因。
我对未来的规划是以功能性为主的,在功能和面积之间做以平衡是我的首要选择,而把运算放在第二位,这根我的专业有关系。
里面的运算其实并不复杂,在入门阶段想尽量减少所接触的东西。
不过说实话,对DSP的外设并和开发环境不满意,这是为什么STM32一出就转向的原因。
下面是我自己做过的两块DSP28的全功能最小系统板,在做这两块板子的过程中发现要想尽力缩小DSP的面积实在不容易(目前只能达到50mm×45mm,这还是没有其他器件的情况下),尤其是双电源的供电方式和1.9V的电源让人很头疼。
后来因为一个项目,接触了LPC2148并做了一块板子,发现小型的ARM7在外设够用的情况下其实很不错,于是开始搜集相关芯片资料,也同时对小面积的A VR和51都进行了大致的比较,这个时候发现了CortexM3的STM32,比2148拥有更丰富和灵活的外设,性能几乎是2148两倍(按照MIPS值计算)。
正好2148我还没上手,就直接转了这款STM32F103。
与2811相比较(核心1.8V供电情况下),135MHz×1MIPS。
现在用STM32F103,72MHz×1.25MIPS,性能是DSP的66%,STM32F103R型(64管脚)芯片面积只有2811的51%,STM32F103C型(48管脚)面积是2811的25%,最大功耗是DSP的20%,单片价格是DSP的30%。
我的EasyARM-i.MX283学习笔记1、前记 .......................................................................................................................... - 1 -初学第一阶段计划 (1)2、关于IMX283A开发板 ............................................................................................... - 3 -3、EASYARM-I.MX283学习-----5个月我学了什么? ....................................................... - 5 -关于接下来该学习什么,怎么学习做一个规划: (6)4、EASYARM-I.MX283学习之点亮LED灯....................................................................... - 6 -1、按照教程安装好ECLIPSE:参照10.4节的做法 (6)2、操作步骤 (6)1、前记对于ARM9没有什么基础,硬要说对ARM了解的话,我会STM32,也算对ARM半个入门了。
去年看到ZLG的IMX283开发套件时,那时很想买,但终究没买。
究其原因,当时正在学习STM32。
其实我作为硬件工程师(自诩),学习过很多单片机,例如51、MSP430、STM32,当然还有专业课上的FPGA当然,已有一年多没接触了。
这些芯片,可要说会也不是特别精通,可要说不会但毕竟也学过一段时间。
这一路过来,反正也是懵懵懂懂,图个新鲜感。
很多东西学过后就忘记了,现在呢就养成了写一些自学笔记的习惯。
然而大多说自学笔记都是以初学者的眼光和思维去看待和解决问题。
ARM 内核寄存器和基本汇编语言讲解•一、ARM内核寄存器▪ 1.1 M3/M4内核寄存器▪ 1.2 A7内核寄存器▪ 1.3 ARM中的PC指针的值•二、ARM汇编语言▪ 2.1 ARM汇编基础▪ 2.2 汇编伪指令▪ 2.3 ARM汇编指令集•三、代码反汇编简析▪ 3.1 不同编译器的反汇编▪ 3.2 C 和汇编比较分析开头直接来看几个简单的汇编指令:MOV R0,R1MOV PC,R14上面的指令中使用了汇编MOV指令,但是其中的R0,R1,R14,PC分别是什么?哪来的?怎么用?要讲ARM 汇编语言,必须得先了解ARM的内核寄存器,内核处理所有的指令计算,都需要用到内核寄存器,所以ARM汇编里面指令大都是基于寄存器的操作。
文章前推荐韦东山老师的单片机核心视频,视频可以在韦东山老师官网里面找到:百问网ARM版本简单介绍:对于M3/M4而言:R13,栈指针(Stack Pointer)•R13寄存器中存放的是栈顶指针,M3/M4 的栈是向下生长的,入栈的时候地址是往下减少的。
•裸机程序不会用到PSP,只用到MSP,需要运行RTOS的时候才会用到PSP。
•堆栈主要是通过POP,PUSH指令来进行操作。
在执行PUSH 和 POP 操作时, SP 的地址寄存器,会自动调整。
R14 ,连接寄存器(Link Register)•LR 用于在调用子程序时存储返回地址。
例如,在使用BL(分支并连接,Branch and Link)指令时,就自动填充 LR 的值(执行函数调用的下一指令),进而在函数退出时,正确返回并执行下一指令。
如果函数中又调用了其他函数,那么LR将会被覆盖,所以需要先将LR寄存器入栈。
•保存子程序返回地址。
使用BL或BLX时,跳转指令自动把返回地址放入r14中;子程序通过把r14复制到PC来实现返回•当异常发生时,异常模式的r14用来保存异常返回地址,将r14如栈可以处理嵌套中断R15,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在Cortex-M3中指令是3级流水线,出于对Thumb代码的兼容的考虑,读取pc时,会返回当前指令地址+4的值。
初学ARM学习笔记 我的笔记刚公布就有很多朋友来找我,把我当高手,问我“ARM怎么入门”。我不是高手,仍然是菜鸟。
但是回想起自己当时的迷茫,特意写了这篇东西,当作给和我一样的兄弟姐妹的帮助吧。问这个问题的人多半不是已经工作的工程师,而是和我一样是学生,所以这篇笔记就把看家当成我一样的菜鸟,高手勿怪。
首先声明:本人还没有找工作,事实上处于研究生刚毕业,还没开始找工作的空闲时间,44B0只是兴趣所在,打发时间。 所有看*完全是自己的感受,不代表任何他人。错了的观点各位帮我纠正。
再次补充:很多朋友看了上面的话就问我为什么研究生毕业了还不找工作:)说是打发时间,其实是因为研究生的时候带了一个项目,申请提前毕业以后项目还有块尾巴,答应导师把项目做完再走:)就这么简单。男人总点负点责,呵呵
以下问题常被问到,我就想到哪说到哪吧。 一 首先说说ARM的发展 可以用一片大好来形容,翻开各个公司的网站,招聘里面嵌入式占据了大半工程师职位。 广义的嵌入式无非几种:传统的什么51、AVR、PIC称做嵌入式微控制器;ARM是嵌入式微处理器;DSP;FPGA。 客观的讲,工作需求量上DSP的需求比ARM要多,而ARM和FPGA差不多。 DSP因为数字处理与通信领域的空前发展而火暴,小到MP3 射象头,大到我们军品里的控制器,应用面很广。 FPGA的兄弟一般做ANSIC(特殊芯片设计,好象是这么翻译的)。 而ARM单纯说来并不比一个单片机强多少,但是它的独特就在于不断下降的价格和提升的性能。这完全依靠于ARM公司的战略,厉害!!很佩服他们的战略眼光!! 值得注意的是:在找工作中,企业(著名的,小的不算)对单纯的ARM硬件开发工程师并不比单片机重视,很少有大企业的职位里写“从事过ARM开发优先”。 写的多的是什么?“嵌入式LINUX” 到这相信大家看出来了吧,需要的是硬件中的软件。
二 ARM是硬件还是软件 很难说,ARM是硬件,LINUX是软件。 ARM的硬件多半已经模块化了,像我这样把板子改成这样的就算动的多的了,这同样是ARM公司的战略,再次佩服。 实际中的LINUX的开发工作更多,更耗时。从这方面说ARM应该算是软件了。 在找工作中更是这样,举个例子,联想里和ARM最接近的是“BIOS工程师”是软件,MOTO里接近的是嵌入式LINUX工程师是软件。而其他很多公司把嵌入式产品开发归为硬件。 所以,不要讨论这个,好好玩转自己的板子才是关键。实在不爽你就把自己叫“嵌入式开发工程师”
三 要不要买开发板 买哪家 我的答案是“在你个人的学习方*”,但是如果看家是需要看这骗笔记的水平,个人推荐还是买现成的。 1 买 买板子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软件开发上,软件开发(尤其是驱动)可以不必担心自己硬件上的问题,我就是以便调试一边写驱动和程序,每次写驱动前就要先确认硬件没问题。 另外,买板子更省钱和时间,我自己做的板子,原理图PCB花了2周以上!制版又15天,回来以后焊接44B0 160个脚!那叫一个麻烦~~花了多少钱呢?2层板,制版费就300块!当然 我把接口都外引了,还做了个20X18的LCD背板,板子比较大。 总体下来 元件+LCD屏+PCB=11XX块!够2410的了。 再有就是买的资料相对来说比较全,但是不要指望有技术支持!都是骗人的,卖你之后就不会理你。
2 做 自己做可以更了解底层硬件,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加东西,比如我就加了GPS模块、 GPRS模块 、SD卡模块,扩了个IIC的35个键子的键盘、把LCD接口按照买的LCD改装了,可以用FPC线直接连接。做的很爽的。玩一把吗。
当然,你可以有策略的做,比如像我一样,把RAM和ROM,网络都保持和某现成的板子一样,这样他们的资料你就可以拿过来直接用,给自己留个退路。其他的如SD了 什么的自己做。都达到了~~就是费钱,费时间。 再有就是给做的朋友几点建议:尽量拿到现成的板子,尽量多搜集其他板子的全套资料,一定要拿到一张没问题的原理图。 网上流传的原理图多数是龚俊03年画的,再这里对龚俊表达一下我的敬意!!牛人! 但是那个图有个小BUG,我指的是03版的,后来的没这问题了。8019那地址线和地址有问题。还有人仿照他的PDF图画的SCH,更是漏洞百出!谴责!顺便谴责把龚俊板子偷卖的人。
3 买哪家 个人感觉分3类吧 1)首先是ZLG的,资料非常的全,感觉他是真正想教你怎么开发ARM,而不是像有的公司自己技术都没做好就做个板子出来卖钱。但是最大的不利就是价格太贵!而且主要是PHILIP的,货源比较麻烦~~可能有人说21XX系列的不贵啊,那是总线不外扩的,只能跑UCOS,不能跑UCLINUX。但是说是话,21XX系列才是ARM7的价格性能结合点。ARM7最适合做工业控制,ARM普及,销量都是怎么来的?都是ARM7来的,而44B0是典型的商业片子。但是,这里如果你看中的是为工作做准备,还是选能跑UCLINUX的吧。 但是仍然作为第一个推荐,因为菜鸟时期,合适的资料太重要了!!在这里被ZLG的务实*感动!你看人家那代码写的。 2)感觉立宇泰的44B0不错 硬件没别的,就是资料比较全的说,不像有些家,原理图直接拿人家的,还错的~~ 3)找个最便宜的 好象最便宜的有卖350的吧?也是没别的,就是即省了钱 还省时间搜集资料,至于资料全不全,别计较了~~硬件肯定好使就行吧。
四 要不要有51 AVR等单片机基础 有更好,但没有也无所谓。 两个月以前,我只是看别人做,耳濡目染~~,本科学过单片机,从来没做过。我们这的技术主干做AVR和51,我就跟他们调过C语言程序。你看出来了?我是个不折不扣的菜鸟吧? 但是做这个之前我特意找了ZLG的两本书,看了里面的例子和原理图,这很重要。例程里有汇编有C,都看懂了就OK,不用自己现写
五 开发都需要学习哪些软件 总结起来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吧 1 ADS调试用 确切的说是ADS+AXD。ADS里包含AXD。原来都用SDT后来ARM公司停止对SDT支持了,改支持ADS了,还是用ADS吧。 有的人的程序发布的仍然是SDT版本的,但基本都可以找到相应ADS的,新人在这里不要发蒙。ADS是编译器,AXD是调试器。便宜成AXF以后再在ARM的RAM里调试。
2 PLASHPGM FLASH烧写的软件。AXD在RAM里调试,掉电就没有了,方便程序修改。调试好的程序再下到FLASH里,上电直接运行。 同类的软件还有很多,什么FLUTED了、FLSHP了都是,但FLASHPGM最好,要是有人还问FLASH不支持BIN格式文件的问题就要看我写的PLASHPGM使用了。
3 BANYANT调试代理(不知道名对不,起这么个难记的,我一般都叫它“半羊”因为知道它那几天刚吃了烤羊) 调试代理就是用它帮你使用更简单的JTAG(便宜啊)来实现原本1K才卖的JTAG仿真器的大部分功能。JTAG调试原理看我另一篇笔记。简单的就可以把他理解为你自己做的JTAG的驱动就行了。 调试代理还有很多种,什么H-JTAG了、ARM7了(不知道具体叫什么,就记得可执行文件叫ARM7.EXE)都是,BANYANT比较好。
需要注意的是,没种调试代理安装方*虽然都简单 但都不一样,需要看说明。而且AXD调试之前都要运行。省钱了,就别怕麻烦了。
4 ARM-ELF-TOOLS工具链 里面是UCLINUX开发用的工具比如ARM-ELF-GCC只类的。工具链就是把很多工具打包在一起发布的方便你开发的东西。具体安装方*看我另一篇笔记。 另外如果你开发LINUX就要用ARM-LINUX-TOOLS,不一样,不通用。
5 U-BOOT 大名鼎鼎的BOOTLOADER生成工具,同类的好象还有VIVI(名字很暧昧~~) 生成的BOOTLOADER烧到FLASH里,然后就可以用BOOTLOADER下载 烧写其他了 有了BOOTLOADER才能下UCLINUX。BOOTLOADER就像电脑上的BIOS。当然UCOS的不用这个,用什么我不知道:) 最新版本是1.1.4 具体使用方*看我另一篇笔记吧。 6 UCLINUX包 UCLINUX的源码包,不用多说了吧?建议大家用现成的先体会一下,然后再自己编译,裁剪。因为单独UCLINUX的编辑技术上比较简单,但涉及的方面还是比较广的。
7 VMWARE 老牌的虚拟机软件,在一个机器上虚拟出一个机器装LINUX(PC上用的),省得你来回开关机了。记得装VMWARE-TOOLS,安装方*在我另一篇笔记里。
六 有哪些书推荐 主要推荐ZLG的三本书,有这3本再加网络就不用别的书了,其中主要推荐前2本,3是介绍体系结构的,也不错 1 ARM嵌入式LINUX系统构建与驱动开发,北航版 驱动写的很详细,前期开发介绍也很好 2 ARM 嵌入式系统实验教程(二),北航版 有ZLG2200的原理图,实验程序和注释,了解人家是怎么开发的。 3 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 最重要的是体系结构,汇编部分介绍,看看吧,增加理论素质。 4 44B0数据手册 写在这里是强调它的重要。
不推荐ZLG早期出的红色皮的ARM什么体系结构~只类的 写的太多,看烦了。
其他的书没了几本,没看见好的,大家有看过的推荐吧。 七 选UCOS?UCLINUX?LINUX?VXWORKS?还是当单片机用 1 搞开发,工程设计,用UCOS,小巧,多进程,简单,体现了ARM7的精髓。
2 LINUX 正根的嵌入式系统,LINUX消费与通信领域用的比较多,但缺点是必须ARM9才能跑,ARM9的板子自己做就不行了,6层板太贵。买开发板1K达底吧。但是还是推荐选ARM9+LINUX
3 UCLINUX 算投机嵌入式系统:)ARM7上可以跑,由有LINUX近亲,学好好可以比较方便的转向LINUX,像我一样的穷鬼用吧,呵呵
4 VXWORKS 学好后可以找到高薪工作,但工作机会本身并不比LINUX好找。
5 当单片机用 不推荐,虽然我景仰的ZLG一直号召这么干。因为对于学习来说多进程的系统设计才是ARM7的玩头,至少你也要整个UCOS啊:) 有朋友问我先学这个当基础不行吗?那当然可以~~但我当时就用了1周搞定,就是我先的ADS在RAM中调试的笔记。后来我清空FLASH用的小段程序还是当时写的LED闪烁程序呢。另外1周里其中还因为自己过于菜,没把OM设置好导致晶阵不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