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3
《升华和凝华》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激发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解释升华和凝华的过程。
举例说明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升华和凝华的存在。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升华和凝华的理解。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第二章:升华的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的定义和特点。
让学生理解升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介绍升华的定义和特点。
解释升华的过程和原理。
举例说明升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升华的概念。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升华的存在。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升华的理解。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第三章:凝华的概念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让学生理解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介绍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解释凝华的过程和原理。
举例说明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凝华的概念。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凝华的存在。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凝华的理解。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第四章:升华和凝华的实验观察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的过程。
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4.2 教学内容设计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的过程。
解释实验结果和现象。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升华和凝华的理解。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教案章节一:引言1. 导入新课:物质的三种状态2. 引导学生回顾:固态、液态、气态的特点3. 提问:除了这三种状态,物质还有其他的转变方式吗?4.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总结:物质还可以从一种状态直接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如升华和凝华章节二:升华现象1. 提问:什么是升华?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的过程3. 展示图片和实例:冰雕逐渐变小、干冰制冷等4.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升华过程中,物质的分子是如何变化的?章节三:凝华现象1. 提问:什么是凝华?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转变为固态的过程3. 展示图片和实例:霜的形成、玻璃上的水珠等4.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凝华过程中,物质的分子是如何变化的?章节四:升华和凝华的应用1. 提问:升华和凝华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哪些应用?2. 学生思考并举例,教师总结:如冰袋降温、固态二氧化碳灭火等3. 讨论:升华和凝华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章节五:小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现象及应用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哪些现象是升华,哪些是凝华?3. 布置作业:请学生总结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并思考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章节六:实验探索观察升华和凝华1. 实验准备:准备干冰和温度计2. 实验步骤:a. 将干冰放在实验台上b. 观察干冰的变化,记录温度计的读数c. 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升华过程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章节七:案例分析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1. 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图片:冰雕逐渐变小、霜的形成等2. 学生分析实例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3. 讨论:升华和凝华现象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章节八:知识拓展升华和凝华的其他应用1. 展示升华和凝华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实例:如电子设备散热、冷冻干燥等2. 学生探讨:这些应用是如何基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实现的?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升华和凝华现象在其他领域的潜在应用章节九:课堂互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竞赛1. 教师设计知识竞赛题目,涉及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现象、应用等2. 学生分组进行竞赛,回答问题3. 教师总结竞赛结果,给予奖励和鼓励章节十: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现象、应用及实验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3. 教师给予反馈,强调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章节十一:互动讨论升华和凝华的实际案例1. 教师提出生活中遇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的问题,如冬天窗户上的霜、衣柜里的樟脑球消失等。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1.2 教学内容:介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讨论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步骤:1.3.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是否曾经注意到生活中的物体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或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
1.3.2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解释升华是指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凝华是指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1.3.3 举例说明:让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第二章:理论讲解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发生条件。
使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热力学原理。
2.2 教学内容: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发生条件。
解释升华和凝华的热力学原理。
2.3 教学步骤:2.3.1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发生条件:说明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升华和凝华。
2.3.2 解释热力学原理:解释升华和凝华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第三章:实验演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
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升华和凝华的热力学原理。
3.2 教学内容:设计实验来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
分析实验结果与热力学原理的联系。
3.3 教学步骤:3.3.1 设计实验:介绍实验装置和实验材料。
3.3.2 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3.3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结果与热力学原理的关系。
第四章:巩固练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升华和凝华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2 教学内容:提供练习题,巩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4.3 教学步骤:4.3.1 布置练习题:提供与升华和凝华相关的练习题。
4.3.2 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4.3.3 解答疑问:讨论学生练习中的疑问。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升华和凝华有更全面的理解。
激发学生对升华和凝华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5.2 教学内容:总结升华和凝华的主要概念和原理。
初中物理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向初中学生传授升华和凝华的物理概念,通过具体的实验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升华)和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凝华)的过程。
此外,还需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
经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已经掌握了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如融化、凝固、汽化、液化等。
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尚未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讨。
因此,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升华和凝华的奥秘,激发他们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掌握升华和凝华的特点及区别;(2)掌握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物质能量的变化,了解其与温度、压力等外部条件的关系;(3)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提高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1)采用以退为进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已知的物态变化知识出发,逐步深入探讨升华和凝华现象;(2)通过以点带面的方法,以具体的实例和实验现象为切入点,让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普遍规律;(3)运用以动带静的教学策略,结合实验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升华和凝华过程;(4)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的能力;(5)通过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科学的热情;(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使他们认识到科学探究的重要性;(3)通过学习升华和凝华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强环保意识;(4)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5)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生活品质。
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通用8篇)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1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相识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2、相识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实力目标视察试验,相识物体改变,形成初步的视察、试验实力情感目标了解物理学问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育学习物理的爱好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教材给出了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用试验引入课题,学生视察碘升华的试验,分析试验,说明碘没有变成液态,而是干脆变成了气态、教材联系实际分析了一些自然现象,说明哪些是属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对于升华须要吸热,凝华须要放热也是联系实际分析的,并分析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教法建议本节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的学习,注意视察和试验的教学,在引出课题时,由于有了许多物态改变的学问,所以可以干脆得出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碘的升华试验,要学生留意视察现象,看出碘没有变成液体而是干脆变成了气体,而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汽有附着在容器壁上,形成了碘蒸汽的凝华、可以提出一些视察的问题,学生边视察边思索、升华和凝华的吸热,肯定要联系实际,先要知道哪些现象是升华和凝华现象,再留意联系实际分析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教学设计方案升华和凝华课题:升华和凝华重难点分析:识别生产和生活中的`物态改变是本节的主要内容,也是通过这个培育学生的分析实力和推断实力、要弄清起先的状态和最终的状态,再依据物态改变的定义来推断是属于何种物态改变、教学过程分析:一、引入课题由于具有相当的物态改变的学问,所以可以干脆引出升华和凝华的定义,也可以画出物态改变的图解,学生思索有固态干脆变成气态和由气态干脆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存在的,再给出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依据所学的学问,干脆从图解中看出升华吸热而凝华放热、二、试验:碘的升华和凝华方法1、老师试验,留意在试验过程中要说明清晰碘是从固态干脆变成气态,这是升华现象,可以学生思索由固态变成液态可能的途径,学生依据原来学到的学问,会想到从固态变成液态,即熔化,再由液态变成气态,即汽化,而本试验碘的升华是由固态干脆变成的气态,这里干脆两字是教学的重点、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学生视察试验,老师提出思索问题,学生带问题视察,参考问题有:碘的升华试验看到了什么现象,固态的碘成为气态的碘可以有什么方法,试验中是如何实现的,碘的升华是吸热还是放热,碘蒸汽的凝华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三、吸热和放热的状况方法1、分析一些实例,说明哪些属于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要注意分析的过程,在分析了一些现象后,要联系实际说明是如何应用的方法2、可以用试验探究的方法实现,供应学生一些有关的课题,学生设计试验的方法,并实施试验,得出一些结论、板书设计:第七节升华和凝华一、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由固态干脆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2、凝华:物质由气态干脆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二、一些现象1、升华和凝华的现象2、物态改变的分析三、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探究活动:试验探究:自然现象中的物态改变课题:调查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属于哪种物态改变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安排与设计试验;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沟通与合作。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淮阴区开明中学胡继超
一、教材分析:
升华和凝华是八年级第二章物态变化第四节的内容,教材给出了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用实验引入课题,学生观察碘升华的实验,分析实验,说明碘没有变成液态,而是直接变成了气态。
教材联系实际分析了一些自然现象,说明哪些是属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对于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也是联系实际分析的,并分析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升华和凝华是初中学生最难理解的一对物态变化,原因是升华和凝华的发生过程在课堂比较难观察。
对这种转变的过程和转变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不理解,对自然界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自然现象就更模糊。
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从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升华和凝华的事例出发,把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
教案2014年月日。