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18 MB
- 文档页数:2
教学研究
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枣庄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沙雪晗
如今,人们的物质水平逐渐提高,对于精神世界的需求也逐
渐加强。艺术生活化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一些家长在孩子年龄尚
小的时候,就为孩子选择一些培养一技之长的兴趣班,如跆拳道、
绘画等,芭蕾舞也是常见的选择之一。芭蕾舞拥有一整套完善的
教学方案,从入门到精通的过程十分清楚。古典舞教学体系并没
有芭蕾舞成熟,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如何将芭蕾舞训练方式运用
到古典舞中,值得思考。
一、古典舞简介
在距今约万年前,地球还属于猿人时代,人们的生产力
较为低下,主要解决的还是基本的生存问题,在人类文明兴起之
后,温饱解决之余,人们开始了追求艺术和审美之路。这时的人
们,通过聚落群居的方式,抵挡野兽的侵袭,在夜晚来临之时,伴
着篝火,开始以跳舞的方式进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后来,舞蹈
逐渐成为了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在历史的潮流中曲折发展。在我
国元代,戏曲发展到了顶峰时期,伴随而来的,是古典舞的高速发
展。在我国近代,古典舞以团体的形式进行表演,并获得了稳定的
观众群体。但是因为舞者地位与时代背景的影响,古典舞的发展
并没有引起大的关注与重视,“戏子误国”的思想也阻碍着我国近
代古典舞的进步。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民的思想开始进步,把
舞蹈这样一种艺术形式又重新请回了舞台之上。专业人员对富有
天分的古典舞蹈演员进行耐心的教学,让古典舞的队伍日益庞
大,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古典舞是感性的,它蕴含着舞蹈编剧
内心最强大的情感,以及舞蹈家最热忱的心,但在古典舞的基础
训练时期,却仍然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对芭蕾舞的基础
训练方式的探讨,笔者希望能将芭蕾舞的体系与方法和古典舞相
结合,让古典舞的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二、芭蕾舞影响
训练方法严格高效
对于芭蕾舞演员来说,舞蹈对于踝骨肌肉、身体柔软度的要
求十分高,芭蕾舞演员之所以能展现出阴柔之美,跟平时严格的
训练密切相关。作为艺术的不同表达形式,舞蹈与舞蹈之间都是融汇贯通的。芭蕾舞演员所展现出来的柔美,在古典舞中也可能
作为表达主人公情感的一种方式。芭蕾舞演员需要的身体基础,
在古典舞学中仍然是衡量舞者技能高低的标准。但相比于芭蕾舞
演员系统化的训练方式,古典舞学的训练方式是较为匮乏的。对
于舞者的腕部力量等的训练,缺乏技巧性,让舞者不能充分的用
肢体表达内心的想法,也造成其规范化教学体系的形成较为缓
慢。合理的结合芭蕾舞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舞者的综合素质,让
其在夯实基础的情况下,表达舞蹈的美感,不用受到肢体表达的
限制,纯粹的追求美感。舞蹈的基础是形体的灵活度,芭蕾舞在教
学时,强调形体与艺术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舞者可以对人体的整
体协调度进行严格的把握,同时也会十分重视关节的灵活度,这
些基础的训练都是在为舞蹈学习者日后,对于情感与艺术的把握
与表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训练体系节奏多样
在培养一个古典舞演员时,首先要培养的是其对于传统文化
的理解能力,舞蹈基于传统,高于传统,又源自于传统。传统文化
中对于爱情,有在水一方的表达,在舞蹈中,表达节奏往往温婉流
畅。也有“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的表达,在舞蹈中,表达节奏往往
匆匆热烈。这是仅属于中国舞蹈的特色。但在具体的舞蹈教学中,
这样一种情感的培养却需要借鉴芭蕾舞中的表达方式,形成一定
的体系,一般的作法是将舞蹈进行分类,如两人或者四人舞蹈的
区分,因为舞蹈不仅仅需要音乐、歌曲、节奏,还需要舞者自身对
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样才能展现出作品最为完美的效果。芭
蕾舞中体系化的分类十分清楚,简单的步调到整体的一段舞,每
一个阶段的梯度把握十分妥当。古典舞自身具有的文化底蕴,本
身并不容易表达,但把一个整体,有机的拆解为几个小的部分,则
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学员完成了基础内容的学习后,在
逐步深入讲解舞蹈整体想要表达的意思,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
果,让古典舞的教学内容,在学员脑中可以留下深刻印象。
韵味表达相结合
芭蕾舞中,讲求动作的韵味,举手投足间,都有一种情感的寄摘要:芭蕾舞是世界舞蹈的代表之一,历经漫长的岁月,现在仍然经久不衰。其自身极具艺术美感和
运动律动感,而且极具欣赏价值,对于我国现代舞学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作用。在芭蕾舞中,对于女性
阴柔之美的展现十分多见,但是对于男性阳刚之美的表现也并不乏善可陈。总而言之,芭蕾舞是一种
有价值的艺术形态。很多芭蕾舞演员还在其中,融入了个人情感与理解,在内容中集中的展现与表达
了出来。
关键词:芭蕾基训古典舞教学体系
144
托,主人公仿佛在努力压抑着,但你知道,在之后的某一刻,情感
就将全部宣泄而出。这样一种对于气、韵的追求,是芭蕾舞演员与
其他民族舞蹈所不同的地方,其他的舞种会有鲜明的民族地方特
色,虽也作为一种观赏性较强的艺术形式,广为流传。但是其跟古
典舞只能是平行线关系,无半点相交的可能性,若要是强行放在
一起,只能起到一种画蛇添足的效果。而芭蕾舞本身具有的气韵
之美,则可以调动天地之灵气,融于舞蹈之中。这样一种艺术的展
现方式,可以运用在其他的舞蹈之中,没有较强的局限性。古典舞
在教学实践中,就吸收借鉴了这一手法,创造了一门教学的课程,
名曰:身韵。这样一种教学方式的出现,也充实了中国古典舞蹈教
学体系的内容。在舞蹈教学实践中,老师通过对于我国古代阴阳
哲学的讲解,让学生感受何为气沉丹田,目若无物,感受树欲动,
而风又止的自然万物之感。把一种自然的静谧和芭蕾教学的基训
内容相结合,在古典舞中贯彻实施,这样“韵”的教学方式就取得
了初步的成效。
!"男女表达差异相融合
在芭蕾舞中,一般突出的都是女性的情感,但是在大多数芭
蕾剧中,男性角色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入芭蕾
舞行业的男学生们来说,老师一般会要求其突出男性这个群体本
身的阳刚之美,让阴阳相调和,让艺术的张力达到最大。所以在真
正的芭蕾舞基训中,对于芭蕾舞演员的训练是分性别来进行的。
因为很多芭蕾舞角色的动作设计和他角色的性别是有直接相关
关系的,例如抱起女主人公做旋转动作、杂技中作为支撑的动作,
都是男性独有的动作。古典舞的角色同样有性别之分,但是对于
性别所对应的舞种、承担的剧情线索,却并没有形成严谨的体系。
如今,有数据表明,通过对于芭蕾舞基训的研究,在古典舞的教学
之中,也开始进行针对于不同性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并根据
每一个学生的性格,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有点中国传统戏剧
文化中,生旦净末丑的分类培养的意思,向更为细致化的方向培
养,也让中国古典舞体系更上了一个高度,芭蕾舞当之无愧地发
挥了它积极的引导功效。
三、必要性讨论
#"历史沿承
古典舞是一种活跃在现代舞蹈界的新型舞蹈形式,但它却是
从古代先哲们的智慧结晶中吸收借鉴而来的,是先人情感载体的
浓缩,具有十分厚重的历史感。古典舞和其他少数民族舞蹈共同
构成了我国丰富绚烂的舞蹈文化。而芭蕾舞是广泛流传在世界范
围内的一种舞蹈形式,它作为舞蹈存在的时间十分长久,形成的
体系也十分完善。又因为芭蕾舞本身具有较强的包容性,所以将
芭蕾舞长此以往形成的体系和古典舞长期积累下来的历史感相
结合,可以让古典舞的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科学性
芭蕾舞基础训练教学在世界各个地方都成立了学校、培训机
构等。通过芭蕾舞老师们的耐心指导,学生们掌握舞蹈精髓的用
时也有很明显的缩短,效率也有明显的提高,如在基础训练中基
础的走势、脚法等,还包括对于节奏的把握都可以快速的把握。在
古典舞的教学中,也需要一定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就可以借鉴芭蕾舞教学之中的循序渐进法则,通过基础训练来让学生的学习
更加高效。
&%美学继承性
中国古典的美和芭蕾舞的美有其共通性,也有差异性。但是
两者都是对美的一种表达。所以可以在古典舞中教学时,适当的
融入芭蕾元素,让学员通过对于芭蕾舞美学的理解,更好的理解
古典舞。美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继承性和共通性的,这种共通性
也是芭蕾舞基训对于古典舞体系建成的最大影响因素。在对于美
的不懈追求上,芭蕾舞把世界万物,如天鹅、孔雀等形象融入其
中,让舞蹈与自然相辅相成,这是一种艺术自然化的体现,而古典
舞则是通过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主要刻画人的内心情感,例如人
面对爱情时的彷徨惆怅,亦或者面对离别时的肝肠寸断,通过音
律和节奏,都可以集中表达出来。
!%具体性
在芭蕾舞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挨个动作进行讲解,再展现
整体的效果,例如传统芭蕾舞剧《四小天鹅》中的舞蹈,就是拆成
了不同的步调,进行教学讲解。鉴赏舞蹈需要从感性的美来入手,
而学习舞蹈则需要从基础学起,从每一个抬脚、收腹学起,必须要
将基础训练和自我感受相结合,让两者达到和谐与统一,这样才
能真正形成最为完善的舞蹈教学体系。对于古典舞也是同理,所
以古典舞在融合了芭蕾的教学特点之后,教学方式也更加系统
化,教学体系也更加的具体和完善。古典舞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
以及由浅入深的教学理念,并结合自身特点,创作出了自身独有
的艺术教学体系,这和芭蕾舞基训方式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
不开的。
结语
综上所述,在舞蹈教学中,古典舞和芭蕾舞具有一定的共性。
由于芭蕾舞自身历史的持久性和包容性,让其形成了完善的教学
体系,并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古典舞则不同,其从中国传统中产
生,在结合了现今时代元素后逐渐形成,是现代人表现美的一种
方式与手段。在古典舞的教学体系形成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许
多方面的探索,其中将芭蕾舞的精髓融入其中,就是最典型的一
种方式,这种方式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注释:
张寅%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神州民
俗*学术版+$,-$.$/*!$0!1%
夏芯童%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中小企
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3*-&,0-&-%
关旭%试论芭蕾舞基训对民间舞教学的影响'()%黄河之声+$,-4
.$3*52054%
原阿敏%从《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程》一书窥探芭蕾基训课
程安排特点'()%戏剧之家+$,#!.#63*-5-0-5-%
蔡洁清%论中国古典舞基训课钢琴伴奏的基本模式及作用'()%音
乐生活+$7-$8#3*1602,%
周娜%论舞蹈教学与训练的相互关系———以中国古典舞基本功
训练为例'()%艺海+$,#4.#3*16015%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