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营口)低碳生态科技产业园典例
- 格式:ppt
- 大小:4.41 MB
- 文档页数:49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中交营口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中交营口LNG接收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2.08.26•【字号】辽环函〔2022〕91号•【施行日期】2022.08.26•【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中交营口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中交营口LNG接收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辽环函〔2022〕91号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中交营口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中交营口LNG接收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中交营口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你公司关于《中交营口LNG接收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本项目(项目代码:2020-000052-45-02-000881)拟在营口港仙人岛港区二港池规划建设。
本项目由LNG码头和陆域接收站两部分组成,码头工程新建1个15万吨级LNG泊位,泊位长度376米,设计年通过能力620万吨/年,均为卸船作业;接收站工程设计规模为300万吨/年,建造4座20万立方米LNG储罐及配套设施,管道气态输出量200万吨/年(管道工程不在本次评价范围),LNG槽车装车外输规模为100万吨/年。
2020年9月,营口市生态环境局以营环审〔2020〕177号对《营口港仙人岛港区LNG码头规划调整方案环境影响报告书》出具了审查意见,营口市人民政府以营政〔2020〕191号对《营口港仙人岛港区LNG码头规划调整方案》进行了批复,本项目已纳入上述规划和《辽宁省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专项规划(2018—2022年)》《辽宁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符合有关规划及规划环评要求。
项目实施将对水环境、生态环境等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在全面落实《报告书》和本批复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后,项目建设导致的不利生态环境影响能够得到一定缓解和控制。
我厅原则同意《报告书》的总体评价结论和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大连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型产业园区典型案例分析李天舒(辽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1)摘要:解析了大连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型产业园区的机理和特点,大连开发区作为具有区域特点的循环经济型工业园区已经逐步架构起各生态产业链条之间相互耦合的工业共生网络,循环经济网络运转的支持体系和推动机制日益完善,这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在新产业区建设和老产业区调整改造中贯穿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和行动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共生;产业链;大连开发区Abstract :The mechanism and property of developing cyclical economy type industrial park in Dalian development zone are analyzed,with its regional characters,the industrial symbiosis networks of coupling kinds of industry chains has been established gradually,the supporting and promoting system for the operation of recycling economy networks are improved,it has an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to changing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 especi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industrial area and old industrial adjustment with recycle economy concept.K ey word s :cyclical economy;industrial symbiosis;industrial chain;Dalian development zone 中图分类号:F0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21(2008)11-0023-04收稿日期:2008-07-28;修订日期:2008-11-06。
低碳产业集群案例你可以想象一下,在这个地方啊,各个企业就像是一群特别聪明又很会过日子的小伙伴,大家凑在一起互相帮忙,还特别环保低碳。
先说说发电厂吧,这个发电厂就像一个超级大方的大哥。
它发电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热量,要是一般的发电厂呢,这些热量就白白浪费了,就像你烧了一锅开水,只用了一点,剩下的热水都倒掉了,多浪费呀。
但是在卡伦堡可不是这样,发电厂大哥把多余的热量送给了周围的居民和企业用来取暖,就像把热水分给邻居泡澡一样。
还有啊,发电厂产生的一些废弃物,比如石膏,这时候就有水泥厂来接手了。
水泥厂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把发电厂的石膏废弃物变成了建筑材料。
这就好比你不要的旧衣服,被巧手的裁缝改成了漂亮的新衣服。
炼油厂也在这个集群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呢。
它排出的废气里面有一种叫二氧化碳的东西,这时候就有一家生物制药厂出现了。
这家制药厂就像一个小超人,它能把炼油厂废气里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用于生产药品。
这就像把别人扔掉的宝贝捡起来,然后做成了超级有用的东西。
整个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通过这样的方式,各个企业之间形成了一个非常紧密的低碳循环圈。
它们共享资源,减少浪费,让能源和原材料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
这样既节省了成本,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简直就是低碳产业集群的模范生啊。
再说说咱们中国的江苏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
这个地方啊,就像是一个专门研究怎么保护环境的超级实验室,里面聚集了好多跟环保相关的企业。
这里有专门做环保设备制造的企业,就像一群技术高超的工匠。
他们制造的设备可厉害了,能把污水变得清澈透明,就像给脏水施了魔法一样。
这些企业之间呢,会共享技术和研发资源。
比如说,一家企业在研发新的污水处理技术的时候遇到了难题,其他企业就会像热心的邻居一样,过来帮忙出主意。
而且,这个园区还有一个很聪明的做法,就是鼓励企业把废弃物变成宝。
有一些企业会把废旧的塑料瓶收集起来,然后加工成新的塑料制品,就像把一堆没用的垃圾变成了闪闪发光的宝藏。
低碳城区案例研究1 国家层面1.1 前言住建部2011年出台了《低碳生态试点城(镇)申报管理暂行办法》,针对新建城、镇、新区,主要有两项申报的材料要求:一是低碳生态试点城(镇)规划纲要。
纲要应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理念,明确试点城(镇)的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明确提出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筑节能、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和控制指标。
纲要确定的总体和人均碳排放量应低于同一区域同等规模城市的平均水平。
二是低碳生态试点城(镇)建设实施方案,包括低碳生态城(镇)产业发展、绿色建筑推广、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行动计划和创新示范工程。
1.2 实践目前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主要通过示范工程的建设,实现以点带面的规模化推广效应。
2012年11月,贵阳中天·未来方舟生态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深圳市光明新区、唐山市唐山湾生态城、无锡市太湖新城、长沙市梅溪湖新城、重庆市悦来绿色生态城区和昆明市呈贡新区八个城市新区被评为绿色生态城区,并给予5000万补助。
截至2014年底,共有三批19个城区满足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要求[1]。
自2018年实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 51255-2017以来,目前有十余个城区满足国家绿色生态城区三星级规划设计标准。
另外,中新天津生态城南部片区和虹桥商务区获得国家绿色生态城区三星级运营标识。
表1.2-1 国家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标识三星级项目2 典型案例分析2.1 深圳国际低碳城深圳国际低碳城位于深圳市龙岗区,是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合作旗舰项目。
自2012年启动建设以来,深圳国际低碳城已走过近10年历程。
总规划面积约5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19平方公里,以高桥园区及周边共5平方公里范围为拓展区,其中以核心区域约1平方公里范围为启动区,建筑面积约180万平方米,建设周期为7年。
片区内既有建筑物及周边环境均采用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改造,应用了绿色建筑、清洁交通、污水循环、废物回收、能源低碳等十大技术系统。
产业集聚优秀案例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区或行业中,多个相关产业企业或机构集中在一起,形成产业链条并相互依赖,通过共享资源和合作创新来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下面列举了十个优秀的产业集聚案例。
一、硅谷(美国加州)硅谷是全球最著名的高科技产业集聚地之一,聚集了众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风投机构和创业者。
它以创新、技术和创业精神而闻名,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电子、生物技术等多个高科技领域。
二、华尔街(美国纽约)华尔街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聚集了众多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
它以金融服务和投资为核心,成为全球金融业的代名词。
三、丹东临港工业园区(中国辽宁)丹东临港工业园区是中国最大的石化产业集聚区之一,聚集了众多的石化企业和相关供应链企业。
它以石化产业为主导,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提升了中国石化产业的竞争力。
四、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中国广东)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之一,聚集了众多的电子产品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
它以电子产品贸易和创新为核心,成为全球电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日本汽车产业集聚地(日本)日本有多个汽车产业集聚地,如东京、名古屋和广岛等地。
这些地区聚集了众多的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和相关服务机构。
它们通过合作创新和资源共享,提升了日本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六、医药产业园(中国江苏)中国江苏省有多个医药产业园,如南京江宁医药产业园和苏州工业园区等。
这些园区聚集了众多的医药制造商、研发机构和医疗器械企业。
它们通过技术合作和知识共享,推动了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
七、伦敦金融城(英国伦敦)伦敦金融城是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聚集了众多的银行、保险公司和金融服务机构。
它以金融业务和金融创新为核心,为英国和欧洲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八、西雅图科技园区(美国华盛顿)西雅图科技园区是美国西海岸最重要的科技产业集聚地之一,聚集了众多的科技公司、研究机构和创业者。
它以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为特色,推动了该地区的经济繁荣。
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名单(第一批)北京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京采育经济开发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苑科技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北唐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西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蒙古自治区乌海经济开发区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红山经济开发区辽宁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辽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吉林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吉林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吉林延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黑龙江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黑龙江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化学工业区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江苏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浙江嘉兴秀洲工业园区浙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徽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徽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建长泰经济开发区江西新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西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东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南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南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北武汉青山经济开发区湖北孝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北黄金山工业园区湖南湘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湖南益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东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重庆璧山工业园区重庆双桥工业园区四川达州经济开发区贵州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州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陕西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甘肃嘉峪关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格尔木工业园)青海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
我国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大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汇编将介绍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典型案例,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典型案例1. 江苏泰州风电基地江苏泰州风电基地是我国最大的陆上风电基地之一,占地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基地采用“集中式开发、分散式布局”的方式,累计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
泰州风电基地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资源优势:泰州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年均风速在6米/秒以上,具备开发风电的良好条件。
(2)技术创新:基地采用先进的风机技术和风电场监控系统,提高了风电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3)产业链完善:泰州风电基地带动了风电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包括风机制造、设备安装、运维服务等。
2. 河北张家口光伏发电项目河北张家口光伏发电项目是我国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之一,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
该项目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清洁能源:光伏发电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可以有效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技术领先:张家口光伏发电项目采用高效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效率高,稳定性好。
(3)产业链延伸:项目带动了光伏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包括光伏组件制造、光伏发电设备安装等。
3. 上海崇明岛生物质发电项目上海崇明岛生物质发电项目是我国首个生物质发电项目,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
该项目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废弃物资源化:项目利用农业废弃物、林业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2)环保效益:生物质发电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远低于燃煤发电,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
(3)经济效益:生物质发电成本相对较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4. 广东深圳新能源汽车推广项目广东深圳新能源汽车推广项目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示范项目。
该项目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政策支持:深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包括购车补贴、充电设施建设等。
10项案例深度解析零碳工业园区零碳工业园区是指通过采用绿色、低碳、环保的技术与策略,以减少碳排放为目标,在工业园区内实现碳中和的一种发展模式。
下面将深度解析10个零碳工业园区的案例。
1. 案例一:芬兰埃斯波零碳工业园区芬兰埃斯波零碳工业园区是世界上第一个零碳工业园区,该园区通过建设风力发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设施,实现了100%的能源自给自足,并利用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2. 案例二:中国深圳前海零碳工业园区深圳前海零碳工业园区以低碳产业为主导,通过推广节能技术、提供低碳金融支持等手段,有效降低碳排放。
该园区还鼓励企业间资源共享,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3. 案例三:美国硅谷零碳工业园区硅谷零碳工业园区致力于推动绿色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园区内的企业通过采用能源高效设备、推广智能交通系统等措施,实现碳排放减少,并积极开展研发工作,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4. 案例四:德国弗劳恩霍夫零碳工业园区弗劳恩霍夫零碳工业园区是德国重要的科研基地,通过开展绿色化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研究,推动工业园区的碳排放降低。
园区还注重企业间的合作,通过共同研发解决方案,共同推动绿色转型。
5. 案例五:日本东京湾零碳工业园区东京湾零碳工业园区以海洋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来源,通过建设海上风力发电设施、太阳能光伏电站等,实现了碳排放的大幅减少。
园区还注重环境保护,开展海洋生态修复等工作。
6. 案例六:新加坡淡滨尼零碳工业园区淡滨尼零碳工业园区是新加坡的示范性绿色工业园区,通过引入清洁能源和高效节能设备,实现了碳排放的零排放。
园区还注重提升生态环境,推动园区内的生态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7. 案例七:英国伦敦奥运村零碳工业园区伦敦奥运村零碳工业园区是为了举办2012年伦敦奥运会而建设的,通过采用节能建筑、低碳交通等措施,实现了碳排放的大幅减少。
园区还注重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低碳生活和就业机会。
8. 案例八:印度班加罗尔零碳工业园区班加罗尔零碳工业园区是印度南部重要的工业基地,通过采用太阳能发电、废物能源利用等手段,实现了碳排放的减少。
全国零碳园区优秀案例一、苏州工业园区:绿色能源与智慧管理的完美结合。
苏州工业园区那可是在零碳园区建设方面相当有一套的。
它首先在能源供应上玩出了新花样。
园区大量引入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你看那些厂房的屋顶、园区的空地上,一片片蓝色的光伏板就像蓝色的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把光能转化为电能。
而且啊,这里还不仅仅依赖太阳能,还巧妙地整合了风能和生物质能。
比如说,一些小型的风力发电装置就像小卫士一样,在微风中也能欢快地转动发电。
生物质能的利用也很有趣,园区把一些有机废弃物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变成了能源,这就像是变废为宝的魔法一样。
在智慧管理方面,苏州工业园区就像一个超级大脑在指挥着一切。
有一套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就像一个超级管家,它能实时监控园区内各个角落的能源使用情况。
哪家企业用电多了,哪个设备耗能异常了,它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并且发出警报。
通过大数据分析,这个管家还能给企业提出节能建议呢。
比如说,告诉企业哪个时间段用电成本低,可以把一些大型设备的运行时间调整到这个时间段,这可给企业省了不少钱,同时也减少了碳排放。
二、河北雄安新区的零碳园区探索:从规划开始的低碳之路。
雄安新区那可是带着建设绿色城市的使命诞生的。
它的零碳园区规划就像是在白纸上精心绘制的一幅绿色画卷。
从一开始规划的时候,就把绿色交通放在了重要位置。
园区内的道路规划得特别合理,宽宽窄窄的道路就像人体的血管一样,有序地连接着各个区域。
而且啊,大力推广电动公交车和共享单车。
那些电动公交车就像绿色的精灵,安静又环保地穿梭在园区里,接送着人们上下班。
共享单车呢,五颜六色地停放在各个角落,方便大家短距离出行。
在建筑方面,雄安的零碳园区那也是相当厉害。
新建的建筑都采用了高标准的节能设计。
这些建筑的外墙就像一个个保温瓶,有着很好的隔热性能,夏天能把热气挡在外面,冬天又能把温暖留在室内。
建筑的采光设计也很巧妙,大大的窗户让阳光能充分地照进来,减少白天照明用电。
国内外生态产业园区建设典型案例研究(精)文章编号:1674-9146(201103-0054-05国外生态产业园区建设典型案例生态产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原理而设计成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态。
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生态工业园项目在建设之中。
生态产业园区遵从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其目标是尽量减少区域废物,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物“零排放”。
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
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是目前国际上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最为典型的代表。
该园区采取面向共生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即把不同的工厂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得一家工厂的废气、废热、废水、废物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物料循环,减少废弃物排放。
卡伦堡生态工业园以燃煤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4个厂为核心,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其他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生产原料,建立工业横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见图1。
其中,燃煤电厂位于工业生态系统的核心,对热能进行多级使用,对副产品和废物进行综合利用。
电厂向炼油厂和制药厂供应发电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使炼油厂和制药厂分别获得生产所需热能的40%和100%;通过地下管道向卡伦堡全镇居民供热,由此关闭了镇上3500座家庭锅炉,减少了大量的烟尘排放;剩余热量还用于渔业养殖,鱼池淤泥又用来制作有机肥料出售,使电厂的热能效应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电厂还投资115万美元安装除尘脱硫设备,每年产出的8万t硫酸钙全部出售给石膏板厂,使该厂从西班牙进口原料减少50%;将粉煤灰出售,供铺路和生产水泥之用。
炼油厂则将产生的火焰气通过管道供石膏厂用于石膏板生产的干燥,减少火焰气的排空;进行酸气脱硫生产的稀硫酸供给附近的一家硫酸厂,脱硫气供给电厂燃烧;将废水经生物净化处理,通过管道向电厂输送,每年输送电厂70万m3的冷却水,占电厂淡水需求量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