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原料检验原始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砂浆配增塑剂检验原始记录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地点:xxxx实验室
检验人员:xxxx
一、检验目的:
检验砂浆配增塑剂配合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保证砂浆的强度和工艺性能。
二、检验设备和试剂:
1.称量仪器:电子天平
2.试验容器:塑料碗
3.配合比规定的水泥、砂和增塑剂
4.试验样品:砂浆试块
三、检验步骤:
1.根据配合比计算所需的水泥、砂和增塑剂的重量,并进行准确的称量。
2.将所需的水泥和砂加入塑料碗中,并混合均匀。
3.向水泥和砂的混合物中加入所需的增塑剂,并用电动搅拌器搅拌5分钟,保证增塑剂充分分散。
4.将混合物倒入模具中,并用手轻轻震动模具,以排除气泡。
5.将模具置于标准湿度的养护室中,静置养护28天。
6.养护结束后,取出试块,测量其尺寸(长度、宽度和厚度),并计
算试块的体积。
7.将试块放入到试验机中,逐渐增大载荷,记录下试块破坏的载荷值。
8.根据载荷值计算试块的抗压强度,并与标准要求进行对比。
四、检验结果:
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检验后
试样编号:xxxx
试样尺寸:长度xxxxmm,宽度xxxxmm,厚度xxxxmm
试样体积:xxxxmm³
破坏载荷:xxxxN
抗压强度:xxxxMPa
五、检验结论:
根据检验结果,该砂浆配增塑剂的抗压强度符合标准要求,砂浆的配
合性能良好。
六、检验记录保存:
该原始记录将保存至少两年,以备将来参考和追溯。
备注:以上为砂浆配增塑剂检验的原始记录,供参考和记录之用。
实验原始检验记录如何写更规范1、重视原始记录中的签名原始记录一般有检测人员、校核人员签名。
对原始记录中的任何疑点,都应在输入检验报告之前给予解决,必要时进行复测,以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2、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CNAS要求实验室应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所有检测。
实验室面对的是产品,不同的产品执行的标准不同,使用的检测方法也不同。
对于执行标准明确的产品,直接选取标准中的检测方法即可。
3、规范记录样品信息接收样品后,不要急于检测,要先检查样品状态是否存在影响正常检测的缺陷。
对于一些封装的样品,无法直接观察到缺陷的,打开封装发现有缺陷时,也应立即终止检验,对样品进行妥善处理并及时与客户沟通。
应在原始记录中对样品状态进行适当描述。
4、对标准的理解要准确标准是检测工作的依据,选择正确的、现行有效的标准进行检测,是不言而喻的。
实验室是依据标准进行检测的,理解标准一定要准确。
5、有足够的信息量检测人员每个实测原始数据都写上,不得只写诸如平均值等最终结果。
文字要填写具体内容,不得只写符合/不符合或合格/不合格。
对原始记录不得随意涂改,如确系需要修改的,应先用横线将错误横向划去(被划改的内容仍应清晰可见),再把正确值填写在其旁边。
对记录的所有改动都应在划改处有修改人的签名或印章。
更改原始文件的理由解释必须明晰而具体。
有些更改理由是可接受的,有些却是不可接受的。
例如,以下列出的解释认为是可接受的:计算错误、书写错误、插人后使资料更明晰、日期错误、仪器故障、试验瓶被打碎、样品喷溅出来、操作失误、插入错误和为使记录更清楚面重写等理由。
6、正确进行数据处理一般情况下,产品标准对检测数据应保留的小数位数或有效数字都有明确的规定,在原始记录中也应按标准要求进行记录。
检测后需要进行计算的数据,若产品标准有相关规定,应按照产品标准要求进行计算;若产品标准中无相关规定,则应按照GB8170《数值修约规则》的要求进行计算。
结果判定是用检验所得的测定值或其计算值与标准规定的极限值进行比较。
水泥土配合比设计及检验原始记录1.实验目的:-确定水泥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习水泥土配合比设计和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实验仪器和材料:-实验室称量仪;-四个容器;-水泥;-砂子;-水;-土样。
3.实验步骤:3.1配合比设计-将4个容器分别编号为A、B、C、D;-将水泥、砂子、水和土样分别称量好;-将土样倒入容器A中,再依次加入水泥、砂子、水;-对容器A中的混合物进行充分混合,并记录下水泥、砂子和水的重量。
-按照设计原则,调整各个成分的比例,得到不同的配合比。
3.2检验配合比-将容器B、C、D分别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配合比调整;-对容器B、C、D中的混合物进行充分混合;-采用振动法制备混凝土试件;-将试件放置于恒温湿度室中,等待28天后进行强度测试。
4.实验结果记录:-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如下:```容器编号,水泥(g),砂子(g),水(g),土样(g---------,--------,-------,------,-------A,400,800,200,120B,300,900,250,110C,350,700,150,130D,500,600,300,100```-检验配合比的强度测试结果如下:容器编号,28天抗压强度(MPa---------,---------------B,25.C,23.D,27.5.结论:-在本次实验中,通过水泥土配合比设计和检验,得到了不同配合比的混合物,并进行了强度测试;-根据检验结果,容器D的水泥土配合比在28天抗压强度方面表现最佳,达到了27.6MPa;-这些结果将有助于今后水泥土工程的实际应用和设计。
以上是水泥土配合比设计及检验的原始记录,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配合比的混合物,并对其强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评估。
这些实验结果将在实际工程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蒸压加气砌块抗压抗冻性含水率导热系数检验检测原始记录日期:20XX年XX月XX日地点:XX生产厂家实验室检测人员:XXX一、抗压抗冻性检验1.检测样品:蒸压加气砌块样品A2.样品准备:a)将样品A放置在20℃环境下恢复密封,24小时后取出;b)淋水处理:在样品表面淋水,使得水分充分渗透进入砌块;c)冷冻处理:将淋水处理后的样品放置在-20℃冷冻室中,保持12小时;d)恢复处理:将冷冻后的样品取出,放置在20℃环境下恢复密封,24小时后取出。
4.检测结果:a)未经淋水处理的样品抗压强度为XXMPa;b)经淋水处理后的样品抗压强度为XXMPa;c)经冷冻处理后的样品抗压强度为XXMPa;d)经恢复处理后的样品抗压强度为XXMPa。
二、含水率检测1.检测样品:蒸压加气砌块样品B2.样品准备:将样品B放置在恒温恒湿室中,保持24小时。
4.检测结果:a)样品B的质量为XXg;b)干燥后的样品B质量为XXg;c)含水率计算公式:含水率(%)=[(样品B质量-干燥后的样品B质量)/干燥后的样品B质量]×100;d)样品B的含水率为XX%。
三、导热系数检测1.检测样品:蒸压加气砌块样品C2.样品准备:将样品C切割成规定尺寸,并在样品表面涂抹热导率测试仪所需的胶水。
4.检测结果:a)样品C的初始温度为XX℃;b)样品C的终止温度为XX℃;c)环境温度为XX℃;d)导热系数计算公式:导热系数(W/m·K)=(样品C的厚度/(样品C 的终止温度-样品C的初始温度))×0.30;e)样品C的导热系数为XXW/m·K。
以上为蒸压加气砌块抗压抗冻性、含水率和导热系数检验检测的原始记录。
这些数据将有助于评估砌块的质量和性能,确保其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
砌筑水泥保水率检测原始记录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安定性、凝结时间检测原始记录
水泥不溶物检测原始记录
检测:校核:检测日期:
检测地点:本中心建材检测室
密度、比表面积原始记录
检测:校核:检测日期:
水泥强度检测原始记录
检测:校核:日期:
细度检测原始记录(筛析法)
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原始记录
检测地点:本中心建材实验室
细度检测原始记录(筛析法)
水泥组分测定原始记录(二)
(矿渣组分含量)
检测地点:本中心建材实验室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组分测定原始记录(一)(水泥中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或粉煤灰)
复合硅酸盐水泥组分测定原始记录(一)(水泥中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或粉煤灰)
三氧化硫检测原始记录
检测:校核:检测日期:年月日检测地点:本中心建材检测室
复合硅酸盐水泥组分测定原始记录(二)
(矿渣组分含量)
微粉堆积密度原始记录
粗磨粒堆积密度原始记录
抗硫酸盐性原始记录
检测地点:本中心建材实验室。
水泥胶砂干缩试验原始记录
Q-03-YSJL-JC003-21 共页第页
检测:校核:日期:
检测地点:本中心建材实验室。
烧失量检测原始记录
Q-03-YSJL-JC003-022 共页第页
检测:校核:检测日期:年月日检测地点:本中心建材检测室。
水泥检测原始记录水泥检测是指对水泥原材料和成品进行各项指标检测的过程。
水泥是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因此,进行水泥检测是确保建筑质量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水泥检测的一份原始记录。
日期:2024年5月10日地点:XXX建材公司实验室1.检测对象:本次检测的水泥样品品牌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规格为50kg/袋,共计10袋。
2.检测项目及方法:2.1水泥外观检查:使用肉眼观察水泥的颜色、细度、结块情况等。
2.2水泥比重测定:使用比重瓶法,按照GB1346-89《硬质无机非金属材料比重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2.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使用比表面积仪,按照GB/T8074-2024《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2.4水泥标号测定:使用力学法,按照GB/T176-1996《水泥标号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2.5水泥初凝时间测定:采用细度法,按照GB/T1346-2001《硬质无机非金属材料比表面积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2.6水泥强度测定:采用压力法,按照GB176-1996《水泥标号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3.检测仪器及设备:-比重瓶-比表面积仪-压力机-定时器-筛网等4.检测程序及结果:4.1外观检查:水泥颜色为灰色,无明显杂质,细度良好,无结块。
4.2比重测定:根据GB 1346-89的标准,测定出水泥的比重为3.05g/cm³。
4.3比表面积测定:按照GB/T 8074-2024的标准,测定出水泥的比表面积为350m²/kg。
4.4标号测定:根据GB/T176-1996的标准,通过力学法测定出水泥的标号为42.5 4.5初凝时间测定:按照GB/T1346-2001的标准,测定出水泥的初凝时间为120分钟。
4.6强度测定:根据GB176-1996的标准,分别在7天和28天的龄期下,测定出水泥的强度为48.3MPa和54.6MPa。
5.结论:通过本次水泥检测,结果显示该品牌42.5号水泥外观良好,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真金板检验检测原始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地点:XXX实验室目的:对XXX真金板进行全面的检验检测,确保其质量合格。
实验员:XXX实验设备:显微镜、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实验步骤:1.样品准备:收集XXX真金板样品,将其切割成适当大小,然后将其进行清洗和抛光,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外观检验:使用显微镜对真金板进行外观检验。
观察其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瑕疵、划痕或变形等。
3.形状与尺寸测量:使用显微镜和相关测量工具对真金板的形状和尺寸进行测量。
记录结果并与标准进行比较。
4.组织结构观察:将真金板样品切片,然后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组织结构。
观察是否存在晶粒的异常分布、晶界的清晰度等。
5.成分分析:使用X射线衍射仪对真金板进行成分分析,确定其主要成分及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6.强度测试:使用强度测试仪对真金板进行拉伸、扭转等强度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并与标准进行比较。
7.耐蚀性测试:将真金板暴露在相应的腐蚀剂中,观察其耐蚀性能,记录腐蚀程度并与标准进行比较。
8.焊接性能测试:使用焊接设备对真金板进行焊接测试,观察焊缝是否牢固,记录测试结果并与标准进行比较。
9.表面硬度测试:使用硬度测试仪对真金板的表面硬度进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并与标准进行比较。
10.抗磨性测试:使用磨损测试仪对真金板进行抗磨性测试,观察磨损程度并记录测试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
11.粗糙度测试:使用粗糙度测试仪对真金板的表面粗糙度进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并与标准进行比较。
12.其他测试:根据需要,进行其他的检验检测,如热处理试验、气密性测试等。
结果记录及分析: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对真金板进行了全面的检验检测。
根据外观检验,真金板表面无明显的瑕疵、划痕或变形,符合标准。
形状与尺寸测量结果显示,真金板的形状和尺寸与标准相符。
组织结构观察表明,真金板的晶粒分布均匀,晶界清晰。
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真金板的主要成分为金,含量符合要求。
强度测试、耐蚀性测试、焊接性能测试、表面硬度测试、抗磨性测试和粗糙度测试结果均符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