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前广场规划设计说明书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3
广场方案范文范文
一、广场设计方案
1.广场整体设计
【规划及设计理念】
本次设计的广场以大气、文化为主要设计理念,给公众提供一个舒适、实用、硬件配套齐全、绿色环保的社会休闲空间;大气的建筑设计,让人
在休闲的时候处于一种宁静的心情状态;文化的设计,则为公众提供一个
开放的学习、文化交流的平台,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
【建筑风格】
由于本次设计是人民广场的设计,因此我们采用中国古典建筑风格,
以大理石、木质、砖石等材料为主要构成,由四周建筑环绕,形成半室外
半室内的空间布局,这样的布局能更好的保证人们在休闲的时候能够更加
的舒适和安全。
【空间形态】
本次设计的广场采用环形的空间形态,中央采用植物绿化,形成一个
中央草坪,以满足人们相互交流和活动的需求,其四周设置有静态的休闲
座位、休闲木马,以及信息交流、艺术表演等设施,为公众提供一个多元化、实用的休闲空间
2.建筑设计
【地下空间设计】
为了更好的维护社会休闲的安全环境,本次设计将采用地下空间作为设施,其中包括景观庭院、活动中心、停车与物品储藏空间等,以保证现场人员的安全、舒适与闲暇。
【建筑设施】。
安阳市人【2 】平易近广场设计解释一、根本概况:该地块位于安阳市计划的新城市中间,北邻计划行政中间大楼,南至城市骨干道,东面紧邻城市次干道与新建室庐区相隔,西面紧靠城市骨干道,与计划的贸易广场相望,南方为城市计划展览.艺术中间等大型公共建筑.计划用地呈矩形,器械长约320米,南北长约178米,总用地面积为56960平方米.广场将与北面的行政中间和南方的展览艺术中间配合形成一条变化丰硕的城市景不雅中轴线.二、设计根据:广场设计请求,具体如下:1.该广场建成后将成为新城区一个集市政聚会会议.文化不雅演.休闲游憩等多种功效于一体的分解性及标志性的城市中间广场.2.请求广场设计功效布局合理,知足聚会会议.不雅演.市平易近休闲等多重功效,重视空间的围合感.归属感;情况幽美宜人,景不雅丰硕;人文气味浓重,可以或许充分展示城市的汗青文脉.地域特点和人文精力.3. 充分斟酌广场与周边情况的联合,在知足运用功效的同时塑造光鲜的城市空间形象.4.重视交通流线设计,斟酌广场出进口地位的选择,留意广场表里交通的连接,静态交通.人行与车行路线的计划;无障碍残疾人坡道的设计.5.斟酌景不雅节点.景不雅轴线的设计与城市形象的关系.6.重视广场竖向设计,丰硕空间层次,景不雅元素的分解运用.三、设计主导思惟:1.充分施展绿地效益,知足不同请求创造一个幽雅的情况,美化情况.陶冶情操,保持“以工资本”,充分表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惟.2.植物设置装备摆设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恰当,高下错落,形成必定的层次感;色彩丰硕,重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时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袒露地面,普遍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类灌木和草本类花草加以装点,使广场达到四时常绿,三季有花.3.广场之中道路力图通顺.流利.便利.适用.并恰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图在造型.色彩.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顺应.四周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长和衬托,又自力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分散广场为中间的绿地系统.四、设计原则:1.“以工资本”,创造舒合适人的可儿情况,表现工资生态.“人”是文化休闲广场的运用者.是以起首斟酌运用者的的请求.做好总体布局,进步情况质量等方面的功效请求.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进步绿视率,表现天然生态.设计中重要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设置装备摆设嵬峨乔木,稀疏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情况.3.“随机应变”是植物造景的根本.在文化休闲广场的景不雅设计中,“随机应变”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登时前提.选择适生树种和本地特点树种,要做到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应出地方特点,只有如许才能做到最经济.最勤俭,也能使植物施展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后果.。
例析火车站广场规划设计一、引言火车站广场的建设,不仅是铁路建设项目重要的配套工程,也是城市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为人民提供了一个交往、娱乐、休闲和集会的场所。
火车站广场及其代表的文化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它作为城市的会客厅,集中体现当地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且增强本身的凝聚力和对外吸引力,进而促进当地的城市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体系。
二、建设背景山西晋中南铁路(瓦日铁路),西起山西省吕梁市兴县,东至山东省日照港,全长1260公里。
是我国“十一五”铁路建设重点工程,连接我国东西部的重要煤炭资源运输通道,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铁路经过山西省西南部地区的洪洞县、蒲县、隰县境内,并辐射大宁县。
建成后,与南同蒲铁路和沁沁、武左铁路相连,将成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根据《山西晋中南铁路火车站设计建设标准》显示,该铁路建设项目在隰县预留火车站,这为隰县进一步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实现跨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提供了基本支撑,同时也优化了隰县的投资环境。
三、建设现状1、地理位置项目位于隰县城南乡石家庄村,环境优美,地理优势独特。
东邻209国道,西接凤凰山,北靠石家庄村居住區,南侧为石家庄村村级水泥道路。
距离县城中心仅15分钟车距,交通十分便利。
2、地形地貌现状地势整体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之势。
最高点高程为960.54米,最低点高程为910.48米,高程相差50.06米。
现状用地主要为耕地、林地和居民建筑等。
3、地质条件根据项目地质勘探报告显示:该场地无断裂构造发育,地层连续、地基比较稳定,不存在滑坡、泥石流、采空区等重大不良地质现象(作用),且位于泄洪口等危险地段的上游,不存在潜在的危险。
适宜本工程的建设。
四、规划定位隰县火车站广场的建设,以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展现隰县的特色风貌为手段,以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为根本,将隰县火车站广场建设成为集商贸物流、旅游开发为特色的生态风景区。
广场设计是一种公共空间的设计,旨在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宜人的休闲活动场所。
在设计广场时,需要考虑到广场的功能性、美观性、可持续性等多方面因素。
首先,广场设计的功能性是最重要的。
广场需要满足人们休闲娱乐、集会活动、交通疏导等需求。
因此,广场设计需要考虑到广场的规模、布局、设施等因素,以实现广场的功能最大化。
其次,广场设计要注重美观性。
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风格和美感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形象和人们的心情。
因此,广场设计需要注重空间形态、景观元素、材料色彩等方面的搭配,创造出一个美观、宜人的广场环境。
另外,广场设计也要考虑到可持续性。
广场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公共空间,其设计需要考虑到长期的维护和使用。
因此,广场设计需要选择耐用、易维护的材料,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以实现广场的可持续发展。
广场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功能性、美观性、可持续性等。
只有通过精心设计和合理规划,才能打造出一个舒适、安全、宜人的广场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愉悦的休闲活动场所。
城市广场设计说明一、引言城市广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城市的中心空间,也是市民休闲活动的场所。
具有良好的城市广场设计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加强市民的社交互动,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本篇文档旨在阐述城市广场的设计原则和功能布局,以期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设计原则1. 人性化设计:城市广场设计应以人为本,注重市民的需求和舒适感。
设计师应综合考虑市民的休闲需求、交通便利性、安全性等方面,营造一个适宜人们居住和活动的空间。
2. 开放性设计:城市广场应该是开放、包容的空间,能够吸引不同年龄、背景的人群前来休闲娱乐。
广场的外部应有良好的通行性,方便市民进出。
3. 异地风情融合设计:城市广场的设计可以融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打造一个具有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的空间。
同时,可以吸纳其他城市的元素,增加文化交流和多样性,使广场更具吸引力和独特性。
4. 绿色环保设计:城市广场应注重绿化和环境保护。
可以在广场中设计花坛、绿地和休闲区,为市民提供清新的空气和舒适的环境。
使用环保材料,合理利用自然能源和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功能布局1. 中央广场:中央广场是整个城市广场的核心区域,可以设置喷泉、雕塑等装饰品,展现城市的形象和特色。
可以提供集会、文化活动等场所,吸引市民和游客。
2. 娱乐休闲区:为了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可以设置游乐设施、户外健身器材等。
同时,也可以设置休闲椅子、凉亭等设施,方便市民休息和聚会。
3. 商业区:城市广场可以设置商业区,为市民提供各类商店、餐馆和咖啡店等。
商业区不仅能丰富市民的生活娱乐选择,还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4. 绿化带:城市广场的绿化带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种植各类花草树木。
绿化带可以提供清新的空气和视觉愉悦的景观,也有助于减少城市的噪音和空气污染。
5. 步行系统:为了提升广场的通行便利性,可以设计步行系统,连接广场的各个功能区域。
步行系统应该有良好的人流引导设计,同时也考虑到不同人群的行动便利性。
安阳市人平易近广场设计解释一、根本概况:该地块位于安阳市计划的新城市中间,北邻计划行政中间大楼,南至城市骨干道,东面紧邻城市次干道与新建室庐区相隔,西面紧靠城市骨干道,与计划的贸易广场相望,南方为城市计划展览.艺术中间等大型公共建筑.计划用地呈矩形,器械长约320米,南北长约178米,总用地面积为56960平方米.广场将与北面的行政中间和南方的展览艺术中间配合形成一条变更丰硕的城市景不雅中轴线.二、设计根据:广场设计请求,具体如下:1. 该广场建成后将成为新城区一个集市政聚会会议.文化不雅演.休闲游憩等多种功效于一体的分解性及标记性的城市中间广场.2. 请求广场设计功效计划合理,知足聚会会议.不雅演.市平易近休闲等多重功效,重视空间的围合感.归属感;情况幽美宜人,景不雅丰硕;人文气味浓重,可以或许充分展示城市的汗青文脉.地域特点和人文精力.3. 充分斟酌广场与周边情况的联合,在知足运用功效的同时塑造光鲜的城市空间形象.4. 重视交通流线设计,斟酌广场出进口地位的选择,留意广场表里交通的连接,静态交通.人行与车行路线的计划;无障碍残疾人坡道的设计.5.斟酌景不雅节点.景不雅轴线的设计与城市形象的关系.6.重视广场竖向设计,丰硕空间层次,景不雅元素的分解运用.三、设计主导思惟:1.充分施展绿地效益,知足不合请求创造一个幽雅的情况,美化情况.陶冶情操,保持“以工资本”,充分表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惟.2.植物设置装备摆设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恰当,高下错落,形成必定的层次感;色彩丰硕,重要以常绿树种作为“布景”,四时不合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防止袒露地面,普遍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类灌木和草本类花草加以装点,使广场达到四时常绿,三季有花.3.广场之中道路力图通顺.流利.便利.适用.并恰当安顿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图在造型.色彩.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顺应.四周的绿地不但可以对小品起到延长和衬托,又自力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分散广场为中间的绿地系统.四、设计原则:1.“以工资本”,创造舒合适人的可儿情况,表现工资生态.“人”是文化休闲广场的运用者.是以起首斟酌运用者的的请求.做好总体计划,进步情况质量等方面的功效请求.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进步绿视率,表现天然生态.设计中重要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设置装备摆设嵬峨乔木,稀疏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情况.3.“随机应变”是植物造景的根本.在文化休闲广场的景不雅设计中,“随机应变”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登时前提.选择适生树种和当地特点树种,要做到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应出地方特点,只有如许才干做到最经济.最勤俭,也能使植物施展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后果.。
第一章总体概述:施工程序总体设想及施工段划分第一节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瑞金市火车站站前广场工程。
火车站前广场工程包含站前广场(包含包含社会停车场及出租车站)、A、B、C、D四条行车道路。
站前广场总面积约93380平方米。
工程施工主要内容有:道路、广场铺设、园路铺装、花架、水系、座凳、树池座凳、广场商业街、广场管理服务用房、厕所、给排水、路灯、绿化等工程施工。
本项目的工期要求:3个月,计划开工时间:2015年9月、计划竣工日期:2015年12月。
本项目的质量等级要求:合格。
第二节施工前期准备施工准备的基本任务是为拟建工程的施工建立必要的技术和物质及人员安排等条件,统筹安排好施工力量和施工现场。
认真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对于发挥企业优势,合理物资供应,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到本工程,将首先考虑如下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①调查有关施工现场的水文、地形、地貌、原有树林及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原始材料,调查施工季节气候、气象等信息。
②组织有关人员全面熟悉图纸及相关图集,并进行自审,对图纸存在的问题、错误、矛盾进行汇总。
配合业主、监理,熟悉有关资料和准备图纸会审;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完整、齐全,以及设计图纸和资料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方面的规范和政策;检查设计图纸在标高、坐标、说明等方面是否一致。
③组织有关人员讨论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
④作好材料检验和试验。
⑤制定各项管理制度,编制作业指导书。
⑥进行各层次的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交底。
⑦组织编制施工预算。
2、物质准备①根据设计图纸和招标文件拟定工程材料的需要量计划。
②按照工程合同条款要求组织和供应,为此,在进场10天内提供材料总量计划,在每道工序前7天提出分批量入场计划,保证材料及时、准确地进场。
③材料除业主及设计明确外,其它材料本着节省投资,降低成本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就近采购,根据工程进度提前准备,按计划进场,确保工程的连续顺利施工。
广场设计说明(范本5篇)一、项目剖析(一)项目概况及规划背景项目位于xx省x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周围主要是工业用地。
xx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伏牛山东麓平原与淮北平原交错地带,地理坐标为东径113°27′——114°16′,北纬33°24′——33°59′,属暖湿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北距省会郑州140公里,西78公里是平顶山市,南66公里是驻马店市,东55公里是周口市。
境内河流为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淮河两大支流沙河、澧河贯穿全境并在市区交汇,滨河城市特色明显。
(二)规划范围室外广场设计说明一、方案设计基本要求文化休闲广场设计说明书一、基本概况:某小城市集中建设文化局、体育局、教育局、广电局、老干部局等办公建筑。
在建筑群东侧设置文化休闲广场,安排市民活动的长虹第、绿地和设施。
广场内还建设了图书馆和影视厅等,设计面积约36000m2。
二、设计依据:1.文化休闲广场设计要求,具体如下:建筑群中部有玻璃覆盖公共通廊,是建筑群两侧公共空间的步行主通道。
建筑东侧的入口均为步行辅助入口,应和广场交通系统有机衔接。
应有相对集中的广场,便于市民聚会锻炼以及开展节庆活动等。
场地和绿地结合,绿地面积不小于广场总面积的1/3。
现状场地基本为平地,可思考地形竖向上的适度变化。
需布置面积约50m2的舞台一处,并有观演空间。
在丰收路和跃进路上可设置机动车出入口,幸福路上不得设置。
需布置地面机动车停车位8个,自行车停车位100个。
需布置3m见方的服务亭两个2.规划设计图纸一份。
3.规划设计的相关规范。
三、设计主导思想: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构成必须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
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广场到达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广场空间设计说明(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广场空间设计说明人民广场空间设计说明1.项目概况临沂是一座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建造了大量城市广场,规模、性质各异,但设计质量良莠不齐而且大多缺乏特色。
在进行广场设计时,要考虑到广场所在地区的文化脉络,结合广场空间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设计,即可创造出具备当地特点的城市广场。
2.设计原则与依据2.1设计原则临沂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历来名人辈出,不仅有王羲之、颜真卿这样的大书法家,还有大评论家刘勰、大军事家诸葛亮、大思想家荀子等。
时至今日,临沂仍然书画昌盛,有着良好的民间文化氛围。
1972年银雀山竹简墓的发掘,使得《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得以重见天日,澄清了历史疑团,使“武圣”孙子之名,享誉世界。
临沂还是革命老区,这里曾进行过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也是淮海战役的主战场之一。
这些浑厚的历史积淀突显出临沂文化鲜明的“文”、“武”两翼特点。
2.2设计依据(1)本方案力图体现凤凰城之神韵,平面呈飞鸟形,隐喻“龟地凤凰城”,广场的四个主要出入口分别以临沂旧城四门之名而名之。
北曰宗岱、南曰望淮、西曰瞻蒙、东曰震海。
这是形式上的提炼与加工,是场所塑造的第一步。
(2)塑造场所的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提炼文化的精髓,使场所具备独一无二的气质与氛围。
3、设计理念及构想3.1设计理念“一心”是指位于本广场的核心广场,以水体、瀑布为主;“两带”是指位于广场南北轴线上的步行休闲硬质广场带和位于广场北侧,由生态林带、五色花带以及人行步道形成的步行景观带,形似鸟儿张开的双翼。
“八点”是指广场的8个主要景观节点,包括:星光广场、文韬广场、武略广场、书法广场、银杏婆娑、源远流长、小脚丫儿童天地以及老人康寿乐园。
3.2 设计构想“文武相辅,面向未来”是本方案的基本出发点,围绕这一基本点并结合飞鸟形的平面,创造出“一心两带八点”的广场空间结构,使得整个广场空间化整为零,但又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丰富了广场的空间层次。
(整理)城市广场设计说明说明书目录前言一、项目剖析(一)项目概况及规划背景(二)规划范围(三)规划定位(四)区位分析二、方案设计指南(一)指导思想(二)总体风格(三)设计目标三、设计依据第一章立意与设计思想一、设计理念二、设计原则三、方案立意四、总体布局五、表现手法(一)艺术与思想表现的设计(二)环境绿化设计(三)广场小品设计第二章广场分区与景点简介一、广场分区二、主要景点(一)锦屏广场(二)东南广场(三)喷泉广场(四)明珠广场三、经济技术指标结语前言一、项目剖析(一)项目概况及规划背景项目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周围主要是工业用地。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伏牛山东麓平原与淮北平原交错地带,地理坐标为东径113°27′——114°16′,北纬33°24′——33°59′,属暖湿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北距省会郑州140公里,西78公里是平顶山市,南66公里是驻马店市,东55公里是周口市。
境内河流为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淮河两大支流沙河、澧河贯穿全境并在市区交汇,滨河城市特色明显。
(二)规划范围:项目西临中山路,东临韶山路,北临香江路,东西长约486米,南北宽约272米,总规划设计面积约12.5公顷。
设计区域内现状地势平坦,以农田、果园为主,场地东面杨树林长势良好,基地周围现状主要是农田。
广场周围城市用地规划主要是工业用地。
(三)规划定位1.漯河市城市定位——建设彰显沙澧河魅力和食品名城特色的环境宜人的活力城市2.漯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定位——漯河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名片3.广场定位——市级综合性绿化广场,开发区城市空间的标志性核心区域,城市绿肺4.广场性质定位——休闲、文化、集会、游憩四位一体综合性广场(四)区位分析漯河经济开发区是镶嵌在沙澧河畔的一颗璀璨明珠,她位于漯河市区东南部,是漯河市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
漯河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总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下辖一个后谢乡,31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近10万人。
广场设计说明(10篇)广场设计说明第一篇:一、广场所处地理位置:长安世纪广场位于长安县城西区友谊路北侧,地处长安县经济开发西区,广场南侧为友谊路,东侧为县邮政大楼,西侧为金堆城小区,北侧是规划待建的住宅小区。
该广场规划占面积(含代征道路)约68亩(约45300平方米),广场东西平均长度300米,南北平均宽度150米,地形为四边形。
广场面积39520平方米,其中广场净面积35248平方米,东、西、南三侧8米宽人行道占面4272平方米。
二、方案设计基本要求:在设计招标会上,建设方提出的基本设计要求如下:(一)、主体思想:1、作为政府广场,首先要体现集会功能;其次要有必须的观赏性和休闲性。
2、要充分体现长安博广精深的历史文化特色;3、要有西部大开发恢宏的时代气息。
(二)、总体风格:1、整体上:开放的、大气的时代风格;2、布局上:对称的、和谐的民族风格;3、细节上:深邃的、优雅的文化风格;4、局部上:精粹的、兼容的通俗风格。
根据业主的总体要求,结合现场考察、对长安当代社会人文背景的学习及长安历史文化的学习与挖掘,我们提出了本设计方案,现向业主汇报如下。
第一章、立意与设计思想一、设计理念:广场做为现代都市人们生活的一个活动空间,有其公共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等诸多属性,但它区别于公园设计,所以更多的应是以简练、概括为主,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广场设计有三大基本因素,形象(景观)、功能(实用)、环境,这三大要素组成了人们休闲、集会、学习交流和了解社会发展与提高的各层面,同时更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礼貌与提高发展程度,它必须充满现代气息和时代感,广场体现的是一个时代主题。
二、方案立意:长安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古都,具有精粹的历史文化内涵。
今日的长安人民更是迎着西部大开发的号角,步伐一致、斗志昂扬地进行着新世纪的新发展,长安广场的主题西部大开发、长安大发展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
1、以西部大开发,长安大发展为时代主题。
2、以长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为背景。
某广场建筑设计说明与规划(doc 35页)溧阳平陵广场建筑设计说明第一章、规划和建筑设计(一)设计依据(1)溧阳平陵广场设计方案设计文件(2)用地红线图及建筑设计要求(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版(7)国家现行建筑设计规范(8)溧阳市城市规划设计评审小组评审意见(07,5,11)(9)溧阳市城市规划设计评审小组评审意见(07,7,5)(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溧阳市平陵中路和西大街交叉处,区位优越。
总用地面积42920平方米,规划设计商业购物广场、商务办公、餐饮和住宅(1)取传统文化之“气”,幻化为现代商业建筑的向心力依据基地地形,在主干道平陵中路街面退出8700平方米的绿化休闲广场,形成广场建筑群的“气”,即提供了大型的市民休闲空间又为广场自身增加了气势。
(2)内敛而亲和的“核”,形成建筑组群的凝聚力中心广场迎合地形设计成椭圆形下沉式广场2900平方米,形成建筑组群的“核”,并与绿化休闲广场的中间部分相呼应,成为人们休憩、驻足的场所,“核”的一端还设有露天舞台,极力为人们营造了多元化的生活空间。
中心广场是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聚焦点,天桥、环廊、室外楼梯、景观电梯,越层式的自动扶梯等交通形式形成了极具感染力的空间层次;同时为地下商场提供了必要的自然通风及自然采光空间。
(3)以纵横贯穿的“轴”,形成分割空间重组的的整合力两条交错的轴线贯穿建筑基地,建筑及广场则依轴线而布置,覆盖了整个建筑群的基地,条理清晰、交通流畅。
轴线自身自然形成步行街,再配合内环式步行廊道,有明确的空间转换关系。
(4)活泼灵动的“组群”,丰富了空间的层次感及趣味性为减少巨大体量的压迫感及笨重感,建筑单体尽量分割以形成活泼轻盈的建筑组群,而这些组群则通过两条主轴和一条空中环廊“化整为零”,形成了一个形散而神聚的空间体。
广场方案设计说明广场是指面积广阔的场地,特指城市中的广阔场地。
下面是的广场方案设计说明,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工程概况及规划背景工程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周围主要是工业用地。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伏牛山东麓平原与淮北平原交织地带,地理坐标为东径113°27′——114°16′,北纬33°24′——33°59′,属暖湿性季风气候,四季清楚,北距省会郑州140公里,西78公里是平顶山市,南66公里是驻马店市,东55公里是周口市。
境内河流为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淮河两大支流沙河、澧河贯穿全境并在市区交汇,滨河城市特色明显。
(二)规划范围:工程西临中山路,东临韶山路,北临香江路,东西长约486米,南北宽约272米,总规划设计面积约12.5公顷。
设计区域内现状地势平坦,以农田、果园为主,场地东面杨树林长势良好,基地周围现状主要是农田。
广场周围城市用地规划主要是工业用地。
(三)规划定位1.漯河市城市定位——建立彰显沙澧河魅力和食品名城特色的环境宜人的活力城市2.漯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定位——漯河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名片3.广场定位——市级综合性绿化广场,开发区城市空间的标志性核心区域,城市绿肺4.广场性质定位——休闲、文化、集会、游憩四位一体综合性广场(四)区位分析漯河经济开发区是镶嵌在沙澧河畔的一颗璀璨明珠,她位于漯河市区东南部,是漯河市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
漯河经济开发区创立于1992年,总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下辖一个后谢乡,31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近10万人。
京广(北京——广州)、漯阜(漯河——阜阳)铁路在此交汇,京珠(北京——珠海)、南洛(南京——洛阳)高速纵横交织,形成中原地区独具特色的铁路、高速公路“双十字”架纽,6条国道、省道经市区向周边辐射,具有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到郑州90分钟车程150公里;到新郑航空港40分钟车程100公里;到连云港港口5小时车程600公里;到西安5小时车程600公里;到武汉4小时车程400公里。
广场设计说明优选10篇室外设计说明1、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首先要表达休闲娱乐功能;其次要有必须的欣赏性。
2、要充分表达简单愉快的特色。
3、要有时代气息。
1、整体上:开放的、大气的时代风格;2、布局上:深邃的、优雅的文化风格;(一)设计理念:做为现代都市人们生活的一个活动空间,有其公共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等诸多属性,但它区别于公园设计,所以更多的应是以简练、概括为主,同时表达以人为本的理念。
设计有三大根本因素,形象(景观)功能(实用)环境,这三大要素组成了人们休闲、、学习交流和了解社会开展与提高的各层面,同时更表达了一个地区的礼貌与提高开展程度,它务必充满现代气息和时代感,表达的是一个时代主题。
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满足建设的目的。
5、贴合设计的根本要求。
6、以现代的手法,结合现代的人文景观总体营造。
1、平面构图:总体上,以喷泉为中心,进行布局,主要景点休闲健身场地、白桦林、小桥流水,构成一个完整的中心主题。
在四个角分别用大树与外界隔离,在大树与之间有绿篱隔开,及其周围的路和景点用棕榈树、竹子等植物配置,使整个更灵活、多样。
2、地形设计:由于喷泉下沉,与整个周边环境构成一个高差,在思考因地制宜建设的前提下,分割高差,使人在视觉上有必须的缓冲,并到达丰富层次的效果。
由主入口到最高点的长廊,整体升高13米,在视觉上构成仰视效果,从的入口处看去,更能到一种时代的气息。
1、艺术与思想表现的设计:以形式美表达思想性和精神面貌。
以简约的、概括的现代手法为主,突出景观规划的欣赏性和时代性。
2、环境绿化设计:以生态绿化建设为目的。
在设计时,在周围植有超多的树木,在上植有很多绿篱和大的草地,使之与硬质景观分开。
绿化手法上以开阔的、简炼的划分手法处理,贴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节奏。
3、小品设计:小品设计以功能和景观兼容为目的,在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到达景观装饰的效果。
1、休闲健身区:以休息和健身为主,表达的实用性。
站前广场室外工程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1 确定工程范围和目标本次室外工程主要涉及站前广场的改造和景观设计,旨在打造更为舒适、美观和实用的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质量。
1.2 调查研究针对站前广场目前的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包括地形地貌、植被分布、交通情况、人流分布等,以了解现状并为后续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1.3 确定设计理念和风格根据对站前广场的调查研究和市民需求的调查分析,确定本次室外工程的设计理念和风格。
考虑到广场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设计理念应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结合现代城市化要求。
二、设计方案2.1 景观设计基于对站前广场的调查研究,景观设计应包括绿化、水景、休闲区等元素,以及街道家具、灯光、标识系统等配套设施。
其中,绿化应注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水景应考虑水质处理和节水节能,休闲区应注重舒适度和实用性,街道家具和灯光应符合城市整体风貌。
2.2 环境改造针对站前广场的地形地貌和交通状况,可进行一定范围的环境改造,包括地面铺装、道路交通改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设置等。
环境改造应注重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通行,提升场地的整体通达性和舒适度。
2.3 设施设备改进除了景观设计和环境改造外,站前广场还需要一定的设施设备改进,包括公共厕所、垃圾处理设备、供水排水设施等。
这些设施设备的改进应注重提升便利性和环保性。
三、实施方案3.1 施工组织在实施室外工程时,需要建立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案,包括材料采购、工程技术交底、施工计划编制、安全生产管理等。
同时需成立工程施工管理团队,配备专业的项目经理、工程技术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
3.2 施工技术施工过程中需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对于地面铺装、水质处理、绿化种植等关键工序,应进行细致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3.3 施工进度管控在施工过程中,需建立严格的施工进度管控体系,及时跟踪工程进展,确保工期的顺利进行。
欢迎阅读
规划设计说明
一、概况
本项目位于滕州市东沙河镇境内,三养德村村东。本次规划区域位于京沪高铁
滕州东站站前区域,根据最新一轮的滕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定位该区域为今后滕州
市城市副中心,以高速铁路为契机,高铁滕州东站为核心,大力发展该区域经济文
化,拟建设站前广场、居住区及配套商业、教育、客运站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本
次规划范围仅为站前广场及其南北两侧,占地面积约142000 m2。
二、规划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年
(2)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年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4)《滕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年)》
(5)《滕州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 年)》
(6)《滕州市东沙河镇总体规划》(审批中)
三、规划设计原则
1、明确区域定位
根据上位规划方案定位该区域为城市副中心,以高速铁路及其站房为契机带动
周边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并能充分体现当地文化。
2、板块合理划分
合理调整城市路网,重新明确定位各板块功能,既能有效解决交通问题,又使
规划结构清晰,目标明确。
3、确定规划目标,打造以“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都”为城市推广概念的
城市门户形象及城市客厅形象。
四、规划结构
欢迎阅读
整个规划区域划分为三个片区,中部为站前广场,以满足高铁客运站人流集散、
转乘换乘、并提供当地居民进行日常休闲活动等需求;北部为广场综合管理用房,
负责整个站前广场以及附近区域的日常管理;南部为交通枢纽管理中心,设置出租
车停车位120个,公交车停车位约120个,长途车停车位约80个,统筹管理高铁区域
的内外交通,局满足高铁线大运量、高效率的运输服务要求,适应高铁站“快进快出”
的交通特点。
五、设计理念
该广场以解决其实际功能为主,基本与站房地面持平,由于地势关系故采用架
高广场的形式,底部功能为社会停车场。由东向西分为集散区域、中心区域及天桥。
集散区域为旅客抵达或出发的必经之地,是高铁站房、社会停车场及中心区域的连
接纽带。中心区域为市民及旅客提供休闲活动的场所,四周以八只雄浑墩厚的方鼎
进行空间界定,加上广场中央的三足喷泉圆鼎,形成“九鼎”之势,使人联想起平原君
赞扬毛遂的话语: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也象征着滕州人民“一言九鼎”,
守信重义。
两座现代城阙耸立于中心区域与天桥交接两侧,不仅延续了站房所使用的文化元
素,同时也昭示着旅客即将进入或离开滕州地界,极具象征意义。
六、建设规模与内容
(一)站前广场及连接线工程
1、站前广场
用地面积:52275.5 m
2
总建筑面积:31340.0 m
2
其中:广场建筑占地:31340 m
2
道路占地:8410 m2
绿化占地:12525.5 m2
欢迎阅读
容积率:0.6
地下停车位:429辆
2、站前南北道路(连接线)
站前广场南北道路:17408 m
2
全长1088 m、规划道路红线16m。
3、广场综合管理用房
工程综合管理用房用地面积:7200 m
2
建筑面积:10300 m
2
4、交通枢纽管理中心
用地面积: 7200 m
2
建筑面积:10300 m
2
5、停车场
停车场占地面积:10870 m
2
其中:长途客车停车场2890 m
2
城市公交停车场4310 m
2
出租车停车场。3670 m
2
6、绿化用地
绿化用地面积: 47046.5 m
2
2010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