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打造四川省酿酒原料基地成效显著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四川泸州:将建成中国白酒生态文明示范区
作者:思雨
来源:《中国食品》 2016年第22期
记者从泸州市经信委了解到,泸州市将加快推进白酒产业转型发展,力争到2025年,建成中国白酒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市酒类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500亿元。
为此,泸州市将坚持固态酿造传统技艺同现代科技结合,提升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推广定制化生产和可感知化监管,探索酒类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突出酒类产业内涵式、创新型发展,注重产品结构调整、产品质量提升。
坚持丰富内涵和扩展外延并举,主动应对新兴市场需求,开发多类酒产品与涉酒文创产业,扩展国内外社交、养生、保健等领域全新受众,创建新型营销模式。
推进成品酒产区分级,强化行业标准建设和“泸州酿”区域品牌建设,探索认证认可服务,巩固“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
同时,泸州市将加快酒类供应链金融体系建设与发展,用好酒类产业基金、专项基金等现代化金融手段,创新产业盈利模式。
力争到2020年,全市酒类产量占全省50%以上,建设中国白酒第一园,建成西南名优特新消费品精深加工基地,中国优质白酒核心产能区、国家酒类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全市酒类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000亿元。
力争到2025年,建成中国白酒生态文明示范区、世界著名白酒历史文化圣地,全市酒类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500亿元。
关于宜宾市环长江20万亩酿酒专用粮现代农业产业园(翠屏区)项目立项的批复
你单位报送的《关于宜宾市环长江20万亩酿酒专用粮现代农业产业园(翠屏区)项目立项的请示》(区农投〔2021〕125号)文件及附件已收悉。
经研究,同意宜宾市环长江20万亩酿酒专用粮现代农业产业园(翠屏区)项目立项,特将有关事项批复如下。
一、项目名称:宜宾市环长江20万亩酿酒专用粮现代农业产业园(翠屏区)项目。
二、项目建设地址:翠屏区李庄镇。
三、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内容包括烘干中心、农机中心、培训中心、酿酒糙米加工、体验中心、育秧中心以及高标准农田改造、基地沿线重要景观节点打造和左湾景观改造提升;建设长度6公里的园区游步道、5个景观节点、2个庭院改造、1个职业农民培训中心、1个文化旅游项目、1个网红餐厅、1个竹制酒桌创意、1座“AAA”级旅游公厕建、1个五粮液文化高台、800㎡竹特色五粮液文化特色建筑,并改造河道景观及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高桥村酿酒专用粮产业提升改造800亩,安石村酿酒专用粮产业提升改造1200亩,新建服务整个园区的智慧导视系统。
四、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工程总投资为24437万元,资金来源为争取专项债券资金及企业自筹。
五、建设工期:24个月。
六、项目业主:宜宾市翠屏区农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请项目业主接此批复后,抓紧做好开工前准备工作,不得违法违规举借债务筹措政府投资资金,不得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严格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力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特此批复
宜宾市翠屏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1年9月8日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
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古镇高庙白酒香距离洪雅县城50多公里之外有个古镇名叫高庙,古镇人豪爽侠义,历来喜欢喝酒,因此也催生了古镇的白酒酿造业的持续发展。
古镇坐落在峨眉山、瓦屋山两山之间的大山深处,背后是2000米云缭雾绕的高山,山林深处,悬岩峭壁下有清泉喷涌,终年不断。
天然泉水甘甜而味纯,至今无现代工业排放污染水质,成为大自然给予高庙白酒厂的独有酿酒水源。
我们慕名相约前去参观古镇酒厂。
一进古镇边缘,山青水响,空气里也似乎有酒香飘逸。
据说古镇酿酒文化源远流长,从汉代开始,高庙镇便出现了一些小酒作坊,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以前在公路没修到高庙的时候,作坊主要靠人工肩挑背扛翻山越岭将酒送出大山,行销各地。
镇上有老人说,传说苏东坡就特别喜欢喝高庙白酒,曾托洪雅友人专门购买送去,“瓦屋寒堆春后雪,峨嵋翠扫雨余天”就是喝这个古镇白酒之后的诗兴大发之作。
现在高庙白酒生产厂家有三家,名字都很有意思——“瓦山春”、“高妙”等,目前产量最大,名气特旺的是瓦山春酒厂。
该厂前身是五十多年前,高庙镇禹王宫内的一个制酒作坊。
解放后,这座小酒作坊被划入供销社系统,继续保留酿酒。
改革开放后,酒厂改为股份制企业,2003年后,由1960年开始便在酒厂工作的戴贵华承包了企业,成为酒厂的董事长,并给白酒取了个十分诗意的名字——“瓦山春”。
老戴的女儿是瓦山春酒厂的总经理,名叫戴晓鹰,是个满面微笑,举止优雅的美女,美女制造且销售美酒,联想起来也是一件美事。
我们参观了瓦山春酒厂的古老作坊。
热气腾腾的酒糟池边,四、五个壮汉在不停地搅拌,大箩大箩地端进端出,那感觉就像是亲临张艺谋拍摄《红高梁》里的画面,看着美,闻着香。
位于原来由古庙改建的储藏酒窖更有气魄,300多个红布盖顶系口的巨大酒坛,是用本地土法烧制的陶土罐,按照土法,将酒罐深埋入一米多,在土中进行陈酿。
酒坛半掩半露在地面,排列有序,非常打眼。
酒窖的窖泥,用本地特殊粘土制作,已经有多年的历史,都说高庙白酒口味特别,原来是连储藏酒窖都特别,其他地方自然无法复制。
平昌县白酒工业园视频解说词(平昌县经信局)平昌县白酒工业园位于平昌县江口镇太平村。
按照“政府扶持、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分工”的原则,由平昌县的龙头企业小角楼集团和平昌县人民政府强强联手,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川东北白酒产业园,发展百亿白酒产业”的战略构想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是”的战略部署,依托名酒小角楼、江口醇建设产业园区。
核心区域1000亩,计划总投资5亿元。
旨在把增强酒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与带动农民增收的社会责任结合起来,推动产业升级,统筹城乡发展,建成产业特色鲜明,科技成效突出,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酒类产业示范区,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酒类特色产业示范窗口和示范基地。
园区按照白酒产业生产环节的完整配套,规划建设10个标准化酿酒车间,新增窖池2000口;10条全自动灌装、包装生产线;年产2万吨高纯度酒精生产线;年产3万吨饲料(废糟循环利用)生产线;年产1万吨纯净水生产线及3万吨储酒罐群和成品库,白酒文化展示区等配套设施。
平昌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白酒酿造所需原料品种齐、质量优、供应有保障。
随着巴达高速、巴达铁路的相继建成,大交通格局逐步形成,平昌的区位优势得以凸显,为园区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环境。
平昌的酿酒历史悠久,江口醇、小角楼已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白酒生产企业,产品先后获得“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名牌产品”等殊荣。
企业现有国家级白酒技术人员5人,省级白酒专家委员会委员8人,省级评酒委员13人,13项专有技术,108项国家专利,技术力量雄厚。
本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白酒产业集群式发展。
年新增基酒3万吨,新增高纯度酒精2万吨;年加工生产酒糟粉饲料3万吨;新增纯净水生产量1万吨。
年可新增营业收入50亿元,实现年利润1.1亿元,创税8亿元,项目实施后,将极大增加对本地优质酿造原物的购买,极大地提高当地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对农户的增产增收提供长期有效的保障。
古蔺县人民政府二零二二年七月古蔺县茅溪优质酱酒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古蔺县茅溪优质酱酒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前言2019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指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市县国土空间总统规划要求的细化落实,是乡镇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做出的具体安排,是开展乡镇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村规划的编制依据、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法定依据。
以片区(经济区)为单元做好镇村国土空间规划是后半篇文章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要以片区(经济区)来编制规划,以规划区来引领国土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促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茅溪片区是古蔺县域六大片区(经济区)之一,以优质酱酒、特色农业、生态康养发展为重点,加快推进本次规划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是古蔺县落实四川省“两项改革”重要举措。
•茅溪镇、石宝镇、丹桂镇3个乡镇全域,总面积47277公顷,涉及3个社区,41个行政村。
•2020年片区户籍人口138562人,常住人口92012人,人口持续流出,整体人口流出率为33.60%。
片区60岁及以上30308人,60岁及以上老龄人占户籍人口的21.87%,老龄化程度高。
石宝镇丹桂镇茅溪镇片区总面积:47277公顷茅溪优质酱酒片区•2020年片区国内生产总值约22.86亿元,占古蔺县国内生产总值的11.26%,经济水平位于古蔺县域中下游。
(一)规划范围地形:北高南低,高差显著,周边群山环抱,海拔高度在372-1452m。
一水环绕河谷纵横。
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在区内密集分布。
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文物保护单位省级1个,市级7个,县级2个,未定级11个。
有玉华山、两江沟瀑布、杨梅林海、碧云寺等知名旅游资源。
文化:包含酱酒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等。
中国最大的白酒原酒生产基地:四川邛崃向阳酒厂简介(五粮原酒、原桨白酒):本厂系私营企业,是正规合法的白酒生产企业,各种证件手续齐全有效,有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QS证等相关手续。
酒厂坐落在富饶美丽的川西平原——成都,地处中国最大的白酒原酒生产基地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川西第一名古镇)——四川省邛崃市,依偎在国家级风景秀丽的原始森林天台山下和山青水秀的白沫江畔,酒厂于1986年建成投产,占地15000平方米,厂房5000平方米,有规范化达标的酿酒车间和包装车间,有系统的检验、化验设备和科研技术人员,有年生产浓香型散装白酒5000吨和各类瓶装白酒500万件的能力。
“邛崃自古称凡庶,天府南来第一州”,川西水乡、秦汉古镇,南方丝绸之路穿镇而过,交通十分便利,酒厂距成都80公里(全高速公路),距成都国际机场60公里。
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酿酒自然条件:森林覆盖率达95%,山清水秀、草木葱绿、雨水充沛,水质纯净,深层地下水堪称一绝;土质肥沃、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常年平均气温17℃,十分有利于酿酒所需的各种有益微生物的富集与繁殖,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几千年的传统工艺,酿出的美酒誉满神州,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酒厂主营:生产、加工、销售五粮浓香型散装白酒、原酒、基酒、各类调味酒和各档次瓶装白酒。
主要品牌:1、逸乐糸列酒(逸乐仙,逸乐香,逸乐醇,逸乐酒,逸乐纯粮液,逸乐老窑酒等);2、向阳系列(向阳纯粮液酒、向阳老窑酒、向阳红烧酒等);3、蜀藏情系列(蜀蒇情玻瓶酒、蜀藏情土陶瓶酒、蜀藏情多角酒等);4、金海康系列酒(金海康海洋生物酒、金海康私藏原桨酒等);5、泸洲和贵洲的委托加工的品牌酒。
其他经营:1、代商家/厂家加工(贴牌)生产各类瓶装白酒和散装白酒;2、商家自带设计包装来我公司加工瓶装白酒,我公司只收取加工费;3、客户买断经营权,年限不限;4、开展多种形式的联营、联销业务;5、提供白酒生产、加工、灌装、勾兑、调味等全套技术服务。
“酿造之乡”——雁江区中和镇中和镇龙潭小学---黄聪全国叫中和镇的地方不少,成都双流有中和镇,广安岳池有中和镇,河南,海南都有中和镇。
今天向你介绍的是资阳雁江区的中和镇,为家乡人民“展现家乡风貌,发掘风物人情,钩沉古今遗事”。
一、中和镇概况位于雁江区东北部,居东经104度 45' 49" --104度53' 08",北纬30度 03' 17" --30度13' 31“之间,平均海拔445米,其东、南、北面分别与雁江区的丹山镇、东峰镇、清水乡、宝台镇、保和镇接壤,东北部与乐至县的中天镇毗邻。
全镇幅员面积121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77222亩(以下数据均以2005年统计数据为准),其中田24500亩,土52722亩,占全区22个乡镇中的第二位,系全区第二大农业镇。
307县道(板永路)自西向东穿境而过,乡道贯穿南北。
镇区距资阳市区27公里。
镇区内有街道8条,辖居委一个,镇人民政府驻中和街。
农村辖中和、铜锣、大圣、白云、广德、鱼水、飞山、狮马、青龙、罗家、红光、干沟、巨善、雷庙、金马、龙嘴、清凉、三清、瓦盖、方家、凉风、明月、罗汉、高字、龙虎25个村,451个组。
全镇有人口56931人,其中藏族9人,彝族6人,傈僳族1人,佤族1人,布衣族1人,傣族3人,苗族2人,纳西族2人,非农人口2936人。
中和历史悠久,唐属丹山县,宋隶磐石县,明归资阳县北乡,1743年(清乾隆八年)移宝台寺香馆建中和场,1747年呈准开市,1909年置中和乡(宣统元年);民国时期属九区,辖保和场、中和场、太和场、人和场、裕通场,区公所驻地保和场;解放初期属二区管辖,区公所驻地丹山镇。
土改时期改为第四区,辖中和、金星、太和、添福、凉风、永泰、复兴、吉祥、迎龙、光明、真武、龙潭、方家、干沟、大同、高字、胜利17镇乡,区公所驻地中和场;合作化时期设保和区,中和、高字、凉风隶属保和管辖;干沟、龙潭、太和隶属丹山管辖。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粮经产业高产高效成片示范基地提升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5.27•【字号】成办发[2013]26号•【施行日期】2013.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会计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粮经产业高产高效成片示范基地提升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成办发〔2013〕26号)有关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成都市粮经产业高产高效成片示范基地提升建设总体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5月27日成都市粮经产业高产高效成片示范基地提升建设总体方案为加快推进我市优质粮油、蔬菜、伏季水果、猕猴桃、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的提档升级,推进农田建设标准化、种植技术规范化、生产模式多元化、产业基地规模化、产品营销品牌化的粮经产业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按照“成片规划、连片提升、集中发展”的思路,根据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从2013年到2015年,在全市二、三圈层区(市)县,围绕11条都市现代农业“一线一品”示范线、成新蒲快速路现代农业示范带以及新农村示范片,重点通过对现有特色产业基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提升建设,建成10个产业布局合理、组织方式先进、资源利用高效、供给保障安全、综合效益显著、集中连片面积分别达到10万亩的粮经产业高产高效示范基地。
二、产业布局(一)崇州市隆兴、白头10万亩水稻规模种植基地。
基地涉及崇州市隆兴镇、白头镇、桤泉镇、集贤乡、燎原乡、王场镇、道明镇、济协乡,提升建设规模14.2万亩。
其中,在隆兴镇、白头镇分别建设核心示范区1万亩。
(二)邛崃市牟礼、冉义10万亩水稻规模种植(制种)基地。
基地涉及邛崃市牟礼镇、冉义镇、固驿镇、高埂镇,提升建设规模11.2万亩。
**镇:打造四川省酿酒原料基地成效显著
7月20日上午,参加全省酿酒原料基地现场会的省市领导及专家一行,到**镇**村现场考察该镇酿酒原料基地建设情况。
实地参观后,省市领导及考察团对迎安镇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镇是***酒业酿酒原料生产基地之一,以优质高梁、酿酒专用糯稻生产为主,也是**县优质糯稻和常规高梁成片种植核心示范区。
围绕打造四川省酿酒原料基地这个目标,该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加强技术培训,强化工作措施,真抓实干。
2010年,该镇发展成片糯稻5000余亩、高梁7500余亩。
一是努力寻求酿酒企业给予大力支持。
通过协商,**酒业免费为种植糯稻、高粱的农户提供种子、肥料、农药等,同时签订收购合同,在价格上高于市价20%。
二是精心指导,统防统治。
县、镇两级农业技术人员根据糯稻、高粱的品种特性,适时进行技术指导,有效解决了糯稻成片种植最难克服的稻瘟病防治问题。
三是因势利导,建立优质糯稻、常规高粱集中示范基地,进行标准化生产示范。
采取“统一规划、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等“四统一”措施,加强技术落实,以基地建设带动周边生产,促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四是强化宣传,充分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镇、村干部积极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交心谈心,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种植红粮、糯稻等农作物的经济效益,提高其种植积极性。
五是明确职责,努力实现目标任务。
镇村干部围绕目标任务,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全力以赴协助农户抓农业产业发展,竭力推进酿酒原料基地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